语文成绩结构计尝试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学习时,常常会因为作业繁多,而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为了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尝试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能够在适量的作业中,不仅完成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复习,还能够适当地提高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围绕浅析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成绩结构计尝试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成绩结构计尝试论文 篇1:

尝试教学法:学生自主发展的助推器

【摘要】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施“尝试教学法”,是本人参与的一项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该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

“尝试教学法”是邱学华老师从1960年开始酝酿,于1980年开始正式实验,它是为解决传统教学法的不足而探索出的一种能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法,到今天它的研究历程已有40多年了。尝试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通过主体的不断尝试,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潜力,并实现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理念。尝试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认为离开了学习者就无法构成学习活动,尝试学习强调了尝试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的作用。其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目前的新课标理念一致的。

我们认为,如果能切实运用好尝试教学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模式,一定能切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尝试教学法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助推器。

在本实验中,我们把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作为自变量,在尝试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实践尝试教学的理论要点:

1.明确一个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2.理解两个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3.培养三种精神: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4.促进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

5.掌握五种操作模式:一种基本式(七步教学程序: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和四种变式(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超前式)。

6.运用六条教学原则:尝试指导原则、即时矫正原则、问题新颖原则、准备铺垫原则、合作互助原则、民主和谐原则。

7.重视七个达到尝试成功的因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本实验把学生的自主发展作为因变量。“自主发展”,自主,是学生自己作主而不受他人支配;发展,是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上的自主发展。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生自主发展”,并非是完全放任学生自己去学,教师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在尝试教学的环境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发展”。它必须体现尝试教学活动的三个特点:①通过学生尝试活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尝试目标非常明确;②学生尝试活动中有教师的指导,它是一种有指导的尝试;③尝试形式主要是解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尝试问题。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的自主发展应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1.积累·整合;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获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一大批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在全国尝试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件评比中获得喜人的成绩;多人被尝试教学协会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并在以下方面获得了一些突破:①、全体语文教师在实验中转变了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主要学习方式。③、培养了学生的尝试、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④、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两年来,从区的统考成绩来看,各年级的语文成绩均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⑤、探索出了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超前式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我校的教学实际。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尝试教学法是完全可以运用于高中的语文教学的

尝试教学原来是在小学进行教学实验的,经过二三十年的实验,已经由小学扩展到初中,也由原来只在小学数学,现在扩展到小学各个学科,再由此而扩展到高中及高中各学科。实验的结果表明,尝试教学法也是完全可以运用于高中的语文教学的。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诵读、咀嚼、讨论、欣赏、整合等过程,无不可让学生先尝试之,但这一尝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进行的。

二、从教学实施的结果看,尝试教学的确让学生获得了自主发展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这当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诵读、咀嚼、讨论、欣赏、整合等,这些要让学生先尝试,尝试出错,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以求订正,或者自学教材等等,都可以发挥他的自主能动性,获得主动的发展。

三、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指导作用“和谐共振”的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教学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这种认识,就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既强调了学生“学”的内因作用,又重视教师“教”的外因作用。充分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是“先练后讲”,它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的地位。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便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尝试教学过程又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尝试,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尝试中进行指导,而且在学生的尝试前和尝试后都必须认真指导,故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尝试教学模式五个教学步骤,它的每一步,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的每一步也都必须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样的教学,两者相互作用,“和谐共振”,才可能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当然,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必须建立在吃透教材内容、充分研究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的指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只有在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导下乐于尝试学习、勇于探索,从而得以充分的发挥。

四、尝试成功的愉悦才能使学生保持不倦的学习动力而获得教学的高效

尝试教学确立的一个观点就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尝试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现代的教学条件下,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这种学习的成功,必然会产生心理愉悦的感受。这种愉悦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它是一种内驱力,有助学生保持不竭的学习动力。传统教学之所以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学习动力。而实施传统教学的教师也是把教学过程理解成仅仅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认知过程。他们把教学过程仅仅理解为知识、技能上的感知、记忆、思考,更有甚者,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其实,教学过程的实质应是能动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结构应是动力过程、认知过程和策略过程的有机统一。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人,要使教学取得高效,必须从学生心理出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尝试教学可满足学生这种心理的需求。不难想像,这种课堂教学一定是会有高效益的。

五、尝试教学的“借力论”,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今天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正是尝试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

在尝试教学论中,其中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合作互助原则,而达成尝试成功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邱学华先生提出在尝试中合作,在合作中尝试,并把这条原则形象化为“兵教兵”。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则把学生之间资源的利用称之为“借力论”。两位专家都非常重视学生本身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把学生当成教育对象,更把学生看成教学资源。认为学生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的,而是依靠學生学的;学生所学比教师所教永远要多得多。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合作学习,无疑会比教师一味的去灌效率要高得多。从信息传播来看,师生互动的交往方式所获得的信息量也是最大的。另外,我们要考察教学效率问题,不但要考虑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更要考虑受教育对象的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的理解教学效率。顾黄初教授就是这样认为的,他把课堂教学效率表示为: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有效受教人数/全体受教人数]×100%

也就是说,看教学效率的高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质的率,而人数的比值才是一个量的率,而质与量的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效率。从公式可以看出,要使课堂教学效率高,除增大有效教学时间、减少实际教学时间外,还可以增大有效受教人数。而尝试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同时又在讨论中实施“兵教兵”,无疑是增大了有效受教人数。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比常规的教学要好得多。

六、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可能

我们在施教过程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求未知,自主学习,必能走在教师的前面,从而获得高效的教学现实。尝试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基础就是依托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它为学生自学、尝试成功提供了可能。

嘗试教学强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下面就尝试教学的五个基本步骤中作一探讨:一、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如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兴趣,它就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自学课本,这是促成知识迁移的关键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对准备题与尝试题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三、尝试练习,能使教师掌握反馈信息,以便引导迁移,学生在前一步中基本完成了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但还需要来检验、巩固。四、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可以使正确的迁移得以强化,错误的迁移得以纠正。五、教师讲解,这有助沟通学生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化迁移。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而尝试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先尝试,正是为学生创设最近发展区,正是为了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因而,它必定能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七、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尝试教学的课堂效率

学生是尝试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探索者、研究者,要使他能主动、高效地学习,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策略。如,在教师出示尝试题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审题:一读以初懂题意,边读边思考;二读抄题目要点,抓住关键字眼,化繁为简;三读以用自己的意思把题目的意思表达出来。在自学课本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看书,要看书中题目的条件和相关说明及关键的语句;二是在书中作批注、作标记,以加深印象。在尝试练习阶段,着重让学生一比,二解,三检查。在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一判,二改,三讲理。在讲解环节,学生一要认真听讲,二要认真思考。等等。学生如果在这些教学环节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能提高学习效率。

八、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是“保证教与学两个部分正常运转的润滑油”

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它不仅涉及知识的传授,也涉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而这种交往是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背景展开的。在尝试教学中,我们感觉到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尝试教学是一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尝试活动,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要相互讨论,教师也可以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其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讲解,这就形成了课堂教学中多种交往的形式。尝试教学的尝试练习环节,正是教师充分信任和理解学生的表现,教师对学生对尝试问题激发兴趣、对学生在尝试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评价,都有助于调节、控制、优化着课堂心理环境,从而能确保教与学这两个部分正常运转。而这又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的转化。

九、精心设计尝试准备题和尝试练习题是搞好尝试教学的关键

学起于疑,疑能促学。但疑如果过深,却会窒息学生探求的兴趣;如果过浅,却又会提不起学生尝试探求的兴趣。因此,尝试准备题和尝试练习题的设计是否精当,是否体现知识的迁移,是否能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就关系到尝试教学的成败,因此这个环节是尝试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设计尝试准备题和尝试练习题时,注意了以下要求:准备题,要体现以旧带新,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要能为完成尝试题作好铺垫。比如,复习语言表达的简明这一考点,在引入时,我们采用病句中的表意不明这类病句来作准备题,因为表意不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够明确,就是不简明的表现,两个存在必然的联系,以此引入体现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能很好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对尝试练习的设计,要注意这三种类型:一是同步尝试题,即与教材内容同类型同结构,便于学生去阅读教材自己获得问题的答案;二是变化尝试题,即把课本的题目的内容、形式、条件等适当加以改动,难度大致相当的尝试题;三是发展尝试题,即要求高于课本例题,但仍属于教材范围的尝试题。总之,这些题目的设计,要难易适中,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尝试探求兴趣。

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实验,从教学效果来说,我们认为:尝试教学理论在落实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方面,在建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上都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这么说,尝试教学法,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简介:邱裕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教师。

作者:邱裕兴

语文成绩结构计尝试论文 篇2:

浅析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学习时,常常会因为作业繁多,而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为了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尝试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能够在适量的作业中,不仅完成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复习,还能够适当地提高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围绕浅析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提高

前言:

学生在完成小学语文作业时,常常会因为作业的枯燥性和重复性,而失去了对于语文作业作答的兴趣。因此,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作业,教师可以尝试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增强自己对于语文知识内涵的把握。因此,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作业形式进行优化:以基础知识作为主要作业形式、设计句子分析题、以整篇阅读作为学生完成作业的内容。

一、以基础知识作为主要作业形式

语文基础知识的考察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核心内容,因而教师可以在尝试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时,围绕这一板块的内容,向学生具体地展开练习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作业模式中,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促使自己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良好的成绩。

例如,我在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的课后作业时,我会从文章中提取重点词汇,并且围绕着这些词汇,给出相应的练习题。如,我会向学生给出以下的题目:如何理解“旅游”和“旅行”?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让学生能够在对字面意思进行分析时,尝试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基于此,增强自己对于题目的把握。对于多音字“藏”,它有两种读音,而且两种读音是具有不同的含义的,这是学生需要在作答时,对其进行区分的。他们需要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完成对于“藏”两种读音的发音,并且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两种发音对应意思的理解,尝试进行组词和造句,让他们能够在应用这一语文知识点时,增强自己对于重点字的把握。对于“怜”字的把握,学生可以尝试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以“可怜”等词汇,尝试将其带入到相应的生活情境中,实现对于该字的掌握。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准确地把握重点词语,这不仅能够减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够帮助学生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夯实自己的语文学习基础,这对于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帮助。

二、设计句子分析题

仅仅是对于字的把握并不注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他们需要将自己对于字的理解,融入到对句的分析中,促使自己能够在尝试对句子分析时,增强对于文字的整体把握。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设计时,可以尝试根据重点字、重点词,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能够在对句子进行品析时,感受词的精妙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我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时,会对关键的句子进行抄录,并且将其放入到语文作业之中,促使学生能够在对句子进行分析时,增强自己对于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例如,我会挑选第二段的第一个句子,让学生通过对于句子的分析,尝试对作者描绘的情境进行想象,并且能够应用自己的话,对自己想象的画面进行复述,让他们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牢牢地围绕着“不一样”这一关键信息,提高自己对于句子的把握程度。对于句子中细节的描写词语,我也会在作业的设计中,对其进行强调,让学生能够在把握句子含义的基础上,对关键的词語进行进一步地分析,促使他们能够将自己融入到相应的大自然情境中。由于作者在描绘这一段文字时,往往是代入了自己的情感,而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所在。因此,在学生完成了对于句子的品析后,我会以“情感表达”作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进一步地分析句子结构、句子含义等方式,对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进一步地分析,促使他们能够在感受句子内涵的同时,对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提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板块,句子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在感悟句子内涵的同时,增强自己对于句子的把握程度。

三、将整篇阅读融入作业中

在学生基本能够对于句子进行简单地分析后,教师可以尝试在作业设计中,加入整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在句子分析中获得的知识,将其应用在对于整篇文章的分析之中,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阅读成效。同时,学生还需要在对整篇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时,尝试从结构的角度,对其进行把握,促使自己能够在分析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帮助。

例如,我在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设计时,会根据本课时的材料,选择与之主题相关的阅读内容,让学生能够借助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握上,深入阅读课外阅读材料。在完成了对于原文的阅读后,我会依次从关键词分析、句子的作用、文章的结构等多个方面,对作业的内容进行设计。如,在对关键词进行分析的作业设计中,我会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代入到原文之中,让他们能够在原文的背景之下,对其进行分析,体会词语在内容上、结构上、情感表达上的作用。在对文章的结构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我会让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全文的方式,找到同文章结构联系紧密的内容,通过对其的分析,尝试对文章行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品味该种行文结构的优势所在。因此,学生能够在基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增强自己对于句子、词语等内容的理解。帮助自己在进行语文作业时,对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在设计作业时,往往以作业的质作为设计的核心目的,力争让学生能够在少量作业中,取得良好成效。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基础知识作为主要作业形式,让学生能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能够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促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可以对句子分析题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对句子进行品析时,增强自己对于句子内涵的把握;可以将整篇阅读融入作业中,让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文忠.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策略[J].新课程,2021(35):214.

[2]郭建华.浅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家长,2021(16):131-132.

作者:叶瑞玲

语文成绩结构计尝试论文 篇3:

我的尝试创新之路

从我16岁开始当农村小学教师算起,到现在已从教60年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在我从教的60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进行了尝试教学研究,前后整整搞了50年,可以这样说,我一生大都行进在尝试的路上。同尝试有着不解之缘。因尝试而思考,因尝试而智慧。因尝试而创新,因尝试而走向成功。

我的追求与探索

1.“先练后讲”新教法的思考与实践。

五年的农村小学教师生涯,使我热爱教育事业,也使我有了许多困惑:为什么教师教得辛苦而得不到理想效果?为什么同一个教师教同一个班级,而学生成绩有差异?能不能找到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理想方法?当时我只是一个高中才读半年的辍学生。没法解决这些困惑问题。我决定报考大学,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956年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我向往已久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我是带着问题进入大学的,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中。我发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虽各有特点,但都有共同的一点:“相信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个思想就成为我今后从事尝试教学研究的主导思想。

1960年我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按照我的特长,教小学算术教学法。同时,我毅然决定走出大学校园,深入教学第一线搞教育实验。我主动向教育系领导请求到师大附小搞教育实验研究,为了工作方便还兼任副教导主任。我当小学教师时遇到的困惑问题“教师教得辛苦,为什么得不到理想效果?”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根子出在“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是一个被动接受者。由此,我产生一个大胆的设想,改革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上开刀,能否把“先讲后练”改成“先练后讲”,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其实这就是尝试教学法的雏形。我和附小教师一同搞试验,但那时政治运动不断,无法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

“文革”中,为了照顾家庭,我毅然离开上海华东师大,主动要求调到江苏溧阳当农村中学教师。其实我明白,教中学数学我是不够资格的,我只有高中一年级的基础,而且多年不用,大部分都忘了。为此,我一边自学,一边教。先自学例题,看懂了再认真做练习题。做题时遇到困难,我又不好意思问别的教师,逼着自己思考,查阅参考书,直到弄明白为止。有了这样的亲身体会,我就知道学生学的时候难在哪里,怎样去突破难点。学生反映邱老师上课听得懂,学得会,都喜欢上我的数学课。后来,我干脆把这种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学生先自学例题,自己做尝试题,遇到困难再听我讲解。这已经是尝试教学模式的雏形。由于我亲自进行三年的教学实践,有亲身的体会,这为我80年代启动尝试教学法实验研究做好了准备。

2.尝试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

“文革”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常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后划归常州师范学校),负责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办起全国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培训数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先练后讲”的新教法重新在我头脑中浮现。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鼓舞着我,时机已经成熟,我决定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创立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没有教,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讲。这个步子太大了。大部分教师都不能接受,不敢实验。我找到我的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的学员劳动中路小学徐庭春老师,他一口答应,就在他教的四年级数学课上开始试验。我制订了教学实验方案,大家共同上课,他上课我听,我上课他听。一年后,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实验证明:“先练后讲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原来大胆的设想,已经成为现实。

当时有一个问题我琢磨很久:为这一新教法起什么名称好呢?一天早晨,在骑车上班路上,我忽然想到,取名为尝试教学法。“尝试”两字在中国通俗易懂,而且能揭示这一新教法的本质特征,能够区别于其他教学法。学生先练是带有尝试性质的,教师先不讲,先让学生试一试,可能做对,也可能做错。我觉得用“尝试”比较贴切,比用“发现”“探究”更切合学生实际。

我用了三个多月时间,经过反复修改写成论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想》,在《福建教育》杂志(1982.11)上发表。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新观点震动了大家。各地教育杂志相继转载,各地教师纷纷开展试验。各地试验都取得成功,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观点是正确的,全国掀起了一股尝试热。

1985年4月,由24个单位联合发起,在常州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一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有来自全国各地400多位代表参加。这是第一次举行全国性的尝试教学研究活动,受到教育媒体的关注,《中国教育报》、《福建教育》、《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十几家教育报刊都派记者到会采访报道。《中国教育报》以最快速度在头版刊登了张玉文记者采访的新闻稿,标题是“常州等地开展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这篇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再加上教育理论界人士的参与和支持,华东师大名誉校长刘佛年教授、李伯棠教授、华中师大姜乐仁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陈梓北教授、上海市教研室特级教师顾汝佐先生等纷纷亲自撰文从理论上阐明,学生在尝试中学习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按理说尝试教学研究已大功告成了,但是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更具体的操作方法,理论上必须进一步提高,光靠写几篇文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此,我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完成了《尝试教学法》一书的撰写,并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答了“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命题,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语文、常识以及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模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教授和日本国立横滨大学片桐重男教授为该书题词。此书出版后大受教师欢迎,促进了尝试教学法的推广与应用,几年里再版重印数次,总印数达8万多册,这在教育理论著作中是很少见的。1989年举行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参加评选的都是一些著名教育理论家撰写的著作,结果仅评选出49本书获得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出乎意料的是,《尝试教学法》一书竟获此殊荣。

3.尝试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集中精力进行尝试教学研究,我决定辞去师范学校校长的职务。1988年8月我正式调离常州师范学校,到常州市教科所当一名普通研究人员,直到1996年退休。这段时间是尝试教学研究大发展时期。我从多方面抓紧工作,形成攻关态势;静下心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著作和中华教育思想,不断充电;到全国各地宣讲尝试教学法,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把尝试教学法推广应用到中学、幼儿园、聋哑学校;成立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在全国各地建立实验基地,把研究和推广应用尝试

教学法的力量凝聚起来;申报和实施“八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等。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真是比在师范学校当校长还忙,不过都是自己主动要去做的工作,没有任何人逼我去做。再苦再累心里也是欢畅的。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有了新的思考:“为什么尝试教学法在中小学各科都呈现积极的反应,是否反映了一种教育规律在起作用?”尝试教学法是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实验,尔后发展到语文、常识等学科;又从小学发展到中学、大学;又从普教发展到幼教、特教、职教。大量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是一种教育规律。因此,我萌发出把尝试教学法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的设想,提出“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课题。

这项研究得到国家教委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这个课题列入“八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研究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开始了。构建教学理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攻关。我以实验基地学校为依托,组织106个子课题相配合。我的研究重点也逐步转向理论层面。

经过五年的研究,我终于写成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主题报告,106个子课题也相继写出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汇编成近60万字的论文集《尝试·成功·发展》,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年10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八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同时举行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家鉴定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委派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进行鉴定。专家组鉴定意见中有两条主要结论是:尝试教学理论,主要是在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升华出的现代教学理论;尝试教学理论,从实践到理论已经历了15年的实践检验。尝试教学法普适性强,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尝试教学法已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这项研究成果在1999年荣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由教育部颁发证书和奖牌。

4.退而不休。尝试教学研究继续深入发展。

1996年我按时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后,我在尝试教学研究上开始新的征途。“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虽已结题,但并不表示研究的结束,而是开创了—个新的起点。一种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建设,必须有厚实的理论基础。退休了,我更加知道时间的宝贵,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加快尝试教学研究的步伐。

1998年10月,我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行的全国第九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上作了“尝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的主题报告,提出把推广尝试教学法同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2000年10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全国第十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上,我作了“在尝试中创新”的主题报告,把尝试教学与创新教育结合来,完整地提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新观点,要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尝试中成功”、“尝试中创新”,形成了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

2002年10月,在广州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上,我作了“尝试教学与新课改”的主题报告,把尝试教学理论同实施新课改结合起来。

2008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十四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上,我作了“尝试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提出大尝试的构想,尝试思想不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可以运用到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课外活动、家庭教育中,构建尝试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尝试教学研究不断深入,与时俱进,充分显示尝试教学的强大生命力。

从1998年开始,我着手编写《尝试教学理论丛书》,一套8本,有理论建设的,有中、小学各科具体应用的,有幼教、职教具体应用的。这套丛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它将不断充实和完善尝试教学理论体系,并作为奠定尝试教学理论的基石,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夜以继日地工作,编写、打印、校对样样都干。几乎是每年出一本,直到2009年才全部完成。这8本书,总字数达200多万字。花费了十年时间,没有一定的意志力是难以完成的。

尝试教学研究从酝酿思考开始算起,整整搞了50年。可以说用了我一生的时间。今年我已76岁,回首往事,心潮澎湃,看今朝信心百倍,应用尝试教学法的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并逐步扩大到国外。全国已有2300、多所实验基地学校。70多万教师参与,受教学生达3000万。这样大规模的教育实验研究,在当今世界上是不多见的。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把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深入研究下去。

我的教育理念与特征

我进行尝试教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用了20年时间酝酿思考,亲自摸索性实践,再用30年时间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并进行理论概括,直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形成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 学生能在尝试中成功

根据这个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尝试教学理论体系。这一教学理论的架构为:

(1)以“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思想1,

(2)以“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为理论核心:

(3)以中华教育思想的精华为理论支撑;

(4)以“先练后讲,练在当堂”为操作模式;

(5)以全国范围3000万学生为实验基础;

(6)以长达30年的实验为实践检验。

1.先从“尝试”谈起。

解读尝试教学理论,应该先从尝试谈起。“尝试”两字似乎是很普通的字眼,但它却蕴含着博大精深、不可估量的内涵和价值。它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透发出无穷无尽的教育价值。

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叫《小马过河》;一匹小马要过河,老牛对它说水很浅,能淌过去。松鼠对它说水很深,会淹死的。弄得小马没了主意,回去问妈妈。妈妈对它说: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明白了。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去试了试,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这篇课文,通过童话揭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规律:认识来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它也说明,“试一试”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因此这篇课文把尝试的含义诠释得具体形象、淋漓尽致。

对于尝试,邓小平高度概括成一句通俗易懂的话:

“摸着石头过河”,意思是,要知道河的深浅,不要站在岸上看,要亲自去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尝试”,他带领全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这两句话是简单朴素的真理,为世人所公认,充分说明了尝试的重要意义。

2.尝试教学的实质。

尝试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尝试思想引进教学活动中来?为什么不用“尝试”的办法教学生呢?正由于这个想法才引发我50年的尝试教学实验研究。

怎样用“尝试”的办法上课呢?不就是“先让学生试一试”嘛!本课要教的内容,先让学生试一试,练一练,学生才知道哪里已经会了,哪里还不懂,然后再听教师讲解。这不就是学生学习的本来面目嘛!因此,尝试教学的实质可表述为: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它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只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

3.尝试教学的特征。

尝试教学活动有其鲜明的特征,归纳成两句话:

先试后导 先练后讲

先让学生尝试,然后教师指导;先让学生练习,然后教师讲解。其实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先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指导讲解。这两句话同“先学后教”的意思也是相同的。传统教学的特征一般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尝试教学同传统教学截然相反,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会引起教学过程中的深刻变化。

(1)学生的地位变了,从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

(2)教师的角色变了,从主宰者转化为引导者;

(3)课本的作用变了,从习题集转化为自学本;

(4)学生之间的关系变了,从各听各的转化为合作交流。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虽然只是讲和练的位置前后调换一下,但是确能引起课堂教学一系列的根本变化,而这些变化。不需要教师刻意去做,是“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模式本身所决定的。

上面所讲的这些变化,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化,指导学生自学课本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都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教育理念。这里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必须抓根本,抓住教学模式这个根本,从“先讲后练”改变为“先练后讲”。一步走对,全盘皆活。

4.学生掌握尝试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运用尝试教学法上课,重要的在于学生掌握尝试学习方式,培养了尝试精神。“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以尝试的精神,自学的方法,自己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尝试学习方式同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自学方式是一致的。在学校里采用尝试教学。已经在模拟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方式,这样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学会学习的着眼点应该是尝试学习,学会尝试才能学会学习,没有尝试的学习,永远不能学会学习。

我的课堂实践和教学风格

我出身于农村小学教师,当过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后来又当了教科所的研究人员,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小学教学第一线。在华东师大教书时,我一边在大学上课,一边到附小搞实验。在常州师范学校工作时,我一边当校长,一边还到中小学上课。退休后,还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课堂上。正由于我在附小搞教学实验时亲自给小学生上课,在溧阳农村中学亲自教数学课,这些课堂教学实践才使我萌发研究“先练后讲”的新教法。正由于我亲自给中小学生上课,才促使尝试教学法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

1.我的教学风格。

60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我的课堂教学风格。我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尝试教学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的三为主。具体表现为三字两抓。

(1)“三字”:趣、实、活。

趣——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都是他们的自主行为,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无动于衷,就不可能主动,参与就变成一句空话。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上课有趣,才能使儿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上课上得有趣,不仅要注意形式上的趣味化,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实——上课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加强“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传统的精华,在任何时期都不能丢。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加强“双基”是宝贵的经验。新课程改革中,要把加强“双基”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加强数学活动经验结合起来。上课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光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这会造成课堂上的“华而不实”。上课要实在,讲究实效,重视课堂练习。

活——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满堂灌肯定死气沉沉,活不起来。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多动手,多动口,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课堂活起来。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提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是有道理的。

上课要做到“趣、实、活”,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努力达到这个境界,把加强“双基”同发展思维相结合。把愉快教育同严格训练相结合,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各种关系,掌握分寸,控制火候。

(2)两抓: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

课堂上要求学生尝试自学,还必须重视练在当堂。“先练后讲,练在当堂”是一个完整的要求。“先练后讲”,如果没有“练在当堂”配合还是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许多教师对练习的重要性并不十分了解。其实,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学生主要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因而课堂上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讲话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留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活动和做练习。争取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就叫做“练在当堂”。

我备课时,重点考虑的是练习设计,一堂课有准备练习一尝试练习一第二次尝试练习一达标练习一游戏练习,把练习贯穿到一堂课的始终。

2.尝试教学的课堂操作。

由于我亲自参加尝试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总结出的课堂操作模式比较切合实际,易学易用。我把尝试教学模式分成三类:基本模式(适用于一般情况的常用模式);灵活模式(灵活应用基本模式的变式);整合模式(把尝试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整合起来的模式)。可见,尝试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单一的,它已经

建立了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这给教师选择以较大的空间,便于灵活运用,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

(1)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在一般情况下中小学各科均能使用,并且行之有效。它的教学程序分成七步进行:

第一步:准备练习。(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架桥)

第二步:出示尝试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提出尝试题,以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自学,引发学生进行尝试)

第三步:自学课本。(学生为了解决尝试题而要求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

第四步: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进行尝试活动的关键部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

第五步:学生讨论。(学生尝试练习中肯定有对有错,有疑问,让学生合作交流,自我评价)

第六步:教师讲解。(这一步是对学生尝试结果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进行点拨,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

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第一次做错了或还没有弄懂道理。再给学生一次机会)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七步基本模式,并不是课堂结构,它只是一堂课的主要部分,前面可以有宣布课题,导入新课,后面可以有课堂作业、课堂总结等。

(2)灵活模式。

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如果把教学模式的稳定性理解成一成不变,这就是片面的。尝试教学模式在注意稳定性的同时更加注意教学程序的灵活性。

教学法的灵魂在于灵活。固定不变,搞绝对化就没有生命力了。应该根据学科特点、班级特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以及教师特点的变化而灵活应用。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几步互相调换或合并,把几步移到课前均可以。但万变不离其宗,“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精神不能变。

灵活模式有:增添式、调换式、结合式、超前式等多种变式。

(3)整合模式。

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意味着排斥另一种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综合应用。

尝试教学法可以同其他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由此产生了第三类整合模式。尝试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又具有程序性、结构性的特点,因而它可以作为教学模式的主体把其他教学法吸纳和包容进去。整合模式一般有:

目标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与目标教学法的整合;

愉快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与愉快教学法的整合;

分层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与分层教学法的整合;

合作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的整合;

情境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的整合;

活动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与活动教学法的整合。

以上是一一整合,还可一多整合,也就是尝试教学

法同多种教学法整合,也可称为整合的整合模式。

作者:邱学华

上一篇:计生半年工作计划三篇下一篇:上半年应急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