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管理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保障高校毕业生合法社会权益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论文 篇1: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重要载体,是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其今后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凭证,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政策的放宽,人才流动的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内容、功能、管理、转递等问题认识不清,致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问题;对策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应,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其今后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凭证,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政策的放宽,人才流动的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内容、功能、管理、转递认识不清,致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意识淡薄,档案存放“五花八门”

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接收方式、用工形式的改革,都使组织人事政审工作相对减少。一些高校毕业生认为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了,所以使许多高校毕业生想到更多的是赶快通过自我推荐,找到理想的单位就业,对档案存放没有过多的考虑,这就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存放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现象,有的一直存放在学校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有的放在各级教育部门,有的存放在父母那里,有的存放在曾经打工的单位或人才市场,有的早已不知去向,更多的是跟随个人“南征北战”。

(二)凭一证“打天下”,“死档”“弃档”日益增多

现行的人事制度在招录公务员和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都实行考试制度,对档案要求比校规范。而企业用人自主,多数企业在选人时更多是看重的是个人能力,而不是个人身份,一看毕业证是否符合要求,二看人才是否适应岗位要求,企业对员工的约束也仅限于合同、协议,而不是人事档案,于是人才本人凭“一纸文凭”走天下,而对自己的档案则不管不顾,致使人才本人和人事档案天各一方。这就导致两种现象的出现:一是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的档案中很大一部分档案,由于长期无人问津,成了地地道道的“死档”。二是人才本人对自己的档案不了解,不关心,不重视,甚至不知道自己档案的去向,使档案渐遭遗弃,“弃档”现象日益增多。

(三)一切以就业为先,档案后续材料“零充实”

由于考录的公务员和聘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要交到组织人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所以这部分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情况会形成材料及时的进入个人档案。但对于在外打工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由于用人单位对人才档案要求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只重视毕业证和个人能力而不重视个人档案,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只重视毕业证,而不重视自己的档案。由于对档案的不重视,因而也就不管档案是否健全,再加上材料的收集没有形成机制,收集也相当困难,致使在外打工的高校毕业生在打工期间没有档案材料反映自己的经历。工作了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到头来自己档案材料中只有在校期间的材料,档案材料的积累没有因为自己工作阅历的增长而增加,造成自己人生经历历史记录的缺失。

(四)平时不闻不问,用时“四面出击”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学校都要求学生办理好各种毕业手续,但不少毕业生却从不过问自己的档案,毕业后,档案在什么地方?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源地的人才服务机构?学生从不关心。档案里都应该放入哪些材料,自己手里应该有哪些材料,都不清楚。等到需要用时想起来,我的档案在哪儿?我报到证在哪儿?我档案里怎么缺材料呀?等等问题都出来了,这才到处找寻,四处打电话,到处奔跑,查询自己的档案,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而且在补办过程中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探究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作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人才服务机构,应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高校毕业生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高校毕业生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应该努力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利用多渠道向高校毕业生宣传有关人才服务机构代理人事档案的管理业务,让广大高校毕业生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在我国是不会取消的,所以广大毕业生从思想上要重视人事档案的作用,就业后一定要及时落实档案的去向,如:向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咨询,向人才服务中心支付托管费,办理好相关手续。在托管期间要及时与托管机构保持联系,随时关注自己的档案,不要做“弃档族”“死档族”或“事后急用族”。高校要加强对即将离校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向学生讲清楚人事档案的重要意义,使高校毕业生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毕业生人事档案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生活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广大高校毕业生树立起重视个人档案,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

(二)、做好联络工作,确保高校毕业生档案的全面完整

人才服务机构要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在工作中,对前来咨询档案的未报到的高校毕业生要了解清楚具体情况,帮助他们查询档案的去向并尽力调取。对已报到的高校毕业生,要做好报到登记和档案接收手续,经常性地与已经报到的高校毕业生保持联系。对落实了就业单位但档案不能及时或无法转出的高校毕业生,要做好与其本人和用人单位的联络,请他们将工作后形成的档案材料及时转移到档案管理地的人才服务机构并装入个人档案。高校毕业生也可主动与其管理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联系,对已经发生变化的个人信息资料及时更新,特别是毕业后进行再教育学习的学历材料、人事代理协议等要及时转到档案管理机构。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全面完整,提高档案利用价值。人才服务机构还要加强与各高校之间的联系,变后置性管理为前瞻性的指导服务,通过学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告知他们在离校后应该到工作所在地或生源地的人才服务机构报到,托管理档案并办理人事代理,积极协助报到地人才服务机构做好人事档案的转移工作。

(三)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高校毕业生档案的高效转接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转移不及时而造成人档分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高校毕业生认为办理档案转移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对此,人才服务构的工作人员在办理档案转移过程中,对手续齐备亲自来办理档案转接的高校毕业生,要及时办理转移手续;对可由人才服务机构直接去提取的档案,采取集中提取的办法;对处在外地的高校毕业生档案转接,采取远程办理办法,通过邮寄调档函和档案方式接收档案、转移档案。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服务,减少学生本人因亲自操作产生的经济负担和时间上的影响,从而增强办理人事档案转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存档热情。

(四)完善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事代理制度

人事代理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于近年来在我国逐步推行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社会化方式。从本质上讲,就是由人才服务机构代表行政部门对流动人才实行社会化管理。而对流动人才实行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就是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因而加强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推动人事代理服务工作的开展。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实行,毕业生择业时间进一步延长,根据这种情况,应加大为广大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的力度,使人事代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障。为此,一是人事代理的范围要不断扩大,在继续做好“个人代理”的基础上,积极同各高等院校联系,宣传人事代理政策,并制定对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的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代理”;二是人事代理的内容要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转正定级、工资晋升、落户手续、社会保险、组织关系等方面实行全方位代理,真正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四处奔走都无处的问题,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有效地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了人力资源整体利用效率。

由此可见,目前人事档案对于一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它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高校毕业生要面对的转正定级、职称申报、交纳社会保险,以及开具出国、考研等有关证明,都会用到档案。因此,一定要“善待”自己的档案,即使毕业后一时落实不了接收单位,也最好把档案放到主管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委托管理,以免日后给自己带来麻烦。总之,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兆宇

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论文 篇2:

对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管理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保障高校毕业生合法社会权益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人事档案管理 对策与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和用人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国家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也不断深入,打破了人才由国家培养,統一分配的传统做法。取而代之的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机构、档案内容、转递渠道、管理方法、开发利用、重视程度等各方面出现了很多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出现了随意涂改档案内容、档案自我管理、由于企业破产造成档案丢失、企业员工不能办理退休、因为档案内容不全不能够办理社会保险缴纳、转移等诸多问题,大大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合理流动。近期,就进入我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采取了座谈交流会、书面统计和实地调查形式,对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1 我市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高等学校毕业生档案是毕业生政治表现、学习成绩、个人特长、身体状况以及在校奖惩情况等综合记录,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挑选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我市人力资源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东营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和东营市人才服务中心是专门负责我市生源毕业生和来我市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专门机构。主要服务范围是学生报道、档案转递、就业协议签订、就业培训、创业扶持、三支一扶考试、职业介绍、社会保险缴纳等一系列针对毕业生就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2009年,我市接收高校毕业生共计有12108人,登记就业10590人,未就业1518人,就业率达到87.5%。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不统一

我市现管理高校毕业生档案的部门大致有五类机构:一是考取了机关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由用人单位上级行政部门进行管理。二是未就业或到非公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和职业介绍中心管理;三是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四是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国家企业或国有控服企业,例如:国有四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电力部门等。五是由于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原因,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档案目前还存放在原学校、学生个人手中或非公企业人力资源部。

(2)转递渠道不规范

现在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大部分由学校直接寄往学生毕业前所签约单位所在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构,然后再由毕业生就业机构根据高校毕业生毕业生所签约单位所在市县区将其人事档案转递至所在市县区人才服务机构。有的高校为了就业率,直接将学生档案寄往学生所签约用工单位。过了几个月这个学生要求到其它企业工作时,企业把档案扣住,造成严重混乱。有一部分在学生毕业前将档案让学生自带回家。有一部分学生档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滞留在原就读学校。

(3)档案内容更新不及时、内容简单、档案内容与档案相对人不统一,个别有不真实的档案材料。笔者在整理档案过程中,发现同是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有的有毕业设计书(论文)和学位认定书,有的档案没有这类材料。有的一份人事档案里面有两名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材料。还有的内容十分单一,就三五张纸,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特别是高职类或技工类学校毕业生的档案内容,很不完善。转入人才服务机构的学生档案,后续档案材料不全面,无法依据档案材料为其出具社会化证明材料。

(4)学生的档案意识不强,认为“可有可无”。有的学生毕业十几年了,还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儿,也不知道评职称、缴保险、考资格证等各项社会化人才服务项目,结果耽误了自己的职业发展。

3 对策建议

(1)统一管理机构,从制度上避免高校毕业生档案多头管理的现状。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分布在在非公有制企业,属流动人员范畴。人发【1996】118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此《规定》的颁布明确了高校毕业生档案的管理机构就是各地人才服务机构,其他任何机构不得擅自管理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这为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证。下一步工作中必须加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职能,加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与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工作衔接,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统一转递渠道,从源头上杜绝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混乱的局面。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或未就业都必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注册个人信息后,才能够离开学校。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各级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在学生网上注册时,提前告知学生将其人事档案转递到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或户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其他任何机构不得接收学生档案。然后各级人才服务中心再根据实际情况再细分到县区人才服务机构。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找档案,档案找不到当事人的情况。学生毕业后,用到人事档案时,会自觉到当地人才服务机构来完善、查询、利用自己的人事档案,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价值。

(3)提高档案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发挥档案价值。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准确、齐全、完整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历史全面地记载着毕业生的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及个人特长等信息,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最重要依据。所以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及时准确的将学生本人的各类档案材料归档。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学生在校期间的荣誉、参加社会活动的证明、毕业论文设计等等,为用人单位提供必要的参考。人才服务机构也应该适应新形势发展,就需要对人事档案的内容进行调整,不仅要继续保留传统和共性的反映个人年龄、经历、社会关系等内容,更要突出创建反映个人专长、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个性化的内容。创建能力档案,重点记载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

(4)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目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专业素质上讲,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各方面进行严格要求,配备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实行档案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加强日常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其工作的主动性。

总之,高校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是促进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珍贵的人力资源,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新制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流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为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作者:马爱萍

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论文 篇3:

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由于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身份丢失,影响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因此要采取相关的对策加强对中职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对毕业生的档案观念教育;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采取措施实现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加大人事代理工作力度,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整合资源,一档制管理;提高透明度,信息化管理;优化服务,“一站式”管理。

关键词: 中职毕业生 人事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中职毕业生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学籍登记表、军训登记表、中考报名表、在校成绩表、中职毕业生登记表、党(团)材料、在校期间在校表现、体检表、毕业生介绍信等。中职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职学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状况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强化对中职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开拓人才信息资源,拓宽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重要凭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毕业生身份丢失,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毕业生认为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了”、“作用不大”,另一些就业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没有人事主管权的非公有制单位的毕业生更是“遗忘”了自己的档案,怀着一种要不要档案无所谓的态度。这种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欠缺认识,势必会影响人事档案在人才资源开发中所起的作用。

2.档案管理不规范。管档部门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制度;管档人员在管理上流于形式,仅充当档案“保管员”的角色,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只是按学校或接收时间不同在原档案袋上直接编号,导致档案内容不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降低了人事档案工作效率,更谈不上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了。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档案管理人员比较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在用新方法、新技术管理档案方面还缺乏新思路。当代档案职业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传统技能,而且应具有信息技能,特别要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为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准确快捷服务。

二、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使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的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规范中职学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中职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质量,强化对毕业生的档案观念教育。中职必须对学生人事档案的价值重新定位,重视学生人事档案的建档质量,加强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将毕业生档案送达学生就业单位,暂未就业的要及时向相关人才服务机构送达,杜绝随意搁置。中职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档案意识教育,树立起重视个人档案、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

2.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其次,要应用现代技术。加强现代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目前,计算机已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大大提高,在档案管理方面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

3.采取措施实现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动态管理,是指在档案管理的生命周期内,注重管理活动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体现全程与全方位的管理思想,强调管理过程的延续性和科学性,结合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辅助现有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档案信息的挖掘与更新,从而使管理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中职毕业生人事档案动态管理是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档案管理流程,即在“收、管、用”的过程中合理灵活地运用动态管理模式,以达到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4.加大人事代理工作力度,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实行,毕业生择业时间进一步延长,根据这种情况,应加大为广大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的力度,使人事代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障。一是人事代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在继续做好“个人代理”的基础上,积极向各高校联系,宣传人事代理政策,并制定对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的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代理”;二是人事代理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的转正定级、落户手续、养老保险等方面实行全方位代理,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人事人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5.整合资源,规范档制管理。一个人的经历和事件,不一定会在一时一地,所以,对大中专毕业生一生中所形成的各种材料搜集整理,要个人、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包括个人的学历、技术职务、准入资格、遵纪守法、个人诚信及个人的工作经历等方面的材料,有关部门和单位都有义务向其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保证一人一档,资源共享。

6.提高透明度,信息化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就是人事信息电子化,人事信息查询网络化。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有关单位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其个人情况。同时在允许的范围内,个人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档案信息,为档案管理营造一个公开、公平的环境。

7.优化服务,“一站式”管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创造方便、快捷的档案转递、查询途径;要保证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唯一性;要与其他有关部门一起拓展服务的范围,让这些管理对象也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目前,应该积极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先期成立流动人员党支部,搞好党员管理;设立人才中心户籍专户,搞好户籍管理。

参考文献:

[1]马良生.档案管理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2]向艾君.周晓云.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开发利用途径之我见[J].湖南档案,2002,(8).

[3]孙敏.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作者:洪 卫

上一篇:供电公司先进事迹演讲稿下一篇:广电系统预选党员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