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部分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阐述了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专业培养模式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实践应用平台的建立等面向应用型转型的具体实施措施,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竞争能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贴近行业应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修订和完善了现行教学方案,构建了融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工程意识培养。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技能考核;实践体系

作者简介:乐丽琴(1981-),女,湖北孝昌人,黄河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贺素霞(1980-),女,河南商丘人,黄河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校级教改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JG2012001)的研究成果。

多年来,专业教学梯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社会需求为背景,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并积累了诸多经验,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实际,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环节改革等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现状分析

根据黄河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贴近行业,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在电子信息领域能够从事产品制造、工程安装、调试与维护、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而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1.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仍需进一步贴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21世纪,高新科技飞速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创新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尖端专业人才;河南处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地位,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各种层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自动控制等更需要大量的生产、研发、工程实施、销售、服务第一线实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在河南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扶持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产业中,电子信息处于优先地位,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向人们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效率的提高、节能减排(如LED固态照明)和新能源的利用等都为电子产业领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提供了需求环境;据国内几大知名人力资源网站(如中华英才、51job、智联招聘等)公布,电子工程师的市场人才储备明显不足,特别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高级人才缺口更大。为此,需要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新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工程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2.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强化和进一步提高,现行教学方案需要修订和完善

首先,现行电子信息的教学方案,课程设置过多,学生负担过重,在一些教学阶段每周教学达到30学时左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应克服面面俱到、学而不专和学而不能应用的弊端;其次,现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急待提高,应该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和一专多能,使之在就业中具有相对优势。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思路

结合社会需求、就业导向和工程设计需求,[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21世纪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创新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向我们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实验区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素质与能力并存、适应面广的“应用型+创新型”电子信息类人才;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柔性教学计划。坚持以能力为导向,[2]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1.加大投入,完成改革目标

(1)全力创造条件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专业改革经费的投入,改善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条件。学校已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基础教学设施以及实验室条件,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使本专业的科研实验条件达到较高水平。

(2)完善教学、科研及实践性环节环境和条件,提高本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3)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教学和科研开发人才,以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人才充实教学团队,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

2.创新教育理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能力目标体系,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1)创新教育理念。以目标规划人才能力,以能力汇聚知识和实践要素,以要素整合和修订课程,以认识论进程制定教学执行方案,体现柔性教学理念、灵活管理体制和因材施教原则,在培养学生专业思维的同时加强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

(2)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高新技术对电子产品开发、信息技术的应用、节能减排和冷光源照明的人才和技术需要,利用校企结合就人才需求、培养目标进行调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本着培养学生“硬件开发与设计”、“信息分析与处理”等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这一思想的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1)硬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侧重):主要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电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能力,以及电子工程系统的研发、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能力培养需要遵循由基础到综合、由消化到创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2)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软件开发及应用”能力,信号的产生、存储、变换、传输处理能力,连续与离散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能力,通信系统分析能力,计算机硬件系统构成,小型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

3)综合知识应用和技术移植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和综合运用能力,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移植进行创新的能力。

对学生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因材施教,进行柔性化和个性化教育,制定相应的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

3.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环境

为了更好地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本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基本工程素质培养、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等重要环节,构建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从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角度出发,按照“以人为本,激励创新,目标驱动,融合贯通”的教育理念,坚持以能力为导向,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4.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提高培养效率和质量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课程组老师一直探索研究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形成了互动式、启发式、愉快式等多种教学方法,[3]以及板书+多媒体+网络相结合的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

(1)确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育人观念,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实施因材施教的灵活处理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综合运用问题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启发式、研究性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实施“以问题为纲”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即从实际生产和职场第一线中提出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提升和推延,从而发现新的问题,再引入新问题的探讨,即把每一次讲授均变成是一次创造研究的尝试和训练。此种方式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效果非常好。

四、改革效果

引入了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专业思维的同时加强了工程设计思维的培养。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实施“以问题为纲”教学模式,增加技能考核与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学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学生课程设计质量明显改善,能够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器件选择、电路调试以及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制作实物调试结果基本上达到指标要求,从而提高了培养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生伟,等. 软件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

[2]潘丹青,等.基于能力培养的电路基础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2).

[3]乐丽琴,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乐丽琴?贺素霞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2:

面向应用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部分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阐述了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专业培养模式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实践应用平台的建立等面向应用型转型的具体实施措施,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

目前,全球產业结构对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求人才具备以下能力:(1)对于工业应用要有深入的认知和理解;(2)面向工程项目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3)多学科融合背景下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4)具有设计、分析并实现复杂系统的能力;(5)对前沿技术趋势有较好的学习力和理解力并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6)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交流能力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具有工程性、实践性较强,技术更新快等特点。要求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由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转变,才能更好地符合为当代信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才需求[1]。因此要适应时代发展,改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全方位的工程实践人才。

一、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

由于受旧的高等教育观念和资源分配等政策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存在定位偏狭、定位过高、定位没有特色、定位忽视根基等问题[3]。针对培养模式目前的改进仅仅是单纯改变实践环节的学时,而不注重课程实际授课内容与创新实践型的衔接,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没有跟上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的转型[2]。

(二)工程实践技能培养

2015年前的教学计划基础理论教学课时占总教时的比例过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足,对一些工程实践问题缺乏独立解决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创新平台与创新机制

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的平台不够完善,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团队和创新实验室,但受前期的教育模式影响,仍然没有形成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课内理论学习的良性结合,学生创新活动仅局限于参加各类比赛,如电子设计大赛等,而且获奖的人数占生源总数的比例也较低,不具有普遍性。因此难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应电子信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的教师不但有较深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必须能承担相关企业的科研任务,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虽然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增加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但仍然缺乏既有工程实践背景又有创新思想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

针对以上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迫切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高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质量。

二、构建面向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育模式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工业需求融入教学体系。

(一)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扎实,应用性强”的特点,需要调整加强理论教学,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大学一年级设置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等课程作为基础练习;大学二年级以电路、电子技术等课程为依托建立相应的平台与系统;大学三年级设置传感器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并增加综合课程设计的学时与学分,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大学四年级侧重于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阶段,参加学院、教师的各类横向课题,进行研究与项目开发能力锻炼。

(二)实践体系的改革

调整专业课的实验内容并增加实验学时,提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切实增强实践技能训练,为实习实训环节打下良好基础,形成完整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认真筛选和重新归类,避免不同课程出现重复和过时的实验项目,补充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实验,注意增加趣味性、实用性、探索性实验比例;构建认知实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与设计创新实验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认知和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分析当下行业对电子信息人才的要求,增加新的创新创业课程,让学生始终紧跟行业的发展步伐,适应各种工程项目的需求,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性设计,逐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建立基于工业应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些重要专业课,如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逆变技术与装置等,实验内容具有高危极端环境、不可逆消耗、高成本高消耗、大型综合训练等特点,因此实验内容受到很大限制,而高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口,就是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立。虚拟仪器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以软件为核心的创新仪器设计思想,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内容与技术更新的着力点,使学生接触前沿内容与先进技术成为现实,方便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无纸化学习。虚实结合、相互补充,支持从科创、竞赛到毕设的学生项目级实践机会,重视“系统级设计”能力,强调软硬件的综合设计,同时节约了实验教学成本,使重复实验、随时实验、随地实验成为现实。拉近了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距离。

(四)前沿技术和趋势引入教学资源

按照时代的发展,目前本专业侧重于嵌入式系统技术,包括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嵌入式软硬件协同开发,以及嵌入式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等,并辅助目前本专业的特色课程包括了目前电子信息专业领域一些最新和具有广泛应用的课程,如嵌入式技术应用与开发、DSP技术、EDA技术等课程,即将开设电子系统开发与实践等创新创业课程,通过这些特色课程的开设,使本专业不仅具备基础的电子信息技术能力,还掌握了嵌入式系统行业前沿的技术与能力,在就业市场上较有竞争力。

(五)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应用型大学的重视,它是企业实际结合理论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3]。不仅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寻求合适的合作企业,由企业按照行业需求提出项目课题,由指导老师评估可行性与研究周期,在老师指导下5~8名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完成该项课题。采用项目教学方式的实验课要求学生在实验期间完成至少一个项目课题。研究课题时间一般为一学期左右,做课题期间企业可安排专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这样的教学形式在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增长,将常规实验项目的整合与优化。

(六)建立创新、创业团队——以点带面培养思路

本专业目前建立了校级与院级两级创新团队,几年的努力下形成了一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分布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对参加团队创新活动的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团队吸纳各年级优秀学生成员,并确立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工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

(七)建立“产学合作育人示范基地”,探索完整的“创新工程人才”

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特定的工程实践场所,而职业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在实际的企业环境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因此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和资源。和几个相关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使学生可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動态循环。设立校外创新创业实习训练项目和校内创新创业实习训练项目,并给与相应的基金支持,校内教育与校企合作教育一体化,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需求。

三、改革效果

通过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初步取得了以下效果:(1)面向工程的培养模式建立,本专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良好环境,有优秀的学科支持、强势的科研实力后盾、产学研结合的良好氛围、具有从事工程教育的优良条件,不仅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2)校企联合,提升实践能力,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我专业与行业学会和行业协会建立紧密联系,并通过行业学会和行业协会与相关用人单位建立稳定联系,并通过优秀教师在行业中的学术、技术能力及影响,让用人单位对学校以及学校培养的学生有良好的信任,提升就业质量;(3)通过相应的创新计划训练项目,建立学校与二级学院的创新团队,并给与一定的资金资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竞赛,例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涉及到的本科生覆盖面超过70%,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学员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打下基础。目前该专业学生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4)实习基地的建立有效改善了学生对先进技术、行业需求的理解。辽宁工业大学电信学院现已与航星集团公司、辽宁维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为项目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4]。学院不定期地聘优秀企业工程师开设电子信息技术的前沿类选修课程及讲座,将行业最新技术手段和产业需求传递给学生,并且和教师合作开展科研项目,选择优秀的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针对性的提高。

四、结论与展望

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依托大学科技园、工程实训中心和行业企业,秉承“顺应时代、加强基础、突出创新”的教学理念,建立“校企联合、学校为主、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电子信息实践型与创新型两类人才为目标,从基础、专业、实践三方面入手完善课程体系,以培养技术的目标驱动方法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核心建立创新教育体制,形成了具有教学体系完整、实践能力明确、工程创新能力显著、面向相关国内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服务等为主要特点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全面提升教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新敏,赵犁丰,崔国霖.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1):55-57.

[2]谢志远,刘元禄,夏春雨,等.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44-146.

[3]王金彦,李霞.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工程应用创新人才[J]. 大学教育,2013(16):76-77.

[4]李光林,关维国,吕娓.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04):109-111.

[5]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6]李树涛,章兢,黎福海,等.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2011(04):77-79.

[7]陈恒.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类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5(03):59-61.

[8]唐忠彪.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系统的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5(08):221-222.

作者:李光林 曹洪奎 关维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3: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课程体系改革是成功完成该项使命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具有挑战性的关键工作。试图分析和讨论工程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

1、新工科背景浅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并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终身化、信息化”的趋势,重点突出“创新工程教育”,提出了“回归工程、工程教育范式转移、再造工程教育”等理念。新形势促使“新工科”产生,2017年以来,教育部组织高校进行深入研讨,并启动“新工科”建设研究工作,达成“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形成了“北京指南”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标志着以“新工科”建设为主题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人新阶段。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工科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电子信息工程是门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领域宽广,综合性很强,完全符合“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

传统工科教学主要依托机械、电子、材料等相关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需要在新形势、新环境、新需求下,培养新型工科人才。因此要对原有学科建设进行优化创新和内容升级,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上进行改革,目的是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侧重于培养理论知识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内容需要与产业的发展方向相适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这就需要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以下3个关键问题:在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学与教不能相互促进,学科交叉性差,不能滿足产业升级及发展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人才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案例,导致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及应用不深入,影响对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中,验证性实验居多,需要学生结合多门课程知识,进行探索性强、自主创新设计的实践内容较少;在考核方式上,主要以期末考试分数评价学生能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毕业生外部评价体系不健全,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的方式单一。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鉴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在对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加人国家政策、行业规范、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内容,使学生构建“大工程观”。通过“雷达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专业课探索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取得一定经验后,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推广。课外,为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本着尊重学生主体性、差异性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定期到学生宿舍走访,与学生互动交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创业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3、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打造具有安徽省特色的优势专业。通过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集聚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推进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的社会认可度,以人才培养为重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持续有效实施,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行为意识。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电子信息工程师。采用“3+1”的四年制本科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环境下进行工程设计开发与实训。学生在校期间,结合学科优势,分类培养。将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程划分为信号检测与控制、多媒体信息处理、射频无线传输3个方向,鼓励学生在某个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入学习、训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雨课堂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智慧教学工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将雨课堂引进并推广使用。教学评价中采用多元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评价方法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多元化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引导作用,师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提高教学、学习效率。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方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三层面、三循环”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第1层面:教师循环改进课程教学,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课程自评,课程组、各系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于次年改进教学。第2层面:对课程组、课程群的循环改进,主要改进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分工,以便更好地支撑培养目标。第3层面: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修改、完善,并依据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及学生创新能力最核心的是要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重视选拔。培训、提升和评估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素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含外聘)国家级创新创业指导教师10人,校级创新创业指导教师15人。在课程体系上,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增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学时,增强实践环节内容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并且强化实践环节考核。除了采用“3+1”的四年制本科培养模式及导师制还开设了15门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创业执行力”等)和课外竞赛辅导课程。

参考文献

[1]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高教研究,2015(10:18-22.

[2]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D.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作者:谢炎 杨张龙 赵妍 刘娜

上一篇:超速超载专项整治方案下一篇:两学一做学习研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