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自认制度分析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认制度是一项实现司法公正、诉讼经济、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制度。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中的自认制度还有许多弊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结合我国现在国情,加强对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的学术理论研究已是必然趋势,对我国深入依法治国法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事诉讼中自认制度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事诉讼中自认制度分析论文 篇1:

论民事诉讼中自认规则的完善

摘 要:自认规则是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一项重要规则,它在降低诉讼成本、保证诉讼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我国相关法律对于自认规则的设置尚存有缺陷,其在现实中的适用仍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有诸多不足。因此,为了发挥自认规则的应有之义,就应当在分析自认规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以期充分、完美的将自认规则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关键词:自认;诉讼公正

一、自认规则在我国的适用现状

我国的自认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相对完善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虽然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理念,也简化了诉讼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完备的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目前我国的自认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协调的内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其后的历次相关司法解释对自认制度都以不同数量的条文予以规定,可是这些规定都是只言片语,模糊、片面的,而且出现对相同内容重复规定的现象,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从整体上根本无法把握,难以有效发挥其对诉讼活动的指引作用。有关自认制度的立法和司法解释颁布的时间不一、跨度较大,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同时期理论研究的制约和制定条文的功利主义影响,再加上立法技术层面的消极因素,现行立法和几部司法解释有关自认规则的条文之间难免存在不相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

二、自认规则存在的问题

(一)未明确规定自认形成的前提条件

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自认形成的前提条件,缺乏自认的外在具体化形式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要求来讲,任何一方民事诉讼当事人在作出可能导致自己败诉并且包含其自己的处分权利的自认前,都有权利获得明确的警示,并且对当事人自己自认造成的后果进行衡量做出决定的权利,民事诉讼立法上应该禁止当事人通过证据的突然袭击获取利益,只有当事人自认的前提程序上的条件完全具备时,因为自认而造成的不利后果才能取得程序上正当的依据,才具备程序正义的要求。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没有明确规定自认形成的具体前提条件,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经常无意识地变成了"自认",而当对方当事人主张这一自认时,就没有任何准备而进人被动的状态。另外,由于我国关于自认规则的规定中仅原则性地规定了庭审中自认的内涵及后果,而对自认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只是把自认的内容包括在庭审笔录的记载中,这种做法既为民事诉讼当事人违反自认规则提供了机会,也为民书审判过程中审判人员操纵自认规则提供了条件。而且,上述所说的民事诉讼当事人证据的突然袭击也会使得人民法院不得不不断的修改、补充庭审笔录,导致笔录前后矛盾,这也有损法院的威严。

(二)我国现行的诉讼体制和模式环境不能适应自认制度的发展

自认规则要求的民事诉讼环境是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下的制度环境,即主要案件的事实由当事人提出,法院作出裁判的依据仅限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相反的,民事诉讼当事人没有主张的案件的事实,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收集和调查,这也是辩论主义的基本要求。可是我国现在诉讼模式环境不是自认制度所要求的制度环境。我国民事诉讼法证明责任中虽然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而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有全面调查核实证据的职责,但并没有排除人民法院依职权独立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力,所以,人民法院裁判所依据的案件事实就并不局限于民事诉讼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和诉讼请求的范围,往往要超出当事人自己主张的范围。

(三)我国目前的诉讼理念环境不能适应自认制度的发展

自认制度的理念在于,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已经自认的事实,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都要作为定案的依据。民事诉讼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的解决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关于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自认也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人民法院的裁判要求公平,公正和正义,但也要受制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在我国的诉讼理念下,民事诉讼当事人完全由自己来决定自认案件事实是不允许的。在司法工作者的观念中,民事诉讼当事人因为受到各种利益的追求,经常会忽视案件事实的客观性,因为这样,我国的人民法院才拥有依职权独立收集证据的权力。三、对自认规则的完善

(一)立法上,应明确规定法官的告知义务和自认请求的陈述方式

当事人在作出自认前,其有权获得明确的警示。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应该就民事诉讼当事人因为自认造成的后果以明确、清楚的方式告知当事人,使当事人对自己作出的自认进行充分的考虑,避免无意识的自认。对于自认请求的陈述方式,有学者认为应当剥离自认笔录。即把当事人的自认制作成独立的自认笔录,这样既可以增强民事诉讼过程中自认规则的拘束力,也可以防止民事诉讼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对自认案件事实的随意性。

(二)加快我国民事诉讼的改革,促进我国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实现

如上所述,由于诉讼体制和环境对自认制度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事人主义模式是自认规则存在的理想环境。而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体现的民事诉讼模式主要是职权主义,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一方面它把民事诉讼开庭审理过程的核心法庭辩论的程序走形式化,并造成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形式化,另一方面它忽视了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地位,弱化了程序正义。如果把自认规则运用于这种模式中,它在民事诉讼中元法呈现出应有的价值和功能的。因此,我们应加快民事诉讼的改革,从根本上转变诉讼模式,确立辩论原则的约束力,使自认规则的法律效力不仅能够约束当事人对自已自认的案件事实免除举证据来证明的责任,而且对人民法院的裁判也能够产生拘束力,使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把民事诉讼当事人自认的案件事实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排除法院在民事诉讼自认中依职权介人的现象。

(三)立法上正确对待虚假自认和调解、和解中当事人互相行驶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的让步

所谓虚假自认,是指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承认的事实违反司法认知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或者基于推论得出的其他事实。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定》也没有规定虚假自认的效力,虚假自认的效力问题,人们持着各种不同的观点,比较普遍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按照辩论主义的基本理论,民事诉讼当事人所自认的案件事实对人民法院的裁判有约束力,只要民事诉讼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人民法院就应当受到该自认事实的约束,至于该自认的事实是否违反司法认知的事实或推论的事实,人民法院都没有审查核实的职责。另一种观点认为,虚假自认对人民法院的裁判不会有约束力,理由是虚假自认违背了民事诉讼公正、公平和正义的目的,损害了人民法院裁判的权威和人民法院裁判的普遍信用。本人认为,对于虚假自认,应分情况处理:若虚假自认导致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该虚假自认则不发生法律效力;若虚假自认仅涉及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则应认同该虚假自认。

另外,对于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调解或和解中所作出的让步,不能看作是自认。因为该让步主要是为了尽快解决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从而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它并不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案件事实的完全承认,所以不能称为民事诉讼上的自认。自认规则是关系着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和民事诉讼司法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制度,由于目前自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我们应加快民事诉讼的改革,早日完成诉讼模式的转变以及立法上的完善,以期待民事诉讼自认制度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朝武. 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J]. 中国法学,2003(2).

[2]章武生. 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1.

[3]贲小青. 民事诉讼自认制度问题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作者简介:罗娟,(1975-),陕西紫阳县,兰州大学法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经济法,甘肃合睿律师事务所律师。

作者:罗娟

民事诉讼中自认制度分析论文 篇2: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摘要:自认制度是一项实现司法公正、诉讼经济、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制度。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中的自认制度还有许多弊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结合我国现在国情,加强对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的学术理论研究已是必然趋势,对我国深入依法治国法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认制度;民事诉讼;分析;完善

一、基础法理分析

目前对自认性质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说法,其范畴主要分为两个学派,其中英美法系主张传闻证据说,大陆法系则主张非传闻证据说,判断标准就是关于认定自认的性质是不是属于证据的范畴。我国现在对自认性质的认定介于上述两种主张之间,属于特色证据说。(一)诉讼中自认的性质

大陆法系对自认制度主张自认行为属于非传闻证据说,主张自认行为不算是一类证据,将自认行为归纳为诉讼程序中的行为,当事人对任何一项指控,抗辩与不抗辩都可以看作是当事人处理自己行为的权利。这里提到观念通知说,是指当对方当事人提出对自己一方不利指控时,当事人承认其为事实或是不做抗辩,如果这项指控是不真实的,也有可能不愿去为不利己不真实的去辩解。(二)诉讼外自认的性质

英美法系对自认制度主张自认行为属于传闻证据说,长期以来英美法系这些国家在诉讼实践过程中,一直把自认行为当作一项重要的证据。他们主张的的观点主要是针对诉讼外的自认行为。二、我国自认制度现状(一)我国的民事诉讼模式具有职权主义特征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在大陆法系的理论基础中,对职权主义的解释为认可在民事案件诉讼的过程中,法院有绝对的主导权力和审判权力。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在审判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职权主义的现象,许多弊端就随之出现。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双方直接的辩证举证环节往往是案件审理的核心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发挥不到作用,这样一来与民事诉讼法中的自认制度又自相矛盾。(二)我国自认制度的的司法环境不够完善

关于自认制度,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自认制度对法院约束力这一块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受大陆法系的影响和我国特殊的唯物辩证主义方法论的指导,在这样环境下我国在民事诉讼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案件本身的真实性,从而不考虑辩论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一致性的主张,弱化了双方当事人的自认行为的法律效力。

(三)我国自认制度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

我国相关的自认制度的法律规范还不完善,甚至还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1款的明确规定了自认的对象是案件事实,并排除自认在身份关系中的适用,从法律程序上来说,自认行为一经构成就具有法律约束力,而本解释74条的规定中指出证据列为自认的对象中,这就与证据法相悖。三、完善自认制度的构想(一)宏观方面的完善

1.确立符合自认制度运行的制度环境

诉讼案件中当事人主义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原则,法官在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中不再拥有对案件的绝对主导权,取而代替的是当事人主义,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当事人原则和辩论原则发挥作用。所以必须要在民事诉讼案件审理的过程中,以当事人原则作为核心观念,以辩论原则作为审判标准,用这样的准则来指导观念和行为,才能真正的建立起完善的自认制度。

2.加强对当事人程序利益的保障

根据程序正义原则,双方当事人应该坚持主张真实性原则,在主张是真实有效的前提下进行辩论。一方当事人作出自认行为,承认对自己不利的指控之后,出于对当事人权益的保障,被控方当事人的自认行为不能随意撤回。

当事人原则在诉讼中是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一原则不仅约束了双方当事人,也同样约束法院,所以在建立完善的自认制度的同时,首先需要确保的是,建立起来完善的自认制度是能够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二)具体制度的完善

1.完善對自认效力的规定

自认行为是否产生效力是关键性的问题,虽然我国的司法解释中规定一旦一方当事人构成自认行为,对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免除举证责任,在诉讼案件中提高了诉讼程序的效率。但是对于这一行为到底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效力却没有明文规定。从《民事诉讼法》第71条的规定来看,一方当事人的自认行为并没有产生法律上的效力,主导权仍然是掌握在法官手中。所以说建立完善的自认制度并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将主动权交到双方当事人的手里。

作者:周媛媛

民事诉讼中自认制度分析论文 篇3:

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研究

摘要 自认作为一项古老的民事诉讼规则,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的民事自认规则还存许多不足之处,这与我国当前所进行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不相吻合。在对自认规则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民事自认规则的一些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的自认规则完善与发展有所助力。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自认规则 现状分析 完善

一、民事诉讼自认规则概述

(一)自认规则的概念。

自认是一项古老的法则。自认规则作为一项证据规则或诉讼规则,是有关自认的成立和效力的规范。自认规则对诉讼主体在证明案件事实方面具有法律约束力,创设和规范各种诉讼主体在诉讼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 。自认规则其全称应当为“民事诉讼特定自认免证规则”,是指在民事诉讼进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的自认符合一定条件的,法律赋予其当然的绝对的直接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从而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效力的程序规则。

(二)自认规则的功能与价值。

自认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价值:第一,自认规则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有拘束力。该拘束力表现在当事人一旦作出自认,该当事人便不能随意撤回自认。第二,自认对法院具有约束力。根据自认规则,一方当事人自己承认对方主张的事实后,法院不问所自认事实的真假而直接将其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第三,自认规则降低了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诉讼成本支出,达到了提高诉讼效率的目的。第四,自认规则能促使裁判更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正义。因为自认可以平息双方当事人对自认案件事实的争议,法院以此为基础的裁判也更容易为双方当事人所接受。

二、我国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现状分析

(一)我国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立法概况。

我国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关于自认规则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当事人无需举证。”该条可以说是我国立法上构筑自认规则的初步探索。而1998年6月19日公布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中对于自认规则虽也有涉及,但却较为零散和混乱。直到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8条、13条、15条、74条、76条才对自认问题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基本涵盖了自认规则的内容,但仍有不足之处。

(二)我国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主要缺陷。

1、自认的概念界定不清。

我国目前关于自认规则的规定没有确立“自认”的概念。由于受前苏联法律制度的影响,我国目前民事诉讼立法中没有使用“自认”一词,而把包括自认(即对事实的承认)和认诺(即对诉讼请求的承认)两个概念均由“当事人的承认”代替。两大法系国家普遍使用“自认”概念,我国自认概念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自认规则的深入发展,也使得我国与各国在学术上的交流和借鉴存在障碍,并且可能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导致不便和混乱。

2、自认的效力残缺。

根据自认规则的要求,一方当事人一旦作出自认,便对法院发生约束力,法院应认定自认的事实为真实,并以之作为判案的依据,对自认的事实不再进行证据调查。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有关司法解释,关于自认效力的规定,总是片面的强调自认对对方当事人所产生的免除其举证责任的效力,而这只是自认效力的一个方面,对自认人和法院的约束力则从未有过明确、清晰的规定。

3、自认规则的立法混乱。

完善、科学而又系统的法律规定对诉讼实践和司法操作能够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虽然,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其后的历次相关司法解释对自认规则都以不同数量的条文予以规定,可是这些条文规定却都是只言片语,模糊、片面的,而且出现对相同内容重复规定的现象,缺乏系统和条理性,从整体上难以把握,无法有效的对诉讼活动予以指引。

三、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建议

(一)界定自认的概念。

概念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石,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应当尽快修正用“当事人的承认”的提法,将“自认”与“认诺”分开,确立“自认”的概念,以期与各国通行概念接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我国自认规则的架构和完善。

(二)明确自认的效力。

自认的效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当事人的拘束力。当事人一方作出自认可以免除相对方的举证责任;自认方在自认后不得随意撤回自认,也不得在同一诉讼中再就自认的事实进行争辩。二是对法院的拘束力。法院的裁判必须受当事人自认事实的约束。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法院不能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进行自由心证,也不能对此事实组织证明,法院应该以此事实作为判决的依据。

(三)确保自认规则相关立法协调一致。

自认规则的重要性,使我们有必要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统一自认规则的规定,将散见于司法解释中的自认规则进行体系化、科学化的整合,使得有关自认规则的相关规定得以统一、完整,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这有利于促进学者对自认规则的进一步研究,也能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注释:

昭明.民事诉讼法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62

陈惊天.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作者:赵浩

上一篇:农业局防火安全实施方案下一篇:防暑应急预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