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杨树是我国一种适应能力比较强的树种,栽培的范围相对广泛,在工农业的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我国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杨树在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杨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杨树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杨树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篇1:

试论杨树丰产栽培技术管理

【摘 要】从地块选择、苗木选择、整地挖穴、栽植、林粮间作与松土除草、肥水管理、整形与修枝、病虫害防治、间伐等方面介绍了杨树栽培技术,以期为杨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林粮间作

杨树在我国分布广泛,从新疆到东部沿海,从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在营林中不论是防护林还是用材林,杨树都是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杨树造林面积达700多万hm2,是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在杨树栽培中,密度偏大、重造轻管等现象比较普遍,效益相对较差。

为了让杨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应推广先进实用的杨树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把杨树发展的重点从扩大面积转到提高单产和质量上来,变望天收的粗放式生产为集约经营方式,以提高杨树经济效益。

1.地块选择

杨树要求生长季节雨量充沛,土壤有效层厚度在1m以上、地下水位1.5~2.0m是最适宜杨树生长的立地条件;土壤有效层厚度80~100cm、地下水位1m左右为中等立地条件;土壤有效层厚度在40cm以下、地下水位长期在50cm以上,如无排水条件,则不宜栽植杨树。

2.苗木选择

杨树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别,要按照适地适树适品种的栽培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一般选择二年生的苗木,即2年根1年干。选择苗高3.5m以上、胸径4cm以上、梢不弯曲的壮苗。

3.整地挖穴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宜采用“三大一深”栽植技术,即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在造林前进行细致地深翻整地能降低土壤的紧实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杨树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利用,能使低产的林地转变为丰产林。根据造林密度,在定植点上挖80cm×80cm以上的大穴。

4.栽植

根据杨树人工林培育的目的材种,采用适宜的造林密度。培育大径级材,在1个轮伐期内不主张间疏伐,通常稀植并实行农林间作。采用6m×6m、7m×7m或8m×8m的株行距,间作5年左右;也可以采用行距10m、株距4m的规格,或者是大行距20m、小行距3m的大小行种植形式,间作农作物6~7年。在这种密度下,轮伐期为10~12年,成材胸径40cm,立木蓄积可达到180~240m3/hm2。培育中小径级材,株行距可以小于4m×4m,轮伐期可短些,约5年,胸径达20cm,立木蓄积为100m3/hm2。通过调查对比可知,栽植密度过大,不但费用增加,且生产的木材径阶小、价格低、效益相对较差,而培育大径材效益则较高。造林密度确定后,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造林方法栽植,即首先在80cm×80cm的大穴中回填1/3左右的土,把苗木放入穴中扶正、标直;然后再填一部分土,轻提苗木,使苗木根系舒展;接着踩实,浇适量定根水,等水渗透后再填土踩实、培起风堆等。

5.林粮间作与松土除草

抚育杨树幼林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实行林粮间作。实行林粮间作不但在栽植后的几年内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间作给幼林生态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林粮间作应以矮杆豆科作物为主,如花生、黄豆等。此外,应做好松土除草。每年夏、冬两季翻耕疏松土壤,除掉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让杨树根系生长发育更良好。实践证明,仅此一项技术,就可使用材产量提高1倍。

6.肥水管理

基肥在植树时施入穴中,一般施有机肥5~10kg/株,或过磷酸钙250g/株,将肥料与熟土拌匀,回填于30~60cm的根系活动层内。追肥时在树冠边缘下开施肥沟,沟长80cm、宽20cm、深20~30cm,施尿素250g/株。施肥后及时浇水、中耕除草。杨树对水分的要求很高,一般每年应灌水3~4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芽前灌返青水,5~6月灌促生水,11月灌防冻水。施肥后遇天气干旱亦应浇透水。

7.整形与修枝

整形与修枝应在秋冬与初春树木停止生长时进行。如果用大苗造林,苗高在6m以上,3年之内不进行修枝,3年后6m高处直径达10cm以上时修枝1次,把无侧枝的主干再提高3~4m。剪去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竞争侧枝,随着树木长高还要修去树冠下部和中部粗大的竞争枝,以8m以下通直无枝为宜。8m以下树干上侧枝着生处直径达到10cm时应立即修去侧枝,由下至上修枝直到干高8m为止,以保证干材芯10cm以外无节。1~3年少量修枝,4~5年修枝高度为树高1/3处,6年以后修枝到树高的1/2~2/3处。

8.病虫害防治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和采用多无性系造林能有效地预防或降低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有天牛和刺蛾,天牛为蛀干害虫,可用40%氧化乐果进行虫孔注射防治;刺蛾为食叶害虫,发生时间大多为7—8月,可用40%氧化乐果进行喷杀。

9.间伐

间伐能提前获得小径材,主伐时收大径材。出售小径材的收入可用于中期林木的管护,缓解资金不足的困难。初植密度为3m×5m或3m×6m的中密度片林可在第6年间伐;在第11~14年收获30cm以上的大径材。根据调查,实行中密度林分间伐最终收获大径材的栽培模式,年平均效益比不间伐要高,但比直接培育大径材的栽培模式效益稍低。因此,在生产中无论采用何种栽培模式,在技术、资金、土地承包期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培养大径材,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梁尔江,何卫平,王东生,等.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丰产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62-63,112.

[2]张云生.怎样营造沙兰杨速生丰产林[J].河南农业科学,1983(1):27-28.

[3]张伯伦.沙兰杨速生丰产林初试[J].河南农业科学,1983(4):22-24.

[4]姜惠明,吴秀云,赵之博,等.黑杨派杨树适生高产条件的分析[J].华北农学报,1985(1):60-66.

[5]汪艳丽,李广兴.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1,(1).

[6]吴春涛.杨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3):28.

作者:王玉强

杨树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篇2:

杨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摘要:杨树是我国一种适应能力比较强的树种,栽培的范围相对广泛,在工农业的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我国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杨树在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杨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杨树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0 引言

当前,杨树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不管是在乡村造林还是城市绿化中都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其中,杨树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不断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从而实现其效益最优、最大化。

1 栽培技术

1.1 做好苗木选择工作

前期的规划对于杨树的后期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杨树栽培之前,综合考虑环境及土壤情况选择杨树品种。一般选择1~2年生、健壮无病害、虫害的幼苗栽培。同时还可以使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处理。

1.2 选择合适的土壤

土壤环境对于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杨树树苗对影响的吸收,需要根据杨树的生长特点,选择透气性能良好、养分充足的土壤进行种植,从而为杨树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1.3 做好水肥工作

杨树栽培生长时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在栽植之后需要保证水分充足。同时还应该合理使用肥料,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肥料供应,保证杨树的生长状况良好。特别要重视有机肥的补充,为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做好栽植工作

在杨树苗栽植之前,需要施加一定的农家底肥,这种肥料相对于化肥更加安全,并且可以保证幼苗的根系不会受到损伤,提供杨树幼苗生长需要的养分。采取打孔造林的形式,栽植时,先向孔内灌足稀泥浆水,然后把树苗插入到孔内,确保同土壤之间的紧密连接,完成培土,其高度要高出地面20cm。基于填土的時候,合理加入一些底肥,每个孔穴加入30.0kg农家肥、0.5kg过磷酸钙,确保苗木能够顺利生长。

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做好以下工作:(1)保证水分充足。需要根据杨树的实际长势和具体情况进行灌溉补水,同时在幼苗栽植之后,需要对周边环境中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控制;(2)苗木修剪工作。完成杨树苗栽培后需要修剪树苗,及时处理存在损伤的部位,从而避免在生长过程中染病,影响苗木的健康成长。种条可以产生出很多的枝,应进行抹芽、定株。本着除弱留强的原则,保证每株的苗木可以出现 1个壮芽;(3)合理进行灌溉处理。春季是杨树移栽的重要季节,但由于天气干旱,因此需要做好水分的补充工作。同时还应该对土壤进行相应的修整处理,避免造成土壤冲刷和沉降不均匀的问题。

2 杨树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分析

2.1 杨树病害的防治措施

(1)杨灰斑病的防治。这种病害是杨树生长培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病害之一,主要是危害杨树的叶片和幼茎,但由于病害的位置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的症状也不同。这种病害由于多发在幼苗阶段,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6、7月份的高温季节更需要做好防治工作。首先需要及时对杨树的枯枝败叶进行处理,集中焚烧或者深埋。杨树在栽植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好间距。

(2)杨树锈病锈病属于杨树生长过程中常发的一类病害,主要对杨树的幼苗、幼芽、嫩茎产生危害作用。杨树处于展叶期是锈病发生的盛期,导致杨树无法正常的展叶,进而对杨树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锈病的防治尽早开展,只要在林间发现病叶就应及时清除掉,集中装入塑料袋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增强林间管理,多施有机肥,促使树体长势健壮。林间枯萎的枝条、落叶、病枝叶等都应及时清理干净,减少林间病源基数。此病刚发生时,可选择50%退菌特6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50%代森氨100倍液、25%敌力脱3000倍液、12.5%烯唑醇35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14d喷1次,连喷3次,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效

2.2 杨树虫害的防治措施

(1)杨扇舟蛾。杨扇舟蛾的幼虫一般在春夏之间出现,对叶片产生为害,1~3龄的幼虫对叶片的下表皮进行取食,2~3龄吐丝缀叶,晚间出来为害,进入3龄后对整片叶均产生为害,只有叶柄留下。杨树林内在杨扇舟蛾暴发期时,较短的时间即可将全部的树叶吃光,对树体的正常光合作用产生严重的影响。

可采取人工防治的方法清除杨扇舟蛾蛹、成虫,将林间的卵块、虫苞等清理干净,降低越冬的病源基数。利用杨扇舟蛾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处于大量羽化期时,于林间悬挂黑光灯,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还可以在林间释放一些天敌生物,包括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小茧蜂、益鸟等。

(2)食叶类虫害。在防治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枯枝败叶的处理工作。并定期根据杨树的生长情况,尤其是幼林时期的灌木杂草需要及时进行去除,提升透光性和透气性,降低害虫的干扰。一旦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防治。

3 结语

综上所述,杨树是我国的一种重要树种,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这种速生的树种不管是在乡村造林还是城市绿化方面都表现出重要作用。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提升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技术管理力度,并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杨树的健康稳定生长与丰产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520(23):292.

作者:王福龙 赵鹏舟

杨树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篇3:

金针菇栽培技术

摘要: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市场日益广阔,需求也越来越量大。本文通过对金针菇的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方法的具体介绍,还有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以期对金针菇的栽培种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金针菇;栽培技术管理;熟料栽培;生料栽培;虫害杂菌防治

金针菇,学名为毛柄金钱菌,属于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其在自然界中广为分布。金针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在黑暗环境中生长,需要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为腐生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一般生长在白杨树、榆、柳等阔叶树的树桩和枯枝上。金针菇适合早春和秋冬季节栽培,其显著特点是味美适口、菌盖滑嫩、营养丰富和菌柄脆。经测定,金针菇含有十分丰富的氨基酸,比一般菇类都要高出许多,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尤其高,而赖氨酸又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在金针菇干品当中蛋白质的含量为8.87%,碳水化合物为60.2%,粗纤维达为7.4%,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国内外市场越来越广阔。人工栽培金针菇的技术并不很复杂,只要可以控制好栽培的环境条件,基本上就可以达到稳定可靠的金针菇产量。

人工培育的金针菇,按子实体发生的多少,可以分为细密型和粗稀型;按生长的温度分为低温型和偏高温型;按出菇快慢、早晚分為早生型和晚生型。金针菇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生料栽培,另一种熟料栽培。

1 熟料栽培

栽培金针菇采用的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用常压或者高压灭菌后,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并培育金针菇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栽培的金针菇不仅成功率高,出菇整齐,而且产量也很高。

1.1 栽培金针菇的季节 栽培金针菇首先要学会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温度,其次便是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金针菇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金针菇适宜的生长和生产季节。考虑到低温型菌类的金针菇,菌丝最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是7-30℃,以23℃为最佳;子实体分化和发育较为适应的温度范围是3-18℃,以其在12-13℃温度范围内生长为最好。当温度低于3℃时金针菇的菌盖就会有麦芽糖色,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出现畸形菇,在34℃以上则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人工栽培应根据当地自然气温选择适宜的温度。

1.2 栽培金针菇的场所 栽培金针菇的过程可以分成两大步,第一步是发菌,第二步是出菇。发菌阶段必须要在干净、保温、通风的场所中培育。出菇阶段应该在室外建一个半地下式的菇房用来采收。

1.3 栽培金针菇原料的配比情况 (1)5kg玉米面、20kg麦麸、100kg棉籽壳、2kg石膏粉、lkg白糖、lkg过磷酸钙。(2)玉米芯(粉碎)75kg、麦麸20kg、玉米面3.5kg、石膏粉2kg、黄豆面1.5kg、过磷酸钙1kg、白糖1kg。配方中的玉米芯可用粉碎后的高粱壳、花生壳、油菜秆、豆秆、玉米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但是无论哪种原料,都要干净、新鲜、无霉变。按比例加入各原料再加水混合搅拌均匀,达到65%左右含水量,然后焖上2-4小时即可。

1.4 栽培金针菇装袋时的灭菌方法 选用一个塑料袋宽度在15-17cm范围内,长33cm的一头出菇,或者长55cm的两头出菇。装料时边装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系上活结。然后按常规方法常压或高压灭菌。

1.5 接种培菌 灭菌好的装料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便可开始接种。接种箱灭菌后接种,接种时要严格遵循规程操作,按部就班,从无菌塑料袋的两端开始接种,每瓶菌种大约能够接种25-30袋。接种后应该及时将菌种移到培养室中,调节到菌种适宜生长的温度下,大约24小时后菌丝就开始萌发生长,室温下菌丝大概生长40-50天就可以长满袋。如果在9月中旬接种菌种,那么在10月底就可以发透菌丝,这个时期叫全期发菌。随后,以后的半袋就能够边爬料边出菇,这段时期叫做菌种的半期发菌出菇期。

1.6 出菇管理 当金针菇柄长到12-15cm、菌盖直径在2cm以内、尚为半球状时,就要立即采收。采收后需及时清理料面,除去死菇残基,再补水。待到菌体表面稍干,再盖膜催蕾,进行第2批的出菇管理。经15-20d可采收第2批金针菇,一般可收3-4茬。

2 生料栽培

生料栽培金针菇,关键是要控制好温度,防止杂菌污染,栽培的时间不宜过早,气温稳定在15℃左右时为适宜的播种季节。

2.1 菌床制作 菌床上先铺好消过毒的比菌床宽2.5倍的塑料膜。薄膜底层首先要先撒上小部分的菌种,然后再铺上将近一半的菌料,最后再往上层撒上一层菌种就可大功告成。播种后稍压实,再盖以塑料膜,以利保湿保温。

2.2 发菌管理 播种后约在10℃下,约15天菌丝发满料面并向深层发展。等若播种lO天后,若有个别地方菌种未萌发,可补种。40天左右,菌丝可基本发透料,之后每天揭膜通风10-20min。当塑料膜被撑高约20cm时,上铺放报纸,每天在报纸上喷雾水保湿,不能直接喷在菇床上,易导致烂菇。当菌柄长达2cm时,膜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当菌柄长达10cm时要降至80%-85%。出菇期,应注意加大菇房通气量,及时采收。之后,管理栽培菌种的方法与以前的相同,一共可以采菇3-4茬左右。

3 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菌的防范

3.1 选用优良的抗病虫菌种栽培

3.2 选择合适的菇房位置进行栽培 菇房应该建的有利于通风和透气的南北通长形。于此同时,还要注意菇房周围的环境卫生条件。为避免感染杂菌,要远离堆肥舍、畜舍和酿造酒曲厂。

3.3 做好栽培房的消毒工作 栽培房使用前一天,必须进行熏蒸消毒杀灭杂菌。熏蒸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①二氧化硫熏蒸消毒,②甲醛高锰酸钾熏蒸,③漂白粉消毒。另外,在菇房内外,栽培架都要全面喷洒5%的硫酸铜溶液。

3.4 栽培过程中的管理①调节好温度和湿度,是杂菌极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繁殖生长。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就要降低,一般要求在85-90%左右。同时,还要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②菇房中被杂菌污染了的瓶袋都必须及时的清除出房间,烧毁或者深埋,绝不允许在菇房里掏袋挖瓶。③每批金针菇收获以后,菇房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清洁清理和熏蒸消毒处理。④栽培金针菇的用水可以加入少量土霉素和漂白粉来预防产生病害和杂菌。

3.5 栽培金针菇应该及时消灭害虫 为危害金针菇的主要害虫。当温度升高时,菇蝇、螨类、尖眼蕈蚊等虫害就会极易发生。在菌丝蔓延期要严格监视,如果见到虫害的成虫飞出立即进行防治。可以使用适量的敌敌畏、二嗪农、马拉硫磷、除虫脲或溴氰菊酯。但如有菇蕾出现,则要立即停止使用。

作者:兰贵炎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