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态变化简析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标志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重新定位,不仅关注学生主体,同时强调教学互长,关注教与学的生态和谐。以物理教学为例,就当前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破解之法:教学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教法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多元拓展,课堂要以经典为核心精讲精练精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物理物态变化简析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物理物态变化简析论文 篇1:

简析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摘要: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可以随处见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物理原理也经常被运用在人们工作、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总而言之,物理其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热学到力学,从力学到光学,从物体运动到声音传播,随处都能见到物理知识的影子。认真学习物理知识、深入了解物理知识,不仅有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物理知识、便捷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运用,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物理知识;生活;运用

引言:

物理是把观察以及实验作为其教学基础的一门学科,而物理当中有很多知识都来自生活当中,同时最终又会被运用在生活当中。由此可见,物理这门学科和生活其实是紧密相联的,人们只要肯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便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物理知识,并且,学生久而久之还能够把物理知识良好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另外,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把日常生活和物理知识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去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还能够提升其综合能力,从而给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物理热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运用

在物理这门学科当中,热学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包括了热量、温度的内容,还包括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等等[1]。很多的热学知识,其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紧密相联的,另外,很多教学目标也都要求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良好的运用热学知识,比如:让学生明白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并学会如何去测量温度;理解分子动理论,并可以利用该理论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良好区分液态、固态以及气态这三种状态;可以良好运用沸点和熔点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等等[2]。教师想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结合这些教学目标去开展教学,然而,教师想要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物理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主动把物理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热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升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比如,当人们在洗好衣服之后,会把衣服放在太阳底下进行晾晒,因为晾晒之后的衣服很快就会变干,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热学知识去解释: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他们运动到空气当中就会导致衣服被晒干。又比如: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走在路上经常会闻到花香,这也可以用热学知识去解释这个现象:花粉分子会在空气当中进行无规则的运动,在运动中就会使人们闻到花香;在冬季,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应该不难发现,很多房屋上都结了比较厚的霜,这个现象也属于物理热学当中的凝华现象。总而言之,上述所有的现象都是物理热学知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体现。

二、物理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运用

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光的,在白天,人们需要阳光;在晚上,人们需要灯光。我们很难想象生活如果失去了光会变成什么样子:整个世界都会处在黑暗当中,人们将很难生存下去[3]。所以,光对于人们的生存以及生活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知道了什么是光以及光有哪些现象。但是,光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事物,教师想要学生深刻理解光现象,就要引导学生去细致的观察生活,从生活当中找到一些光现象,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良好掌握物理光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一些生活现象。比如: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够反射光;另外,在夜晚,人们在路灯下走路时能够看到很长的影子,这是在“光由直线传播”这一原理的作用下产生的现象;还有,同学们带的近视镜、汽车后车镜、穿衣镜、物理实验当中所用的放大镜和显微镜,都运用的是“光的折射”这一原理。总而言之,物理光学知识被应用在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各个地方,同时这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多便捷。

三、物理力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运用

从物理力学知识上来看,生活当中最常见的就是重力。比如,我国农村在修建房屋的堆砌墙时,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会垂直测试墙壁,有时工作人员还会用到重垂线,重垂线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重力。又如:小时候,人们都愿意像河中扔小石子,一颗又一颗扔出的石子会以抛物线这一形式落入水中,这其实也是重力原理作用的结果。总而言之,重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失去重力生活会变成什么模样,人们或许会到处漂浮、无法走路;树上的成熟苹果也无法掉落在地面上等等[4]。另外,摩擦力也是人們日常生活当中的常见物理知识。摩擦力这个力学形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比如,人们在光滑的地面上走路比较容易,然而如果摩擦力变大,其走路也会变得更加困难,这个情况之下摩擦力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反而需要更大的摩擦力。众所周知,很多车祸都发生在下雪、下雨天气,这主要是由于路面的光滑摩擦力在这种天气会变小,那么车子就会更容易打滑,从而便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还有,之所以鞋子和轮胎的下面都会设计较多的纹路,主要是想要尽可能增加轮胎和鞋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轮胎和鞋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人们行走以及驾驶时的安全性就会越高。由此可见,物理力学知识被应用在了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捷。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理这门学科的应用性很强,它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物理知识不仅来自生活,还服务于生活。只要人们仔细观察,一定能够在生活当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物理知识、感受到物理知识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史江勇.简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33):P.132-132.

[2]徐云志,邓金华.中职物理教学中的生活素材运用策略简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00371-00371.

[3]钟兴祥.中职物理教学中的生活素材运用策略简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000(012):141-141.

[4]杨嘉骅.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自然科学:全文版,2016(10):00175-00177.

作者:罗玉

物理物态变化简析论文 篇2:

“教”“学”并重,关注学生发展

【摘 要】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标志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重新定位,不仅关注学生主体,同时强调教学互长,关注教与学的生态和谐。以物理教学为例,就当前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破解之法:教学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教法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多元拓展,课堂要以经典为核心精讲精练精析。

【关键词】教学 课堂 思维

在2011年版的《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中由原来的“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修改成了“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虽然是一字之别,但从这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等重要,只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教学才会变得更加高效。

一、当前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学生定位不准。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学科教学的起点,不切实际、想当然的教学思想仍然左右着教学行为,而低起点、小坡度、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指导思想未能在教师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2.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知识讲不透,学生不能准确去理解新知;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不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建构,导致学生失去了许多建构知识体系的机会;在课堂中,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满堂发问也影响着教学的正常进行,很多简单重复的操练占据课堂,让课堂变得臃肿、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3.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培养的缺失。

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深度不够,拘泥于知识本身的教学,不注重知识的生成和联系,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联系少,不注重课堂知识的课外延伸与拓展,忽视学生在新情境、新背景中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

4.师生间教学生态环境堪忧。

就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而言,有不少学生对待学习缺乏科学性的认识和持久性的毅力,自学能力较弱;而教师对学生学习要求规定多,检查和跟踪少,督查引导更少;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多,给予学生的帮助少;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多,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少。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让师生关系变得紧张。作为教师而言,为了确保所教学科的“高分”业绩,让学生练习的试题很少经过精挑细选,一味地贪多求全,甚至出现“暴力”作业,空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也有的教师不能端正自己的心态,缺少均衡和全局意识,相互挤占时间造成学科间的协调配合不到位,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物理课堂教学困境的破解之道

为了更好地贯彻与落实新版物理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摸准学情与教情,因为这是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而分析研究教情和学情是高效物理课堂的保证。

1.教学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能自己利用课外的时间先去阅读和思考,根据学过的知识和规律来牵引出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新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对其进行测量?该概念所涉及的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等等,进一步澄清认识,从而达到正确理解之目的。

在对基本规律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从三方面展开思考,即思考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思考如何确定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思考如何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发挥出来。

2.教法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多元拓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方法和过程的学习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方法有观察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物理模型法、科学探究法、现象放大法、类比法等。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能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归纳或小结出简单易行的教学法,让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

例如在处理“分子的运动理论”的内容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三个逻辑层次来理解,简称“WHW”法:第一个“W”即“What”,是指物体由什么物质组成(由分子组成);第二个“H”即“How”,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在物体内部是怎样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第三个“W”即“Why”,是指分子为什么会这样运动(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3.课堂要以经典为核心精讲精练精析。

《论语》中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是将“己之所欲”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与学生应进行适当的“换位思考”以有利于教学的进行。但我更认为“己所欲,勿强施于人”,或者说“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也别盲目地这么对待别人”。教师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考核,想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左右”学生,必然导致学生的懈怠,因此我们要理性地对待教学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比如在学生做作业之前,教师应自己先做来把握这份作业的“真实价值”,从而明确“该不该让学生做,学生做是否有价值,学生做了这份作业能学到什么,能解决教学中的哪些问题”等问题,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

面对“试卷讲评”这一重要的教学过程,理性的教师则把“满堂灌”变为“启发式”讲评,把单纯“错题订正”变为“知能并重”的讲评,把试卷评析的阵地“还”给学生。在科学讲评中我们要跟着学生的问题走,认真记录卷面上的典型错误或有创意的答题,重点落实好“少数人错——点到为止、多数人错——仔细剖析、典型错误——重点分析、重点题目——变式训练”这四个措施;在课上,我们跟着学生的要求走,根据学生的实际寻找解题思路,根据出题的思路分类归纳,让课堂教学变得精简,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4.教学效果要关注学生思考习惯的养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习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指导学生从物理的角度来分析与思考问题,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在遇到有关物态变化的生活情境时,可采用“分解转化法”来进行思考,让学生能言简意赅地诠释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在青藏高原的“天路”通车之后,锐锐到一个藏民家里做客时,热情好客的主人把刚刚挤下的牛奶放入一个陶罐中,在这个陶罐的周围用浸了水的湿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然后放在屋外的烈日下暴晒。半小时后,主人从罐子里倒出了牛奶,锐锐一喝,清凉清凉的……亲爱的同学,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为锐锐解开这个秘密。作出提示:陶罐是由一般黏土烧制而成的,它内部有许多细微的孔。

此题探究解物态变化现象的“分解转化法”来完成,即把“简答题”转化为“填空题”,回答时只要掌握以下五个环节即可:第一,明确是哪些物质参与了物态变化的过程(湿布中的水);第二,分析这些物质遇到了怎样的温度条件(烈日下的高温环境);第三,指明这些物质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过程(水加快了蒸发,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第四,确定变化后出现了怎样的结果(水通过陶罐吸收罐中牛奶的大量的热);第五,归纳最后形成了怎样的物理现象(牛奶的温度下降,变凉了)。最后将明确的问题串起来,便能准确地回答此类涉及物态变化现象的题目。

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头痛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而学生提问往往是探求新知的开始,因为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学中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我们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让我们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胡展明

物理物态变化简析论文 篇3:

物理教学有效性该如何体现

摘 要: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物理教学有效性该如何体现是我们物理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物理教学有效性该如何体现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由设计引人注目的导课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搞好初中和中专物理教学的衔接,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实施精讲精练总结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体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理;有效性;兴趣;多媒体;实验

努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位物理教师不懈的追求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该如何体现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由设计引人注目的导课教学体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导入运用得好,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敢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例如我们在讲述一些新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时,可应用来自学生生活中简浅易懂的事物作对比,使学生能从抽象中概括出来,使学生记忆犹新、易学不忘,达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二、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体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们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把知识看成呆板的条条框框去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必然索然无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人们长期生活、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如果我们能联系实际、深化学习兴趣,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认识这个美丽世界,把日常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就会体会到物理学习的无穷趣味。例如,运用密度知识计算自己身体的体积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去游乐场玩耍时感受惯性,观察摩擦,放学回家的路上估测一次自己的平均速度,都可以使我们体会到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认识未知世界的乐趣。

三、搞好初中和中专物理教学的衔接体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中专物理教师不单是研究中专的物理教材,还要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研究初中物理教材, 在此基础上根据中专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中专物理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出发点逐步扩展和加深,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增加难度。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建立的重要途径是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讲解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体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物理现象大都抽象深奥,很多问题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明白,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电教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视觉效果差,加上学生的空间想象、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传统教学模式效果较差。电教媒体可通过图、文、声、像,将实验的过程清晰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我们如果能借助动画、视频等手段,并配以绚丽的色彩和动态的效果,就可以从视听上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还可以把很多难以想象和描述的情景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如微观世界的运动我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分子的这种运动科学、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的音色,我播放了一段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猜是什么物体。各种各样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一段优美的交响乐,令人陶醉,浮想联翩。

五、实施精讲精练总结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体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精讲恰如其分地用形象、生动、精练、准确的语言突出重点,指出难点,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减少量,而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对象,难易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少而精。强调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换取最大的效率,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仅仅精讲精练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讲完后还要总结做不同类型题的思路和方法,精讲精练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大动脉,只有真正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最大程度体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习题教学的精炼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物理习题解法的得出不是教师直接讲解教给学生的,教师只是起到主导的作用,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是习题教学课堂的主人,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己建构的。而且再加上由于物理习题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其结论往往更具有生活实践和德育教育意义,所以我们在习题教学之后还要加强解题的反思,提倡对解题结论的再分析。

六、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体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课本中各种各样的电路图、滑轮组图、物态变化图、受力分析图、运动轨迹图等等都是从图画、识图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训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黎昌金、韩景春等.《物理教学技能训练》.银河出版社.2002.

3.钟启泉.《物理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蒋佳佳(1984-),男,安徽阜阳人,汉,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作者:蒋佳佳

上一篇:大坝安全监测管理论文下一篇:社区工作总结3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