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

2022-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落实教育思想、实施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的总体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提前识字”的编写新意与教学策略

先识常用字,后学汉语拼音,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编排的一大亮点。在语文学习起步阶段,教材安排了充满童趣的三字文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蒙以养正”的教学理念。

一、“提前识字”的编写新内涵

遵从母语学习的要求,“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相对简单、儿童熟识度高的识字内容,凸显语文学习向儿童生活延伸的理念;编排了高频常用字,为学生提早阅读做铺垫;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加强幼小衔接,开启语文学习大门

在拼音学习前安排了一个识字单元,打破了以往学生刚入学就学汉语拼音的传统。一方面,体现了对儿童学习规律的尊重。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要用。诸如,学生的姓名、玩具的名称、动画片中人物的称呼等。学生喜欢汉字,觉得认识更多的字就可以自己看书、读故事,对学习汉字有着莫大的期待,可见,第一单元安排识字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学生可以借助常用词语,根据汉字的读音,尝试逆向拼读,有效突破拼读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则,经过一个单元的识字,学生逐渐适应了小学课堂学习的方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接下来相对枯燥的拼音学习。

(二)优先编排高频字,做好提前阅读铺垫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共要求认识300个字,书写100个字。其中要认的300个生字,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生活、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语文教材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在字形方面,先安排独体字,再安排合体字,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认识的40个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常用独体字。在字义方面,选择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最易理解的汉字,如“口、耳、目、手、足”等字,结构简单,在童书中使用频率高,而且易与其他汉字组合,构字能力强;再如“你、我、他、坐、站”等合体字,都是儿童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学生交往、学习、生活密切联系,也是儿童阅读的故事中出现的高频字。通过对此类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例如“喝、吃、叫、唱”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三)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又一个特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的识字课:三字文识字《天地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韵语识字《金木水火土》,引领学生亲近万物;看图识字《口耳目》,带领学生了解自己;象形识字《日月水火》,借象形图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发展历史;对对子识字《对韵歌》,借对比诵读感受中华文化的韵味。五篇课文,文化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此外,还借助中国传统元素,凸显汉字文化的意蕴。如开篇第一课六个大字“天、地、人、你、我、他”,充满了浓郁的中华书法元素。又如课文插图采用窗花、水墨画、国画、京剧脸谱等形式,较好地将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和韵味融入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提前识字”的教学新策略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针对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重视在语境中识字,在运用中识字,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一)凸显听读学习,在跟读中纠正“乡音”

音、形、义是汉字的三要素。读准字音,能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对于学龄儿童尤为重要。但学生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乡音各不相同。面对第一单元的40个生字,学生中普遍存在发音混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读不准,发音读不到位的问题。由于这个单元识字在拼音学习之前,因此,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要靠多种形式的范读、听读和纠读。

新知学习伊始,教师范读非常重要,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发音口型,听完整的发音,再进行跟读。范读和跟读的关键是要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倾听与模仿,学生倾听的清晰度与完整度,直接影响认读的质量。在学生集体跟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倾听每个学生的发音,及时纠正。纠正读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追求一天学会,但要持续跟踪,落实个别化听读。

在学习过程中,可多开展同桌之间的相互听读,纠正各自读音。相互听读时,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别人发音的优势,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相互帮助,相互纠偏。还可以借助微课、录音进行听读,学习吐字清晰、铿锵有力地朗读生字,从读准字音到读得掷地有声。

(二)注重整体识记。在语境中学习巩固

儿童认识事物具有整体性,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各种语境,帮助学生借助生活场景、生活经验进行反复认读,使识字向学生生活延伸。

提供直观图片,复现生活图景,在唤醒体验中整体识记。如第一课“天”字学习时,让学生看图片中的天气变化,读读词语“晴天、阴天、雨天”;教学合体字“地”时,出示图片,认认“草地”,找找“沙地”,看看“田地”,辨辨“山地”,通过各种语境,引导学生看图认读“地”,从而实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的目标。

借助生活情景,开展口语游戏,在反复运用中整体识记。如在学习“你、我、他”时,将认识新朋友与识记“你、我、他”相结合。第一步,师生谈话交流,再现交友场景,激发学习兴趣:“你叫什么名字?(出示字牌:你)他是你的同桌(出示字牌:他),他叫什么名字?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叫××。”第二步,三人一组情景演绎,选用字牌交友说话:“我是××,特别喜欢踢足球,你呢?”“我叫××,我也喜欢踢足球。他是我的好朋友,是踢球高手!”使学生在交友情景中运用生字,在运用中巩固识字。第三步,听唱儿歌《你我他》,屏幕中出现歌词,学生尝试跟唱,在歌曲语境中巩固识记“你、我、他”。

(三)重视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感受

《天地人》一课虽然只有6个汉字,却包括组成世界最基本的三要素“天、地、人”。它源于《周易》,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人为贵,天地人之和谐,表达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人文思想。《金木水火土》中出现了包含万物的“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理解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教学时要通过多形式的诵读,以读代讲,在读中加深理解,感悟内涵,培养语感。

跟读。学生跟着录音读。如《天地人》《日月水火》,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课文。学生通过跟读,學习词语连读,模仿课文朗读,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就行。

对读。师生根据韵文的含义进行配对读。如《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可以教师读上半句,学生读下半句。教师读上面一个词,学生对下面一个词,促进熟读背诵。通过朗读背诵,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与句子、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表演读。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诵读。如《口耳目》两句诗,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加上动作,有表情地进行诵读。表演中包含着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同时使诗句生活化。

“部编本”教材的编排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需要我们更新教学理念,遵循儿童发展规律,选用恰当的方式,让教学更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走好学习语文的第一步。

作者:娄屹兰

第2篇:“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提前识字”的编写新意与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由教育部门直接编写的教材叫做部编本教材,为了优化教学教材管理,提升教材质量,打破语文教学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局面,使教学方法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引领小学语文主流教材,教育部门合力编写了部编本语文教学教材。对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提前识字”的编写新意和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部编本教材;小学语文;提前识字

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材,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部编本教材已经在学校开始使用,先认字再学拼音及纳入课外阅读,增加古诗文欣赏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受到社会、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提前识字”的编写新意

部编本语文教学根据母语的特点,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编写了相对简单、熟悉度较高的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加快儿童学习知识的速度。“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提前识字”的编写新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生活贴切,打开语文学习之路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教学材料中,学生要从拼音逐渐学习到汉字,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文字相关,对拼音相对陌生,增加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革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拼音学习之前安排了识字学习部分,汉字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汉字随处可见,例如,学生的名字、街上牌匾的名字、超市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名字,动画片中的人物对话等,学生更喜欢汉字,增加学生对书本阅读的兴趣。把第一单元作为识字的重点,帮助学生逆向学习拼音拼读,突破拼音的难点,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适应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1]。

(二)优先编熟识度高的文字,为阅读理解做好铺垫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根据有关部门对儿童生活中常见词汇的使用频率研究编制,从简单到复杂,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合体字,如你、我、他等的学习,帮助学生消化偏旁部首的汉字,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新方法。

(三)增加古典优秀文学作品,深入传统文化教育

将古典优秀文化作品加入“部编本”教材中,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借助中国特有元素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提前识字”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环境将学生带入语境中学习

老师在识字课堂中创设特殊语境,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下,结合事物反复认读生字,让识字变得简单。利用多媒体提供图片,在课堂上开展小游戏,将生活和学习贯穿在一起,巩固学生的整体记忆。

例如:在《口耳目》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跟读,带领学生做口耳目小游戏,即老师在讲台上说口、耳、目的任何一个字,学生需要配合老师给出反应,用手指触摸,反复几次游戏后,老师可以再加深难度,增加眉、嘴、牙等生字延伸。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语境设立让学生达到理解文字意思、学会书写阅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反复记忆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在朗读中巩固生字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跟读、对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理解文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

例如:在《對韵歌》的学习中,文中通过对风、雨、云、雪、花、鸟、树、虫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景色,其字面意思虽然简单,但涉及对韵的知识,老师可以先对“对韵”进行解析,既押韵又有画面的诗歌,通过老师带领学生跟读,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意境中;再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读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文中生字的进一步理解;还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练习朗读后,开展班级内部的朗读比赛,根据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和生字。

(三)将课内外阅读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旧的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较少,老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需要补充一些课外读物,将课内教材与课外读物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文学素养。“部编本”教材正好弥补了小学语文的缺失,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与家长互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新开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板块内容。通过家长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使学生更能体会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见识。

例如:《剪窗花》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剪纸文化和窗花文化艺术的魅力,感受文化气息,在共同阅读文章后,家长可以为孩子讲解窗花的历史及相关习俗,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动手实践,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综上所述,随着“部编本”语文教材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提高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加自身的文学素养,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兴起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娄屹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提前识字”的编写新意与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6(10):31-37.

[2]程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0.

编辑 谢尾合

作者:陈影

第3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和口语交际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摘要: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有关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具备良好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以及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同时学会创新并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们的口语水平,不仅要求学生们读懂文章,学会做题,还要会说、能说、敢说,从而切实培养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阅读和口语交际解读;教学策略

引言

教育的创新以及文化的交流是社会进步的前提,阅读与口语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是真正学习语言文化的第一阶段,而口语是日常交往中自然的交流方式,它没有书面用语那般刻板,反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如何说好口语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和口语交际教材解读

从小学语文教材排版上看,其分解并细化了课程中提出的学习目标。其阅读和口语交际板块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呈现。小学一年级阶段的学生的识字水平不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同时也便于教师引入口语交际教育。有效的将文字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与形象,学生更好理解。教材内容不仅是对交流态度、习惯礼仪等方面的持续培训,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口头交流的表达和思维逻辑水平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分析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之时,都是以教材为依托,根据教材中规定的阅读和口语交际主题和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忽视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需求和意愿,导致部分小学生对于教材安排的主题并不感兴趣。此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语文教学当中并未认真执行新课改的相关内容,而且对于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没有开展系统性的探究,未将阅读和口语交际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于多次重复训练的一种状态下,教学模式单一性严重,从根本上不能满足目前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

三、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应对策略

(一)拓展交际形式,激发互动热情

有效激发小学生交流热情,是更好开展训练活动的基础。教师为解决学生参与兴致不高、整体互动内容单调的问题,可以与班级学生认真沟通,了解其学习规律、交际兴趣与知识应用能力,通过有趣环境的建立,使学生在多样的交际课堂中,感受参与学习活动的快乐。教师需要改变按照课本内容设计交际方案的理念,结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发挥口语交际课堂的教育意义。例如,进行"小兔运南瓜"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交际兴趣,选择与其认知规律相符的精彩片段改编成剧本,鼓励学生在挖掘不同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可以通过语言的张力与肢体语言的辅助,更好演绎出优秀的作品。教师首先,可以引入绘本故事《小兔运南瓜》改编为剧本,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话剧片段,请学生在认真观看中,探讨演员动作、语言以及神情的成功。当表演热情被快速激发后,教师以抽签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根据教师发放的剧本内容,结合思辨意识与语言习惯,对其中的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使学生表演过程中呈现出的状态更加与人物贴合。

(二)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将“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落到实处,结合小学生交际特点及发展需求,避免在教学中融入过多的成人思想。另外,一个富有趣味的课堂情境,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结合各种实际需求,设计教学方案,利用各种交流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教师在制订情境方案时,应选择符合小学生的生活情境,使交际内容更贴近生活。与此同时,教师在选择主题时,还要注重学生兴趣及交际内容的教育价值,保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例如,在进行"用多大的声音"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在日常的生活中,所处不同的场合应该“用多大的声音”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学生之间用口语表达的形式探讨这一问题,激发参与意识,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日常交往礼仪,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开展思维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切实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松鼠找花生》这一课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不断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自由地朗诵,并让学生积极思考小松鼠可以在哪里将找到花生,组织學生进行讨论,最后将得出意见:原来花生是长在地底下。此外,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思考,让学生自己来组织语言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就能构建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特别是学生在课堂讨论的时候,要做到思维活跃,踊跃发言,激烈与学生讨论有关问题,从而提升口语表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深入挖掘教学内涵,在以生为本理念帮助下,构建高质量交际课堂,才能强化交际能力、锻炼思维意识以及掌握交际技巧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既可以快速明确交际准则,也能为顺利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兰鑫,王海福.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疆地区Q小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72-74.

作者:陈洁

第4篇: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2人教版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

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

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课始三分钟: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体交流。

二、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小组讨论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第5篇:三年级语文上册《2.金色的草地》教案

2.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 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 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 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

1、2自然段)

2 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 “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 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 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

3、4自然段)

6 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 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 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蒲公英会合拢 教后反思:

一些孩子生性好动,很难在课堂四十分里做到始终如一地专心听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平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故意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玩的时机,给孩子一次玩的机会,也不失为一项好的举措。当然,我们教师要把握好分寸,要让孩子玩得其所,玩得有价值。

第6篇: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周长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师:今天,老师想请孩子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前几天,老师去商店买了一块圆形的桌布,老师觉得这块桌布不够漂亮,想用丝带在四周围上花边,老师要买多长的丝带,既够用又不浪费呢?(课件显示出桌布一周的长度)

生:买和桌布一周一样长的花边就可以。

师:我们只要知道桌布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桌布一周的长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用米尺量、用软尺量、用绳子量...... 师:孩子们想的办法可真不少呀,那桌布一周的长度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生活中的新朋友。 【板书课题:周长的认识。】 师:孩子们,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圆形桌布的周长,那其他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孩子请看,这片树叶,它的叶面也有周长,谁能指出它的周长?(找一个学生指一指)他指的对吗?

师边指边说:对,像这样从一个点起绕叶面一周,又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孩子们只能是这点能作为起点吗?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呢?请个孩子指一指。(贴树叶)

师:是啊,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叶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叶面的周长。(课件显示叶面的周长并且出示:叶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生读一读。

师:孩子们,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边指边说出它的周长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谁愿意站起来给全班的同学们演示一下。 师:(声音真响亮,说得很准确)对,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件显示)孩子们,举起数学书,咱们一起来一边说一边指出它的周长。(老师领着说)

师:(举起手中的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你能说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描、说。课件显示出三角形的周长。

师:(课件显示)刚才咱们一起找到一些图形的周长,桌面是一个圆形,叶面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长方形,还有三角形,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有周长,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用一句话把它说出来。 (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板书。 师: 刚才孩子们已经找到了不同图形的周长,那你能一笔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吗?这是什么?(碟片、正方形)请两个孩子上台试一试。他们描得对吗? 孩子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拿出题卡,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周长。

展示学生作品。

师:孩子们请看,这些平面图形,老师描出了它们的周长,老师描的对吗? 师:原来必须要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老师在一周的下面加重点号) 师:孩子们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这个图形你能找出它的周长吗?为什么没有?和之前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个缺口、不能从起点饶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 师:不能从起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没有封闭,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前面的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因此它们才有周长,为了让周长的概念更完整更清楚,我们在这前面加两个字------封闭。(板书)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老师在封闭的下面加重点号)读一读。读出关键词。这就是周长的概念,打开书本41页,把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标上小圆点。让我们响亮的齐读一次。

师:孩子们读得真响亮,现在请孩子们来找找,下面的图形那些有周长,那些没有周长?

师:其实图形的周长指的就是它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它所有边长度的总和。所以,量周长要用什么单位?(长度单位)

师:孩子们已经能找出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那你能量一量、算一算封闭图形的周长吗? 现在四人一小组坐好,课前老师发给小组长的学具拿出来,每个小组都有两个物体,碟片和扑克牌,请你们先找出他们的周长,然后用手里的工具去量一量、算一算。 汇报,你们测量碟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 测量扑克牌用的什么方法。

生:用直尺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生:量出两条边的长度,就知道对边了,然后再加起来。

师:通过刚才的结论我们发现:一个物体的边是直的,我们可以直接用直尺来量,一个物体的边师弯曲的,我们就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在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师:我用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围城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谁的周长大?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内化提升。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孩子们,周长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我们买裤子,要知道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我们操场上的围栏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孩子们,课后去我们的身边找一找,看那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

第7篇:美术三年级上册魔幻的颜色教案 新

第1课 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 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3、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能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调色盘、笔、装水的杯子等。

2、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彩色纸、吸管等。 课堂教学过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清朝时有一个大臣经常向皇帝进柬,指出他的不足,这让皇帝很没有面子。有一天,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想治一治这位大臣,皇帝对大臣说:你能用三种颜色画出一条美丽的彩虹吗?大家知道彩虹是有七种颜色组成,(哪七种颜色?)只用三种颜色怎么能画出来呢?皇帝正在暗自得意,谁知大臣三下五出二就把一条七色彩虹]画了出来。这下皇帝傻眼了。] 同学们知道大臣是选用哪三种颜色怎样画出了彩虹?学习完这节课你们就有答案了。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教学新知

1、魔术表演:看我变变变。

师:出示红、黄、蓝三色“饮料”。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三种饮料的色彩吗 生:认识

师:请说出色彩的名称。 生:红色、黄色、蓝色。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这个魔术的名称就叫变变变。请大家仔细视察,老师是怎样来变的。(将红色“饮料“和黄色”饮料“各倒一半到另一个瓶子里摇匀,)看着瓶子中饮料色彩的转变,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 问:这瓶饮料的色彩有什么变更?是怎样变出来的? 生:变成了鲜橙多的色彩。是用红色和黄色混杂在一起变出来的。 师:同学们真聪慧。 2动手实践亲自感受。

师:老师刚才是用红色和黄色变成了橙色,下面请同学们用红色和蓝色、黄色和蓝色看变成什么颜色?并观察一下有什么微妙的变化? 生:红色和蓝色可以变成紫色,黄色和蓝色变成绿色。(小组活动得出结论) 学生说出新色彩的名称及调色的方法,教师板书。 红+ 黄=橙 黄+ 蓝=绿 蓝+ 红=紫

讨论:为什么每个人调出的橙色、绿色、紫色不一样? 结论:原来是用的颜料分量不一样。形成色彩的差异。

教师演示:分三次倒入同一种颜色,让学生观察变化,并说一说为什么,讲解大由浅到深的变化。

结论:原来是用的颜料分量不一样。形成色彩的差异。

布置小组活动实践:分组调一调:红橙、黄橙、红紫、蓝紫、黄绿、蓝绿,组长上前汇报结果

师:对!因为红色、黄色、蓝色本事高强,可以调出很多的色彩,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用两种原色调出色彩叫间色,如我们看到的橙色、绿色、紫色。又称为三间色。 3考考你

1、学生闭上眼睛休息,教师提问:红+黄=?黄+?=绿,学生抢答。

2、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

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在谁手,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三)、 拓展创造空间

1、在生活有许多魔幻的颜色,看看摄影师们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来的图片。(出示生活图片)

2、欣赏美术书上的画,看到这些画你联想到什么?在生活中能找到这些色彩吗?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然后教师通过“画一画”用演示颜色在纸上流动产生的魔幻变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让颜色在纸面上发生变化?”学生通过“画一画” “吹一吹”“折一折”等方法感受调色时颜色在纸面上发生的变化。

3、提出练习要求

作业:将原色,间色任意画在画面上,展开你的想象力,看看它们像什么? 学生讨论创作,教师辅导。

4、展示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叫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

5、小结:在生活还有许多魔幻的颜色,平时要多注意留心观察,我们还能创作出更漂亮的作品。请同学们收拾好东西,检查自己的地面有无垃圾,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 第二课时:

(一) 引出课题,回顾知识 1. 资料展示 同学们,课下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国家或同学的色彩绘画作品。学生回答并展示收集到的作品或图片。 2. 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魔幻的颜色》,探寻色彩的奥秘。板书课题:魔幻的颜色。 3. 提问

谁来说说你收集到的作品中都有哪些颜色?

学生展示回答: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绿色等。

(二) 赏析作品,激发创意 1. 提问

三原色和三间色是我们上节课学到的色彩知识,你们想知道画家是怎样运用它们呢进行绘画表现的吗? 2. 展示作品

(1) 课件出示康定斯基的《玛尔努的教堂》和霍夫曼的《门》。

(2) 请大家先欣赏这两幅作品,然后和身边的同学交流讨论,说说你的感受和想法。 3. 教师分析总结

《玛尔努的教堂》中,教堂的具体色彩与景色看上去模糊不清,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点线面和粗犷的笔触以及富于变化的色彩。画面中的红黄蓝色相互交融,在黑色背景的衬托和白色的点缀下,如同交响乐的旋律一样,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精彩,那么美妙!霍夫曼的《门》,整幅作品简洁、明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中作者大胆运用色彩的对比,错落有致的红黄蓝方形色块在绿色、黑色、灰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出。抽象的画面构成与虚幻的空间效果使作品充满了音乐版的节奏感。

(三) 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1. 提问

在我们的生活与自然世界里,很多事物都有着魔幻般的色彩。你能说出哪些事物有着漂亮的色彩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提问。 2. 教学启发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事物或色彩美丽的风景图片,进一步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四) 学生实践,绘画体验 1. 学生作业

看了画家的欧品,欣赏了色彩漂亮的图片,大家是不是很像进行色彩创作了呢?那就赶紧拿出绘画工具开始创作吧!

作业要求:用三原色进行颜色调配,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作品。 作业提示:可以画彩虹、七色花、季节或心情等。

教师用课件播放谢谢提前收集的学生色彩作品,供学生作画时参考。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进行绘画表现。 (五0作业展示,相互评价

教师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学生自我介绍或相互评价作品。

(五) 教师小结,课堂伸延 1. 小结

今天,通过大胆的创作实践,大家学会了用三原色调配进行绘画表现。老师看到,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并画出了自己喜爱的作品。 2. 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丰富的色彩。如果你遇到了自己想画的颜色,一定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调一调,试一试,把它们画下来。 课后反思:

在色彩调配知识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刚接触调色,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第8篇:三年级上册《淘气的猴子》教案分析北

师大版

教学目标: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及笔算的简便写法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你们估一估商是几位数。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63÷3=

603÷3=

二、探究新知

、故事导入

师:这天孙大圣来到花果山,看到满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带回去给猴子猴孙们尝尝,于是大圣手一挥,所有的桃子都进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数是0的除法。

师:现在,树上有多少个桃子?(0)

师:这时,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来摘桃吃,你们说说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0)你是怎样做出来的?(0÷2=0)

师:又来了两只小猴子,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呢?

(0、0÷4=0)

师:要是再来一只呢?(0、0÷5=0)刚刚是4只,那要是再来4只呢?(0、0÷8=0)

师:看到这两个算式,你还能说出类似的算式吗?同桌互说一个。

师:好,看到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结论你又补充吗?(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

3、商中间有0的除法、

师:这四个小猴子没吃到桃子闷闷不乐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们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个桃子,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师:瞧,你提的问题和大圣的一样,真了不起!这道题你会做吗?你是怎样列式的?(408÷4=)结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点引导学生用列竖式方法解答。

独立解决后,同教师板书对照,比较两个竖式不同之处,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咱们看看结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数都一样吗?看来估算是可以检验我们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

[师:你们都太了不起了,老师这有两道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603÷3=

802÷2=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学说计算过程。

师:那看看结果和我们刚才估算的位数是不是一样。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刚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开心的走了,听说大王在分桃子,又来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个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个桃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计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师:我们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位数也一样。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都知道孙悟空的绝招是七十二变,几个小猴子想学一学,咱们看看他们变得对吗?

680÷2=34

309÷3=13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老师这还有一道思考题,看看你们会不会,不过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样的错误。

思考题:哪题的商最接近150?

906÷6=

745÷5=

480÷4=

447÷3=

四、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第9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吨的认识教案 冀教版

吨的认识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 一个苹果重200 ( )

一箱苹果重15 ( ) (分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 (如:3吨)

2.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请同学们找出教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体? (如:桌、椅、电视机、书本等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2)那么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

(请同学举例)

(3)媒体展示:大象、汽车(轮船)的载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2.认识吨

(1)让学生说说的重量,请出4个同学站在一起。 A4个三年级学生的重量大约是100千克? B8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C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2)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规定为1吨 联系班中40个同学,想象一吨的重量。 (3)媒体展示:看一看、算一算

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B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 (4)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

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个( )的重量是1吨。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要用到“吨作单位 (6)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A:卡车载重4( ) B:小明体重35(

)

C: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

D: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

)(再请学生说说什么是“一座桥的载重量”)

三、吨和千克的化聚。

1.请同学试一试例3。 (1)5吨=(

)千克

(2)2450千克=( )吨( )千克 填好后分别指明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试一试

8000千克=(

)吨

6吨20千克=(

)千克

四、课堂小结

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练习

1.填空

4000千克=( )吨 3吨=( )千克 2吨600千克=( )千克

4200千克=( )吨( )千克 7吨38千克=( )千克 2. ①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合多少吨?

②一辆卡车能装4吨500千克大米,合多少千克? ③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多少千克多少克?

3.一头狮子约重250千克,一头蓝鲸舌头的重量是狮子的8倍。蓝鲸舌头重多少吨? 4.扩展题: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KG(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A、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B、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上一篇:综合办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高三数学复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