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案和学案(精选10篇)
11.2.1 三角形的内角 第1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1.会阐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会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求三角形的角的度数).
阅读教材第P11~13,完成预习内容. 问题1 揭示三角形的内角和
1.幻灯片出示:解释“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并通过“内角三兄弟之争”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内容.
数学故事: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来了„„.”“为什么?”老二很纳闷.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2.利用三角板的三个角之和为多少度来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
30°+60°+90°=180°
45°+45°+90°=180° 想一想: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也为180度吗? 问题2 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做一做
1.在所准备的三角形硬纸片上标出三个内角的编码.
2.让学生动手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用量角器量出∠BCD的度数,可得到∠A+∠B+∠ACB=180°.图1 3.剪下∠A,按图2拼在一起,从而还可得到∠A+∠B+∠ACB=180°.图2
图3 4.把∠B和∠C剪下按图3拼在一起,用量角器量一量∠MAN的度数,会得到什么结果. 想一想
如果我们不用剪、拼办法,可不可以用推理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上面结论的正确性呢? 已知△ABC,说明∠A+∠B+∠C=180°,你有几种方法?结合图
1、图
2、图3说明这个结论成立.
知识探究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_____. 自学反馈
1.在△ABC中,∠A=35°,∠B=43°,则∠C=________.2.在△ABC中,∠A∶∠B∶∠C=2∶3∶4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3.①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______个直角?为什么? ②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______个钝角?为什么? ③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______个锐角?为什么?
④任意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的度数至少为______.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1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解答过程见教材P12~13.例2 甲楼高16米,乙楼坐落在甲楼的正北面,已知当地冬至中午12点,太阳光线与水平面夹角为45°,如果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在乙楼上,那么两楼的距离应是多少?
解:由题意知
∠ABC=90°,∠ACB=45°.∴∠BAC=180°-∠ABC-∠ACB=180°-90°-45°=45°.∴BC=AB=16.答:两楼的距离是16米. 活动2 跟踪训练
1.△ABC中,若∠A+∠B=∠C,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至少有()A.一个锐角 B.两个锐角 C.一个钝角 D.一个直角
3.在△ABC中,∠A=80°,∠B=∠C,则∠C=________.4.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则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活动3 课堂小结
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三角形中内角的度数.
【预习导学】 知识探究 180° 自学反馈
1.102° 2.40° 60° 80° 3.1 1 2 60°
【合作探究】 活动2 跟踪训练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 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 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 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 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 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 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 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 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 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 然后欣赏动画片,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然后小组合作, 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 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 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 近处的什么大 (高) ?远处的什么小 (矮) ?然后让孩子们总结。 (同样大小的物体, 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 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 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 让孩子们欣赏, 教师引导, 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 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 能力反馈, 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 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 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 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绘画, 拼贴, 或两者结合) , 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 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 课后拓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然后欣赏动画片,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然后小组合作,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近处的什么大(高)?远处的什么小(矮)?然后让孩子们总结。(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让孩子们欣赏,教师引导,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能力反馈,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小英情感变化。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英情感的变化,体会两次“掌声”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又许多叔叔阿姨到我们班听课,我们该怎样欢迎?来了那么多的叔叔阿姨,老师很紧张,同学们该怎样鼓励老师?
(二)听课文范读,你也可以小声跟读,回顾全文(播放范读媒体)
(三)感受小英性格情感变化,学习重点段和重点语句。
.画出描写小英情感,心态动作变化的句子,并轻声读一读。(巡视指导)
2.反馈提炼关键语句,并学习。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下面请把你画出的句子站起来读读。(举手回答)
A: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坐一角,因为小时侯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1)指明把红色的句子读读。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总是”说明了小英是偶尔这样还是经常这样?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小英不爱说话,小英为啥不爱说话?自卑-忧郁)(看图加深理解)
(5)她为什么会自卑?(因为小时侯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怕别人笑话)
B: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1)她为什么会把头低下?(害怕:怕出丑,怕出洋相……)
(2)为什么她会觉得上讲台就是出丑,出洋相呢?(出示:因为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
小结:所以说,那时候的她是很不自信,很自卑的。
过渡:这样自卑的她愿意参加演讲吗?(不愿意)你怎么知道的?自由默读课文,找出答案。指名回答。
c: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从哪些词中看出她不太愿意参加演讲呢?用“——”划出来。(强调:犹豫,慢吞吞,眼圈儿红了)
(2)理解:犹豫
说明小英决定站起来时,心理怎么样?(犹豫,反复想过)(出示:犹豫:拿不定主意,)
(3)“慢吞吞”说明了什么?(说明心理很矛盾,但还是鼓起了勇气)
(4)“眼圈儿红了”说明了小英此时的心情怎样?(紧张、害怕、担心…)
(5)指导朗读
过度:小英第一次面对同学表现的很紧张,面对小英的紧张、犹豫、担心、害怕,同学们是怎么做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c: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小英感动得留下了眼泪。
(1)在全班那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怎么走上讲台的?(一摇一晃)(2)被别人看见自己走路的样子,她心理会怎么想?(紧张,害怕,觉得别人会笑话她。)此时的她最需要什么?(大家的鼓励)
(3)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发生了什么?(出示句子全班齐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4)这时候,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在对小英说些什么?(别怕,我们帮你。小英,你是很棒的。相信你能做到最好……)
所以说,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最需要大家的?(掌声)
得到掌声鼓励的小英,这时候又表现得怎么样?(感动得留下流泪)(5)小英为什么感动得留下了眼泪?(因为之前担心同取笑她,同学们不但没笑她,还鼓励她,送给她鼓励的掌声)
D: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前次的掌声是对小英的鼓励,这次的掌声又有什么意思?(是对小英演讲的认可和赞美!)
E: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1)小英为什么要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关心和鼓励)
(2)请你说说小英此时心情是怎样的?
过渡:这次演讲后小英有什么变化呢?
F:她不在忧郁(yù),开始和同学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学校的舞蹈房……
(她克服自卑,战胜自己,鼓起生活的勇气)看图体会,是什么原因让她变得乐观自信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英的信。(多媒体出示)-----是“掌声”
G: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这里的掌声是不是仅仅指“鼓掌”,他还包括什么?(鼓励、关心、支持、帮助)
(四)总结。、引导总结: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2、读一首小诗。
掌
声
掌声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活;
掌声似一缕春风,轻拂着我们的心灵。
掌声是一份真爱,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掌声是一股力量,给我们信心和勇气。
我建议:我们在场的所有老师,把我们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最亲爱的同学,愿同学们在掌声中快乐成长!
3、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板书:
自卑
忧郁
掌
声
掌
声
课题: 初中数学同步班 课时: 80分钟
年级:六年级上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谭婉坤
2013秋季初中同步班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讲
圆的面积
知识点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
2、圆的面积公式:πr²
3、圆环的面积公式:π(R²-r²)
4、小学六大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 【练习题】
1.把一个圆分成若干份,分得越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由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
2.一个半圆的物体,它的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它的周长是()米。
3.一个圆环的外直径是36cm,环宽6cm,这个环形的面积是()
4.一个三角形铁片与一个半径是50毫米的圆形铁片的面积相等,三角形铁片的底是250毫米,这条底上的高是多少毫米?
5.求下图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精准实效成长管家———培新教育
精准实效成长管家——培新教育
6.628毫米长的细钢丝在一根圆铁棒上刚好绕10圈,这根圆铁棒的横截面是多少平方毫米?
7.用10米长的席子围成一个底面是圆形的粮囤,已知两头相接重叠处占去了0.58米,这个粮囤占地面积有多大?
8.明达炊具厂生产的某种型号炒勺是用直径为0.5米的圆形铁皮冲成的,如果每天生产这种炒勺800个,需要多少铁皮?
(三)——贝
多芬》学案
教学目标:
了解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及其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2背唱《欢乐颂》的主题,运用多种形式感受合唱的魅力;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感受其宏大气势及震撼力。
教学内容:学唱《欢乐颂》
教学重难点:感受《第九交响曲》中合唱的魅力,背唱主题,《欢乐颂》
时准备:1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感受作品
播放乐曲,学生仔细欣赏。
2试着说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特点、速度和演唱的类型。
3再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二、仔细听辨,了解作者
听辨歌曲的旋律、音色及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3介绍贝多芬。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再听乐曲,掌握主旋律。
2朗读歌词,介绍词作者。
3引导唱歌,体验作品中那庄严而圣洁的感染力。
四、背唱《欢乐颂》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词语,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编写教师 张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自主学习: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两遍,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它们。
2.我要做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3.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4.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λ来给带大家介绍展示一下。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从这段歌词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2.文中有多处重复的语句┒烈欢痢⒄乙徽摇⒒一画┬∽榻涣鳌
小组展示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1.多处提到五十六。
2.六处提到“爱我中华”一句。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题 爱我中华 课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μ寤崞渲斜泶锏那苛业拿褡迩椤爱国情。
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μ寤岽死喔枨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编写教师 张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μ寤崞渲斜泶锏那苛业拿褡迩椤爱国情。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μ寤岽死喔枨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朗读课文爱我中华)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小组内联系实际想一想诗歌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场景ū泶锪嗽跹的思想感情?
1.“爱我中华ń《奋起步伐。”可联系刚结束的奥运会谈谈自己所知道的ù又刑寤岬搅耸裁矗
2.“爱我中华ńㄉ栉颐堑墓家。”可让学生说说谁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可举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星座Ρ茸鞔蠡ㄔ袄锏奈迨六枝花,比作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体会到民族团结亲如一家。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爱我中华ń《奋起步伐
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星座爱我中华ńㄉ栉颐堑墓家
大花园的五十六枝花爱我中华ㄖ谢雄姿英发。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题 草原 课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ɡ斫狻⑻寤崦栊床菰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编写教师 张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过渡: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2.学生汇报。
3.找出句子抓对比。“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4.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5.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
点拨2:
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板书
设计 草原
风景美人情美草原风情
1.草原美景
2.远迎客人
3.盛情款待
4.蒙汉情深
5.联欢话别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题 草原 课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ㄔ銮棵褡逋沤嵋馐丁 编写教师 张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ㄔ銮棵褡逋沤嵋馐丁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
【知识链接】
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如果说草原美景是自然美,那么蒙古族同胞对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这样热情而不辞劳苦远道迎接,这般的盛情款待,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
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自然美人情美,这一切都是辽阔美丽的草原所赋予的,这也就是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心声?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指导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总结:是-┎菰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板书
设计 草原
自然美草原美景
人情美远道迎接盛情款待
深厚情谊民族团结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题 中国结 课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会认19个生字理解“杰作”、“受宠”、“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图腾”、“憧憬”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编写教师 四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会认19个生字理解“杰作”、“受宠”、“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图腾”、“憧憬”等词语的意思。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你喜欢的中国结ㄋ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中国结?
2.我们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
3.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叹为观止憧憬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吗?
3、小组研究,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
纵观全文,说一说,中国结代表了什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课堂小结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题 中国结 课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2. 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编写教师 张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又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2.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知识链接】
中国结的寓意。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
1.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2.中国结中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
【温馨提示】
要用心哦。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迎的原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
设计 中国结
一根红绳
三缠两绕
编织万千祝福
蕴涵悠悠古韵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题 语文天地 课型 练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同音字组词,以区别字的音、形、义┳龅秸确使用。
2.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编写教师 张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难点 同音字组词,以区别字的音、形、义┳龅秸确使用。
学习重点 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了“民族”你对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2.你能来说说吗?
3.你们可真棒,又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知识吧。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摘录笔记
把课文中新的词语积累下来,┎⒔行自学。
2、聊一聊各个民族
全班一起来汇报自己的情况,并让学生回答自己对都了解什么。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在小组里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正确。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金钥匙大家写完文章后,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修改它们呢?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熟读《开卷有益》,背诵两句谚语。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题 语文天地 课型 练习展示课
学习目标 1. 运用以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约蛞怅嗟鼗卮鹂魏笪侍。
2.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 编写教师 张华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难点 运用以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约蛞怅嗟鼗卮鹂魏笪侍。
学习重点 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2.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四年级上册实验小学“导学案”
课题习作 课型 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选材,构思。
2. 指导写作,学生自主习作。 编写教师 四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学习准备 课时 共(1)课时
第(1)课时
学习难点 指导写作,学生自主习作。
学习重点 选材,构思。
预习
导学
自主
探究 1.回忆本单元中的一些写作方法。
2.自由读题、审题:这次作文要写什么?
3.介绍一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或活动。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合作
探究
精彩
展示 学习展示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及在“民族之花”获得到的大量信息,再重新思考、整和,选择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特色的话题。
抓住一个民族话题的一、两点来写。比如:什么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有什么风土民情。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问题生成】
反馈
练习
归纳
总结 选择几篇好文章和差文章,全班互评。
板书
设计习作
民族节日
民族衣着
民族主食……
课后
反思
作业
日志 作业设计 修改誊正。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审阅签字
月日
改进措施
[学习总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谣的音韵美。喜爱小动物。
2、识字:渗透性识字。识字18个(数一两三四五只个小朋友二六七八九十花)。巩固学过的字。
3、写字:写字4个(一二三十)。学习笔画(一、|)。学习四种基本笔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上后下)。
4、词语句:学习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
5、阅读:朗读两首歌谣。背诵《山村》。
6、口语交际:简单介绍节目。讲故事,听故事。
7、学法和习惯: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课题:3-1 数字歌
学习目标
预设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
2、在朗读中体会量词与数词的搭配。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用“生字卡片、投影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带你们到一个有很多小动物的地方去看看,好吗?
看一看
(三).说一说
把你数的数量告诉给大家。(学生每说出一种小动物的数量,老师板书)
(四)读一读
1.老师范读儿歌,看谁听得认真,记住的汉字最多。
2.请同学自己试着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老师及时鼓励)
4.自由读,找一找哪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只”出现了5次)认识“只”这个字里有你熟悉的字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只”字的?在儿歌中,哪些小动物是用“只”表示数量的?(有三只小羊、四只鸡、五只鸭、六只小鸟、八只虾)你还能说出哪些小动物?(如一只猫、两只狗、三只狐狸等)
5、出示“个”:你能说出几“个”什么吗?(如一个书包、一个学生、一个数字、一个朋友等)认识“个”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个”的上面是个“人”下面是一个“竖”)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6.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字,读起儿歌就更容易了,再读一遍儿歌,好吗?(齐读儿歌)
7.看谁认识下面的词:数字、小朋友。(指名读,齐读)
抽出“数、朋、友”三个字认读。(多种方式认读)
三、当堂训练
1.出示本课生字,打乱顺序认读。
2.在书上把你认识的字画出来,用手指着书读。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好多动物,这节课我们来人几个字宝宝好吗?
导学过程
1、读一读
复习上节内容
2、找一找
出示数字歌:你能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生字吗?(请同学到前面指着读一读)
3、认一认
在这首儿歌中,你还认识哪些字?(在认读过程中,请已经认识的同学领读,可以让学生互教互学)
4、读一读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一两三四五
“两”表示几?(二)
用你喜欢的一个数组词。
当堂训练
1.用下面的字口头组词。
只()数()朋()
个()小()友()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导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四个生字?(一两三四五)
指名读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看一看
过渡:小熊一家来到小河边,它们想到河的对岸去,它们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仔细看看。
(二)说一说
(1)图一:这些小熊在干什么?(最低能说出船里有几只小熊,岸上有几只小熊。)
(2)图二:认真观察,这幅图有了什么变化?(有一只小熊上到了船上,最好能观察出船身的变化。)
(3)图三:又有什么变化了?(船上有三只小熊了,船身又下沉了。)
(4)图四:发生了什么事情?(第四只小熊上了船,船上的小熊太多了,船一下了就翻了。)
(三)演一演
1、五个人一个小组,把你当成故事里的一只小熊,把你想的、说的,还有怎么做的表演出来。可以给你表演的这只小熊起个好听的名字。
2、小组汇报。
3、评出最佳表演小组和最佳小熊奖。
你能帮小熊们想个好办法,安全地到达河对岸吗?
3-2 山村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体会山村环境的美丽和生活的快乐。
2、认识生字(认字:二、六、七、八、九、十、花;写字:二、十),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学习笔画(一、|)。学习四种基本笔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上后下)。
3、学习有关节日的常识,复习学过的汉字。
4、背诵《山村》。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2、掌握四种基本笔顺。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用“挂图、生字卡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投影片”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二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山村?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山村去看一看好吗?
看一看
出示图画以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山村。
(三)读一读
1.这首诗中有你认识的字吗?画出来并读一读。
2.老师范读,要读出山村环境的美丽来。
3.学生对照图画自读。
(四)认一认
1.出示本课生字的卡片,指名读。
2.同桌互读。
3.在诗中画出这些生字,再读。
三、当堂训练
1.接读练习。(老师读一句,学生接一句)
2.填空练习
--去--里,烟村--家。亭台--座,--枝花。
老师带读生字的音节。
板书设计
山村
_去__里,
烟村___家。
亭台___座,
___十枝花。
第二课时(14)
学习目标
教具准备
带田字格的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卡片。(一到十)
2.复习学过的笔画名称:一、|、丶、丿、。
(二)学写笔画
1.认识左、右、上、下。
2.老师书写示范。(讲解:我们在写“一”时是按照从左到右的笔顺写,写“|”时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写)
3.学生书空练习。
4.在田字格中写“一”、“|”。(注意看清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三)学写生字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带有这两种笔画的字。
2.读生字卡片:一、二、三、十。
3.写“一”:我们写“一”时和我们写横的方法是一样的。
4,写“二”:要按照先上后下的笔顺写。
5.写“三”:和写“二”的笔顺一样,注意中间的横最短。
6.写“十”先写横后写竖,这是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四)当堂训练
1,描书上的笔顺。
2.在田字格中各写三遍,边写边说出笔顺。
板书设计
3数字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做游戏: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举起相应的汉字卡片。
(二)巩固训练
1.连一连。
(1)明确题目要求。
(2)培养学习习惯。
有序:先看上排第一个数,再从下排找对应的数字。
连线:用尺子画直线,从第一个数字画起,数字对应。
2.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日子,你还知道什么节日?(幻灯片)
(1)读出图下面的日期。
(2)说出这个日子是什么节日。
(3)说说你还知道什么节日。(问问每个节日在几月几日,适当介绍一些节日的常识)
3.数一数,填一填。
(1)看图,图上有什么?说出每种物品的数量。
(2)填在书上。
4.读儿歌。
(1)读出你认识的字来。
(2)老师带读。
(3)说说你又认识了哪些字。
(4)读卡片:天对地、上对下、日对月、今对古。
当堂训练
1.说一说括号中应填什么。
一()鱼两()鸟三()马四()人五()字
六()虾七()牛八()虫九()船十()花
2.读出下面的日期,并说出是什么节日。
八月一日十月一日九月十日七月一日
板书设计3数字
一月一日五月一日一二三四五,
六月一日十月一日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导学过程
一、 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把填出来。
( )
二、 主题图引入。
1、仔细观察课本34页,同桌相互回答: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 )
2、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都有哪些图形?
( )
三、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涂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 )
(2)小组内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都有( )条直的边,( )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涂上颜色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按角来分,可分为( )和( );按边来分,可以分为( )和( );按是否是对称图形来分,可以分为( )和( )。
三、巩固应用。
一、重点词汇与短语
1.abuse n.滥用;虐待;辱骂vt.滥用;虐待;辱骂
It’s easy to abuse one?s power.
I won’t abuse your trust.
a much abused wife一位备爱虐待的妻子
the dangers of drug abuse滥用药物的危险
2.to make things worse更糟的是
To make things worse, he refused to apologize.
You are only making things worse.
同义词组有:what’s worse, worse still, even worse
类似结构有:to tell the truth说实话;to be exact确切说来;to be honest说实话;to be fran坦率地讲等
3.lay off解雇;不理会,使下岗
During the recession they laid ten of us off for three months.
The doctor told me to lay off for a week
4.consult vt.&vi.向……咨询,查阅
to consult a dictionary/a lawyer/a doctor
consult with与……交换意见,与……协商
Before I make up my mind I?d better consult with my parents.
5.make ends meet使收支相抵
Being out of work and having two young children, the couple found it impossible to make ends meet.
6.furnish vt.为……提供家具;用家具布置
furnish A with B为某人(物)提供某事物(=furnish B to A)
furnish sth. with sth.为某物提供家具,用家具布置某地
furnish a village with supplies (furnish supplies to a village)
furnish a house (a room, an office)
7.take pride in感到自豪
(1)take pride in以……为荣,对……感到自豪
She took great pride in being a member of the club.
(2)be proud of以……自豪
He was proud of his school record.
(3)be proud to do因做……而自豪
I’m very proud to call you my friend.
8.do up打扮;梳妆;固定,扣上,系上;修理;装修
This skirt does up at the back.
He never bothers to do his jacket up.
If we decide to buy the cottage, we’ll have to do it up.
do onself up梳妆打扮,化妆
9.let down使某人失望,不帮助
Tom will never let you down, you can always depend on him to help you.
let alone更别提;不打扰;不惊动
let off放过,宽恕;开(枪),放(炮);排放
let out放走,释放;泄漏,放出
10.fix sth on/upon sb全神贯注于;凝视
fix one’s eyes on sb.凝视某人
fix one’s thoughts/attention on what one is doing.
Her eyes were fixed on the gun.
二、词义辨析
1.result, effect与influence
(1)result“结果,影响”,指被某一行动、计划或事件带来的直接后果。
(2)effect“结果,影响”,指被某一行动、计划、事件带来的间接后果或某一物产生的效应(动词为affect)。
One of the effects of bad wether is a poor crop.
坏天气的后果之一是庄稼歉收。
influence“影响”,指对周围一切或今后历史等产生的影响或指有影响有势力的人或者有影响的物。
Don’t let me influence your decision.不要让我影响了你的决定。
2.take part in, join, join in与attend
(1)take part in表示参加某种活动,也可表示参加会议,并在活动中起积极作用。
(2)join加入某组织,成为其中一分子。如:
He joined the Party at the age of 20.他20岁入了党。
(3)attend表示出席会议。如:
We?ll attend a meeting at 2∶00 p.m.下午两点我们要参加会议。
(4)join in参加某一群人的活动。如:
After school, he joined us in cleaning.放学后,他和我们一起打扫卫生。
三、重点句型
1.They cannot afford to consult a doctor or purchase medicines from a chemist when they get sick, nor can they make sure that their children keep a healthy diet.
当他们生病时,既无钱就医也买不起药品,他们也不能保证他们的孩子有营养全面的饮食。
“neither /nor+倒装句”,即“neither/nor+系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主语”表示与前面所陈述的动作或情况有着相同的否定概念。
①前后主语不同,谓语相同,承前省略谓语。
I won’t go to the party, nor/neither will she.
我不会去参加聚会,她也不去。
②前后主语相同,谓语不同,谓语不能省略。
I can’ t speak French, nor do I understand it.
我不会说法语,也不懂法语。
either 表达“也不……”时,用在一个否定句的句末,此句从形式到意义都否定,即在该句中有否定意义的词,
如:
no, nobody, none, no one, not never.
neither/nor用在一个倒装句的句首,该倒装句形式肯定,而意义否定,即助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不再和否定的词连用。
提点迷津:“neither+倒装句”只能用于两个主语或两种情形的“后者同前者一样不……” ;“nor+倒装句”可以用于两者,也可以用于三者及以上情形或主语。
2.If low瞚ncome families cannot afford to purchase medical insurance, as was the case with Wang Lin, other measures to reduce poverty will not succeed.
如果低收入家庭像王林一样无力购买医疗保险的话,其它的脱贫措施也将以失败告终。
As was the case with Wang Lin 像王林那样的情况,作families的定语。
in this/that case倘若这/那样的话
in any case 假使;免得,以防万一
in no case 决不 in the case of 就……来说;至于……
3.Many happy hours had she spent, planning for something nice for him.
她花费了很多时间来为他准备一件好礼物。
此句正常语序为:She had spent many happy hours planning for something nice for him.
spend time/money on sth ./(in)doing sth .花费时间(金钱)干某事。
How much have you spent on this book?
He spends all day writing
四、语法复习
虚拟语气(Ⅱ)
(1)虚拟语气在主语从句中的用法
在“It is important( strange, natural, necessary) that…”这类句型里,that所引导的主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常用“should+动词原形”结构,表示某事是“重要”、“奇怪”、“自然”、“必要”等意义。
如:
It is important that every member(should)inform himself of these rules.重要的是每个成员知道这些规则。
It is necessary that he(should) be set there at once.有必要马上派他到那里去。
It is decided (has been decided) that the meeting (should) be postponed till tomorrow.已决定会议延期到明天。
It is very strange that she (should) have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她不辞而别。真让人奇怪。
(2)虚拟语气在宾浯从句中的用法
①动词wish后的宾语从句中
表示与现在或过去的事实相反,或对将来的主观愿望,从句通常省略连词that。
1)表示对现在情况的虚拟:从句动词用过去式或过去进行式(be动词一般用were)。
如:
I wish I knew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我希望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惜不知道)
I wish it were autumn in Beijing all the year round.但愿北京全年是秋天。(只是愿望。实际根本不可能实现。)
She wishes she were still living with her grandmother.她希望仍和祖母住在一起。(实际不住在 起)
2)表示对过去情况的虚拟:从句动词常用“had+过去分词”。
如:
I wish (wished) I hadn?t spent so much money.我后悔不该花那么多钱。(实际上已经花掉)
He wishes (wished) he had not lost the chance.他真希望没有失去机会。(事实上机会已失去了,他感到惋惜。)
3)表示对将来的主观愿望:从句动词形式为“would十动词原形”。此时要注意,主句的主语与从句的主语不能相同,因为主句的主语所期望的从句动作能否实现,取决于从句主语的态度或意愿(非动物名词除外)。
如:
I wish it would stop raining.但愿雨能停止。
I wish you would come soon.但愿你立刻来。
suggest(建议), demand, order, propose, insist(坚持), command, request, desire等动词后的宾语从句中
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表示建议、要求、命令等。
如:
I suggest that we (should) set off at once.我建议我们马上动身。
I demand that he (should) answer me immediately.我要求他立刻答复我。
The students insisted that they (should) have more English classes.
学生们坚持要多上英语课。
(3)虚拟语气在状语从句中的用法
①在带有even if/even 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中
主句和从句都用虚拟语气,动词形式与含有非真实条件句的虚拟语气相同。
如:
Even if Lin Tao were here,I should say the same thing. 即使林涛在这儿,我也要这样说。
Even though he had been ill,he would have gone to his office.即使生了病,他仍去办公室。
注:当从句由though/although引导时,主句常用陈述语气,从句可用也可不用虚拟浯气。
如:
This gave rue some faint hopes of relief, although I were (was) not able to imagine how it could be brought out.这给了我一丝解救的希望,但我想像不出如何实现。
②由as if或as though引导的状语从句表示比较或方式时
从句渭语形式为动词的过去式(be用were)或“had+过去分词”。
如:
He treats me as if I were a stranger.他那样对待我,好像我是陌生人似的。
She talked about the film as if she had really seen it.
她谈论那部影片,就好像她确实看过一样。
注:姐果表示的事情可能会发生,那么方式状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可用陈述语气。
③在in order that或so 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中
谓语动词多用“couht/might(有时电用should)+动词原形”。
如:
Mr. Green spoke slowly so that his students could/might hear clearly.
格林先生说得很慢,好让学生听清楚。
They are climbing higher in order that they might/could get a better view.
他们正往更高处爬,以便看得更清楚。
在in case,for fear(that),lest等引导的从句中,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
如:
She took her raincoat with her in case/for fear that/lest she (should) be caught in the rain.她带了雨衣,以免遭雨淋。
【考点透视 考例精析】
[考例1] He got well prepared for the job interview, for he couldn’t risk _______ the good opportunity.
A.to lose B.losing C.to be lost D.being lost
[解析] B 考查惯用法的掌握,risk后接动名词作宾语。
[考例2] I don’t want like ______ I’m speaking ill of anybody, but the manager’s plan is unfair.
A.to sound B.to be sounded C. sounding D.to have sounded
[解析] A 题意为“我不想让别人听起来像在说别人的坏话,但经理的计划太不公平。”want接不定式作宾语,且sound like和主语之间是一种逻辑上的主谓关系。
[考例3] ---- How about eight o’clock outside the cinema?
----- That ______ me fine.
A.fits B.meets C.satisfies D.suits
[解析] D suit作vt.有“适合(某人)之意”的意思,与题干的意思吻合。fit指“尺寸大小”的合适;meet是“迎接”;satisfy somebody表示“满足某人欲望”。
[考例4] Look at the trouble I am in. If only I ______ your advice.
A.followed B.would follow C.had followed D.should follow
[本题] C 考查虚拟语气用法,if only“要是……就好了。”题意为“看看我现在的困境!要是我早听你的劝告就好了。”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用过去完成时态。
【基础演练】
一、据首字母(汉语提示)填词,完成句子。
1.When her husband died, she received $ 20,000 i____ __.
2.Half of our i___ ___ goes on rent.
3.He only agreed to leave the country under p____ __.
4.Nothing could p___ __ him (from) going there.
5.She is u__ ____ in having a bad husband.
6.The beggar wore a s___ ___ old hat.
7.What was the o___ ___ of your investigation?
8.Are you being a___ __ to?
9.The small company is heavily b__ ____ with taxation.
10.While talking to children, remember to s___ ___ your explanation for them.
二、单项选择
1.The store had to _______ a number of clerks because sales were down.
A.lay out B.lay off C. lay aside D. lay down
2.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______ increase in teacher’s salary.
A.violent B. wide C. significant D. cautious
3. Remember to _______ with your brother before you decide.
A.consume B. consult C. pretend D. experiment
4.Since the policy of being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was put into practice, a ______ change has taken place in China.
A.fundamental B.essential C.elementary D. basic
5.----How about eight o’clock outside the cinema?
----That ______ me fine.
A.fits B.meets C.satifies D.suits
6.When John was arrested for drunken driving, he expected to lose his driving licence, but he was ______ with a fine.
A.let through B.let down C. let off D.let out
7.Mr Bally approved ______ the conference.
A.me to attend B. for my attending
C.of me to attend D. of my attending
8.The effect of the drug will ______ affter four hours or so.
A.fall through B.wind up C.end up D. wear off
9.This room is partly _______ with a few old armchairs.
A.offered B.given C. afforded D. furnished
10. ______ the bus arrived, forty minutes late.
A.At length B. In the first place
C.As a consequence D. In detail
【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We had been told in the village that the road over the mountains was under construction and that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cross the frontier by car. We intended to disbelieve these 1 , since thirty miles of the road bad heen 2 effortlessly and we had come to within sight of the mountain pass. It was then that our confidence was 3 : the road began to get from bad to worse rapidly.
Henry stopped the car and we decided to climb as 4 as the pass on foot to see exactly how bad things were. We found that the track 5 for a couple of miles only; and then the road 6 again. We did not regard a little mud as a serious obstacle (障碍) and considered that the crossing would be quite 7 if we went on carefully. The first five hundred yards or so were sheletred by pieces of rock. We walked along 8 but surely, pleased with ourselves at having proved the villagers 9 . Just as we turned a corner, Henry caught sight of a large stone in his path and tried to 10 it. The car slid to one side and the rear wheels became 11 fast in mud. I got out to lighten the 12 , but the more Henry accelerated (加速), the deeper the wheels 13 into the soil. There was no choice but to dig down to the level of the wheels with our bare 14 . And we were soon covered in mud from head to foot. When the level was 15 , we filled the hole, with loose 16 and I watched anxiously as Henry started up the engine. Stones went 17 everywhere, but the wheels remained 18 in place. I fetched two planks and we put them 19 the wheels and the track. The wheels turned wildly before they gripped (咬紧) the dry planks. After a mometnt the car 20 itself out of the rut (车辙), and came to a stop.
1. A.notes B.warnings C.dangers D.jokes
2. A.covered B.run C.gone D.driven
3. A.taken up B.torn down C.got off D.broken down
4. A.long B.soon C.possible D.far
5. A.ended B.turned C.extended D.lasted
6. A.continued B.disappeared C.was good D.remained
7. A.comfortable B.pleasant C.easy D.enjoyable
8. A.quickly B.slowly C.bravely D.hurriedly
9. A.fight B.stupid C.helpful D.wrong
10.A.hit B.miss C.avoid D.push
11.A.stuck B.flowing C.stricken D.flying
12.A.wheels B.lights C.road D.engine
13.A.dropped B.fell C.drowned D.sank
14.A.feet B.hands C.arms D.backs
15.A.reached B.raised C.reduced D.supported
16.A.wood B.stones C.sand D.trees
17. A.crashing B.splashing C.sinking D.flying
18. A.still B.loose C.firm D.direct
19. A.between B.among C.in D.outside
20. A.pushed B.pulled C.dragged D.drew
参考答案
高三部分
Units 9~10 (B3)
基础演练
一、1.insurance 2.income 3.pressure 4.prevent 5.unfortunate 6.shabby
7.outcome 8.attended 9. burdened 10.simplify
二、1.B 2.C 3.B 4.A 5.D 6.C 7.D 8.D 9.D 10.A
能力拓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5 BADDC 6-10 ACBDC 11-15 DCDBA 16-20 BDCAB
1.B 我们本打算不想想这些提醒。
2.A 既然我们没费多大力气走了三十里路,而且已经看到山隘了。
3.D break down崩溃,瓦解,垮掉。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自信心没有了;因为路况变糟了。
4.D as far as直到……之外为止,远达。我们决定步行爬山到山口去看看情况到底有多糟。
5.C 小路延伸有二三里。
6.A 然后又是大道。
7.C 如果我们小心前行的话,交叉路口应该较容易通过。
8.B 由上文“if we went on carefully”推测。
9.D 此时,在作者看来,路况并不是非常差,所以认为村民的提醒是错的。
10.C (车)想避开大石头。
11.D 后轮在泥里打滑,所以飞转。
12.C 照亮路。
13.D 根据常识推测车越加速,轮子就越陷进泥里。
14.B 别无他法,只好用手挖(泥土),直到车轮底。
15.A (挖)到车轮底。
16.B 由下文“Stones went flying everywhere.”推测,是用松散小石子填坑。
17.D 马达启动,车轮转动,小石子四处飞溅。
18.C 车轮还是牢牢地在原地。in place在原来的地方。
19.A 把木板放在车轮和车辙之间。
【三年级上册教案和学案】推荐阅读:
千米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09-07
一只小鸟 导学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0-11
三年级上册教案09-24
三年级书法上册教案07-01
三年级上册综合教案09-25
三年级上册作文教案11-06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资料07-18
三年级语文上册《军神》教案09-14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09-24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