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17课导学案

2022-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八年级历史17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导学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共1课时1 课时数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

3、学习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

学习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与目的:__ 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相应地培养。

3、“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1)工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通运输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基地的形成:

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 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4、 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______年9月。

地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的宪法。

二、合作探究(请相信集体的智慧)

1、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三、达标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2、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

3、今年我们已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

A、1949年~1953年 B、1952年~1956年 C、1953年~1957年 D、1950年~1954年

4、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

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5、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该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四、课堂小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回顾本节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各具特色的要点。

五、课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二次备课)

第2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导学案

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共1课时1 课时数

学习目标:

1、学习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

2、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学习重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

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模范人物。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探索建中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 时间:_________年

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______________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总路线的提出:

时间年,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 ____________。

3、严重失误: 内容:“___”和__________运动。 标志:高指标、瞎指挥、_________和“_________”。后果:1958年到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_______、两弹元勋、县委书记______、还有好人好事和为人民服务的典型等。

二、合作探究(请相信集体的智慧)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

2、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指的是一种什么现象?请你采访你的长辈,或搜集了解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还有哪些宣传口号或诗歌可以反映当时的情况?

三、达标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发动大跃进运动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调整整顿国民经济

2、下列人物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B.焦裕禄C.邓稼先D.雷锋

3、邓稼先是以下哪个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 A.石油工业B.电子工业C.原子能工业D.航天工业

4、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 A、浮夸风B、整风运动C、大炼钢铁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大跃进”时期的一首漫画诗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它所反映的是()

A、高指标和瞎指挥B、浮夸风和“共产”风C、高指标和浮夸风D、瞎指挥和“共产”风

6、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 急于求成③ 自然灾害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冒进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四、课堂小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回顾本节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各具特色的要点。现举一例:(顺口溜记忆本节的内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

56年中共开“八大”,主要任务已定下,集中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人民生活要提高、 良好开端有计划。58年提出了总路线,全国人民干劲大。国情却没弄清楚,急于求成犯错误, “大跃进”、“公社化”,违背规律受惩罚,左的错误危害大,造成欲速而不达。

(二):

英雄模范了不起,大庆“铁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焦裕禄,人称“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邓稼先,科学发明有贡献。全国人民学雷锋,光辉榜样记心中

五、课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二次备课)

第3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导学案

第九课改革开放 共1课时1 课时数

【学习目标】

1.通过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2.以深圳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道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请你找出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及主要内容

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 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

二、合作探究

1、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你能说出几点?

2、联系学过的内容想一想现代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开放通商口岸有什么不同?

三.当堂检测

1.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珠海B汕头C深圳D厦门

2.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 A.①②③B.②③①C. ③②①D.①③②

4.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 A.厦门B.上海C.广州D.福州

5.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6、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A反腐倡廉 B 进行“三反”运动 C 改革开放 D 实行民主法制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城市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

8.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极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二:“包产到户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三:以胡景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注民生,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保障制度。 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反映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新体制?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第4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5课导学案

第5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会走向成功)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学习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一、预习导学(一定要认真噢)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主要是把___________组织起来,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4、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 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改造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团结就是力量,合作走向成功)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当堂检测

1、1953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B为了学习苏联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C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为了推进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的最大区别是() A受到农民的欢迎 B对所有制进行了改革 C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产状况

3、如果需要那个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 A当时农民使用的先进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的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4、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的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的原因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 人民公社化 C “一五”计划 D 土地改革

5、下列选项最能说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论断的一组数据是() A合作经济由1.5%

B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C国营经济由19.1%上升为32.3%D公有制经济由21.2%上升为92.9% 6下列没有改变生产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C土地改革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下列哪一种政策是三大改造中队资本数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拍卖B兼并 C 赎买 D 没收 [知识拓展]

1、 新中国成立之后是如何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 1949年~1956年是新中国的“过渡时期”,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为这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此之前的已经建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社会主义宪法、三大政治制度等相配套,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2、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

因为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习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这回主义公有制的基本任务,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政治、经济双重范畴,1954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政治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完成了经济方面的任务。

第5篇:八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课导学案

合峪初中高效课堂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累计课时:001

课题:作文课课型:写作指导课 授课班级_________授课时间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

【教师寄语】(内容可引用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名人名言)

导【学习目标】

1、

2、

3、

学【学习重难点】

1、

2、

3、

【学习过程】

一、 写作知识:(相关写作知识的介绍)

二、 当堂训练:

1、 作文题目及要求

2、范例:

【课后反思】

订——————————————————————————————————————————————————————————

线

第6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课导学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课导学案(人民版)

第七课城乡直通车

第1课时城乡印象、城乡差异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2、识记:农村与城市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分别是什么?城乡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差异?

3、提升: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变化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家乡,并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三讲

1、城乡差异的表现

2、正确认识城乡差异

四、当堂训练

(一)背诵:

1、农村与城市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分别是什么?

2、 城乡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差异?

(二)堂清

1、下列属于描述农村景象的是()

①绿油油的农田②高耸的居民楼③川流不息的车辆④缕缕炊烟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

2、2012年4月17日,济南时报:截止2011年底,济南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招

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84085人,占城区在读中小学生总数的14.2%,假如你是一名城市的学生,在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同学时,应该()

①尊重对方②处处显示自己的优越条件③学习对方的优点④帮助学习和生活困难的同学

A.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

3、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尽管已实施了多年,但不少农村的人们仍希望看到多子多孙的

场景;而许多城里的人则认为孩子不需要多,这告诉我们城里人与农村人在()方面存在着差异。

A.观念B. 生活习惯C. 人际交往D. 文化水平

4、城里人网上拜年、电话拜年多,除夕夜到饭店团聚就餐多······农村人则

在除夕夜,一家人围坐着包饺子,举家守夜“熬财”,大年初一街坊邻里间相互拜年······这告诉我们,城里人与农村人在()方面存在着差异。

A.节庆B. 通讯方式C. 饮食D. 住房

(三)附加题:感悟真知

2012年9月,来自大别山农村深处的小青随进城务工的父母转学到一所城里中学读书。开学后的第二周,学校召开八年级家长座谈会。小青拿着学校召开家长会的通知条犹豫不决:他既害怕一身泥土气息的父母会被其他家长瞧不起,又害怕家长不到会招来老师的批评。小青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有城市的生活规则,如果你是小青,你觉得自己应该注意什么?

(2)你觉得城里人对农村人的哪些看法应该克服?

第2课时城乡差距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城乡之间差距及其形成的原因

2、识记:城乡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有哪些?城乡差距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提升: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三讲

1、城乡差距的表现

2、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

3、城乡差距产生的影响

四、当堂训练

(一)背诵:

1、城乡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有哪些?

3、城乡差距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二)堂清

2012年4月1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农村绿皮书》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现出缩小的态势,预计今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缩小到3:1左右。2011年,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收入名义增长速度和实际增长速度都习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缩小到3.13:1,较2010年回落0.1。据此回答1~3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

A.积累水平B. 消费水平C.饮食水平D.住宿条件上

2、造成城乡差距大的原因有()

①在政策上出出了重工轻农②农民负担过重③城乡隔离④农村的交通条件不够便利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3、对上述差距造成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导致农民丧失了不少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②使农民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③影响了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④这一差距只会造成消极影响

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4、2011年1~3月,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406元,同比增长9.8%,农村居民

人均收入5038元,同比增长14.8%。这说明我市()

A.已经提前实现了全面小康B. 经济发展居全省前列

C.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差距依然较大D. 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三)附加题:感悟真知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这种现象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3课时城乡统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城乡统筹的有关政策与措施

2、识记:什么是城乡统筹?

3、提升:处理好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自觉地为关注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三讲

1、城乡统筹的政策保障

2、农村改革的经验

四、当堂训练

(一)背诵:

什么是城乡统筹?

(二)堂清

1、2012年以来,甘肃在全省开展了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即“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这一活动()

A.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B.有利于我国实现同时富裕的目标

C. 能帮助特困户群众从根本上脱贫致富D.有利于帮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2011年4月7日新华网报道: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西桂平市通过抓基地、抓示范、抓服务等途径,去年完成秋冬种面积31.5万亩,其中冬种马铃薯7.5万亩、冬种绿肥2.5万亩。秋冬种作物喜获丰收,预计总产值可达5.78亿元。这说明()

①该市以人为本,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②该市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③该市积极做好“加法”文章,增加农民收入④该市已建成了小康社会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3、政府明确提出采取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

①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③解决了我国罕的主要矛盾④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B.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4、举办科技下乡活动()

①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城乡互动

③有利于城市的发展④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三)附加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国这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对缩小城乡差别有何影响?

2、农村改革有何经验?

五、堂清、日清记录

上一篇:安全生产月总结下一篇:德育标兵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