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民歌类非遗语言鲜活、文化深厚,是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优秀资源。民歌类非遗运用于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着自身影响力不足、教师对其思政价值缺少挖掘、学生对其缺乏了解等问题。带领学生分析民歌类非遗的语言之美,有益于提升其语言能力和语言自信。启发学生领会民歌类非遗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增强其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进行民歌类非遗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强化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自觉心。开发利用好民歌类非遗对中文专业的课程思政价值,将推动高校为祖国培养更多有道德、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非遗;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栖霞民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2]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道德品质、政治素养的提升与知识技能的提高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处,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活实际,也更加深远而持久地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高校的职能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育人,教学和科研的根本目的都是育人,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教学和科研中,应注重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更应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党史,参透悟透党的经典理论,不断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身体力行,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积极进取地面对人生,避免崇洋媚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产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致力于为祖国培养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一代。

一、民歌类非遗运用于中文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民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民歌类非遗”)大多以当地方言为记录和演唱语言,其语言文字有着古老而鲜活的魅力,且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地方及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是在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以栖霞民歌为例,探索民歌类非遗运用于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具体路径。“栖霞民歌是栖霞劳动人民在生活过程中,集体创作、代代流传并不断发展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形式。”[3]其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记录了栖霞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和苦难,喜悦和哀愁,反映了栖霞人民勤劳朴实、乐观坚忍的优秀品质和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栖霞民歌于2008年列入烟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栖霞方言为载体,其语言有很多精妙之处,具体细致地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民歌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栖霞民歌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惯、生产特色、民俗风情、地理历史,蕴含着大量非常宝贵的胶东地区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信息。因其较为贴近所教授学生的方言背景和文化背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本文以栖霞民歌为例进行分析。

二、民歌类非遗运用于中文专业课程思政的困境

虽然民歌类非遗非常适合运用于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但是实际的应用情况并不乐观,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困境:

(一)民歌类非遗自身影响力不足

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民歌类非遗的原生土壤———村庄,正在快速地消失。民歌类非遗中讲述的很多乡村传统劳作方式已经消退,不少传统节日习俗日渐淡化,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在悄悄地改变。这一系列变化导致民歌类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逐渐消解,演出空间越来越狭窄,受众面不断缩小,传承人逐渐老龄化,传承人才出现断层,影响力日渐式微。

出于盲目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的目的,有的民歌努力向普通话靠拢。但由于大多数民歌以当地方言为演唱语言,以当地方言的调值、节奏与唱腔配合、押韵,因此强行改用普通话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如不押韵、以普通话声母韵母配方言声调显得不伦不类、失去地域风格等,犹如本来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逐渐向一种色彩靠拢,削减了各地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利于其影响力的扩大和提升。

(二)教师对民歌类非遗的思政价值缺少挖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挖掘其历史源流、发展派系,整理其现存内容,制定保护策略,促进活态传承等方面,民歌类非遗也是如此。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对民歌类非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唱词、旋律、节奏、调式、结构等方面,中文专业教师的研究主要关注民歌类非遗的地理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价值、语言艺术、创新性保护传承等。目前的研究很少关注民歌类非遗对于课程思政的价值,这正是需要一线教师认真思考、努力研究并不断实践的课题。

(三)学生对民歌类非遗缺乏了解

当代大学生普遍为“00后”,他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受各种文化影响。他们会弹钢琴、古筝,会跳民族舞、街舞,但与民歌鲜有直接接触,有的年轻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自己家乡的民歌,更不用说会唱了。民歌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民歌中歌唱的生活他们没有体验过,很难引起共鸣。他们对民歌的了解可能仅限于曾经在综艺节目中听到过的一两首。由于缺乏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民歌类非遗的认知度、美誉度不高。

虽然面临种种困境,但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全国上下全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下,将民歌类非遗运用于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既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青年人才,又有利于民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续传承。

三、民歌类非遗运用于中文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

带领学生领略民歌的语言之美妙与文化之深厚,为学生创设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民歌类非遗运用于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针对性且高效可行的方法。

(一)解析民歌类非遗的语言美,提升语言自信

李宇明教授指出,“信息化时代,语言及其知识开始成为工业标准,成为信息化高新技术的基础,进入了生产力的范畴”[4]。在信息化时代,语言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国家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语言能力是衡量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其一言一语承载情怀,一笔一画传承血脉。欣赏自己的语言,热爱自己的语言,是热爱自己国家的前提条件。

1. 解析民歌类非遗的语音之美

民歌的语音之美主要体现在押韵、衬词和音节的重叠。栖霞民歌以栖霞方言押韵,如果按普通话的发音,有的不押韵,有的勉强押韵,在演唱和情感表达上不如方言。例如,栖霞方言中,帮组的果摄合口一等过韵去声字(如“破[p□藜52]”“婆[p□藜342]”“磨[m藜52]”)和梗摄开口二等入声麦韵字(如“摘[ts藜214]”“策[tsh藜214]”“隔[k藜214]”“麦[m藜52]”)韵母均为[藜],在栖霞民歌中会出现“麦”“磨”押韵的情况。如果用普通话来读,完全不押韵,影响了民歌韵律上的美感。栖霞民歌常见的衬词中有“嗯哎嗨呀”“哎那哎咳呀”“哎咳咳儿呀”“那个哎咳呀”“哎那个哎咳呀”等,不同地方的民歌由于受方言影响,衬词也会不同。这些衬词有的使节奏舒缓,情感表达充分,有的为歌曲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栖霞民歌中音节的重叠如“人人”“丛丛”“打颤颤”“泪滔滔”等,音响上的重复加深了词义,加强了听觉上的审美感受。通过深度解析,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些语音形式的审美体验,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语言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解析民歌类非遗的用词之美

民歌中少有辞藻华丽之作,多具清新自然之风,在朴实无华中散发着淡雅悠长的香气。民歌的用词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准确传神,常常无可替代。例如栖霞民歌《车工调》中的“十八盘(哪)在眼前,使把那力气往前(哪)盘(哪哎)”,“往前盘”的“盘”一下子就让人想到了盘盘曲曲的山路,感受到车工推着车爬山的艰难,简洁有力,如果换成“爬”或“赶”,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深度解析此类例子,可以训练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提升其精细化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3. 解析民歌类非遗的修辞之美

民歌类非遗中往往使用大量生动有趣的修辞格,增强了民歌的表现力。栖霞民歌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格,从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增添趣味等方面强化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1)比喻。“山歌像那泉水淌,响了一声哎,那个哎咳吆,它就接一声。”(《牙山山歌》)《牙山山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干劲十足的春耕图。歌曲中,将山歌悠扬比喻为泉水流淌,突出山歌的悦耳,衬托人们春耕时的欢乐。在这首歌中,烘托人们春耕欢乐场景的还有“山青青”“梨花白桃花红”等生机盎然的景象。“淌”富有动感,且有持续性,我们仿佛已经听到阵阵歌声在山间回响,传递着人们的喜悦和希望。

(2)拟人。“蜜蜂采花扬长去呀,撇下花心受孤单呀。”(《十二个月》)在三月百花盛开的时节,女子看到蜜蜂在花丛中一朵一朵地采蜜。这本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蜜蜂并不是故意“撇”下花心,“花心”本来也不会觉得孤单。可是女子由此想到了自己的丈夫离家外出,留下自己在家形单影只、寂寞难耐,于是便把带有人的主观态度的动词“撇”安在了蜜蜂身上,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赋予了蜜蜂。在女子眼中,蜜蜂是有意撇下花心自己飞走了,花心则与自己情感相通。她望着远去的蜜蜂,孤独着,幽怨着。唱词将蜜蜂和花心拟人化,形象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内心的失落和哀怨。

(3)借代。“小金莲刚刚三寸多。”(《长腔山歌》)以“金莲”代替小脚,使人联想到步步生莲的画面,反映了旧社会男子眼中女性美的一个标准。金莲虽符合男性的审美,但裹脚的陋习给女性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金莲”体现了这种病态而畸形的审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一切以男性为主,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更没有社会地位的现实。女性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以男性的意志为转移,她们身不由己、小心翼翼地活着。

“人家敬天人团圆呀,小奴敬天月不圆。”(《十二个月》)以“月不圆”代指人没有团圆。其实,不是月不圆,而是女子的心不圆。别人家团团圆圆,自己丈夫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女子内心寂寞凄凉,无论多圆多亮的月亮都是不圆的。

(4)顶真。“一进疃来把头抬,疃里有棵古老槐,槐树顶上爬鸦鹊,鸦鹊垒窝拾干柴。”(《小秧歌》)《小秧歌》的唱词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疃”是胶东地区常见的村庄名用字。第二句的“疃”和第一句的“疃”中间隔了几个字,后三句都是头尾相同,后一句以前一句的结尾为开头,不断顶出下一句,环环相扣,流畅明快。给人以清新活泼、妙趣横生的美感。

(5)映衬。“不是车工夸海口,月里的嫦娥哎那个哎咳呀,她就不如她。”(《长腔山歌》)嫦娥是上古神话中的仙女,以嫦娥之美映衬女子之美,在美丽之外还增添了些许朦胧与神秘,令人浮想联翩。此句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妙处,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由读者或听众去创造独属于自己的那份美的享受。

(6)对比。“人家做酒有人尝啊,小奴做酒封了缸。”(《十二个月》)人家求儿女,自己求丈夫。人家夫妻厮守一处,自己孤身一人。以人家和自己对比,硬生生、冷冰冰地把孤寂摆在了眼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眼前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提醒女子———丈夫不在身边,使女子的孤独和思念无处躲藏。

(7)夸张。“十人见了九落泪呀,十八的寡妇泪不干。”(《寡妇思》)“十人见了九落泪”极言寡妇贫穷到了见者必落泪的地步。“泪不干”极言寡妇的辛酸,说起家里的凄惨就一直伤心落泪,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两句使我们对旧社会寡妇的艰难生活有了大体的想象。

(8)起兴。“石榴花呀红又红呀,青年男子去当兵呀,去当兵呀打鬼子呀,咱们都响应。”(《石榴花》)先说石榴花的红,再说青年男子去当兵,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红色的石榴花与火红的革命热情交相辉映,闪耀着光荣与使命。此句以石榴花起兴,表达了栖霞人民积极参军、反抗侵略的高昂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设问。“女:说了一个一呀,道了一个一呀,什么东西开花在水里呀?男:什么样的花名瞒不了我呀,荷花开花在水里呀。”(《对花》)这段唱词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形式别致,活泼有趣,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引发了唱与听的互动,加强了听众的参与感。《对花》以这种活泼有趣的形式说到了五。与此类似,《叨叨花》说到了十,《十二月对花》唱到了十二月。这些歌边问边答,把问题抛给对唱者或听众,一来一往、一松一紧,一直保持着互动,牵引着听众的心。

栖霞民歌中的修辞格丰富多样,往往就地取材、妙手天成、清新别致,如一朵朵清丽的小花将栖霞民歌这位天生丽质的姑娘装点得更加迷人。这些修辞格使得人物更加鲜活,情节更加有趣,情感越发真挚,极大地丰富了栖霞民歌的表现力,使其深深地吸引、感染着千千万万的听众。对这些修辞格进行深度解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自信。

(二)解读民歌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民歌类非遗是地方音乐、语言、文化的综合表达,以精美的艺术形式保存着珍贵的文化信息。栖霞民歌是在栖霞地方文化的哺育和滋养中产生、发展的,栖霞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栖霞民歌中。从栖霞民歌中,我们可以窥见栖霞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

1. 反抗精神及红色文化

栖霞民歌中体现出来非常鲜明的反抗精神及深厚的红色文化。《于七反清十二月》和《于岸造反小唱》讲的分别是清兵入关和咸丰年间的事,反映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栖霞人民面对异族进犯和民不聊生的状况,以及揭竿而起、奋力反抗的精神。《黑河》反映了清朝时沙俄蚕食我国东北的历史,表明了栖霞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的决心。《金山院农民起义小唱》说的是民国时期的事情,县官大兴土木,苛捐杂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奋起抗争。《十二个月》中多次提到“抗日的郎君”,《石榴花》中唱到“去当兵呀打鬼子”,《招远小调》中说“打不完日本鬼子仇恨报不完”。“以烟台为主体的胶东,是山东红色革命的发祥地之一。”[5]栖霞的红色革命开始得非常早,栖霞桃村是共产党的根据地,胶东地区最大的烈士陵园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就坐落在栖霞牙山东麓英灵山。栖霞民歌记录了这段悲壮的历史,歌颂了栖霞人民英勇的反抗精神,是胶东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民俗文化

《十二个月》和《孟姜女》中提到了“灯节”和“闹花灯”,即我国传统的元宵节闹花灯习俗。

《孟姜女》中的“龙抬头”至今仍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传统节日。传说中,蛰伏了一冬的龙在农历二月二这天抬头。二月二之后,天气逐渐回暖,人们开始耕地。传统的农耕社会,从天子到百姓,大家都在这一天敬龙祈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十二个月》和《于岸造反小唱》中唱的“三月三”是包括栖霞在内的胶东地区“赶山会”的日子。赶山,对于农家人来说,可以算是一年当中仅次于过年的大日子,相当隆重。传说中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东海八仙在这一天赴西王母的蟠桃会,要在山上歇脚。在这一天去赶山会烧香祈福,能遇到神仙,实现愿望。这一天,村民们自发地聚在一起,有锣鼓、舞龙舞狮、吕剧等表演,也有售卖蔬菜、水果、农产品、美食、衣服等的摊位。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东逛西逛,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充满欢笑。这一传统文化习俗延续至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二个月》中还提到了八月十五用西瓜月饼祭天的习俗。现在过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吃月饼、赏月。在明清时期的北京,西瓜和月饼是同等重要的节庆食物,因为西瓜形如满月。清代流传着这样的童谣,“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6]。栖霞民歌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传统习俗。

3. 女性文化及婚嫁习俗

栖霞民歌中,“以女性为主要音乐形象的民歌占有很大比例”[7]。这些歌曲描写的女性形象包括继母、寡妇、思嫁的姑娘等。从这些女性的视角和口吻来叙事、抒情、演唱,反映了旧社会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婚嫁习俗。这些民歌题材为女性,但演唱者一般为男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旧社会女性不具有社会地位的现实。旧社会女性的活动范围一般囿于家庭,不适宜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也不应该在大众面前演唱。《十五岁做媳妇》中的女子十五岁被卖作财主的偏房;《寡妇思》中的女子才十八岁,死去的丈夫二十三;《小大姐做梦》中思嫁的姑娘二十一岁。这些旧社会女子中,早一些的十五岁就结婚了,二十一岁已经算是老姑娘。《十五岁做媳妇》中女子因贫穷被爹妈所卖,《小大姐做梦》和《闺女愁》中都怨爹妈太糊涂,留自己这些年。从这些歌曲可以看出,旧社会女性没有恋爱和婚姻自由,或卖或聘由父母做主。《长腔山歌》中,“小金莲刚刚三寸多”反映了旧社会裹脚的陋习;《后老婆打孩子》讲述了旧社会继母对继子女的苛待。对比旧社会女性的艰难处境,应引导学生珍惜这个男女平等、女性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的好时代。

4. 农工百艺

反映农耕文化的有《喊牛调》《牙山山歌》《寡妇思》等。《喊牛调》是赶牛耕地时所唱,让牛听了有劲儿干活。《牙山山歌》中的“山脚下春耕人更欢,抢播时节忙播种”,《寡妇思三》中的“四月里麦秸黄”也都是农耕文化很好的反映。

栖霞素有养蚕的历史,《蚕工调》和《放春蚕》详细地讲述了养蚕的过程和技术,是栖霞养蚕文化很好的佐证。

栖霞多山,以前交通不方便,需要专门的车工推车运送货物。《车工调》唱出了车工盘山的艰难。《小油匠》反映了过去手工榨油的历史。现在早已没有“车工”和“油匠”了,幸运的是我们还能够从栖霞民歌中了解那段岁月。

民歌类非遗中保留了珍贵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信息。我们试图在动听的歌声中深入剖析这些文化信息,客观辩证地摒弃一些旧的陋习,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热爱生活、坚强勇敢、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体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带学生品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增强其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开发民歌类非遗的实践价值,强化文化传承自觉

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协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相关部门,着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创造民歌类非遗相关的实践机会。例如到当地采访调查,深度访谈民歌非遗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普遍已步入老年,有的已经七八十岁了,随着他们的老去,可能就再也没有人能记起那些民歌、能唱出那些动人的旋律了。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带领学生与这些传承人聊天,通过录音、录像把有关民歌的故事记下来,把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演唱录下来。在此基础上,学生社团可以邀请年轻的民歌手开展民歌类非遗进校园活动。学生通过聆听现场演唱、观看采访视频,参与相关的互动游戏等方式,近距离感受民歌之美,使其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民歌质朴而醇厚的美感。教师还可以结合专业,启发学生进行民歌类非遗周边产品的研发,比如制作民歌书签、扇面、文化衫、小布包、小饰品、小文具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对民歌中体现的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爱党爱国的优秀品质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能逐渐树立并不断强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自觉心。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中,有灵魂、有温度、影响深、持续久,是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民歌类非遗是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思政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我们应对其认真研究和充分挖掘,抓牢用好这把宝剑,致力于为祖国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深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专业能力的中文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6-12-09(1).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A/O L].(2020-05-28)[2021-11-2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郑宝华.栖霞民歌概况及其传承发展[J].中国音乐,2009(1):203-206.

[4] 张伟.语言文字:信息化时代的国家“硬实力”[J].中国经济周刊,2009(31):16-17.

[5] 董晔,刘新香.胶东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10):50-52.

[6] 李光庭.乡言解颐[M].北京:中华书局,1982:2.

[7] 郑宝华.女性主义视角下栖霞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中国音乐,2012(1):204-208.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数据加密技术论文下一篇:深化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