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保攻坚工作总结

2022-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镇环保攻坚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乡镇环保攻坚工作总结

论加强乡镇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环境问题现已日益突出,而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延伸,融入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乡镇企业;环保工作;重要性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由于党的富国民强的好政策,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淄川区的乡镇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增强了国力,富裕了人民。为了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治理污染,优化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就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在当前,已显得尤为重要。

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由于企业经验不足,环境意识淡薄,在环境治理上一度放松,使得环境保护工作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目前全区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现有乡镇企业1372家,其中重点企业904家;特别是兴建了一些投资比较少、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由于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乡镇企业的特点就是规模小、数量多,遍布村村坎坎,点多、面广、量大;所以造成的污染源多、污染面广。同时,散布于农村的企业产生的点源污染也呈日益上升的趋势,使乡镇地区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互相交织。目前,大气污染是我国的第一大环境问题。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至少削减40%以上。此外,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而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环境问题现已日益突出,而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延伸,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就为我们工作在广大第一线的环保工作人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以为,要做好当前基层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监测,助力企业进行技术升级

加强对乡镇企业污染源的监测,做到有的放矢,为环境监理服务;没有科学的环境监测数据,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只有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建立健全污染源监测档案,当好环境监理的“侦察兵”,起到积极的参谋作用。目前,全区有部分乡镇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应有计划的逐步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或淘汰关停,尽量采用少污染或无污染的新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新工艺,解决能耗物耗高、浪费资源及污染严重的问题,注重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原材物料的利用率,减少跑冒滴漏,将污染物的排放降至最低水平,直至达标排放。

二、加强环境监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强化政府环保职能,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健全执法管理体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处罚报告和备案制度,加大处罚力度,使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坚持舆论监督的同时加大制度监督,使环境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或环境要素,进行功能区划分并严格进行监管。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积极参与小城镇规划和编制工作,合理布局乡镇企业。

三、严格执行“三同时”,加快污染源的治理进度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实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搞好环境保护,就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由于历史等制度不健全等因素,有一些小企业自行上马,抢项目,抢时间,不执行“三同时”的有关规定,不执行乡镇政府的规划,必须首先予以整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该补办环保手续的按程序进行补办,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一律实行关停;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抓住重点,强化措施,安排资金投入,加快点源治理,促进面上治理的步伐;特别是对污染大户,一定要抓紧抓死,短期内要见成效。淄川区的良好天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少了整整一个月,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建陶企业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淄川区对现有的建陶企业已下达最后通牒,2014年2月底之前没通过环保验收的一律实施关停。淄川区露天矿山粉尘污染严重,11部门联动治理露天矿山,年后进行验收,不达标的一律进行关停,所涉企业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生产。在控制新污染源的同时,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进度,从根本上改善企业职工的劳动环境,使大气环境质量得以有效改善,造福百姓,促进发展。

四、经济行政手段并举,监管企业环保工作

在帮助企业搞好环保工作,改进技术设施的同时,也要采用经济手段来促进环保工作。对超标的企业要加收超标排污费,做到足额征收;要使企业交纳排污费的成本高于治理污染的成本,以有效促进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以收促治,加快促进老污染源的治理,不搞环境欠账,不给子孙后代留下环境隐患,这是关系到人民大众生存环境的大事。对治理进度要加强舆论监督,对搞得好的要予以鼓励,对搞得差的要公开曝光;对百姓反映强烈的害群之马要顶格处罚,直至关停,绝不心慈手软。

五、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有效提高环保工作的责任感

加强乡镇企业负责人及群众的环境宣传工作,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企业职责,自觉减少、控制污染。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环保科普知识,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执行环保法变成企业的自觉行动;利用多种渠道宣传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在经济建设上要民富国强,在环境保护上也要民键国强。环境状况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我们要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环保工作做好,努力把我区的环境质量再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淄博鲁中晨报,2013年11月15日

作者简介

1张丽军,男,(1967.9-),籍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学历:大专(环境环保专业),现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领域。

作者:张丽军

第2篇:中国环保攻坚期,绿色印染献计献策谋未来

当前,我国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绿色竞争力,正在成为推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历届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都是行业集思广益、探索前路的重要平台。

近日,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射阳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射阳县委组织部、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江南大学、上海题桥江苏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沙印集团射阳印染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全国(江苏射阳)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射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季晓春,射阳县政协主席邱德兵,射阳县人大副主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戴淦,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射阳县临海镇党委书记吴俊,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会长李瑞萍、副会长兼秘书长林琳等。

绿色共识下的印染行业未来

会上,与会领导对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为印染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季晓春致辞表示,纺织产业是射阳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中纺织类企业占比达32.6%。射阳拥有省级纺织龙头企业双山集团、盐城市首家合资企业振阳毛绒,建成了苏北唯一的市级纺织染整专业园区,也是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和中国印染行业创新型示范园区,先后落户了沙印集团、尚嘉印染、题桥纺织、康平纳智能印染等一批龙头型、科技型、旗舰型企业,初步形成了织造、印染、后整理、家纺服装的完整产业链。他相信,本次年会的深入探讨将为射阳印染行业乃至全国印染行业探索出一条绿色、高效的发展路径。

“当下,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全球纺织行业的共识,其中,印染是中国实现绿色制造的关键环节,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需要印染行业企业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李陵申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印染环保年会议题契合行业发展需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对绿色印染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借鉴作用。印染行业通过本次大会,一是要完善环保治理体系的建设;二是要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应用,带动整个印染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行业企业的责任意识,只有通过这三方面的实践,才能整体推进印染行业的绿色发展。

解读宏观形势,明晰前行方向

随后,会议进入主题讨论环节,从国家政策解读的宏观角度到企业技术应用的微观角度,大会全方位展开了深入探讨。

宏观方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艳萍在会上作“国家最新环境管理政策解读”,她表示,国家环保政策正在进行调整,排污许可将开展无组织排放监管,未来的环保税征收并非“一视同仁”,排污达标企业将面临少交税等新形势。同时,印染企业也将面临:排污许可“一证化管理”、排污单位“自证守法”、环境管理实现总量和浓度的“双管控”、排污监管重点从厂区变为生产装置、排污企业守法判定标准加严、企业“账本”要公开、排污“费改税”收税严格化等新环境。

“中国的印染废水污染物检测形势相比部分东南亚国家更显严峻。”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高铭在“印染工业废水污染物限制要求及应对”演讲中,详细讲解了国内现在适用的各种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理化检测、生物检测、发光细菌毒性检测和蚤类毒性检测,并分析了各类检测办法的特征与利弊。随后,他还为在座嘉宾分析了总氮、总磷、硫化物、苯胺类、六价铬、二氧化氯等废水项目与纺织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法规要求。

“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对印染工艺的深度学习,未来,实现印染工艺人工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常州宏大科技(集团)董事长顾仁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印染工艺数字化系统”演讲中指出,印染行业也将产生智能化带来的变革。

掌握尖端技术,落脚生产实际

微观方面,各类课题立项、创新技术、最新产品在本次大会上一一发布。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付少海作“纳米颜料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技术”主题演讲,从尖端技术层面破题印染行业发展。他从喷墨印花高稳定性纳米颜料胶囊的开发、纺织品印花自粘附纳米颜料胶囊的开发、原液着色用自分散纳米颜料的开发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纳米颜料胶囊的发展现状,向大家展示了染料的未来形态。

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以农作“低成本纺织印染废水近零排放处理技术”报告。他介绍了公司针对纺织印染低能耗、低成本需求开发的节能膜装置,其中HMF+NF双膜法集成关键技术可以为短流程工艺降低投资成本,为印染废水资源化及工程化推广提供新途径。其高水平的膜产品制备与应用技术,还两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随后,“连续平幅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纺织印染废水近零排放处理技术”、“二氧化碳在印染生产与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印染废水氨氮、总氮高效去除技术”、“节能減排系列项目提升企业清洁生产”等针对印染行业绿色发展各类现实问题的研究探讨一一展开,呈现出了一场凝聚专业人士数年心血的技术探讨大会。

作为东道主,吴俊在会上介绍了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的相关情况,她表示,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正在迎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契机,现入驻企业56家,已初步形成了“以染整为特色,花、纱、布、衣全产业链”的链式产业格局。园区总体布局“三片区一中心”,即生态染整区、高端纺织区、服装家纺区和产业服务中心。此外,园区正着力提升科技“内核”,让绿色成为园区发展主色调,因此,她也借此机会真诚邀请与会嘉宾前往园区考察指导、投资兴业。

会议期间,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琳主持了“第十三批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表彰”。大会还为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颁发了“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优秀园区”牌匾。

作者:董笑妍

第3篇:新时代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动力机制与提升路径

[摘要]企业负责人达成造福桑梓和谋求发展的“义利兼顾”的复合型目标,内在地推动了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性和资源型诱导是外在动力;“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的建立则促成了乡镇民营企业的参与。而面对心态浮躁、人才短缺、管理落后、融资困难和负外部性等问题,需要完善乡镇民营企业参与的发展参与机制、对接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拉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创造科技型、智慧型生态农业综合体。实现消减乡镇民营企业发展“外部性”影响的“导引式”发展,优秀青年回乡创业与“老年农业”形成有机整体的“弥合式”发展,地方政府应当指导“村两委”借力乡镇民营企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学习式”发展,将民营企业经营活动整合到村集体经济中的“整合式”发展中。

[关键词]乡镇民营企业;脱贫攻坚;群众组织力;动力机制;提升路径

[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大地上,乡镇民营企业家不能简单理解为“人格化的资本家”,看成与民争利的“公司资本下乡”,而是在区域内发挥着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多重作用,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以团结、动员、借助的重要力量。

为增強研究的实践基础,课题组对山东、江西、广西三个区域内的涉农类科技型、智慧型、生态型乡镇民营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这些企业不同于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乡镇工业企业,而发展思路更契合“五大发展理念”,发展方向更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革新等诸多新特点。探讨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进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的路径,可为推进国家提出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提供参考。

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形式多样,包括“公司+生产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新建项目+贫困户”的“1+3+N”产业扶贫模式;“三带四联”模式,即大户带、企业带、“三社”带和联产、联业、联股、联营的一种贫困治理模式;还有直接招工扶贫模式;“公司+服务站+贫困户”模式;资产分红帮扶等模式等。企业的参与推进了脱贫攻坚的进程,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其不愿参与、缺乏内在动力:一是企业扶贫意愿不强,形式单一;二是基层干部积极性不高,配合不力;三是市场拓展研究少,观念陈旧;四是贫困地区生产要素配置差,设施落后。还有学者认为民企更倾向将扶贫嵌入到产业发展中来,但是受到对贫困户赋权不足、各主体利益联结不足等因素影响,介入扶贫的动因依然不足[2]。

有国外学者认为资源的相对欠缺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要想消除贫困,就必须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投资的高效率,走出“贫困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陷阱”这一导致贫困的怪圈。例如,F·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发展极(Development Pole)理论提出,基于不发达地区资源贫乏状况和非均衡经济发展规律,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这些中心具有生产、贸易、金融、信息、服务、决策等多种中心功能,好似一个“磁场极”,能够对周围产生吸引和辐射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综合来看,民营企业扶贫还是政府推着往前走,许多企业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同时在帮助贫困户脱贫中遇到种种困难,影响到企业收益,从而使得许多扶贫项目风险性高、可持续性不强,这又反过来影响到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因此,应激发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强化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尤其是起于乡间、成于乡间、根也在乡间的乡镇民营企业,有着深厚的乡土情节和地域优势,更有参与脱贫攻坚的先天优势。

二、动力之源:新时代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动力因素

(一)内生动力:达成造福桑梓和谋求发展的“义利兼顾”的复合型目标

有学者认为,忠诚程度与交往成本、产权清晰要求程度成负相关关系[3]。情感因素是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团结就是力量”,和谐情感能产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动力,是软性的生产力。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在于企业负责人的乡土情感和对乡土规则的熟适。

1.特殊禀赋:企业负责人的乡土情结。乡土情感是保持农村社会关系稳定的理性精神,基于此,乡村文明得以延续,社会公共伦理得以构建,社会关系得以维系。从这个角度说,乡土情感不仅是一种对故乡主观的好恶,也是一种公共理性。“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在中国人那里产生之后,便不断地加强、丰富。慢慢地,它变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信仰,就像西方宗教那样”[4]。乡村情结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使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代背井离乡者“叶落归根”“回报桑梓”,农村走出的一代代社会精英,回乡兴业,为本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解决了本地农村留守人员特别是贫困户的就业。

2.柔性条件:社会交往成本优势。有学者认为农村社会已经变为“半熟人”社会。但是,农村的社会转型没有完成,农村社会的“熟人”社会特征仍然存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本地成熟的人际关系降低了企业经营的社会交往成本、时间成本等,成熟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宗亲关系,能够很快地使企业融入本地社会关系网络。所谓熟人好办事,企业在土地流转、租金支付、员工雇佣、设施维护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借助既有的关系网络建构起来。而如果到一个陌生环境兴业,则需要较长时间构建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不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反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本土、本村的投资,则可以快速融入本地社会关系中。西岭村周天荣投资建设的两个乡镇企业皆是本土企业,其中一个为桂林大荣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地点为本村西岭村,另一个为灵川县西岭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经营地点为桂林青狮潭镇九屋竹林村。提起西岭度假村毗邻的溪林湾印舍养生度假山庄时,他说:“该村在建立之处就收到周边安全因素的困扰,一些本地人到度假山庄捣乱。而我是西岭村本村人,我经营的度假村治安状况就比较好,本地人不敢惹事生非。”

(二)外在动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下的政策性和资源型诱导

1.政策导引:城乡一体化的大势所趋。《共产党宣言》将“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5]列为最先进的国家变革生产方式的手段之一。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6]。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通了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向乡村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下乡”创造了硬件设施条件,加之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就出现“千企帮千村”的精准扶贫计划实施后的产业“下乡”现象。例如,江西省德安县华丹鞋业在深圳亦有生产车间,但是家乡不仅有土地、人力等成本优势,而且解决本地就业人口后,县财政还给予企业1000元每人每年的补贴,作为员工股份,参与年终分红。华丹鞋业有限公司则“通过设立就业扶贫专岗、扶贫车间,优先录用贫困人员,与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采取‘底薪+计件’模式,解决了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300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年均收入超过1.8万元。”

2.比较优势:市场机制下的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愈来愈得到社会认同,尤其是面对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城市病”,“绿水青山”的价值更为凸显,成为市场机制下的稀缺资源,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并存、浑然一体,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当前诸多民间资本进入宜居的连片贫困區,依托本地生态资源搞起生态旅游开发,打造生态农庄田园综合体,推进了本地贫困人口脱贫。例如,桂林市大荣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东江河腹地原始森林、万倾竹海、连绵青山、如碧泉水等方面的生态优势,建设了集运动、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休闲旅游景区“西岭度假村”,解决本村就业人口40余人。

(三)促成机制:“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的建立

无疑,地方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提升了乡镇民营企业脱贫攻坚的参与度,不断完善了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对接机制。国家将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五级书记“挂帅”,千方百计打赢脱贫攻坚战,某些地方政府实施了“能人回请”计划、递进培养工程、企业帮扶计划等,一大批在外的优秀人才被请回来参与本地创业。例如,山东省泰安市实施了“能人回请”计划和递进培养工程,一大批优秀人才被请回来,泰安市东平县西流沟村村支书李保全引进本村在外地经营产业的企业家李建生回乡创业,承包本村2000多亩荒山,建成了灵泉农场。农场从2009年到2014年累积投入3000多万元,带动周边十余个村落贫困户脱贫,采摘季更是有百余人到农场劳作,增加农民年收入2000多元。脱贫攻坚呼唤经济能人的回归,在外经济能人回乡投资兴业,不仅带来项目、资金和管理经验,而且影响着本地乡村治理,改变着本地文化生态。

三、动力之困:新时代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现实问题

(一)发展机制:可持续发展问题

其一,企业经营者的“暴发户”心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企业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企业主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盈利,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主就会出现“暴发户”心态,想尽一切办法在短时间内收益最大化,而出现尽可能压低、克扣工人工资,从而影响了劳动者务工收入,客观上制约了乡镇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效果。其二,管理难题。城乡一体化最大的困难在于优秀人才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存在大量老弱病残孕的留守人员,而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并且由于贫困户思想认识落后、年龄偏大、个人智力和生活习惯等各种原因,导致其在企业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不高,客观上限制了其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使企业面临着人才瓶颈,成为企业管理难题,制约着企业质量效益提升。其三,抗风险能力差。马克思主义认为,农业的道路在于农民的联合,“合理的农业所需要的,要么是自食其力的小农的手,要么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7]。乡镇民营企业协作化生产的组织性与土地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小农经济个体经营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可以在土地流转到涉农企业后得到暂时性解决。不过,一方面,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农业企业抗风险能力极低,随时会出现组织系统崩溃的风险,贫困户会再次失去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贫困户不掌握生产资料,可能会出现贫困线以上新的相对贫困。

(二)对接机制:企业与村集体、政府及金融单位的衔接问题

其一,公私矛盾,即乡镇民营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与乡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之间的矛盾。涉农企业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地上附着物难以成为抵押物,如何将集体产权以租赁的形式转让给企业,成为企业可以抵押的物权,需要探索合适的路径。其二,企业信用评定指标不完善。涉农产业投入周期长、风险大,不能依靠民间融资获得资金支持,融资更为困难。虽然企业帮助解决了贫困人口的问题,但是在融资过程中,参与脱贫攻坚的成绩不能成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指标。其三,政府行政设障。乡土企业无疑受制于“乡土规则”而使得政府管理者拥有较多决策执行的“自由空间”,而此种情况下政府“经济人”角色会得到进一步彰显,导致地方政府领导干部选择性和变通性执行国家政策文本,以“地方文本”和个体本位利益代替国家文本和公共利益诉求。有的地方政府依靠“土办法”掌握与本土乡镇民营企业的“议价权”,通过“变相”或者“软性”执行国家政策和法规,从而获得“权力寻租”。如此弊端积累,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将会不立足于长远想着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是以“拖”的办法使问题不断积累,终致企业在产品质量、环保评估、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隐患严重,而形成“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自身难保,更谈不上脱贫攻坚。

(三)负外部性:乡镇民营企业在参与脱贫攻坚中也会制造新的贫困因子

民营企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必然导致:其一,生态断层线,发展效益的局部受益而生态环境破坏具有社会性、长远性。其二,人的发展断层线,不仅产生管理层与普遍劳动者、健康劳动者与病患劳动者的拉大收入差距,而且因为与贫困户没有签订劳动协议,导致一方面贫困户的劳动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因为有的乡镇民营企业是按照计件工资的形式付给员工资金。劳动者往往超额劳动,透支着生命得到劳动报酬。特别是工业化生产,员工工作环境恶劣,常接触有害物质,损害着劳动者健康,一部分人会由无业致贫转化为更为严重的因病贫困。

四、发展之策:由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民营企业振兴之路

(一)完善企业自身参与发展机制,推进乡镇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其一,增强原动力。提高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保持参与脱贫攻坚的持续性,防止贫困户因为失业导致返贫。乡镇民营企业就业扶贫作用明显,而随着现代性不断向乡村渗透,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科学技术日益变革,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日益显现,乡镇企业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内在调整,否则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长期实践中,极少能有纯粹的第一产业(如种粮合作社等)经受住市场考验,存活下来。因此,乡镇民营企业要强化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观念,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发展科技型、智慧型现代农业,创造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生态农业综合体”,使其成为脱贫攻坚、城乡融合发展轴承。

其二,健全制度体系。强化组织保障,通过构建完善组织系统和指挥体系,绘制产业扶贫“路线图”,协助和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一方面,保护企业负责人参与家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造福桑梓的积极性,开展乡镇企业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的管理绩效,增强其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应给予政策指导,鼓励企业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就业贫困户谋生能力。企业应根据的技术改造水平的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员工素质提升计划,把员工作为谋求发展推进创新的第一资源,制定生产淡季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技能业务、安全生产教育、职业病预防等培训。

其三,从脱贫攻坚到坚不可摧。乡镇民营企业的“随行就市”与“因地制宜”。乡镇民营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涉农企业多,“在深山老林里搞工业项目,没人才,没市场,成本又高,不容易发展起来”[8]。而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兴起,诸多生态旅游资源得以开发,旅游开发公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自然资源,具备特殊的市场应对能力。一方面是资源、产品、技术、人文优势,保持较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江西邱菇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方面的优势。一是地利。公司基地建设的地理位置优越,比邻水库,解决了水源问题。二是天时。产品市场适应能力强,香菇价格比较稳定,不能及时销售的可冷藏、可烘干,待到春节时旺季销售。三是人和。公司负责人专业技术能力强,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科院、江西微生物所等单位开展技术合作,研发的高质量菌菇有一定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市场波动性与中老年居家人群亦工亦农的稳定性、农地的保障性并存。在公司就业的农民不把自己看作工人,企业和工人也较少签订劳动协议,半工半农,适工则工,适农则弄,使得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保持一种暂时的动态平衡。

(二)完善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衔接机制,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其一,优化流程。要构建对接乡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产业机制。激活资源要素,解决扶贫过程中贫困户与企业利益的联结机制,形成贫困群众与产业链相结合,产业链与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经济组织相结合。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减法”,简化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强化地方政府以及“村两委”的群众组织能力,强化在土地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评审、员工培训方面的协调作用,成为本地群众与本地乡镇民营企业“协调人”,从根本上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安排专职人员对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制定企业参与的脱贫攻坚辅导计划,推进企业生产经营链的贫困户参与度,将贫困户发展为能够独立经营的个体工商户。

其二,强化互动。创造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协调体制。一方面是媒体跟进,正面引导。虽然乡镇企业具有资本扩张性,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企业也面临着信用危机,随时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因此,政府正面宣传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反哺社会,提升全社会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的认同感。另一面是企业实干,主动搭台。民营企业家应自觉履行社會责任,投身脱贫攻坚战中,自觉参与乡村治理,开展公益扶贫,设立公益扶贫创业项目或基金,树立起乡镇民营企业家“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促进乡镇企业与乡镇基层政权、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强化群众组织力,形成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三,文化重塑。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塑造现代性乡土社会关系。中国乡土社会是人情社会,乡镇企业经营活动项目立项审批,无不要与地方政府保持密切的沟通,情感关系的处理得当成为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关系的维护能够提高企业与政府达成“契约”的时效性。因此,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实践中不仅要创新体制机制,提供制度保障,还要构建起新型的商业文化,超越传统的官僚主义文化传统,构建新时代诚实守信、平等互助、和谐共生、互惠共赢的新乡土社会关系。

(三)加强消除“负外部性”影响,构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利益保障机制

其一,“导引式”发展。政府要起到对市场“补位”的作用,消弥工业发展的“负外部性”。一方面,提高整体行动效率,尤其对涉农的乡镇民营企业,要提供专项资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乡镇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帮助解决本地就业人口尤其是建档贫困户脱贫。另一方面,要提高改进乡镇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将扶贫济困、生态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保障等作为企业融资信用额度评价的重要指标,创新金融机构向乡镇企业放款的激励机制,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适应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同时,政府应从政策上明确返还给企业的支持、优惠资金要拿出一定的比例成立企业助困基金,用于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职业病预防,作为抚恤金、慰问金、奖优助困金等,应对在企业工作一定期限的员工因病致贫的问题。

其二,“弥合式”发展。优秀青年回乡创业与“老年农业”形成有机整体。青年知识分子回乡创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使得农业呈现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型、智慧型农业的特点。青年创业模式下,乡镇民营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老年留守人员半工半农,适工则工,宜农则农,与“老年农业”发展形成有机整体。因此,必须将乡镇振兴计划中的“人才振兴”与现阶段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青年参与的科技型、智慧型农业与老年农业结合起来,形成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梯队,解决种地、增收、扶贫、养老等复合型问题,大力实施农村人才振兴计划,给予专项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项目引导,开通国家财政和金融机构的帮扶绿色通道,鼓励高校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回乡创业,为脱贫攻坚输送根本动力。

其三,“学习式”发展。地方政府指导“村两委”借力乡镇民营企业千方百计将农民组织到集体经济活动,才能走出“脱贫—返贫”的怪圈。例如,山东省东平县西沟流村在2000亩荒山以及上脚下部分“差地”出租给灵泉公司后,一方面派驻村会计参加灵泉公司管理,从中了解公司运营模式,为后续建设村社合一的集体经济积累管理运营经验。另一方面,在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将后续流转的500亩土地种植了樱桃树等经济作物,由集体统一经营,农民既可以参加劳动领取劳动工资,又根据土地入股情况参加分红。村级党组织未雨绸缪,在引进想涉农乡镇民营企业的同时,也在谋划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脱贫攻坚后向乡村振兴的跃升。

其四,“整合式”发展。地方政府或者村集体提供企业经营场所,帮助民营企业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将民营企业经营活动整合到村集体经济,实现村企双赢,增加集体收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基在于村集体掌握生产资料并实现最大效益。例如,山东省东平县安村在集体流转的30亩宅基地上建设厂房,提供经营场所,将家庭作坊式的绿豆粉皮生产企业集中起来,并以村集体名义成立安大农牧有限公司,注册“安大”牌商标[9],建立了与“乐义超市”、政府部门以及高档大型酒店的销售渠道,使本村有400余年生产历史的绿豆粉皮成为市场“紧俏货”,绿豆粉皮的利润大幅增加,粉皮企业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而且村集体通过从中抽取场地、品牌管理费、经销代理费,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客观上有了更强的经济实力实现村内的资金转移支付,帮助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可见,村“两委”不仅是流转土地的发起人、中间人,而且是运作人、组织人,盘活了集体土地资源,通过整合“个体户”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乡村脱贫面临着资本扩张的现代性,政府要统筹城乡、优化贫困村的资源配置,走出传统的路径依赖,推进产业扶贫和乡镇企业发展,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举措,实现科技兴企、科技兴农。

参考文献:

[1]習近平.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万众一心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N].人民日报,2018-06-12.

[2]高鹏程.企介入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研究——以黄冈市三家企止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3]邓曦泽.从“唯利是图”到“义利兼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的原因、普遍机制及其走势[J].中国农村研究,2014(上):16,19.

[4][美]何天爵.本色中国人[M].冯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6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人民日报,2015-05-02.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7.

[8]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结[N].人民日报,2017-02-24.

[9]赵德健.逼出来的改革:东平土地股份合作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75-76.

责任编辑:孙 静

作者:郭世军

第4篇:县环保局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

县扶贫办: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局党组亲自组织调度脱贫攻坚工作,“一把手”带头帮扶。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和县扶贫办要求,完成了生态补偿专项行动工作,包保村出列,包保户精准脱贫。现根据绩扶组2号文要求,经自查,自评分100分,现将相关工作自查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自评分15分。

1、我局制定了单位包保帮扶工作方案,成立了帮扶领导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确定了“一把手”带头帮扶制度。局班子先后12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听取扶贫工作汇报,研究帮扶工作。每季度均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带队到**村进行帮扶。(3分)

2、我局明确由一名党组成员、副局长具体领导帮扶工作,组织开展“双包”。确定了由局办公室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明确了一名科室负责人担任帮扶工作联络员协助并配合驻村工作队长开展扶贫工作。(1分)

3、局党支部与**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2次,党组成员和支委参加了**村村委会两学一做动员大会和七一纪念活动。(1分)

4、加大对贫困村的资金支持力度,先后在**村安排帮扶资金82万元,其中今年支付到位资金45.8万元,用于生活污水污治理、环境综合等基础设施建设。(10分)

二、行业扶贫。

自评分30分。

1、我局配合林业局牵头生态补偿专项行动任务,

**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部完成任务,并通过上级考核。(10分)

2、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完成了领导小组交办的生态扶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迎接

考核等工作。(10分)

3、发挥部门优势,落实项目资金,督促实施浩寨村、**村、和阳村、九华村、金沙村五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完成整治任务。(5分)

4、整合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扶贫项目。**年安排给贫困村的生态补偿资金779万元、环境保护和生态奖补资金20万元。(5分)

三、驻村帮扶。

自评分50分。

1、我局制定了“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方案,并认真落实。

一是协助所帮扶村制定了脱贫方案,谋划整村推进项目10个;

二是每季度均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带队到**村进行帮扶。

三是发挥部门优势,支持、指导**村完成了生活污水集中治理项目和农村环境整治。

四是组织包保干部深入包保户家中帮助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协调落实扶贫措施、宣传扶贫政策。

四是每名干部还给贫困户赠送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5分)

2、认真落实包保帮扶工作制度,组织包村联络员和包户干部年初到贫困村贫困户调查建账,定期深入调研脱贫情况,年底核实脱贫成效。(15分)

3、我单位包保的**村**年如期脱贫出列,干部包保的贫困户全部精准和谐脱贫。(20分)

4、民意测评。(10分)

四、信息上报。

自评分5分。

1、我局每月向县扶贫办报送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信息2条,及时宣传典型事例和做法。被县政府网站采用2条。(3分)

2、按时报送年初工作计划、工作小结和工作总结。(1分)

3、按扶贫办要求及是完成脱贫攻坚数据核实、上报。(1分)

第5篇: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三篇)

好好工作是基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本份,只是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好好做却也是需要长期学习和积累的。写一份工作汇报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2018 年以来,长岗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工作为总揽,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工作标准,牢牢把握精准,夯实工作责任,补强工作短板,真抓实干,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

2018 年以来,结合我镇实际,理出了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工作主线,抓产业就业强脱贫支撑,抓政策落实强脱贫保障,抓党建引领强脱贫堡垒,抓作风转变促脱贫成效,抓项目推进促基础提升,抓因户帮扶促群众满意的工作思路,确保了人有脱贫办法、户有增收渠道、村有致富产业,实现了 2018 年全镇贫困村脱贫出列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提升了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

我镇干部职工及时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及系列讲话精髓,增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认识了当前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难及挑战,切实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决防止急躁厌战情绪,克服自满松劲思想,杜绝消极埋怨现象,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做到了认识上再提升,落实上见实效,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三、坚持多措并举,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

1、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一是完成了李庙村内外道路、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与舞台等项目建设;二是完成了李庙、三齐、后张、鲁庄、西村、朱庄等 6 个贫困村扶贫车间及其配套项目建设,企业入驻并投入生产;三是 7 个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并网正常运营且发电效益可观;四是涉及 2018 年第二批道路项目的鲁庄、朱庄、西村等 3 个贫困村的道路项目建设全部完工。

2、推进产业项目发展。

一是完成了三齐村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建设,建设蔬菜大棚 27 座并完善了大棚配套设施及其附属设施,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二是李庙村、朱庄村以及 20 个非贫困村实施了中顺辣椒种植项目,种植中顺辣椒 3000 亩,逐步形成了辣椒种植产业。

3、设立公益性岗位。

全镇共开发保洁员、护站员、护林员等各类公益岗位 641 个,对已脱贫户和 2018 年拟脱贫户中劳动能力不强、持续增收措施薄弱的贫困户,每户选 1 个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从参与提供的公益岗位劳动中获得收益,确保了脱贫措施薄弱户顺利实现了脱贫。

4、开展孝善敬老基金奖补与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一是孝善敬老赡养费基金奖补。我镇严格按照一名老人户奖补资金每年不超过 600 元,两名老人户奖补资金每年不超过 1000 元的标准开展了 65 岁以上老人贫困户孝善敬老赡养费奖补活动。截止 9 月底,全镇 65 岁以上贫困户 921 户 1506 人累计自筹资金 319.4 万元,发放政府奖补资金 56 万元,合计发放资金 375.4 万元。二是星级文明户评选。按照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和程序,我镇推选出七星级以上文明户 700 户,文明户标志牌全部挂牌上墙,全镇逐渐形成了家庭孝心养老、社会善心敬老的良好风尚。

5、开展企业带贫分红及贫困户产业奖补等各类补贴的申报与发放工作。

一是企业带贫。今年以来,长岗北郭新村合作社带贫 150 户,合计补贴 150 万元;长岗五丰合作社扶贫 150 户,合计补贴 150 万元;睢县城乡扶贫开发公司带贫 609 户,合计补贴 21.924 万元;睢县光伏项目带贫 165 户,合计补贴 165 万元;睢县锦灏服饰带贫 200 户,合计补贴 7 万元。通过企业带贫,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发放各类补贴。我镇按照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流程、时间界定等要求全部兑现了奖补资金,其中:申请种植补贴 2024 户,发放补贴 110.3819 万元;申请养殖补贴 527 户,发放补贴 52.8 万元;申请脱贫成效奖励补贴 1046 户,发放补贴 160.1856 万元;申请个体私营经济补贴 34 户,发放补贴 3.4 万元;申请务工补贴 1533 户,发放补贴 131.41 万元;申请辣椒补贴 1150 户,发放补贴 59.568 万元。通过各类奖补资金的申请与发放,大大增加了广大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同时也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6、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提升工程。

我镇在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及户容户貌方面投资了 600 多万元,全镇各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整治工作全面铺开,特别是 7 个贫困村力度更是有增无减,通过清除房前屋后的生产生活垃圾、修复村内主次干道的残垣断壁、墙体刷写宣传标语(图画)、种植绿化树、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多种措施,使村内外环境及农户家庭面貌焕然一新,效果明显。

7、开展危房清零、独居老人户清零、五保户清零、六改一增等四项重点工作专项治理。

一是危改。我镇每周定期召开村支部书记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危房改造工作,确保了危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全镇共完成和验收危房改造 429 户,完成联建房 6 处,共 26 户 780 平方米。二是独居老人户。各村根据实际,能合户的合户,能并户的并户,符合条件的进入敬老院,最终达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三是五保户。积极动员所有五保户入住敬老院,努力解决所有五保户的后顾之忧。四是六改一增。在六改方面,各村委严格把关,做实工作,

尤其是改厕方面,我镇推广使用了无害化厕所,全镇贫困户累计改厕 1000 余户,效果良好。

8、开展贫困户动态调整、脱贫退出自查与验收、贫困户遍访等工作。

一是根据全县统一安排部署,2018 年 11 月份以来,我镇按照标准程序认真开展了贫困户新识别、脱贫退出工作。经过新一轮的动态调整,我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2059 户 5786 人,其中,未脱贫 199户 506 人(新识别贫困户 51 户 111 人),累计脱贫 1860 户 5280 人。

二是开展县乡村脱贫退出自查和验收工作。11 月 7 日-12 日,我镇成立了 7 个乡级自查工作小组,27 个村级自查工作小组。村级自查结束后,七个乡级核查组利用六天的时间对全镇 27 个村的脱贫户、拟脱贫户、边缘户进行了入户核查,通过普查全镇所有脱贫户、边缘户,核查退出达标、“三率一度”指标达标情况,进一步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确保高质量脱贫退出。12 月 28 日,经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批复,我镇李庙、朱庄、鲁庄 3 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至此我镇 7 个贫困村已全部实现脱贫出列的目标。

三是开展贫困户遍访工作。长岗镇包乡县领导及长岗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按照遍访标准和要求,本着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的原则,紧盯“两率一度”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面核查各类问题,使遍访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9、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12 月份以来,我镇多次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及 27 个村委负责人参加的人居环境改善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会议,各村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广大干部群众及保洁员对村内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空地、坑塘、沟渠、道路两侧等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清运。经过整治,效果明显,全镇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逐步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常态化运行模式。

总之,虽然我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围绕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路径,通过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项目的实施,持续巩固提升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举全镇之力,集全镇之智,聚全镇之能,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悉心指导下,******乡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乡镇成立于 2012 年 11 月 28 日,前身为石桥片区办事处,总面积约 25.9 平方公里,辖白泥、石桥 2 个居委会(其中:石桥 12 平方公里、白泥 13.9 平方公里),26 个居民小组(白泥社区 12 个,石桥社区 14 个);户籍人口 7651 人。

******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 104 户 312 人,已脱贫 72 户 256 人,其中 2015 年脱贫人数 54 户 195 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 9 户 29 人;2017年脱贫 9 户 32 人。现有贫困户 32 户 56 人(一般贫困户 9 户 24 人,政策兜底户 23 户 32 人),两无户 23 户 32 人,两因户 1 户 1 人,两缺户 8 户 23 人。贫困发生率为 0.73%。建档立卡在校学生 30 户 56人,享受教育扶贫资助 16 户 23 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 6 户 9 人,已经全部获得教育扶贫资金;建档立卡劳动力 63 户 156 人,实现就业63 户 77 人。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开发区关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了《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乡镇 2018 年度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乡镇 2018 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乡镇 2018 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乡镇夏秋攻势行动方案》、《******乡镇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乡镇 2018 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动员、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规范程序、精准识别、精准脱贫,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完成 7 个专项治理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七个方案的通知》(六盘水扶领办发〔2018〕24 号)文件要求,完成 7个专项治理工作,严格遵循“五定五看”统一标准、全面调查、精准识别;坚持做好“四访”,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把收入低于收入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我们坚持“六个到村到户”,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台帐实。

3、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

(1)产业扶贫成效明显。春风行动开展以来,******乡镇始终坚持“六个引领”,牢牢把握好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一是以“三变”1+N 为引领,采取“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成立合作社 5 家,先后实施种植红豆

杉、刺五加、白芨、草莓和培育羊肚菌、人参育苗等项目,流转土地 1139 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 104 户 312 人,实现脱贫 72 户 256人,脱贫率达到 82.5%。二是以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1167.86 亩,涉及 260 户,发放产业结构调整资金 350358 元;完成退耕还林 1692.37 亩,发放退耕还林资金 846185元,新增退耕还林面积 1100 余亩。

(2)“组组通”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乡镇始终把“组组通”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建设“脱贫攻坚致富路”为目标,全力打好公路脱贫攻坚战。******乡镇涉及“组组通”公路 5 条约 16.38 公里,主要涉及辖区海坝组、罗家寨组、石桥八组、十三组、十四组,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 4 条 12 公里,未完工的 1 条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 90%,预计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3)易扶搬迁动员效果显著。******乡镇 2017、2018 年易扶搬迁总人口 125 户 640 人(贫困户 30 户 118 人)。其中 2017 年易扶搬迁总人口45 户 197 人(贫困户 30 户 118 人、非贫困户 15 户 79 人);2018 年易扶搬迁总人口 80 户 443 人(贫困户 0 户 0 人、非贫困户 80 户 443 人)。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召开易扶搬迁培训动员会、群众院坝会累计 50余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 200 余张,出动宣传人员 120 余人次,宣传覆盖群众累计 1000 余人次。

截至目前,2017 年易扶搬迁总人口中已签订搬迁合同 41 户 185 人(贫困人口 29 户 116 人);已搬迁入住 42 户 191 人(贫困人口 28 户 114人),完成率是 91%;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 16 户 2456 平方米,拆除率 35%,预计 12 月底达 60%。

(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实。******乡镇始终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支持力度,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实。一是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争取教育帮扶贫困学生 9 人,获取补助资金 5530 元。二是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 104 户 312 人合作医疗参合资金 37200 元,申请临时救 5000 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救助问题。三是将住房困难群众125 户 640 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异地扶贫搬迁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4、多措并举,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特惠贷”优惠政策,采取“贫困户+政府公司”的运作模式,贫困户人均可贷款 5 万元,资金由政府开发投资公司统筹运作,贫困户不承担风险,资金收益有保障,投资收益分配暂定3 年,收益为投资金额的 3%,目前完成特惠贷任务 28 户 72 人,贫困户年末可分红达 10.8 万元。二是通过上门服务企业,向企业汇报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形成扶贫联动,计划争取企业帮助解决就业 18 户 39 人,目前已经解决就业 16 户 30 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三是按照“五级包保”的帮扶原则,结对帮扶 104 户 312 人。户均制定帮扶计划 3 个,落实帮扶措施 3 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达 50 万元。四是统筹实施低保兜底政策。完成低保兜底 23 户 32 人。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和低保扶助两项制度衔接。五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贫困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双赢”,力争在 2018 年年底退耕还林 3000 亩。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易扶工作推进缓慢。二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管理等有待加强。三是贫困户就业困难,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40 岁至 60 岁的劳动力占比超过50%以上,就业非常困难。四是三块地盘活方面的问题。群众担心不能及时获得退耕还林补偿资金,担心得不到第九年以后的占股比分红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帮扶措施,不断加大“三变”改革力度,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重点完成“五个三”中的盘活“三块地”、落实“三个保”、确保“三个就”,集中火力打好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 户 1 就业工作硬仗。让贫困户逐步靠勤劳致富,最终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一是进一步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同时探索发展城市“三变”,保证一村至少发展一个良好的“三变经营主体”,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三是充分利用开发区吸纳就业的优势,充分挖掘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巩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果。

四是实现脱贫攻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作与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长效发展机制。退耕还林打造万亩红豆产业园,前期推进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旅游综合体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山地旅游与休闲度假、农业生态观光、民风民俗体验融合发展,形成脱贫规划长效发展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和农户持续增收。

二、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

根据《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文件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我社区积极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的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现就整改情况分项汇报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就医、孩子读书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 2017 年度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 45 户197 人(贫困人口 30 户 118 人),目前已完成搬迁合同签订 41 户 185人,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的贫困户中,已完成引导就业 22 户,其中有 3 户贫困户因年事较高无劳动力,已督促子女进行赡养,其中有 1 户贫困户全为在校学生,已于 2016 年纳入低保户进行政策兜

底,现在正在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目前剩余 4 户搬迁贫困户正在积极引导就业。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搬迁的贫困户因各种原因暂未完成引导就业。

3、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石桥社区将继续注重引导该4 户贫困户进行就业,以帮助搬迁贫困户能够安居乐业。同时,2017年度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户于 2018 初由开发区代缴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参加搬迁的贫困户的基本医疗全部保障到位。对于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石桥社区服务中于 2018 年 6 月完成搬迁户孩子就学意愿的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上交开发区社事局,目前,上级部门正在对接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

(二)贫困户脱贫存在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 104 户 312人,其中 2015 年脱贫人数 54 户 195 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 9 户 29人;2017 年脱贫 9 户 32 人。现有贫困户 32 户 56 人(一般贫困户 9 户24 人,政策兜底户 23 户 32 人),两无户 23 户 32 人,两因户 1 户 1人,两缺户 8 户 23 人。贫困发生率为 0.73%。

石桥社区所有脱贫的贫困户均在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以及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标时才进行脱贫,未发现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

2、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贫困户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居住石桥社区山上的六个组的少量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

3、整改情况。针对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的问题,******乡镇已多次向发区社事局写报告,寻求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处理中。接下来,我社区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及基础生活设施改进工作,不断改善辖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三)“三变”改革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不够认真,抓得不实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以农村经济组织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目前在石桥辖区两个村参与“三变”改革的经济组织共有 5个,包含 3 家合作社和两家企业,5 个经济组织共计流转农户土地约 1100 亩,包含贫困户土地约 200 亩,目前完成红豆杉种植约 630亩,草莓种植约 50 亩,刺五加等中药材种植约 340 亩,独角莲等中药材种植约 70 亩,支付土地流转金约 53 万元,包含贫困户土地流转金约 10 万元,引导农户到“三变”改革经济组织务工约 110 户120 人,包含贫困户约 20 户 20 人,发放工资约 30 万元,包含贫困户务工工资约 6 万元。引导参与“特惠贷”贫困户 28 户 72 人,共计贷款 360 万元,2017 年底发放该 28 户贫困户“特惠贷”分红金10.8 万元,人均分红 1500 元。辖区两村的“三资”清理工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已与 2018 年 1 月开始开展,目前完成 1 个村的“三资”清理并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约 2500 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石桥社区参与“三变”改革的产业发展周期长,短期很难产生效益。如红豆杉种植产业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需生长多年才可用于发展红豆杉附加产品。二是对“三变”改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三变”改革工作不理解,仅同意将土地流转于合作社或者企业,不愿意将土地入股承担风险,导致“三变”改革扶贫项目对群众的覆盖面不广。三是自然条件限制。石桥辖区属于开发区统一规划开发区域,大部分土地用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剩下的土地较为贫瘠,不利于种养殖产业开发,同时,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导致现有的“三变”改革产业发展不理想,目前仅有白泥村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种植销售额达到 15 万元左右,其余项目,暂未出产品。

3、整改情况。加强“三变”改革工作政策宣传,让群众加深对“三变”改革工作的理解,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工作中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监管,督促辖区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技术指导,对辖

区闲置土地进行同意规划使用,项目规划时进行严格技术测试,确保“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

(四)驻村结对帮扶不扎实、流于形式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办公地点位于辖区白泥居委会及石桥居委会交界位置,同时和两个居委会联合办公,离群众较为接近,能达到驻村的效果。目前辖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104 户 314 人,该 104 户贫困户共有结对帮扶责任人 125 人,包含开发区级结对帮扶责任人 55 人,涉及 8 家单位,在帮扶单位中仅有一家单位为学校(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涉及帮扶责任人 7 人,该 7 人帮扶的贫困户均已脱贫,目前正在稳固脱贫效果,未对该 7 名教师造成较大压力。社区在帮扶过程中力求“扶贫扶志”的效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劳动改善生活,同时对于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引导参与“特惠贷”等国家优惠政策,并将上级针对贫困户的政策积极落实到位,并为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目前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 88户 245 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帮扶责任人思想意识不到位,对帮扶公共还在流于形式,未对贫困户采取具体帮扶措施,同时部分帮扶责任人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够,导致帮扶结果不理想。

3、整改情况。在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社区将会加强各帮扶责任人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帮扶责任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同时加强帮扶责任人的业务培训,针对不同贫困原因贫困户制定合理帮扶措施,努力提升帮扶效果。

(五)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所有贫困对象在纳入贫困时均是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族评议、一公告、两公示”等程序进行评定,再将结果进行上报,在评定贫困户过程中,因社区权限有限不能精确查询贫困中的“四有”人员,仅能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核查贫困生产生活状况。同时社区对贫困户的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

进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人口情况等信息积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动态更新。

2、工作存在的问题。因社区职能权限限制,未能对贫困人口的资产情况进行精确核查。

3、整改情况。今后工作中,我社区将积极同上级部门紧密对接,积极核查辖区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策进行动态管理调整,确保贫困人口不漏一户一人,不错评一户一人。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塘湾镇辖 15 个村委会、1 个居委会,216 个村小组,总人口 4 万余人。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578 户 1511 人,已脱贫 524 户、1374人(其中,2015 年脱贫 95 户 173 人,2016 年脱贫 107 户 367 人, 2017 年脱贫 101 户 302 人,2018 年脱贫 113 户 269 人,2019 年脱贫108 户 263 人),2020 年拟脱贫 54 户 137 人。根据市委组织部最新梳理安排,全镇现有“三类”村 6 个,其中塘湾村(贵溪冶炼厂和贵溪组织部挂)、古塘村(市林业局挂)为软弱涣散村,上祝村(市扶贫办挂)、山坑村(市农业农村粮食局挂)、高坂村(市教体局挂)、赛前村(市人民法院挂)四个村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均下派了第一书记驻村指导。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去年以来,塘湾镇按照贵溪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夏季提升”整改攻势和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积极落实贫困户各项帮扶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1.扎实推进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镇党政班子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夏季提升”整改攻势和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建立了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各村委会也相应建立整改问题台账,明确了包村领导(第一书记)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强力推进整改工作。在与鹰

潭市、贵溪市 16 个挂点单位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按照每个干部不多于 3 户的原则,对全镇 581 户贫困户挂户安排进行了合理调整。召开了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动员和业务培训会,对所有挂户干部进行了全覆盖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帮扶成效。截 12 月底,全镇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进展顺利,涉及学习不到位、危房改造、人饮安全、慢性病登记、扶贫项目资金公示等 32 个问题,整改销号 28个,销号率达 88%,还有 4 个问题正在整改之中。

2.认真开展“志智双扶”培训活动。对全镇现有贫困户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重点对贫困户信教、懒汉、有劳动意愿缺资金技术等情况分村登记,充分利用唐甸夏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了以崔学军、宁权能等 5 名创业致富典型为主的宣讲小分队,先后开展了 3期“志智双扶”培训报告会,参会贫困户 6 个村 150 余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试点开展了贫困户道德“红黑榜”创评活动。根据上级方案要求,我镇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并选择在高坂村开展试点创评活动。经过排查、核查和民主评议,评选出道德“红榜”4 户。下一步,我镇将在其他 14 个村委会推开道德“红黑榜”创评活动。

4.认真推行贫困户“五净一规范”专项行动。这项工作我镇主要是在帮扶干部大会上,要求帮扶干部上户走访时,对贫困户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个人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教育引导贫困户养成爱干净整洁、爱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同时结合“同吃同劳动、真心真扶贫”活动,帮扶干部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目前,经帮扶干部教育转化,全镇绝大部分贫困户家庭环境卫生有了较好的转变。但仍有 12 个村 18 户贫困户的家庭环境未达到“五净一规范”要求。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工作力度,针对这 18 户,要求帮扶干部做好帮扶和转化工作。

5.启动了“三讲一评”颂党恩工作。我镇制定出台了工作方案,高坂村结合贫困户道德“红黑榜”评议活动,先期开展了“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

6.扎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的原则,对照“七清四严”和“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对各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再识别,全镇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 7户 22 人,清退贫困户 2 户 7 人,自然增加 4 人(新生儿、嫁入),自然减少 3 人(死亡、嫁出),严格执行“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全部在国扶系统进行了动态增减操作。

7.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a.产业扶贫。2019 年,全镇 16 个村居共发展稻渔共生产业扶贫项目 835 亩,其中自主经营 7 个、合伙经营 6个,每个项目均带动 10 户以上贫困户分红或参与就业;向 48 户贫困户发放“连创连补”项目资金 7.5 万元。b.安居扶贫。2019 年,全镇共申报安居扶贫项目 107 户,竣工率达 98%,已到位补助资金 79.12万元。c.就业扶贫。全镇现有各类就业扶贫专岗 130 人,其中保洁员33 人、农家书屋管理员 15 人、公益林护林员 11 人、森林防火员 9人、道路维护管理员 3 人、扶贫车间 27 人、第三方公司保洁员 32人。d.水利扶贫。e.关于运用增收激励法帮助贫困户增收工作。为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我镇各村通过调查摸底和广泛动员,镇本级、市直挂点单位和 237 户贫困户签定了增收激励协议,如贫困户实现增收目标,每户可获得不少于 600 元的激励资金。f.关于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全年完成 5 户贫困户创业贷款申请,发放贷款17 万元。

第6篇: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导语:近年来该乡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与xx、xx县交界。全乡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户,xx人,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乡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XX年以来全乡共启动实施了xx、xx等7个重点村建设,共争取扶贫资金398多万元,重点建设村组公路、农民用电、人畜饮水、产业开发、村容村貌等为主的民生工程项目,为该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收入由XX年的3364元增加到XX年的5688元,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领导重视抓扶贫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到村组到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该乡专门成立了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知明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方法多样抓扶贫

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一是发展农业产业。立足当地海拔低气候温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段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知明度。近几年全乡烤烟发展到XX多亩,年收入280余万元;西瓜种植1500多亩,年收入350万元,地膜洋芋达300亩,蔬菜小杂粮种植达1000亩,使xx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县内外。二是发展畜牧产业,去年山羊存栏2800只,鸡存栏8000只,猪出栏3000头,使xx的腊猪肉远近闻名。三是发展林果业,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发展传统核桃、板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瓜,使全乡的木瓜种植已达1500亩,全乡的林业年收入达280万无。四是发展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了烧酒生产,使该乡的苞谷酒、甘蔗酒闻名柞水。通过对各村主导产业的培育,各大产业已形成规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2、实施移民扶贫,采取工赈移民与扶贫移民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的xx村边贸市场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196户788人,集中安置176户307人,在全乡逐步形成了山上耕作山下消费、山上挣钱山下享受的局面。

3、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全乡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意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农民组织参加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市场营销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20多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有150多人参加劳动技能等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自主脱贫的能力。

4、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乡可用资源有限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乡里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劳务人员档案,加强外出人员的跟踪服务。目前该乡外出创业人员达1000多人,他们主要在西安、山西、温州、广州、甘肃等地从事服装、冶金、机电、电子、泥水工等行业。并适时组织劳动力技培训,四年来共组织培训 15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乡群众的创业本领,使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是一条见效快的扶贫捷径。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近年来围绕边贸市场建设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着重以交通、教育、通讯、四改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边贸市场一镇四小区三横二纵一环的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交通方面共投入500 多万元,完成xx大桥建设和18座便民桥建设、三条通村水泥路建设、四条路的通达工程和两条路的改造升级及各村的通组公路建设项目。教育方面兴建中心校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得到了“普九”和“两基”的达标验收。通讯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三处,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电信和广电网。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了五个村的重点村的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措施到位抓扶贫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该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该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让群众亲自选准自己的扶贫项目,政府统一引导服务,不断壮大各村的特色产业,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该乡还专门组织群众到xx、xx、xx等地考查学习,学习别人的种植养殖技术,解决我乡群众“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超前思维抓扶贫

项目建设规划先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谋划好后期的工作,在乡级各套班子成员深入调研后,制定出了后期扶贫工作计划,要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努力协调好各方关系,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乡的扶贫工作再上水平:

1、继续加大科技扶贫,加大培训力度,按“五学”要求培育新型知识化农民,从思想上、技能上解决制约脱贫的根本原因。

2、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继续抓好重点村建设,突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使各村逐步达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

3、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力度,按照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要求,以边贸市场建设为主,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逐步把该乡各村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新村庄,使xx真正成为在xx有影响、在xx有位次的xx名乡、产业大乡、教育强乡和经济富乡。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XX年改造186户,XX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四、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建议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建议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建议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镇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县环保局、县国税局、县养路段、县医保局、县安监局、房管所、文轩书店为派驻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复核清退、补登贫困户帮扶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明年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工作要求,我乡成立了以书记、乡长为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曾多次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学习上级下发文件,特别是对开江委办〔XX〕135号、开江委办〔XX〕165号、开委办发〔XX〕25号、开委办发〔XX〕26号以及开委办发〔XX〕28号文件进行了反复学习,切实提高了对精谁扶贫工作的思想认识。为进一步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清理不符合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新进了一批确实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同时、为了避免在产业发展中闭门造车、走湾路、立错项目,我们解放思想,善于走出去,借鉴学习他人在扶贫开发中好的产业项目和成功的先进经验、技术,先后考察了XX县的香椿种植产业、XX县的香椿成品加工及产品生产线、XX县的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基地。通过走出去学习,不仅开拓了产业发展思路,更坚定了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二)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我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求驻村工作组的“第一书记”和成员要沉下心、扑下身,扎根农村,贴近群众,积极思考全村脱贫规划,并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了脱贫规划。让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合理、有效推进。

一是掌握村情民情,精准制定脱贫规划。驻村贵在了解基层,为真正掌握村情民情,工作组成员深入各社,走访党员、群众,实地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多次召开干部群众大会,充分听取村干部、党员及群众的意见及建议,制定了《XX-2020保全寨村帮扶规划》、《XX-2020石和寨村帮扶规划》、《XX-2020白腊园村帮扶规划》;《XX保全寨村帮扶实施方案》、《XX石和寨村帮扶实施方案》、《XX白腊园村帮扶实施方案》;《XX年保全寨村脱贫规划》以及《保全寨村XX年2020年总体脱贫规划》,规划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和基层党建等各个方面,保全寨计划投资2319万元,石和寨村计划投资3408万元;白腊园村计划投资万元;力争2018年彻底改变全村贫困面貌;

二是建立民情台账,精准实施接对帮扶。驻村重在贴近群众,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我乡要求全体驻村成员吃住在基层,深入各家各户,与群众交心谈心、接对认亲。在前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完善的民情走访表,走访内容涉及耕地、林地、房屋建设、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主要收入、具体困难和民生诉求等方面,切实掌握家庭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全面分析群众致贫原因,为制定脱贫计划打下基础。为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县环保局、县国税局党员干部共联系帮扶保全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469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直接投入折资共万元,并与联系村三角寨村、大兴庙村的贫困群众同步实施认亲结对帮扶。

石和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共433人。对该村的帮扶工作,他们做到了“六个全覆盖”:一是领导联系帮扶全覆盖。县安监局XX县房管所、乡党委政府的每位科级领导干部,在石和寨村联系了15户居民户,其中重点帮扶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二是单位帮扶全覆盖。县安监局XX县房管所不仅对石和寨村进行了定点帮扶,还对联系村马鞍山村、复兴村及社区的贫困户开展了帮扶活动。三是驻村工作组全覆盖。由县安监局刘良平同志、县房管所曾小波同志、乡政府唐阳俊同志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组全面进驻石和寨村开展帮扶工作。四是驻村农技员全覆盖。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及乡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人员,对石和寨村常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每半年开展一次农业技术专题培训,全面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能力。五是“第一书记”全覆盖。石和寨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刘良平同志认真履职尽责,工作到岗到位,吃住在村上,常年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六是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县安监局、县房管所、乡党委政府针对石和寨村160户433人贫困户,按照科级干部帮扶4户、一般干部帮扶3户,全面建立了帮扶台账,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白腊园村县级联系部门为县政协,联系领导是县政协副主席文挥章,帮扶部门为县养路段、县医保局、文轩书店,牵头单位为县养路段。县养路段成立了由支部书记、段长叶林全为组长、支部副书记周浩为副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段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段帮扶单位联系领导,段科级上以干部1名,联系贫困户3户,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帮扶300元;段副科以上领导干部2名,联系贫困户2户,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帮扶200元,段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与白腊园村贫困户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分别指定了帮扶工作联系领导和联系人,领导干部和职工直接联系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单位帮扶全覆盖。乡白腊园村有一个县级部门(县政协)、一个帮扶牵头单位(县养路段)、两个协助单位(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各帮扶单位按照县委的要求各自履行帮扶职责,并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全力以赴进行帮扶,实现了单位帮扶全覆盖。驻村工作组全覆盖。在乡白腊园贫困村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工作组成员有养路段驻村第一书记王锡元、医保局驻村干部阳如猛、1名乡分管领导干部、2名以上乡驻村干部,切实做到“村村都有工作队、户户都有责任人”。

驻村农技员全覆盖。白腊园村正在配备农技员。农技员将对白措园村产业发展起着技术指导作业,将对有助于百亩药材种植户增收增产。“第一书记”全覆盖。今年养路段王锡元被选派驻乡白腊园村任该村第一书。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养路段以支部书记段长为驻村帮扶工作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协助单位分别指定了责任人。

三是严格把关,精谁识别。按照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联合乡挂包领导、村支两委班子领导联系全覆盖。在9月、10月先后两次对保全寨村XX年识别的179户贫困户进行了清理复核,逐社逐户登门走访,按户调查,严格程序,严格把关,按程序实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坚决杜绝重亲厚友的现象发生。目前共清理清退贫困户40户、146人,重新识别后新进贫困户20户、70人,使真正困难的家庭得以登记确定,为“六个一批”分类细化等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改善办工条件,助推基层党建。之前,保全寨村委会办公条件比较简陋,无电子办公设备,无防暑降温设备,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正常办公。工作组向其大后方环保局和国税局主要领导汇报后,得到高度重视,两单位分别送去空调、电脑、打印机等价值约3万元的办公设备,办公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村支“两委”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打下一定物质基础。

五是注重宣传发动,狠抓思想扶贫。县挂包领导杨元辉副主席于9月16日深入到村社开展了扶贫政策与脱贫知识巡讲,给村民及村干部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扶贫攻坚课,也是一堂洗礼村民“等靠要”思想的思想政治课。环保局大力开展生态新村建设宣传活动,印制宣传资料800份,结合入户调查走访工作,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户,送入手中,确保党的政策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国税局开展了“便民春风入村入户”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活动,共发放税收宣传资料200余份,增强了村民对税法的认知,提高了对税法的遵从度。11月初,集中三天时间深入到各社召开村民大会,宣传精准识别清退复核要求,将扶贫政策、清退原因、补登条件宣传到位,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开透明,消除村民的猜疑和顾虑。

六是积极沟通联系,争取项目尽快实施。一方面,为了改善村交通条件,县环保局积极与交通局协调,争取修建3公里通村公路;二方面,为了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村社无死角,建立垃圾收集与清运机制,环保局积极与县环境综合治理办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三方面,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注重生活污水治理,已向省、市环保局协调,争取30万元的项目资金,力争在XX年建成新村聚居点污水治理系统。四方面,按照乡党委安排,根据考察学习情况,积极发展香椿树种植产业,分别深入到各社召开村民会议,宣传香椿树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在保全寨村种植香椿树500亩。根据实际情况一至七社分别划分60亩、100亩、60亩、100亩、100亩、40亩、40亩。同时环保与国税两家单位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定期商议发展规划,明确工作重点,积极与项目建设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扶贫项目尽快实施。石和寨通过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组、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投资100万元的“永新桥”排危新建工程已正式开工,预计本年度底全面竣工,新拱桥水库整治工程已完成设计规划,硬化了3社1公里的社道,水库尾水养鱼堤坝修筑已拉开序幕;500亩油桐产业、200亩银杏产业管护工作有序推进,长势良好,600亩香椿产业在引进企业主XX县鼎盛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的进驻下已完成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工作,本月正式栽培;选址于3社的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新村建设已完成规划,XX年正式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400亩已落实到户,目前正在大力开展补苗育苗工作。六是全面维护好农村稳定工作。积极发挥驻村工作组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排查化解各种民事矛盾纠纷53件。今年以来无任何到县赴市进京非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有效地促进了石和寨村的扶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和全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白腊园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拟定的扶贫措施和扶贫计划,首先养路段利用自身优势落实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向上级部门争取20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拟计划修建公里的硬化村道公路,针对村民反映出行难的问题,目前段领导班子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陪同县政协领导对该路进行了实地勘察。该公路连通乡白腊园村、长岭镇复兴寺村、重庆万州弹子镇。该路修建成功后将成为乡、长岭镇、万州弹子镇两省三镇的经济发展枢纽,直接带动该村的茶场、鲵鱼等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吸引企业或个体投资休闲度假村等服务业,直接受益村民40户120余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协调沟通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养路段和医保局先后向白腊村赠送新的村办公用电脑、打印机及耗材,文轩书店赠送了农业科技书籍;二是通过驻村工作组争取了县及领导以及民政部门的支持,向多户缺衣少被的困难家庭添置了棉衣,解决御寒保暖问题,确保他们平安、顺利渡过冬寒;三是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民政部门及时帮助解决了户计生纯女户、家庭特困户、五保户、孤儿特困户解决一些生活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

第7篇:2020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XX镇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战报

截至2020年底,我镇脱贫贫困户513户1246人,贫困发生率AA%。2020年,我镇计划脱贫247户740人,其中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计划脱贫133户369人,目前整体脱贫目标已精准确认,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逐户销号。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计划搬迁64户213人,已搬迁33户122人,2020年目标任务91人,现已全部确认到位,四个安置点全部开工、完成一层主体建设。

一、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推进产业扶贫。

全面推动贫困户产业发展,第一批次产业已通过县级验收并拨款到位,共涉及61户、奖补资金近11万元;二期产业已完成镇村初验,已上报县农委待抽验。第二批产业验收共涉及619户,99多万元,占建档立卡贫困户(含2014、2015年13户脱贫继续帮扶户,不含176户五保户)的88.8%。

二是推进就业脱贫。

已完成胡家A村、宋家A村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并发挥作用。为贫困户设置护林员、保洁员、养路员49名。今年组织就业脱贫技能培训2期,100余名贫困户参加培训。

三是推进危房改造。

全面完成贫困户193户、贫困村非贫困户22户危房鉴定工作。全面启动贫困户危房改造,危房改造修缮加固户和社会保障兜底的重建户,镇项目办统一组织招标,分村集中实施,目前已陆续开工。其他重建户由村包片干部包干,督促贫困户加快施工进度。目前危房修缮加固户128户已全面开工,其中完工65户;重建户65户(含3户置换)已全面开工,其中完工22户。

四是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四个安置点已全部二层基本完工,集镇1号安置点配套全部完成。

五是推进教育和健康扶贫。

落实健康、教育扶贫专干到镇集中办公,全面负责健康、教育扶贫协调工作。镇中心校组织力量,对XX籍县外就读学生进行全面摸排,共摸排151名县外就读学生。3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面启动建设,结合计生督查补齐家庭医生签约旧账。

六是推进精准帮扶。

3个贫困村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每个季度到村调研指导1次。及时上报县直单位副科级干部包保村民组名单,各单位已分别完成第一次村民小组会议的召开工作。及时组织干部进行走访,并针对镇自查问题开展整改工作。

七是推进项目建设。

前期批复的两批三个资产收益型项目已完工并通过县级验收,分别已拨款50%;贫困村道路已完成路基建设,东流A村高岭路已完成招投标,其他道路已完成预算。

八是推进动态调整。

本次动态调整共清退3户7人,自然变更新增加53人、减少54人。我镇结合系统信息清洗工作,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整改。同时组织帮扶干部,及时对“四线合一”和省办APP系统进行核实更新。

九是推进氛围营造。

按照县要求,镇政府所在地制作了5幅标语、各村分别制作了2幅标语。结合“七一”表彰,对21名“脱贫之星”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及时张贴《关于敦促赡养义务人依法履行赡养义务的通告》,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逐户对低保户和分散供养五保户签订赡养协议,目前已签订38份。

十是推进村出列准备工作。

成立村出列工作领导组,召开了村出列工作会议,明确分管领导牵头,镇直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村出列资料准备工作。建立拟脱贫户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任务到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户脱贫意愿不强。

二是健康扶贫履约难度大。

村医少

三是政策掌握度有所下滑。

今年部分拟脱贫户自身素质有限或者智力低下,对政策掌握情况不如往年。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尽快兑现相关政策。

第8篇:某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现将**镇脱贫攻坚工作报告如下:

**镇现有8个村街,3.27万人,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183户63**人,已实现2个村出列1218户4005人脱贫,尚有1个村未出列965户2326人未脱贫,2018年计划1个村出列1800人脱贫,届时全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以下。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坚持一切政策向脱贫攻坚倾斜,一切要素资源向脱贫攻坚集中,以贫困人口为中心,重点做好贫困户增收和减支两篇文章,切实做到责任落实、政策落地,确保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是始终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夯实基础工作。

我们聚焦扶贫主业,落实扶贫主责,把扶贫工作作为第一政治、第一民生和第一责任。我们加强领导力量,调整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实行党委书记主抓负责制,选择4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扶贫工作站。在村级明确村书记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分村选聘1名扶贫专干,**、**年两年,共调整不胜任现职的村干部14人,整顿软弱涣散村1个。签订脱贫责任状和承诺书,把责任传递到村、压实到镇村干部。落实“双包”要求,成立3人以上驻村工作队,分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发挥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作用,形成最大的合力,我们规定,凡是贫困户应该享受的扶贫政策而未享受的,追究帮扶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注重营造氛围,镇村制作各类脱贫攻坚宣传牌、展板进行宣传,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培育贫困户主流价值观,积极宣传帮扶典型,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热情。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把脱贫攻坚的推进力度、工作成果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镇村干部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镇村干部和广大帮扶干部因户施策、发展经济的能力和帮助贫困户100%享受扶贫政策的责任明显增强。全镇上下形成全力以赴抓脱贫、群策群力谋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是始终坚持立足镇情实际,突出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

**镇是农业乡镇,我们提出聚焦招商引资、主攻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把脱贫攻坚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聚焦提升“造血”功能,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渠道。一是稳定粮食收入这个基础。镇村干部齐心协力,带领群众战胜了**、**连续两年的重特大干旱,农技干部加强农技培训,增大农作物田间管理指导的频率,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缺劳力贫困户助耕助收,实现稳产稳收。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年全镇安排产业扶贫项目36个,投入扶贫资金978.1万元。积极发展自办产业,因户因人制宜,做到宜养则养、宜种则种,323户贫困户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西瓜和养殖家禽、水产等实现户均增收6000余元。同时他们的致富技能得以提高,致富信心得以增强。三是建好扶贫基地这个平台。谋划实施了绿美景生态农业(800亩)、供肥绿色蔬菜基地(**0亩)、碾桥稻虾共养(**0亩)、“步步鸡”林地生态养鸡(100亩)四个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项目。通过资产收益,入股分红,提供就业,示范带动等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使得贫困户收入稳定有保障。为调动企业、基地、种养大户和合作社带动脱贫户脱贫的积极性,我们对带动效果好的单位在其他项目申报上给予倾斜。四是用足用活小额信贷政策。**年,3**户贫困户共贷款1384万元,让有致富愿望和有致富能力的贫困户有资金、能致富。自身没有发展能力的,帮助融资于信誉高、实力强、前景好的县内镇内企业,实现收入安全稳定有保障。五是建好村级户级光伏电站。**、**两年,共建成8个60KW村级光伏电站和202个3KW户用光伏电站,每村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近6万元,户用光伏帮助贫困户年持续增收近**00元。2018年,在3个重点贫困村再集中联建3个100KW光伏电站,带动141个贫困户实现增收。

三是始终坚持注重统筹推进,帮助政策落地,务求脱贫实效。

强化动态调整,对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实行“精准核查”,严格程序、及时调整,做到“两该两不该”。落实健康脱贫政策。发放、张贴健康扶贫宣传资料,财政代缴新农合参保费用,为贫困人口办理医疗服务证、慢性病证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镇财政补助**万元到村级卫生室促进家庭医生履约,**年,全镇享受健康扶贫1.38万人次1184.3万元。积极推动教育扶贫政策。全镇教育扶贫政策应享尽享,**年,全镇享受教育扶贫553人,资助费用达86.1万元。住房保障政策得到落地。**年,享受危房改造40户,补助资金35万元。加强有劳动力人员的技能培训,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在镇内,积极拓展就业渠道,设立贫困户护林员、保洁员、看水员等公益性岗位,92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年增收**00多元以上。开展“携手奔小康,协力促脱贫”活动,号召单位、企业、外出成功人士、干部教师等开展捐赠帮扶,社会帮扶折合资金32.3万元,用于慰问资助贫困户。**、**两年,投入项目资金6250余万元,修筑通组水泥路近46公里,硬化渠道19.8公里,修建涵闸桥100余座,大范围较好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无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的获得感、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计划到2019年底,实现镇内组组通上水泥路。

二、下步工作打算

2018年是我县“摘帽”之年。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立足于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完成脱贫任务。一是确保农业丰产增收。加强农业用水保障和农技服务,确保粮食丰产丰收,筑牢脱贫增收根基。二是确保精准脱贫。围绕脱贫目标,筛选出2018623户拟脱贫户,镇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到户查找脱贫短板,因户因人施策,及时补齐短板。三是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实施带动。我们按照促进新建产业项目当年实施当年见效的思路,积极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巩固建成产业项目,保障带动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四是打好“补丁”。认真查找已脱贫户返贫风险,因户施策,防止返贫,实现增收可持续;查找“边缘户”的所思所盼所想,分门别类给予妥善解决;查找帮扶工作盲区,尽快给予覆盖;查找脱贫工作制度漏洞,尽快给予堵上。五是抓好“双基”项目。着力改善一般村的村级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双基”让全镇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受益。六是锤炼干部作风。加强脱贫攻坚是政治责任,是德政义举的教育,引导干部满怀热情、充满激情地真帮扶、见真效。

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与我县兄弟乡镇之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您这次扶贫走访调研为指导,切实把各项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坚决完成2018乃至今后脱贫任务,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第9篇:乡镇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汇报

区督查室:

根据督查室要求,我镇督查内容完成如下:

一、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情况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镇于5月23日、9月28日分别组织“脱贫攻坚集中整治行动”和“精准扶贫动态管理工作”两次入户排查,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及区直包联单位共计187人,逐村逐社逐户开展摸底调查工作,深入细致准确算好群众收支账,共排查常住农户4818户12313人,其中“四类人员”1414户2045人。经排查,全镇没有人均纯收入低于2952元的贫困人口。

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2018年,全镇实施健康扶贫75户172人(购买合作医疗200元/人、人身医疗意外保险150元/人、体检300元/人);

完成春耕备耕生产资料发放23户51人(1500元/人)补贴76140元;

实施奶山羊托管26户60人,托管奶山羊120只(分红800元/只/年),由区扶贫办投资48万元;

购买人身保险75户172人,补贴25800元;

牲畜购买保险羊114只补贴3876元、牛14头5040元;

带资入股33户51人,补贴91800元;

贫困户危房改造7户;

教育扶持16人补贴23750元;

雨露计划3人,补贴4500元。

三、农村危房改造情况

按照临河区危旧土房改造工作要求,我镇对全镇辖区内住房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做好“四类人员”危房改造工作,新建、修缮房屋41套,并对所有住房进行了安全鉴定。

四、驻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监督管理情况

我镇每周召开驻村干部例会,对驻村干部统一进行管理,并且没有召开至少两次驻村干部培训会,培训脱贫攻坚业务。同时我镇制定了专项管理考核制度,由日常考勤和半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镇村干部及驻村、驻镇干部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镇干部取消评优资格、村干部扣除奖金;

考核不合格的驻镇、驻村干部上报组织部由组织进行处理。我镇还组织驻镇、驻村干部每月进行两次脱贫攻坚工作培训,确保及时掌握脱贫攻坚最近动态及精神,以便更好的发挥驻镇、驻村干部作用。

五、产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根据“1233”产业扶贫精神,通过前期对农户大力宣传引导,目前我镇实施自主增收贫困户共7户11人,如刘贵福更新基础母羊4只;

李平购买半大猪2头;

钟来云购买半大猪2头;

莫凤元更新基础母羊3只;

高明新购买鹅苗8000只、鸿雁苗300只、鸡200只;

李青玲购买仔猪11只;

李逢先更新基础母羊4只。

六、贫困村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根据自治区级贫困村新荣村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详细调研,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到村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完善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人居环境改造等方面,组织实施七大建设工程。现已陆续开工建设。七大建设工程分别为以下七项:一是实施南二分干沟20公里部分段落清淤工程;

二是实施新荣村五组、六组大破大立土地整理项目6200亩;

三是新建新荣村一斗渠与南二分干沟交叉渡槽1座(16m*0.8m*0.6m钢渡槽)、农渠桥2座(0.8m*4m);

四是新建新荣村六组总干直口渠钢渡槽1个(22m*1.2m*0.8m),与南二分干沟交叉计渠口闸1座(1.2m*0.8m);

五是申请立项东支渠砌衬工程7公里;

六是对新荣村2012年-2013年农业开发项目中,部分工程进行维修和翻建。其中,维修翻建农渠7.8公里、斗渠2.5公里,维修斗渠口闸4座、农渠口闸7座、毛渠口闸16座、农渠桥2座。七是全村6个村民小组安装太阳能路灯162盏。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全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七、就业扶持情况

目前我镇团结村、丰河村的电商和劳务公司从6月份开始运行以来,通过电商平台帮助新荣村贫困户杜金亭销售自产小麦加工面粉1250斤、小红豆220斤,以高于市场均价0.75元的价格为贫困户增收940元,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出售难的问题;

通过劳务公司介绍3批7人到园林绿化等单位就业,如罗召美到东方园林打工、高维和到恒丰集团担任夜勤等,人均增收1800元;

在村内雇佣贫困户为保洁员共4人,每人每年工资6500元。

八、问题整改和中央巡视“四个落实、八个看”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中央巡视工作要求,我镇首先对前半年国家、自治区、巴市层面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自查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其次是由镇纪委对脱贫攻坚及党委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充分发挥纪委监督职能。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镇纪委共查处三起扶贫领域案件:分别给予时任黄河村书记张先明严重警告处分、村主任王玉才警告处分、会计李在元警告处分。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严格执行上级相关扶贫政策,并进一步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上一篇:国旗下的演讲稿下一篇:鲜花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