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攻坚宣传工作汇报(共6篇)
坚决夺取“双胜利” ——XX 县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 XX 市决策部署,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统筹兼顾,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做到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工作思想不散、工作不乱、节奏不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联防联动,认真抓好贫困户疫情防控和生活服务。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以农村为重点,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持续做好外防输入。进一步夯实镇、村网格化责任,实行常态化排查巡查,对外来人员重点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果断处置。同时,严禁聚餐、打牌、扎堆等聚集行为,禁止举办庙会、集市等商业活动,“喜事”缓办、“白事”简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二是强化贫困户防控服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助力贫困农民工防控疫情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县级组建 X 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各镇分别组建 X 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全县合计有 X 多名党员志愿者参与活动,深入村户,为贫困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把口罩、鸡肉、米粉、棉被、有机肥等各种防疫物资和生活
生产物资送到贫困群众手上,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良好格局。2 月 17 日活动开展当天,共为全县 X 户贫困家庭送去疫情防控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
三是狠抓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做好重点场所消毒。加强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做好养殖场、屠宰场等重点区域的清洗消毒,切实消除疫情隐患。大力实施乡村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强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全力打好农村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二、资金撬动,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建设。积极加快扶贫资金拨付进度,推动资金早支出、项目早见效、贫困群众早受益。一是加快财政扶贫资金分解。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多次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 2020 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计划,做好项目分解和资金报备。优化扶贫资金使用政策,脱贫攻坚工程项目完成立项、评审、政府采购等前期工作并签订合同开工的,可以预先拨付项目资金的 X%。
二是。
加快扶贫项目建设进度。全县 2020 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 万元,共安排项目 X 个(产业项目 X 个,屯级道路 X 个,人饮水利项目 X个,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稳岗补贴等项目 X个),目前已开工项目 X 个,开工率 X%,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回收处置。简化扶贫小额信贷办理程序,经过银行合理评估和严格审查后,可先发放贷款和办理续贷,待疫情结束后再完善相关台账材料,减轻贫困
户发展资金压力。目前,XX 县扶贫小额信贷余额 XX 万元,累计到期 X 万元,累计现金收回 XX 万元,续贷金额 XX 万元,逾期金额 X 万元,逾期率 0%。
三、产业驱动,稳步推进扶贫产业发展。
一是调整以奖代补政策门槛。简化产业奖补程序,降低最低奖补规模,提高奖补标准。贫困户在 3 月 31 日前、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期间发展的产业,奖补标准在原定单位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分别增加 X%和 X%的补助。全县全年共计划发放奖补资金 X 万元。
二是持续开展消费扶贫。积极搭建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平台,建设扶贫产品爱心超市,将各镇农副产品集中现场展销,产品包括 XX、XX、XX、XX 等 XX 多种;与机关部门、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食堂签订协议,建立长期定向直供直销采购合作机制,拓宽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充分发挥各异地商会沟通联系平台租用,呼吁各异地商会全力发动从事生鲜电商、超市、农贸市场以及批发的会员企业,优先采购贫困群众的农产品,帮助贫困户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难题。目前,已在县政府东面小广场建设爱心公益超市 X 家,累计销售大米、米粉、马铃薯、水果等农产品 X 多吨,受益扶贫车间、企业、合作社 X 家,受益贫困户 X 万户。
三是积极保障农产品稳定生产。支持协调企业实行“点对点”生产和配送物资服务,全力保障农产品的稳定生产。如,我县确保每周能够向市场供应生猪 X 万头、肉鸡 X万羽、蛋 X 吨以上及大量蔬菜水果。统筹抓好农资储备、春耕
备耕、防灾减灾和生猪生产恢复等重点工作,努力稳住农业基本盘,为困难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条件。同时,抽调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组,加强田间指导,推动农业生产。
四是就业带动,加强保障平稳就业增收。
一是加强贫困户就业服务。在县、镇、村(社区)建设就业扶贫服务服务工作站,推动贫困户技能培训、岗位推介等就业服务延伸到村。同时,搭建线上招聘平台,动态发布岗位信息,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力度,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完成 X 个镇级和 X 个村级就业扶贫服务站;已将原计划 X 月 X 日举办的“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招聘线下活动改为线上活动。累计发布 X 家企业招聘信息,在线提供岗位数 X 个,意向就业登记人数 X 人。
二是引导贫困户有序外出就业。强化稳岗就业鼓励,在 2 月至 6 月期间赴区外务工或在本县就业扶贫车间、企业稳定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按照疫情期间工作月数,给予每人每月 X 元的稳岗补贴;对区外务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每人发放交通补贴 X 元。加强县外劳务帮扶协作,主动与广东省中山、东莞、深圳市 XX商会对接联系,进一步摸清掌握当地企业复工用工情况,并及时向务工人员推送。加强与交通部门沟通协调,对外出广东务工人员比较多的乡镇增派车辆,解决务工人员返岗问题。
三是支持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强化政策支持,对 2020 年 3 月31 日前复工复产的就业扶贫车间,6 月 30 日前吸纳贫困劳动力
就业的,带动就业补贴 X 元/人。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X家就业扶贫车间岗位信息供求职者(含贫困劳动力)寻求意向岗位,为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并为缺乏复工所需物资的就业扶贫车间送出消毒水等防护物资。截至目前,我县已有 X 家就业扶贫车间实现复工复产,返工率为 X%,返岗贫困户 X 人,返岗率为 X%。
四是积极开发村级临时性公益岗位。制定出台《XX 县村级临时性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及疫情防控需要,共开发 X 个村级临时性扶贫公益性岗位,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X 人从事保洁环卫、防疫消杀、测温员、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工作。在抗击疫情期间,我县共有 X 多名扶贫公益性岗位(含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主动加入社区和村级防疫队伍,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虽然我县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脱贫任务仍然艰巨,受疫情影响扶贫产品销售不畅,贫困户增收减少,特别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力度仍有待加强等。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坚持集中攻坚和巩固成果相结合,在提高脱贫质量和稳定脱贫上下功夫,确保圆满完成 X 户 X 人脱贫摘帽、X 个未脱贫村脱贫出列任务,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一是在谋划部署上持续下功夫。通过召开系列会议提前谋化、及早
部署,督促指导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化攻坚领导,突出县四家班子领导以上率下、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全面压实县领导 1-3 人包联 1 个预脱贫村,每个县领导包联若干预脱贫户的帮扶责任,全力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
二是在攻克贫困堡垒上持续下功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集中攻坚,重点加大对 X 户住房未达标贫困户的保障力度,动员社会力量为贫困户捐赠建筑材料,实施开工即拨付 X%资金给贫困户,采取代建方式,加快危房改造(加建、修缮)建设,确保 4 月底住房保障全部达标。
三是在推动持续增收上持续下功夫。突出抓好产业增收,采取“公司+贫困户+产业园+保险+购销平台”模式发展产业,每个贫困村建立一个扶贫产业园,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增收问题,在每个镇建立一个扶贫产业园,解决非贫困村贫困户增收问题,通过扶贫产业园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强化劳务输出导向,有针对性地采取劳务协作、岗位推荐、定点输送、补贴交通费用等就业服务措施,激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坚持就近就业原则,通过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培育建设扶贫车间,持续创新设置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实现未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有岗位、能就业、有收入,确保今年计划脱贫户 5 月底前家庭稳定年人均纯收入全部达 4000 元以上。
四是在兜底保障上持续下功夫。将丧失或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四类”困难群众全部实名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对获得低保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四类”困难群众,全部提高到低保 A 类,全面织牢织密特殊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网”。
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某县委县政府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工作汇报
XX 总面积 X 万平方公里,全县辖 X 乡 X 镇,X 个国有林牧场、XXX 个行政村和 X 个城镇社区,居住有 XX、汉、藏、蒙古等 X 个民族 XX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XX 万,占总人口的 X%,是国务院确定的 X 个人口较少民族县份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 X 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至 X 年底,我县尚有列入全省的 X 个贫困村 X 户 X 人未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为 X%。虽然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高,贫困人口也较少,但由于地域广大,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群众生产生活成本大,加之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低等因素影响,扶贫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实现“十三五”脱贫目标,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我们认为,自治县的整体脱贫,不仅代表一个区域的如期脱贫,更标志着一个少数民族的全面脱贫。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实现整县
脱贫、全面建成小康提升到“四个意识”树得牢不牢的高度来对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着力增强抓好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牢了脱贫攻坚是最大历史使命、最大民生工程的思想共识。在省市联系领导和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 X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X 个巩固提升村为重点,紧紧围绕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还“欠账”,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向深度进军。经 2018 年省市验收和第三方专项检查评估组验收,我县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退出验收标准,脱贫攻坚工作实现首战首胜。
(一)紧盯目标,明确“ “ 任务书” ”。
。为做好精准识贫、精准管理的基础工作,我们及时制定《XX 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扶贫对象识别程序,健全完善精准扶贫大数据库信息平台与贫困人口进退动态监测,重新核定贫困户XX 户 XX 人,实现了基础数据和需求信息互联互通,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清、任务清、目标清和户有册、村有本、乡有档、县有库的要求。县上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调研走访,全面掌握村情民意、摸排问题短板、厘清脱贫攻坚思路,研究部署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办法措施和推进计划。在深入调研谋划的基础上,我们紧紧围绕省“六个精准”的工作
要求,结合 XX 实际制定了“六年三步走”计划,既省上建档立卡的 X 个重点贫困村在年内实现整体脱贫,县上确定的 X 个巩固提升村在 3 年内达到与全县农牧村同步发展水平,全县 X 个农牧村在 6 年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工作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做到了总体规划科学、年度计划明确、推进步骤清晰、帮扶任务具体。
(二)解剖麻雀,绘制“ “ 作战图” ”。
。在认真研究、积极对接省委“1+17”、市委“1+19”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研究谋划制定出台了“1+16”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为有序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有力抓手。县上党政主要领导带队,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在 X 个重点贫困村和 X 个巩固提升村多次召开由“1+16”方案相关部门、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任务对接会和推进会,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缺少什么补齐什么的原则,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村精准扶贫实现当年整村脱贫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一把手”负总责和班子成员分工推进相结合的“双保险”机制、乡村“分层负责”管理机制、“限时脱贫”效能机制、“挂图作战”推进机制、“明查暗访”督查机制,形成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推动“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三)上下联动,同心“ “ 聚合力” ”。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聚焦扶贫力量,5 个建档
立卡贫困村分别由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县委副书记作为联系领导,所在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作为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同时,组建了 X 支驻村帮扶工作队,为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 X 名挂职干部、X 名大学生村官,为巩固提升村选派 X 名优秀年轻挂职干部,并强化调整联村单位,形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市、县、乡三级领导加市、县两级部门(单位)加一个帮扶工作队的“3+2+1”工作力量体系,实现了县级领导包村、部门单位联村、帮扶干部到户“三个全覆盖”和帮扶措施“四到村”“十到户”。按照“县有重点乡、乡有重点村、村有重点户”的原则,我们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列出责任清单,逐项定人量化,并在 X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成立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确保了干部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形成了级级有任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精准施策,聚焦“ “ 突破口” ”。
。紧紧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壮大富民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四大核心任务,坚持“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 XX 多万元,推动扶贫政策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配置,帮扶资源向贫困村聚集,切实发挥了扶贫要素的最大效益。在 在 X X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重点项目 X 个,共投入资金 XX 万元,硬化村道 X 公里,维修牧道 XX 公里,铺设饮水管道 XX 公里,改建新建住房 XX 套,新建文化广场 X 处,配套完善文化室 X 个,实施电网改造项目X 项,X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当年整体实现走水泥路、用动力电、喝安全水、住小康房的目标,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到 X%以上。根据这 X个村以牧为主的实际,我们重点扶持群众在发展舍饲养殖上下功夫,新建暖棚羊舍 XXXX 座、储草棚 XXX 座,引进种畜 XXX头只,发展人工草地 XX 亩,户均饲养量达到 XXX 头只以上;新建成电商服务店 X 个,扶持牧家乐 X 个。同时,我们把扶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同步开展美化亮化绿化、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卫生改厕 X 户,修建公厕 X 座,架设路灯 XXX 盏,植树 XXX 株,在实现脱贫目标的同时同步建成了美丽乡村。在 在 X XX 个巩固提升村,我们安排养殖小区、舍饲暖棚、节水灌溉等项目 X 个,总投资 XX 万元,重点用于扶持发展舍饲养殖、订单农业、旅游三产、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提升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为广大群众“转观念、学技术、兴产业、增收入”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确保了这些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在城镇社区,鉴于当前农牧村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优于城镇困难群众、农牧村困难群体收入水平整体高于城镇困难群众的现状,我们把城镇贫困人口同步纳入精准扶贫帮扶范围,采取提高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为低收入群体补助采暖费、开展精准救助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城市“四类特困群体”
养老、低保、救助等民生保障覆盖面,确保了城乡同步实现小康。
(五)政策兜底,分类“ “ 开药方” ”。
。把扶贫和济困区别开来,把相对落后与绝对贫困区别开来,全面落实农牧村低保、社会养老保险、新农合、“两孤一残”等社会保障政策和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草原补奖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牧村特困户生活救助、临时补助和大病救助等救助体系,充分发挥了政策的“兜底”作用。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切实增强扶贫的精准性,因鳏寡孤独、残疾智障的,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因子女就学致贫的,全部纳入贫困大学生政府救助和重点院校学生奖励范围;因病致贫、返贫的,由民政、卫计部门代缴参合金,并全部纳入大病救助范围;对缺技术缺资金的,由双联单位、金融机构和帮扶干部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推进,扶智、扶策、扶技、扶资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了农牧民创业、就业及增收致富能力。
(六)培育产业,拓宽“ “ 致富路” ”。按照“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心”的思路,我们着力推动“漫灌式”扶贫变“滴灌式”扶贫,“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特别是通过思想帮扶、技能培训等途径,激发了贫困户依靠自己的智慧、勤劳的双手改变贫困面貌、创造幸福生活的干劲。一是重点支持畜牧业发展,加大养殖细毛羊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提高舍饲养殖规模;二是支持发展农畜产品初加工,鼓励牧民在夏
季农闲时节通过采摘野生蘑菇、野生花椒、人工培育蘑菇、养殖草原虫草鸡等方式,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三是重视旅游扶贫,鼓励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民族手工艺、民族餐饮、乡村旅游等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农牧户创办牧家乐和家庭旅馆。四是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紧紧抓住工程项目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组建农牧民施工队伍,贫困户农牧民通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增加收入;五是加快推进农牧业担保贷款、特色农牧业保险等改革,创新以奖代投、先建后补等财政投入方式,健全产业大户、家庭农牧场等专项扶持政策,让更多贫困群众分享改革带来的实惠。六是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依托乡土资源优势,采取“政府+电商企业+农牧户”发展运营模式,举办各类电子商务培训班 X 期,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 X 人,在贫困村新建电商服务店 X 个,搭建“网货下乡”和“山货进城”平台,使“网络销售”成为群众致富的新技能。通过以上措施,去年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6 个百分点,达到 18%以上。
(七)整合资源,构建“ “ 大格局” ”。
。着眼构建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我们着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不断提高资源聚集的程度、加大资源倾斜的力度、提升资源使用的精度,构建了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大格局。
在投入机制上,杜绝“吃大锅饭”“撒胡椒面”,按照“一个集中”(资源向 X 个贫困村集中)、“三个统一”(统一布局、统一协调、统一考评)、“五个不变”(项目性质不变、资金用途不变、拨付程序不变、管理方式不变、责任主体不变)的原则,坚持把各类资源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村投入,在积极争取整村推进、“三西”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等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基础上,打好涉农项目资金“组合拳”,全面落实项目资金“五个倾斜”政策,并将县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 X%用于扶贫,扶贫资金中按 X%的比例向重点贫困村倾斜,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 X%增列专项扶贫预算,按照 X%以上的比例向重点贫困村倾斜,对各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优先向贫困村倾斜,实现了帮扶资金“八倾斜”。
在金融支持上,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便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X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设置了便民金融服务点,实现了金融服务组织全覆盖。三年来全县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 XX亿元,支农再贷款达到 XX 万元。全县金融机构为 X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放扶贫贷款 X 万元,其中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 X户 XX 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比例达到 X%。在整合社会力量上,在调配好政府扶贫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扶贫工作,协调辖区工矿企业、建筑企业、旅游企业等各类企业在用工时积极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有效依托市场力量促进扶贫。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脱贫攻坚”等活动,大力推广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帮扶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团体、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在工作责任落
实上,把贫困人口收入、产业培育等指标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制定下发《关于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整合和加强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乡镇干部长期驻村、帮联干部轮流驻村蹲点等工作制度,明确干部驻村入户次数、时间和工作内容,确保了帮扶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建立帮联单位、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三级衔接配合、上下联动机制和乡镇及部门单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考核责任制,出台《XX 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及队员考核办法》,制定了具体的督查通报、评比验收、考核评价办法和实施细则,实行严厉督查、严格考核、严肃问责,坚持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际成效来考验干部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检验单位的工作业绩,确保了脱贫攻坚取得实效。至 XX 年底,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XX 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达到 X 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达到 X%。
我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虽然全面完成,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产业发展层次相对较低、群众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这次中央专项巡视发现和指出的问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全
面小康“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不能少”的要求,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全力以赴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努力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持续压实扶贫责任。按照“县抓推进、乡镇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要求,坚决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发挥驻村工作队扶贫生力军作用,提高“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成效,因户因人落实脱贫对策。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干部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严格对各乡镇和联系帮扶单位工作成效进行考核,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二是持续落实精准要求。强化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加强扶贫、卫生、教育、民政等各部门间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识别精准度。完善并落实到村到户的精准帮扶措施清单,针对贫困原因、贫困类型,继续编制谋划一批到村到户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努力提高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精准度。
三是持续培育富民产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生态、旅游、文化等特色优势,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发展绿色农牧产业,引导发展牧家乐等乡村旅游,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特色种养和加工业,加强农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四是持续改善基础条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
县城等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加快农牧村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深入实施全域无垃圾行动,扎实开展以脏乱差治理和农牧村垃圾、污水、厕所等为重点的城乡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认真落实扶贫专项贷款、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
五是持续用好政策资金。进一步细化省、市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加大扶贫政策汇聚集成,增强农牧村发展内生动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着力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好项目和民生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8月30日,江西省脱贫攻坚工程专项督查工作汇报会在南昌举行。国扶办副主任郑文凯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汇报了我省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国扶办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郭建军、郑友清,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涂俊伟及主要处室负责人,省委农工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省直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会。会议由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涂俊伟主持。
郑文凯副主任指出,这次专项督查主要针对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千万减贫任务落实情况。包括逐级分解年度减贫任务情况,制定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规划情况、精准帮扶情况。二是扶贫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包括完善考核机制有关情况、贫困识别退出情况、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情况。三是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包括派驻情况、发挥作用情况。四是扶贫小额信贷情况。包括组织实施情况、政策落地情况、贫困户受益情况。
章康华主任汇报了我省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一是科学编制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机制;三是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四是改革完善脱贫攻坚保障体系;五是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创新小额信贷工作,建立了适合我省发展的“扶贫和移民产业信贷通”风险补偿机制,规范了工作程序。
针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碰到的实际困难,章康华主任提出了二点建议:一是请国家从顶层出台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完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二是建议国家研究制定新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切实指导各地做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监督管理。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府办驻崖坑村帮扶干部共同努力下,崖坑村紧紧围绕“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狠抓“三率一度”、“产业就业”,突出生产发展、生态优美、生活和谐工作主题,加快建设幸福崖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崖坑村位于黄埠镇北部7公处,辖区面积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60亩,山地面积9593亩,7个小组300户1135人,村两委干部3人,28名党员,3个党小组。按照七步法的要求,对照“七个不准”“四个从严”进行精准识别,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83人。全村因缺技术20户76人,占贫困人口的42%;缺劳力8户38人,占贫困人口的21%;因残12户36人,占贫困人口的19%;因病6户20人,占贫困人口的11%;其余因缺资金等3户13人,占7%。低保户31户73人,分散供养五保户3户,其中贫困户26户68人,占总数的93.2%,非贫困户5户5人。截止2018年底,崖坑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83人降至10人,2018年底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8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一)贫困户脱贫情况
1.已脱贫情况。通过实施十大扶贫政策,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按照精准退出程序,截止2018年底,45户173人实现脱贫,贫困综合发生率为0.88%。分看,201522户91人实现脱贫,2016年5户13人实现脱贫,2017年5户20人实现脱贫,2018年13户49人实现脱贫。
2.未脱贫情况。截止2018年底,全村有贫困人口4户10人因贫困程度深,劳动力严重不足或完全不具备劳动力的纯兜底户,将于2019、2020年相继脱贫。
(二)贫困村摘帽退出情况
崖坑村贫困村九大退出指标体系均全部达标。
1.贫困发生率。2018年贫困发生率为0.88%,低于2%,比2015年的16%,降低了15.2%。
2.交通方面。全村7个小组均完成一条3-3.5米以上通组水泥硬化公路,95%的村民修通入户路、入户便道。
3.饮水方面。吃水有保障,用水方式主要有山泉水、井水,水质均达标,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2018年,全村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
4.住房方面。实现100%农户住房安全。对居住在土坯房的7户贫困户、非贫困户住房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达到安全标准。
5.用电方面。户户通生活用电,并实现安全用电。
6.通讯方面。村委会所在地已通宽带网络;农户能收看到网络电视。
7.环境建设方面。7个25户以上自然村均有保洁员,全村共配备保洁员22名(含扶贫专岗);7个自然村均有垃圾集中收集点,垃圾收、运、处正常运转;95%以上农户享有无害化卫生厕所。
8.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建成村卫生计生室文化活动中心,总面积75平方米;9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和小舞台。
9.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67093.44元,来源于光伏发电站(15千瓦),受益17093.44元,龙头蔬菜基地分红5万。
二、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上户调查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对本村49户贫困户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1、落实产业扶贫政策。2017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政策的贫困户有27户,共计养殖家禽852羽、养牛10头、养蜂37箱、养鱼4亩、油茶2亩、蔬菜种植4亩、水稻35亩,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58695元;2018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政策的贫困户共有18户共计养殖家禽500羽,养牛1头,养蜂10箱,养鱼1亩,特色药材种植2.5亩,蔬菜瓜果种植4亩,油茶低改5亩,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6400元。刘青蔬菜基地链接贫困户10户,每年带来租金收益17500元,提供贫困户就业1人;强旺油茶基地链接贫困户15户,每年带来收益45000元。
2、落实就业扶贫政策。我村有19户20人在生态扶贫专岗就业;2017年有37人享受务工交通补贴,享受金额16900元;2018年有39人享受务工交通补贴15900元,进行普惠性培训40人,92人次。
3、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无辍学情况,我村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上学都有保障,教育部门开展教育扶贫工程,免收教辅资料费、平安保险费、作业本和一套校服费用,我村共有贫困学生43人,18人享有教育扶贫,其中学前教育补助(8人)、义务教育寄宿生补助(4人)、高中减免学杂费用(2人,1人贫困户)、雨露计划(5人)等政策。
4、电力扶贫。为本村49户贫困户每月减免电费10度,共计5880元。
5、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对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政策,政府代缴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人身意外险,2017年我村有13人享受健康扶贫,报销比例均在90%以上,贫困户自费比例控制在10%以内,2018年贫困户住院报销44人次,报销比例均超过90%。另150平方米卫生室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并配有村家庭签约医生李鹏英、曾凡铕为贫困户提供健康咨询和免费体检。
6、落实安居扶贫。我村2016年建设保障性住房1套,2016年已入住。2017年建设保障性住房1套(已入住),贫困户唯一住房为土坯房的“九改”5户,砖混房“七改”37户,非贫困户唯一住房为土坯房的“九改”2户,砖混房改水17户,改厕30户。截止目前,安全住房问题已全面解决。
7、落实兜底扶贫。2017年享受低保35户69人,其中属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29户62人,建档立卡扶贫户的低保人数占低保总人数的90%。2018年享受低保31户73人,其中属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26户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人数占低保总人数的93.1%。
三、项目实施情况
1、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一是卫生室正在扩建,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配有“签约医生”1名;二是投入17.3万元打造全村文化活动场所及附属设施,共计1921平米。
2、交通道路。2017年投入82.6万元对坑尾、安子、岗孜、狮姑坪、李屋、余屋通组路进行了硬化。目前村内主干道全面完成了道路硬化,入户路基本完成。
3、环境卫生。该村2016年1月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共拆除危(旧)土坯房17000余平方米,定期组织八员三工对全村的路道、河道、大屋场杂草进行清除,同时要求八员三工分路段负责,确保全村环境干净整洁。
4、村庄环境整治。2018年共计9个新农村建设点和1个基础项目,共计270万元,目前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成,正在验收结算。
四、驻村工作队及结对帮扶情况
我们驻村工作队黄埠镇人民政府派出,于2017年11月开始驻村的,按市、县、镇要求,每月除双休日外,吃住全部在村,每月在村20天以上。工作队认真学习有关扶贫政策、工作手册、有关文件,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特别是“十九大”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宣传,争取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走访贫困户,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协助村委会宣传和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解决矛盾纠纷;协助配合村委会做好秀美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参与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建设,与村委会打成一片,努力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崖坑村
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了美化、绿化、亮化,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的扶贫政策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道德水准明显提升,同时通过扶贫,帮助提高村级便民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着力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巩固提升工作,做到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继续做好后续帮扶工作,防止返贫问题。
2、加大对未脱贫户的帮扶和政策倾斜力度,因户施策,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使他们尽快脱贫。
3、积极向上争资争项,进一步完善交通水利设施和村里的公共服务设施。
4、继续做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工作,立足本村实际,结合本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农业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
5、进一步加强村庄环境整治,规范村八员三工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督促其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全面达到“五净一规范”要求。
6、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选树道德典型,弘扬新风尚。
崖坑村委会
—、村情概况
三潭村位于二龙乡北部,村部距乡政府12公里,全村面积约43平方公里,耕地 720 亩,有 14 个自然村,14 个村民小组。位置偏僻、资源缺乏、山多地少、交通条件差、群众居住分散。
村主要产业是食用菌种植、牛羊养殖。村两委班子健全,党员共 34 人,帮扶单位是镇平县医药公司,脱贫责任组长是王亚宁(二龙乡纪委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是王晓斌(镇平县医药公司质管科科长)。
三潭村共 381 户,1784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89 户 344 人。截至 2019 年底,全村已脱贫 87 户 341 人,其中 2016 年脱贫 11 户 40 人。2017 年脱贫 13 户 59 人。2018 年脱贫 60 户 235 人。2019 年 3 户 7 人。目前,未脱贫 2 户 3 人。2019 年底贫困发生率为 0.168%。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村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五条途径”的要求,坚持因户施策、一户多策,坚持保障与增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并重。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提高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的激发,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升脱贫质量上,先后实施了到户增收养殖业、种植业补贴 86 户 51.5万元、光伏发电扶贫 89 户 35.7万元、公益性岗位 53 人,月工资 710 元、600 元不等。金融扶贫带动 84 户,共发放补助25.2万元。危房改造60户211人,易地搬迁11户52人。劳动力转移就业64人。实施“七改一增”的共有 80 户。通过各种帮扶措施,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
三潭村有 1 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目前二龙乡政府至三潭村委道路已全部是水泥路,14 个村民组全部通水泥路。镇平县城至三潭村通客运班车,一天三班趟,通迖村里学校、村委会,能够满足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需求。全村农用饮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人畜用水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三潭村全村通动力电率达到 100%,户户通电率迖到 100%。
基本公共服务
目前全村广播电视通过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全覆盖。三潭村目前有一个文化活动室、1 个文体广场、两个宣传栏。三潭村卫生室房屋建筑面积 80平方米,村卫生室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配备有两名合格乡村医生。三潭村实现宽带通迗,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 50 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一方面村责任组及帮扶人通过电话形式,向贫困户宣传防疫事项及家庭人员健康情况,另一方面,组织公益岗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在村卡口值班、巡逻。在疫情形式好转时,立即通过电话等方式,向每户贫困户逐户了解生产、务工情况,在不接触外人的情况下发展生产,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积极协调外出务工证明等。截至目前,所有贫困户家庭人员种植香菇,养殖牛羊,加工玉器,外出务工等,均恢复到年前水平。
村集体经济:三潭村通过光伏发电年分红 35.7 万元,上级财政拨付 3 万元左右,其他社会捐赠 1 万元左右。
三、工作打算
在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指导下,三潭村确立了脱
贫攻坚的四大支柱产业,即香菇及中药材种植、旅游开发、畜牧养殖、玉器加工。
依靠山区自然条件,按照“绿色、生态、高效、环保”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现有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为基础,以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为抓手,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大力发展香菇和中药材种植,把三潭村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香菇和中药材产业带,增加贫困户收入。
借助瑞贝卡集团开发北顶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引导三潭村民发展“农家乐”,参与到旅游开发、旅游服务中,通过安置工作岗位,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增加村民人均收入。
引导弱劳动力或劳动力较少的农户发展牛、羊、柴鸡养殖,确保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益。
XX乡地处我区东部,距主城区19公里,辐圆面积18.6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 3462户, 农业人口10513人,总耕地面积9881亩,人均耕地0.9亩。经过前期调查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587户,贫困人口1659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2.7%。我乡有凉亭桥村、马桑沟村、断石桥村、桂花沟村4个贫困村,要在与全市、全区同步进入小康,任务十分繁重,全乡致困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因自然环境致贫。
由于XX乡所处的地域环境,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生产十分困难,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一、基本情况 村下辖 7 个村民小组,共 292 户 869 人(其中,中共党员 25 名;少数民族2 名;残疾人 4 名),建档贫困户 49 户 157 人,已成功脱贫 42 户 141 人,现有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7 户、16 人。该村耕地面积 982.68 亩,林地 825.6 亩,产业以种植桃子、李子、柚子等经济水果为主,种植面积约 1300 亩。全村道路约 11.5 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 11.5 公里。拦河堰 1 处,塘堰 6 口,渠道 3500余米。全村 600 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350 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计划 2017 年底实现贫困户“1 超 6 有”、贫困村“1 低 5 有的”脱贫目标,成功脱贫“摘帽”。
二、突出推进整村脱贫 首先,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开发。产业开发是贫困村群众的迫切需要,根据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力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一是水果种植。针对全村水果以皮球桃为主,品种严重老化,种植技术缺乏、经济效益差的问题。3 月,由市水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对接区农业局引进优良李子、樱桃、桃树品种 200 亩,邀请专家做好技术指导。二是蔬菜种植。结合近郊优势,采取林下套种魔芋模式,4 月底前完成魔芋种植约 200 亩。引进业主投资 300 万元,新建大棚种植基地 60 亩、特色水产养殖 40亩。三是经济林木种植。桂花湾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投资 500 万元,正在规划种植金槐树特色林木 100 亩及其他经济苗木 100 亩,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通过整治提高土地耕作效率。
其次,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开发,对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一是加强产业道路建设。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积极向区交运局等部门争取资金,已落实资金 144 万元,11 月底前修建 4 公里坡地产业道路,为果农运输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7 月底前,争取 2017 年小农水项目,完成清淤并衬砌硬化整治 5 社约 5 亩的老堰塘和整治 2
社、3 社、4 社、5 社、11 社、12 社灌溉渠道 3 公里,增加灌溉面积 200 亩。规划在 2 社、3 社、4 社、5 社、11 社、12 社新建 6 口蓄水池,在 3 社、4 社、12社新建 3 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 600 人(含易地搬迁安置点 30 人)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适应村以桃花节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对接区旅游局落实旅游公厕项目补助指标,新建固定公厕 3 个,配套建设沼气池 3 个,改善旅游环境。
第三,着力抓好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统一规划、综合配套”的原则,逐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和农村建设规范化的目标。一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 2017 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 377 万元改造旧房风貌 40 户,新建急避难场所 3 处、垃圾库 4个、凉亭 5 个;安装太阳能路灯 15 个。二是实施房屋改造。实施 D 级危房改造30 户(贫困户 6 户、非贫困户 24 户)、C 级危房加固 30 户(贫困户 9 户、非贫困户 21 户)。
第四,加大扶贫到户工作力度。正确处理扶贫“点”与“面”的关系,本着“真扶贫、扶真贫”的工作宗旨,科学制定脱贫计划,针对性地开好“药方子”,切实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法”。一是因户施策增加收入。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五个一批”要求,产业就业发展 10 人:通过林下魔芋种植、林下畜禽种植产业,采取方式“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 3000 元。通过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提供 3 个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 10000 元;社会保障兜底 4 人:对缺劳力的 3 人贫困户采取低保兜底,解决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帮扶 16 人;教育帮扶 2 人: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困难补助 2 人。二是继续推进六联机制。完善评比奖励机制,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构建人人互动、心心相连的基层治理格局。三是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在这次村“两委”换届中,选派挂片领导任党支部书记,增设副书记 1 名,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抓好青年人才党员和后备干部培养,今年计划发展党员 1 名,储备“五有”后备干部 2名。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希望通过以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使村贫困户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村贫困发生率低于 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2 根据 8 月 21 日区脱贫攻坚第 9 次领导会议精神,现在将乡村在 2017 年脱贫攻坚终前阶段工作、存在问题、下一步打算三个方面做如下汇报:
一、前阶段所做工作 (一)全面展开: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在 6 月份回头看工作中,对全村77 户 180 人贫困户进行再次精准比对,识别出 2 户,5 人不符合政策的贫困户,现在已经按照政策取消贫困户资格,对于家庭贫困,符合贫困户要求的 3 户,3人增加进入贫困户序列。
(二)基础建设有序进行。1、市级专项财政资金 10 万元,用于整治塘堰 1口、新建 2 个蓄水池,5 月份开工,7 月份已经完成验收。2、新建社道路 2.3公里,5 月份开工,路基已经完工,预计 9 月底全面完成。3、区农办打捆资金62.33 万元,用于新建公路 1 公里、改建厕所、新建水塔,7 月份招标,8 月份开工,预计 9 月底完工。4、区扶贫专项到村资金 18 万元,用于新进塘堰 1 口、整治塘堰 2 口,现在正在招标,预计 9 月底完工。5、市区两级扶贫资金 31.23万,用于新建塘堰 2 口、整治 1 口,建好后作为村集体鱼塘,扩张集体经济收益渠道,现在正在招标,预计 9 月底完工。
(三)易地搬迁工作稳步推进。其中集中安置 17 户,47 人,安置房主体和基础设施已经完工,9 月份可入住;分散安置 1 户,已经建成,达到入住条件;投亲靠友 2 户,已经入住。
(四)产业发展形势大好。在扶贫政策的大力帮扶下,村民干劲十足,17年村上新兴经营主体呈现爆发式发展,村上先后成立了合作社 1 个、家庭农场 4个,对于周围其他村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全村现在有企业 1 个,合作社 3个,家庭农场 5 个,流转土地 1900 亩,占全村土地的 66.3%。目前村上产业发展呈现处多样化,有菌类种植、水稻种植、特色水果种植,还有油桐种植、牛羊养殖、水产养殖。
(五)四好村、四好户建设深入人心。一是通过广播、村干部入户宣传“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二是通过“四
好户”、六联示范户评选工作,给予先进户一定的物资奖励,提高村民参与度;三是通过危房改造 16 户、新建房屋 5 户,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四是充分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的优势,让 10 名贫困户按时打扫社道路,保障道路清洁;五是积极开展农民夜校,请畜牧局、农业局的专家为村民培训种养技术,驻村干部、农技员、第一书记为村民讲解法律法规、扶贫政策、医疗卫生知识等。
(六)村集体经济稳步提升。在 15 年以前,村集体经济为零,16 年达到了24400 元,在 17 年达到 44400 元。17 年的集体收入包括 1.26 万元的分红资金、1 万元的水库租金、1800 元的村办公室租金、2 万元的土地流转服务费用。
(七)多方帮扶消除贫困。一是通过教育扶贫政策,为贫困户中的 26 名学生一共减免各类学杂费 21300 元,减轻了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二是通过医疗扶贫为 12 名生病住院的贫困户减免了医疗费用支出 25870 元;三是企业帮扶,鹏达广告出资 1.4 万元,先后 2 次到村慰问贫困户、贫困户学生;四是帮扶单位市体育局、区农业局、区医保局先后组织慰问 45 户贫困户、医保局出资 2 万元、农业局出资 1 万元帮扶贫困户建房、农业局出资 4 万元、医保局出资 10 万元帮助 39 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医保局出资 4400 元为 19 户结对贫困户购买复合肥。
二、存在问题 (一)易地搬迁点:1、集中供水站,无法供水。2、生活燃料问题未解决。3、细节方面有待优化,例如护栏、竹篱笆、杂草问题。
(二)老西路建设缓慢,影响出行。
(三)动力电缺乏,影响村产业发展。向经信局多次申请安装 2 台变压器,无果。
(四)坡行护栏问题。因村地理位置特殊,坡高路陡,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安装坡行护栏 2000 米。
三、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四好村”建设,争取评为省级四好村。
(二)根据上级要求完善软件资料。
(三)在 9 月底前,在建基础设施全面完工。
(四)推进产业发展,特别是滞后产业油桐的发展。
(五)9 月底前完成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入住工作。
(六)积极拓展村集体收入渠道。
【环保攻坚宣传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镇多措并举抓环保攻坚09-26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06-15
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汇报06-20
怀宁脱贫攻坚工作汇报10-07
脱贫攻坚工作经验汇报12-10
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01-12
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07-25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10-27
关于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工作总结汇报202007-18
百日攻坚周汇报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