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及自动化毕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电气及自动化毕业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电气自动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也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功能也逐渐趋于强大。文章介绍了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及特点,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作为我国新型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所涉及到的领域及行业较为广泛。

第一篇:电气及自动化毕业论文

《电气CAD》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了《电气CAD》课程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及《电气CAD》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的关系,提出了《电气CAD》和专业知识结合的具体方法,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电气CAD 专业知识 应用探讨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制图的效果。国家有关部门早已做出决定,要求大力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技术在各领域的运用。目前在许多工程设计和施工、科学研究方面已广泛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技术。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使用CAD技术,可调用建筑平面图,可随时调用图形库中的图形,可以磁盘或光盘存储,输出图纸份数不受限制,为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CAD技术已成为建筑电气工程人员设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作为建筑类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承担着为建筑业输送人才的重任,开设《电气CAD》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电气CAD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电气CAD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CAD理论和技术并与专业知识结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已势在必行,因此,探讨《电气CAD》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毕业设计选题要求

毕业设计选题要适应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建筑类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

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坚实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智能建筑以及工业与电气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研制开发,维护和决策管理等方面,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建筑物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楼宇的智能监测与控制设计以及相关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管理工作,也适合到工矿企业从事自动化系统及仪器仪表的研制开发、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工作。

为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毕业设计课题要求能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作为智能建筑方向的设计课题主要有两种类型:工程设计型、研究开发型。工程设计型主要包括建筑物强弱电系统设计,智能大厦电气系统设计,楼宇供配电系统设计。工程设计型课题除了完成文献查阅、翻译,完成相应的设计计算,编制设计说明书之外,还要完成一定量的工程图纸的绘制。这些工程图纸以前都是手绘完成,工作量大,花费的时间较多,现在要用到《电气CAD》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利用CAD技术在计算机上完成。只有把专业知识和《电气CAD》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联系,提高计算机水平,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电气CAD》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的关系

2.1《电气CAD》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

《电气CAD》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实践性,与相关基础课及专业课联系密切。《电气CAD》课程主要学习当前使用较广泛的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软件。选用AutoDesk公司的AutoCAD以及国内一些軟件公司在相应软件平台上开发的专业设计制图软件,如北京天正工程软件公司在AutoCAD的基础上开发的天正电气。通过《电气CAD》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绘图软件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实例操作和设计技巧,熟悉电气工程CAD制图的规范等,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2],并将该课程所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工业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之中。

2.2《电气CAD》和专业主干课的关系

学习《电气CAD》的目的,就是要学会使用AutoCAD这个工具,完成工程设计,提高设计效率。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课题涉及的主干课程有:《照明工程》、《建筑物供电》、《电气控制与PLC》、《电缆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建筑设备自动化与系统集成》、《现场总线技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等多门专业课。这些课程中都涉及到工程图的绘制,《电气CAD》与上述专业主干课联系密切,学生在掌握主干课的基础上,利用电气CAD技术可以完成工程图的绘制,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就能把学过的专业知识和《电气CAD》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电气CAD》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3.1《电气CAD》和专业知识的关系

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课题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照明,动力,变配电装置,电梯,通讯系统,广播系统,电缆电视,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消防系统,防盗保安系统,建筑物内微机监测控制系统及自动化仪表等。对电气工程人员来说,熟悉建筑物的各种电气功能,掌握设备、元件、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及安装方式、位置、标高,熟练掌握建筑物的电气管线的走向、布置、敷设方式、位置、标高,掌握控制、联动、监控、监测、计量、报警、显示、摄录等电路的原理及线路,掌握各类机房(如变配电室、电梯机房、消防中心)的布置及功能,掌握线路保护方式及防雷接地等专业知识,才能准确绘制施工图,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决算,编制设备、材料清单。在毕业设计中涉及到的工程图主要有:电气总平面图,电气系统图,电气设备平面图,控制原理图,图例,电缆清单,设备材料表等,工程图运用《电气CAD》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绘制。

3.2《电气CAD》和专业知识结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课题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同时为了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规定至少有两张手绘图。有关强弱电的课题一般完成40张左右工程图的绘制,供配电系统的课题完成20张左右工程图绘制。完成的图纸主要有平面图,系统图,控制原理图,图例等。

平面图是在建筑物平面上标出电气设备、元件、管线等实际布置的图样。平面图主要有:照明,插座,防雷,接地,电缆电视,火灾报警及自动消防,保安防盗,微机监控,自动化仪表等。通过平面图可了解每幢建筑物及其各个不同标高上装设的电气设备、元件及管线等的实际布置。

电气系统图是用单线图表示电能或电信号按回路分配出去的图样。常用的系统图主要有:动力,照明,变配电装置,通讯广播,电缆电视,火灾报警,保安防盗,微机监控,自动化仪表等。通过电气系统图可了解系统回路个数及主要用电设备的容量、控制方式等。

图例是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该系统中使用的图形符号或文字符号。设备材料表是用表格列出系统主要设备及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走向、敷设方法等内容。

通过平面图、系统图的绘制,熟练掌握照明,动力,变配电装置,电梯,通讯系统,广播系统,电缆电视,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消防系统,防盗保安系统,建筑物内微机监测控制系统及自动化仪表等专业知识,并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同时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掌握线型的设置方法,图层设置方法,掌握点、直线、矩形、多边形、圆、圆弧、多段线等基本对象的绘制,掌握图块的使用方法,尺寸标注,文字标注,表格的绘制,并把CAD技术和专业课知识结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及解决工程实践的能力。

4结论

在毕业设计中应用电气CAD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电气CAD》和专业知识的结合,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2005年、2006年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设计中应用电气CAD技术做工程设计型课题)进行调查,这些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了,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们会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电气CAD》课程授课内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毕业设计,服务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高满茹.建筑配电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231-265

[2]舒飞.AutoCAD2005电气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100□

作者:陈红艳 刘兆峰 阎 俏 段晨旭 王 岷

第二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估学生学习科研水平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指出存在于毕业设计中选题、教师指导及学生完成、评阅和答辩等多个环节中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毕业设计;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王金凤(1977-),女,河南宁陵人,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陈根永(1964-),男,河南禹州人,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1)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由选题、教师指导及学生完成、评阅和答辩等多个环节组成。[1]本文结合笔者指导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实践,指出了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毕业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方面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础,决定了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选题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决定学生能否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由于电气工程专业(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就业优势,大部分毕业生都到相关事业单位工作,所以多年来工程设计型题目一直占我院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主导地位。这就直接导致选题陈旧、一题多届、多人一题现象的发生。

2.指导方面

指导教师把握着整个设计的方向,指导教师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做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及收获大小。由于高校的扩招,师生比减小,再加上高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承担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偏少,精力不足;由于每生一题,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指导起来费时费力,教师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

3.学生设计方面

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现在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有些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对未来工作没有多大作用,此外,找工作面试等也花费不少时间。有些考研和准备继续考研的学生虽然普遍重视毕业设计,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但他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伴随着研究生考试成绩下达以及准备复试、调剂等问题,使他们在设计上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从而使设计质量大打折扣。

另外,学生还不适应毕业设计这样的以自学为主、独立工作完成相关任务的教学环节,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进行方案构思、论证和确定具体设计,同时还要学习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CAD/CAM等软件的应用,VB、VC、VF等高级语言编程技术应用等,也是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4.教师评阅方面

毕业设计完成之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体评阅,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评定成绩,指导教师评定后,院里还指定其他教师进行互评。指导教师往往根据平时完成情况给分,而忽视后来的成品质量。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多互评教师也只能走马观花,有些直接根据指导教师的成绩给分,往往不能看出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达不到互评的目的。

5.答辩方面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研究问题的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进行审定的依据。

鉴于目前答辩基本都是全部通过的现状,答辩似乎成了一种形式,这也使得一些学生放松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另外,因答辩不过关学生不能毕业,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影响专业的就业率,再者,组织二次答辩或次年再答辩费时费力,这也是各专业答辩委员会考虑全部通过答辩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1.遵循原则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2]一是应该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除了要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还应有一定的工程、生产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结合实际综合分析和灵活运用。二是可行性强,工作量和难易度适中,过难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过易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三是题目应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能因材施教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合我院近几年的选题情况,目前毕业设计的选题类型大概有以下几种。[3]

(1)工程设计型:主要以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初步设计为主要内容,包括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和二次部分设计,发电厂热力部分和电气部分设计等。

(2)产品开发型,以可编程控制器(PLC)等为基础,研发如电子驱鸟器等简易装置。

(3)实验研究型: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主要包括负荷预测、潮流计算、稳定性分析,故障分析等,还有一些简单管理软件的开发,如结合郑州大学新校区建设进行的图纸管理系统软件,已用于实际生产管理。

(4)软件仿真型:主要以MATLAB为基础,应用其Simulink组件进行电路或系统仿真分析。

(5)调研综述型:结合学科前沿,全面了解某一专业方向的发展状况,如新能源发电、电力市场等。

同时为保证选题的多样性,学院要求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题目,五年内不得重复使用。

2.加强教师指导

为了提高设计质量,我院把整个指导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初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后,指导教师要逐步指导学生进入状态。根据所选题目进行文献资料和查阅,填写开题报告。设计进行中,指导教师必须保证与学生的见面答疑时间不少于每周每生1小时(同时做好考勤工作),保证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有问题能与教师及时沟通,同时鼓励教师公布自己的手机和电子邮件,以便与学生随时交流。中期填写中期报告,总结前阶段成果,并做好后一段的计划,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设计的实际情况分别指导。答辩前,指导学生为答辩做准备,把学校、学院的具体要求再次明确给学生,尤其是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打印、装订等细节,是否进行了外文文献翻译等,帮助学生树立工程设计的基本意识,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学校和学院每年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评优,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激发指导教师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学习内容

针对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提醒学生找工作和考研固然重要,但都是以其顺利毕业为先决条件的,毕业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环节,从中学更多的东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不熟悉软硬件)而导致设计质量不高的问题,指导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点基础知识,或者提前将题目给学生,让他们自学,以免磨刀误了砍柴工。

4.认真评阅

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不同,学院分别设计提出了10条具体评阅要求对照评分。比如,针对所选题目,是否满足教学目标要求,是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成品,是否满足工作量要求,图表、公式、数学符号等是否符合电气工程专业的规范和惯例等;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是否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是否有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软件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同时针对学生毕业设计成品,还要求指导教师给出不少于150字的评语,评阅教师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语,并结合论文情况给出2~3个问题供答辩委员参考。这就使得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认真审阅论文后才能完成。

5.严格答辩

毕业答辩是一项很严肃的事情,也是考核学生成品真实性的最主要标准之一。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答辩成绩的比例定为指导教师评分占40%,评阅教师评分占10%,答辩小组评分占40%,设计的图纸、程序等占10%。强调了答辩小组的重要性,使成绩评定更加公正客观。设计的图纸、程序由专门的教师一一考核,不能合理解释图纸内容和程序调试不通者扣除相应成绩,更甚者不允许答辩,以免学生蒙混过关,促使他们独立完成该部分内容。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改进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毕业设计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在成品的排版装订方面表现更为明显。部分学生的设计内容已经融为教师科研的一部分,也有少部分学生能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撰写论文,在全国的CN刊物上发表。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这一实践环节,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貫彻实施学院的具体要求,以期使毕业设计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手册(电工卷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孙国强,谢照军,卫志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2):113-114.

[3]李广凯,李庚银,赵成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5):101-103.

(责任编辑:苏宇嵬)

作者:王金凤 陈根永 杨丽徙

第三篇: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电气自动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也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功能也逐渐趋于强大。文章介绍了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及特点,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作为我国新型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所涉及到的领域及行业较为广泛。在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地不断完善,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地发展进程。电气自动化的有效应用,极大的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大幅度地降低看劳动者的劳动负荷,并且提高管理监督及信息传输地有效性及准确性,进一步实现了高效安全地生产过程。

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通过研究可知,电气自动化的形成,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变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化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了综合性的学科体系,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力设备不断涌现出来,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电气自动化发展变革的主要趋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微型计算机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进电气自动化迈向新的高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信息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推进了电气自动化的现代化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通讯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智能化技术得以形成,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内部结构,扩大了电气自动化的规模,促进了复杂问题的高效解决。但电气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其控制理论尚未发展健全,此种情况下催生了大规模的系统控制和复杂系统智能控制自动化理论以及方法,这就为电气自动化的技术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现代通信科学技术、微型计算机以及智能化技术所形成的现代自动化系统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为电气自动化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气自动化不断发展成熟,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人工智能、医学、交通以及现代制造技术等的发展,在农业、工业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2.1 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

信息技术是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广泛的讲就是指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的一切手段这些技术手段主要目的是用来处理、传感、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体。

现代信息技术又称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上的它是以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为主体将各个种类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并进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控制等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包括光电子、微电子以及分子电子等有关元器件制造的信息基础技术。主要是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信息应用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自动化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支配性影响。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同时为电气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加先进的工具基础。

2.2 与物理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

20世纪的后半叶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固体电子学也主要是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自动化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微机电、生物系统、光子学系统。

2.3 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

现代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势必带动着依赖现代技术的电气自动化、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也将迅速发展起来。

三、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系统结构通用化

在企业网络结构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合理应用,能够为企业内部计算机监督、设备监控等数据通讯安全提供有效保证,从而维护企业内部各项信息安全,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此可知,在电气自动化未来发展中,系统结构通用化是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能够基于内部网络对现场设备进行高效监督,从而维护系统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3.2 系统平台的开放化和信息化

在未来电气自动化发展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系统平台将逐步实现开放化和信息化。具体来讲,开放化是系统一体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将管理、决策、设计与控制等有机融合于一体,从而全面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与此同时,系统平台的开放化能够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实现信息实时交换与共享,促进系统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

在系统平台开放化的过程中,能够基于接口实现系统与外界网络环境的有序连接,在局部系统监视、调节、管理控制中得到良好應用,并在电力系统各元件内得到广泛应用,促进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调度自动化的顺利实现,并且有助于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的开放化合信息化是促进系统应用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平台,基于电力设备设计、制造以及运行等环节,对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进行优化利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率,凸显其应用优势,以信息技术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变革创新,从而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合理应用。

3.3 标准化的系统程序接口

当前世界上衡量工业现代化水平高低的公认标准之一便是电气自动化水平。电气自动化不仅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核心技术,更是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选途径。标准化的程序接口在网络方面可以使用TCP/IP作为统一的通讯标准可以保证不同厂家之间的软硬件产品数据正常交换在与企业的管理系统、监控系统连接时至关重要的是基于硬件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使用Windows NT作为操作系统还解决了它们之间的通讯障碍能够使硬件可以在自动控制和管理平台之间建立一种最好的接口。方便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基于Windows系统的标准和技术大大减少了工程时间和费用。

结语

电气工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电气自动化水平则是现代化生活生产水平的重要体现,不但支撑着现代电气工程的发展,更是一切工业发展的前提与原动力。电气自动化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的智能化,经济效益及自动化水平,为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柏苑鑫

第四篇: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探讨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将电气设备、计算机技术等内容整合到一起,实现对于电气操作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和隐患,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对于当前来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已经被应用到不同的行业领域中,提高它的工作效率和目的。但是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特点来看,它仍然存在不同的漏洞,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和优化,工作人员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推动它的进一步发展。本篇文章通过对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的目的进行阐述,分析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改造的要点,从而探讨加强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

引言

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创新的保障,它改变了原有的作业模式,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施的应用,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将电气自动化系统与不同的技术领域结合到一起,实现在功能上的创新和拓展。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等不同的内容,它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完成不同数据的计算,从而确保电气工程的连续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的整体效益,有关人员需要就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的改造,就此展开具体的研究。

1、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改造目的

1.1功能多样化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它需要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各个阶段的控制,包括电气工程设备、线路的技术参数以及实时状态,从而采取合理的操作方式,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工厂生产等领域应用的有效性,需要通过系统改造的方式确保功能上的多样化,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更侧重于对于电能在调度上的控制,通过计算机的软件功能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保证电能值的有效性。系统改造是在功能上进行完善,包括电压传输以及负荷运行等方面,为远程控制提供相应的保障,并且可以适应于不同的生产领域,简化原有的操作界面,提高功能在应用中的有效性。

1.2设备智能化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改造进程中,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实现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发展。首先,电气设备是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基础,只有满足设备的使用功能,将设备与不同的线路连接到一起,才能保证电能的稳定输出。在传统的电气工程中,常常会由于设备故障导致不同的安全事故,而且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智能化的改造中需要通过程序指令的优化,提高设备在运行中的工作效率,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的管控,由控制中心发出不同的指令信息,达到有序执行的目的。

1.3降低能耗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它涉及到不同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需要将不同的设备功能整合到一起,这也就意味着电气自动化系统可能会造成额外的能源消耗。随着系统改造的推进,有关人员需要将能耗问题作为改造的关键要点,从实际情况入手,在线路设计以及设备选择中,需要对它的能源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对于技术方面的调整和运用。资源和能源危机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改造中,需要合理的对参数进行调节,选用现代化的能源设备,从而减少过程中的损耗问题,达到能源的高效运用。

2、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的要点

2.1防雷接地系统的优化改造

防雷接地系统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为了确保电能运行的稳定性,需要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它的可靠性。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防雷接地系统的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接地体、接地线等材料设施的规格型号,将其与实际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环境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满足电气荷载上的要求,尽量避免由于设施不配套导致的安全问题。其次,在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应该将其与电气工程的不同要素结合到一起,考虑到自动化系统的不同功能,采取合理的接线方式,对防雷装置的技术参数等进行优化。另外,在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中,为了避免雷击、过电流等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对原有的外露设备进行检查,安装相应的防护网,从而达到全面的管控,提高防雷接地系统在电气自动化中的有效应用。

2.2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改造

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它的电气自动化的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装置外观以及线路连接方式,根据实践经验,对它的缺陷位置进行处理,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同步控制装置应用到其中,从而发现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设备的零部件以及构造进行改造,优化它的操作模式。其次,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改造中,需要对它的操控过程进行优化,将一体化理念应用到其中,拓展设备的应用范畴,就是就电气工程中的设备位置进行确定,在操控中可以通过同一个界面进行不同的功能操作,使得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更加流畅。另外,还可以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软件系统进行改造,包括程序指令设计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将PLC控制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其中,避免程序替换等环节存在的故障问题。

2.3节能改造

节能改造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它是从电气工程的不同环节入手进行设计、安装以及运行等方面的优化,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应用中的长期性。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线路设计进行改造,对它的电阻、电压等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在导线的选择上既要满足荷载需要,又要减少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在布线中尽量以直路为主,降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传输距离。其次,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变压器、电源来说,确保电流在运行中的三相平衡,将节能型设备引入到其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在节能改造中还应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效果,在设计中对它的负荷值进行选择,按照均衡分布的原则进行设计。

3、加强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的措施

3.1加强系统设计优化

为了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的有效性,有关部门需要加强设计过程中的优化工作,从实际情况入手,在遵循安全、功能以及质量的基础上展开进行改造。首先,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技术进行整理,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以及故障诊断技术等,将先进的理念应用到其中,考虑到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将现代化设施应用到其中,保证系统改造的有效性。另外,还应该做好检修方面的改造设计,对电气工程的相关资料和文件进行查找,作为改造设计的主要依据。

3.2提高改造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工作中,有关部门需要针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明确电气自动化相关的知识技能,可以对自动化系统改造的图纸和文件进行了解,从而对改造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确保系统改造的有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系统改造的应用中,有关部门需要明确它的作用以及优势,实现在功能上的多样化发展,提高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有关人员需要从设备、线路以及节能等不同的角度上进行优化改造,并且强调设计的重要性,提高改造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玉博,王清远,王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20.

[2]李开敏.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应用[J].水电水利,2020,4(9):71-72.

[3]李波,张媛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精品,2020(13):1.

[4]古建新.新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运用[J].2020.

作者:欧阳浩然

第五篇:电气自动化中的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应用更为多样化。对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的电气设备接地安装中,接地故障现象仍然存在,这将直接影响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的应用效益。基于此,本文介绍电气接地的基本概念、分析及作用,进一步提出电气接地的优化策略,并阐述电气保护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接地技术;保护技术

1.引言

接地故障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严重电气自动化故障,根据导致的故障因素不同可进行系统化归类,并根据分析进行具体形式处理。因此明确发生接地故障的影响因素和故障种类对解决故障极为重要,对此本文将对接地故障全面阐述和优化策略总结,以便为施工应用提供参考。

2.电气接地概述及分类

将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心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采用导体与大地连接成为电气接地[1]。电气接地主要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三种类型。首先工作接地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操作中,正常运转情况下其内部具有较小的不平衡电流通过,一旦出现接地故障,其内部电流高达上千安培,在留到接地电极时可被继电保护装置快速切断进行电力系统保护。其次是防雷接地主要用于应对高压防控,一般只有在雷电冲击作用下才能产生电流,且在防雷接地电极的雷电流为数十到上百千安培,其持续的时间较短。最后是保护接地主要应用在保证周边绝缘破坏和人身安全,其接地故障主要出现在设备绝缘破坏的情况下。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接地的作用

3.1.减少电击损坏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大规模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且建筑呈现复杂多样的构造。但随着建筑高度的提升,遭受雷击的发生率也增高,特别是在阴雨天内,人体作为良好的导体,在受到潮湿情况下会增大电量,造成巨大电击,且一旦发生电击事故造成的破坏性极为严重。对此将电气自动化设备接地施工,将建筑吸引的电流通过电路传送到地表,从而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系统,这样就可以减少阴雨天气中雷击故事造成的巨大伤害。

3.2.维持系统运转稳定性

电力系统接地采用电阻较小的中线点接地,这时中线点的电位接近于0,两种接地形式不具备较高的电阻要求,但变电站处于独立的连接体系中,这时中线点接地就可以保证电力的平稳运输,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只考虑相电压的绝缘水平即可,从而防止电气系统出现震荡,确保继电保护的安全性。

4.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接地保护的防范措施

4.1.接地工作

接地工作的形式有很多种,一般有浮地、多点接地、单点接地和混合接地,接地工作主要是以系统变压器的中性线为对象进行接地设计和安装,在工作接地中需要重视接线端子的应用,正常的供配电系统中,接线端子放置在配电柜中进行储存保管,可以有效保护接线端子,从而保证接地的可靠性。另外在进行接地工作中设备底线禁止布置为封闭环状,避免外界磁场影响其产生感应电流[2]。

4.2.屏蔽和防静电

电子自动化系统中,很容易受到电磁和静电的干扰影响,而应用接地设备则可以很好的预防和避开干扰,为电气自动化系提供良好的运转环境。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工程中需要将接地设备外壳和PE线紧密连接,将PE线与导线中的屏蔽管线相连接,连接时确认两端管线正确无误,为提高电气保护的整体屏蔽效益,可进行多处PE线的连接处理。静电多产生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对此需要保证接地设备良好的接地和运转效果,同时要保证电子设备芯片处于平稳的工作状态中。

4.3.直接接地

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智能化建筑工程愈加广泛,电气设备的种类也随之增多,特别是通讯类和自动化设备,若要保证所有两者的正常同时应用,就需要提高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的设计应用效果,这就需要深入电气接地和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首先要控制好自动化系统的电子设备运行状态,这就要求根据不同形式的电能需求,将电子设备的信息内容进行传输状态下的转换,做好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接地保护的防范。特别是对模拟信号和编辑信号的扩大应用,搭建稳定的微电流单位平台。另外还需要注意,在进行直接接地施工中,一般选用绝缘截面较大的铜芯作为引导线,且在确定引线后,PE线和N线都不与引线进行连接,避免出现严重的地接故障。

4.4.安全保护

在现代的普遍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接地的实施中,首先要将电气设备中不含电的金属零部件进行连接地体,连接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与PE线和N线连接,这样才能保证保护接地。而对于智能化的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接地的实施,就需要更加全面复杂的接地标准要求。首先将不带的设备和配件以及强弱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接地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这是由于一旦触发接地事故,电气设备漏电后会导致人体受到电击,严重时导致生命危险,对于此可以通过控制接地电阻数值,即选择标准的接地装置电阻方法,达到控制压降值的作用,保证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5.电气保护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5.1.科学的设备选择

目前市场生产的继电保护装置样式较多,在进行选择时需要重视其质量和应用效果两个层面,避免应用的装置因不合理而造成安全事故或重复性的检修。因此在进行设备选择时要考虑到质量和技术原则,择优质的产品。必要的情况下选择知名度较高的信誉产业,保证基本的产品服務质量。

5.2.规范的安装调试

相比较传统的电气系统,电气系统自动化需要配置更具功能性的继电保护装置,即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个元件单元的类型多样化。面对复杂多样的继电保护装置,就需要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基本的安装技术要点,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保证装置的最大安全保护效益。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化的检查测验,一般可通过记录80%的额定电压在装置设备中的数据变化[3],观察具体的装置运转状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维护调整,直至符合规定的安全保护要求。

5.3.设备的验收及运行维护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进行及时的验收维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继电装置的工作原理,把控其正常的运转形式,保证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就目前的发展应用来看,巡检方法仍然是电力系统的安全策略的主要形式,且实际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在采取相应的故常处理方法之前需要做好必要的故障处理方案,和对后期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可进行系统化的调整,提高设备维护和巡查的效益。另一方面,在进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过程中,也要关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杨哥按照规范的管理机制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

6.结束语

综合而言,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和保护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建筑长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实际的电气接地施工中,要集合施工要求、设备和施工环境等进行安装。对整个接地系统都要做好设计评估,重视接地的实际效益,才能发挥电气接地的施工意义。另外电气接地施工中,也要注意完善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对电气系统深入研究和检查,确保电力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进展。

参考文献

[1]黄新星.电气自动化中的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112-113.

[2]夏季.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7):257-258.

[3]王晓彤,朱经敏.分析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冶金与材料,2020,40(01):93+95.

姓名:唐佳伟,性别:男,出生年月:1998.1.26,籍贯:湖北省潜江市,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单位:汉口学院

作者:唐佳伟

上一篇:法学学位论文下一篇:电力行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