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民主高效课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语文教学呼唤民主

民主是指学生有参与语文教学或对语文教学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其核心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民主就像是搭在师生心灵的桥, 民主程度越高, 连接心灵的这座桥梁就越坚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说:“教师不重在教, 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教师要有信仰心, 要有责任心, 要有共和精神。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 要和同学表同情, 参与到学生里面去, 指导他们。教师要以赤子之心去引导学生创造。”“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 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 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在提倡素质教育, 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 要真正给学生以民主。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已有的认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 学生的认知总有一定的过程, 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浅入深。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可能有专业的理论素养来适应教师的过高要求。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 文本的意蕴需要随着阅历和思想认识的渐进而不断领悟。这些都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

其次, 要真正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及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在其内涵上下工夫, 切忌做表面文章。有些老师的课堂看似轰轰烈烈, 其实质是效率低下;有些老师在课前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课堂, 其实质是由主导的“灌”变为主导的“问”, 学生由主体的被“灌”变为被动的“应答”。这样的课堂似乎学生都在动, 活动积极, 发言踊跃, 实际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在老师设计好的“圈套”中跌打腾挪, 被老师牵着鼻子转, 结果是如善于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 仍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怎能说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陶行知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 是要自己去学, 不是坐而受教”。学生被老师牵着牛鼻子转, 又怎能自主地会学?因此,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其实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由成长的过程。给予学生真正的民主,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真正凸现。

再次, 真正的民主不是在课堂上随心所欲的“张扬”, 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语文课堂的使命就在于传授学生知识技能, 在于传道授业, 在于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 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堂的关键还应在于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主地阅读品味, 陶冶性灵, 建构灵魂, 完善心智, 促进生命的成长。

最后, 真正的民主还来源于与学生的平等相处, 还来源于轻松和谐的气氛的创设。在语文课堂上, 来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机制的运用等等。

2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2.1 新型师生关系的优越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与以往陈旧保守的师生关系相比, 和谐融洽的“交往”式师生关系可从以下3个方面印证它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1) 人人参与, 平等对话。对教学而言,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建构, 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 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2) 凸显主体, 表现个性。对学生而言, 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3) 转换角色, 促进学习对教师而言,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 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 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2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 学会赏识。人性是多方面的, 教师不能强求一致, 不能以统一的尺度衡量不同性格的学生。学生身上不是没有美, 而是教师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该充当摄影师, 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美点, 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 经过投影、成像、加工、处理后展现给学生以最美的姿态。

2) 学会倾听。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洗礼下, 教师学会倾听显得尤其重要。在语文课堂上, 每当学生上台演讲时, 笔者就和其他学生一样, 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洗耳恭听, 对胆怯者投以鼓励的目光, 对优秀者报以赞许的微笑。尽管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口若悬河, 有的吞吞吐吐, 有的一句话击中靶子, 有的半天不得要领, 但是作为充当“平等中的首席”角色的教师, 此时就是一名特殊的听众, 不管演讲者讲演的内容精彩还是平淡, 时间冗长还是简短, 笔者都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听他讲完, 掌声欢送他到自己的位置上之后再开始简评, 决不中途打断学生的说话, 更不在学生出现差错、手足无措时嘲笑挖苦。要想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就应该让学生有自己表达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

3) 学会尊重。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 学生同样需要自尊和为他人所尊重, 尊重学生意味着学生人格上的平等, 对学生在不同背景下形成的个性特征给予客观的承认和充分的理解, 并以一个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责任心给予有区别的、富有成效的帮助, 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否则, 学生就失去继续发展的基本信心。教师必须不断给学生树立起一个个荣誉, 让学生为了维护现有的荣誉和追求更高的荣誉而自强不息。

4) 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 一种胸怀。那么, 课堂里要不要宽容呢?教师对学生要不要宽容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非成熟期, 犯一点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课堂发言有误时, 家庭作业出错时, 为人处世莽撞时, 行为举止失态时, 教师能以朋友式的态度坦然对待, 化大事为小事, 变说教为喻理, 于无情处见真情, 这就是宽容, 它不是无奈, 而是力量。教师宽容学生, 就意味着破除师道尊严, 就能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就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 自由表达。

总之, 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 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 是真善美的统一。

上一篇:EKO观测数据及报表制作程序下一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