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筑安全学课程改革的个人建议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安全设计应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而在建筑安全学的课堂上, 一般教师仅仅是教授相关规范以及演示少许案例, 学生则往往把其完全当成是建筑规范的普及课程, 并且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样上课与自己浏览相关规范并无太大差异。如此, 开设建筑安全学课程还有何意义可言呢?

在笔者看来, 这样的上课效率并不高, 并且建筑安全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并没有得到其在建筑设计中应有的重视。没有安全, 何谈造型、功能、空间呢?安全是前提与基础, 然而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不同方面。学生的建筑安全设计往往从人的生理客观需要来考虑问题, 所以就在设计差不多完成后才核算长度、开口、逃生通道…并且似乎对它们从无好感。其实安全更该是温暖、让人心安的一种感觉, 人进入一幢安全的建筑, 应当为它的安全性而感到踏实、愉悦。简言之, 安全包括人生理上的安全需求, 也同样包括人心理上的安全需求。笔者认为建筑安全设计也应包括相对应的这两方面。

由此, 培养建筑学学生关于建筑安全设计的相关素养, 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即是建筑安全设计的潜意识培养。第二即是培养学生对于建筑安全设计的全面理解。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问题, 而更该是与人有关的, 充满关怀的。

对于安全设计潜意识的培养, 就像任何知识转化为深层记忆一样, 是一个反复磨合的过程。要加快这个过程, 就要从各个角度, 利用多种手段去强化。设计向来应当是一个整体, 无论是空间、功能、造型还是结构、构造, 对于一个合格的建筑师来说每一方面都该成为一种素养, 而不是一种知识储备。然而在建筑设计课上, 教师总是反复磨合空间、功能、造型, 别的方面往往略有欠缺, 安全设计更是被当成是附属的知识储备。然而建筑安全设计的学习同样需要磨合、体味, 不应该只是被动接受的一个过程。并不是说安全设计学习在整体建筑设计学习中内容上的比重要与功能、空间等等同, 而是应该有些许相似的方法或思路。

关于第二方面, 出发点可以从建筑安全规范的教授转为对人的安全需求的解读。尝试将此作为一个全新的角度。这样各方面都有了依据, 规范也有了溯源的根据。

基于以上的一些思考, 笔者提出了一些对于建筑安全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想法或建议。

(1) 首先删去原课程内容中陈旧的或太简单的内容, 如火灾、地震的相关发生原理等。这些内容虽说是原理, 但由于作为自然科学普及性较强, 学生绝大多数都有相关常识, 所以无需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再次讲述。况且, 就现在的状况来说, 即使是讲也和后面的内容有些脱节, 并没有详细点明建筑安全与灾难原理间严密的相关逻辑关系。另外, 关于相关的规范, 图解等可不讲或一带而过。这些学生平时完全可以查到相关规范得知, 课上讲解印象不深, 而且这种灌输式教学并不太利于学生学习。

(2) 可以加大案例学习的力度。案例学习是非常必要且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因其可以加深学生感性上对灾难危害性的认识, 也是增强潜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给出的案例中, 可增加相关的设计资料, 如各种图纸等,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建筑安全灾难, 更理性地认识安全设计上不足带来的危害。在平时学生自己的课程设计作业中也容易联想到曾经看到的反面案例。

(3) 灾难往往不是只由一个原因导致的, 虽然往往会有一个主要原因。但是, “祸不单行”, 很多时候灾难的发生是几方面的缺陷导致的。如火灾的悲剧, 常常是建筑用材为贵, 隔断分区设施不够好, 通道不够宽, 标识不清晰不醒目不明确, 逃生口不符合规范等等因素综合造成的。地震的发生也是这样, 如果逃生系统足够发达健全, 也不会白白牺牲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因此, 案例学习的时候, 对于任何一个案例我们最好是全面地分析, 分析透彻, 这样才会对建筑安全上的灾难事故有更清晰的认识, 更深刻的了解。

(4) 建筑实例参观学习也会是不错的方法。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习本教学楼或附近建筑的相关安全设计。比方说, 楼梯的宽度, 数量, 消火栓的安置, 通道, 出口的设计等。不一定每处设计都很完美, 但都可以作为学习讨论评价的对象。利用环境, 并且是我们熟知的环境进行现场学习, 是很好的加深潜意识的方法。

(5) 在了解了建筑安全设计相关内容之后, 学生可对他们以往的设计进行安全设计方面的反思与评价。之后,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可以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作业互评, 可以更客观地指出对方的优点与缺陷。这样与设计紧密结合的评价活动, 必然会提高学生平时的建筑安全设计意识, 顺带的, 也是一种总结回顾自己的设计历史, 互相学习他人经验的有效手段。这种互动过程将很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导他们更自主地学习。

(6) 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 可以加强建筑安全设计与建筑别的方面设计结合的相关教学, 如, 学习一些大师名作, 在这些作品中, 不会有生硬的, 乏味的, 仅为安全考虑的设计, 很多时候是结合别的功能、空间或造型整体性设计的。很大程度上, 这是因为大师们或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们已将建筑安全设计深深烙入了自己的潜意识中, 并且深谙人群心理学, 故能游刃有余地处理一个设计中的不同方面。对于学生来说, 这种境界目前固然是难以达到的, 但给他们很好地指明了方向, 是一盏明灯。

(7) 从人的角度来讲, 可以从人的尺度, 行为习惯等基本人类特征出发, 分析一些法规、规范中相关规定的来源。楼梯间为什么要设这么多?为什么开建这么宽?最大间距为什么是这个值?前室的这个尺寸又是如何得出的?……经过这样的学习与分析, 相关数据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硬性规定, 而是可以从中看见对人性的关怀。学生的识记也不会再是死记硬背, 而是有理有据的理解过程。即使偶尔忘记, 也可根据对原理的回忆大致推算出来。

(8) 最后一点, 可能是最难以做到的, 就是细节处人心理上的安全设计。例如, 窗台细微的高度差别, 走道细微的宽度差别, 天窗的尺寸……略微的差别可能引起很大的情感上的差异。还包括细节处, 如地面防滑, 台阶尺寸, 栏杆扶手的材质, 电器插座的设计……这些可能不是那么基本, 但是仍然是相当重要的设计。因为人细腻的感受是那样重要。建筑师对于房屋内的一切都负有责任。这些方面, 一个成熟的建筑师是不会忽视的。

以上几点只是目前尚不成熟的想法。但是它们都是笔者从自身学习的缺陷与不足上认真思考总结后得出的, 更是给自己的建议与警醒。未来的路还很长, 建筑安全学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我们该永远带着一颗谦逊的心去追寻。并且永远不要忘记, 它曾经承载了那么多的血泪。

摘要:建筑安全是建筑设计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无论是平时的课程设计中还是安全学的课堂上都似乎看不到学生对其应有的重视态度。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与建筑安全学的授课方式有关。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关于建筑安全学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安全学,课程改革,积极性

上一篇:浅谈疑难手印特征的寻找与判定下一篇: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