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括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藏药不同寒水石的辨识与炮制机理研究

摘要:藏药矿物类药材之首寒水石是临床的常用药,根据其特性和品质分类繁多,在古籍经典著作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其研究价值远高于其他藏药矿物药材。虽然寒水石种类繁多,但通过其不同的炮制方法用于寒、热性疾病的治疗。故众多国内外学者热衷于研究藏药矿物药寒水石的辨别、炮制方法等。近期国内外研究寒水石的学者及相关科研单位通过现代矿物学鉴定方法使得其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其科研及研究成果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就超过百余篇。同样专业研究寒水石的藏医学者们在寒水石的鉴定、识别,传统的炮制方法及机理的研究也有所进展。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个别寒水石的辨别,在众多寒水石炮制方法中局限于猛制、奶制、热制的研究。故通过藏药学及现代矿物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寒水石种类进行鉴定,从感官、切片显微等方面总结不同种类寒水石的辨别特征、成分、炮制前后元素变化现得尤为重要。目的:1.通过藏医药古籍、文献的查阅,整理归纳藏医药使用寒水石的来源、种类、特征、鉴别等内容,总结寒水石分类鉴别的传统技艺。2.整理和总结经典藏医药著作中寒水石炮制的方法和工艺,按照寒水石的药用通途和适应症,形成寒水石传统经典炮制工艺。3.应用现代矿物科学的术语、鉴别方法、以及仪器分析手段对典型寒水石药材进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鉴别,阐明寒水石的矿物基础;将传统鉴别技艺与现代矿物学鉴定技术相比较和合理整合,制定藏药寒水石的传统结合现代仪器方法手段的鉴别技术规范。4.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寒水石经典炮制工艺过程进行研究,比较几种典型传统炮制工艺对寒水石炮制前后主要成分和8种重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揭示寒水石炮制的科学内涵,阐明炮制的内在规律。5.将寒水石的经典炮制工艺方法与相应的藏医临床应用相联系,通过20几种典型藏药中寒水石的炮制方法与临床适应症的对应及分析,阐释寒水石的经典炮制工艺在临床适应症的应用规律。方法:根据以下技术方法开展研究;以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藏药矿物药材寒水石的辨别、分类方法、炮制方法进行概括和诠释、总结。根据《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草本药库》、《藏医秘诀汇集》等80部藏医药经典文献记载的分类类型和分类依据,总结和概括了藏药材寒水石的分类类型和分类依据。尤其以80部藏医药经典文献中所记载的18种寒水石炮制方法进行概括和诠释、总结。通过实地采样分析,矿物学鉴别,专家学者的走访等方式开展对不同寒水石的辨别及炮制机理中存在的难点及疑点的解答。以藏医理论文献为基础,通过鉴阅现有中文文献及科研机构对不同寒水石的研究报告,深入探讨了寒水石产地、基源,识别的发展历程,不同分类方法的特点、理论依据、不同寒水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共同点、与其他矿物药材鉴别的要点、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进一步探讨了二十一味寒水石、十五味黑药散、帕珠丸等二十几种藏药方剂中寒水石的不同炮制方法,并根据不同方剂采用不同炮制方法的理论依据。依据不同病症采用不同寒水石炮制的研究,在治疗了木布病时应用热制的寒水石、治疗驱邪、消肿时应用猛制的寒水石等。另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从四大藏区十二个不同采集点采集不同寒水石样品,并应用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安捷伦),(总碳分析仪)测定了不同采集地的寒水石样品的主要成分(Ca[CO3])及微量元素(Fe、Al、Mg、Ca、Zn、Cu、Mn、K)含量,进行比较对比,根据测定结果进一步探讨了各种寒水石的矿物特性。按照现代矿物学的基础理论,采用DZ/T0275.4-2015岩矿鉴定技术及DB/T17412.1-3-198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内容是矿物成分、物质组织结构、晶体结构、晶体种类、晶体形状、晶体粒度、发育形态、杂物成分、方解石比例等结构特征、含量及名称等。DZ/T0275.4-2015岩矿鉴定技术主要采用了岩石薄片的偏光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在研究寒水石炮制药性变化规律及药理作用时选取西藏、青海、四川和甘肃等四大藏区的12个主要采集点样品,样品均经青海省等地知名专家鉴定为藏药矿物药材寒水石:(1)12个采集地的10种不同寒水石采用同“通用”炮制方法进行炮制。(2)12个采集地的同一种寒水石用火硝、芒硝、乌头、酒等十一种炮制方法进行炮制。(3)12个采集地的样品种选取两种寒水石采用水淬、酒淬、酸酪、奶淬等七种猛制方法进行炮制。(4)12个采集地的样品中选取一种寒水石采用“精制、烧制、平制”三种奶制炮制方法进行炮制。测定分析其炮制前后的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变化。用(ELANDRC-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宗碳分析仪测定分析其炮制前后的主要成(Ca[CO3])和微量元素(Fe、Al、Mg、Ca、Zn、Cu、Mn、K)的变化。结果:根据《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草本药库》、《藏医秘诀汇集》等80部藏医药经典文献记载寒水石分为雌、雄、中、子、女五类是以其治疗的特性、有无光泽,手惦轻重感,是否晶透明光亮,质地疏松度、易粉碎程度、石头上能否画出白线条,在炭中焖烧后及放入水中是否可呈乳汁状为依据。又以品质分分为特、上、中、下四品,在每一类中又根据颜色特征又分为若干类,在《晶珠本草》中寒水石统共有500余种。寒水石在中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如《本经》称作凝水石、白水石;《别录》称作凌水石;《丹房鉴源》称作盐精;《本草纲目》称作精石、盐枕、泥精、盐根。而在藏医药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名称没有变化都称作“君西”。在寒水石炮制方法中概括、总结了;通用炮制法、热制跑执法、寒制炮制法、奶制炮制法、猛制炮制法、精制炮制法等十八种传统炮制方法。藏医药文献中详细记载了在不同藏药方剂中的寒水石要采用不同的寒水石炮制方法,如在二十一味寒水石中要将寒水石用奶制炮制、帕珠丸中要将寒水石用酒制炮制。从四大藏区十二个不同采集点采集不同寒水石样品,并应用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安捷伦)和总碳分析仪测定了不同采集地的寒水石样品的主要成分(Ca[CO3])的平均含量为89.99%,含量最高的为100.4%、最低的为87.99%,其含量最高为雄寒水石,含量最低的为中寒水石。四大藏区十二个不同采集点采集不同寒水石样品微量元素(Fe、Al、Mg、Ca、Zn、Cu、Mn、K)的测量中Ca、Cu的含量最高,Fe、Al、K含量最低。雌寒水石中微量元素Zn的含量较高,雄寒水石中微量元素Ca、Mn的含量较高。四大藏区十二个不同采集点采集不同寒水石样品应用现代矿物学知识首先从外观看,其形状外观具有菱形纹理或单晶形状,初步判定其为方解石类矿物。根据碳酸盐类矿物鉴定的方法,12批次的寒水石样品在滴加冷稀盐酸(5%盐酸溶液)剧烈冒泡,说明其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类矿物,可判断其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采用BX51偏光显微镜,岩石薄片的偏光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方解石占岩石总体的约99%左右;从晶体种类、晶体形状和晶体粒度等三个特征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具体是晶体种类有单晶、中晶、中粗粒、巨粒变晶和粗粒变晶等5种;晶体形状有菱面体状块体、不规则粒状、柱状和粒状等;晶体粒度有0.05mm-0.40mm,也有>20mm的较大粒度范围。四大藏区(1)12个采集地的10种不同寒水石采用同“通用”炮制方法进行炮制后测得主要成分(Ca[CO3])含量无明显变化,所有样品微量元素(Fe、Al、Mg、Ca、Zn、Cu、Mn、K)中Fe、Zn明显较少,Ca无明显变化,采集地果洛、西藏的样品中微量元素Al、Mg、Fe较少。(2)12个采集地的同一种寒水石用第9、11种方法炮制后测得主要成分(Ca[CO3])含量有所上升,采用11种炮制方法后测量微量元素(Fe、Al、Mg、Ca、Zn、Cu、Mn、K)中Cu、Mg均有所上升。(3)12个采集地的样品种选取两种寒水石采用七种猛制方法进行炮制后测得主要成分(Ca[CO3])含量均下降,其中酸酪炮制后主要成分(Ca[CO3])含量下降最为明显。测量微量元素(Fe、Al、Mg、Ca、Zn、Cu、Mn、K)中Ca均上升,其他微量元素变化显著。(4)12个采集地的样品中选取一种寒水石采用奶制炮制方法进行炮制后测得主要成分(Ca[CO3])含量均有20%的下降,测量微量元素(Fe、Al、Mg、Ca、Zn、Cu、Mn、K)中Cu、Mn、K、Ca均上升。通过测定寒水石炮制前后的主要成分、微量元素有重大变化,尤其是在各种制品中奶制中变化最为突出。结论:藏医药学中所述的种类繁多的寒水石是同一种岩石由于成岩年代、地理地质环境、参入的矿物质的种类、含量不同而形成不同岩石。这一观点通过现代仪器观察、分析给予了阐明。由于产地地理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导致寒水石出现颜色、形态、硬度各异其分类也就繁多了。采用偏光显微镜对样品魔片的观察结果显示,方解石占岩石总体的约99%左右。寒水石是以方解石为多种外观形状、多种晶体种类、多种晶型、晶体粒度较宽的5种岩石的总称。现代矿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手段作为藏医药中鉴别寒水石药材的必要补充,引入矿物学的术语对寒水石药材进行较为科学的描述,岩矿学中的磨片和显微观察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判别岩石种类。不同寒水石的炮制方法中所用制法不同,以及辅料种类和量的差异,致使所得寒水石炮制品药性发生变化,因此不同寒水石炮制品在药效和治疗作用方面也存在差异,不同种类的寒水石具有不同的药理效应。

关键词:寒水石;辨识;炮制;研究

学科专业:民族医学(藏医药方向)

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正文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论文提纲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