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概括(精选8篇)
2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石油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其开采活动受石油矿藏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的是工业生产(由于需降低省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主要面向消费人群)3P52
4生产协作类型: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布匹的生产)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厂的生产联系(汽车生产)
5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类型一:自发和规划建设类型二:传统(矿产)资源新兴(硅谷,中关村)技术和资金——规模效益
6商贸联系:区际贸易(更密切,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信息,市场)国际贸易(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制度差异,贸易壁垒等)7现代物流业:产生原因:满足区际间物资源流动的需要作用P55
8科技与信息加强的意义: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9技术的扩散类型: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10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原因P58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P60
1光照:影响因素(纬度、海拔、气候)——年辐射量;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2热量:活动积温(指标):对农业的影响(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3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农业,高效农业)、土地类型、土地肥力4地形;坡度与高度
第4/5页
5水源
二技术经济因素P611劳动力
2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种植方式: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三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影响产品价格,农业类型与规模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改善(影响园艺业、乳畜业、商品农业)3农产品消费状况4政府政策
2绿色农业:特征(无污染、无公害)和核心(绿色)及根本途径(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3农业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4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种植业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P63-64
5集约型农业:劳动集约化、资金集约化(生产资料投入为主)、技术集约化6亚洲水稻的种植特点P65
7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型)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南欧的部分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南美洲北部。
本文笔者将一些省份中可以作为知识拓展的选择题例举如下 (考题本身省略) :
江苏卷:
第2题拓展史料、史评等相关内容;
第6题拓展农民政权封建化的相关内容;
第7题拓展清朝驻外使节思想渐进变化的相关内容。
山东卷:
第15题拓展文明史观等相关内容。
四川卷:
第4题拓展驻外使节思想观点的相关内容;
第6题拓展晚晴社会转型各方面新旧杂糅等相关内容。
重庆卷:
第1题拓展封建社会纪检监察的相关内容。
其中, 涉及史料、史评方面的还有浙江卷中的第13题和第19题, 上海卷中的第7题和第23题, 安徽卷中的第22题, 北京卷的第12题。
广东卷:
第16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制度的起源追溯内容。
天津卷:
第5题拓展小农经济解体中农村市场化、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外出打工等相关内容;
第11题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有关的一些重要史实。
诸如此类, 不一一列举, 但复习中拓展到的高考再现时必然成为一个送分点。如江苏卷第7题:1876年, 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 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 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 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复习中的模拟题为:据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记载, 清朝官员郭嵩焘1876~1878年出使英法期间经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学习机械一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 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上述内容表明郭嵩焘 ()
A.是洋务运动的典型代表
B.代表的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C.已具有初步的维新思想
D.开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进程
对比两题的正确选项C, 答案内容相近, 考察的都是近代学习由器物向制度的过度阶段, 故而驻外使节由于亲身经历, 他们的所见所闻能代表一种进步性, 可作为知识拓展的例子使用, 同时早期维新派的人物和观点也应做简要介绍。
历史资料浩如烟海, 其中拿一手史料来看, 也是丰富多彩的。对应课本任何一个知识点, 都可以选出多段不同的材料来从不同角度命题。可见, 这确实是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察。列举两题如下:
试题一:胡佛担任总统期间, 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 确定最低销售价格;会见市长和州长, 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成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 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由以上资料不能得出下列哪一结论? ()
A.罗斯福新政某些政策实质是胡佛政府时期政策的某种延续、深入和强化
B.胡佛的政策是由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到罗斯福国家干预政策的过渡
C.历史学习需调整“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 形成联系、发展的观念
D.胡佛对危机缺乏正确认识, 实施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调节的偏激政策
试题二:明清时期某位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 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 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 亦不敢以为是也。”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 ()
A.黄宗羲B.李贽C.顾炎武D.王守仁
作为思维定势的教授方法, 我们都认为胡佛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没有摆脱危机, 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来摆脱危机。为了突出罗斯福, 而对胡佛的政策一概否定, 这正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这道试题除了正确答案的D选项外, 其他几项可以作为我们已有知识的补充, 也可以作为小论文的素材备用。喜欢这部分历史的学生, 教师可以推荐《关荣与梦想》给学生来拓展知识面。
对于试题二, 从和学生的交流中, 可以发现他们选B选项的原因就是关键词“孔子”、“是非”, 继而联想到李贽观点之一“不以孔子言论作为是非判断标准”, 而此题的本意却是在考王阳明。这里体现出王守仁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要把判断是非的标准仅仅是依据孔子的是非标准, 或者说不要把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衡量所有是非的一个判断的标准, 那么是什么标准呢?即“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一、试题特点分析
1.突出主干基础知识,涉及隐含基础知识
历史基础知识是指重要的历史年代、主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最基本的历史概念。新课标规定高中生所掌握的基本历史应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第28题所呈现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试验科学”、“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主干基础知识。
隐含基础知识是指隐藏于主干基础知识之下,与主干知识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隐含知识往往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与教材鲜有提及,但必须挖掘、拓展的知识。“哥白尼的‘日心说”就属于此方面的隐含知识。
2.一题一专题,考查容量大
通过专题呈现考题逐渐成为高考试题命制的趋势与特点,一道选择题往往是一个单元主题的浓缩、一段历史阶段特征的总结。第28题考查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轨迹,考查了近代科学的独立、奠基、形成与拓展过程,这种以专题形式呈现的试题形式也恰恰符合了新课程以来以模块组织教学的特点。
3.关注热点,突出现实
第28题关注的是科学发展问题,隐含着对现实的关注,不仅如此,该题还巧妙地切入了周年热点问题,2013年是哥白尼(1473—1543)诞生540周年,命题者以隐性的方式,通过引用恩格斯的材料来设问,以此考查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突出反映了历史学关注现实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学科价值。
4.设问精巧,强调理解
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来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三新”试题逐渐成为命题主流。第28题以恩格斯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评价为材料来设置问题,“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是指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脱离出来而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体系。哥白尼的“日心说”最早否定了宗教神学深信的“地心说”,宣告了科学的独立;伽利略的试验科学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该题要求学生综合对比四个选项,在深刻理解四位科学家的成就与特点的情况下作出正确选择。
二、基础知识复习策略
1.以主干知识为主,隐含知识为辅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依托课程标准与教材,着力做好主干基础知识复习,除准确、全面、深刻把握具体史实、基本概念、理论观点外,更应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师要善于挖掘隐含知识,理解隐含知识的原因、特点、影响与评价等,帮助学生形成具体历史问题的多元认识。
2.运用联系的方法组织知识,形成整体架构
联系方法是基础知识整合的有效方法。联系有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史实本身的理解掌握。横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阶段总体特征的把握。第28题是有关近代科学在不同时期的贡献、发展,属于纵向串联方面的考查。现行教材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组织教学,由于各模块之间各有侧重、彼此独立,因此,只有把相关历史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联系对比才能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3.以时间为脉络,突出热点,关注现实
历史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任何史实都可放在时间的大坐标中定位。时间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时间。历史的连续性和规律性是通过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体现的。教师在基础知识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时间,必须培养学生的时序性思维。另一类时间是现实时间。即任何一个历史史实都可与现实时间发生联系。教师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既依托课本又能跳出课本去关注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热点、焦点与周年等问题。
4.研读高考真题,提高复习效果
新课改以来,国家以高考试题来推动课程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意图日益彰显。教师通过研读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者的立意旨趣,提炼试题的关键信息,以此指导复习,能有效提升复习效果。以第28题为例,通过恩格斯评价入题,在2010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40题第3小问已出现,该题要求学生阐述对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的认识。而且,对哥白尼、牛顿等科学家的考查在2011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35题就已出现,教师在复习中如能对该题仔细解读,无疑对2013年的第28题的作答大有裨益。
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提出了_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失败教训
功绩:(1)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_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失败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何以被袁世凯篡夺
1、主要活动:
(1)成立初:
①1924年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
②国际联盟中的卫生等机构或组织,为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30年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姑息、纵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
2、评价:
(1)历史地位: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积极作用:
①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②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③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3)消极作用:
①缺乏普遍性和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
②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探究一:国际联盟为什么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1)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战争的可能性。
(2)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也成为了空谈。
(3)特别是在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提出《和平法令》(1917)
(2)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2、外交活动
(1)1922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
(2)1922与德缔结《拉巴洛条约》
3、影响:初步打破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1、背景:鲁尔危机后,法国国内和解力量占上风,欧洲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2、内容:《相互保证公约》、《仲裁条约》
3、作用:
(1)积极作用: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欧洲稳定
(2)消极作用: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3)公约实质:纵容德国向东发展,即“祸水东引”
(使法国在欧洲地位削弱,英国成为欧洲大陆仲裁者,而德国成为的赢家)
四、《非战公约》的签订
1、背景:
①《洛迦诺公约》削弱法国地位,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②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考虑,决定缔结多边的非战公约
2、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3、作用:
积极:①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直接作用)
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历史地位)
③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④也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后世影响)
消极:①对侵略者更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2)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3)理论来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
(4)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1)(2)(3)
B、(1)(2)(4)
C、(1)(3)
D、(2)(4)
答案(B)选择(3)项就是对“理论”这个概念认识模糊,只有把理性认识系统化,并按一定逻辑结构组成一定体系,才称得上理论。显然,题干中村民的这种认识还远称不上“理论”。
随着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历史复习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一些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让阶段更加清晰———网格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的不明确,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第4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只要识记这些分别是属于谁的言论答案就能呈现。但是在答案呈现的背后学生必须有清晰的阶段概念。如果在复习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以时间为依托的阶段,就能够形成历史框架,从而使繁复杂乱的知识点各有所属。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明末清初”已经将时间的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个阶段,或者说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比较模糊的,无论是必修一“政治史”还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对这一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呈现,更没有这一阶段的清晰的史实叙述。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模块是密不可分的,否则,我们很难让学生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思想史的特殊之处。
在本课中,在明确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整合,在整合迁移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见表1)。
本课的四位思想家尽管都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但还是有区别的。李贽生于1527,卒于1602;黄宗羲生于1610,卒于1695;顾炎武生于1613,卒于1682;王夫之生于1619,卒于1692。从以上四人的生卒年份来看,李贽属于明朝后期,而黄、顾、王三位才是明末清初。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所以造就李贽和黄、顾、王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大的差别。
二、把珍珠串成项链———网络知识要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化、专题式教材编写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知识零散且结构松弛,以至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往往被人为地分割开,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给学生的历史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仍然分不清抗日战争和辛亥革命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用导学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整体上加深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印象(见表2)。
另外,高考试题往往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用表格进行知识梳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和整合,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
三、将知识融入整体———网通教材内容
专题式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学科系统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必然会给高三复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多元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纵向思考
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还可以理清其思想的内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1]。
1.李贽对前人的继承(见图1)
从图1这张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那也就意味着李贽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所以在言论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材料二: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在材料的论述中,都有提到是否盲从孔子的问题,都有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用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主张。除此之外萧公权认为“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2]。在复习过程中理清两人的思想关系,无论是对于本课李贽思想的理解还是对前课《宋明理学》中王阳明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李贽的继承
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李贽)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人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李贽思想有相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为明末清初黄、顾、王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黄、顾、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的常情,黄宗羲更是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基于这样的主张,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私心、利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恐怕是生拉硬套……值得怀疑”[3]。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在表格的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一面,但是反对君主专制是不是在反对君主制?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以区分和理解的。这是一个难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第15题: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正因为如此,弄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前提示“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理解。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即得之(天下)也,……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材料五: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
在对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停留在前秦儒学中,仍然是民本思想,只是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种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没有上升到人权,更没有公民权利的论述。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推翻君主政体,并设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清代的主流意识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把握这些界限是理解的关键。
(二)横向整合
14~16世纪东西方出现的相近似的思想动向,雄辩地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世界各主要民族在冲决中世纪藩篱的历史关口,都必然兴起一个文化上的一种启蒙[4]。于是很多人会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和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比较。为了让这段几乎是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进行这样的尝试。
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西方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莎士比亚以及启蒙运动早期代表霍布斯和洛克。在莎士比亚、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中国,直到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被迫打开大门,以极端保守和被动的姿态进入近代,直到1912年清帝才宣布退位(见图2)。
比较分析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但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本主义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整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高效复习之目的。
摘要:专题体例和通史体例相比,以更多维度阐述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但是知识体系比较零散。高考复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指导学生将分散的个体知识整合为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用表格法、数轴法等方法整理知识。在此基础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整合,思想史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133-135.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73,374,380.
[3]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290.
关键词:简化概括法;初三历史;复习
一、简化概括法的主要优点
1.可将庞杂的知识点简化,减少学生的记忆量,使学生识记起来更容易,而且记得更牢。如识记清朝皇帝的在位顺序时可以这样做:努尔哈赤皇太极、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绪宣统。
2.可减轻学生复习的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初中生由于受到年龄小、思维能力不足、社会阅历浅、知识积累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师可让学生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概括、浓缩的办法,将知识简化概括后再去记,这样学生也感到轻轻松松。
3.可培养学生主动分析、理解、思考、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而且对自己动脑思考和总结出来的知识点会记得更牢。
二、简化概括法的使用方法
我在自己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抽取要点,抓关键词。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精练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知识要点。
2.以时间为序来简化概括,组织知识。记忆年代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易记而难忘,对此,我认为这些方法很好:(1)编大事年表。(2)比较记忆法。(3)归纳同一个年代发生的大事。(4)周年类。
3.按照有关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分块概括整合。如,世界史中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这三次革命中颁布的文献分别是:《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4.编歌谣、顺口溜,简化知识点。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初中学生,因为初中学生理解记忆能力还比较欠缺,侧重于机械记忆,如果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歌诀,记忆时生动轻松、朗朗上口,久久难忘。
5.谐音记忆配合法,简化概括历史知识。如,九年级历史中“亚洲四小龙”:中国的香港和台湾,新加坡,韩国。可这样识记:看到香港回归,想到台湾还未解放,非常的“心寒”(新加坡、韩国)。
当然,再好再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而能不能借助这一条件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却是勤奋。所以,让我们相信天道酬勤吧!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与学习方法能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师生朋友们带来收获!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概括】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知识网络06-30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总结09-12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07-11
衡水中学高考高考历史11-19
高考历史考点06-28
高考历史教案07-28
全国卷历史高考10-14
高考历史四大能力要求05-30
2019高考历史热点专题10-06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