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劳动仲裁笔录

2022-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北京劳动仲裁笔录

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失业的经验分析

[摘 要]根据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失业具有以下特征,即青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失业现象比较突出,单身、非党员群体的失业率高于非单身、党员群体,失业率基本上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具备失业保险的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低于没有失业保险者。进一步的经济计量分析发现,具备高学历背景、有工作经历、党员身份等条件有助于降低失业概率,婚姻状况为单身对失业概率有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失业概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失业;Probit模型;北京市

[

1 引 言

失业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失业问题的宏观分析可以为制定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对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则可以为制定正确的劳动及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参考。当前,人口规模总量的膨胀加大了北京市的就业压力,治理失业、扩大就业成为北京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较长时期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北京市城镇劳动力的失业状况,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导致城镇劳动力失业的各种影响因素,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2 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失业简况

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劳动适龄人口)可以被归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非经济活动人口即是指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非参与者。其中,就业者是指在过去一周从事了至少一个小时的有酬工作或者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的人;失业者是指虽然没有就业,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并且在有就业机会时能够立即到岗的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非参与者是指没有就业且不满足失业者定义标准的人。对于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范围,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标准,将其限定为15~64岁。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经济活动人口(或劳动力市场参与者)定义为年龄15~64岁、目前有工作或者目前虽无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目前有工作的人就是就业者,目前虽无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就是失业者。

表1列出了根据研究样本所计算出的全国与北京市的城镇劳动参与率及调查失业率。2006年北京市的城镇失业率高达12.16%,而城镇劳动参与率则低至57.53%。①同时,北京市的城镇失业率高于全国的9.10%,城镇劳动参与率低于全国的60.72%。首先,这说明无论是全国还是北京市,按照国际标准定义的2006年调查失业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达到或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所出现的最高失业水平(张车伟,2003)。其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北京市城镇失业率水平较高,而劳动参与率水平较低,这说明了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较高的失业率造成了失业的“沮丧工人效应”(Discouraged Worker Effect)大于“增加工人效应”(Added Worker Effect),从而降低了潜在劳动力对劳动力市场的参与意愿,使得劳动参与率降低,这也与已有的研究是一致的(蔡昉,2007)。

表2列出了2006年北京市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微观特征及失业状况。在全部经济活动人口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男性经济活动人口中的失业率略低于女性。青年失业现象是北京市城镇失业的一个重要特征,15~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占经济活动人口的14.71%,其失业率达到33.55%;随着年龄的增长,失业率大致在逐渐下降。持农业户口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失业率比较高,达到24.09%,高于非农业户口者的10.77%。汉族失业率低于少数民族群体,单身者的失业率高于非单身者,党员的失业率低于非党员。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失业率基本上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接受过职业培训者的失业率略低于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者。对于工作单位提供失业保险和不提供失业保险的两类经济活动人口来说,前者失业率为7.35%,低于后者的11.16%。

根据以上微观特征的考察,我们发现北京市城镇失业劳动力具备如下特征,即青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两个群体的失业现象比较突出,单身、非党员群体的失业率高于非单身、党员群体,失业率基本上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具备失业保险的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低于没有失业保险者,而诸如性别、民族等其他方面的特征并不明显。下面,本文通过经济计量分析来仔细甄别劳动力失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

3 失业概率模型及其估计结果

本文利用Probit模型来对劳动力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经济计量分析,以考察各影响因素对失业概率的影响方向及其大小。Probit模型的表达式为:

根据上述Probit模型,本文进行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以是否失业的二值变量为Probit模型的被解释变量,选择一系列特征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失业概率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单身对失业概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党员、代表人力资本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历等变量对失业概率产生了负向影响,其他特征变量对失业概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下面对估计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婚姻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到,婚姻状况为单身对失业概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可以使失业概率提高大约6个百分点。其中原因,可能在于已婚者具有更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更为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更为良好的表现。

政治面貌。已有的一些研究都发现政治面貌对国内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Appleton et al.,2002;李实,邓曲恒,2004),本文的研究也发现,是否具有党员身份对失业概率产生了显著影响,与非党员相比,党员身份可以使失业概率大约降低9个百分点。

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历。代表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历对失业概率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边际效应的估计结果还可以知道,其对降低失业概率的贡献是比较大的,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历每增加1年,失业概率分别会降低3.3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如果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历增加10年,失业概率分别会降低33%和22%。

职业培训。在理论上,职业培训与教育都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估计结果却表明,接受职业培训对失业概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在继续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在职业培训的内容、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单位是否提供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劳动力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领域。Appleton et al.(2002)和李实,邓曲恒(2004)均发现,与西方国家相反,中国的失业保险或失业救济对失业持续时间或非正规再就业概率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则表明,是否提供失业保险对劳动者的失业概率也没有显著影响,其原因在于我国及北京市的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水平都是比较低的,2006年北京市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为每月392~501元(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6),而同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为40117元,即每月3343元(北京市统计局,2007),以此计算,2006年北京市失业保险金的平均替代率不到15%。经过之后的三次调整,2009年北京市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标准为每月562~671元(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8),但仍然属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及北京市如此之低的失业保险金支付水平,并不会达到鼓励“失业”或“养懒汉”的程度。②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基本都在50%以上(李绍光,2006),由此使得失业保险对其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年龄和户籍。前文的统计分析曾显示,青年失业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失业是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失业的突出问题。但失业概率模型的估计结果却表明,在控制了教育、工作经历等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年龄和户籍变量对失业概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青年失业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之所以比较突出,正是由于在对失业概率产生显著影响的教育和工作经验两个变量中,前者的工作经验不足,而后者同时具有受教育水平较低和工作经历不足的劣势,由此而造成了两个群体的失业率比较高。③

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性别、民族变量对失业概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4 总结与启示

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简要考察了北京市的城镇失业状况,深入分析了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标准,北京市2006年城镇失业率高达12.16%,劳动参与率低至57.53%,这表明了当年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市场所处的严峻形势。从微观特征上考察,北京市城镇劳动力失业具备如下特征,即青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两个群体的失业现象比较突出,单身、非党员群体的失业率高于非单身、党员群体,失业率基本上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具备失业保险的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低于没有失业保险者。通过进一步的经济计量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受教育年限、工作经历、党员身份有助于降低失业概率,婚姻状况为单身对失业概率有正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失业概率没有显著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代表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历会对降低失业概率产生显著影响,说明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抑制失业的有效途径。在理论上,职业培训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形式,但本文的研究却发现,职业培训对降低失业概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我们的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培训,改革和完善职业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第二,青年失业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失业是北京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不仅意味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的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损失浪费,还关系到首都稳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要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市场信息服务等途径来实现。对于数量众多的进京求职劳动力大军来说,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予以排斥并不能达到首都城市管理的目的,通过调整首都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成本、深化区域经济分工合作等经济手段来同步实现首都的产业升级和人口调控目标,或许是更为有效的选择。第三,当前我国及北京市的失业保险金仍处于较低的支付水平,并没有产生鼓励“失业”或“养懒汉”的效果,这也意味着,与欧美发达国家失业保险金的较高支付标准相比,在不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我国及北京市的失业保险金在提高失业人员待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注释:

①本文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标准所计算得出的失业率水平远高于官方公布的2006年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率1.98%的水平。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存在不能覆盖全部经济活动人口、年龄范围过窄等缺陷,并不能测量社会真实失业水平,关于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标准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缺陷的详细介绍参见张车伟(2003)。

②全国失业保险金的平均支付水平也比较低。2008年,全国失业保险金平均支付水平为每月375元,同期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229元,即每月2436元,失业保险金的平均替代率约为15.4%。

③通过考察样本数据的分布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这一特征,文中省略了关于青年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工作经验的分布图。

参考文献:

[1]Appleton,S.,Knight,J.,Song,L.and Xia,Q..Labor Retrenchment in China: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

[2]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2003(5).

[3]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和非正规再就业的经验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4).

[4]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

[5]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京劳社就发[2006]96号)[EB/OL].http://www.bjld. gov.cn/LDJAPP/search/fgdetail.jsp?no=10484,2006.

[6]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7)[DB/OL]. http://www.bjstats.gov.cntjnj/2007-tjnj/Content/mV26_0323.htm,2007.

[7]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京劳社就发[2008]234号)[EB/OL].http://www. bjld.gov.cn/LDJAPP/search/fgdetail.jsp?no=10994,2008.

[8]李绍光.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09-09-05

[作者简介]杜鑫(1975—),男,河南驻马店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致谢]本文所使用调查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之《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该调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执行,项目主持人为李路路教授、边燕杰教授。作者感谢上述机构及其人员提供数据协助,本文内容由作者自行负责。

作者:杜 鑫

第2篇: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转移规模预测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今发展中国家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全社会生产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文章运用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法,对北京未来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20年内北京市农村大概需要转移3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但目前北京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的需求,因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前提。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北京

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题在农村,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否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其中一支最主要的力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提高全社会生产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是国际化大都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北京市农村具有地域人口规模扩大,户均规模缩小,户籍结构复杂等特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那么,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什么特点,北京何时可以完全实现人口在城乡之间的首次资源分配·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农村住户常住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根据相关资料统计,2010年,北京市人口数量为1622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数量171万人,由于外来人口的涌入,15~64岁人口占比最高,达到82.7%。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7.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7%,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与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北京农村地区呈现出从业人员规模扩大、产业分布趋于合理、人员构成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从全国各地区的情况来看,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学历程度的人口数量方面,共有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13个地区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北京每10万人中常住人口具有大学学历程度的有3.15万人,相当于每3人就有1个大学生,常住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断扩大。

2010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3亿元,下降1.6%;第二产业增加值3323.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0330.5亿元,增长9.1%。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353.9亿元,北京农民人均纯收入13262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9%,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从经济规模上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北京是首都,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有着更强的实力和更为优越的条件。

二、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直接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根据《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办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指具有本市农业户籍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员。

从目前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处于农村劳动力加速进城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高峰期。研究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走向,对于探索转移农民就业的有效渠道,提高总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转移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提高,而外出务工获得的收入则占工资性收入的一半以上。2006年,北京市从业人员中有191.8万人为本市户籍,占60.5%,农业户籍的从业人员有155.74万人,占81.19%,实现劳动力转移99.31万人。

由此可见,北京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采取了有利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更加合理的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促进全市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一)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特点

北京市第一、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农村劳动力从转移地点看,以本地转移为主,表现为从业人员外出从业“离土不离乡”,只有1%流向市外。其中以乡外县内所占的比重最多,达到52.49%,其次是县外市内,占46.46%。而外省所占的比重仅为1.01%。

从转移的产业分布看,以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居多。2010年转移到第二产业劳动力为35.34万人,比重35.5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为63.97万人,比重64.41%。据分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劳动力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二)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化层次特点

从两次农普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转移劳动力中仍然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北京市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总量在两次农普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50.70%和59.08。然而,与1999年相比,2009年北京市转移的劳动力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比重在上升。其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重比十年前提高23.58%;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重比十年前提高7.76%。

(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龄与性别特点

年龄与性别这两个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前中国农村就业类型的性别分布与就业结构的年龄分布。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年龄特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20岁以下和31~40岁这两个年龄阶段占所有劳动力比例相差不大,均稍低于全国水平。但是41~50岁年龄阶段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额远远高于全国水平,而50岁以上年龄阶段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现象可能会较全国更晚出现。同时因为21~30岁以及31~40岁年龄阶段为劳动力青壮年时期,属于劳动力流动性比较频繁的年龄阶段。所以北京市关于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有序转移的工作更加艰巨。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特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以男性为主。2009年转移的男性农村劳动力占总转移量的65.21%;1996年转移的男性农村劳动力为51.34万人,占总量的41.79%。在以男性劳动力转移为主的背景下,女性劳动力转移构成有上升趋势。

(四)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式

2009年末,北京市农村常住从业劳动力按就业方式分为家庭户从业劳动力和集体户从业劳动力。其中家庭户从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79.98%。其中从事务工的劳动力数量居多,其次为自营劳动力,而集体户从业劳动力最少。

(五)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时间特点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迁移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要素之一,农村劳动力外出会使外出者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增进技能、积累经验,从而带来人力资本的增加。本文应用外出就业时间这一变量来反映就业者的非农经验、技能方面的人力资本状况,我们认为外出就业时间对劳动力的月工资收入有正向影响。普查结果表明,北京市九成以上外出从业人员在外从业半年以上,外出半年以下的不足一成。2006年,有82.7%的北京户籍外出从业人员外出时间在10个月以上,8.9%的外出时间在7~9个月之间,6.9%的从业人员外出时间在4~6个月之间,其余1.5%的从业人员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下。这表明绝大部分外出从业人员在本乡镇以外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或在外择业的意愿较为稳定。

四、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景

2000—2020年是我国从建设总体小康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发展阶段。为此,本文以2020年作为预测的目标期,采用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法对北京市2000—20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估计,从而预测北京市人口城乡迁移的规模。

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根据预测期城乡关系的比例,即人口城市化水平,计算出北京城市和乡村人口的总量,结合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预测期城市人口的总量减去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量,剩余的将是需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的第一步是对北京城市化进行预测。这里采用联合国通用的城市化计算方法进行预测,即联合国法,其优点在于该方法所模拟出的曲线符合正常城市化过程的S型曲线原理。应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并假设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则外推可以求得预测期末的城镇人口比重。

这里,选取2006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资料作为所需年份的数据。根据对普查资料的计算,北京市2006年城镇人口比重为68.32%,1996年为59.94%,代入(2)可得K=0.036555。再代入(3),得到预测期城市化水平,见下表。

根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未来人口和人力资本多区域预测成果,对北京市2000年至2030年人口变化的规模、年龄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020年前后,北京人口有可能达到2000万。若2026年北京人口按2000万计算,城市化率为81.75%,则意味着将有1635万人口居住在城市。如果以2006年北京市人口1581万为基数,以1.39‰作为北京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则到2026年城市本身自然增加的人口仅达到1626万左右,那么还需要从乡村转移约374万人口到城市中,这意味着每年需从农村转移19万左右人口。显然,这里以1.39‰作为未来20年北京年均自然增长率是比较高的预测,因为随着城市生育观念的转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下降,因此未来20年北京市乡村人口迁移的规模必定要比目前预测的大一些,年际迁移规模也会大一些。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运用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法对北京未来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20年内北京市大概需要向城市转移3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但以目前北京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看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的需求,因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前提。北京市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挖掘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争取转移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安排就业的角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重点产业的选择都是一个必须谨慎对待的问题。研究表明,北京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远远高于第二产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领域。

北京的产业发展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按照产业发展本身的规律,在这一时期产业的空间布局开始由集聚向分散转变,中心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大量的传统工业开始由城区向郊区转移,新的产业园区在城市周边蓬勃兴起。

在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首先要做好城区和郊区的产业转移。根据北京市政府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的规划,在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建设金融街,进一步强化首都的国际化金融中心功能,努力将其发展为国家级金融决策与监管中心、金融政策发布中心、金融信息汇聚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奥林匹克中心区等三个重点功能区,以满足城市功能拓展区承载的国家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际交往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及现代体育文化中心的职能;在城市发展新区,结合重点新城建设,发展顺义临空经济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重点功能区,以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新区的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人口承载功能,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这些规划既是避免产业雷同、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也体现了产业合理分工的客观规律。通过产业的合理分工,能间接实现不同产业充分利用各自区域的优势条件,较好实现不同区县间的产业转移。

2.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有限,城乡差别大。土地成为农民安身立命的基本保障。这种福利制度极大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不利于农业发展。应尽快建立城乡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今后北京市还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走社会化和家庭化养老方式相结合的道路。以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为主,辅之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措施。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家庭、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鼓励农民参加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如:特殊职业的养老保险、农民个人的储蓄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以及传统的家庭保险,尽可能在有效的范围内实现养老共济。对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实行养老保险,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道路,实现养老的社会化。针对农村“三无”老人,实行农村“五保”制度,并对其加以完善;对那些有义务而不愿赡养老人的农民,政府除在农村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和道德宣传,要制定规章制度,到期组织赡养的双方签订赡养协议,明确赡养协议的范围、约束,并予以监督。

其次,为了做好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社会保险的衔接,促进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和融入城镇社会,在北京市政府148号令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拓宽保障面和提高保障水平。对于被征地劳动力,由征地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城镇保障标准为失地农民一次性交纳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一次性补缴费用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算,不能按照现行标准计算代补缴的社会保险费,由征地单位从征地补偿费中直接拨付到其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于征地前农民所积累的“正式”农村社保基金应折算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费,扣减一次性缴费费用;在被征地前已经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可将其已缴纳的养老保障费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在征地后就业的按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规定,继续缴纳养老保障费,从而逐渐实现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3.大力实施农村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一种途径选择,是以小城镇发展为基础,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特征的社会综合发展趋势。在城乡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相对于庞大的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仍是极为有限的;而且当前城市的部分失业下岗人员需要向郊区转移,这也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存在矛盾。因此,要大力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北京农村小城镇的发展需要以卫星城和试点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地区繁荣为目的,以小城镇建设拉动二、三产业快速崛起,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成,逐步建立蕴含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首先,各县区应在北京总体发展基础上,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进一步对发展优势、机遇、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与建设布局进行充分论证,做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和单体详细规划。在规划中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小城镇人地关系的优化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区和生态型城镇。其次,以特色农业为主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近郊以都市型农业为主导,推进农业产业化,主要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种植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四种类型。远郊推进山区开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籽种农业和花林果副业,成为北京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地和旅游基地。第三,大力发展工业,培育小城镇支柱产业。工业发展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生产是需要协作的产业,这种协作包括工艺协作、零配件协作、基础设施协作、生产性服务协作和生活性服务协作,大部分工业采取组团布局形式。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增值快,设备更新周期短,需要密集的技术和知识,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规模较大的小城镇及其邻近地区发展较快。针对郊区的实际情况,工业地域结构往往以工业点和工业小区的形式出现,其发展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本着因地制宜,立足于自己的资源,发展果品、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其二是根据需要与可能,发展原料来自市外的加工业。最后,以三产为龙头,快速提高经济总量,金融、贸易、科技、文化、信息等第三产业部门对集聚的要求更加强烈。小城镇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和商品贸易、仓储批发业。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十五”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划

2.李仙娥,王春艳.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4(4)

3.潘文卿.中国就业结构偏差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前景[J].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动态,2001(56)

4.王国霞.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5.喻德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方法的数理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1(1)

6.张宏丽,郭英.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7.胡猛,王丽敏.基于灰色系统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2)

(责编:李雪)

作者:黄大伟 宋维明 程宝栋

第3篇:大一与大四的反省笔录

四年,弹指一挥间。流走的是时光,流不走的是心情。那一切过去了的,都是多么亲切的怀恋。

(一)

大一的时候,埋头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争起一滩鸥鹭。

大四的时候,易安词已面目全非:常逛大街至暮,无心外头一宿。因饮酒过度,闯入公园深处。呕吐,呕吐,气走鸳鸯无数。

(二)

大一的时候,天天做着白日梦,梦见流星载着天使落在自己熟睡的枕边。

大四的时候,爱的痛了,痛的哭了,哭的累了,矛盾心里总是强求,是说好一起走还是到此就放手?

(三)

大一的时候,爬长城还是去北戴河是个问题。

大四的时候,考研还是工作是个问题。

(四)

大一的时候,密切关注国足,茶饭不思,为球消得人憔悴。

大四的时候,《足球报》垫在屁股底下,埋头写着长篇大论。这是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五)

大一的时候,排队打电话。七七四十九分钟总算轮到。等查话费,才知道“言多必失”没有错。

大四的时候,一夜之间成了手机一族。想打就打,“心无联通,爱会移动”。

(六)

大一的时候,玩“传奇”,是“反恐精英”,偶尔也做一回痞子蔡,和轻舞飞扬进行第108次亲密接触。

大四的时候,已是过来人:“打游戏?小孩子过家家,幼稚!聊QQ?对方是一条带狼性的狗。”

(七)

大一的时候,血可流,头可断,发型不可乱。梳子、镜子、喱水,一样不能少!

大四的时候,我是诗人我就喊: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吃好、睡好,心情就好。

(八)

大一的时候,看不懂叫看不懂,有钱佬叫有钱佬,倒霉叫倒霉。

大四的时候,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光当。有钱佬不叫有钱佬,叫VIP。倒霉不叫倒霉,叫衰!

(九)

大一的时候,喜欢顾城,睡觉也在吟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大四的时候,在WC里发着短信:你是粽子我是叶,一层一层包着你;你是牙齿我是米,一粒一粒粘死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爱你!

(十)

大一的时候,对古龙、梁羽生、诸葛青云品头论足。金庸最棒:“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部部精品部部绝!

大四的时候,硬着头皮读《中国知识分子沉浮录》,假模作样地问:“还有谁在呼唤理性、激情和人文精神?”

(十一)

大一的时候,身高一米六,腰围不详,体重50kg,视力1.0,偶像:诸葛亮。最喜欢的话: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大四的时候,身高依旧,腰围保密,体重55kg,视力打五折。偶像:凯莉·布鲁克。想说的话:性感女郎,我喜欢。

(十二)

大一的时候,“五讲”:讲笑话,讲足球,讲艳遇,讲消费,讲时尚。“四美”:美发,美容,美食,美饰。“三热爱”:热爱自己,热爱美眉,热爱床板。

大四的时候,看到水龙头没有关,水哗哗地流着,一下子特别的伤感,走过去,将水龙头拧了又拧……

生活中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失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四年大学生活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训是:你必须既接受生活中的幸福,也接受它的失意。真正的人生,在于敞开你自己。(作者系广州中山大学研究生)

作者:李纬纬

第4篇: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笔录——(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笔录(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正

式使用规范性仲裁文书表格)

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庭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午____时____分至____午____时____分 开庭地点:____,第____次开庭

合议庭组成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席仲裁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裁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记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事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裁活动参与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1)仲裁笔录经首席仲裁员审阅后,由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和书记员签名。

(2)仲裁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仲裁活动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仲裁活动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载确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

(3)仲裁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仲裁活动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字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来源: http:///ws/detail12042.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第5篇:李平波劳动仲裁法庭笔录

仲裁员朗读案件

仲裁员:申诉方对仲裁员与记书员是否申请回避? 申诉人:没有

仲裁员:申诉方提起诉讼代理词请求

申诉人:

1、请求被申请人支付违法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6873元以及额外经济补偿金3436元(计算期限自2007年6月18日—2008年1月1日);赔偿金48111元以及额外经济补偿金24055元(计算期限自2008年1月1日—2011年3月2日)。

2、请求被申请人支付未提前一个月单方违法解除合同的代通知金6873元和赔偿金1718元。

直至2011年2月16日 死者陈军的死亡,解雇申请人 仲裁员:是否有补充?

被申诉人:申诉人严重失职,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 申诉人:申诉人2010年被内部调任为副班长

被申请人:OK站存在多个问题,箱子没拉到位、箱子不到位的情况下,工人便进去工作、OK站挂着钩的箱子,钩子没有及时取掉等(见调查报告的直接原因),造成事故的发生。造成死者陈军的死亡。在此次事故,陈军负主要责任,李平波负次要责任。我公司根据《劳动合同》第9·2·4条款:因故意或过失而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和《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仲裁员:申诉人何时入职?入职何等职位?

申诉人:2007年6月18日入职。在2007年6月18日——2010年5月14日在打砂房做普通员工;在2010年5月14日——2011年3月3日 当任打砂班的副班长。

仲裁员:最近签订合同是什么时候?

申诉人:2010年6月18日

签订了无期限的合同 仲裁员:什么时候任命的? 申诉人:2010年5月15日,在公告栏上有贴公告,还签定了(副)班长任命承诺书。

仲裁员:副班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申诉人: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厂间卫生

安全控制、产能目标、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现场管理与设备管理、班组团队建设和员工行为规范管理

就是(副)班长任命承诺书上的工作职责。这些工作职责都在申诉人的工作能力范围内,而此次意外事故在能力范围之外,是无法预料的。申请人当时在岗,没有脱离岗位,正在处理工作,同时他及时发现了问题(倒箱),也及时准备手动葫芦等工具处理问题,并马上跑过去,不料此时不幸事件已发生,短短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可以说是申请人自己无法控制的意外事件。

仲裁员:此事故中,死者陈军的死亡是在什么时候?

申诉人:2011年2月16日 晚上九点四十七分

仲裁员:具体是在什么时候什么人对这次事故作出调查?

申诉人:在2011年2月16日 黄刚等技术师,也有公安机关人员,还有安全生产监督局的,有询问笔录可以作证。事故的调查报告是由对方被申请人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的。

仲裁员:事故调查报告是由被申诉人调查作出,那么是由什么人做的呢?

申诉人:梁韬与其他工作人员,梁韬是这次事故调查报告的报告人。

仲裁员:被诉讼人的安全科室对当晚的事故作调查了?

申诉人:黄刚是事故的目击证人,当晚就被公安机关请去问话了;申诉人是第二天才到公安局去做笔录的。

仲裁员:当天的调查报告是否有通知?

申诉人:过了一两天才有通知

大概是3月17—18日

而且当时也只是把报告放到桌面,并没有人通知且说明

仲裁员:申诉人应负什么责任呢?

申诉人:双方提交的都有出入,我方陈述一下事故的报告,事故的经过我方是认同的,而事故的直接原因:如

1、箱子没有拉到位的情况有:拉箱过程中拉箱钩脱落,拉箱钩挂的位置不正确,预涂房的箱子没有即时拉走,这些原因属于机械故障原因。

2、箱子不到位的情况下,工人便进去工作,这属于工人个人原因,属于被申请人对工人安全培训的内容,申请人无法控制的。其他原因,如

3、ok站挂着钩的箱子,钩子没有及时取掉;

4、ok站进口急停开关没有及时按下;

5、、ok站进口急停开关没有及时按下,预涂房不能及时拉走ok站送过去的箱子,这些属于机械原因,超出申请人能力范围之外、知识范围之外、意料之外。

按照公司安全规定,死者陈军应该从工作方位的左边上,而他却从工作方位的右方上,造成此原因,不应该由申诉人负责,死者的思想不是申诉人能够控制的。

公司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没有做到位,从公司采取的预防措施来看,有6种防止根本原因再次发生而采取的进一步措施,如

1、将网板全部下沉300mm,包地坑下面网板;

2、ok站左右两边的中间位置各增加一个急停开关,20箱时验光人员必须按下急停开关后才能进入箱内,工作完成后再开启急停开关;

3、让所有人员了解事故经过,教育工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等到箱子到位停稳后才开始作业;ok站左侧人员首先取钩再做其他工作;

4、培训所有拉箱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注意力集中,并严格遵守拉箱规定;

5、随时检查拉箱钩,容易脱钩的挑出来不作使用,教导挂钩人员保持正确的挂钩距离;

6、在ok站增加安全警示红绿灯,红灯亮时任何人不得进入箱子中间或箱内工作,绿灯亮时方可进行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红绿灯的转换工作。这些措施证明被申请人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足够,也证明了被申请人没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没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具有二十年生产经验的被申请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手无寸铁的普通劳动者,把安全生产责任无辜归咎于弱势的劳动者,明显是不具有人性、不公平、不人道、不合法的。

仲裁员:员工是否都有受到培训?

诉讼人:每位员工都会进行上机培训,而申请人是在知识范围内和能力范围,在当时,申请人也已经及时制止事故的发生。申请人不可能每天24小时都跟随着每一个员工。

仲裁员:调查报告放到桌面上,申请人是否有签收呢?

诉讼人:没有签收。我方认为责任应由死者陈军承当

仲裁员:就此结论是否有向相关公司部门放映?

诉讼人:没有。以为此事过后继续工作。而且在事故发生后,作为班长的申请人也已经很内疚了,当时也不知道是要被公司解雇的。

仲裁员: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双方关系如何?什么时候没有关系的呢?

诉讼人:已经没有任何合同关系了。在2011年3月2日 在《员工离职审批表》可以见到。 但我方并不认同《员工离职审批表》,因为申请人也没有签字,认为不成立,无效。

仲裁员:申请人不认同《员工离职审批表》,3月3日也不让申请人进公司?

诉讼人:上级领导都认为需要解雇申请人

仲裁员:申请人是否有加薪

诉讼人:3月2日还在上班,也没有人通知申请人已经被解雇了。3月份的工资还没有支付,也没有工资单,账号上也没有工资到账。2月份账号上有工资到账却没有发工资单。

仲裁员:3月2日?那3月1日是否有上班?工资是多少?

诉讼人:3月1日与2日都有上班。但不知道工资是多少。

仲裁员:平均工资?就是应发工资?

诉讼人;平均工资是6873元。是的。

仲裁员:与被申请人不同

被诉讼人:肯定没把2月算入

仲裁员:没把2月算入?

诉讼人:因为申请人还不知道那个月被解雇了。 现在算下 被申诉人也不提前提交资料

仲裁员:实发工资是多少?应发工资又是多少?

诉讼人:应该是四千多吧。 应发工资现在还不知道

仲裁员:现在到被诉讼方。

申请人是在2007年6月18日入职该公司?

被诉讼人:是

仲:担任什么职务?

被诉:打砂班副班长。 说实的不就是与正班长没区别 都是负责人

仲:有多少个打砂班?

被诉:(回答含糊) 直接委任他做班长 仲:申诉人是在2007年7月18日——2010年5月14日在该公司当任普通员工?在2010年5月14日——2011年2月16日当任副班长一职?

被诉:是的

仲:是否有合同关系?

被诉:有

仲:劳动合同是什么时候签定的?

被诉:2010年6月18日,就是那份无期限的合同

仲:申诉人是什么时候任命为副班长的?

被诉:2010年5月15日

有调动表的

仲:是5月15日还是5月17日

被诉:5月17日

仲:书面?是否有书面通知呢?

被诉:5月17日

一调动就上任了 公告栏上也有贴公告通知

仲:通告是什么时候发表的?

被诉:一上任就通告的

仲:是否有依据呢?

诉:有,有工资单为证。公告也是5月15日,但我方没签字

(此时都在争论调动职务的时间问题,被诉讼方认为时间争论无意义,最后仲裁员确认为5月15日)

仲:申诉人的职责是什么?

被诉:有副班长的职责与要求所在

在证据二中有显示

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措施

仲:安全的职责?

被诉:这都在(副)班长任命承诺书上第二页有写明

仲:这职务是内部招聘,是公司自定的?

被诉:有对员工职务的要求,也是书面通知的

有对员工安全培训,就是安全现场管理

仲:死者陈军发生事故是什么时候?

被诉:2011年2月16日晚上9点47分

与申请人一致

仲:造成的损失是多少?

被诉:我认为造成损失有3个,①一人死亡

②对死者陈军的赔偿到目前为止赔偿是9万3千 ③ 造成公司停工5天,经济损失5千万元

仲:什么时候什么人对事故作出调查呢?

被诉:公司管理层安排的调查人,对调查报告都有签字的

仲:2011年2月6日当天晚上调查了整个公司?

被诉:是 全部人员都有调查

仲:调查结论呢?

被诉:负主要责任是陈军,次要责任是申请人李平波

如果有一项做不到位,事故就必然发生,并不是单纯的问题。如果按照了公司的流程运作,是不会发生事故的,发生事故的机率是很罕见的。

仲:五个直接原因在工作场地的什么地方?

被诉:OK站

仲:OK站与申诉人有什么关系?

被诉:职责范围内

仲:调查结论?有什么依据作次结论?

被诉:陈军负只主要责任,李平波负次要责任。凭调查报告得出结论。

仲:将此次结果告诉了申诉人?

被诉:签字认可

仲:签名代表什么?

被诉:认可 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无论是制度上还是管理上都是有区别的

仲:申请人有反映或异议吗?

被诉:没有

仲: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应当有哪些处罚?

被诉:次要责任人没有负到管理范围内的责任,管理不到位

仲:有什么依据呢?

被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三款: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合同》第9·2·4:因故意或过失而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

造成死者违规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仲:公司是什么时候解雇申请人的?因为何种原因?

被诉:2011年3月3日 原因是严重失职 此事也经过公会调查核实

仲:有通知公会?

被诉:都是经过公会决定的

诉:那你要拿是确实的证据出来啊

仲:申请人3月1日—2日都有上班,3月3日就不让其进入公司

被诉:没规定。 工资已结清,也没看到他上班(留意)

仲: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签字, 3月2日写离职书,3月3日通知?

被诉:已经通知了。 员工一般被解雇都不会签字的。 是在3月3日通知的。

仲:申请人有办离职手续吗?

被诉:没签字,没办理

仲:工资是否有结算清楚?结算到什么时候?

被诉:有结算清楚。 (回答含糊)2月28日

仲:申请人的平均工资是多少?按实发工资计算吗?

被诉:6682·72 是应发工资 没有实发工资

仲:诉讼人是否认可?

诉:认可 相差190元 应该按被诉方再算一次

仲:证据一有表 可再算

(后算实发工资5499·99 应发工资7180·24元)

诉:应发工资与我方不同,没有算入年终奖

仲:除了12月份外,其它的都一致?

诉:是

仲:年终奖是否纳入?

诉:是 (记得法条有规定的,正找)

被诉:不是

仲:依据不一致 诉:工资单 被诉:年终奖

仲:应发工资加上年终奖

诉:与之相差5970·23 被诉:年终奖为12个月的,没有任何意义

举证

仲:被诉讼人有4份证据:①事主证据 ②内部招聘副班长任命承诺书 ③经过书与调查报告 ④员工离职审批表与解除劳动合同书

诉讼人有5份证据:①员工证与身份证 ②劳动合同 ③副班长任命承诺书 ④员工离职审批表 ⑤工资单

陈述人陈诉,把意见写到证据表上,写上姓名与日期 。若双方不确认的,由本庭确信。

被诉讼人对诉讼人的工资单不确认

诉讼:我方认为口头表达比书面表达快,庭毕后再补交上

仲:那就由我提问

诉:没把年终奖算入

被诉:没有意义

仲:都高于3600元

(经询问,我方对①员工证与身份证 ③副班长任命承诺书 ④员工离职审批表 是确认的 对②劳动合同 ⑤工资单 不确认)

仲:劳动合同?

诉:应当为员工提供安全防范措施,事故发生应由公司负责。《劳动合同》第二页与第三页的9不生效 不约定, 而且《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也不一致,认为无效

《员工手册》 2009年5月 员工没有签字,无效

被诉:4月7日的《员工手册》

诉:2010年出了新版的《员工手册》,没给予申请人,而且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法条不一致,认为无效。

仲:证据二 内部招聘 诉:无证据事实

仲:副班长任命承诺书

诉:公司没盖章。 工职的安全控制,并不是发生在一起的就由申请人负责。公司每半年对副班长进行一次考核,每次考核有明显不合格的,将视情况给予1-2个月培训期,培训期不合格的,依法解除合同,或者经过本人同意并听取工会意见,免去副班长职务或调至其他岗位。其他不合格的情形也是如此,先培训再考核,不合格的再依法解除合同。被申请人并没有走着程序。本案中,在陈军发生工伤事故后,申请人没有收到任何考核不合格的通知书,也没有被培训,也因此证明申请人没有违反工作职责。而被申请人也不按约定的程序免除副班长职务、也没有先培训后不合格再解除申请人,未提前一个月通知就直接开除申请人显然是违反约定的、违反法律程序。

仲:证据三 经过书 和 事故调查报告

诉:不确认经过书 确认事故调查报告(因为没有法律上责任)

仲:证据四 《员工离职审批表》 和 解除程序

诉:确认《员工离职审批表》但不认可其离职原因 至于解除程序,我方不认可。每半年培训、考核,考核培训不合格的再培训,再培训不合格的才依法解除合同,而被申请人却没走这程序。我方认为不合理,是违规的。

辩证

仲:上面已说观点请勿重复

诉:被单位解除,没有依据

申请人当时在岗,没有脱离岗位,正在处理工作,同时他及时发现了问题(倒箱),也及时准备手动葫芦等工具处理问题,并马上跑过去,不料此时不幸事件已发生,短短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可以说是申请人自己无法控制的意外事件。事故是死者陈军违规的,申请人不可能控制到他人的行为,《劳动合同》也没有详细说明。

仲:不能控制事故的发生

诉:是的

从调查报考的原因看,直接原因:

1、箱子没有拉到位的情况有:拉箱过程中拉箱钩脱落,拉箱钩挂的位置不正确,预涂房的箱子没有即时拉走,这些原因属于机械故障原因。

2、箱子不到位的情况下,工人便进去工作,这属于工人个人原因,属于被申请人对工人安全培训的内容,申请人无法控制的。其他原因,如

3、ok站挂着钩的箱子,钩子没有及时取掉;

4、ok站进口急停开关没有及时按下;

5、、ok站进口急停开关没有及时按下,预涂房不能及时拉走ok站送过去的箱子,这些属于机械原因,超出申请人能力范围之外、知识范围之外、意料之外,是工人无法预料的。

被申请人缺乏防范措施,事前没有安全隐患意识,任何细节都可能出差错,申请人不可能每件事都奔到员工身旁,所以不存在严重失职。

被申请人应该再次培训申请人,被申请人既没通知也没培训。申请人没有故意也没有失职。被申请人应提出证明申请人应该预料的情形,双方劳动合同并未说。被申请人所说的重大损失与申请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生产性企业的被申请人应当承担安全事故责任。

对于被申请人所说的重大损失,是否有进行评估?是否有证据呢?对方没有尽到举证的责任,被申请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缺乏法律依据。至于被申请人所述的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是员工同时达到这种后果的严重程度才被解除。申请人没有严重失职,更没造成重大损失,被申请人是否有去鉴定呢?被申请人无任何证据证明严重失职的事实,明显是违法解除合同。所以,被申请人与申请人的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无效、不成立。

《劳动合同》的副班长任命承诺书中的工作职责1·4中提到201年安全不标是工伤事故比2009年降低40%,此项将与2010年成绩效考核直接挂钩。申请人他是做到了减低工伤率,而被申请人既不再次培训也不事实考证就解雇开除,这就更加不合理了。

仲:被诉讼方

被诉:我方认为有六大观点:

⑴关于申请人是资质问题。从副班长任命承诺书显示,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进行本班的安全体系,负责本班的安全控制。

⑵事故调差报告的原因看,问题是很普通的安全问题,申请人没有主动发现就是失职。对生产线没及时履行监督,安全资质没履行好就是失职。这并不与是否在场有关系。 ⑶死者陈军为什么会违规。这与申请人是否有安全监督有关。陈军是申请人的属下,在机械运行之前或者运行过程中,申请人有责任做好安全监督,不能单从死者身上看问题。

⑷申请人提到被申请人有安全问题,劳动合同条款仅对双方有规定,事故发生后,被申请人承担了赔偿,是申请人自己本身混淆了。

⑸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劳动者违规几次就可以解雇,此次解雇并不会因为你以前的表现不错,不可能因为你以前表现好,因这次犯了重大过失而不处罚你吧。

⑹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职位调整,任命为副班长,是无意义上的认可,也出据了任命承诺书,这说明了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能力是信任的。但副班长的合格与否与失职没有任何关系。申请人确实存在失职,一个工伤死一个人,赔偿会很大,而且对于一个外资企业评估一下损失的后果。所以解雇申请人与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我方不认为要赔偿申请人的所有经济损失。

诉:被申请人认为觉得管理人是无所不能的

副班长的任命承诺书只是概括性地描述,要知道在知识范围内,能力范围内,员工应该比公司承担的责任要低,该公司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完善,而且申请人是不可能控制死者陈军的思想。

认为此次工伤造成的重大损失,并非申请人直接造成的,公司应对员工再进行培训,让申请人知道如何更完善地管理,而并不是违规地直接解雇开除申请人。

综上所述,被申请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明显违法,给申请人李平波不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而且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损害了遵纪守法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代理人恳请仲裁委员会本着客观公正的法律精神,予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被诉:被申请人是公司,是法人,是自然人,有责任保障员工安全,但前提必须是按照员工制度操作。申请人如果能都想象存在的安全问题,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至于公司的责任,申请人有安全存在的责任,管理层的问题。对任命书也是签字认可的,任命书考核不合格现在讨论重大事故后如何处理,双方也是不一致的。 诉:一个打砂班,完全是在一个密封的室内工作,并不可能跟着每一个员工走,也不能控制事故的发生。在《劳动合同》的保障里,不可能死了人就赔偿的吧。

被诉:违规操作造成的。作为班长就应该管理控制好。 仲:双方是否同意调解? 诉:同意调解 被诉:不同意调解

第6篇:(仲裁)庭审笔录

案号:(2017)浙0482字 号 开庭时间:2017年

3 月 17 日 地点:平湖市人民法院 原告:平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被告:吴炳根

一、宣布开庭、法庭纪律 略

二、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 见起诉书

三、法庭调查 原告:见起诉书 被告:不予支付

四、举证质证 原告:见证据清单 被告:一一质证

五、辩论发言 略

六、是否调解 原告:愿意 被告:愿意。

主审法官:汪佳铭书记员:张孝兵 2017年3月17日

第7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庭审笔录

时间:

2012 年

3 月

时到

地点: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案号:×劳仲案字(

)第

案由:

仲裁员:付娆

书记员:董珂

申请人:曹倩玉

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陈雪娇 委托代理人:李茜伦

审理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篇:民事(行政、仲裁)案件庭审笔录

间:

地点: 审理机关:

审级:

案由:

委托人:

对方当事人:

对方代理人: 主审法官:

书记员: 代理律师:

记录人: 内容:

第9篇: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

【发布单位】80103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1-04-25 【生效日期】2001-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

(2001年4月25日第二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修订并通过,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

一、

一、仲裁员应当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严格执行《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仲裁规则》)。

二、

二、仲裁员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依照法律,参考国际惯例,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独立、公正、认真、勤勉、高效地审理案件,并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尽快结案。

三、

三、仲裁员在履行职责期间应当完全保持独立、公正、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作为任何一方代理人行事;不得因压力或私利而影响裁决。

四、

四、仲裁员应当掌握仲裁程序及庭审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办案能力。

五、

五、仲裁员应当相互尊重,在案件审理中积极配合与支持。

六、

六、仲裁员接受当事人选定或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时,应确信自己具备解决案件的经验和能力,并且能够保证案件审理的时间。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的,应主动说明情况并拒绝接受选定或指定:

(一)案件涉及的专业不熟悉的;

(二)审理期限内外出20天(含本数,下同)以上的;

(三)不能保证案件审理时间的;

(四)因其他工作任务较重,难以悉心完成案件审理工作的;

(五)因健康原因难以参加案件审理工作;

(六)在本会未审结案件在10件以上的。

七、

七、仲裁员在接受当事人选定或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时,应签署声明,说明其独立与公正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置疑,并保证安排时间,认真、勤勉、高效地解决案件争议。

八、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披露,并主动请求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前款第

(三)项“其他关系”系指:

(一)对于承办的案件事先提供过咨询的;

(二)与当事人、代理人在同一单位工作的;

(三)现任当事人法律顾问或代理人的,或者曾任当事人的法律顾问且离任不满两年的;

(四)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的;

(五)担任过本案或与本案有关联的案件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六)其他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事项。

九、

九、仲裁员接受当事人选定或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的,应主动告知秘书自己可供办案的时间。国内仲裁案件,仲裁庭应自组庭之日起30日(涉外仲裁案件45日)内,首次开庭审理。

再次开庭的,其开庭时间与上次开庭间隔不得超过30日;仲裁庭限期当事人补充证据的,应自当事人提交证据期限届满之日起20日内,再次开庭审理;案件涉及鉴定、审计的,应自仲裁庭收到鉴定、审计报告之日起20日内,再次开庭审理。

十、

十、仲裁员应当详细审阅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开庭前,首席仲裁员应组织合议,明确开庭审理的范围、重点(审理方案由首席仲裁员提出)和分工。

十一、 十

一、仲裁庭开庭日期确定后,仲裁员不得随意因个人事由影响开庭。仲裁员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自己不能参加开庭的,应于首次开庭7日(再次开庭3日)前通知首席仲裁员和秘书并作出合理补救。

未遵守前款规定的,为无正当理由缺席。

十二、 十

二、仲裁员应按时参加开庭、合议、现场调查及其他案件审理工作,不得无正当理由缺席、迟到、早退。仲裁庭组庭后,案件审结前,仲裁员外出一周以上,可能影响开庭、合议、制作裁决书的,应提前通知并将相关联系方式告知首席仲裁员或秘书。 未遵守前款规定,致使开庭、合议、制作裁决迟延的,为无正当理由迟延。

十三、 十

三、仲裁员在任职期间不得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馈赠或提供的其他利益;不得私自会见一方当事人、代理人,接受其提供的证据材料;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传真、电传、电子邮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同一方当事人、代理人谈论有关仲裁案件的情况。在调解过程中,仲裁庭决定由仲裁员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代理人的,应当在仲裁委员会办公地点进行并有秘书人员在场。

十四、 十

四、开庭审理时,仲裁员应当客观、公正、耐心地听取当事人、代理人的陈述及辩论意见,语言规范、准确,避免随意性和倾向性。除调解程序外,仲裁员在事实未查清前,不得对案件性质、是非责任发表意见,不得与当事人争论。

在开庭审理结束前,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十五、 十

五、仲裁员应注重仪表,服装整洁,举止得体,在开庭、调查询问时,不得查看或使用手机、呼机;不得随便出入仲裁厅或从事其他与审理无关的事项。

十六、 十

六、仲裁庭应自最后一次开庭之日起30日内,完成裁决书制作。最后一次开庭后,仲裁庭限期当事人补充证据的,应自当事人书面质证期限届满之日起30日内,制作裁决书。

最后一次开庭审理结束后,首席仲裁员应在当日或者最迟不超过7日内,就案件事实、证据、性质、责任、适用法律以及处理结果等裁决书的主要内容组织合议;合议后,首席/独任仲裁员或首席指定的仲裁员应根据合议内容在7日内拟制裁决书草稿。

如果仲裁庭对裁决书草稿分歧较大的,首席仲裁员可再次组织合议,仲裁庭在合议后7日内,制作裁决书。

十七、 十

七、仲裁庭组成人员必须共同参加案件审理,认真阅卷、开庭、合议,并对裁决书内容充分发表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说明理由并提出修改方案。合议情况由秘书记录在案。

仲裁员应自收到裁决书草稿后5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告知首席仲裁员或秘书,对草稿有不同意见的,应写明修改意见和理由。

十八、 十

八、首席/独任仲裁员无正当理由,超过审理期限未结案的,仲裁委员会秘书长可发函督促并限期审结,逾期仍未审结的,视为严重迟延。

十九、 十

九、仲裁员应当严格保守仲裁秘密,不得对外界透露任何有关案件的情况,包括案情、审理过程、案件涉及的商业秘密等内容;亦不得向当事人透露本人的看法和仲裁庭合议的情况。

未经仲裁委员会同意,仲裁员不得对尚未审结的案件,私自与案件无关人员进行商讨,亦不得在会议、课堂、互联网等公共场合公布或讨论仲裁案件情况。

十、 二

十、仲裁员不得代人打听与自己无关的案件情况、请客送礼、提供利益。

仲裁员不得代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或申请不予执行自己制作或参与制作的仲裁裁决。

二十一、 二十

一、本会仲裁员在本会代理仲裁案件的,应当遵守下列要求:

(一)不得违反出庭时间和提交法律文书的期限;

(二)在当事人或对方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不得与本案仲裁员或秘书谈论其作为仲裁员承办的其他案件;

(三)不得与本案仲裁员或秘书私下讨论案件情况;

(四)不得向当事人、代理人表示自己与本案仲裁员、秘书间的亲密关系;

(五)知悉自己担任代理人有可能出现仲裁员回避的情形时,应主动向当事人讲明,并拒绝担任其代理人;

(六)不得向仲裁庭和秘书提出与代理人身份不符的要求。

二十二、 二十

二、仲裁员聘任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委员会有权将其解聘:

(一)隐瞒应当回避的事实;

(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合议、调查满三次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审理案件的;

(四)在案件审理中,有违仲裁员的公正立场,多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

1、借故拖延办案时间的;

2、拒绝说明理由,坚持有利于一方当事人的裁决事项的;

3、故意曲解事实和法律,坚决支持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和主张,或坚决反对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和主张的;

4、在开庭审理中,违背公正原则,代替一方向另一方质证、辩论、提请求的;

5、表现出其他偏袒倾向的。

(五)审理案件严重迟延的;

(六)向当事人透露本人看法或仲裁庭合议情况的;

(七)违反本守则,严重不负责任的;

(八)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

(九)因个人原因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仲裁程序上造成重大失误,或因其他个人行为给仲裁委员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任职期内,私自会见当事人,接受当事人请客、馈赠或提供的其他利益的;

(十一)仲裁员代人打听案件情况、请客送礼、提供好处和利益的;

(十二)其他违反本守则,不宜继续担任仲裁员的情形。

二十三、 二十

三、仲裁员应当参加仲裁委员会组织的业务培训,并接受必要的考核。

二十四、 二十

四、仲裁员需要以仲裁委员会名义对外参加有关仲裁的会议或活动,发表文章或作讲演,必须事先得到仲裁委员会的同意。

二十五、 二十

五、仲裁员在聘任期内,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变化的,或者长期出国的,应及时通知仲裁委员会。

二十六、 二十

六、仲裁员可以随时向仲裁委员会或其办公室,提出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领取房产证委托书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