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北京之旅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难忘北京之旅(共10篇)

难忘北京之旅 篇1

刚到北京,我们就投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北京。进入故宫,映入眼帘的无疑是一座座红墙黛瓦的古代宫廷建筑。太和殿前,清一色的大石板上盘着数条形态不一的巨龙,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古代皇帝上朝时的壮观场面。

一路走马观花,还未参观完毕,天公不作美,忽然下起了小雨,在我们避雨的时候,导游为大家讲了一个发生在故宫的离奇传闻:每当雷雨交加的夜晚,故宫的红墙上就经常会见到宫女和太监来去匆匆的影子。同学们听了之后,瞬间炸开了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那是冤屈而死的宫女太监的鬼魂,也有人说,是因为雷电的某种物理作用导致了红墙上的画面。谜底当然是由知识渊博的导游来为我们揭晓啦,科学的解释是: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太监经过,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像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像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的影子。听了如此权威的解释,我也想亲眼见识一下这神奇的现象,可惜没有机会啊!

第二天的行目的地是我期待已久的――八达岭。平时只能通过电视电脑了解雄伟的万里长城,今天终于可以亲眼目睹长城的魅力风采了,我心里万分激动!刚到长城脚下,我们就兴奋地一个劲儿往上冲,长城上数不胜数的游客仿佛变成了一条流动的纽带,我们在这条纽带间穿梭,争先恐后地想要第一个到达顶峰。越往高处,风力越大,台阶也越高,攀登也就越吃力。在高高的烽火台上俯视碧绿的群山,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般蜿蜒盘旋,宏伟景观尽收眼底。不到长城非好汉,攀登长城虽然辛苦,但是能够亲身领略到这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磅礴气势,艰难又有何惧!清风相伴,美景来陪,长城之行真是太给力啦!

在北京五天的日子里,我们游览了奥林匹克公园,第29届奥运会能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科技馆里,各类高科技产品向我们展示了科技改善生活、改变世界的光荣历史;升旗仪式上,我们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唱着国歌抒发爱国情怀;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我们立志不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难忘北京之旅 篇2

社会学科的研究通常带有强烈的社会目的,以发现问题 (或假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三部曲。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社会科学的工作者常常必须跨界,用到其他学科的工具或理论。如果研究者以跨学科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容易将自己限制在两门或几门相关的学科视阈内,无法展开大开大合的研究局面,难以兼容并包,也难以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分析。而如果我们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问题本身,以分析、解决问题为惟一目的,此时就会模糊学科的界限,思维就会进入到“超学科”的状态。

“超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这个概念曾由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2005:53)提出,他认为超学科能使不同学科或研究框架之间的对话“有效吸收对方的学术逻辑”,因而成为自身革新与发展的资源。如果跨学科还存在学科界限,那么超学科则摈弃了学科界限,甚至没有了学科意识,紧紧围绕现实问题而展开研究。这样的视野无疑更具有高屋建瓴的意义,使得研究者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全知全觉的“上帝”,在现有的知识体系内兼容并包,去分析、解决社会科学中的问题。

本研究试图以“超学科”为主题,汲取话语分析、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尝试分析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北京篇)》。以英国广播公司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拍摄了大量的中国题材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是西方受众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关注不多,本文将目光投注到西方国家的纪录片,关注“他者”视野中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剖析“他者”的话语策略和“他者”眼中的中国,探索对于中国对外传播策略的启示作用。

一、《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北京篇)》介绍

《发现中国:美食之旅》(Exploring China:A Culinary Adve nture)是专题系列纪录片,由爱玛·皮切(Em m a Pe ach)导演、“中国菜教父”华裔名厨谭荣辉与华裔主持黄瀞亿联合打造的美食纪录片,片子以美食为主线,也谈及中国的风土人情和现代风貌,试图通过美食探寻中国最深处的灵魂。这一系列纪录片一共四集,分别为北京篇、成都篇、云南篇、广东台湾篇。

《北京篇》为中国美食之旅的起点,两位海外华裔名厨探访北京的各类大小餐馆、寻常人家,学习并切磋厨艺,品尝各自做出来的美味佳肴。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纪录片大致可分为八个部分:1.在平民饭店厨房做炸酱面;2.在最为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品尝南北小吃;3. 探访坐落于老胡同的一家在自家屋舍里开的餐馆,学做正宗北京烤鸭;4.早起去一家平民餐馆早餐———包子和肠粉;5. 到南锣鼓巷拜会华人美食作家刘金铃和做菜高手王董事长一起做饺子;6. 去北京郊区的韩氏夫妇开的农家乐品尝并学习农家菜肴;7. 和朋友一起到朝阳公园附近的菜市场挑选食材,到朋友居所做菜;8.到大厨大东师傅开的高档餐馆切磋厨艺。

两位华裔美食家 在英国名气都 很大。谭荣辉(Ken Hom),祖籍广东,父辈移民美国,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从小在美国长大。2009年6月,曾因为对饮食艺术的贡献(尤其是促进正宗中国菜在英国的流传)获得了英国女王颁授的大英帝国荣誉勋位(OBE)。黄瀞亿(Ching- He Huang),来自台湾,小时候随父母移居英国,在母亲教导下学会做中国菜,英国《泰晤士报》曾大幅刊登她的多道食谱,在英国几家电视台主持专栏美食节目,被英国人视为“民间中华美食大使”。就这两位大厨的名气和专业水准而言,英国广播公司所选取的这两位顶级人物足以吸引西方受众的眼球。

二、理论依据与待研究的问题

用批评话语方法来研究纪录片,似乎是跨界,但是事实上,纪录片本身就包含了社会批评的因素。纪录片(docum e ntary) 这一类型乃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所命名,他创立的“画面加解说”模式至今仍是纪录片的主要表现形式。他认为纪录片有三大功能性的要素:教育大众、关注现实、表达诗意。虽然格里尔逊重视纪录片的美学价值,但他更为强调的是纪录片的社会责任,他认为“隐藏在纪录电影运动后面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学的而不是美学的”(转引自福西斯·哈迪,2001:36),因此,在他的眼中,纪录片甚至担任了社会评论的教化功能。也就是说,纪录片潜在的这种社会功能决定了在拍摄制作过程中某种程度的主题先行和观点预设, 这就为批评话语的研究提供了挖掘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的可能。

制作者对于图像的选择并非毫无来由。制作者既然要传播意义,向受众传递某些信息,就要使大部分资讯服从于这个主题和意义,必须由带有“特定含义的造型元素”构成画面 (周勇,2014:27)。表现在这部以中国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中,油光黑亮的、正在翻炒的锅和红彤彤的炉火是标志性的图像;此外,在西方受众眼里,谭荣辉和黄瀞亿这两位华裔美食大师的东方血统也是标志,他们的“东方脸”代表了东方和东方的美食。

从客观地反映世界这一点初衷来看,纪录片和新闻话语有着本质上的相似性。艾特曼(Entman,1993b)在他提出的框架理论中曾明确阐述,记者或新闻机构常会有意识选择事件的某些方面,使被选择部分在文本中突显,达到他们想要的传播效果;富勒(Fowler,1991)认为符号的意义与利益、价值观与行为有关;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1992)认为话语不只是社会过程和结构的反映,话语还建构了社会过程和结构;梵·迪克(van Dijk,1988)进一步说明了新闻话语的本质, 尽管新闻话语理论上不具有直接意义的说服性,但是客观上确实存在间接意义的劝说意味。退一步说,即便新闻话语不以维护某种立场和观点为目的,但是记者和新闻机构有其本身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的背景,这些背景无可避免地或隐或显地映射在新闻话语之中。

尽管格里尔逊认为,“取自原始状态的素材和故事比表演出来的东西更优美,在哲学意义上也更真实”(转引自福西斯·哈迪,2001:501),但是和新闻话语一样,任何素材的拍摄和剪辑都是选择的结果。一部好的纪录片,拍摄者、制作者对于拍摄内容的选择通常不仅为了描述主题的表面价值,而是为了更为有力地纪录主题的真实;纪录片对于细节的选择也并非仅仅为了展现自然的生活,而且要通过细节的并置创造性地阐释生活。但是,不管如何,这种所谓的记录主题的真实也好,这种创造性的阐释也好,都无可避免地烙印下制作方的主观态度和意识形态。

图像绝非如表象所呈现的如此直观,如此“不言而喻”, 在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中,所指与能指的联结都必须经过意识形态的暗箱。这个纪录片的片头展现的就是这两位华裔美食大师类似于来到故土寻根的故事架构,这两张东方面孔走在北京的大街和胡同,尤其是黄瀞亿说着比较标准的“国语”和当地的北京民众交流十分通畅,在熙攘的人群之中丝毫不显突兀,他们在王府井品尝各种小吃,兴奋不已,黄瀞亿十分雀跃地边吃边解说,一双美目闪闪放光……这些视觉话语向受众呈现的是自然和融合,中国人走在中国的地方似乎是天生的和注定的,如同作为英国人走在伦敦的街头,美国人走在华盛顿或纽约的街头。

这种同理性营造出了一种“请君入瓮”的效果,很容易把潜藏在话语中的文化假设给忽略掉。事实上,文化倾向于表现主导者的利益;事实上,也只有拥有话语权的个体、机构和群体才有能力来进行媒介声音的传播和图像的发布;事实上, 话语权的拥有者会“善加”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来再现他们理解中的所谓客观现实,表达他们自己的愿望和诉求,维护他们的利益。

当前的世界,东西方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不少歧见和矛盾,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将对方互视为“他者”。形象背后隐藏的是认同感,相同的肤色、毛发、眼镜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意味着相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英国广播公司请谭荣辉和黄瀞亿做节目,谭荣辉和黄瀞亿在国外美食界的成功经历都暗含了这种由于形象而带来的认同感。伯克和莱辛曾将形象分为种族他者、社会他者和性别他者,他们认为,在人类的潜意识里,他者和我者的关系充满矛盾,他者即让我者恐惧,又受到我者的蔑视(转引自米歇尔,2012:152)。

而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文化意味非常浓烈的美食类纪录片。按常理论,食物本身不包含有任何倾向性,似乎和价值观之类的形而上的东西不存在交集。但是,既然说任何话语都隐含了态度,甚至意识形态,那么,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是:1. 在这样一部以东方美食文化为主导的纪录片里,是否存在着偏见或歧视?2.如果存在偏见或歧视,制作方是如何呈现的?

此外,由于食物在文化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象征意义。对于人类的胃而言,食物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而是我们的习惯,包含了民族的文化和根。这部美食纪录片的两位主角是离开中国故土的“离散人士”,对于他们而言,中国食物的象征性意义在哪里?这是本研究的第三个问题。

三、分析与讨论

英国文化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斯图亚特·霍尔(Hall,1973) 曾提出了著名的“编码—解码”理论。他认为,受众对于文本的解读策略通常有三种:主导性(dominant)、协商性(negotiate d)、对抗性(oppos itional)。对于这类文化类的美食节目, 受众一般不会产生抵触心理,会接受其所传达的信息内容。基于这种主导阅读模式,一些受众可能对某些内容会有所保留而采用协商性解读模式。享用世界各地的美食符合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中国地大物博,菜系众多,口味、烹饪方法各有千秋,英国广播公司以这种喜闻乐见的题材来切入中国文化,实乃讨巧之举。在色香味俱全的画面间隙中,即使出现某些让受众不大同意或者难以接受的话语,对抗性模式恐怕难以启动,而更有可能的是,由于西方受众对中国的绝大多数“知识”来自于媒体,反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所传达的信息。

在分析过程中,本研究观察到,此部纪录片以纪实为名, 还是透过美食,通过影像与声音的融合,传递了西方世界的倾向性态度和意识形态。本研究主要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吸收了语类的概念、语用学的礼貌理论、社会语言学的语言与身份建构的理论等,从下面四方面挖掘这部纪录片如何实现社会功能:1. 通过在叙述中混合广告语类和评论实现其广而告之的功能和植入其隐含的态度;2. 中国食物的象征意义表现在两位华裔美食家对于他们中国血统的身份认同上; 3.片中人物通过语码转换来表达负面的评价态度,表现出一种他们对于文化他者的排斥态度;4. 本部纪录片隐含的对于中国社会的批判体现了西方话语霸权。

(一)语类的混合:话语功能与话语意图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充满竞争,现实中的话语日益复杂,呈现动态和多样化,理想化的单一语类很少存在, 话语的社会功能也不再是单一的(庞继贤,程乐,2012:256)。语类之间会有“侵植”(colonizing)现象,语篇内部因此会存在“混合”(mixing)、“内嵌”(embedding)、“移植”(appropriation)等语言现象(Bhatir,2004)。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由于话语意图所导致的,话语生产者常常利用、操纵被社团广为认可的、约定俗成的语类和语类资源“悄悄”实现自己的意图。

在当前“娱乐至死”的社会,纪录片也渐渐从教育功能转向休闲与娱乐功能,成了一种文化商品,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作为一个必须盈利的机构,英国广播公司也不例外。在纪录片将近尾声的时候嵌入了一个广告话语,打出了一条字幕: “Selected recipes at www.bbc.co.uk/food”(更多精选菜谱见www.bbc.co.uk/food),希望感兴趣的受众访问他们的网站,分享食谱。这种嵌入式的语类与混合式有着本质区别,混合式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类比较均衡地分布在一个语篇中,如社论式广告片(advertorial)和信息娱乐片(infotainm e nt),嵌入式是将分量比较小的某种语类“放置”在主体语类中,话语的主要目的由主体语类传达。但是,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开始包含商业广告的功能,我们是否可以大胆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文化类的纪录片会不会慢慢趋向商业片,开始植入其他的商业产品广告?

近些年,随着影视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主流价值的娱乐化倾向,纪录片也开始朝向轻松、甚至戏谑的方向前行,但是不管其模式和形式如何变化,纪录片的最根本意义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和记录。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电影的根本观念就是表现处在剧烈变化时期的世界,因为这种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转引自福西斯·哈迪,2001:501) 这部纪录片秉承了这种最初的理念(至少在英国广播公司的认知中),在片头的全景式的介绍中,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人员乘坐的采访车经过标志性的天安门广场,谭荣辉的声音响起,旁白说,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使得发展中的中国成为一个矛盾的国家。这句话成为整部片子的基调。

也因此,按理应该展现美食、反映客体对象的原生状态的纪录片不仅再现了中国人如何选用食材、理解食物、制作食物,还穿插了一系列的权威式旁白,直接对受众陈述对中国当代政治(包括文化大革命、公社大食堂等)的看法,表达对于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观点。这种明确的价值判断在二战以后的西方纪录片中已经完全衰退,之所以能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中存在,或者有两种解释:1.这种看法是西方主流社会(至少是英国主流社会)的主流看法,所以制作者并不害怕受众不买账,而是预测到受众会更愿意在中国的现实场景中接受、强化这种刻板印象;2.制作者非常巧妙地、甚至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般地将类似于社论类的话语融入纪录片中(这种有机的融入也就是“移植”),它所使用的话语策略多种多样,包括画面的补充、音乐的渲染,以及旁白和受访主体的声音。

(二)食物的象征意义:身份认同

语言与图像都具有象征意义,象征包含了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中,某些符号对于全体的人类或者某族群或社会团体来说代表着心理作用的“图腾”。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胃即是我们的文化,也就是说,食物意味着认同感。

纪录片里的两位参与者都有中国血统。谭荣辉在美国的唐人街长大,他生长的社区与中国文化保持了比较紧密的关系,虽然他还记得当时在美国被忽视甚至被无视的痛苦,但他以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荣;而黄瀞亿则不同,她小小年纪随父母从台湾定居英国,因为“与众不同”而对于自己的华裔血统产生了极大的排斥,有一段时间,她讨厌自己的“中国脸”,深受折磨。黄瀞亿在片中动情地回忆了那一段经历,她坦陈,当初,是她的母亲逼迫她在英国的家里学做中国菜,而这段“痛苦”的经历却使她最终认同了自己是个中国人的身份,也成就了她“美食大师”的荣誉。

在纪录片伊始的旁白里,用到了一个十分有象征意义的隐喻,把食物喻为“heart and soul”(心脏和灵魂)。纪录片名为“Exploring China:A Culinary Adventure”,他们没有用“travel”、“voyage”等单纯表示“旅行”的意思,而选用“adve nture”(冒险),暗示了这场寻找心脏和灵魂的旅程充满了无法预知的前景。在纪录片中,谭荣辉和黄瀞亿两位亲临各类当地餐馆,深入普通家庭的当地菜场,品尝各种美食(包括在王府井吃到的蝎子),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中国人(包括让黄瀞亿十分“忌惮“和“害怕”的韩大嫂),这趟类似于寻根的“灵魂”之旅虽谈不上如何惊心动魄,但足够多姿多彩。

此外,谭荣辉和黄瀞亿示范烹饪的是结合了西方元素的中式改良菜肴。在片中,黄瀞亿做了一个北京最为常见的炸酱面,但与传统的有些不同。黄瀞亿所做的炸酱面请见下面的截图:

中国传统的炸酱是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做成炸酱,再拌以煮熟的面条,加上切好或煮好的黄瓜、豆芽等。一般来说,炸酱为主要调味品。从黄瀞亿制作的炸酱面来看,炸酱似乎少了酱汁的感觉,不似传统意义上的粘稠;从菜品的摆放来看,更多了一份观赏的价值,色彩丰富,造型美好,像一件艺术品。而且,炸酱从传统的主要菜品变成了菜品的三分之一。这种中西合璧式的美食,它们的象征性意义在于这些菜肴代表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沟通和交融,就好像韩荣辉和黄瀞亿的外籍华人身份。他们两位还拜访了几位曾长期居留过西方国家的中国朋友和大厨,交流厨艺和中西合璧的美食体验。可以说,中国饮食文化烙印给予他们的财富,不只是世俗意义上的职业和金钱,还有心理意义上的归属和荣耀。通过西化的中国美食和中国美食的西化,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三)负面评价态度的语码转换:文化他者

评价可以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如果交际双方只会说他们共同的一种语言,不论哪种评价,他们也就只能用这种语言(或者使用其他方式,如身体语言、图画)来表达,但是这部纪录片涉及了两种语言的使用,以英语为主,间杂汉语。谭荣辉、黄瀞亿两位英文流利,黄瀞亿普通话不错,谭荣辉则不讲普通话。被采访者,有的英语流利,有的能说几句,有的则一无所知。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交际双方在一般情况下会采取求同的礼貌策略(Brown & Levinson,1978)。这部纪录片的“求同”策略主要表现在对于食物的赞美,往往同时采用语言与非语言(身体语言)的交流方式,一边大声称赞,一边满脸微笑、点头、咂嘴、竖大拇指等,同时还展现出美食的具体画面,各种模态之间互相加强,使得美味的意义传达更加集中。但是,现实中的人际交际并不总是如此顺畅,交际双方难免会有不同意见,使用单一语言的交际者自然只有一种语言的选择,对于能够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交际者来说,选用哪种语言表达与对方的不一致想法,则涉及到更多社会因素的考量。

纪录片中就有这样的例子,黄瀞亿自如地切换语码,表达各种评价意义。当时,黄瀞亿和摄制组一起去北京郊外两小时车程的爨底下村去拜访韩氏夫妇(已经定居了13代)在自家四合院开的农家旅馆。一路上非常荒凉,黄瀞亿笑着将路旁几乎无人的村庄比喻为“ghost village”(鬼村)。汽车开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终于见到了韩氏夫妇,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黄瀞亿提出想去厨房给打算做晚饭的韩大嫂打下手, 韩大嫂勉强同意了。黄瀞亿问韩大嫂要做什么菜,韩大嫂显然不习惯别人进入她的“领地”,回答得比较勉强,当黄瀞亿说后她还准备自己也露一手,韩大嫂更是一副非常不情愿的样子。下文是她们要商量做什么的一段对话:

韩:粥,做点粥,它不就是软吗?(说话声音比较大,拿出了碎玉米粒)

黄:你说是粥?

韩(提高了嗓门,开始装锅加水搅拌):就是玉米粥。

黄 (对着镜头微笑解释):Because my Chinese is not so great,she tends to raise her voice. She’s a real character. I’m quite scared to cook in her kitchen.(中文为笔者所译:因为我中文不是很好,她提高了嗓门。她真的是个人物。)

接着,镜头里没有了韩大嫂,就只有黄瀞亿的脸。黄瀞亿继续用英文解释她接下来要做什么,没说几句,就被韩大嫂给打断了:

韩:你做菜。这个,这个……(黄瀞亿一边还在继续用英语在说话,一边在把锅盖打开)

韩(急促而响亮):别揭!别揭!

这个戏剧性的小冲突既让黄瀞亿感到下不了台,又为韩大嫂的“率真”感到好笑,她对着镜头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也留下了尴尬的笑容。

可以说,这些画面的保留遵循了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的原则: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戏剧,而不是像眼下流行的电影那样从非同寻常的生活中编造戏剧。对于受众而言,在相对比较平铺直叙的纪录片中,由于冲突情节而形成的小高潮, 有瞪大了眼睛观看的必要性。

此外,镜头中的韩大嫂扁平脸蛋,皮肤暗黑,从中国人的审美标准来看,是一位姿色中下的女子。她直爽朴实,不善于表达感情,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见到镜头多少有些紧张,这是比较典型的北方农村妇女的形象,这样的劳动妇女在中国非常普遍。但由于黄瀞亿从小生长在西方,她显然适应不了韩大嫂的大嗓门和如此直接的态度,感觉受到了轻视和冒犯。

在韩氏夫妇家的旅馆大炕上住了一晚,黄瀞亿和韩大嫂一起做早餐,两个原本生分的人开始有点熟悉,韩大嫂也不像前一天傍晚初次见面时那么紧张,也不再排斥黄瀞亿用她的厨房。早餐过程中,韩大嫂主动和黄瀞亿聊天,还问她是否觉得她身板很好,黄瀞亿先是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韩大嫂会有这样的态度转变,她含糊地附和了一下,就开始笑,扭过头来对着镜头说了一句“She’s a tough woman”(她是个强硬的女人)。

应该说,黄瀞亿先是遵循了表示礼貌的一般原则,并没有直接冒犯韩大嫂,而是改用英语,表达了她的真实想法。从黄瀞亿的语码转换可以看出,她是将韩大嫂作为“文化他者”来看的。这也表现出,不管是黄瀞亿,还是英国广播公司,他们看重的只是韩大嫂烹饪美食的技艺,丢予韩大嫂本人的却是一种不以为意的态度。韩大嫂表现出来的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粗鄙”行为反而成为他们的另一种题材。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在利群饭店,当他们看到大厨张立群对着鸭屁股往里面吹气的时候,谭荣辉和黄瀞亿都愣了一下,黄瀞亿还用英语笑着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自己都用打气筒,并强调了“I’ve ne ve r done that”(我从来不这么做)的事实。这些都是高人一等的态度表现,自以为自己的文明程度高于“他者”。

在这一部分,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交际过程中的语码转换。说话人在表达负面评价的时候,选择受话人听不懂的另一种语言,看似是礼貌策略在起作用,实际上隐含了话语霸权。如果说黄瀞亿解释韩大嫂为何提高嗓门的行为还可以说是对受众的一个说明,那么,她在早餐时对韩大嫂的“定义”则是她基于西方价值观之上的判断。因此,虽然黄瀞亿通过美食认同了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但是她在本质上已经是西方的“产物”了。

(四)话语的权力:美食以外的社会批判

这样的纪录片对于西方的受众来说多少有文化猎奇的味道。中国的美食美则美矣,但是主要以锅为工具的烹饪方式是西方人难以学习和掌握的,更何况爆、炒、煎等高难度的烹饪方式。中餐馆在国外的低价位、环境不佳也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伦敦唐人街的中餐馆除了口味上和国内的略有差别之外,其私人作坊似的经营方式和并不上乘的就餐环境与国内的街边小菜馆和里弄饭店并无二致。所以,此部纪录片的主要目的绝不是为了号召西方受众在家实践中国大餐。

国内的美食节目(如“舌尖上的中国”)一般极少涉及政治,但是这部60分钟不到的美食片却提到了文化大革命、农村公社和饥荒时期。比较突出的至少有4次,分别为:1.谭荣辉到景山公园看到一群大爷大妈在舞剑锻炼之后,说起他曾于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非常震惊地发现中国当时的状况。他说,共产主义模式的公社大食堂使得中国倒退了50年,大量厨师离开,大量饭店关门,传统饮食几乎消失 ; 2.探访坐落于老胡同的利群饭店时,黄瀞亿的旁白说道,尽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饭店老板兼大厨张利群还是保持了他对烹饪的激情,并带领邻居一起抗争政府的拆迁规划,保住了他们的胡同和饭店;3. 谭荣辉拜访住在朝阳公园附近公寓的朋友红英,红英提及出生于四川的她到了12岁才吃到鸡肉。她还描绘了当时的惨状:农业革命失败,四川有七分之一的人因饥饿而死亡,能吃上大白菜已经很不错。4.谭荣辉、黄瀞亿和曾在国外待过很长时间的大东厨师在席间交谈,大东厨师说,30年前能吃饱就不错了,现在则能品尝到各种味道了。

一般说来,当前纪录片的潮流是旁白(或称之为画外音) 的功能集中于对画面信息的整合,如交代相关的背景、衔接画面的转换等(冷冶夫,2004),但是这部纪录片里的旁白却直接表达了理念认识和主观情感。除了旁白,它还借用了被采访对象的“声音”表达负面的情感和认识,增加了真实感和客观性。虽然纪录片并没有展现任何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更为直接地批判,但上述四个声音的植入足以使得基本依赖媒体来获取中国信息的受众产生负面认知。这样的知识碎片造成受众的理解分岔、理解谬误。这部美食纪录片在加深西方受众对中国美食的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让西方受众认识到中国社会现状的落后和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决策的某些荒谬之处,形成了另一层隔膜。

这种文化武断态度还表现在纪录片所选择的影像上。理查德·豪厄尔斯(2014:109)认为,文本制作者会寻找合适的形式来承载实现存在的观念,也就是说,摄影者很可能会寻找机会而拍摄下能够传达事先已经形成的印象的图片,而把其他的一些镜头过滤掉。在这部纪录片的叙事框架中,谭荣辉和黄瀞亿他们没有去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字号“全聚德”和“东来顺”等去品尝烤鸭和其他地道的北京菜,而是到了差点遭拆迁的胡同饭店,他们也没有去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公司经营的大型农家乐,而是去了偏远之地的夫妻店。于是,破败的弄堂、杂乱的厨师宿舍、繁华但并不整洁的菜市场、毫无现代化气息的厨房、秩序感缺乏的都市、荒凉的村庄等,都“理所当然”地进了镜头。中国作为“他者”无疑被刻意矮化了,由此而形成的中国“知识”,进一步规训了西方受众的头脑。

我们以其中的一个细节为例。谭荣辉、黄瀞亿拜访胡同里的利群饭店时,老板兼大厨张立群将鸭子放进了老式的烤炉,此时,黄瀞亿想要上卫生间。镜头扑到了屋外的胡同,房屋低矮,设施简陋。此时传来黄瀞亿的旁白,接下来是谭和黄的一段对话,如下(中文为笔者所译):

O nly a third of Beijing’s Hutong still exist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here can be very primitive. (Huang enters into the toilet and goes out after a while)(北京只有三分之一的胡同保留了下来,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原始。)(黄从卫生间出来)

Tan (谭):How is your loo experience?(你的厕所体验如何?)

Huang (黄):It’s communal. God,there was no privacy.(这真是公共的。上帝啊!没有隐私。)

Tan(谭):R eally?(真的吗?)

Huang (黄):N o. N o segregation. O h,my God! At all! (giggled)Everyone was equal here.(真的。没有隔离。上帝啊!一点也没。[笑]每个人在这儿都是平等的。)

英国广播公司特意将这一段话剪辑播出,用意非常明显,为了再现所谓的北京市井生活,但是这里的胡同形象和北京形象宣传片、北京旅游所倡导的“胡同一日游”完全相悖,整一个“低矮锉”与“高大上”的差别。还有什么比眼见为实、亲身体验的落后更为真实?在西方受众眼里,谭荣辉和黄瀞亿是东方人,更是中国人,尽管他们英语流利,已完全在西方立稳脚跟。

这部纪录片的被采访者都是中国人,其他所有声音(包括旁白)都出自谭荣辉和黄瀞亿之口,也就是说,所有的“声音”都出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英国广播公司非常巧妙地将社会批判融入到“自我”的叙述之中,这使得批判本身更为可信。

四、结语

通过分析这部纪录片,我们发现:1.纪录片里存在语类混合现象,植入了广告话语和评论性话语,因而增加了广而告之和社会批评的功能;2. 即使在这样一部以介绍美食文化为主的纪录片里,西方的“他者”目光里依然流露出足够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英国广播公司甚至借助于两位华裔美食大师的身份,强化西方受众对于中国的负面刻板印象;3.任何话语(包括图像)的意义建构与解构都必须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华裔美食家黄瀞亿热爱中国美食,以此为事业,并通过中国美食认同了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但是从她与韩大嫂对话中的语码转换和她对韩大嫂的负面评价中可以看出,认同不等于融合,中国一些地区依然不发达的现状和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依然是阻碍中国雄起于世界舞台、造成中西方沟通不畅的重要因素。

虽然面向的受众不同,但是《发现中国:美食之旅》这部纪录片和中国国内的《舌尖上的中国》有些异曲同工的地方, 两者都以食物为焦点,都试图表现中国当代民间的生活状态。当然,两者亦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1.前者是以一种俯视的态度来看中国食物,虽然似乎也充满了热爱,但是这种爱带着迁就的成分;而后者是非常接地气的平民视角, 是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2.前者会选择有一定意识形态倾向性的采访对象,借以表现中国某方面“落后”的社会现实;而后者则完全聚焦草根人物和土地的忠实守望者,是一首对劳动者的颂歌。可惜的是,这种将多种框架和宏大命题融汇于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之中的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之中却并不多见。从这两部中外成功的纪录片中,也许我们可以汲取更多的经验,思考如何善用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人士来讲述古老的和现代的东方故事,化解西方人的某些误解和扭曲的刻板印象。

摘要:本文提出社会科学研究应走向以问题为导向、模糊学科界限的“超学科”研究,以学界较少关注的西方媒体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北京篇)》(英国广播公司)为例,通过批评分析找出西方纪录片的某些话语规律和其隐藏的态度,并指出这种将多种框架和宏大命题融汇于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之中的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之中却并不多见,我们应思考如何善用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人士来讲述古老的和现代的东方故事,化解西方人的某些误解和扭曲的刻板印象。

难忘的北京夏令营之旅 篇3

8月,我陪女儿到了北京。下面是女儿在夏令营中写的日记。

2007年8月10日 初抵北京,开始夏令营之旅

8:30,我们近20个7~18岁的小朋友,在协和医院门口集合。组织方带领我们上了一辆崭新的大巴车。妈妈在车下向我挥手告别。生病后,这是我和妈妈第一次分开。

一个小时后,我们到了一个五星级酒店,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夏令营活动。

先是在一个会议室,由协和医院的王姮教授为我们讲课。她首先说:“糖尿病不可怕,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做一切正常人能做的事。”我认真地听完,心里充满感激和崇拜之情。结束后,王姮教授还送给我们每人一本她的著作——《写给患糖尿病的朋友》。

接下来,护士给我们测了午餐前血糖,我是6.2mmol/L。生活老师把我们带到装修得很高级的餐厅。午餐非常丰盛。老师问我们:“你们想自己吃?还是我帮你们分配好?”大家异口同声说:“分配好了吃。”于是我们每个人面前有一碗米饭、一块排骨,以及鱼、蔬菜、汤。我吃得非常香。

餐后我们回到房间休息。午餐后2小时,大家一起排队测血糖,我是7.2 mmol/L。然后我们又在酒店内的游泳池玩了一会儿。下午加餐,有黄瓜、桃子、苹果等,每人100克。又有一位医生给我们讲课,内容是1型糖尿病的原因、各种胰岛素的名称及效果、经常高血糖的严重后果。我认真做了笔记,下定决心好好控制血糖,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晚餐前我的血糖是3.6mmol/L,立即有一位医生来到我身边,询问我在家的情况。然后看我泵里的基础率和餐前量,帮助我把基础量做了适量调整,告诉我晚餐前5单位胰岛素不变。

晚餐后,我们在会议室举行了一场测血糖、打针操作比赛。先是优伴笔操作,我用泵不用参加,但看了别的小朋友操作,我也记下了。到测血糖操作比赛时,我像平常一样洗手、消毒、采血,快速准确地测出晚餐后血糖:9.5mmol/L。我得到了医生阿姨们的夸奖,还获得了一个可爱的小熊笔筒奖品。

21:30,吃了一块加餐饼干,测得睡前血糖5.9mmol/L。睡在宽大舒适的床上,和同室女孩聊了几句,我就甜甜地入睡了。

2007年8月11日 营养知识学习及菜谱制订

6:00起床。老师说不管什么时候,即便放假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多吃、多睡。早餐前我的血糖是5.8mmol/L,护士姐姐说:“多好的血糖呀。”

餐后,营养师给我们讲了吃的学问,应摄入的营养素含量、如何合理搭配。遇到高、低血糖时的症状表现及如何处理。特别是低血糖。老师要求我们描述有哪些反应,大家纷纷发言:“被恶梦惊醒、大汗、梦游、心慌、无力、神情萎靡……”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快速处理,不要吃无糖食品,要用15克葡萄糖或糖水、含糖饮料快速升糖。

下午还是营养学老师讲课,教我们如何计算热量和制订食谱,还进行了比赛。老师给我评了二等奖。

晚餐前血糖5.8mmol/L,餐后10.0mmol/L,睡前6.1mmol/L。

2007年8月12日 联欢晚会表演《我最闪亮》

今晚开联欢晚会,我和四位小朋友要合唱《我最闪亮》。练了一上午,效果很好。联欢会开始了,我们是第一个出场。

这一年夏天有最感动的阳光/你给我梦想我勇敢往前闯/风吹雨打拍拍肩膀/现在的我想唱就唱/我最闪亮/这一年夏天有最温暖的目光/记忆的远方我披戴的荣光/照进天窗擦亮梦想/我最闪亮

台下给了我们很多掌声。

晚会结束了。躺在床上,想到明天下午就要离开这个快乐的地方,心里真有点舍不得。

2007年8月13日 夏令营结束,告别老师伙伴

今天是夏令营的最后一天。早餐后,老师带我们来到一片果林。哇,一大片果树,树上是又红又大的水蜜桃。我摘了三个桃,小心地放在包里。下午就可以见到妈妈了,到时我要把亲手采摘的桃子送给妈妈。

即将离别,我衷心地感谢每一位医生、护士、老师。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了我们三天多,教给我们糖尿病知识,鼓起我们努力生活的勇气。我也记住了每一位伙伴。在这短暂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们互相鼓励要好好控制血糖,好好生活。

午餐后,我们离开了美丽的度假村。下车后,我一眼看到人群中那个熟悉的身影。我和妈妈抱在一起,又开心又激动。

(编辑/吉梅)

难忘的北京之旅作文400字 篇4

首先,我们欣赏了独特而美丽的鸟巢、水立方。鸟巢不愧为奥动会的主场馆,设计独特、新颖,构思巧妙,层次分明,天工巧夺,独一无二,远看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鸟巢,真是当代建筑学上的奇迹啊!再看水立方,整体是一个巨大的长方体,它表面是蓝色的,还有凸起的三角形、五边形、四边形,远看像一堆泡泡,近看就让我感觉身在大海里了,十分立体,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建筑。

接下来,我们游览了故宫紫禁城。进入天安门,就可以看到第一道门“端门”,端门内金壁辉煌,其中的木材都是由最稀少的“金丝楠木”做的,其价格能与金子媲美,而且都是大约20米高,三两个人围起来的宽,可见多么珍贵;过了端门,就来到“午门”和“太和门”,前三道门的外形几乎一样。进了太和门,就是“太和殿”,殿内十分美丽,有两副对联,中间有匾“正大光明”,下面便是精美的皇帝宝座。殿外石阶中央有一条巨大的石雕,刻着九条龙,代表着皇上“九五”之尊,龙是权力的象征。太和殿后,有中和殿、保和殿。这些皇家园林建筑精美绝伦。

其外,我们还登上了长城,当上了一回好汉。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高高地盘绕在山峰之上,蜿蜒起伏,好像卧在山上伺机一飞冲天的巨龙,十分雄伟壮观。登上长城,“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次,我不仅当上了好汉,还欣赏了秀美的八达岭,感慨万千。

难忘的北京之旅作文500字 篇5

我去过很多地方旅游,可令我最难忘的是“北京之旅”。

启程那天,我和爸爸很早就起了床,扒了几口饭,拉着行李就踏出了家门。“一路平安……”妈妈在路口大声叫着,可我的心早已飞向了远方。

坐了两个小时的飞机,我们才到达目的地。我们把包放入宾馆,就直往车站跑,“先到哪儿去呢,清清?”爸爸问。“应该先去故宫!”我迫不及待地说。

到了故宫,我定睛一看,天哪,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真不愧皇家气派!爸爸买了票,带着我进入第一展区——钟表馆。“哇!太美了!”“这么好看的钟表!”我身旁的游客也赞叹不已。接着,我们进入了珍宝馆。那些古董真是各不相同,有心形、圆形、方形……个个美妙绝伦。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就到了中午,我们的`肚子也饿了。爸爸对我说:“清清,我们去吃烤鸭吧!”“好的,我们走吧!”北京烤鸭的味道真是鲜香脆嫩,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

在北京的第二天,终于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地方——长城!刚开始,我和爸爸比赛谁爬得快,我先于爸爸攀登起来。过了一会儿,爸爸快要追上我了啦!我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心想:只不过玩玩而已,让爸爸赢吧。可是,我又想:有什么可怕的,即便是玩玩也不能退缩,假如是真正的比赛,不知输到哪儿去了。于是,我鼓足勇气拼命爬。好汉坡到啦!哈哈!终于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我兴奋得不得了。

难忘之旅 篇6

上口三中

张晓慧

4月18日,是个令我难忘的日子。这天早晨,我们早早来到学校大门口集合,6:30准时起程。

我们一路上心情特别激动,我们共六个同学,由赵老师陪同。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不虚此行的游览。所以看得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又充满期待的神情。

从学校通往富华国际展览中心的路太漫长了,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目的地。

来到富华国际展览中心的广场上,我们看到许多小朋友们穿着整齐,扎着红领巾,戴着小白帽,手拿彩色花环,神采飞扬,充分展现了我国21世纪青少年的青春活力。

8:30左右,开幕式正式开始,一首《阳光路上》的开场曲让我们的心情激动起来,接着主持人出场,随后上演了各种各样的精彩节目。

之后,我们走进展览大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展览窗口。有剪纸、扑灰年画、雕塑、木版年画……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个特别的窗口——一排排五花八门的手工制作品,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那拼布手工品有布偶娃娃、小金包、手提包、化装包等,其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钱包,令我爱不释手,我问老板多少钱时,她一直向着哑语,我一看,她向我伸出了左手,噢!她是说这个钱包5元钱,我买下了这个小钱包,看到这个年轻的女孩如此辛勤工作,虽身残但志坚,我非常感动,这时我心中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把几个

同伴号召起来一人买一个呢?再说了,这些都是手工制作的,那么精致可爱,他们一定不会后悔的!听了我的建议,几个同伴都拍手赞同。我又想到,这位身残的女孩都这么努力工作,作为身体健康的我怎能不认真学习,将来做有用之人呢?

还有许多的展览窗口令我难忘,都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难忘的塞湖之旅 篇7

今年九月,我就要从一个小学生升为初中生了,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所以妈妈打算送我一份特殊的礼物——带我去赛里木湖徒步。

早上八点多,我们匆匆吃了早饭,就到了出发点,我们上了一辆大巴士,我的心好期待巴士能赶紧开呀,终于车向着我们期待的目的地驶去。在途中,领队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瓶红牛饮料,还让我们作了自我介绍和才艺表演,在大家的介绍中我认识了许多一路同行的小伙伴,他们有的比我大有的比我小,最小的是巧巧,她才四岁多。

经过两个小时的旅程,终于到达了赛里木湖。一下车,我就被刺骨的寒风冻得瑟瑟发抖,我们匆匆拍了几张照,就开始行进了,我们走过一条条牧径,来到了一座座山前开始爬山,爬山这项运动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走走停停爬了很久,才爬完全程,在山顶上放眼望去,我们看到了赛里木湖的全景:辽阔的赛里木湖微波粼粼,美丽的渐变色清晰可见,美丽的赛里木湖被一座座青山包围,看着这美丽的景色,真让人心旷神怡!

山上单调的绿被无数小花装点着,绿色里夹杂着彩色,看起来美不胜收,我们又往前继续前行,到了一片相对平坦的山坡上,称这里为“花海”一点也不为过,满地都是黄色的小花,一阵微风袭来,花儿在风中摇曳,花海便卷起黄色的波浪,还有无数的、可爱的七星瓢虫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地方,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自己也是一只七星瓢虫,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这花的海洋里……

我们的进餐地点就在这片花海之中,“驴友”们分成了几组,铺上毯子,把自己带的所有食物都拿出来分享,置身于美景中,吃什么都觉得格外香,大家在说笑中边吃饭,边休息,这感觉真是人生难得几回有啊!

时间转瞬即逝,我还意犹未尽就到了本次活动的尾声了,领队带我们完成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项——在赛里木湖旁玩耍半小时,我和小伙伴来到湖边忘情地打着水漂,望着一望无际的赛里木湖,心里非常不舍,在临走前,我依依不舍的再看了一眼这美丽的地方。

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体验到了徒步的乐趣,我希望下一次徒步,还能像这次一样圆满、快乐!

新疆伊宁市第39中学

指导教师:于惠艳

推荐教师:吴建邦

难忘的大连之旅 篇8

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了风景优美的旅顺和大连。

第一天,我们坐车来到了空气新鲜的旅顺,讲解员阿姨说,旅顺是当时日俄战争的地方,也是中日战争的地方,首先,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参观了关东军司令部,原来,所谓的关东军其实就是当时的日本军,在这里保存着一些当时战争的照片和资料,还有一些悲惨的故事,我见到了当时使用的战争武器与照相机、军装以及餐具,最让我们心惊胆战的是一些日本人残酷的屠杀中国人的照片,一些幼童,甚至还有在襁褓里的婴儿,还有把头悬挂在杆子上,让人看了触目惊心,我从心里是多么痛恨日本人啊!勿忘国耻!第二天,我们又参观了《闯关东》拍摄基地,里面全是老一辈的东西,有穷人简陋的屋子,还有过去富人家的大宅子,见到了以前使用的生活用品,以前的留声机,让我大开眼界。

当然,最让我开心的事就是我们来到了儿童的乐园——大连发现王国。一走进游乐场,只见人山人海,我都不知道应该先玩哪个了,首先我们观看了一个真人表演的节目“警察抓逃犯”,很刺激,骑着摩托车闯过熊熊的大火,从高空飞跃而下,尽管逃犯十分狡猾,还是逃不过神勇的警察。最有意思的是“激流勇进”,我和妈妈坐难忘的大连之旅

上小火车,小火车慢慢攀爬到高处,再一下子俯冲下去,两旁溅起水花,如果雨披穿不好,就会把自己淋成落汤鸡,太有意思了。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我的身高原因,好多项目我不能玩,太遗憾了,等我再长高了,我一定还要上这来玩。

这一次真是让我快乐无比又难忘的大连之

旅!

《黑天鹅紫水晶》读后感

五七班徐晓萱

我喜欢看的书不少,《草房子》《我可以抱你吗,宝贝》《海底

两万里》《斑羚飞渡》《狼王梦》等等。但我对《黑天鹅紫水晶》这

本书的感触最深。

这本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名叫紫水

晶的黑天鹅在丈夫蒙难后,将一名欧洲男子视为自己的丈夫,和他一

起抚养这一些小黑天鹅。她为了孩子的安全,她的婚羽被澳大利的大

晰蜴拔掉了,她的腿也被獾咬伤过„„最后,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在与金雕的拼搏中不幸丧命。

是什么,是什么?才使她与一些猛兽搏斗?是母爱!一种出于心

底的母爱!一种最纯洁的母爱!

在我们生活中,妈妈无时无刻都在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记得,我一年级时,快到校门口时,发现红领巾竟然忘在家里了。而妈妈却

若无其事地摸了摸我的额头,说:“我回去拿,你往前走。”说着,并催促我快一点走。当我挂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向前走。没过多久,妈妈拿着飘扬的红领巾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再近一点儿,再近一点

儿,我能十分清晰的看见妈妈额头上的汗珠在滚落„„妈妈将红领巾

递给我,像往常一样向我叮嘱几句,就去上班了。当然,这只不过是

一件小小的事,但就因为这一件件小事,倾注了妈妈对我的爱。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从我们蹒跚学步那一刻起,妈妈像守护神一

样,日夜为我们操劳。时时刻刻,妈妈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母爱!

可以说,是《黑天鹅紫水晶》这本书让我对母爱有了新的认识。

难忘之旅作文 篇9

约摸过了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踏上了朝鲜的国土,开始了我们的朝鲜之旅。

我们先去了一个旅游点,在那里矗立着一尊今日成的塑像。导游让所有的人都给他毕恭毕敬地鞫了一个躬。之后,导游向我们讲述了金日成和中国志愿军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的英勇故事。我们听了非常感动 ,同时也明白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接下来我们又先后去了朝鲜之旅的博物馆、幼儿园和公园。我们去博物馆观光看了一些化石和古人的物品,让我们了解朝鲜人的厉史和悠久的文化。我们去幼儿园欣赏了朝鲜儿童的舞姿。

朝鲜公园,是我最兴趣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荡秋千。一进公园,我跑到秋千上,我哪样也站不稳,哥哥来了把我一推,我终于站稳了,我就开始荡起来,我荡啊荡,一次比一次高,感觉就像要飞了起来。好刺激啊!

终身难忘的挑战之旅 篇10

一想到要独自去异国游历,那种自由和新奇让我热血沸腾。可这个想法却让父母有些担心,一是担心我的安全,二是担心万一失败了,会让我背负上不能成为绅士的阴影。经过父母商量,最终,还是决定让我去体验一下,算是我人生的一次磨砺。

胜利有时就在坚持中

我的体验地点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外表冷酷的监考人是英籍冰岛人亚力。到达住宿地后,我就开始了体能训练。一连五天强力训练,虽然全身都舒展轻盈了不少手,但臂红肿疼痛难忍。我自己抹些药油,仍坚持训练。可亚力却不以为然,严肃地说:“如果你不能好好训练,面对考验时,你可能有生命危险!”听了这话我有些紧张,不断地猜想将会出现什么危险。

终于,亚力通知我,成人礼正式开始。我们上了一条很漂亮的渔船,船开出去一海里左右时,两个冰岛人拿着锋利的渔叉纵身跃进了海里,他们像鱼一样灵巧地潜入潜出。忽然,其中一个人手里寒光一闪,一条三十厘米左右长的大鱼被叉了起来。我瞪大跟睛,看着这一切。亚力说:“这是冰岛人的一种风俗,一般冰岛小伙子向姑娘求婚,都要这样勇敢,也说明他能让对方幸福。一会儿,你的任务就是下去亲手叉一条鱼!”

我看看亚力,又看看海面。虽然,我的水性好,但这和他们根本没法比,而且还要叉鱼,更是难上加难了。亚力瞧了我一眼,摇摇头,这种轻蔑的眼神让年少的我不能忍受。“我去!”我把心一横,拿起渔叉和冰岛人一起下了海。

因为位于北极圈附近,即使是夏季这里的海水依然很冷。小渔叉在海里显得沉重无比。两个冰岛人打着手势,让我跟着。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慢慢地下潜了。周围变得安静起来,我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恐惧袭满了我的全身。向下面看去,水逐渐变暗,根本看不到海底。

我只能浮出海面,而船上的亚力却对我竖起了拇指。冷酷的监考官竟然在夸赞我,我顿时有了动力,又潜下去,心里想着,无论如何一定要过这第一关。

往返多次,就在我觉得快耗尽全力时,冰岛人却拿过了我的渔叉狠狠的叉中一条大鱼,然后又塞回我手里。浮出水面后,冰岛人指指我,然后挥舞着手臂似乎在庆祝着什么。

上船后,面对亚力,我还是说出了真相:“对不起,我想我是失败了,那条鱼不是我叉的。”亚力鼓掌说:“恭喜你,你通过了第一关,16岁的孩子不可能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成功的,你是我见过坚持最久的一个。而且,你很诚实,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虽然得到了认可,但返航的时候,望着远处的灯光,我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想念自己的父母。

独走荒原,沉着寻找出路

在美美地休息了两天后,我被亚力带到了雷克雅未克附近的荒原。这里没有人烟,汽车走了大概三十分钟左右,我被亚力叫下了车。然后,他塞给我一个装有GPS定位手表、水以及装满面包的袋子,并告诉我,他会在城市的路口等着,而我必须徒步走出去,不能借助任何外力。说完他离开了。对此,我并不紧张,因为至少这次考验并不凶险,只要我能坚持就能完成。

起初,我还颇有心情地欣赏着身边的景色,但是很快就乏味了。为了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我开始大声地唱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我怎样加快步伐,都没有看到荒原的尽头,原本我估计一小时的路程,现在看来是种奢望。夜色降临,荒原里漆黑一片,四周呜咽的风听上去像怪兽的怒吼。我心里开始打鼓,该不会要在这里过夜吧?

就在我心情落到谷底的时候,忽然,远处有了灯光。那是一辆欧洲旅行者们常用的房车,车里,有着一切家居用品,柔软的沙发、床和好吃的食物。房车的主人热情地招待了我,橘黄色的灯光,让车厢内像家一样温暖。饮料和面包,还有几根喷香流油的香肠让我满足地填饱了肚子。房车主人了解到我是在参加成人礼后,好心地说:“你还是孩子,这样怎么行?不如我们把你带到城市的边缘去,然后你走过去就算完成任务。”

我动心了:电视里是我喜欢的影片,我可以边品尝这美味的果汁边轻松地完成考验。但我脑海中总是闪现出亚力的眼睛,犹如一道光,灼烧着我的心。做人如果不能光明磊落,怎么算通过这场成人礼的考验呢?于是,我坚决地站起来对房车主人说:“谢谢您美味的食品,不过我想,我还是要自己走回去!”

我开始重新审视荒原和自己选择的方向。夜里的风更大了,可是我只能一个人坚持着向前。忽然,我想起曾看过的一些关于冰岛的介绍,冰岛的风向在每个季节是很少改变的。我回忆了一下来时的风向,又根据现在的风向,不就可以找到自己应该走的路了吗?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我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风向,然后坚定地大步走向前走,大概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在公路口,我看到了亚力正坐在车里,对着我微笑。

帮助别人带来了

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为世界上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冰岛最负盛名的温泉浴场就是蓝湖。这个天然形成的温泉浴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就连有些在冰岛转机的乘客,也会特意赶到蓝湖去泡一泡。我惬意地泡在水里,浑身的疲劳似乎被一扫而空。亚力说,这是对我出色表现的奖励,所以我非常放松。

可是我很快就发现,在旁边的一个小天然浴坑里,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忙碌地弯着腰,从坑底挖出一把把黑白相融的泥来。我看出老人似乎有些烦恼。“这是浴场的工人,负责清理湖泥的,很辛苦。”亚力懒洋洋地说,“不过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他们要清理到浴坑里适当的深度为止。”

老人摇摇头,一只手捶捶腰,然后接着工作。看他动作缓慢,面色痛苦,我心里不禁有些难受。于是,我站起身来说:“要不,我帮你一起清理吧,好像挺有意思的。”老人斜了斜身子,没有拒绝。有了我的加入,清理的速度快了起来。起初,我真的从中找到了一些乐趣,那些滑软的泥从手心流过,像极了在水里抓鱼的感觉。可是不一会,我感到腰开始发酸,而且蔓延开来,每一次弯腰,都让我咬紧牙关。

又过一会儿,双手的感觉也变得麻麻的。我开始后悔自己多管闲事,可是转念一想,老人竟是那么痛苦,这种想法让我坚持下去。可身边的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却舒服地泡在了一旁的温泉里看着我。老人说:“我先休息会,你继续。”

一股莫名的烦躁涌上了我的心头,不过看着老人那期待的目光,我选择了继续干下去。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干完了,我的身体好像裂开一样。之后,在温泉里泡了一个多小时,才恢复了一些。回去时经过浴场门前,那个老人竟然微笑着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是5欧元。我非常惊讶,亚力却告诉我,那是用我挖出的温泉泥做美容用品赚来的。亚力还说:“记住,帮助别人,总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这也是成人礼当中的一部分。

极昼狂欢,自制抵挡诱惑

7月中旬,冰岛进入了极昼时间。在四十天或者更长时间内,黑夜不会再光临这个国家。连续的白天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玩耍的机会,大家称这难得的日子为“日生活时光”。在这两天内,亚力详细地告诉了我可以选择的消遣。比如极昼高尔夫,比如出海垂钓,还有冰岛人的广场狂欢。

雷克雅未克的中心广场,这时成了轮滑爱好者的天堂。上百人在享受着轮滑带来的速度,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我也加入其中,在酣畅的滑行里,我忘记了时间。尽兴的满足感让我格外兴奋,以至于直到第二天,我才回到住处。

我准备上床睡觉,可是窗外阳光灿烂得一如白天,让我根本难以入睡。我焦躁地坐了起来,颓丧地呆坐了半天我又躺了下去。我开始尝试数着字母,不一会儿,声音弱了下来。酣畅淋漓的大睡后,我恢复了精神。看到亚力在屋子里读书,我也坐起来,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来看。

亚力意外地问:"你不出去玩了?"我回答说:“嗯,看看书,上上网也是消遣。出去玩不但耗费时间,而且还容易让我疲劳,很难受。”我察觉到了,亚力的眼睛里闪动着喜悦的光芒。

在冰岛,极昼时期因为特殊的环境和天气,最容易让人持续兴奋,造成体力透支。而恰恰这时,冰岛人会组织很多活动,几乎你喜欢的项目都可以找到,因此让人很难抗拒那些诱惑。而冰岛本地人则大部分都选择读书,这样既能够打发时间,又能避免亢奋和失眠的发生。让亚力没想到的是,16岁的我竟然这么快就能抵挡住极昼狂欢的诱惑。

结束冰岛的考验后,带着亚力给的一个密封信封,我回到了伦敦成人礼协会,并听说已经有几个朋友因失败而早早地回了家。协会通知我,第二天参加成人礼的家长和孩子们会在伦敦的广场上聚会,宣布这次成人礼的结果。

回到家后,虽然旅途劳顿,但我心里忐忑不安难以入睡。父母安慰我道:“别想那么多,你锻炼了自己,这就已经足够了。”想起自己经历的考验,我摇摇头,如果自己不能通过成人礼,成不了大家公认的成人和绅士怎么办?

在众多孩子们紧张的期待中,成人礼颁奖仪式开始了。首先打开的,就是我带回来的信封。“通过!”协会负责人轻轻的两个字,让我沉浸在了巨大的幸福中,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在众多家长、孩子,以及围观行人的注目下,我登上了领奖台。协会负责人将一枚成人微章举起,弯下身问我:“请张泽先生告诉我们,您在成人礼的过程中,都学到了什么?”“要勇敢,诚实,乐于助人,还有自制!”我的声音带着兴奋,清晰地传到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耳朵当中。

“那么记住这所有的一切!”协会负责人把徽章挂在我胸前,然后伸手,用成人见面的礼节握住我的手:“恭喜你,我的绅士!”

五花八门的成人礼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举行成人礼,这些成人礼五花八门,趣味无穷。

刚果少男在成人仪式上由族长用挫刀将门牙挫成尖刀状。据说这种“铿牙礼”意味着少男已长成“男子汉”,可以与任何野兽搏斗了。

日本1948年政府规定每年1月15日为成人节,这是日本国民的一大节日,届时全国放假一天,凡满20岁的男女青年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并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秘鲁少男在成人仪式上须通过的唯一“考试”是从约8米高的悬崖上跳下,胆怯者就永远不能成为“大人”。

墨西哥海滨地区有个部落的成人仪式更为奇特,少男们须每人携带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游过一条海峡!

加拿大洛基地区的印第安少男在成人仪式上人人都须生吞一条活蜥蜴,望而生畏者即被取消“成年”资格,进入成年。

上一篇:班级管理备课笔记下一篇:局精神文明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