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简介(共11篇)
XXX is one of the oldest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key universities of the province.
Since 1989, XX national awards and XXX provincial awards have been won for its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
Cross-disciplinary programs cover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basic sciences, economics, management, literature, law and iatrology.
Located in XX , one hour to XXX by train, two-hour’s trip to XXX International Airport.
学校学科专业覆盖面广, 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51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高职 (专科) 专业, 并具有授予同等学历人员硕士学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师资力量雄厚, 1800余人教职员工中, 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 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等省部级及以上专家教授120余人, 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
截至2011年12月, 全日制各类各层次在校生22974人, 其中, 本科生18503人、硕士研究生2119人、博士研究生100人, 留学生125人。学校以本科教学为中心, 大力加强教学内涵建设, 积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质量工程项目30项。学生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大学生“挑战杯”全国金奖等国家级奖励。办学60年来,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 高原冻土专家武憼民, 原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 原四川大学校长陈君楷,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 交通运输部监察局局长钟华等在内的八万余名毕业生。
学校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充分肯定, 温家宝、李岚清、贺国强、钱伟长、陈至立等领导同志先后到校视察。近年来,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1年8月15日开始筹建,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同时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政策的经济区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城东南的亦庄地区,因此又称“亦庄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46.8平方公里,由科学规划的产业区、高配置的商务区及高品质的生活区构成。目前,开发区一期规划用地15.8平方公里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将以此为基础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和凉水河以西方向发展。其中,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凉水河以西约10平方公里。2005年10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第九届十次全会通过《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开发区要着力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发展,建设以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依托,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构筑东南部产业发展带。
作为国内开发区中的佼佼者,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了相当一批国际大公司入驻,56家世界500强企业的67个项目投资在开发区,包括诺基亚、戴姆勒·克莱斯勒、 拜尔、SMC、通用、日本凸板公司、瑞士ABB集团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等。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科协是北邮社团联合会的学生组织,原名为北邮大学生科协活动中心。科协是北邮学生自己的科技组织。自创建已来不断发展壮大与完善,在学生科技活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以科技为中心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经常举行一些科技作品的竞赛,与科技公司或企业合作在校内宣传、推广科技知识和成果。为了使科技活动能够更深入的渗透到学生中间,科协已于1997年10月末在全校范围内的各院系科协分会,以便有普及和提高,达到分层次地开展科技活动的目的。
一、科协指导思想:
科协是一个以技术为主体、以网络为依托的科技性组织。科协的指导思想应是:“人才、科技、服务、创新”。
人才: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人是重要的因素。Nokia有一句广告词:“科技以人为本!”科协也将努力做到这一条: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对人才的合理开发、使用和在科协内部的合理流通。使科协成为一个“流动的整体”,这种流动既包括内部的流动,也包括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流动,在流动的同时保持组织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时,科协也是一个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组织。科协也将努力在内部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机制。科协不是一潭死水,将是一个随时喷涌的喷泉。
科技: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对于科协的重要性,是由组织性质决定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支柱。社会发展的需求,北邮的特色,促使我们必须在科技上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拓展,为我国传统行业的产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产业化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我们应以科学态度、科学的精神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哲学意义来思考我们的科技工作。科技是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立足我校的专业特色,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创出我们的路来。
服务:科协自成立之初就是一个服务性的组织。在为同学、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是科协存在的基础。任何组织都是整个社会中的一员,是社会个体。同样,科协是北邮这个小社会中的一员,作为个体应该为整个社会服务,科协也应该为北邮的发展作出自己应尽的努力。科协在为同学、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同时也是为自己服务。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科技的创新,更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科协将努力在组织、制度、科技、机制、工作开展的模式上做到创新,使我们能够准确、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代的召唤,不断发生飞跃。
二、科协的定位
第一,构建和维护科协网站,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这是科协的基础工作,是科协其他一切工作的依托和基础,是科协工作力量的源泉。
第二,依托我们的基础,在我们所在的专业能够有纵深的发展。我们必须能够对于业界的导向、趋势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代表业界的导向和趋势。同时,我们也要努力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第三,我们也要努力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作出我们的贡献。网络文化是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利用好我们的网络基础,营造好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的培训,对本部成员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实力。
学 生 科 协 章 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是社团联合会的学生科技组织,是领导校园科技活动,活跃校园科技文化的主要力量。
第二章
组织原则
第二条:学生科协本着以引导全校学生确立务实成材为原则,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良好的学风校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为广大学生面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而努力,为培养四有新人做贡献。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三条:主要任务(1)广泛宣传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促进我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合格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2)引导,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或进行科技创造活动,并在各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
(3)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协助学校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咨询活动,提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水平。
(4)指导各系学生科协分会及专项协会的工作,协调全校的学生科技活动。
(5)推荐发明创造人才,宣传,表彰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及为支持和组织上述活动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向社会推广学生课外科技成果并提供有关情况的说明。(6)广泛地进行校内外科技团体作和学术 交流,建立与各种科技组织的必要联系。
第四章
会员制度
第四条:凡北邮注册学生,承认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科协章程,有热心的学生均可成为本科协成员。第五条:会员的权利和义务(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对北邮学生科协的工作有建议权和监督权。(3)优先参加北邮学生科技组织的各种活动。(4)遵守科协章程。
(5)执行科协的决议,完成科协委托的工作。(6)积极参加协会的活动。
第六条:会员有退出科协的自由。科协对不遵守章程,不履行会员义务的会员,给予批评教育、行为严重者劝其退会。
第七条:支持我校学生科技课外科技活动的校内外人士,可成为协会的特邀成员。
第五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科技协会由校,院两级组成。各院学生科协负责人可由学生推荐,经院团总支审查后予以任命。校科协主要负责人由校科协各部室推荐,经协商后,由校团委和校科协任命主席,副主度和办公室主任。
学生科协管理制度
一、日常制度
(一)科协分会主席联席会制度
出席人:科协理事长即指导老师,科协主席、副主席,各系分会主席,由校科协主席主持。会议次数:每四周一次 会议内容:
1.由校科技协会主席向各系分会主席通报本周期内科技活动情况,以及下个周期的工作安排。2.由各系分会主席汇报本周期内分会的科技活动情况,以及下个周期的工作计划。3.各系分会可以向校科技协会征求意见进行工作中经验交流等等。
(二)主席例会制度
出席人:校科协主席,副主席 会议时间:每周日晚9:30 会议内容:
1.宏观讨论,制定科协的工作内容和大体方向。
2.总结上周或作情况,对下周或作有一具体计划并对各个部的工作进行讨论分析,对工作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3.在开学初制定协会各工作计划,并做好工作总结,向指导老师汇报工作情况。
(三)部长例会制度
出席人:科协主席,副主席,各部部长。会议时间:周一晚 9:00(每二周一次)会议内容:会议由主席或副主席主持
1.各部门负责人,汇报近期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2.由主席总结近期工作情况(各部门),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布置。3.指导老师对科协工作提出建议。
4.各部之间进行工作交流,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值班时间:晚6:30—9:30值班业务: 1.做好卫生工作。2.作好值班纪录。
3.对办公室内其它人员进行管理。
4.在值班期间,保证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五)汇报
每个月末的部长例会时,各部部长和各协会负责人将上月工作情况写成书面报告交至办公室主任处,报告包括:上月计划及执行情况,各次活动的声像资料,财务收支情况等。
二、财务条例
科技协会的经费来源有学校专项拨款和各类活动收入等,经费统一由办公室派专人管理,并定期汇报经费倩情况。
(一)经费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项: 1.举办科技讲座及展览所需经费。2.协会购置必需的各种器材所需经费。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科协工作考评及干部德育加分制度
一、校学生科协各部门须定期上交学期工作计划、总结及活动记录,由校学生科协办公室统一进行文件档案管理,作为学期工作考评的主要依据。
二、校学生科协的工作由校团委老师依据校学生科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同时民主评定学生干部的德育加分并反馈至各大班。
三、学生科协干部德育加分具体办法:
1、校学生科协常委及各院学生分会主席酌情可加1—8分。
2、校学生科协部长级干部及各院学生分会副主席级干部酌情可加1—7分。
3、校学生科协副部长级干部、各院学生分会部长级干部及各协会负责人酌情可加1—5分。
4、校学生科协干事酌情可加1—2分。
5、学生科协干部德育加分累计不得超过10分,同时担任多项社会工作且工作突出者,可在最高一项德育加分后浮动1—2分。
四、学生科协干部各项制度与评优、德育加分细则:
1、本着一次警告、二次批评、三次开除的原则。
2、德育分按5分制,经过一学年的加、扣分后,学年末按百分比计算最后的德育分。
3、具体评分办法:
(1)(2)(3)(4)一警告,扣1分,有评优资格;
二批评,扣2分,待考察,表现较好者有评优资格; 三开除,扣3 分(德育加分为0),开除本部,取消评优资格; 对于整个学年表现得好,并无扣分现象的加1---2分。
六、本制度解释权属校学生科协主席团。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科协主席团
2009.12.18
(4)活动之前或期间若出现重大失误,应立即向常委会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活动总结
(1)活动结束后,活动负责部门应及时向办公室上交活动总结。(2)活动总结应根据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分析活动中成功的经验及失误的教训。
(3)活动总结中应包括活动摄影,作为照片档案由办公室存档。
五、计划总结工作是学生科协工作的重要环节,校学生科协各部门及院学生分会应充分重视和认真对待,校学生科协办公室对其负责监督。
六、本制度解释权属校学生科协办公室。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科协办公室
1981年,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朱智贤教授开始招收博士生,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教育(心理学)博士(林崇德)。
1983年,张厚粲教授率先开设认知心理学课程,并与彭聃龄老师等共同组成了中国语言文字研究课题组,从而开启了汉语认知研究的先河。
1985年,建立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点,导师为张厚粲教授。
1985年,在朱智贤教授的`倡议下,成立了儿童心理研究所(1987年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朱智贤教授担任第一任所长,此后依次为林崇德教授和申继亮教授。同年,朱智贤教授创办《心理发展与教育》刊物,并于1994年被评为中文期刊心理与教育类核心刊物。
1985年,建立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点,导师为张厚粲教授;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张厚粲教授兼中心主任。
1987年,张厚粲教授申请得到我校心理学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汉语认知理解研究”。
1990年,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导师为冯忠良教授。
1991年,心理系和发展心理研究所迁入英东楼,教学、科研和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1994年,心理系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
1996年,我校心理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997年,成立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董奇教授担任所长。
2000年5月,在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市团市委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升级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为整合北师大心理学的研究力量,加强心理学的综合实力,2001年11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宣告成立,下设心理学系、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发展心理研究所、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并建立心理学院分党委。第一任院长为车宏生教授,副院长有伍新春教授、邹泓教授和姚梅林教授。第二任院长为许燕教授,副院长有周仁来教授、姚梅林教授和刘儒德教授。分党委书记为申继亮教授,副书记为乔志宏老师。
目前,心理学院在职教职员工61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讲师13人。在校本科生297人,硕士生283人,博士生109人。我院已形成了一支研究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发展潜力较大、结构优化合理、团结求实奋进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为勤思考研特聘教授。2007年,我院成功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及项目资助。形成了认知与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等主要研究领域。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心理学院的心理学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批准);建立了北京市级的“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00年批准);拥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批准)、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批准);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博士点,具备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在科研和学术发展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心理学院的发展心理研究所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99年批准);“认知科学与学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批准)、教育部“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2001年批准)、“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1年批准)等也以心理学院为学术依托。同时,我们还利用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的建设经费,建立了“学习与教学心理实验室”、“早期心理发展实验室”(1997年批准)、“心理测量与评价实验室”(2000年批准)、“人力资源实验室”(2002年批准)、“心理危机干预实验室”(2003年批准)等校级重点实验室,具备了较好的科学研究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原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7月,是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基地,是“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2005年初,科技部批准成立了“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3月,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生命科学领域的评估。2008年1月,以3T磁共振系统为核心的大型实验平台挂牌。2008年5月,科技部对实验室验收合格,标志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正式开放运行。
泰国库坎中学与我校建立友好兄弟学校
[日期:2011-09-19]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9月15日上午,应我校邀请,泰国库坎中学代表团一行29人到我校进行友好访问,并与我校签订友好学校协议,正式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在两校的交流座谈会上,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贺峥平教授、国际交流处韦锦海处长出席并接见了泰国代表团一行。贺峥平副校长向代表团介绍了广西民族民族大学办学现状和与泰国文化教育交流情况,向双方学校能建立起友好学校关系表示祝贺。附中黄巨鹏副校长和泰国库坎中学校长、校董事会主席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加强双方教育合作的意愿,希望双方为实现友好合作、推动学校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两校还就合作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在实现双方人才合作培养模式、相关课程的交流、师生互访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尽快实现双方的更广泛、实质性合作交流,并一致同意缔结为友好学校。交流会结束后,举行了“友好学校”签约仪式,两校校长代表各自学校分别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
协议的签署,将更加有利于拓宽我校师生国际视野,为我校不断扩大对外合作办学领域,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开阔教育思路,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师生相关素质,提供了良好平台和有效途径。
县天津中学与陕师大附中结为友好学校
4月20日,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在县天津中学举行。陕师大附中校长边团结、县天津中学校长付祥武在协议书上签字,两校正式缔结为友好学校。
陕师大附中是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全国百强中学之一,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结为友好学校后,两校将互派人员挂职交流,建立定期互访机制,通过学术讲座、“名师手拉手”、互动教研等活动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县天津中学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签约仪式上,边团结介绍了陕师大附中“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理念,他表示陕师大附中将不断拓宽、加深两校交流合作力度,促进两校共同发展。
付祥武代表县天津中学向边团结校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县天津中学全体教职员工将抓住结对共建机遇,认真学习陕师大附中各方面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新经验,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陈宏主持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结束后,陕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考试与评价中心专家组成员宋建社为天津中学的教师作了题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误区及思考》的专题报告。陕师大附中教师张炳勇、符洁、何丽燕分别上了语文、数学、英语示范课,并在课后与天津中学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
华油一中二校区与首师大第二附中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作者:王晓红 发表时间:2008-6-2 16:29:41 访问次数:95
5月26—27日,华油一中二校区一行7人在崔校长的带领下,到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参油一中二校区首次与北京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双方都非常重视此次交流学习活动。首师大附中的校他们此行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5月28日,他们又顺路到华油五中学习参观一天,得到了兄弟学校的热情接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走出去”外出学习考察,通过座谈交流和听课观摩,使参加学习的大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信息,通过与两个学校交流学校管理、教师管理与考评和校本教研以及教做法,学习了先进学校的经验,找到了二校区与先进学校的差距,收获很大。
今后,二校区将分期分批组织教师们赴首师大附中和华油五中学习交流,为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校训: 勤奋、严谨、民主、开拓
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着极其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90多年以来,培育出了数以万计的卓越人才,其中大多数成为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也有不少人成为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北京四中现属北京市重点中学,是北京市首批认定的示范性普通高中。现有在校学生人数近1500人,教职员工120人,其中拥有一支精明强干的教师队伍,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循循善诱、锐意进取,是四中优质教育的保障。
北京四中位于京城市中心区,平安大道南侧,占地约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各项设施完善。建筑主体由教学楼、综合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礼堂、餐厅、学生宿舍等构成,装备精良。图书馆藏书10万册,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校园网络也已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四中对外交流的信息平台。校园内有全塑胶化体育场、室内游泳馆和篮球馆等,体育运动设施、装备一应具全。
北京四中是优秀高中生成长的摇篮,每年考入全国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占考生人数的96%以上,其中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占40%左右。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参赛学生多次获得金奖。学生的运动、文艺、科技等社团,也同样在北京市的各类学生比赛中获奖。
管理核心
高水准的管理体制是确保学校高质量教学的关键
北京四中实行校长负责制管理体系,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学校教代会按《工会法》行使其民主管理、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学校设校务办公室、教学处、学生处、体育卫生处、科技电教处、总务处等行政机构,实行分级管理,年级组、教研组并存,教职工定岗、定责。
以现任校长刘长铭先生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质。他们继承和发扬四中的优良传统,定期召开与教职工的恳谈会。让有经验的老师们切实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建设中,成为四中持续发展的智囊团,给学校的管理以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北京四中还设有校长接待日,校领导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来自学生中的声音,了解教学、在校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可行办法。
教育教学
教育理念: 以人育人, 共同发展
北京四中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且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40余名,博士1名、硕士17名。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区级学科带头人21名,7人曾获教学比赛全国一等奖,8人承担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
北京四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为内容的多层次德育工作体系。
在学科教学方面,四中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坚持全面育人,严格控制课程总量,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课和活动课,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增强自我组织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施行分层次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并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同一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构建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北京四中在“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了教学教研互动模式,教学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确保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育成果
北京四中每年有约300人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每年96%以上的毕业生高考成绩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约40%考入北大、清华两所著名高校。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四中学生共获得六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并在几百次的区、市及全国各学科、科技比赛中获奖。
社团活动
活跃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北京四中有各种社团组织近30个。经常组织各类文娱、社会实践、科技、体育等活动。活跃学生的校内外生活、陶冶情操,让学生充分展示各种才华,增强参与意识,提高活动能力。
北京四中每年多次为教师或学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组织新年音乐会、舞会等文娱活动。2003年,四中合唱团获“全国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表演类节目一等奖,曾出访香港、澳门、台湾和美国等地,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四中每年开展各种丰富的科技活动,以育人为核心,积极推动科技人才三级培养制度。学生通过参加专家讲座、理化生实验设计、科技博览会、科技知识竞赛等众多科技活动,提高他们基本的科学素养;再通过科技俱乐部参与更高层次的科学论坛、野外考察、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体验研究过程等,更深层面的接触科技研究领域。而聘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著名科学家作为扶植科学幼苗导师的举措,更加强了培养学生成为未来中国科技后备人才的力度。
北京四中是北京市教委命名的2008年奥运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是北京市体育局命名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十几年来四中共培养了200多名学生运动员,其中有18人获得一级运动员称号,1人达到国家级健将标准,运动员全部升入重点高校深造。在2004年寒假举行的北京金帆篮球赛中,我校男篮获得冠军,女篮获得季军。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振兴中华系列体育比赛第十二届“四中康乐杯”游泳比赛中我校游泳队获得高中组团体冠军,蝉联了十一届该项比赛的团体冠军。
对外交流 立足本国,联通世界
北京四中为优秀学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近年来,四中学生多次出访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进行文化、体育、教育方面的交流,大大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
北京四中每年都接待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教育界人士的参观访问和交流活动,扩大了学生与世界的接触面。尤其是在我国申奥过程中,二十几名“学生形象大使”成功地接待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学生们良好的素质和流畅的英语表达,给评估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远程教育
让更多的孩子的得到更好的教育
北京四中网校是北京四中的远程教育机构(),她把北京四中与全国各地希望得到优秀教学资源的老师以及孩子们连接起来,是尖端信息技术和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完美组合。
北京四中网校面向全国的中学生,进行远程学习辅导。经过多年的远程教育模式的探索,北京四中网校确立了成熟完善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依据北京四中近百年积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广大的中国家庭提供开放的教育平台和北京四中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跨越时空、突出个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北京四中网校秉承了北京四中重基础知识、重创新意识培养的扎实教风,重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培养的教学思想。网校十几个栏目各具特色,学习个性化强,方式灵活,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北京四中网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学和服务形象,成为很多中学生课外辅助教学的良师益友。目前,北京四中网校已有学生70000余名,在全国设立分校机构240多家。
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长足发展的时机,北京四中网校基于这种大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下提出了“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北京四中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广大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北京四中网校的目标,“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是北京四中网校的光荣使命。
远程教育是借助于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异地传输教学资源,达到让更多的人共享优秀教育资源的一种新兴教育事业。北京四中网校的网上学习个性化强,方式灵活,针对性强,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以培养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为主,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网校跨越了空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学费低廉,为全国各个地区的普通家庭,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更好的教学服务,实现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思想。
荣誉
2002年,北京四中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2年,北京四中被中共北京市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1999年,北京四中成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
2001年,北京四中被共青团中央评为“1999-2001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2002年,北京四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2002年,北京四中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命名为“TI现代数理教学技术实验学校”
2003年,北京四中网校成为“2003十佳网络教育机构”中唯一一家远程基础教育类的网络教育机构
2003年,北京四中网校入选2003年最具价值的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2004年,北京四中网校入选2004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四川大学力学学科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成都工学院力学教研室。在康振黄、冯广占、陈君楷、宁交贤等老一批科学家与知名学者的带领下,力学学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1978年恢复建立工程力学系,1986年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固体力学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1995年获准建立生物力学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以谢和平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中、青年创新团队已经形成,学科建设得到跨越发展,2003年、2004年先后得到学校专项重点支持,建立了“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临床应用”与“重大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两个校级交叉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固体力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获准建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四川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学科始终坚持“提高水平、鼓励交叉、形成特色、重点突破”的建设方针,并发挥四川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在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新型材料超长寿命疲劳断裂及动态破坏力学行为等研究领域已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力学学科现有院士一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3人,教授18人,副教授20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7人。学科主要带头人包括:谢和平院士、陈君楷教授、袁之润教授、王清远教授、樊瑜波教授、许唯临教授、林鹏智教授、王启智教授、于建华教授、曾祥国教授、秦世伦教授、王晓春教授、朱哲明教授等。此外还聘请美国、英国、法国及国内数名院士在内的30余名中外著名学者作为力学学科的名誉及客座教授。学科现有在站博士后人员5人、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37人、本科生195人。
学科近年承担的项目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及其后续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其他国际与地方合作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其他部(省)级奖10项,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等3大国际检索论文200余篇。
眼科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当时的北京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尚没有西医眼科。一位被称为“蓝大夫”的美国医生,受基督教会的派遣,在北京建立了一家眼科诊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这家眼科诊所变成了今天的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百年积累,春华秋实,几代同仁眼科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信誉打造了同仁眼科长盛不衰的金色品牌。近年来,北京同仁医院为了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重新组建了同仁眼科中心,设立了眼科临床部、眼科研究所、防盲指导办公室(WHO防盲合作中心)、眼库(国际眼库协会)和视光学系等机构,并建立了教育部直属的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其中,眼科临床部设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角膜病、眼外伤整形、眼肌斜弱视、眼眶病、眼肿瘤、眼中医和眼屈光等9个专业及分支学科;眼科研究所设有基础部、应用基础部、行政部等部门及眼科分子生物、眼科遗传病、眼科细胞生物学、细胞移植、眼科药理、眼科病理等6个专业实验室。该科室医疗技术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在诊治眼底病、难治性青光眼、复合性眼外伤及实施角膜移植手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激光诊疗术、防盲指导、低视力研究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某些领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科室拥有医护人员260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人员61人、博士19人、硕士24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4人、在读博士生3人。该科室共开放病床186张,年门诊量高达30万人次以上,年手术量达2.5~3万例次。
王宁利医生简介:
现为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临床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合作中心主任、亚洲青光眼学会理事、东亚及东南亚青光眼学会常任理事、亚洲闭角青光眼研究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宁利院长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共完成各种眼科手术万余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践技能,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首席专家。他擅长诊治青光眼、白内障、遗传性眼病,擅长做眼内屈光手术、各类青光眼手术、各类白内障手术及青光眼的激光治疗,尤其在诊治疑难复杂性青光眼、白内障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
韦企平医生简介:
现为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主任。韦企平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是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首届毕业生,也是韦氏中医眼科的第4代继承人。他从事眼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40年,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青光眼、各种视神经疾病、各种眼表及眼底疾病。
高慧筠医生简介:
现为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眼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专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医学会眼科专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高慧筠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眼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各种眼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对眼睑病、结膜病、角膜病、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底出血及黄斑部病变等眼部疾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她研发的“除障冲剂”对初中期白内障、玻璃体混浊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受到广大眼病患者的好评。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该院的传统学科,也是国家重点学科。该科室的前身是北京市耳鼻咽喉医院。1958年,该院合并入北京同仁医院。2002年,该科室与北京市耳鼻咽喉研究所相结合,共同组建了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中心,形成了国内极具代表性的特色专科研究中心,是我国培养耳鼻咽喉头颈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该科室擅长做外中耳畸形的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同步手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根治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听力重建同步术及进行听力康复治疗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诊治。该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早期喉癌与癌前病变二氧化碳激光疗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开创了国内头颈部肿瘤基因治疗临床实验的先河。此外,该科室提出并完成的呼吸道纤毛摆动调控机制、虚拟人体解剖、计算机辅助微创手术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项14项,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15项。目前,该科室设有耳科、鼻科、咽喉科和头颈外科等4个亚学科,拥有专业医护人员105人,其中主任医师21人、副主任医师16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后6人、博士8人、硕士16人,共设床位263张,年门诊量高达20余万人次,年手术量达9000余例次。
韩德民医生简介:
现为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会长、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韩德民院长擅长诊治各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尤其擅长诊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他创新性地提出了“腭帆间隙”概念及保留悬雍垂的改良腭咽成形术式,率先采用上气道食管持续测压法辅助纤维喉镜诊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使此病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他主持并完成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诊治与研究”、“人工耳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与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年、2006年和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先后荣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中国优秀博士后奖、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德风范奖等奖项。
黄志刚医生简介:
现为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头颈外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无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抗癌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志刚院长1986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1998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专业博士学位。他擅长头颈肿瘤的手术治疗、喉癌及下咽癌的激光微创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挽救性治疗、喉癌前病变及早期喉癌的CO2激光治疗,尤其擅长做喉癌及下咽癌的功能保全性手术、头颈肿瘤的联合根治术、晚期或复发性肿瘤的挽救性手术及修复手术等。
张罗医生简介:
简介
南山区粤海街道蔚蓝海岸社区老年大学(以下简称老年大学)是在南山区民政局民政科、区老龄委员会,粤海街道社会事务管理科、蔚蓝海岸工作站、社区客服中心、老年人协会领导支持、帮助及全校员工共同努力下成立起来的。在2009年4月8日开始了专业班招生。老年大学的成立既符合中央提出的“终生教育”的要求,又是落实“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方针。以健康快乐为宗旨、为社区中老年朋友营造一个学习环境,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交友联谊、服务社区的平台。
老年大学是以社区老年人协会具体承办的自我组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形式。目前已开设的专业初、中级班(各种专业按初、中、高、研四个层次教学)有国画、书法、舞蹈、声乐、英语和时装等六个专业九个教学班。当前在籍学员近200名,聘请了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授课,得到学员高度赞扬和好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友好健康。招收学员对象主要面向社区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
在教学管理上,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校务会议制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另设班主任制,教学、财务、物资管理制度等等。
在学员管理上,提倡尊师重道、自尊自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倡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以人为本、以严治学、以严治校。建立评选优秀学员的规定。
全校教职学员的心声:因为我是老年大学的成员而感到光荣,老年大学因为有我而感到骄傲。我们真诚、热烈地欢迎中老年朋友来上大学。
蔚蓝海岸社区老年大学
北京铁路局是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的大型国有运输企业,所辖铁路线路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及山东、河南、山西省的部分地区,与沈阳、郑州、济南、太原四铁路局相接。管内有正线156条,其中有主要干线15条,分别为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原线、京包线、京通线、京承线、津山线、石德线、石太线、丰沙线、锦承线、邯长线、京九线、西长线。截至目前,北京铁路局管内铁路营业里程全长4962.6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线路长度达到732.7公里。北京铁路局下辖直属单位74个,其中运输单位50个,职工总数20.02万人。
北京铁路局地处我国首都北京,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也是全国最重要的路网枢纽之一。北京铁路局科技水平,已经投入运营数条标志性铁路线:京津城际铁路,是目前国内最高标注的铁路客运专线;石太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北京铁路局管辖区段)是我国铁路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骨架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铁路局在长期的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方针,用铁路现代化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来激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来关心人才,用良好的待遇来吸引人才。近年来,北京铁路局致力于打造高素质人才后备力量,以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实施了大学毕业生早期培养工作: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年是“综合见习期”,重
呼吸内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是国家级重点科室,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心。该科室设有一病区、二病区、呼吸病区、结核病区、呼吸内镜中心、肺功能检查室、纤维支气管镜室、肥胖与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中心、高压氧治疗室及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等诊室,拥有住院床位150余张,是我国大型医院当中床位数量最多的呼吸科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擅长诊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哮喘、肺炎、肺癌、气胸、胸腔积液等各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尤其对需要进行呼吸支持的呼吸衰竭、胸膜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该科室拥有工作人员1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2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人,年门诊量高达75000人次,年住院患者近4000人。
梁宗安医生简介:
梁宗安医生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副主委、成都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副主委、欧洲呼吸学会会员、美国呼吸治疗学会会员。梁宗安主任1984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前身),曾赴美国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等多家医院进修老年医学、呼吸病学及呼吸病治疗学。他擅长诊治支气管哮喘、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睡眠呼吸障碍(鼾症)等内科及呼吸内科疾病,尤其擅长各种呼吸内科危重症的抢救。
董碧蓉醫生简介:
董碧蓉医生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科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主委、成都市医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分会主委、四川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是我国老年医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董碧蓉主任擅长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老年心身疾病等呼吸内科疾病及老年呼吸道疾病,尤其在诊治老年呼吸道疾病、老年心理障碍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普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是国家级重点科室、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科室、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科室,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名列全国第5。该科室现有住院床位444张,年门诊量高达19万人次,年住院人数高达1.5万人,年手术量近1.7万例,位居全国各大医院前列。目前,该科室下设有胆道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肝胆胰外科、肝脏及血管外科、胃肠外科等5个大型专科,其中胆道外科拥有专业技术人才36人,正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9人,甲状腺乳腺外科拥有专业技术人才42人,正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7人,肝胆胰外科拥有专业技术人才45人,正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10人,肝脏及血管外科拥有专业技术人才45人,正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11人,胃肠外科中心拥有专业技术人才78人,正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15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从1978年开始就开展肝移植手术,创下了中国首例“肝移植女病人术后3年怀孕生子”、世界首例“尸体活体合成肝移植”等十余项记录,并将肝移植手术的平均费用降低到15万元左右,其中单例手术最低费用为8.6万元,为全国最低。
胡建昆医生简介:
胡建昆医生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腹腔镜胃癌临床协作组秘书长、中国西部胃癌协作组副组长、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胡建昆教授是我国胃肠肿瘤外科专家,擅长诊治各种胃肠外科疾病,尤其在诊治胃癌、贲门癌、结肠癌、胃肠间质瘤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骨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是国家级重点科室、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名列全国第7,在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中名列全国第6。该科室下设关节外科、手及显微骨科、脊柱外科、脊柱动力稳定性重建及脊柱退变性疾病科、骨肿瘤及骨材料科、骨运动医学及关节镜科、创伤骨科等8个临床专科,拥有在编职工16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56人,正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33人。目前,该科室设有住院床位236张,年门诊量高达9万人次,年开展骨科手术近万例,位居全国各大医院前列。该科在“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功勋卓著,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敬。
nlc202309022243
裴福兴医生简介:
裴福兴医生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骨关节学组组长、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主委、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骨科专业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裴福兴主任1977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曾赴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骨科及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骨科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创伤骨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骨科疾病,尤其擅长做髋、膝等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麻醉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是国家级重点科室,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名列全国第1,在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中名列全国第1。该科室下设有小儿外科麻醉专业、骨外科麻醉专业、普通外科麻醉专业、神经外科麻醉专业、心胸外科麻醉专业等5个临床亚级专业,拥有在编职工1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40人,正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24人。目前,该科室设有住院床位153张,年开展手术室内麻醉近7万例,开展手术室外麻醉近4万例,手术麻醉相关意外死亡率小于1/200000,医疗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刘进医生简介:
刘进医生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危重病科主任及学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副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用血及临床技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进主任1982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198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和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醉科进修,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是我国首位临床麻醉学博士。近年来,刘进主任主要从事醫用吸入气体、血液保护、围手术期经食道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吴阶平医学奖等多种奖项。
肿瘤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是国家级重点科室,是卫生部指定的全国影像引导调强放疗(IGRT)和容积动态调强放疗(VMAT)的研究及培训中心。该科室下设有头颈及乳腺肿瘤科、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等3个专科和放射物理技术中心,其中头颈及乳腺肿瘤科擅长各种头颈部肿瘤、乳腺肿瘤、淋巴瘤、骨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诊治及研究,胸部肿瘤科擅长各种胸部肿瘤的临床诊治,腹部肿瘤科擅长应用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介入治疗等医疗手段对各类腹部肿瘤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放射物理技术中心拥有4台直线加速器、4套Pinnacle计算机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1台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等大型治疗设备,使该科室在放射治疗技术领域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该科室设有住院床位476张,年门诊量高达10万人次,年住院人数高达2万余人次,位居全国各大医院前列。
魏于全医生简介:
魏于全医生现为四川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委、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魏于全主任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6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进修,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并率先将主动免疫治疗与抗肿瘤血管治疗相结合,为肿瘤疫苗、抗肿瘤血管治疗的研究及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介】推荐阅读:
北京大学英文简介09-30
北京清华大学简介01-06
北京邮电大学教育简介07-04
北京大学中英文简介07-2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简介01-05
北京大元通商公司简介10-21
北京市电力行业简介12-23
北京大学大学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简介10-22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简介01-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子足球队简介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