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发言

2022-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我们在校园生活,还是参与社会工作中,公共场所中有效的表达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优秀的表达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基于一份优秀的发言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警示教育发言》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警示教育发言

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路径探索

【摘要】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牵涉的内容也日益增多,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高校新闻发言人能够帮助学校同媒体打交道,建立良好与稳定的互动关系,在促进高校同社会、媒体之间沟通的同时增强危机管理能力。但是,若高校任由不实信息通过媒体放大与传播,就会失去维护自身权益的主动权。文章围绕高校相关专业对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教育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向高校输送更多优秀的新闻发言人人才,化解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危机。

【关键词】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

高校新闻发言人是危机处理的首道屏障,可为危机的化解争取宝贵的时间,求得社会理解与宽容,对高校权益与安全予以维护。

高校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1.明确“传播者”身份定位

高校新闻发言人本质为传导信息、沟通舆情的传播者。发言人代表学校对外发布信息,告知公众他们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完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释疑解惑、反映民情的任务,最终推动高校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因此,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发布行为是获得校方授权的。高校新闻发言人应进一步遵循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断把握业务精髓,依据拥有的授权,顺畅发布信息,准确阐述高校的立场。

2.认识新闻本质与使命

相关学者指出,新闻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显著相关的、打破常态的事实传播,它用来减少和消除人们认知上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为社会提供信息安全保障。高校新闻发言人代表高校发布信息、解疑释惑的职责与新闻的本质和使命异曲同工,他们必须清楚认识新闻的本质和使命,向公众迅速、准确提供高校事实,不断减少与消除公众同高校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3.掌握前瞻性与宏观性策略

新闻发言人须站在宏观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把握新闻发布行为,对发布活动的认识不应仅停留于细枝末节的操作环节。高校新闻发言人要把握高校与公众间信息的传播规律,做到对信息的扩散节奏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应对信息需求的准备。前瞻性、宏观性策略有利于合理安排调度人员与快速全面收集信息,保证发布渠道的畅通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

4.熟悉传播规律与各类媒体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发布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发言人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掌握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相关信息。目前,全国有75家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已经开通了各自的官方微信平台,其中73所开设了官方微博。除了这些,微博、微信、APP等,都应该成为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常用工作平台。这种结合不同媒体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的优先规划意识,都应是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重要方面,因为它是发布水平更专业、更高效的源头所在。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笔者在进行现状调查时随机选取了8所高校,对相关新闻发言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与有效问卷分别为471份与453份。经分析,学生具有的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过于依赖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

在接触率较大的几种媒介中,选择网络媒介的学生数量约占总人数的94%,日均上网时间为3h~5h,表明学生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依赖性较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已然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信息鉴别能力差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很多学生难以辨别真实与有效信息。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将近八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在上网时并未制订相应的计划,他们通常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此外,约77%的学生并不清楚获取相关信息的具体途径,他们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自我判断与接受的阶段。

3.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窄

在媒介信息的利用困境上,约82%的学生认为太多的信息增加了筛选的难度,近六成的学生认为受众在媒体内容前扮演的只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针对“若媒体发布信息出现偏差或错误,你会持以何种态度”的问题,几乎有79%的学生做出“无所谓,不会有什么明显想法”的选择。以上种种均凸显了學生当前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缺失。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1.摒弃传统观念,最大化利用资源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时应对传统观念予以摒弃,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条件,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其一,针对专业的新特征,可在观念引导下培养他们“专业开拓者”的角色认知,增强主动与独立接触,并积极使用媒介的能力;其二,对地区优秀的媒介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采用实习实训方法与地方媒体建立联系,加速媒介素养教育与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2.培养学生使用与制作媒介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基础媒介使用与制作技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独立制作采写、设计、策划,经过实践检验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不断提升专业媒介素养。此外,高校及专业教师应举办新闻发言人点评活动,使学生在接受批评质疑及分析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构媒体语言的能力。

3.关注政府政策法规及高校相关制度

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职业素养须接受新闻政策与法规的培养与约束。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政府政策法规的新动态,以政策调控为视角制订现代大学制度,实施针对性教育教学,培育学生的专业媒介素养。

从长远来看,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及其制度的建立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重要内容。就高校领导及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的教师而言,应采取有效的教育与培养措施提升学生的专业媒介素养,强化其发挥职能角色的作用,以向高校自身输送优秀新闻发言人人才。但是,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发布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同时,高校也要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确议事原则,为学生拓宽空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利伟:《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青年记者》2012年第14期,第18-19页。

[2]李芒、徐会:《“准新闻人”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途径探析》,《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第56-58页。

[3]史雅娟:《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新闻知识》2010年第11页,第84-86页。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

作者:徐剑锋

第2篇:新闻发言人,为谁发言?

“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我们公司在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并欢迎各位记者踊跃提问。”

一切都在有板有眼地进行着。台上的新闻发言人镇定自若,从眼神到手势,都一丝不苟;台下的“记者”更是群情踊跃,一个比一个刁钻的问题扔过去,希望能在台上发言人防不胜防的刹那,抢得自己想要的独家信息。

这是7月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企(事)业单位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模拟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按照现场指导徐泓教授的话说,就是“通过现场演练,实打实地检查一下学员们在过去两天半中的学习情况”。当然,这种检验方法也可以让大家更清醒的意识到:新闻发言人的培训不仅仅是听课就可以解决的。

“新闻发言人”的概念属于公共关系学,今天人们对这一角色常见的定义是:帮助政府、企业等机构与各自的目标公众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

据了解,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始于1983年,当时的外交部率先任命了新闻发言人,而这第一位发言人就是当时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在其后至今的20余年中,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矛盾冲突的加剧,国际化传播技术的提升和手段的丰富,再加上日益敏锐的传媒报道的触角,都令中国与外界沟通的需求不断增长,有效的新闻和信息披露成为包括政府和企业发展的必需。

因此,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国内省级政府部门开始相继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2003年1月9日,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北京市局级以上的单位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北京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开始实施这一制度的地区。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境外媒体进驻中国,如何与国际新闻服务接轨,让世界更了解真实的发展中的中国,也成为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动力之一。不过,真正启动2003年中国“新闻发言人之年”的最直接的动力还是来自20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危机”。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的声誉遭遇质疑的时候,人们终于对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真正产生了敬意。从2003年开始,国内各级政府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的浪潮接连不断。直到今天,不仅全国各地主要省市都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培训了一批新闻发言人,就连某些服务机关,比如北京市消防部门,也宣布将在火灾现场设立发言人,满足新闻媒体的采访要求。

政府机构的新闻发言人上岗浪潮汹涌澎湃,企业在这方面的热情也当仁不让。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是20年前的国内市场,相反,它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令人瞩目的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过去我们身边的企业因为意识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不再符合今天的国际化竞争规则,而开始重视经营品牌声誉的话,同样,今天这些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点头、不摇头、不开口”或者是经典的“无可奉告”而造成的“信息真空”,对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加可怕。

正如凤凰卫视首席记者曹景行先生在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所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意味着沟通方式的转变,但更重要的是心态的改变——从背对媒体,到转过身来面对媒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后,至少要找得到人,能知道谁来回应,能了解到这个部门的态度。政府部门从以前的回避媒体,转变为必须面对媒体以及媒体背后的公众,这个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信息披露机制进步的体现,而对信息披露机制本身最大的考验更多来自危机出现的那一刻。有人说,中国人自古就有危机意识,像中国成语中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等等,都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结晶。但奇怪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中国企业和机构却更倾向于摒弃这些优良传统,转而采取“掩而盗铃”的发展策略,不断企图用谎言掩盖自己的错误。

我们生活中太多的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违背了诚实的根本原则,有意制造虚假宣传并误导舆论,这种行为对当事人来说是十恶不赦,而对企业来讲,更是在劫难逃。就像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企业发言人许国祯先生所言:一开始你编造的一句谎话,可能会需要后面成百上千的谎言来圆,直到最后完全败露。

曹景行先生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是否见效,就是看真正面临危机的时候,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敏感问题和危机的处理,不是要求发言人必须披露很多东西,而是要使新闻发言人所属的部门可以控制好危机,不因信息混乱而造成更大的危机,让敏感混乱的事情变得清晰起来。但最近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新闻发言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审计风暴中,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就不能及时代表自己的部门面对媒体,这充分暴露出,某些政府部门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新闻发言人的机制,因此,北京才有媒体发出了“新闻发言人哪去了”的追问。

此外,与公关顾问一样,新闻发言人也应该有机会参与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讨论。只有真正参与信息制定过程,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真正将有关信息消化掉。这样,新闻发言人才能够逐步摆脱中国发言人 “照着稿子念”的呆板、生涩形象。甚至有记者开玩笑式的说:扔掉稿子,可以让发言人的大脑有精力释放出一些幽默细胞,有助于改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气氛。

曾有人将新闻发言人制度比做是“危机中的那一根救命稻草”,认为它可以弥补因没有发言人而造成的“信息真空”。但是,在通过新闻发言人机制解决了“信息真空”问题的同时,如何在关键时刻正确发挥这个机制的效用,如何让公众透过这个看似通畅无阻的渠道获得可靠的信息,将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藏在知情权后面的信息陷阱!

“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官员,不要把记者当成政府的手下,也不能当成敌人;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后,新闻发言人不能拒绝记者的采访要求,拒绝记者采访就是违法。”

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杨扬在深圳市政府首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的讲话。

而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在重申深圳市推出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目的是“协助实现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也告诫学员:“你可以不说,可以说不知道,但千万不能说谎。”

这些格言警句在信息披露和新闻报道观念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早就不是新鲜事,但在中国,一切才刚刚开始。

就连国外的公关界同行都知道,现在中国国内最火的公关培训主题之一就是“新闻发言人”。这是笔者在与伦敦公关学院负责人Chris McDowall和ICCO(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nsultancy Organization)负责人John Dalton在北京见面的时候知道的。由此可见,中国的“新闻发言人”热潮是多么的汹涌澎湃,想必这些海外同仁也已经透过多种渠道感受到了中国人追风的热情。

当然,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追风潮从本质上讲是应该受到鼓励的,因为“新闻发言人”角色的出现代表了信息传播的透明和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看到很多本意是好的、结果实施起来却完全走了味的政策或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否会重蹈覆辙,是否会成为被地方政府巧名利用的又一个“形象工程”,沦落为“瞒报、谎报的窗口和造成舆论动荡的源头”,很多人为此忧心忡忡。

质疑是有理由的。尤其是在与信息披露与传播有关的法律缺席的中国,“新闻发言人”失控的风险更大。

首先,已经有地方部门表示,设立新闻发言人可以更好地统一树立地方政府的形象。同样,也有很多企业表示,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是企业规范化经营的重要体现,可以在业界赢得更好的声望。

这样的出发点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当事人关注的不是有效的信息披露、不是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不是对广泛监督的欢迎,那么他们所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就值得怀疑,“报喜不报忧”的悲剧就难以杜绝,以牺牲广大公众的利益去换取一个地方政府、或者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个人的“优秀形象”的事情仍然会时有发生。

其次,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否会造成“信息限制”,甚至是“信息垄断”?

随着中央有关机构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视,尤其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先后于2003年9月、11月和今年5月主持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推出,很多地方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宣布,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将明确指定新闻发言人为包括媒体在内的公众提供相关信息,解疑答问。

于是,立刻有人,尤其是新闻从业人员,提出质疑:如果指定了新闻发言人,这是否会影响新闻从业人员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是否会成为某些地方官员逃避记者采访和发表意见的借口?此外,这是否会造成更多粉饰太平、虚伪的新闻通稿的出现?

没有人可以站出来轻松地说“不会”。

有记者表示:“媒体不同,记者看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如果新闻发言人统一口径,最后记者拿到的总是一样的东西,这就等于剥夺了记者独立判断事物的权利。”不可否认,正如有些专家学者指出的那样,有些地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限制政务信息公开的渠道,从而对政务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梳理与控制。

曾在佛山市培训班上给新闻发言人上过课的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林如鹏教授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可以使政府信息的公布有一个具体的归口部门,避免信息的不准确,但同时也许会造成信息来源单一,成为一些人搪塞记者、拒绝接受采访的借口。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则认为:“一方面,它可能会防止记者把新闻事实‘挖’出来,也有可能会在记者把真相‘挖’出来后,以新闻发布的强有力的方式把其影响消除。”

毛寿龙教授的担心并非多余。过去几年,我们身边出现很多地方官员蒙蔽公众、限制信息传播、甚至封杀记者的现象,最典型的事件当属2003年兰州市公安局对当地几家媒体实施封杀的事实。虽然有很多媒体公开表示“自己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但据一些记者反映,2003年5月22日晚,兰州民警王建国酒后驾车撞死两人,公安局曾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此事。“当时封杀事件的影响还在,所以并没有记者如往常一样对此事进行独立调查的稿件见报。”

而一向以追求利润为终极目标的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庇护下,在这方面也不乏惊人表现。仅以广西南丹特大煤矿事故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2001年7月17日凌晨3点30分,广西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拉甲坡矿、龙山矿海拔负150米的巷道里,几十名矿工瞬间在一场并非偶然的透水事故中丧生。事故发生后,漠视安全生产的个体矿主,迅速开始了一场黑暗的交易,用金钱炮制出一个弥天大谎,企图逃过法律的惩罚。

但是,南丹“7·17”事故的消息很快在互联网上发布并流传开来。随后,南宁地方的媒体也相继接到举报,使得事件进一步暴露。但是当媒体记者赶赴南丹现场调查采访时,却受到阻截、驱赶、甚至追杀,而事故有关责任人仍试图继续隐瞒真相。

事情暴露后,一些相关的地方政府部门曾四次派出调查组;其中河池地区也曾专门召开紧急会议,两次派遣调查组,火速奔赴南丹。可惜四次调查均称此次事故为“传闻”。直到事件发生后的第14天,也就是7月31日,当地区经贸委报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文件中,仍称:没有发现……伤亡事故,矿区局势平稳。

人命关天。当事人最终虽然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是仍然有企业拒绝认识到以诚实为基础的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性。包括山西繁峙金矿爆炸事故以及辽宁海城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内,很多与百姓存亡相关的事件信息的披露依然十分有限,很多事件的真相甚至是由一些仗义执言、不顾个人生命安危的记者,克服了重重人为阻碍之后,才终于得见天日。

中国像这样的地方官僚机构还有很多。于是有一些人开始担心,如果这样的地方机构设置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有了这样的一个专为记者设置的提供事先设计好的、经过策划的统一口径传声筒,新闻记者的报道权从何体现?公众的知情权又从何体现?

因此,如何避免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某些腐败官僚机构和个人掩盖事实真相的工具,是所有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所有传播从业人员必须谨慎思考的新话题。

新闻发言人制度可能引发的另外一个陷阱就是信息披露的法律界限问题。

什么样的事情可以披露?披露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事情必须披露?如果披露不及时不充分不诚实,有关单位和个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问责制就是这个问题的关键。今天,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在公务员中引入并实施了官员问责制,核心要旨就是“任何事情发生都将归责到人”。这一制度的实施,终于使中国的官员有了一种责任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中国,做官也是一个有风险的职业。

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在2003年12月谈到这个问题时,就曾公开表示:在信息披露方面,我国长期存在着一种明显的“责任不对称”的情况。他认为,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是:在当前的中国,作为某一级主管的官员,如果不披露某类信息,他就不会承担任何相应的责任;反过来,如果他披露了,却可能要承担因此而产生的全部后果。在这种情况下,遵从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官员们当然会选择保持沉默,而不是向媒体披露。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表示,国内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要想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应该首先从立法上下功夫,应该明确规定,有关机构如果对某类信息披露的程度不够或不及时,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只有通过立法的形式将人们对新闻发言和披露机制的监察职能落实到实处,明确信息发布的合法程序,并将失职责任落实到人,才可以真正保护公众的知情权,消除目前广泛存在的“责任不对称”的现象。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很好的案例供我们参考。美国有关机构对9·11恐怖袭击和布什政府入侵伊拉克等事件展开的独立调查、以及最近发布的一系列调查报告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信息披露制度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行”那一天的时候,前面王京生所说的“你可以不说,可以说不知道,但千万不能说谎”的训诫也许就要重新改过,因为那时候,什么事情可以说,什么事情可以说不知道,已经不是发言人和政府相关机构能够决定的,法律才是最终的准绳。

新闻发言人培训:应对媒体的艰难旅程

从去年到现在,国内很多营利性公关培训机构都组织了面向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综观整个培训市场在塑造新闻发言人方面的表现,由于很多培训的主调和受训者的目标是以“应付媒体”为主,因此有些人,尤其是新闻从业人员觉得,这样的培训课程难免有误导之嫌。

在今年春天由某个媒体组织的关于新闻发言人的讨论中,一位国内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认为,新闻发言人只不过是事件发生时企业用来暂时抵挡媒体报道的一种手段而已。这一观点提醒我们:一个机构设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否有效,关键还要看其设立的初衷是什么。如果一个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初衷是为了应付媒体,为了在关键时候能够“挡”一下,那它的功能当然会止于此;如果它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媒体让公众对自己有更好的了解,那它的功能也就会朝这个方面倾斜。

“现在有些培训过分关注博弈技巧,就像以前人们常讲的‘防火防盗防记者',个别培训的重点甚至在传授发言人如何隐瞒信息,如何让媒体问不出东西。媒体与记者的天职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获取信息与新闻。‘你越不想让我知道我就越偏要知道',这正是新闻发言人、官员和媒体、记者之间的一个角逐点。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永恒的矛盾。考验的是双方对度的把握。所以在培训中一定要清楚这一点,避免将培训过程游戏化。”

这是做了一辈子记者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对时下的发言人培训提出的建议。

确实,在听过几次关于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和讨论之后,笔者发现,很多时候,人们谈论的焦点并不是“公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监督权”,更多的讨论则集中在作为新闻发言人如何化解媒体调查的技巧上。显然,在很多人看来,新闻发言人培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对付媒体提问的培训。而这正是包括徐泓在内的资深记者所不能接受的。

这种情景,不由得让人回想起教科书上讲到的十九世纪末美国新闻媒体盛行的“揭丑运动”。当时美国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很多大企业对社会和政策资源的掌控引发许多普通百姓的不满。于是,一些记者揭竿而起,不断在报纸杂志上揭露那些自命不凡的大企业老板的阴暗行径,从而形成美国新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揭丑运动”。正是在这股汹涌的媒体和公众的抗议浪潮中,美国的企业意识到,只有与媒体进行很好的沟通,才能够树立自身在公众中的正面形象,才能令企业有更好的发展。于是,公关顾问行业应运而生。

而在这其中,国际公关史上最优秀的公关顾问出现了,他就是Ivy Lee,他的至理名言更是有效指导企业和媒体之间既独立又合作关系的准则,即“The Public Be Informed”,也就是说,一切传播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可见,企业和媒体之间绝对不应该是应付和反应付的关系。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企业发言人许国祯先生认为:“中国传媒的发展与西方虽然不完全一样,但还是有一些殊途同归的地方。以前企业还可以通过一些关系来安排哪些新闻应该见报哪些不应该见报。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传媒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企业处于一种相对的、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企业必须重视它的存在,反过来,媒体也在影响着企业的存在。”

关注媒体也确实是发言人工作的关键。因为“媒体是在代表公众实现其知情权”。奥美公关上海办公室业务总监褚文先生认为,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设置中对媒体的关注是正常的。“有很多企业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会心存疑虑,他们担心记者的职业道德,担心他们会随意炒作,会做失实报道,也担心自己不够了解对方,担心自己的话被错误引用,同时也担心自己说话不得体,甚至被迫回答一些尖锐的问题。”但同时,他也希望企业认识到,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任何一次与媒体的沟通,都是机会,而不是威胁”。

褚文认为,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守望者,他们时刻都在与时间赛跑。“记者只是代表自己所服务的媒体在寻找一个好故事,仅此而已。这是他们的工作。但他们决不是企业公关部门的延伸。”“企业希望能够借助对媒体的有效利用,制造知名度以支持市场成就,借用媒体的可信性获得第三方认可,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美誉度,同时还可以介绍自己在行业方面的专业观点,以此来正确引导受众。”

由此看来,媒体和企业之间不断进行的智慧角逐是在所难免。作为企业,他们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媒体和公众需要的是事实,而且事实终究都会大白天下;作为媒体,他们唯一需要记住的就是,他们肩负公众知情权的重任,不要浪费公众赋予的独立监管和报道职能。

记者为什么会提“傻问题”

■ 文/胡兆燕

有好几次,一些看完国内新闻发布会实况转播的朋友私下里跟我说:“你们记者怎么会提这么傻的问题?”

记者本来就是以提问为生的,因此提问的事儿被人说到智商上去,够让人惭愧的。

好的提问,记者是替观众在问,并与发言人迅速沟通,不失时机地步步推进,并且将精彩留给回答问题的人。记者自己的功力,在于激发对方精彩的回答,从而能捕捉到的信息新闻性、典型性、针对性更强,提问本身也更具有价值。

有些提问,确实显得很“傻”。要么问题提得大而无当——记者动辄就问,“您的感想如何?”“估计前景怎样?”“作用效果怎样评价?”……显然成了新闻记者提问的八股和套话;要么记者自身专业水准欠佳,提问内容拉拉杂杂,一箩筐的的话全不在点儿上,让回答问题的人不得要领;要么有些问题本身很敏感,而记者提问的角度又太刁钻,使发言人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拉开距离,无法正面回答。

以上种种“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闻信息正常有效地披露,追根究底,大概应算是记者缺乏采访提问的技巧,不是记者存心要犯的。此外,还有一些“傻”问题被提出,却是因为许多记者成为熟手后掌握的另外一种“技巧”所致。

这种情形的提问,记者的角色只能算是个“托”。许多记者深谙现实,把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腾、挪、回、转”手法,移植到捕捉新闻事实上来。提问通常不愿意“得罪人”,因为记者心中早已有数,更多的时候,提问实际是在诱导。这样的问题只能让发言人按照既定新闻稿的思路再重申一遍。许多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不痛不痒,问得很“傻”,实际是在着力降低提问的“风险”。

对于记者和新闻发言人的关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过这样的话:记者和新闻发言人显然是两个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职业。记者是新闻人,追求的是新闻。记者不是新闻发言人的学生、部下、朋友,也不是敌人。他是新闻发言人的挑战者。

成功的提问,不能人云亦云,应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提出有分量的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问,为新闻而问,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事情。

(本文作者为《中国财经报》记者)

许国祯:新闻发言人首先要懂得倾听

许国祯: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效果。曾担任惠普科技公司传播事务经理,负责全面营销与媒体宣传,并曾在大学担任传播学教职。

《传播》:许总,您好。您本身就是福特中国公司的企业发言人,您能否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向我们介绍一下,您认为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企业应该注意什么?

(许国祯,以下简称“许”)

以我了解,大部分在中国的跨国企业都没有一个成文的关于发言人的制度或规章,供人遵循。我们福特公司全球被指定担任发言人任务的人大概有1100多人,也就是说全球38万员工中,有1100人被指定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事件做发言人,但是我们并没有一张白纸黑字的东西说发言人要怎么样怎么样做。

我个人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指定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件对外发言。一个企业最终的发言人不一定就是唯一的发言人,关于销售、服务、市场等不同的话题应该有不同的发言人,应该专业合理地进行分工。

新闻发言人是一个24/7的工作,没有假期,发言人应该让人可以顺畅地联系到。比如说我是一个消费者,因为产品问题我已经气坏了,如果这时我可以联系到这个公司可以说上话的人,很可能在第一时间我的气就消了80%;反过来,如果找不到人,没有正确的渠道得到正确的信息,企业不能在最短时间找到答案,往往很多重大的问题就这样发生了。消费者情绪的爆发,事情愈演愈烈,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找不到发言人。

《传播》:现在有一个概念叫“全员公关”,也就是说,企业里不管你是在什么位置做什么工作,只要有需要,经过适当的准备,都可以代表企业对外主动介绍、说明、表明企业的立场和观点。您对此怎么看?

许:在美国2003年有一个关于企业沟通可信度方面的调查,调查企业内部从CEO、CFO、销售经理到前台接待人员、维修人员、或者生产线上的工人,什么人让你觉得最可信?答案是越低层的员工越可信。最不可信的是公关人员和新闻发言人。因此,企业应该更多地让内部管实务的人代表企业发言。

但是,“全员公关”作为一个理想的境地非常好,可是我们做不到。为什么?因为并非每一个人都受到过相应的训练,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镇静地面对传媒、面对摄像机和照相机镜头的同时侃侃而谈。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有专业的新闻发言人,正确理解媒体的需要,然后把我们要传达的信息适当地表达出来。

《传播》:不同岗位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在您看来,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许: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很多。我觉得首先他应该懂得倾听,要了解新闻界和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因为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要说的东西不一定是包括新闻界在内的利益相关方要问的。第二点就是要有很专业的知识,要对企业内外的信息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不管你在职时间长短,不管你的经验如何,记者打电话进来找到你的时候,你就是他们眼中的专家。所以新闻发言人真正要做到“与时俱进”。第三点就是要诚实、诚恳。诚实与发布信息的内容有关,诚恳则与发布信息时的态度有关。第四就是要临危不乱,个性平和。不要因为别人故意挑衅就发脾气,失去控制。其实我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不很满意,我的脾气有时会很大。第五点是要对不同类别的传媒有深刻的了解。不同媒体的报道形式不同,从内容上讲,他们各自对“新闻差异性”的追求也不同。第六点是,新闻发言人要有同理心,也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其中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你说的话要让所有人都能听明白,不要用只有行家才能听懂的专业词汇。在美国,有关机构对公关写作的要求是“要能够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都能够看懂”,也是一样的道理。第七点是要幽默。幽默可以化解很多问题。第八点是要知所止。知道话应该说到什么地方就不要再说了。同时应该清楚自己是在代表企业在发言,要分清为自己发言和为企业发言之间的界限。当然,很好的记忆力对于新闻发言人也很重要。

《传播》:很多企业让自己的CEO或老板担任新闻发言人,您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许:在美国2003年的调查中,CEO被认为是比较可信的发言人之一,是股东和投资者最信任的人。但是作为CEO,他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说新闻发言人非我莫属。短期来看,CEO或老板做企业的发言人,或者是唯一的发言人是没有问题的,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不明智的。历史上有很多事件证明:往往CEO担任发言人的后果是,要么葬送了CEO自己的前程,要么是葬送了企业的前程。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有不同层面的人可以分别担任新闻发言人的角色,那么在公众心中,这个企业呈现出来的形象也更完整。

徐泓:避免“制度到位意识缺位”

■ 徐泓教授现场指导学员如何更好地向媒体发布信息。

徐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经新闻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社长。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从事对外报道为主的新闻工作20多年来,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约20万字,多次获得全国性新闻奖。著有《大人物 小人物》和《新闻写作教程》(与人合作)。

《传播》:徐老师,您好。自去年以来,从政府到企业都在纷纷建立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徐泓,以下简称“徐”)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现公民知情权、建立健全民主政治方面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作为一个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对社会公众负责的政府,它应该做到政务公开;而企业也是为公众提供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特别是当它进入股市,成为上市公司之后,也应该做到信息透明、披露制度化。我们能够在SARS以后,把原来只在个别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做法,在政府各部门制度化,这是政务公开一个很大的进步,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举措。而知情权是一个公民在履行所有权利,如选举权、参政权、监督权等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知情权,其他权利的行使将无从谈起。

此外,长期以来,我们的官员不善于面对公众。在一个民主政治的社会中,能够直接面对公众、直接与公众沟通并解决问题,应该是官员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所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也为政府官员与公众面对面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尤其是在面对问题、面对危机的时刻,如何与公众迅速实现沟通,提供了一个便捷而最具有传播力的平台。

《传播》:不久前您在北大组织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曾讲到现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您能否具体讲一下,您讲到的问题是指什么?

徐: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没有问题,它可以促使一些部门将原本应该公开的信息定期公开。同时这个制度的实施,给新闻媒体增加了一个主流的、权威的、重要的信息源。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掌握着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重要信息。现在的问题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他不能成为记者采访唯一的、单一的信息源,从而形成信息垄断。我所指的垄断是指新闻发言人用一种统一口径的方式答复问题。在过去没有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时候,记者还可以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去获取信息。而现在媒体需要的许多信息要去找新闻发言人,而新闻发言人提供的都是统一的程式化的东西。这反倒会成为阻挡新闻采访的一个新的门槛儿,出现“我发布你就有消息,我不发布你就没有消息”的情况。

我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对形式与内容的认识上。现在大家从形式上对新闻发言人制度有了认识,但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容本质,也就是对政务公开、对于向公众和媒体公开信息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还不够。或者说“制度到位了,但意识不到位”,以至于出现在需要发言的时候,新闻发言人用一种官话、空话、套话或者是宣传味很浓的方式说话,而不是发布新闻,发布老百姓真正想要知道和需要知道的信息,这样反倒变成了信息阻断的一个环节,这就与建立这种制度的初衷和媒体的期望相悖了。

企业的新闻发言人也一样。如果企业发布的新闻都变成广告式的东西,发布会不过是整合营销的一种手段,我想这也不是媒体所期望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应该做的工作。

《传播》:您认为在保障新闻发言人制度正确实施方面,我们是否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信息披露行为?

徐:我记得在SARS之后,政府在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发布了一些条例或规章,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完整的法律文本,但是从中央文件到政府各部门职责的要求,都清楚地描述了执政过程中各个岗位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责任。所以,有关人员不能说因为没有把握就不披露。我觉得真正束缚他们的还是一种意识,即认为“这些没有必要让公众知道”,这还是全能大政府的心理在作祟。现代公民社会所呼唤的有限责任政府,从来都把信息披露制度作为执政与管理公共事务的一个重要手段。眼下明显的例子就是 “审计风暴”。审计报告公布之后,被审计署点名的几个重要部门没有反应。从新闻发言人制度上看,现在正是他们应该说话的时候,他们必须要有态度,而且媒体和老百姓也需要他们有态度。

《传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杨扬在深圳市政府首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曾这样讲:“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后,新闻发言人不能拒绝记者的采访要求,拒绝记者采访就是违法。”有人认为,这意味着新闻发言人在日后的工作中将面临来自媒体的巨大压力,失去主动权?

徐:其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是把主动权掌握在发布者的手中。你不发布,你沉默,主动权反而旁落。作为主流和权威信息的发布者,当你没有声音的时候,媒体就会从其他渠道去获取信息,这时候如果再来责备媒体的报道失实就不应该了,是因为你的缺位、失语和沉默,才造成这种信息的不平衡。“流言止于智者”,为什么你不说话?你应该先发制人呀。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媒体是良莠不齐的,特别是今天媒体市场化运作程度很高的情况下,确实有炒作新闻和报道虚假新闻的情况。但这是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先从发言人的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上找原因。我很赞成杨扬局长的意见,对媒体的态度就是对公众的态度,因为在一定的意义上,媒体是在代表公众实现其知情权。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后,媒体和记者也面临着压力。新闻发布会越多,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信息的披露,媒体获得新闻的机会就越多,很多记者都在共享同样的信息,新闻同质化竞争的态势也就越严重。这时考验媒体和记者的就不仅是利用新闻发布会平台获取足够多信息的能力,进一步要求的是如何解读信息、综合梳理与分析信息。

《传播》:现在很多社会机构都在推出不同的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不过有很多人反映说,现在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更多的是在告诉发言人如何对付记者。您从事记者行业多年,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徐:新闻发言人和媒体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博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对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应该加强他们对新闻媒体的功能与运作的认识与了解,要懂得如何更好地与媒体沟通与合作,特别是政府新闻发言人。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检验,从根本上就是看民心所向,民心实际上就是舆论的向背,而现在舆论的载体就是媒体。所以了解媒体并与其进行很好的沟通与合作至关重要。

至于培训的内容,由于我直接参加的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不多,不好点评。但我觉得这个培训更应该关注理念上的培训,要让大家了解为什么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那些信息应该披露,怎么披露传播效果更好。现在有些培训过分关注博弈技巧,就像以前人们常讲的“防火防盗防记者”,个别培训的重点甚至在传授发言人如何隐瞒信息,如何让媒体问不出东西。

媒体与记者的天职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获取信息与新闻。“你越不想让我知道我就越偏要知道”,这正是新闻发言人、官员和媒体、记者之间的一个角逐点。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永恒的矛盾。考验的是双方对度的把握。所以在培训中一定要清楚这一点,避免将培训过程游戏化。

《传播》: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政府部门开始,现在这股热潮已经延伸到企业。您认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和企业新闻发言人在培训方面有哪些不同?

徐:我觉得企业新闻发言人培训市场很大,在规模上可能不亚于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市场。但这个市场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不同。政府自身的职能就是要建构与管理公共社会与公共事务,而媒体的功能也体现在积极介入这些公共事务发挥舆论的作用,所以政府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更自然一些。而企业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因为企业本身是要盈利的,因此,媒体在和企业接触的过程中就要慎重,以免自己的报道最终成为企业的软广告。由于政府和企业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我认为,企业新闻发言人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有所区别。而且上市公司应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至于其他企业不一定采取这种形式。

媒体培训:从容应对采访

■ 编译/朱燕芳 荔枝

记者对那些说起话来像是企业机器人似的采访对象越来越反感。在当前人们大力反对炒作以及媒体迅猛发展的绝好时刻,全面自如应对媒体采访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在理想世界中,企业发言人也许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预算,去分别接受针对电视、广播和平面媒体在内的三类媒体设计的不同的培训课程,学习如何应对这些媒体的采访。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媒体之间有很多共同的特质;他们之间的相似性远远大于差异性。因此,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一天的培训已经足够让企业的新闻发言人拥有一定的能力恰当地应对上述三类媒体。

大多数媒体培训课程都是从早晨的平面印刷媒体开始,很多关于媒体的一般性的话题都在这段时间内处理,下午的培训以电视和广告为主,这时的注意力以非语言沟通模式为主。

美国全国储蓄与投资机构的媒介与公关经理Wendy Franklin在主持了一个培训项目后表示:“关于三类媒体培训的本质是一样的:你要清楚你的话题,要使你的介绍更富有人情味,要表述清楚,并事先做好准备。”

做好准备

你可以通过观看政治人物在媒体采访中的表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乔治·布什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新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要求布什介绍一下他从9·11事件的后果中得到的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Media Training Masterclasses首席执行官Warwick Partington认为,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布什却吞吞吐吐并停顿了很长时间才回答,这表明他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些与其个人有关的简单问题。

最终布什的回答还是落在伊拉克问题上。Partington解释说:“很显然他已经惊慌失措,伴随这个问题一起出现在他脑子里的是他所经历过的最大的负面事件。这说明,就算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一再告诫学员要记住‘我绝对不能提及负面事件',在采访现场的压力之下,他们第一个想到的答案可能仍然是他们记忆中的负面信息。”

信心能有效地帮助被采访者应对难关。然而,媒体培训课程不应该把新闻采访描述成滋生谣言或令人恐惧的场所,那只能让那些参加培训的人变得战战兢兢。

其实,专业人士和他们的客户所面对的采访并不是那么难以处理。因为媒体编辑队伍缩编,现在最常见的采访模式是电话采访。同时,由于媒体发展迅猛并不断细分,有更多的人要面对新闻采访机会。此外,很多记者都希望得到独家分析素材,因此市面上的采访机会就更多。

对独家新闻的激烈争夺意味着记者会竭尽所能从制造轰动效应的角度进行报道,以吸引受众注意。Quadrant媒体培训机构主管Mike Slater的建议是:“被采访者现在经常被要求对某事作推测,面对这种要求被采访者必须慎重。记者还可能要求被采访者做一些情感性的表达,如果不同意记者提出的某些观点,被采访者就应该明确指出并做出修正。否则,那些错误的观点就会成为第二天的新闻头条。”

理解媒介

当然,有一些人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又太过简洁。如果被采访者在回答中只讲自己的观点,而不谈任何其他的内容,记者很有可能会从心底里对此感到厌烦,以后也不会再对他进行采访。

拒绝发表评论同样也会使媒体感到失望。当James Gryce在两年前加盟惠普担任耗材产品销售总监时,他对所有媒体的提问一律以“无可奉告”作答,结果导致了一些失实报道。

Gryce和其团队随后接受了一次为期一天的媒体培训,培训涵盖了电视、广播以及印刷媒介。他表示:“这次培训让我知道,我必须了解不同的媒介,不过总体来说,不管是面对哪些媒体,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分析你的受众,二是不要使用行业术语。那一天的培训很辛苦,但绝对物有所值。我感觉更自信,效果立竿见影。”

虽然只接受这样一天培训并不意味着学员将有能力顺利通过著名主持人Jeremy Paxman的“严刑拷问”,但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开始。只要被采访者具备一些采访诀窍,他们就可以建立自信心,而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从容地应对各种新闻采访,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印刷媒体。

广播采访提示

- 采访前,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节目有关的信息。如果是新闻节目,重点是“吐字清晰”而不要重复,如果是专题节目,关键则是重复要点;

- 不要忽视采访者的存在,不要用与第三方谈话的方式接受采访;

- 回答采访者的提问,因为他们是通向听众的通道;

- 在一个真正的演播室环境中练习很有帮助,这可以让学员了解现场各种设备的运用情况。很多媒体培训专业机构都会有或租用一些专用设备,用于培训课程;

- 不要离开话筒,这会让你的声音听起来显得沉闷或距离遥远;

-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尽量在演播室接受采访,而不是接受电话采访。这可以让你更容易进入话题,更容易被理解;

- 如果你是通过电话接受广播采访,尽量站着说话;这样可以使你感觉更有掌控力,感觉更自信;

- 不要照着稿子念。如果这能使你更有信心,可以在卡片上记下要点;

- 不要指望采访者会一直注视你,因为他们在现场通常会非常忙;

- 要透过你的声音传达活力、热情与激情。你的声音必须要吸引听众注意;

- 为了强调重点,你可以适当停顿,但停顿时间不要太长。

电视采访提示

- 认真检查你的仪容;将头发梳理整齐,不要有头屑;

- 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太过华丽,受众希望与自己相关的人对话;

- 注意你的肢体语言和个人习惯,例如不要在座位上来回扭动,将手放在口袋里、或者是做一些手势;

- 注视采访者的眼睛;

- 检查你身后的物体,不要让你在节目中看起来像是脑袋上长出了一棵树或者是一根灯柱;

- 在采访到结尾的时候,不要擅自移动或讲话;

- 只要不会让别人感觉你对谈论的话题不在乎,你就应该尽可能微笑,即使你正谈论的话题很严肃;

- 如果是录播,一则电视新闻一般只有20秒,所以不要担心反复重复自己的观点,也不必迫于压力发表一些并非你所想的观点;

- 熟悉采访设备,和广播采访培训一样,多数培训师都备有相关的采访设备;

- 不要担心自己采访过程中会紧张,尤其是现场采访。如果不紧张,你的表现或许也不会很好;

- 在采访现场,如果采访者的态度从之前的热情友好一下子变得挑衅和质疑,你也不要感到沮丧。就算你觉得采访者的提问不公平,也决不能生气,否则采访的效果不会让你满意。

印刷媒体采访提示

- 尽可能利用时间优势阐述并解释自己的观点。在采访过程中核实记者的采访记录,以确保你的表述清楚无误;

- 不要立即答复。你可以问记者他们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方面的信息,然后告诉他们你将很快给予答复;

- 印刷媒体受发行量下降的商业现实影响,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以促进其在报摊上的销量;

- 就算你感觉交谈得非常顺利,并与记者建立了友善关系,也只能讲你希望在印刷媒体上印出来的内容;

- 与其他媒体相比,印刷媒体记者在内容上的议程倾向性更强。尽量在采访中找到记者的话题议程,然后围绕这个议程来组织自己的观点,确定记者需要的是什么:数据、意见还是声明?

- 由于印刷媒体对采访的内容议程有所设定,所以接受采访前需要更充分的准备。要阅读该记者以前写的文章,了解他们的写作风格以及他们在采访中可能采取的角度。

- 从视觉角度思考。问自己:有哪些图片资料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问一下记者他目前还在准备哪些方面的报道,以便日后建立联系。

作者:王晓燕

第3篇:主旨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原副部长 孟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本次论坛主题鲜明,深入探讨交流“党建+金融”模式,促进农商银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我谈几点体会和认识,和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延津农商银行在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上,准确把握党建和金融的结合点,以金融活水激活了乡村振兴活力动能。金融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延津农商银行急群众之所急,探索“党建+金融”新模式,创造性地整合农村基层组织资源和金融资源,通过签约村党组织、成立联合党员小组等方式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着力点,通过基层组织平台把金融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小微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有效结合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金融部门的资金优势、平台优势。延津县委组织部与延津农商银行党委联手打造的“党建+金融”三级组织体系,可有效跨越信息沟壑、增加业务对接几率,让党组织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农民与市场的需求,通过思想共建、组织联建、基层共治、资源共享、机制共创,推动党的组织优势与金融杠杆力量深度融合,收到了“1+1>2”的效果,有效支持了“三农”发展,很值得总结。

第二,在探究农村融资难问题本质的深度上,突破传统信贷思维的理论束缚,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在“党建+金融”工作的起步阶段,延津农商银行仍采用20年前做信贷的思维评定信用户,无法有效改善限制较多、手续烦琐、群众信任度不高、受惠面较小的问题。后来通过借鉴浙江经验,转变观念,将评信与用信既结合又分离,在构建信用评定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延伸出农业科技推广、经济信息发布、精准金融扶贫、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强化信用环境治理等业务板块,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科技、新做法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快速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攀上了新高度,有效治理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的顽疾,给农村实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第三,在充分调研农民和生产需求的深度广度上,遵循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规律,优化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实践。为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在延津县委组织部和农商银行党委联合推动下,延津农商银行在充分对接实践需求的基础上抓住了农商银行的发展堵点和乡村振兴的金融痛点,工作有想法,执行有保证。在不断优化放贷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提供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信用体系、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加强配套服务建设,助力信贷主体纾困发展,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农商银行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当然,作为一种新模式新探索,是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加以丰富完善,为此我建议:

进一步总结有益经验,巩固已有成果。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发挥好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继续夯实“党建+金融”的工作主线,聚焦造福人民的根本目的,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支持有意愿的各类金融机构参与进来,逐步培养支农惠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壮大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力量。

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加强风险防范。要进一步优化贷款风险的评定、预警和应对举措,采取多元的风险缓释措施,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防止盲目追求信贷投放规模、搞指令贷、介绍贷等问题,降低新增不良资产的概率,关注信息的安全运用与维护,防范用户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更加聚焦主导产业,顺应改革方向不断创新。瞄准集体经济薄弱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安排信贷计划,结合乡镇支柱产业、村级特色产业规划,及时给予政策、技術指导,引导农户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增强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防止因盲目投资导致效益低下或亏损失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赵全厚:

我从2006年开始参与研究农村新兴金融这方面工作,多年来一直关注支小支微服务“三农”的经营活动,普惠金融这方面也做过一些研究和跟踪调研,我认为,延津农商银行开展的“党建+金融”支持“三农”工作,不在于它创新了什么,而在于把“党建+金融”这个活动做实做细,做得很有特色,这是我的一个重要体会。

金融和财政之间有协调也有分工。财政更多的是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来扶贫经富,金融则更加市场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普惠金融应运而生,这就是金融的普遍服务性。

金融的普遍服务性和金融的信用等级不一样,从金融普遍服务的原则和金融的市场性来说,很多农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小微信用等级不够、抵押品不足,便形成一种金融排斥效应。换句话说,金融越发达、越繁荣,金融的排斥现象就越多。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延津农商银行通过“党建+金融”的有机融合,解决了在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党建+金融”的优势在哪呢?第一,解决了农商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任壁垒问题和银行获取“三农”信息成本高的难题。农商银行虽然扎根于农村,但毕竟是外在于农户的一个经济体,农户具有居住分散、流动频繁、个体经营的特点,收集农户信息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那么,在农村通过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行动,形成逐级传导、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深度有机的联合,这种融合把一次性的尽调变成了与基层党组织构建人力、信息资源共享与联动机制建设,是一种获取动态信息来源的方式,可以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障碍、破除金融入户信任壁垒、实现信用资源向金融供给转化,真正解决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发展所需的小额信贷资金问题,减少了农商行获取“三农”信息的成本,金融资源的作用发挥将更加精准、更加到位,实现了党建和金融的优势互补。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不仅限于和农户进行金融交易,还组织乡村干部、经济能人进行产业观摩、农超对接等各类市场化、产业化的活动,让农民的农业产业发展得更好,让农产品销售得更好。既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又解决了贷款的安全性问题,这是一个让金融更加安全、让党建更加落在实处的问题。通过“党建+金融”,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强和农民的交往,既增加了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同时又加深了对“三农”生产发展规律的认识。反过来农村党员干部、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金融知识和金融规律,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更强了,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基层党建和农商银行的发展也实现了良性循环。

第三,延津“党建+金融”工作的创新使得农商银行更加了解农村实际,掌握农村的经济发展动态和规律,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加了解金融特性,只有在“党建+金融”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把握农村的态势、掌握农村发展变化规律中超前性地设计产品,才能够在产品引领方面做得更好,这种创新非常有价值。

第四,从长远来说,“党建+金融”工作一定要长效化、常态化,同时要注重从产品、业务拓展方面把握好风险,金融资源如果被不当应用,对金融机构是一种损失,对贷款者也是损失。要做适合农民的产品,工作开展要适合农民的特点,适合产业规律,降低成本,对农民负责,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建议延津农商银行借力打力,更加统筹地开展“党建+金融”活动,比如说统筹利用政府的财政、普惠金融等各种政策,和其他行加强合作。同时,也要加强线上线下服务手段的创新,为“三农”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崔长彬:

今天我主要分享4个方面的观点,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我想和大家分享“延津模式”产生的背景。一是现在数字普惠金融飞速发展,正在倒推中小银行向社区发展。其实现在的金融覆盖是从小企业向微企业过渡,很多大商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都在利用数字技术做小企业的贷款,例如税银贷,就是以税务数据为依托的,还有存款的数据、结算的数据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小银行面临不小的压力。二是数字技术的突破,让一些原来不可能得到贷款的主体贷到了。要突破现有思维,加快科技化转型、社区化转型,要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场车间跟农民朋友打成一片,这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社区化转型,感情融为一体之后,业务就做起来了。

第二,“黨建+金融”这种方式,事实上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种机制创新。2014年我们国家核定的贫困户是7017万,到2020年年底全部脱贫,这是一个伟大壮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际上是加强了党与人民的再联系。我们再一次大规模地走入人民群众当中,其实还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探索一种长效机制出来,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加强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只有这个机制长期发挥作用,我们的事业才会一直顺利走下去。这几年的调研过程中,我见到几个相对成熟的模式:一是以信贷为重点的代表,是体系经营完备的“江山模式”。江山是一个县级市,在浙江属于不发达的地方,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不发达的县级市,创造了浙江农信的“丰收驿站”的经验和信用评级的经验。包括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不同级别对应什么样的额度、什么样的利率,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二是巴马瑶族自治县五位一体的信用评级经验,它是以治理为重点。巴马的经验来自于广西百色田东县,因为10年前田东县开始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构建了农村金融组织、信用、支付结算、保证保险、抵押担保、村级服务等“六大体系”。“六大体系”的核心是农村信用体系,它的创新是把社会信用纳入指标占一部分权重,实现了相对贫困的农户同样能够因为诚信而非经济指标好得到更多的贷款。巴马从2016年开始,把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穿到这个指标体系当中,除了经济、社会的指标之外,还有政治、生态、文化的指标,它现在的经济指标权重是55,社会是15,其他三个指标是10。除了经济指标,其他指标都是有一票否决制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延津模式”,实际上把这两种模式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包括双向挂职的经验等。

第三,对完善“延津模式”的建议。一是信用评级体系可以进一步精细化,从户、村民小组、村到乡镇,看看怎么做成一个嵌套的结构,可以参考江山的经验,信用户达到70%的村可以评为信用村,信用村达到70%的乡镇可以评为信用镇,信用镇、信用村里的信用户贷款利率可以有一定的下浮优惠,这样可以促成乡镇、村的自我治理。二是治理功能的拓展,可以参考巴马的经验来推进,如果能把党的“五位一体”主题贯穿成每个农户自觉自愿的行为,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的农村社会。三是关于数据打通,要关注四维数据。第一维是入户调查,第二维是农商银行自有数据,第三维是政府的数据,第四维是线上大数据。四是把信用评级的应用场景扩大,包括商业场景的扩大、服务领域的扩大、行政上的优先序列。

第四,建议以延津经验为基础,将新乡申报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普惠金融实验区进行推广,更加助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谷建全:

我研究延津县“党建+金融”模式有两年多了,经过这两年多的实践,延津县“党建+金融”的模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今天我围绕“党建+金融”的发展模式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实践成效。体现在五点:一是有效解决了信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金融市场要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群众,过去信息对称程度是比较低的。通过“党建+金融”建立三级的组织体系,有效发挥党建在基层的引领作用,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在信贷实践过程中,能有效识别优质客户,取得非常好的效益。二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信用评定难的问题。以前农村信贷风险比较大,要取得农民的信任,让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难度比较大,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三是有效解决了信贷过程中群众信任难的问题。过去金融部门与群众打交道,给农民群众留下了追债的印象,很难得到群众的信任,现在通过这种工作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降低了信贷过程中的成本。四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优质客户不足的问题。在农村金融市场,我们面对的是一家一户的农户,如何解决农村优质客户不足问题?主要就是要通过培育、扶持产业发展,围绕农户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五是有效解决了农村信贷风险处置难的问题。过去农村信贷风险比较高,农民的风险意识、还贷意识等相对比较弱。现在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党组织帮我们识别、把关,对控制信贷风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方面是实践价值。体现在五点:一是探索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通过延津县的这种探索,找到了乡村振兴中满足金融需求的一个有效路径。特别是在服务行业方面,延津农商银行把一批懂金融懂农业的金融工作者派到乡里、村里,找到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二是找到了破解农村金融建设难的新方略。通过“党建+金融”的工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农村金融建设难的问题,对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发展短板,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三是探索了党建高质量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进入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以党建高质量引领经济发展高质量,是当前工作的一个新要求。延津县的这种实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和复制意义。四是引领了新时代农村金融发展壮大的新潮流。进入到新时代,与传统的发展阶段相比较,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路径、发展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怎么提高竞争力,这是时代的命题。延津县的探索是引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新潮流。五是拓展了农村金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渠道。农村金融机构只有融入到、植根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才有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延津农商银行在这一点做得非常突出,围绕县里的工作大局,围绕县里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员,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壮大。

第三方面是经验启示。体现在五点: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强调创新驱动,延津农商银行这几年的探索就是一个创新。因为有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市场的创新,组织的创新等才能取得这么明显的进步。二是遵循市场规律。“党建+金融”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突出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的能力代表了扩张的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越强,对发展的作用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强化需求导向。只有以需求为导向,才能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五是堅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就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扎好根基,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皇甫小雷:

延津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探索很有特点,我有两点印象非常深刻:一是感觉到延津农商银行融合发展的特点非常明显。这个融合包括农商银行自身业务的融合,不仅支持农户的发展,还支持商户和产业的发展;不仅支持城市的发展,还支持城乡的发展,在城乡方面加强了融合;另外是人才技能的融合,通过农商银行的发展,使很多人才成为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多功能人才。二是创新,不仅有信用评定工程、普惠金融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经济信息发布、微信群平台建设等业务的创新,还有乡、村、组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方式创新,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行动的组织创新等,特别是党建和发展同频共振,引导各方面的资金要素进入农村。

在效果方面,我认为取得了三个发展效果。一是延津农商银行在实践探索中把外部的资金、信息、人才等下沉到农村,盘活了农村资源,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面貌,培养了农村人才,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整体上激发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延津农商银行探索金融支持县域城乡产业发展,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县域的方方面面,不仅支持农业,还支持县域的工业和服务业,推动了县域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具有延津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据了解,延津农商银行的排位3年前在全省农信系统还是100多位,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排到第27位。这种发展的活力和能力都是非常明显的。三是延津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支持乡村的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反过来倒逼了农村的改革、开放和创新,推动了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也是一个冲击,打破了农村的平静,让农村的衰败转向了农村的振兴。

接下来我提几点建议。一是建议拓展农商银行发展的业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不仅局限于农业、农户、合作社、特色产业等,更要进一步强化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文化建设以及农村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支持农村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业务更加完善。二是建议更加注重风险的防控,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金融创新方面的风险,降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可以考虑把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保险的发展融合起来、相互支撑。三是建议进一步强化农商银行数字经济、新经济和信息化的建设,用好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让业务的发展更智能、更便捷、更有效。四是建议继续做好对延津“党建+金融”模式的总结提升,让经验更具有推广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会主席 朱金瑞:

延津农商银行“党建+金融”的模式内涵可以总结为让党建由虚变实、银行由实变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主要有三个典范、三个体现。

一是党建由虚变实的典范,充分体现了组织力提升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基层党建存在着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点提出了要提高党的组织力的问题。组织力包括号召力、动员力、凝聚力、战斗力等,延津县通过把党建和延津农商银行的金融业务有机地完美对接和融入融合,解决了基层党建问题,通过“党建+金融”的模式,使党旗在延津老百姓的心中竖起来、立起来、扎下根。

二是银行由实变高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银行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主要运作的是资本,但延津农商银行把这个实做得很崇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信用或者说诚信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点建设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干扰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问题之一。延津农商银行将信用评定工作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延津特点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这种示范带动作用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在产品创新方面,通过对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等各类先进群体、先进典型开发同款同名的红色信贷产品,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人得实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产品设立,本身就彰显着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的价值导向,传递传播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在2020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新时代企业家应该拥有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的精神。延津农商银行在发展中的一系列活动机制、载体平台建设都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使命和担当。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立足本职本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企业家的本色和底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马上要开启新的百年建设历程,就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问题。延津农商银行以高的战略定位,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非常接地气的探索,这是新时代企业家的本色和底色,也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好的一份献礼。

下面,我提三条建议:一是要由点到面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力。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老百姓信任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不是一句空话,乡村振兴才不再是一个口号,而实现这些都需要党建的引领,需要党建由点到面加強与各行业领域的合作。

二是要完善信用体系,提升引领力。诚信建设在整个国家文明素质的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津“党建+金融”模式已经探索出一条非常符合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子,这需要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延津的县域文明和公民文明素质,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信心、信念和信仰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这是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支撑。在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要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新时代公民的文明素养要求融入其中。

三是要唱响“延津模式”,扩大“延津模式”的传播,通过立交式的平台打造和载体搭建,提升“延津模式”品牌影响力。可以把文化名人创作跟品牌传播结合起来,让延津的文化名人以延津话的形式把“延津模式”故事传播出去,让探索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劳动模范身上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现代化手段、老百姓的手段得以传播,进一步推动延津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延津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涂小雨:

结合本次论坛“党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我认为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体现了三个说清楚。

第一,延津“党建+金融”探索把政府与市场联动说清楚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打造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我认为最重要是保市场主体,金融企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主体,不仅需要和政府联动,还要为其他的市场主体与政府联动起到一个桥梁作用。这个市场主体只要存在,就能有财政税收,就可以保民生。只要企业一开工,就能安排居民就业,保证居民正常的生活消费,社会才能稳定,因此市场主体的作用非常关键,而促进市场主体和政府连接的金融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延津农商银行探索“党建+金融”模式更好地把握了金融企业的定位,在促进政府与市场主体联动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把创新驱动,特别是管理和组织创新说清楚了,这是了不起的。按照常规理解,科技创新主要是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原始创新、自发创新和兴趣创新,这是特别关键的,现在应该说是相对比较紧缺的;另一个创新是问题导向的创新,对企业来说就是以项目带动创新,这是大家比较擅长的。但是要实现跨越发展,我们还要在原始创新、自发创新上下功夫,而能把原始创新和问题导向的创新连接起来的中介就是管理创新。可以看到延津农商银行的员工培训、业务拓展、党建发展、班子配备等方面,其实就体现了怎么样把管理的力量、组织的力量与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如何把原始创新和问题导向的创新结合起来,延津农商银行的实践初步说清楚了这个问题。

第三,最关键的是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把党的领导说清楚了。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个背景下,我国很快复工复产复市,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全世界只有中国实现正增长,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在于党的坚强领导。所以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在这一方面把党的领导说清楚了,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制度、责任和结合。在制度方面,延津农商银行真正体现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一个党员干部包括业务骨干就是一个先锋模范,每一个先进模范都带领人民群众往前走,这就实现了党建引领发展把方向、谋全局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制度优势。其实制度优势就是党的全面领导、绝对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延津农商银行的干部配备、干部选拔、业务骨干培养,甚至细化到具体的一个项目代表,都是以党建为前提的,这体现了共产党独特的制度优势。在责任方面,农商银行是党领导的农商银行,有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首先作为党领导的企业,延津农商银行的所作所为落实了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这体现了不一样的政治站位。其次是社会责任,延津农商银行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在信用评定、脱贫攻坚、社会公益、防疫抗疫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都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最后是经济责任,就是要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结合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大振兴目标,延津农商银行的探索突出体现了产业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两者的结合,怎样让农村产业发展,“党建+金融”就是通过组织上的改革把老百姓具体切实的利益和金融需求呼应起来、关切起来,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了“1+1>2”的效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负责人 陈东辉:

我想首先谈六点感受:

第一,“党建+金融”适应了一个大势,这个大势就是时代的大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字化发展的大势,二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大势。国家推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党建+金融”的目的就是助推乡村振兴,这是我党建设的大势。中国共产党2019年出台了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这个时候如何把金融和组织联合起来,就适应了时代的大势。

第二,延津农商银行找准了立足“三农”、服务微小的本位,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资源越来越多。

第三,延津农商银行把握住了建立信用体系这一关键,树立信用观念,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四,“党建+金融”建立了三级体系这一有力抓手,形成党建优势和金融优势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1+1>2”的合力。

第五,“党建+金融”破解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直机关座谈会上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延津农商银行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让农民群众发家致富了,才有优质的客户资源,自身才能发展壮大。两者结合点就是服务人民,“党建+金融”模式有效找到了这一关键结合点。

第六,延津农商银行具有实干精神。延津农商银行的党员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是不一样的,从他们身上能看到一种活力、一种干劲。延津“黨建+金融”的模式,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实干,这种实干精神具有传染性、复制性和推广性。

接下来我想谈六点启发。

第一,只有激活区域经济才能厚植金融土壤。延津农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用金融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不但满足了乡村振兴的需要,还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只有立足服务“三农”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延津农商银行既姓农又姓党,党建引领是延津农商银行发展的根和魂,为农兴农是延津农商银行的使命担当,服务“三农”、促进乡村振兴是延津“党建+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牢牢把握服务“三农”这一根本,延津农商银行才充分发挥出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全县服务网点多、服务范围广、服务功能全、资金实力雄厚、金融效益明显的地方金融机构。

第三,只有结对共建共享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延津农商银行与延津县委组织部在各级党组织上相互对接,坚持结对共建共享,形成了抓基层党建、共促经济发展、共树文明新风、共同让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合作共赢。

第四,只有优化金融生态才能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延津“党建+金融”模式首先以信用评定为切入点,推行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治机制,不断提高全县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体系,优化了农村金融环境,助推了县域经营发展,保持了延津农商银行持续发展的态势。

第五,只有创新服务方式才能赢得客户资源。延津农商银行在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创新信贷服务方式、简化金融服务手续、优化审批程序、规范服务收费等,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赢得了更多的客户资源。

第六,只有突出需求导向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延津农商银行坚持需求导向,组织客户经理走村入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根据农村市场需求变化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满足了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需求,全县客户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自身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

第4篇:警示教育表态发言

教育系统警示表态发言

加强道德修养坚持以廉正身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参加由学校支部举行的警示教育大会,会上书心对三团、十二团教师在网上发表不良言论、师二中挪用公款、师高级中学体育教师猥亵女生、阿拉尔中学校长章吉祥严重违纪违法事件进行了通报,并针对社会反映教师队伍中存在“教辅资料征订、收缴班费、有偿家教、两面人”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这次大会对我感触很深,震动很大,下一步我将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

1、深入学习,自觉增强免疫力。在廉洁自律工作中,坚持预防在前的原则,自觉学习党章、党纪国法,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同时,积极参加学校支部组织的廉洁从教、正反典型的示范教育活动,促使自己增强法纪意识和廉政意识,依法履行部门职责,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是强化自省,时刻查找问题。时刻牢记权力是服务、是责任、是奉献。结合自身问题,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将班主任各种考核结果广泛公开,严格履行职责,把热点问题全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积极按照学校支部开展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积极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要求自己,促使自己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依法依纪办事。

3、是务实工作,抵制各种诱惑。工作中,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教育系统警示表态发言

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同时,在工作中要多与教师们沟通,多向领导汇报、请示,确保工作程序规范,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4、廉洁从教,远离“有偿家教”,拒绝“家长馈赠”;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向学生摊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不接受学生家长财物;不要求家长为自己说情、办事,不做任何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

5、公正执教,关爱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不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

6、在对女生进行正当的教育时,做到:谈话必须在外人能看见的公众场所,不能在偏僻的地方谈心;不和女生谈论学习以外的感情问题;不让女生单独进其宿舍谈话或辅导学习;不在女生休息睡眠期间进入女生宿舍;在办公室和女生谈话时不能关着门或独处;在利用QQ、微信等现代工具聊天时,说话懂得自重,注意分寸。

总之,我将以这次警示教育大会为契机,在学校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正确履行职责,不断加强自律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处处接受监督,决不向违规违纪行为迈出第一步。

谢谢大家!

第5篇:警示教育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参加局机关举行的警示教育大会队我的感触很深,震动很大,下一步我将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

1、深入学习,自己增强免疫力。在廉洁自律工作中,坚持预防在前的原则,自觉学习党章、党纪国法,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同时,积极参加局党委组织的警示教育活动,促使自觉增强法纪意识和廉政意识,依法履行部门职责,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强化自省,时刻查找问题。时刻牢记权力是服务、是责任、是奉献。结合自身问题,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严格履行职责,把热点问题全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积极查找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要求自己,促使自己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依法依纪办事。

3、务实工作,抵制各种诱惑。工作中,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

总之,我将以本次警示教育大会为契机,在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正确履行职责,不断加强自律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处处接受监督,绝不向违纪违法行为迈入一步。

谢谢。

第6篇:警示教育发言(推荐)

在沧州监狱全体干警大会上的发言

(今天是警示教育大会。监狱的领导让我讲讲查办干警违法犯罪的情况。客套话就不说了,开门见山吧。)

近几年来,监狱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远的不说,就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从2007年到现在(沧州监狱、沧南监狱)两个监狱共发生职务犯罪案件6件7人。分别是咱们沧州监狱的沙卫良、商明达贪污案,沧南监狱的褚德儒、金卫清、吴树强受贿案,还有沧南两个干警失职致使犯人脱逃案。他们当中既有参加革命工作二三十年的老干警,也有刚参加工作五六年的新人。在查办这些案件过程中,我们感触很深。如果不是犯事,老同志可以光荣退休,过上幸福的晚年,年轻人正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因为犯事,全毁啦。这些人我们都很熟悉,从感情上说,我们不忍心查,但,不查又不行。法律无情人又情,所以当对他们的办公室和家里进行搜查时,都是由不相识的反贪干警执行的。我们不愿听到他们家人的哭声。

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些曾经的人民警察,是什么原因导致 1 违法犯罪的呢?下面我就结合这几起案件的情况,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出发,分析监狱干警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和重点环节,提出预防的措施,与大家共勉。

监狱干警发生职务犯罪案件的原因有哪些?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淡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诱惑,个别干警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不注重思想政治学习与职业道德修养。这就造成崇尚金钱、贪图享乐之风盛行;事业上失去追求,工作上消极以待,生活上寻求刺激,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社会利益之上。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往往“把握不住自己”。这是根本原因。

2、法制观念淡薄。对老百姓来说,不懂法可能不难理解,但要说监狱干警不懂法、法制观念淡薄似乎说不通了。但恰恰有些干警不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忘记了自己所履行的是特殊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把一切向钱看带入执法领域,降低了廉洁自律的要求,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3、“特权”思想严重。有些干警把监管工作当做“特权”,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己有权,人家才来求自己,此时不用更待何时?他们将手中的权力视为个人的“私用资产”,忘 2 记了责任和义务,进行权钱交易。

4、个人不良嗜好、贪小便宜。有些人喜欢打牌、买彩票,吃喝玩乐,每月工资根本不够花。动歪脑筋,想从犯人那里弄钱,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要明白,犯人的便宜占不得,犯人的钱不是钱,那是“炸药”,只不定什么时候突然爆炸。

那么,当前监狱系统发生职务犯罪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1、在减刑、假释和保外就医方面。有些服刑罪犯的亲友为了让罪犯在减刑、假释和保外就医方面得到关照,直接向干警进行贿赂。包括有的符合“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条件的罪犯为了“双保险”,也向干警行贿。有的罪犯本来不符合“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条件,但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行贿,个别干警收受贿赂后,便为其出谋划策、伪造虚假材料。沧南的老金不就是这样吗?

2、在罪犯劳动岗位、生活方面。罪犯的劳动岗位和日常生活环节是职务犯罪的重灾区。有的以给犯人调动监区、更换工种,计分考核、评级奖项等时机收受甚至索取贿赂。我们从犯人口中得知,办这些事都是明码标价的;有的罪犯家属为了自己的亲人在监狱的劳动和生活方面得到照顾,向干警行贿,甚至让关系较好的干警代替保管现金,为罪犯购物,个别干警从中捞取好处,成了罪犯的佣人。

3、在监管改造方面。有的干警不严格遵守监管规定,甚至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一是违规安排会见。有的干警把同学、老乡、朋友……之托高于一切,分不清是非,定点、定时为不该会见的罪犯提供见面机会,这是很危险的。二是对服刑人员不严格检查。有的干警忘记了自己所履行的职责,对服刑人员不严格检查,使各种违禁品流入监狱。三是有的为罪犯保管违禁品,甚至同流合污。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说不清道不明。个别干警让犯人亲属将钱打到自己卡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目的何在?还有的搞“地下职业”,不仅捎带违禁品,而且倒买倒卖,赚取扪心钱。四是执法不规范。个别干警作风粗暴,体罚、虐待被监管人,不善于做说服教育工作,而是非打即骂,造成严重后果。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中粗心大意,草率从事,还有的擅离职守,造成外出就医罪犯乘机脱逃。沧南监狱俩个干警就是在看守在外就医罪犯时跑到医生值班室睡觉,才导致罪犯脱逃的。

以上这些问题和现象,尽管发生在极个别人身上,但就是因为极个别人的不检点,不负责任影响了整个单位的声誉。

下面,我想对那些思想上有模糊认识,行为上有偏差的极个别人提一点忠告。

第一要给自己算算账。首先,要算好政治账。我们在职的 4 干警大多从农村出来的,是农民的后代,过去的日子是苦日子。上了学,参加了工作,加入了人民警察队伍,入了党,提了干,大家都有一种光荣感。可一旦犯了罪,将身败名裂,政治生命也就结束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沧南的老褚哭着对我说:我玩了一辈子犯人,没想到最后让犯人把我给玩了。老泪纵横啊!悔之晚矣。其次,要算好经济账。大家知道,人民警察是一个人人向往的职业。目前来说,一个月二三千元的工资,还发服装,各种待遇相对较好,社会上的人们很羡慕。但是,如果犯了罪,判了刑,开除了公职,经济基础没有了,生活没有了保障,就要自谋生路。从经济上讲,损失巨大,划不来。再说,现在的工资也够用,用不着去冒险,捞外快。最后,还要算好家庭账。目前,绝大多数家庭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出现了公职人员犯罪的情况,虽然从法律上讲不受牵连,但是这个家庭不仅政治、经济上受到损失,而且亲情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也会受到伤害。

第二要学习法律。监狱干警是执法的,执法者必须要先学法。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有选择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对岗位所需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达到严格执法、自觉守法的目的。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监狱干警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 5 的。每个干警手中都有或大或小的权力。具体来讲,有管理犯人权、有生产经营权、有人事调配权,有生活物资采购权等等。如何用好我们手中的权力,是摆在干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和党纪政纪的规定,来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刻思考:掌权为什么?用权干什么?

权力是握在手中的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民,也可能引发祸端。因一念之差由公仆变为罪犯的危险是时刻存在的。警察就是这样的高危职业。

第四要尽职尽责。这是国家的要求,是法律的要求。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监狱干警,主要职责就是正确执行刑罚,管好犯人。其次要提高素质。这里讲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党委的决策部署保持一致。要有政治敏感性和大结局意识。同时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做一个业务上的实干家。最后要正确履行职责,不越权、不失职。

今天,我说的比较多,有的可能不太顺耳。但这是我的心里话。我们沧州监狱是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是河北省监狱系统的旗帜。“永创一流的沧州监狱精神”激励着我们。还有一句话也不要忘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我们要恪尽职守,为这面旗帜增添光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听到更多的笑声和掌声。谢谢大家!

6

第7篇:勤政警示教育表态发言

在勤政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要求,结合上周五局系统组织学习的全市勤政警示教育大会精神,现就人事科在日后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勤政建设方面表态如下。

一、深刻吸取宁夏日报两起责任事故教训。自治区通报的两起责任事故问题虽然出现在宁夏日报社,但是勤政的态度不端正问题,勤政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处理公文不负责、标准不高、文字错漏、工作不细致等问题在我科室不同程度存在,问题虽小但责任重大,如果不认真对待,小问题也可能会酿成大差错,给人事人才工作的落实带来影响。人事人才工作,尤其是人事招考(聘)、调动等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和敏感性,必须态度认真、流程严谨、一丝不苟。人事科要通过此次学习全市勤政近视教育大会精神,在科室内部干部职工查问题、促整改、抓落实,进一步治理“慵懒散软”等问题,防止工作中出现常规性和不应出现的问题。

二、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坚持依法办事、按章办事。一是规范发文流程。组织科室内部干部深入学习局系统2011年《关于进一步规范发文流程的通知》。强化责任意识,在办理文件过程中,树立“文责自负”的责任意识,所有正式文件初稿由具体工作人员认真校对,科长审改把关,再交由分管领导审核,切实做到发文有依据,认真审核发文内容。

同时,在请示分管领导审阅文件和请示局长审签文件时,由科室主要负责人(我)亲自携带相关发文依据,及时请示领导审阅和审签文件;二是规范业务流程。严格按照局办公室传发的《人社局各科室工作流程》开展工作,时刻自省、反思,防止不按章办事现象发生。在对待复杂问题、非常规性问题时,该请示的及时请示,该汇报的及时汇报,杜绝擅自做主,胡乱办事。

三、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常怀律己之心。通过学习,促使干部职工对职责的敬畏之心,建立重任在肩的自觉意识。以高度的荣誉感、自豪感对待工作,以只争朝夕的激情和劲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完成任务,杜绝漫不经心、拖拖拉拉,延误、失误乃至发生低级错误。勇于负责、勇于担当,敢抓善管,不失职,不推诿。特别是在遇到难题挑战时,不回避、不退缩,迎难而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抓好落实。把抓落实作为勤政和履职守责的落脚点,强化抓好落实就是称职,不抓落实就是失职的意识。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尽心竭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对局系统的每一项工作安排,每一次会议,起草的每一份材料,接待的每一名来访人员,答复的每一个问题,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办理。

第8篇:教育整顿警示教育体会发言

根据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部署与要求,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院警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下面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升站位,充分认识警示教育重大意义

当前,政法系统正在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开展好警示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整顿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下推进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警示教育作为一项重在解决思想意识根源的重点工程,所起的作用无法量化,不易衡量,不可能立竿见影、一抓就灵。因此有些同志就产生了“教育无用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思想。

以往在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廉政警示片的时候,有不少干警以工作忙等原因为由,不到会参加,会后要求撰写心得体会、观后感时,也认为是形*主义、走过场,以“应付”心态敷衍了事。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二、坚持防微杜渐

教育片通过一宗宗生动明晰的案例使我们看到案例中曾经的同事付出的代价是极其严重的。“一失足成千古恨”,我想这一定也是追悔莫及的当事人内心感受,然而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有用吗?

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自律的警示防线,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作为*系统的一名干部,时时处于勤政廉政的风口浪尖,平时更要义不容辞的加强廉洁自律的学习,增加廉政的意识,关键时刻一定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针对我市*工作的实际情况,更要提高认识,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坚持以*思想wz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保廉意识,做到廉洁自律,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行动上过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针对日常工作,我一定按制度办事,严格要求自己,低调作人,高调做事。我一定拉紧勤政廉政的准绳,做到对个人负责、对单位负责、对家庭负责的“三负责”原则,谦虚朴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事,争做模范的带头人,干好本职的工作。

通过这次警示教育学习,我更深切体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自律的必要性,更加深切体会到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快快乐乐生活。精神为指导,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9篇:[政治性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发言稿]警示教育组织生活发言材料

基层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发言稿

? 按照本次民主生活会的统一安排,我紧紧围绕“政治性警示 教育”这一主题,结合鲁炜、张杰辉案以及我省发生的典型案件, 深入进行党性分析,认真对照查摆自身存在问题,并制定了相应 的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识和体会

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力量 之源,如果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出现动摇,就容易得“眩晕症”, 就会迷失方向,就可能走歪路。鲁炜、张杰辉等人身为党的领导 干部,在权力和诱惑面前突破了自我约束,给党和人民利益造成 了极大损害,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这个“总开关”,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使命,放弃了理想信念 高地,突破了纪律规矩底线,进而由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发展到经 济上贪得无厌,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对最新的政治理论和党建 要求学习不够深入。

1.在提升思想认识方面

? 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开展专 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 精神和要求上来,坚决防止“四风”漫延。要以 xx 等严重违纪违 法案件为反面教材,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深化 学习研讨,联系自身实际,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xx 等严重违纪违法,一方面 肆意践踏党的纪律和规矩,严重违纪违法,一方面带坏了xx 风政风,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把党风转过来、把政风扭过 来。要坚决纠正“四风”存在问题,做到边学边查边改,深入查摆 “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和具体表现,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 任和措施,坚决防止凌空踏虚。

? 2.在强化政治纪律意识方面

? 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 和统一。遵守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以习 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严肃查处了xx 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这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决维护党的集 中统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 强意志。我们一定要认清xx 等反面典型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违犯“五个必须”对党的形象带来的严重危害,给党和人 民事业造成的重大损失,自觉强化政治意识和宗旨意识,坚定理 想信念,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律己,做到廉洁从政,为文山经济 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3.在严明纪律、严格监督方面。

? 自己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始终 能够做到对党忠诚老实,对党讲真话、讲实话,但是对发生在周 围的不讲真话、弄虚作假等现象主动抵制斗争不坚决。对分管部 门领导班子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教育监督有所放松,到分管部 门调研时,沟通工作多、交流思想少,表扬多、批评少,有时即 使进行批评,也基本上点到为止。主要原因是多说是、少说不的 “好人主义”思想仍旧存在。

? 4.在带头锤炼作风方面。

? 在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多将注意 力集中在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不 够深入,特别是真正沉下心来深入一线,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实 际问题的时候不多。处理棘手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高,在 开展某些工作时创新性、突破性的举措还不够多。主要原因是工 作作风还不够踏实,还存在保守思想,“形式主义”仍未彻底根除。

? 5.在讲政德修政德方面。

? 与分管部门主要领导交流谈心时, 大多以研究业务工作为主,在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 圈、娱乐圈,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方面强调的不够多。主要原因 是对分管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如何讲政德修政德,以政德约束 行为方面研究的不深。

? 6.在意识形态方面。

对意识形态领域潜在的风险关注度不够, 对新闻媒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和负面言论缺乏鉴别力, 对歪风邪气的抵制、斗争不够坚决,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正面宣传 引导的力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政策、文件学习的不深不透。

二、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正确价值追求。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念的力量、谋 划工作的思路,不断提高研判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的能力,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 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对党忠诚、襟怀 坦荡。时刻用清醒头脑看待金钱和权力,认清价值所在,经常清 除思想“灰尘”,勤补精神之“钙”,避免理想滑坡和信念动摇。

? 二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刻保持清正廉洁。进一步 加强廉洁自律,始终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最前面,严 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总结汲取鲁炜、张杰辉以及我省王珉、苏宏章、王阳等违法违纪案件的沉痛教训,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要讲政德修政德,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面对家 人、同事和朋友,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 完善自己,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要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让“朋友圈”充满正能量。特别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始终不放纵、不越轨,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 奢靡之风,坚守廉洁自律底线。

三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履职担当。切实履行“一岗 双责”,做到敢抓敢管、会抓会管,坚决克服“好人主义”,以反面 典型案件为戒,筑牢自身及分管领域党员领导干部反腐拒变思想 防线。加强对下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及时 纠正,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标本兼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广 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自觉接受监督。

政治性警示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根据市纪检委的通知要求,今天我们召开警示教育专题民主 生活会,主要是深刻汲取***同志违纪问题的沉痛教训,对照党章、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刻查摆自身在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切实做到躬身自省,改错纠偏。

一、对照检查剖析存在问题

? 对照xx 同志的违纪问题,结合自身思想、工作、生活和作 风实际,深刻剖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 ?(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方面。坚决维护习近平 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集中统 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中央权威, 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对党忠诚老实, 对党组织讲实话、讲真话,不当两面派,不做“两面人”,不弄虚 作假、欺瞒党组织。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 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做到学法、知法、讲法、守法,不组织、不参与非法组织及其活动,模范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带头 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维护法制的尊严和权威。但对有些国 家法律法规的学习还不够深入透彻。

? ?(二)严守工作纪律、群众纪律方面。能够深刻领会中央精神, 准确把握省委、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自觉做到在全省、全市工作 大局下思考和行动。严守工作纪律,不断强化规则意识,按党性 原则办事,按政策制度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不越“雷池”,不 乱“章法”。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 一位,尊重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爱护群众。但在工作上有时习惯于已有经验和常规办法,缺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 神,一些具体工作上没有做到亲赴一线,靠前指挥;面对复杂情 况和重大矛盾,有时存在畏难情绪;虽然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但对于基层的诉求和困难,受限于现 实条件,解决的不够及时,与群众心交心、促膝长谈,征求群众 意见不够广泛。

?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对照党章、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深入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原因:

? (一)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对党的宗旨、党的路线、“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问题,缺乏更准确地把握。存在“自满”心理, 满足于下了基层、进了农户、看了现场,实际上自己对群众观点 的认识和理解,还是不够牢、不够深、不够透,“地气”接的不够, 在感情上关注群众不够,在工作重点上贴近群众不够,与干部职 工谈心交流、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少,对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情 况了解不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 识有所淡化。

? (二)党性锻炼有所放松。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照检查自己,发现无论在党性修养还是思 想境界上,与党中央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党性原则意识不强,在工作上坚持原则不够,顺耳话听得多了, 刺耳的话听得少了,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锻炼,未 能真正处理好大我与小我,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党的事业与个 人抱负的关系。有时工作标准要求不高,对分管科室和单位管理 不够严格,批评教育不及时,助长了松散风气;求真务实意识不 强,满足于工作表面上不出问题,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 透彻的分析研究,放松了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 高、自我完善”的要求,没有真正从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 职工群众的工作效果上考核评价工作情况,艰苦奋斗精神消减, 廉政勤政抓得不够紧,落实制度不够严。

? ?(三)纪律观念有所松懈。随着年龄和党龄的增长,认为自己 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够时刻保持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 经纪律的敬畏,严格遵守、不越红线,就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了,没有严格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有时会发现纪 律松懈、观念淡化的情况。通过对照检查,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 问题,深刻反思自身,出现这些问题,还是没有严格按照一名合 格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工作,对自身建设、自身要求有 所放松,忽视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安于现状,思 想上放宽自己,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上一篇:办公室人员劳动合同书下一篇:庆八一建军节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