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信息素养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直接将学校教育推入到了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教育时代,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学方式、手段的丰富,资源的共享与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为教师获取、评价信息等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也为社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借助信息资源、技术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公民成为当下学校、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这与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密不可分。新时代具备高水平信息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能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知道如何利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现代互联网等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并将所筛选的信息以及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融于地理教学中,以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解决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在此教育变革中,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持续学习发展,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培养出具备高信息素养的社会合格公民。根据论文研究需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终身学习与教育理论为基础,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选择山东省青岛市区多所高中的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访谈、课堂观察、数据分析等对该群体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情况进行调研,其调查目的为对青岛市高中地理教师所持信息素养水平进行评估、梳理出该教师群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针对问题从多方面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此次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从教师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应用、信息伦理道德与安全、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科研信息素养六方面进行问卷与访谈调查,分析问卷数据与访谈、课堂观察记录资料,整理出该地理教师群体目前信息素养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调查研究后所发现的问题,结合二轮详细访谈与其他资料从教师自身意识、知识、年龄等内在因素和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评价与激励体系与信息设备状况等外在因素来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结合时代背景与教育教学现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实施的改进与提升策略,以此提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通过资料分析表明,目前青岛市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水平中等偏上,其中在信息意识和信息安全方面教师素养整体水平较高,但在信息知识素养方面水平比较薄弱,尤其在对前沿信息技术与地理专业技术软件的了解与应用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其次还存在教学融合与创新能力不够,信息资源产权意识不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较缺乏系统的培养以及进行地理教学研究时实践落实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调研结果,本文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与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在信息化教育社会,教师要学会利用时代带来的资源帮助自己学习,转变学习理念,迎接新时代全新的学习方式;对地理信息化教学保持科学认识并在实践中强化练习与反思;学校及相关部门要注重完善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与激励体系;优化新时期教师的之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开展数字化地理教研活动等。论文研究以教育信息化2.0为背景,通过客观数据对新时代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考察与分析,并定量分析了教师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教龄与其信息素养水平间的相关性,结合信息时代教育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新要求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信息素养提升建议,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但由于个人时间、能力与经验等方面有限,论文在调查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依然会持续关注地理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为未来地理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地理教师;信息素养;培养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三)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需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育信息化2.0

(二)教师信息素养

(三)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三)终身教育与学习理论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及访谈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二)调查标准的确定

(三)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四)访谈的类型与实施

二、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一)信息素养总体情况

(二)信息素养各维度情况

三、教师个体素养差异状况

(一)地理教师性别、教龄、职称、学历方面基本无差异

(二)不同年龄地理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

四、调查结果

(一)信息意识整体水平较高

(二)信息知识素养整体水平比较薄弱

(三)教学融合与创新能力不够

(四)信息资源产权意识不强

(五)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性高但缺乏系统的培养

(六)科研实践落实性较差

(七)不同年龄段地理教师间信息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第四章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地理教师整体信息知识水平偏弱

(一)教师自我协调能力匮乏

(二)教师个体间的差异

二、地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融合不够深入

(一)地理教师认知存在偏差

(二)单一评价体系的阻碍

(三)校内信息化设备配置不足

(四)培训系统不完善

三、信息伦理道德认识不足

(一)培养与培训对此方面的忽视

(二)地理教师自身的缺失

四、地理教师科研实践落实性较差

五、不同年龄段地理教师个体信息素养差异显著

(一)社会迅速发展产生的“鸿沟”

(二)相关培训忽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周期性

第五章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一、转变学习理念,变革学习方式

(一)碎片化学习

(二)自主网络研修

(三)合作中提升

二、加强地理信息化教学的科学认识与实践

(一)树立对信息化教学的科学认识

(二)强化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

三、完善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与激励体系

(一)制定健全的地理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二)建立系统化、多元化激励体系

四、优化新时代地理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工作

(一)重审信息时代地理教师职前培养工作

(二)职前开展适应性与发展性培训

(三)健全在职地理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

五、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

(一)加强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建设

(二)鼓励教师开展数字化地理教研活动

第六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一)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二)针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查找了问题的原因

(三)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维度

附录B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C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访谈提纲

附录D 公因子方差表

致谢

上一篇:海峡两岸体育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融资约束与风险投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