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制度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契机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人是不断成长的, 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不仅需要一代代人更新迭代的去努力, 更需要每一代人在有生之年不断用知识、技能武装自己。今天的社会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毫不夸张, 今年在全国党员中间掀起了一股“学习强国”风, 学习能强大个人的大脑,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加到一起强大了我们的祖国, 虽然这股风现在只是在党员内部的一种跟随时代变化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告诉我们, 思想道德、技能、知识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变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唯有不断学习才能顺应时代。

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是最近提出的, 它由法国成人教育学家Paul Legrand于1965年提出:应该摈弃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前端结束” (front-end) 、学习与工作割裂、教育和劳动分离的教育模式, 倡导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学习和生活要实现整合、全社会应共同参与教育的新型教育观。社会发展亟需我们改变观念, 到了必须积极践行的时候了。

会计从业人员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 如今, 恰逢会计行业及与之有关的教育处在重大改革和转型之际, 比如, 会计法的修改, 会计制度的变革, 税制改革, 互联网的加入以及人工智能的推进, 促使会计这个传统行业变得时髦起来。改革与转型, 从来不是将会计岗位取消, 而是在这个转型的档口, 抓住机遇, 将会计的核算职能中重复的手工操作部分的比例降低, 进而加大人工的价值创作比例:审核、分析、预决策、风险控制等价值创作功能, 站在历史进程的角度, 这无疑是会计人员随着科技发展将自身从机械的、非增值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契机。

于是, 在会计转型及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 会计从业人员怎样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己, 积极主动转型跟上时代的需求, 以及继续教育学习成果如何认证更加符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现状及问题

(一)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现状

目前, 我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 学历教育之间课程学习成果的互认, 比如, 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 如果学历教育期间的课程目标、大纲、内容等基本相似, 那么它们之间是可以实现互认和衔接的。二是, 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互认和衔接, 2009年上海一批高校内的继续教育学院联合起来探索研究过二者之间如何互认和衔接, 研究范围是学员如果在学历教育之外取得某些技能证书、职业证书等可以抵扣学历教育期间的某些课程, 二者之间仍然是需要大纲、内容等保持60%的相似度, 目前, 会计继续教育中有一条是: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 取得证书的, 可以在学历教育期间抵免会计继续教育, 这条规定就比较贴近此种模式, 但是是用学历教育来抵免会计证书的继续教育。三是, 我国会计人员在职期间, 非学历教育与会计继续教育的互认和衔接, 笔者比较关注此种模式。笔者所处区域是浙江省杭州市, 目前需要继续教育人员的范围较之前有所扩大, 无论是否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是会计资格证书, 只要是在从事会计及有关的工作, 均需要进行继续教育, 并且继续教育形式与从业资格证取消前继续教育形式基本是一样的, 比如, 可以参加当地财政局组织的现场培训, 也可以参加网络培训学习24学时等, 会计人员在职期间取得某些职业证书, 或者通过其中的某一科目, 比如注会考试, 那么在当年度, 会计人员是可以免掉当年的会计继续教育, 这种做法一直沿用至今, 并无差异, 并且全国各地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情况大同小异, 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和创新。

(二)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存在的问题

1. 会计继续教育形式僵化

现在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虽然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 虽然可以现场参与、网上参与, 但是, 其实作为会计人员来说, 某些形式并不容易取得, 比如, 学历教育, 会计人员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准备很多考试, 才能取得学历教育进修的机会;再比如, 注会考试这种非学历教育, 这种考试因为含金量高, 通过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 但是当年通过一科的成绩只能用来抵免一下当年技术含量较低的会计继续教育, 从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和储备角度来看, 这是不合理的。笔者本人现在注会专业阶段通过了, 但是还是觉得有很多要学的东西, 可是想找一些继续学习的渠道感觉是很难的, 有些大师的讲座, 是需要花费很多钱的, 并且不是每个单位的经费都是充足的。

2. 会计继续教育效果不明显

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并不算多, 比如网上学习24学时就算培训通过, 给人的感觉就是交完费就差不多了, 继续教育就是在维持财政收入, 没有含金量。

3. 会计继续教育成果认证制度不健全

由于会计继续教育模式单一, 培训效果差, 导致学习成果认证环节制度并不健全, 网上学习24小时算是通过, 注会通过一科也算通过, 这两者明显不是一个量级, 这种考核认证太模糊了。

三、从学分银行的角度来分析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成果互认与衔接制度

学分银行的概念是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联结在一起的, 人的一生是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金钱,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量化我们的学习, 将学习成果像存钱一样存在学分银行中, 在需要的时候取出来。

目前, 我们国家有关学分银行的研究并不算少, 上海的一些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曾经在2009年对成人取得的非学历证书, 如何与其在高校内继续学历教育时的某些课程进行折合进行过探索研究, 探索出了一套成人高等教育认证非学历证书的标准, 这种探索目前并不适合所有的继续教育, 学分银行制度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标准与制度, 需要有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持学分银行的运行, 所以, 目前, 学分银行在实践中并没有像它的理论那样普及, 但是学分银行的理念在某些地方初步得到了发芽、成长, 比如, 慈溪市的在全民学习下的学分银行制度的探索。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试从学分银行的角度对会计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进行初探。

首先, 政府主导, 打开继续教育与大学、企业间合作的通道, 使教育形式更加灵活。会计继续教育不但应该做下去, 并且应该做好, 我们不能每年都在做, 但是做的效果微乎其微, 我们不但应该打通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互认和衔接渠道, 更应该利用我国大学的优势资源, 向全民开放, 制定出一套有效且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渠道, 这才符合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 比如, 职称考试, 税务师、注会等考试通过的人员, 要利用学分银行的理念, 将其折合成一定的学分, 这些学分可以在我国优势的大学里面获得免费学习的机会, 在大学里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考试、论文等形式考核, 通过者可以再继续获得一定的学分等, 当然, 优势大学里的优秀教师的课程可以通过网络、现场等教授, 学员也可以旁听某些老师的课程;会计是个注重实践的行业, 如何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更具有实践性, 更加有成效, 能否将学分银行引进来, 我们通过不同的学习渠道积攒学分然后去换取一些去企业学习参观的机会?

其次, 企业、单位配合, 给予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鼓励政策。笔者所在的单位这方面做得并不好, 虽然我们会计继续教育的文件里面有一条列明:单位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 但是这是一条很空洞的条文, 单位怎么执行, 执行到什么程度, 没人去管, 虽说我所在行业是教育行业, 其晋升制度有高校的那一套, 但是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 这种人才培养的理念应该打通了。

再次, 利用学分银行的理念, 使贴近会计人员工作特点的继续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会计人员工作繁杂, 有的人到了中年, 上有老, 下有小, 没有那么多精力, 那么我们可以开通一些比较灵活的方式, 除了政府规定的现场培训、网上规定的看视频形式外, 我们可以通过论文的形式, 参加相关专业的论坛、讲座等的形式向会计人员开放, 并且不同形式可以折合成不同的学分, 超过的部分既可以用来抵免会计继续教育, 还能换取其他形式的学习机会。

总之,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要想取得圆满的成效, 使之更加符合终身教育的理念, 我们的政府需要给予制度上的保障、财力上的支持, 企业也需要有更长远的目光来培养自己的员工, 我们这些会计人员更加需要自身做出努力来献计献策使得我们的职业上升通道更加畅通!

摘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试从学分银行的角度对会计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进行初探。

关键词:会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

参考文献

[1] 赵丽玲.我国职业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研究现状及问题探索[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 (2) :31-34.

[2] 彭飞龙.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之学分银行的构建模式—以慈溪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 :19-22.

[3] 周晶晶.“学分银行”概念功能探析—基于国内理论研究的回顾和实践探索的梳理[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 (1) :3-10.

上一篇: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现代企业劳动用工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