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法俄战争与进攻的顶点理论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812年法俄战争是影响整个19世纪欧洲政治军事格局的一次重要战争。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军队入侵了亚历山大一世统治之下的俄罗斯帝国,本欲通过快速赢得战争迫使俄国签订媾和条约的拿破仑,不但没有实现其设想的战争计划,反而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战争开始时入侵俄国的60多万大军,最终只有3万余人逃出俄国,其中骑兵和炮兵损失殆尽。这场远征俄国战争的失败也成了拿破仑和法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战争之后的第二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就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在1812年战争中损失惨重的拿破仑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又遭遇了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最终导致了法国的战败和拿破仑个人军事生涯的终结。[1]自这场战争结束开始,就不断有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各种分析,但其中当数普鲁士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其经典著作《战争论》中所总结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分析拿破仑战败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其一,选错了战争对象;其二,忽视了消灭敌人的军队;其三,战线过长;其四,兵力不足。[1]但事实上,这四点又集中于一个核心点,那就是法国军队越过了其“进攻顶点”。本文将重点阐述1812年法俄战争中法军所面临的“进攻顶点”问题。

一、“进攻顶点”理论与拿破仑战争

(一)“进攻顶点”理论

“进攻顶点”理论源自于普鲁士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经典著作《战争论》,在其第七篇“进攻篇”的第五章中论述了“进攻的顶点”:“有的战略进攻能直接导致媾和,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大多数战略进攻只能进行到它的力量还足以进行防御以等待媾和的那个时刻为止。超过这个时刻便会发生剧变,就会遭到还击,这种还击的力量通常比进攻者的力量大得多,我们把这个时刻叫做进攻的顶点。”[2]通过克劳塞维茨的阐述,我们首先明确的一点是“进攻顶点”是对于战争中进攻一方而言的。克劳塞维茨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战争中进攻一方的进攻力量或者说是优势会逐渐削弱,他认为这种削弱的过程从总体上来讲是会持续的,而且会持续到一个导致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出现变化的时刻,这一变化时刻就是其所述的“进攻顶点”。进攻者如果能在其“进攻顶点”到达之前就迫使对方媾和,那么他的战争目的就达到了,如果没能在“进攻顶点”达到之前实现其战争目的,那么极有可能会面临着对方极具威胁的反攻,并且进攻者往往抵挡不住这种力量程度极大的反攻,以致遭遇重大失败。军事历史学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从克劳塞维茨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的军事经历来看,他的“进攻顶点”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来源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军事实践,尤其是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这场战争。但是克劳塞维茨本人却没有明确指出其“进攻顶点”理论具体适用于这期间的哪一次战争,对此军事历史学家们有过许多的研究和分析。他们普遍认为,在整个拿破仑战争期间,存在两个比较显著的“进攻顶点”,这两个都是从拿破仑和法国军队的角度来讲的,一个是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法国对外战争的“进攻顶点”,我们简称为拿破仑战争的“进攻顶点”;一个是1812年法俄战争(即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的“进攻顶点”。我们在重点论述后者之前有必要先解释清楚前者,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进攻顶点”这一理论。

(二)拿破仑战争的“进攻顶点”

拿破仑战争,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是指由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因为这期间的主要战事基本都是在拿破仑统治之下的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发生的,所以称其为拿破仑战争。从更具体的意义上讲,拿破仑战争指的是1803年—1815年之间主要在欧洲地区爆发的各场战争,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803年英国向法国宣战,结束的标志是1815年拿破仑最终战败退位。1812年,拿破仑所统治的法国依靠大约10年间所取得的一系列军事胜利在欧洲大陆取得了空前的盛况,当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建立起了其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1]但是拿破仑并没有满足于此,为了获得整个欧洲的霸权,他进一步实施了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政策,企图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孤立拖垮英国。但是法国与英国在海上的较量却是以法国人的失败而结束,法国实施“大陆封锁”政策不但没能成功拖垮英国反倒是吃尽了英国人海上反封锁的苦头。且更为重要的是,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引发了他们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也导致拿破仑入侵俄国这场战争。很多军事历史学家都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拿破仑远征俄国是整个拿破仑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他们认为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是法兰西第一帝国走向灭亡的开始。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在1812年已经扩张到了其作为一个国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再进一步的扩张就会突破这种限度从而给法国带来困难甚至灾难。而且面对着英国和俄国从海陆两个方向所带来的威胁,法国会处于双向夹击之中,这对拿破仑和法国来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统计:除俄国外,可能对法作战的国家不算他们在欧洲之外的领地,有超过7500万的人口,而法国只有3000万人。[2]这些国家如果要对法国进行一场真正的战争,可以提供的军队数量如下:奥地利25万人,普鲁士20万人,德意志其他

各邦15万人,尼德兰7.5万人,英国5万人,总计72.5万人。[3]他认为拿破仑应该考虑到如果征俄不利,很可能会引发其他欧洲国家对法国的联合进攻,而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单凭法国一国之力是难以抵挡得住的。

其次,军事历史学家分析俄罗斯帝国是难以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被击败的。比如克劳塞维茨认为:“俄罗斯帝国是一个不能被真正征服(即永久被占领)的国家,至少用现在欧洲各国的军队是征服不了的。”[4]自拿破仑在欧洲发动战争以来,欧洲大陆各国损伤严重,唯有俄国元气尚存,实力犹在。[5]而且俄国当时的军队职业化程度比较高,军队中的外援力量也比奥地利和普鲁士更多,他们的整体作战实力是很强的。[6]另外,拿破仑在发动这场战争之前所面临的局势确实不乐观。很多被拿破仑征服或打败的国家只是表面上臣服或妥协,其实这些国家从皇室到士兵和百姓对拿破仑和法国都保持着一股强大的敌意。比如普鲁士私下扩军备战,[7]比如瑞典逐步走向与俄国结盟,[8]这些因素使得拿破仑发动这场战争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比较不利。另外,当拿破仑大军踏入俄国领土的时候,他还没有解决其在西班牙的麻烦,这一切都证明拿破仑在发动这场远征之前其实完全没有做好战争困难准备。

上述的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当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不管是从国家和军队的整体实力上讲,还是从当时实际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上讲,都不具备发动这场对俄战争的条件。而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执意发动了这场战争,就是其越过了法国对外战争的“进攻顶点”,而这一举动所带来的后果是致命的,这就是克劳塞维茨所分析的“进攻者将会受到比进攻力量更为强大的还击”。拿破仑和法国所遭遇的正是这种情况,法国在这场远征中惨败,而且其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事件,使得法国接连遭受打击。[1]这一系列连锁事件也属于“比进攻力量更强大的还击”。具体讲来就是:目睹法国惨败的其他欧洲国家都意识到了此时正是摆脱拿破仑控制或威胁的大好时机,纷纷倒向俄国一方。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就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对法国发起了猛烈地进攻,而在1812年损失了大部分士兵、尤其是骑兵和炮兵都几乎丧失殆尽的拿破仑难以在短时间内重新组织起训练有素的大军来有效抵抗反法同盟的进攻。尽管拿破仑有着超群的军事指挥能力,尽管他这次也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但最终还是难以抵挡多国的联军,在遭遇莱比锡战役失败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走向灭亡。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很明确地认识到,拿破仑远征俄国这场战争就是法国越过了其整个对外战争的“进攻顶点”。从这个层次的概念上讲,一次大规模的为期半年的战争,成了一次更大规模的为期十余年的战争中的一个决定点。那么具体到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的这一场战争,我们又需要对法军在这其中所面临的“进攻顶点”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二、1812年法俄战争中的“进攻顶点”

拿破仑为了发动对俄国的远征,在1812年春分别迫使普鲁士和奥地利同法国结成了短暂的军事同盟。拿破仑最终从包括本国、各附属国及同盟国在内的20个国家和地区集结了一支接近62万人的大军,带上了大约10万匹马和1000门大炮。[2]拿破仑的这支大军中有40多万人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包括30万步兵、7万骑兵和3万炮兵。[3]内伊、达武、缪拉、欧仁博阿尔内等拿破仑的重要将领都跟随他参加了此次远征。

俄国军队的主要统帅是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战争中期才正式上任总指挥的库图佐夫,重要的将领有巴格拉季昂、巴克莱•德•托利、本尼格森、叶尔莫洛夫等人。[4]1812年6月,俄国军队在册的有60万兵力,但是事实上能够部署在第一线抵御拿破仑大军进攻的只有大约20万人。[5]拿破仑的军队在6月24日越过涅曼河,侵入俄国领土。[1]拿破仑的军队在战前其实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他们在俄国的西部边境建立了不少的兵站和补给站,并且配置了一支数量庞大的运输队。战争刚开始时的局面对法军[2]来说还是很顺利的,他们几乎是长驱直入,很轻松地占领了俄国西部的大片领土。俄军在战争初期只有少数有规模有组织的抵抗且均告失败。在战争开始的前3个月内,双方只在斯摩棱斯克和博罗季诺等地有过几次大规模的交战,除此之外,俄军几乎是一路退却。没能在博罗季诺战役中取胜的俄军最终决定放弃莫斯科,拿破仑的军队在9月15日进入莫斯科。[3]到这个时候为止,拿破仑的军队在这场战争的全局上还是处于一个进攻的态势,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整场战争在这一时刻所处的一种微妙的状态,在很多军事历史学家的分析中被看作是拿破仑军队所面临的“进攻顶点”,也是整个法俄战争局面即将发生改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我们下面就分析一下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拿破仑的军队所面临的实际局面。

(一)兵力对比

拿破仑军队的兵力只是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大概是60万对20万,而且这个数据对比无法完全反映真实的情况。真实的情况是,拿破仑的60万大军是由大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所组成的,拿破仑所能直接或间接有效控制的军队数量在40万人左右。[1]而剩下的20万人多是这场战争之前被迫与拿破仑订立同盟关系的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军队,而且这部分军队是由他们本国极富战争经验和政治远见的将领所统领。他们并不会全力为拿破仑和法国作战,而是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比如奥地利的卡尔•施瓦岑贝格元帅所率领的奥地利后援军团战争开始后被部署在拿破仑大军的南线一侧,但直到战争后期俄军反击到这里的前夕,他们都几乎没有挪动过地方。[2]施瓦岑贝格在战争的整个过程中都观望避战,最后竟然把他的奥利地军团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出了俄国。由此可见,拿破仑所带入俄国的这60万大军从一开始就是有很大水分的,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拿破仑的兵力优势逐步被削弱。战争初期俄军组织的有效抵抗极其有限,这使得法军在直接交战中损失的兵力并不多。但拿破仑的军队在进入俄国领土之后却一直在遭受各种损失,补给短缺、疾病等原因使得他们不断出现非战斗性减员,他们的士兵不断有人掉队。而频繁的大雨使得道路泥泞,通行困难,导致他们又不得不抛弃大量的马匹和大炮继续前进,后勤物资的运输也变得越来越困难。[3]拿破仑亲自率领的中央法军部队在6月份渡过涅曼河的时候大约有28万人,到9月7日博罗季诺战役开始时他所能集中的兵力只有大约13.5万人了,而此役俄军却集中起了大约16万人的军队。[4]虽然法军在博罗季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这场极其残酷的战役使他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在这一天失去了大约35000名士兵。[5]随着法军不断深入俄国腹地,随着战事逐步发展,俄国越来越多的预备部队、民兵和游击队不断加入到战争中来。法军越往前深入,占领的地方越多,他所面对的敌人也就越多。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由于战斗、缺粮、疾病、交通等原因给法军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法军的兵力优势在逐渐丧失,当战争进行到9月份博罗季诺战役结束之时,拿破仑在兵力方面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

(二)后勤补给

法军的后勤物资只是在这场战争开始后很短的时间内保证了有效供给,随着战线的逐步拉长,法军的后勤补给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拿破仑在其这段时间的日记中记录下了他多次因为补给的问题发火。例如:

1812年7月22日:“致信纳夏泰尔亲王:还说没有面包,这未免太不合理了。叫他不要诉苦,请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亲自去磨坊或者烤面包的大炉前去看看,每天要够3万人吃的面包……我们不久会有一场大战,要消耗非常多的火药与军需,难道必须派遣空车返回维尔纳吗?照此种办法,这些车辆至少也要1个月或6个星期才能再到前线。”[6]

1812年9月3日:“致信纳夏泰尔亲王:请写信告诉指挥各师的诸位将军,因为我们的供给毫无系统可言,因此每日都会损失很多人。最要紧的是与营长们商量办法,停止这种毁灭全军的情况。我指挥了20年的法国军队从来没有见过军需办得这样糟糕的,简直糟糕到无可救药,无一人是称职的。”[1]俄国的领土面积太大,尤其是东西方向的战略防御纵深太长了,这就导致自西向东进攻的法军的战线被迫越拉越长,最后超出了他们后勤补给所能承受的限度。自身的后勤补给出现了大问题尚不足以完全致命,更为致命的是法军几乎无法从俄国这个大战场获得有效补给。俄军在撤退的过程中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带走或破坏一切可能给法军提供补给的东西。比如当法军进入维捷布斯克的时候,发现找不到食物和药品来救护伤员,当他们进入斯摩棱斯克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座被炮弹和大火毁坏的充满废墟的城市。[2]拿破仑一直期望能在莫斯科获得他的军队所亟需的补给。博罗季诺战役前他对军队发表演说:“打了胜仗,我们就有了吃的,就有了过冬的地方,还可以很快回家。”[3]由于博罗季诺是距离莫斯科仅有124公里的一个小村庄,由此可见,拿破仑之所以这么重视这场战役,就是因为他对之后占领莫斯科给他的军队和整场战争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抱有非常高的期望。但是现实令他极度失望,当拿破仑进入莫斯科的时候,迎接他的几乎是一座已经陷入火海的空城。[4]这对拿破仑和他的军队来说是致命的,法军在付出了巨大的战争损耗之后占领了俄国最大城市莫斯科,但却在这几乎得不到任何有效的物资补给和战略补充。即便是通过烧杀抢掠这种在之前军纪严明的法军身上难以见到的手段,也完全无法满足他们对战争补充的需要。拿破仑在其1812年10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莫斯科此时已经毁了,居民也逃走了,这无异于我们,连我的病员和伤兵都无处可以安置。”[5]博罗季诺战役结束之后的法军已经遭遇到了严重的后勤补给问题,包括枪支、弹药、粮食、医药、衣物等都严重不足。而占领莫斯科却几乎没有对他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任何帮助,更为致命的是俄国的冬天来了,这又使得后勤补给问题对法军的影响在事实上被无限放大。而与此同时,俄国军队由于是本土作战,可以更方便更主动的获取物资补给,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比法军更熟悉也更适应这里的冬天。

(三)军队士气

拿破仑这支远征俄国的大军在士气方面从战争一开始就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先来看拿破仑自己的将领和法国军队。当拿破仑决意要远征俄国的时候遭到了他的许多元帅和将领的反对。这些人反对的原因并不一致,有的是因为在跟随拿破仑多年征战之后,掠夺的财物和获取的地位已经使他们对大规模的征战心生倦怠。拿破仑为此不得不动员大量新生代将领参战,因为他们有对战争的需求和渴望。[1]有的则认为拿破仑选择进攻俄国的时机不合适,如让•雅克•康巴塞雷斯恳请拿破仑延缓攻打俄国,他认为起码要先结束与西班牙的战争才可以。[2]又如莫利安伯爵尼古拉•弗朗西斯等人提醒拿破仑当时法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如果远征就会濒临崩溃。[3]可以说,拿破仑在远征之初就遭到了来自自己内部的各种阻挠,大多数将士都是勉强出征。[4]普鲁士和奥地利由于本身就是被迫与法国签订的同盟关系,所以他们所提供军队的士气和作战意图自然不能被高估,就像前文所提到的奥地利军团统帅卡尔•施瓦岑贝格在战争中所做的那样,这两国的军队为拿破仑这次远征所提供的帮助并不大。拿破仑从威斯特伐利亚征召的军队同样没有什么士气和作战能力。这支部队的统帅热罗姆在战争开始之后不久就因为指挥不利被拿破仑撤换。这支2万多人的部队中有一部是在拿破仑的大军从莫斯科撤退到莫扎伊斯科的时候才与大部队会合的,有一部则是与撤退到维尔纳的大部队汇合的,这两支部队最终都被消灭了,总共只有几百人返回了家乡。[5]拿破仑从意大利和华沙大公国征召的军队算是士气和战斗力比较强的。意大利的军队多是由拿破仑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统帅,华沙大公国的军队则是出于对俄国人的民族仇恨而显得格外有战斗热情和高昂的士气。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这样一支构成复杂且总体作战欲望不强的大军,从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就不具备很高的士气。而当战争进行到9月中旬,大军占领莫斯科的时候,他们发现已经取得的胜利仍然无法使俄国人屈服,而自身的战争损耗又无法在莫斯科得到补充。这时包括拿破仑本人在内对战争的期望值都降到了谷底,大军的士气一落千丈。战争中双方的力量总是此消彼长,这时他们的对手俄国军队的士气却在悄然上升。前面提到在战争初期俄国的军队基本上是一路撤退,放弃了很多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比如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但是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俄军的撤退是主动撤退,是有计划地战略性撤退,不是被击败后的溃退,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俄军的撤退大多是有组织的成建制的撤退,人员、装备、物资的消耗都很少,这保存了军队的基本战斗力。同时俄军在撤退途中一直坚决贯彻的一条战术策略就是坚壁清野,不给法军留下任何可以用来物资补充的东西,最典型的就像他们在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所做的那样,这一点在前文已经多次提到过。可见,战争初期俄军的大规模撤退并不会对他们的士气造成太大影响。最有可能降低俄军士气的事件就是失去莫斯科,俄军总指挥库图佐夫在这个问题上想了很多办法。他尽一切可能去说服他的将领和士兵,尽一切可能去说服俄皇亚历山大一世,让他们相信主动撤出莫斯科比死守莫斯科更有战略意义,同时又设法说服他们毁掉莫斯科比简单的放弃莫斯科更有战术意义。[6]可见最终俄军做出放弃莫斯科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极具战略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对法军设下的陷阱,俄国人就等着拿破仑进入莫斯科。

从另一个层面分析,从战争开始到失去莫斯科,俄军并没有取得任何一场像样的胜利,一路撤退和丢失大片国土的局面令俄国军民心中的爱国热情和复仇情绪逐渐积累,并在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达到一个高峰,这种情绪无疑大大提高了俄国军民的士气。

(四)综合分析

以上从兵力对比、后勤补给和军队士气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从战争开始到法军占领莫斯科这段过程中双方军队力量所发生的变化。库图佐夫很好地捕捉到了双方军队身上所发生的这些变化,他意识到反攻的时刻到了。[1]随着法军撤出莫斯科南下寻找粮食和避寒,俄军的反攻序幕逐步拉开。他们先是派出哥萨克骑兵和小股游击队去伏击和骚扰法军,破坏他们的交通线,之后又开始在某几个地点集中大量兵力对法军进行一次重大打击,比如小雅罗斯拉维茨战役。[2]之后法军又遭遇了几次致命打击,损失惨重,这之后法军逐渐失去了应有的秩序,军队散乱溃不成军。[3]加上俄国开始连降多场大雪,法军撤退的每一步都变得异常艰难。对拿破仑的这支大军来讲,此时的撤军变成了大溃败,战争变成了灾难。

在得知整个战争的过程之后,再回头来看拿破仑当时所做的决定。其实拿破仑从战争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能够完全击溃俄国人,他最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在战争初期通过快速取得几场大规模战役的胜利迫使俄国人与他们媾和,签订对法国有利的条约。但遗憾的是,拿破仑的这一设想一直未能实现,他低估了亚历山大一世和俄国军民的反抗意志。军事历史学家们的普遍观点认为,拿破仑在博罗季诺战役结束之后就应该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了胜利的可能,因此判断拿破仑在博罗季诺战役一周之后进入莫斯科一举是为其越过整场战争“进攻顶点”的一步。但实际上,拿破仑在9月15日就进入了莫斯科,直到10月19日才开始撤出,他在莫斯科整整呆了5周的时间。[4]即便是他发现了占领莫斯科完全没有实现其预计中的战略效果,他还是在这期间内一直期盼俄国人向他屈服。他在莫斯科与俄国进行了长达5周的毫无意义的谈判。亚历山大一世同意谈判的目的就是要拖垮拿破仑。[5]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俄军总指挥库图佐夫并没有在拿破仑进入莫斯科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做出具体的战略反攻部署,他还是在观察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制订具体的反攻计划。[6]所以这样看来,其实拿破仑最大的问题不是进入了莫斯科,而是在莫斯科呆了太长的时间。因此对整场战争的“进攻顶点”也可以这样理解,即法军进入莫斯科不是越过“进攻顶点”,而拿破仑在莫斯科浪费5周时间进行谈判才是真正越过了“进攻顶点”。最后再来总结一下,拿破仑在1812年发动的对俄国这场远征在一开始还很顺利,但是随着战事的逐步深入,在各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拿破仑大军的优势在逐步削弱,而俄军的优势则逐步增长,博罗季诺战役结束之后,拿破仑此次远征的战略目标在事实上已经无法实现。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在这一时刻悄然发生了转变。法军进入莫斯科或是在莫斯科浪费5周时间进行谈判均可以被看作是拿破仑越过了此次战争的“进攻顶点”。按照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在面临“进攻顶点”的时候,及时转入战略防御部署是唯一可以避免失败的选择。其实这一理论不难理解,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博罗季诺战役之后的法军已经不再适合也没有能力再进行大规模进攻作战了,其迫使俄军投降的战略目的已经宣告破产。此时法军最应该做的是撤退到有足够力量防御的区域,进行物资补给和巩固占领区,做好防御俄军反攻的准备,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在后勤补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贸然向前进攻。而拿破仑却恰恰选择了继续进攻并占领莫斯科,更为致命的是他还在莫斯科浪费了5周时间进行毫无意义的谈判,最后他等来的不是俄国人的屈服,而是俄国寒冷的冬天和俄国军民强力的反攻。

三、结语

拿破仑战争时期,频繁的战争为这一时期的军事理论家提供了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克劳塞维茨的经典著作《战争论》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产生的。《战争论》中的许多经典理论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拿破仑时期的战争,“进攻顶点”便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条理论。这一理论与拿破仑时期的战争特点高度契合。从整个拿破仑战争的层面和维度上看,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是为法国越过“进攻顶点”的一役;而单从1812年法俄战争这个层面和维度来看,拿破仑选择占领莫斯科和在莫斯科浪费5周时间进行毫无意义的谈判均可以被看作是这场战争中的“进攻顶点”。丰富的战争实践催生优秀的军事理论,而优秀的军事理论又可以反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战争和指导战争实践。就如“进攻顶点”理论,运用这一理论可以从军事战略层面和战争内在机理层面深刻分析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同时还可以为之后的军事指挥官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启示。基于拿破仑在1812年法俄战争中的失败,基于“进攻顶点”理论,我们应该认识到胜利者不是在每次战争中都能彻底打垮敌人的,胜利常常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1]而怎样去综合各种因素准确判断出这一“进攻顶点”并及时采取有效策略避免战争损失,则成为一名优秀军事统帅所必须攻克的难题。

上一篇: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难点及解决方法下一篇: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戏剧活动的指导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