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分析启示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伊拉克战争分析启示(通用7篇)

伊拉克战争分析启示 篇1

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

透过硝烟未尽的伊拉克战场,美伊全面展开的心理战格外引人瞩目,交战双方在战场拼杀的同时进行着心理上的较量,心理战已成为美伊双方激战的主阵地。美军在动用飞机和导弹对伊拉克发动“硬杀伤”的第一战场外,还利用流言蜚语

和虚实结合的新闻信息,开辟了对伊拉克全方位心理渗透和影响的“第二战场”。由此可见,心理战这一积淀着丰富智慧的特殊作战样式,随着高技术的注入又有了新的发展,已被称为“区别于现代陆战、空战、海战的第四种作战样式”,是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从伊拉克战争看,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作战,参战人员多,作战样式多,战场转换频繁,心理战后勤保障任务繁重。研究探讨心理战后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后勤保障特点

与传统的战争行动相比,心理战具有方法手段新,形式多样;科技含量高,技术超前;行动诡秘,欺骗迷惑;武力恐吓,震撼对方等特征。心理战行动的特殊性必然使后勤保障成为一种特殊的保障行动,从而使心理战后勤保障呈现如下特点:

1、首战必用,全程使用,从保障时间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全过程保障。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了达到速战速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先用心理战拉开序幕,并把它贯穿始终。美军在实施“斩首行动”的当天,就展开心理战宣传萨达姆已经被炸死;其后的“震慑”行动,更是企图通过狂轰滥炸摧垮伊军的心理防线,进而促变、促降。伊军在战场上虽然处于劣势,但其针锋相对进行的反心理战也卓有成效。可见,心理战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所形成的特殊作战能力,已使其成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中首先使用、全程使用的主要作战样式。从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看,心理战的保障活动往往先于部队行动而行动,后于部队行动结束而结束,明显体现为全过程保障。这也是心理战后勤保障区别于其他专业保障的显著特点之一。

2、注入科技,手段多样,从保障形式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多类型保障。高技术战争中心战武器将广泛运用声、光、电、波等手段,进行包装和模拟。包括移动式超短波、中波无线电台、移动式播音设备、多管轻型火箭炮(宣传火箭弹)以及航模、电视转播、播音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电磁辐射、电脑病毒干扰、隐型技术等。在伊拉克战争开战之初,美军就采用高技术心战手段对伊军进行心战策反。这些科技含量高、花样种类多的心战武器,必将使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呈现出多样性,也给心理战后勤保障带来较大的难度。从伊拉克战争看,未来战场上心战后勤保障主要体现为“四个结合”,即:常规保障与特殊保障相结合、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相结合、逐级保障与越级保障相结合、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

3、对抗激烈,难度加大,从保障强度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剧增性保障。从伊拉克战争看,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大量运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使战场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前后方界限模糊。在未来实施心理战中,由于心战保障部队担负保障任务的特殊性,其后勤物资集结地也很可能是敌全方位、全纵深、全时段打击的重点目标,心战保障装备、物资极易遭敌破坏,这也加大了心战保障的难度。同时,根据作战的需要,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的战役目的,大量的人员和心战保障装备可能要迅速投入战场,心战后勤保障任务量将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呈现出剧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战争初期要贮备一定的心理战后勤保障力量,必须保证具有快速扩充能力和大规模快速实施心战后勤保障的能力。

二、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对后勤保障的启示

心理战中的后勤保障应以其作战行动的特殊性为出发点,以其对后勤保障的特殊要求为突破口,透过伊拉克战争,可以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伊拉克战争分析启示 篇2

美国的“正义原则”的思想基础是中世纪的正义战争理论, 对该理论贡献最大的是公元4世纪的希波主教、哲学家奥古斯丁, “他在《上帝之城》一书中首次提到‘正义战争’概念。广泛讨论了人性、法、正义、道德责任和罪恶, 提出正义就是‘善’, 就是和平与秩序, 真正的正义就是爱心善行, 体现平等与公正。” (1) “‘是对方的过错使明智之人不得不发动正义之战’, 而且, ‘有望带来持久的和平’胜过‘无意于拯救的囚禁’。” (2) 由此可见, 奥古斯丁认为和平是秩序的安宁, 正义是对秩序的维护, 在此基础上, 为了维护秩序的安宁, 发动战争、惩罚罪恶是正义的表现。但是如果被无赖的政治投机者利用, 肆意扩大对权利范围的定义, 其反而会成为野心家发动战争的口实。奥古斯丁写作此书的本意也是为基督徒参加保卫罗马的战争辩护, 其后基督教现实主义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西方国家的战争伦理观。

天主教哲学家阿奎那丰富、拓展并发展了奥古斯丁的正义战争理论。按照阿奎那的理论, 正义的宗旨在于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促成人们致力于人类社会的幸福;正义是最高的善, 是维护和保障基督教国家的统一、和平、安全与福利。阿奎那从道德的角度有条件的承认战争存在的合理性, 但更加强调战争与暴力下道德标准的必要制约, 即战争发动者必须为战争以及战争行为的后果负责。

到16世纪, 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胡果·格劳秀斯提出了“战争的正义性”和“战争中的正义性”两个概念。战争的正义性是指战争是否应该进行, 它是选择要战争还是要和平的准则;而战争中的正义性则涉及战争该如何进行, 这是关于如何进行一场特定战争的准则。到了20世纪, 西方世界逐步形成并大致确认了关于正义战争的规范标准, 在此简要概括如下:

一般认可的战争正义性标准:1.正当的理由与正当的意图;2.合法的权威;3.必要的获胜机会;4.用尽最后手段。

一般认可的战争中的正义性标准:1、区分原则、保护原则、人道主义原则;2、战争的双重效果利弊关系。

二、伊拉克战争的非正义性

有人将伊拉克战争比作第二次海湾战争, 实则不然, 伊拉克的战争的开始是由美国单方面宣布的, 根本没有联合国的授权, 无论是开战理由还是战争过程都是不合法的。下面我们以“正义原则”下的正义战争标准来全面评判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

(一) 正当的理由

“正义战争的理由必须能够提供明晰而准确的是非判断, 必须从根本上基于受到侵害这个前提条件”。美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却是疑似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 理由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而直到2005年1月, 对伊拉克掘地三尺的美国始终没有发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最后白宫不得不宣布伊违禁武器搜寻小组的工作无果而终, 令参战盟国大跌眼镜。

(二) 正当的意图

正当的意图要求国家不能将战争简单的视为政策的工具, 应该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利益而不是仅仅满足一己私利。伊拉克战争目的是为了获取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 重新确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上的优势。美国并非一贯反对独裁, 其只打击反美的独裁政府, 却支持亲美的独裁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世界190多个国家绝大多数反对美国发动这场战争。“阿拉伯国家联盟、不结盟运动均发表声明鲜明地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要求美、英立即停止战争。欧盟、北约没有支持美、英对伊拉克宣战。” (3)

(三) 用尽最后手段

为了维持和平的秩序, 人类不应放弃通过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可能, “开战之前必须确认所有非暴力手段已无可能” (4) , 正义战争始终是最后考虑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执行手段。从1060号决议到1441号决议, 国际社会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途径的最后努力。而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表现得更愿意诉诸武力, 对外交方式缺乏耐心, 美国在联合国迟迟不通过开战决议的情况下, 绕开联合国直接发动战争, 甚至无视武检团尚未完成的必要的检查。美国的意图就是动武, 不会为争取和平用尽最后的手段。

(四) 区分原则、保护原则、人道主义原则

“区分原则就是区分军事人员和平民, 区分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 不对民众生活基础以及生存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保护原则是保护战俘、平民和非敌对第三国利益, 保护历史文物及文化宗教信仰;人道主义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提供人道主义保护和救助, 最大限度地限制对人道主义原则的违反和破坏。” (5) 美伊战争爆发后, 每天都会发生美军士兵射杀平民、奸杀少女、损毁民宅的暴行, 美军虐囚的丑恶行径让全世界目瞪口呆。

三、战争伦理的历史使命

“苏联垮台后, 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大国” (6) , 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的超群优势, 使其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国家实力的差距成为衡量国际政治话语权大小的标准。“美国现在外交的核心是通过打击“恐怖主义”和实现民主来实现以美国价值观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7) 维持国际和平秩序的策略是:1、处罚和优势威胁;2、均势;3、国际体系转型。均势对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注重实效的解决办法, 但是它忽视了正义价值观, “如果没有一种相互妥协的正义观, 和平也很难实现。” (8) 战争的伦理不应是事后的正义与被强权利用的对象, 按照斯坦利?霍夫曼的话, “服务于国家野心的卡律布迪斯漩涡和对于克己过分夸耀的锡拉岩礁”, 使战争的伦理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危险境地。我们应该使战争伦理真正承担起预防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 发挥其维护世界秩序与文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宝才.伊拉克战争后动荡的中东[N].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 (1) .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 篇3

大概也是去年这个时候,我曾以“9.11之后的美国及中美关系”为题做了一个讲话。很快这一年又过去了,应该说,国际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复杂的变化,而最重要的令人关注的事件就是伊拉克战争。我今天想谈的题目就是“伊拉克战争和美国”。主要想从更大的国际背景来看这场战争,以及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战略趋向有什么影响。

9.11事件后,美国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被称为“后后冷战时代”。冷战时期的主要标志是美国和苏联对峙和对抗。苏联解体后,美国不再面临苏联的威胁,这就是“后冷战时期”。现在这个时期的标志就是美国面临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正因为此,它在推行全球战略的同时重点和秩序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战略的主要任务就是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本土的威胁。

两年来,美国安全战略调整“三部曲”:做出反应→酝酿、出台反恐战略———“先发制人”,最终定型。

两年来,美国的战略调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反应阶段,时间大约从9.11事件到2002年初。由于200多年来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受如此严重的袭击,美国立即做出强烈的反应。一方面,大力加强本土防卫,酝酿设立国土安全部,改组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另一方面,调动全部外交资源,组织、建立国际反恐联盟,并且在9.11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总的来看,在这一阶段,美国还是处于加强防御、做出反应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酝酿的阶段,时间从2002年1月29日布什总统发表国情咨文到2003年2月出台反恐战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对其全球军事战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先后出台了“毒品管制战略”、“国土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防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略”、“电脑网络安全战略”、“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和资产战略”、“反恐战略”等。在这个阶段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讲话体现了美国战略的变化:一是200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布什总统首先提出存在所谓“邪恶轴心”七个国家;二是同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发表讲话时又提出“先发制人”战略。以上这两点是一系列措施的核心。

分析美国提出的新战略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美国把恐怖主义袭击看做一种战争行动,所以需要使用军事手段,而不是传统的行政或司法手段来对付;不是把恐怖主义简单地看成一种案件来寻找它的肇事者,这就使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黩武倾向有所上升,主要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美国国防部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明显增大。第二,美国反恐战略的打击对象有了变化。阿富汗战争结束后,“基地”组织受到重创并化整为零,美国很难找到集中打击的目标,所以把主要目标定位于防范恐怖主义组织、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宣称,“流氓国家”与恐怖主义是天然的盟友,美国要防止这些国家把最致命的武器扩散到最危险的敌人手中,所以美国就把反恐、防扩散以及整治一些所谓“流氓国家”挂起钩,并提出要进一步改造中东。第三,美国战略中提出虚弱的或失败的国家很容易为恐怖主义所利用,所以把中东、中亚、东南亚、东北亚这些地区看成是反恐的薄弱环节。要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美国就要重新调整它的军力结构,并对海外军事部署做了相应调整。这样美国就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对这些地区加强控制。这是第二个阶段,即出台了一系列反恐的措施。

今年3月发生的伊拉克战争表明前面所讲的美国新的全球军事安全战略进入了实施阶段,第三阶段开始了。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美国长期奉行“遏伊倒萨”政策,打击伊拉克是美国的既定方针。法国《费加罗报》今年4月18日的报道称,美国新保守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早在2000年9月,也就是在布什政府上台之前就出台了“美国新世纪”计划。在这个计划里明确提出“打伊拉克、倒萨达姆”的设想,并把它作为保持和加强美国在全世界强权地位的第一步。9.11后国际社会重视反恐和防扩散合作也有利于美国拔掉萨达姆这个钉子。因此,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重新爆发以来,尽管联合国通过了第1441号决议,要求继续进行核查,但是美英在伊拉克周边加紧集结重兵的行动一直在进行,美国早已下定决心无论是否得到安理会的授权,都会对伊拉克开战。

3月20日布什宣布开战的时候,背景是两张照片,一张是他的两个女儿,一张是他的夫人和爱犬。布什希望借此表达他重视家庭、尊重人性的一面,从而和美国宣称的解放伊拉克人民的目标相呼应。但是到5月1日,布什乘战斗机飞到从海湾返航的“林肯”号航母上宣布主要战斗已经结束,航空母舰作为宣布这次战争结束的背景反映了美国一种坚决使用武器的心态。

军事打击征服人心难,改造一个社会更难。有人评论,打垮萨达姆政权的直接受益者很可能是原教旨主义。

伊拉克战争从军事角度讲是比较成功的。美国投入的兵力不到上次海湾战争的1/3,一开始就开展地面进攻,长驱直入,21天就拿下了巴格达。但是军事上的胜利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国际社会对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不断提出质疑。面对各方质疑,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一个新的说法:美国政府并没有得到关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新情报,而是9.11后美国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以前的情报。这就变成了新的问题。去年6月,拉姆斯菲尔德讲了一句非常像中国的绕口令的话:“没有证据并不等于证明没有。”《华盛顿邮报》6月22日有一篇文章认为,迄今为止,没有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给美国的军事胜利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这曾经是发动“先发制人”战争必要和充分的理由,现在“先发制人”的理论处于危险之中。

布什政府5月1日宣布主要战斗结束后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伊拉克战局没有平静下来,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萨达姆下落不明,反美示威不断,针对美军的袭击不断。5月1日后,美军在伊拉克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战争中死亡的人数,整个伤亡人数也已经超过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的伤亡人数。美国开始向不少国家发出派兵协助维持秩序的邀请,还发动了多次清剿活动,但是美国一时很难摆脱在伊拉克平均每天都要死伤人的困境。这说明军事打击征服人心难,改造一个社会就更难了。

美国人民对美国占领伊拉克的支持率从4月的73%下降到50%左右。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两场战争也有两点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国际反应不同。美国在9.11事件后攻打“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国际社会认为事出有因,表达了同情和支持。一些国家还派兵参加了多国部队,并为阿富汗战后重建提供了大量援助。而在伊拉克问题上,由于大多数国家和全球反战力量反对很强烈,因此美国不考虑10多年来联合国在伊拉克进行全面制裁和武器核查方面取得的进展,在没有确凿证据也没有取得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动战争,对此国际社会的总体反应是比较消极的。第二是战争的目标不同。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目标比较明确,主要是要打掉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打垮塔利班政权也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塔利班政权的倒台客观上起到了恢复阿富汗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结构的作用。但是在伊拉克,美国的目标要大得多,不仅要摧毁萨达姆政权,还要将伊拉克改造成一个建立民主制度、摆脱伊斯兰教传统的自由国家,并使之成为阿拉伯世界及中东国家的民主样板。这样的目标很难吸引伊拉克的反对派。因为萨达姆政权本来就是一个世俗政权,以前没有看到老百姓穿长袍,妇女上街不包头,而且女学生很多。现在萨达姆被打倒了,但很难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因为现在反对萨达姆的派别特别是在伊拉克国内有影响的派别大多有部族或者宗教背景,他们既反对萨达姆也反对美国,影响力很大,新成立的临时委员会的代表性受到强烈的质疑。由于战争目标的扩大,美国基本上摧毁了伊拉克原有的权力机器。权力真空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社会秩序混乱,抢劫、复仇现象严重,美军被迫维持治安;二是维持治安增大了美军伤亡的可能性,占领军的色彩也更强化了,伊拉克老百姓很难接受。

《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专门从伊拉克发回一篇报道说,美国打垮萨达姆政权受益的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在巴士拉一些出售酒和饮料的店主遭到枪杀,电影院的业主整天提心吊胆,好多小店铺都挂出这样的牌子:“姐妹们遮住你们的头发”,以表示主人是遵从伊斯兰教规主张妇女包头的,以免遭原教旨主义者的袭击。巴士拉大学科学系80%的学生是女孩子,现在不少家长都要求她们在校园里蒙上头巾,以免麻烦。这篇报道的题目叫《遮住你的头发》。中心思想就是警告一种原教旨主义的铁幕可能要降临到伊拉克。

多极化导致大国间对抗?欧美加强合作共同承担国际安全责任?

伊拉克战争后各国舆论对美国反恐战略的动向有很多议论。《国际先驱论坛》有一篇文章说,布什总统对国际关系的看法是:美国肩负给世界带来和平的使命,美国反恐战争胜利之日就是这一使命完成之时。

伊拉克战争使大西洋两岸关系受到极大冲击,美欧分歧和矛盾加深。5月14日美国前政要共18人,包括奥尔布赖特、布热津斯基等发表了一个主张改善美欧关系的共同声明。6月14日欧洲各国前政要,包括德斯坦、科尔等表示积极回应,强调面对全球性的挑战需要美欧团结,美欧的生存和发展是祸福相倚的,主张美欧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对抗。赖斯6月26日在伦敦国际关系战略研究所发表讲话称,应当打破自17世纪以来民族国家崛起所形成的大国之间的对抗这一破坏性的国际体系,欧洲各国必须摈弃多极化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并没有真正推进和平。多极化是大国之间对抗和加剧竞争理论。《国际先驱论坛》文章的作者认为这个说法是指应该有一个新的体系来取代联合国,并且超越北约,因为现在北约内部要求平等的呼声也不能让美国满意。看来赖斯的讲话是针对美欧正在呼吁的重塑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反应。双方论点是对立的。在美国看来,多极化是造成大国之间对抗的破坏性因素,是美国推行和平使命的障碍,而欧洲主张美欧应该合作共同承担国际安全责任,如果没有欧洲的相助,美国不可能单独应对挑战。

美国会步“日不落帝国”的后尘吗?是继续高代价的干预行动,还是转入低成本的外交斡旋?美国正处两难困境。

现在有一种看法,即美国是历史上继罗马帝国之后最强大的国家,因此现在应该实行帝国政策来改造全世界。最近美国有人主张召开一次题为“美利坚帝国问题”研讨会,讨论美国应该不应该成为美利坚帝国,要不要实行帝国政策,利弊如何?当然反对的人很多,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很强硬的。

对新帝国的争论是一种新保守主义派的论调,他们的主张和传统保守派不同,但是在政府内部确实有不同的意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的实力与战略。他认为如果美国要走改造世界的道路最终是会失败的。有人主张美国可以搞改造世界的战略。英国有一个教授说美国现在应该模仿19、20世纪的大英帝国,利用自身的强大优势为世界和平服务。大家都知道英国是如何服务的,这条道路大英帝国没走通,那么现在到了21世纪恐怕就更走不通了。

最近,《洛杉矶时报》提出一种看法,认为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外政策可能转向温和和克制。从打一场高代价的战争转向撤离热点地区,从高代价的干预行动转入低成本的外交斡旋,原因是美国大选在即、美国公众的心理、“情报门事件”和目前在伊拉克的困境。那么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的动向到底如何,这是比较复杂的,还需要观察。

伊拉克战争一结束美国就提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美国政府希望在打垮萨达姆政权、排斥阿拉法特后,巴勒斯坦的反以活动会有所减少,有利于以巴和解,但实际情况却是“哈马斯”等激进组织在巴勒斯坦人民中的影响正在继续上升。分析家认为“哈马斯”坚持对以色列的抵抗斗争是获得拥护的原因之一,它的政治组织通过慈善网络向加沙地区人民提供大量援助,这才是其获得民心的重要因素。所以,较之于拥有豪宅、衣着考究的巴勒斯坦内阁成员,生活简朴、出生入死的“哈马斯”领导层更能赢得民众的支持。

美国要改造中东还需要解决另外两个关键性问题:叙利亚和伊朗。从现在的情况看,美国对叙利亚相对客气一些,对伊朗敌视严重。一方面伊朗的实力强大,对中东很多激进组织有影响,伊拉克境内也是什叶派居多,他们既反对萨达姆也反对美国。另一方面,美国和伊朗有历史恩怨。伊朗原来受苏联的影响比较大,二战后伊朗的巴列维国王亲美并按西方模式在国内推行世俗化的现代化改革。结果在伊朗形成美式的上层和穆斯林的下层,社会分化严重,民众抗美情绪严重。巴列维国王被霍梅尼革命推翻以后,又发生了美驻伊使馆人员被扣的人质事件,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不断恶化。

多交朋友少树敌,自己不乱,办好自己的事。中美关系可以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并有所发展。中国的20年机遇期是现实的。

这次伊拉克战争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要先发制人,认为哪个国家支持恐怖主义就主动进攻它,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国际关系就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人说,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们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机遇期中国会如何?中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我们自己不乱,办好自己的事情,在国际上多交朋友、少树敌,其他国家就不敢轻易和我们对抗;其次,9.11以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第三,美国的战线越拉越长,比如菲律宾反恐遇到困难,美国就派兵;利比里亚也出了问题,涉及很多美国后裔,是不是出兵呢?世界上这么多事情美国都想管,恐怕力不从心。

以前我们关注过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问题,现在看来,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仍然在欧洲。近来欧美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但联合关系还在,同时又有了严重的裂痕。美国声称可以原谅俄国,也不追究德国,但不能放过法国。美国还提出新老欧洲之分,有些新欧洲国家跟着美国走,但法国、德国毕竟是欧洲的主要力量,这种矛盾发展下去,美国对欧洲的传统影响会受挫。另外从军事上看,美国现在不需要在亚洲进行大规模部署,要打仗可以远距离投送,基地往前移、往后退都没有关系,航空母舰就是基地。远程轰炸机还可以从本土起飞,离战场很远就可以精确制导。美军现在的问题是不愿意离战场太近。

伊拉克战争的文化后果 篇4

虽然伊拉克国土不算广袤,在当前国际权力格局中的地位更因为战争而跌至谷底,但伊拉克作为一个国家,却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先天的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伊拉克正处于“四大文明”中,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地区。从文明的生发时间上看,伊拉克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滥觞的地方。从苏美尔人到亚历山大,当许多地区仍然徘徊在文明的门槛之前,不得其门而入的时候,伊拉克已经经历了3000年的文明历程,这样的悠久历史,对于伊拉克的文化身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东方主义者试图将现代伊拉克人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摩利人等加以区别,以此剥离现在的伊拉克与古老的两河流域之间的关联。而伊拉克学者试图论证,创造两河流域文明的人们,从族群血缘上和当今伊拉克人民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我们不讨论究竟哪种看法更为正确,但有一点是无疑的: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必然首先保存在它曾经发生的地方。所以,一个地区的人民也就天然地对这个地区的历史具有继承权和从中发掘意义的权利,当然还有保护的义务。我们不能低估以族群血缘为主线的历史记忆的重要性,但历史的基本从属单元仍然是地区而不是族群,否则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就是不可能的,尽管令人遗憾的是,以地区为单位的历史,在明目张胆的血族历史面前,仍然经常要犹抱琵琶。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伊拉克地区的历史,也就是从公元前3000年甚至更早的两河流域历史算起的伊拉克历史,从当下出发开掘其意义,可以看作是萨达姆·侯赛因所做的正面工作之一。伊拉克学者论证两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正是当今伊拉克人的祖先的尝试,得到萨达姆的支持,后者甚至明目张胆地试图将自己打扮成两河流域伟大君王的继承人。

比如在1981年,萨达姆亲自选定两河流域时期的古都巴比伦,就是著名的汉默拉比和尼布甲尼撒的首都所在,作为庆祝他和伊朗开战一周年的地方,当时的副总统马鲁夫在庆典中发表讲话,其中有这么一段:“我们伟大民族的人民,伊拉克凯旋的儿郎,尼布甲尼撒的子孙,……中幼发拉底的孩子们啊,……你们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战争’而呼喊的口号,‘昨天的尼布甲尼撒,今天的萨达姆·侯赛因(Nebuchadnasar al-ams Saddam Hussein al-yawm)’,把这个国家历史时期的成就……,和当前的无上伟业关联起来。胜利的旗帜,在大无畏的萨达姆·侯赛因的英明领导下飘扬。”

历史上,卡迪西亚战争发生在公元636年,是阿拉伯联军与波斯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将波斯军队赶出伊拉克,并最终使萨珊王朝覆灭。萨达姆把他治下的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争叫做他的卡迪西亚,也是利用阿拉伯时期的伊拉克历史,来自命伊拉克新英雄的意思。这和萨达姆对尼布甲尼撒的热爱相辅相成,因为他要做的,正是所有伊拉克这块地方上的伟大君王和英雄的继承人,其中不仅包括卡迪西亚战争中的萨阿德,也包括新巴比伦王朝的尼布甲尼撒。

我们看到这样的故事,自然有理由耻笑萨达姆的不自量力、虚妄甚至无能。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萨达姆事实上多么地不齿于人类,无论他的运用手段看起来多么粗暴而荒唐,对伊拉克悠久历史的强调,并非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胡思乱想。

和现代伊拉克的先驱者一样,萨达姆也面临着一个定义伊拉克文化身份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伊拉克大体由什叶派、逊尼派穆斯林,和库尔德人构成。他们之间,尤其是穆斯林和库尔德人之间,本来是没有什么共同的文化身份的。要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建设伊拉克,回归伊拉克地区的(而非血族的)悠久历史,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当然,萨达姆一方面从伊拉克地区的历史中寻找文化资源,一方面也采取武力镇压等手段对付内部反抗,来保证在新的伊拉克认同形成之前他统治的稳固。

战争改变了伊拉克的政权结构,萨达姆被小布什击败了,萨达姆的统治被推翻了,萨达姆的方式被终结了,但萨达姆的伊拉克曾经面临的文化身份问题并没有被取消,新的伊拉克仍然要面对,甚至因为伊拉克战争而更加尖锐起来。新伊拉克回到萨达姆的老路肯定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仍然能够在未来的伊拉克充任领袖自比尼布甲尼撒,用传统的个人崇拜方式组织新伊拉克的历史记忆。然而另一方面,萨达姆时期的强权和高压政策,也是在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构造文化身份,方式的粗暴并不能否认这一点。萨达姆的倒台虽然让新伊拉克走上了民主道路,却在文化身份构造上失去了中央强权的主导作用。随着萨达姆的倒台,伊拉克的文化身份构造更加艰难,曾经被压制的“诸神”纷纷复活,开始争夺塑造伊拉克的权力。

伊拉克战后至今,境内此起彼伏的教派之争、族群之争以血淋淋的方式展示着未来伊拉克文化身份构造的艰巨性。如果伊拉克仍然要作为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国家加入国际社会的话,重建伊拉克的艰难不仅仅在制度上,伊拉克的碎片化更深刻地表现在它的文化身份的分裂上。显然,来自外部的军事力量以及在其扶持之下的世俗政权很难解决这一难题。许多在海外的伊拉克人,萨达姆时期或之前流亡国外的反对派,对萨达姆的倒台表示庆幸,对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胜利表示认可,但不会接受伊拉克被殖民化的可能。生活在伊拉克这片国土上的族群必须构造出他们新的、或者是复活出旧的、共同的文化身份。这是重建伊拉克的前提。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复杂的文明传统中,一部宪法、一次大选都会显得过于单薄。要构造新伊拉克的文化身份,伊拉克地区的悠久历史仍然是最重要的资源。这一点在海内外的伊拉克知识分子中,有着让人惊讶的共识。2009年2月23日,英国《卫报》将巴格达博物馆的重新开馆描绘为“希望的象征”,虽然语焉不详,却表达了伊拉克人的一种暧昧的渴望。新伊拉克必须获得文化自信,必须继承自己的历史,而如何获得、如何继承,相信未来的伊拉克人会找到合适的答案。

在这个问题上,关心未来世界中国文化身份的人们,也需要拭目以待。中国的境况当然和伊拉克有着巨大的不同,从文化身份问题的角度来说,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完全的殖民地时代,传统形成的文化身份事实上一直若隐若现。从闭关锁国到中体西用、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中国的文化自信从根本上并没有消失过。这一点从人们对全盘西化的不同解读和与之相始终的争论上便能够看出,全盘西化从来就没有成为一种现实可能,甚至从来就不是主流观点。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化身份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但中国并没有出现制度上的文化混乱,回归的声音和外向的声音虽然一直此起彼伏,社会层面上则依然读经的读经、拜佛的拜佛。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特定的中国语境中的文化身份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文化身份并不由抽象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化”来标记的认识。学者们开始从文化身份自然形成的角度,从现实的、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中来重新思考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

而现代伊拉克基本上是一个由殖民者生生创造出来的新国家,现代伊拉克的文化身份问题天然地要比中国更加缺少根基。这也就使伊拉克对构造文化身份的可能资源的选择,不得不更加具有创造性。现代伊拉克从立国到萨达姆时代,正是在现实的内在文化和民族冲突中,在现实的国际文化环境中,一步一步地将文化身份问题和本地区历史联结起来的。萨达姆的粗暴和原始,并不能否认这个事实,新伊拉克也不会忽略这一点。这一点对中国的意义在于,如果从文化身份构造的角度来认识,悠久的历史而不是抽象的主张,才是文化身份的天然资源和平台,因为只有当这块土地上共享历史的人民,成功地继承共同的历史,不是从血族历史的角度去做无谓的争论,而是从地区的角度去发现客观的共享,并且成功地创造新的共享历史的时候,未来的文化身份才能作为一种未来的历史事实出现。

和中国悠久历史相比,伊拉克地区的历史发展成分甚至更加复杂。作为旧大陆的文明重心,伊拉克地区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几千年来多少民族多少文化曾经在这里成长过?从苏美尔人到阿拉伯人,从波斯人到希腊人再到现代欧洲人,甚至还有来自东方的蒙古人,都在这块土地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是中国与伊拉克不同的第二个方面,也是未来中国需要在文化身份构造问题上特别关注伊拉克的另一个原因。新伊拉克仍需要历史来构造新的文化身份,将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样来自这历史的极端丰富性。如果新伊拉克以地区历史为主线,探讨和发展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被世界所认可的、新的伊拉克文化身份,对于中国的启发意义将是巨大的。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掩藏了从历史资源出发认识和构造文化身份的不少问题,新伊拉克从地区历史角度重建文化自信的努力及其成功的可能,将会为未来中国提供极好的学习样本。

伊拉克战争与国际能源问题 篇5

如何认识美国控制伊拉克石油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控制中东石油市场以及世界主要能源运输通道,以此控制盟国及亚太等地区的国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世界原油供应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对抗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美国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可能是使中东石油以合理的价格源源不断地供应全球石油消费市场。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国控制中东这个全球石油供应地可能使欧佩克影响日常石油价格的作用进一步式微。从大战略思维看,中国如何参与形成美国主导前提下的国际原油供应和消费的合作机制才应该是主要思路。

美国控制伊拉克石油对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利益有何影响?

中东地区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中国与中东国家间关系较好,但进口原油的渠道不畅通,也不稳定。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是否进而改造其他中东国家的政权,值得关注。

一方面,中国应该利用战争带来的西方投资者对中东国家非石油行业的信心的不稳定甚至下降,加强与中东产油国之间全面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能源(特别是原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促进能源消费的多样化。同时,中国有必要继续稳定中美战略和政治关系,以保护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利益。从长远看,中美之间在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的互动中,不存在根本矛盾。

中国在保护自身的能源安全方面,应如何努力?

对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既要正视,同时又不可夸大。审视中国的能源安全,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

一个角度是中国的能源消费现实。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以煤为主”仍是中国能源消费的现实。战争之后,中国的海外原油进口可能会遇到新的风险,但是否因此而采取增强对煤炭的依赖的政策值得商讨。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加深,意味着我们必须以能源消费多元化和节能的角度思考中国的能源消费现实。

另一个角度是,什么因素是对中国能源进口安全最大的威胁?有专家指出,台海局势的不稳定是中美两国军事冲突的潜在危机。我们有必要研究这一问题对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渠道乃至进口供应源的战略性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有必要研究中国如何参与国际保证海上石油运输通畅的问题。这种研究,涉及战略、军事、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层面,也需要同国际间的同行共同探讨。

第三个角度是,如何进一步改革中国国内的能源供应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动政府、大企业、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在能源供应和消费机制方面的对话,以形成共识,不断地改善中国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机制。

《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掀起巨浪 篇6

耗时7年,由齐尔考特勋爵担任调查委员会主席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于7月6日在伦敦发布,如巨石击水,掀起冲天波浪,舆论哗然。《报告》表面上是追究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责任,实则是在追责美欧恣意发动干涉别国内政的大规模军事入侵的惯常做法。西方大国官方报告追究政府发动战争的责任,实属罕见。

2003年3月,美英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以销毁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名义,撇开联合国安理会,悍然入侵一个主权国家。小布什总统发动侵伊战争的最大支持者一是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二是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三人在亚速尔群岛举行峰会,敲定对伊战争。评论称布莱尔最为积极,甚至比小布什还热衷于战争。

美英侵伊是人类历史上最受争议的战争之一。中国和俄罗斯从一开始就明确反对战争手段,并要求美英严格执行安理会决议,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和平希望,就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我当时在驻法使馆工作,对希拉克总统反对美英对伊开战的思想及所采取的外交行动,都有所了解。

希拉克与萨达姆“关系甚深”

中东一直是美英的传统势力范围。戴高乐总统希望通过执行有别于美英的中东政策。1967年6月的阿拉伯与以色列6天战争中,戴高乐将军明确声明支持阿拉伯国家。法国在阿以两边都能说上话的中东政策收获颇丰。从1970年起,法国就一直是伊拉克的主要贸易伙伴。1974年9月,时任法国总理希拉克访伊拉克,与时任副总统却掌握实权的萨达姆会晤,促进了对伊拉克关系,也建立了亲密的个人关系。1975年9月,萨达姆回访法国,在希拉克陪同下参观卡达拉什核试验中心。这是萨首次出访,且参访项目极为敏感,引起广泛关注。

1975年11月18日,希拉克再访伊拉克,与萨达姆签署核合作协议:帮助伊拉克建造两个核反应堆,用于“核技术科研”。1979年4月6日,两架以色列战机躲过伊雷达监视,沿幼发拉底河超低空飞行,投下重磅钻地炸弹,将正在建设中的两个核反应堆炸毁。同时,以特工潜入法国地中海沿岸工厂,把正在为伊建造的核反应堆外罩炸毁。1979年7月16日,1968年革命11周年纪念日当天,萨达姆正式接任总统职务。伊视法为关系最密切的西方国家,法是继苏联之后伊第二大贸易伙伴。

1980年6月13日夜,伊原子能委员会委员、核设施总设计师、埃及核专家阿尔—迈什哈德,在巴黎旅馆遭以特务割喉暗杀。法国参与伊核设施建设的专家均收到言辞尖刻的恐吓信。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出动8架F-16和6架F-15战机,第二次炸毁伊核反应堆,一名法国技术员身亡。1984年,法拒绝了伊第三次建造核反应堆的要求,只答应提供一些基本技术。1980-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法支持萨达姆进攻伊朗,出售了170亿美元的军火。

1991年1月17日,美国因伊入侵科威特而率盟国对伊实施“沙漠风暴”军事行动,法国参战。6万吨炸弹倾盆大雨般降落在伊各地,相当于盟国二战期间向纳粹德国投下的炸弹总量。伊强悍的共和国卫队10万人遭全歼,相同数量的平民葬身炮火。法防长舍维内芒不满密特朗追随老布什攻伊,特别是与美一起残杀无辜,愤而辞职。起初几年,法与美英一起对伊实施禁运和制裁,随后态度逐渐变化,认为制裁主要使民众受苦,特别是导致50万儿童因缺乏营养和药品死亡,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下与伊签订多项合作协议,获取利益。1995年希拉克当选总统,积极发展对伊关系,还提出了解禁后的有关设想。美心中不悦,法不为所动。

2001年“9·11”事件后,法在北约框架下向阿富汗派兵,与美军并肩作战,但坚决反对在伊拉克开辟第二战场。

希拉克坚决反对美英入侵伊拉克

2002年入冬后,美国加速向海湾增兵,公开表示将向伊拉克动武。2003年1月初,15万人的战争力量已部署就绪。这段时间里,希拉克的工作则聚焦在制止战争问题上,小布什极度尴尬和愤怒。

希拉克把最后防线设在安理会。一是使美国得不到15个成员国的9张有效多数票,使其在无法使战争行为获得合法性的情况下知难而退,二是在必要时使用否决权。

2003年元旦期间,希拉克先是在军方团拜会上暗示反对向伊开战,后在外交使团团拜会上公开反战立场,并向中国大使吴建民通报法国在必要时将动用否决权。2月14日,德维尔潘外长奉希拉克之命乘坐协和号超音速飞机专程赴安理会发表历史性讲话:对伊动武法理不足,又因破坏国际社会团结而缺乏合法性。谁也不能肯定战争将会带来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的世界,反而将会给本已十分脆弱动荡的该地区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德维尔潘明确、坚定地表达了法反对军事干预的理由和决心,使其成为世界瞩目的知名人物,法国舆论称之为“赢得荣耀的一刻钟”。次日,欧洲各国爆发大规模反战游行:巴黎25万人,柏林50万人,罗马65万人,伦敦75万人,巴塞罗那130万人。英西意三国领导人执意追随小布什,本国民众的反战情绪则远高于坚决抵制战争的法德两国。

3月5日,德维尔潘外长邀请俄德外长伊万诺夫和菲舍尔赴法磋商,亲自宣读三国外长联合声明:三国不会同意安理会通过动武决议。3月10日,希拉克发表电视讲话,阐述法最后立场:将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阻止美国提交的对伊动武决议。

3月17日,美英西三国宣布放弃向安理会提交伊问题决议案。小布什在电视讲话中要求萨达姆在24小时之内离境,鲍威尔国务卿宣布美将组成由45个国家组成的联军攻伊。3月20日,美英未获安理会授权,发动代号为“伊拉克自由”的侵伊战争。

nlc202309081818

美对法德反战立场大为光火。拉姆斯菲尔德防长愤怒地把法德称为思维和行事方式陈旧、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谨小慎微的“老欧洲”。拉氏还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公开说现在不与美配合和对美战略捣乱的国家,美国将在日后腾出手时加以清算。赖斯安全事务助理留下一句著名的话:“惩罚法国,放过德国,饶了俄国。”副防长沃尔福威茨放话:“不派兵就别想得到伊拉克石油。”美国还在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孤立法国”的运动,法美关系进入“外交冷战期”。

侵伊战争后果严重,希拉克不幸言中

希拉克的反战立场使法美关系降至冰点,也使两国民众相互排斥。法国33%的民意对美感到担忧,87%的人希望小布什下台。2004年小布什蝉联总统,法国深感惋惜。美国65%的民意支持战争,对法式“傲慢”深恶痛绝。谩骂和嘲弄法国人成为时髦,美国防部高官放言:“打仗不带法国人犹如不带手风琴一样,多余的东西能少则少,自己弄出点声响足可代替法国人的作用。”餐馆菜单全部更换,极受欢迎的“法式薯条”更名“自由薯条”,美总统专机食谱上的“法式吐司”改称“自由吐司”,一些餐馆把窑藏的法国葡萄酒倒进下水道。

法驻美使馆整理了美各界名人和媒体的辱法言论和文章名录,希拉克看后大怒,指示反驳。2003年5月15日,《华盛顿邮报》发表法驻美使馆揭露“有组织诋毁法国运动”的公开信,列举有关言论和文章并指名道姓,成为法美有关系中从未有过的大事件。白宫发言人斥“信口开河”,一些记者表示被法列入黑名单并不后悔。但有记者事后承认,写文章系受人操纵。

饱受争议的侵伊战争循着希拉克总统的预测发展,“潘多拉魔盒”由此打开,持续动荡的中东地区更加动荡,恐怖主义肆虐,百万无辜平民遇害。英国民意对战争正确性和必要性的争议日趋激烈,为历史所仅见。为平息民意,同为工党的布莱尔继任者布朗首相于2009年签署任命书,由齐尔考特勋爵领导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英国参战的全面情况并写出独立报告,以对社会有所交代。孰知报告一写就是7年,耗资1000万英镑,若译成中文将近300万字,足见“案情”之复杂,“案件”之庞杂,“涉案”人物与事态之混杂。

齐尔考特报告明确把伊战争定性为“入侵”,是基于错误的情报做出的错误决定,是二战以来英国最受争议的军事行动,时任首相布莱尔负有不推卸的责任。英国首相卡梅伦指出,重要的是要从伊拉克战争的调查报告中学到教训。

布莱尔承认是错误的情报导致英国参战,是他任内最艰难的决定,反复深刻道歉并声称承担全部责任,但仍认为当时的选择符合英国的最大利益,推翻萨达姆政权是正确的,世界因此而变得更为安全,他不后悔云云。布莱尔态度虽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但已有重大转变。小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虽已在多种场合表示了悔意和歉意,但始终咬紧牙关不承认错误。

法德媒体在评论齐尔考特报告时,再次对侵伊的正当性和后果展开大辩论,充分肯定当年希拉克总统和施罗德总理的坚决反战立场。法媒还对2011年北约干预利比亚局势的后果进行分析,指出时任总统萨科齐派出战机与美英一起轰炸利比亚军队,导致利局势大乱并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大本营。评论指出,萨科齐出兵利比亚引发的恶果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若是希拉克继续当政,法国绝不会犯下如此错误。随着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日期临近,有关外交政策继承戴高乐主义还是追随美国的大辩论业已开始。

7月14日,法国国庆日。谁能料到,全球知名旅游城市尼斯的焰火晚会刚结束便变成了喋血晚会,一名31岁的突尼斯藉货车司机驾驶19吨载重卡车,以90公里的时速冲进人群,长达2公里,肆意碾压,还开枪扫射,当场84人死亡,50多人重伤,25人极重伤,200人轻伤。法国又遭受了一场如此严重的恐怖袭击?

法国连续发生重大恐怖血案,又是一个举世震惊日。

一般认为,法国现在的安全处境与其现行的中东政策有直接关系。但事已如此,法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已难以回到从前,占全国人口近10%的穆斯林族群的怨恨、孤立、排斥感难以改变,所谓“文明冲突”的设想已成为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法国因其地理位置之便,已取代美国成为伊斯兰极端势力的首要袭击目标。如此难题何解?一时间难有答案。

(本文作者为中国前驻法国公使衔参赞)

伊拉克战争分析启示 篇7

[关键词]美国伊拉克战争主导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99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这一举动无疑对当代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此次战争,目的是向世界证明其超强的实力。然而,现实的战况并不如战前想象的那样乐观,反而十分糟糕,美国陷入了中东泥潭,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发动这次战争呢?它的主导因素到底是什么?是石油?是霸权?还是……所有因素归结在一起就是“利益”。

一、从地理环境及战略利益分析

伊拉克位于西亚,是个地区大国,地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以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等国为邻。它是东西交通要冲,加之其低洼的地势地形、肥沃的平原和富庶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欧亚各民族贸易往来的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其国内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无论是从地缘战略还是从能源战略上看,中东的地位都至关重要,控制这一地带,是长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一直谋求而又从未能完全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1]这就表明了伊拉克在美国霸权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认为控制这一地区,就控制了东西方交通要塞,占据了世界的中心部位,也获得了石油资源的控制经营权。

二、从经济利益最大化分析

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是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又一原因。众所周知,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而中东是石油最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其海湾地区石油储量就达到了全球石油储量的2/3,是“世界石油宝库”。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能源消费国,目前的石油日均消费量约为1950万桶,占全球消费总量的1/4左右。[2]以上数字表明,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龙头,科技发展的前沿,它对石油依赖将日益严重,但其石油又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东。所以,美国政府认为必须先发制人,取得主动权,“最终实现操纵世界原油价格的石油战略”[3],从中获得自身所需求的利益。

三、从政治利益分析

1.美国霸权的进一步扩展

霸权,就是指一国以拥有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强势为前提,凭借这些强大的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对外扩张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成为北美近代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国家,为其对外扩张打下基础。二是通过美西战争,建立了北美霸权,乃至后来的美洲霸权。三是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霸主。四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失衡,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而新的还未建立,这就为美国霸权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因此,美国加紧全球战略扩张,表现出明显的单边主义倾向,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国际新秩序,尽可能地实现其超群的地位。而中东则是美国推行此战略极为重要的地区,更是其战略的基础。在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心目中,认为发动这场战争将会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利益,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2.美国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

美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舞台上起着重要作用。在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英法两国一直是以美国“盟国”身份参与世界各项事务,采取与美国一致的步调,而俄罗斯与中国则成为美国的“眼中钉”。

就中东地区而言,美国国家利益的界定是全球性的。美对伊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建立一个亲美的“民主”政权,而真正的意图则是为了对付伊朗、叙利亚等一些美国所谓的“无赖国家”,迫使他们与美合作。占领伊拉克,相当于占据了中东的心脏部位,从而对其他几国形成包围形势,这样就减少了对沙特阿拉伯的依赖,最后则向占据中东出发,实现其霸权梦想。

总之,国家利益才是美国所追求的真正目标。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以自身的实力为基础,在国际反恐行动日益高涨开展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自身的能源利益、地区利益、全球战略利益而发动的。无论伊拉克怎样去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论联合国安理会是否通过美国这一行动规划,伊拉克都在劫难逃。

[参考文献]

[1]崔长琦.伊拉克战争[D].北京:国际大学训练部,2003.

[2]王振华.美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N].人民日报,20030126(2).

[3]朱亚菲,史态钦.从“倒萨”战争看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加强油气合作的必要性[J].国际论坛,2003(3).

上一篇:秋天我们加油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观美国队长2有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