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战争对人类的影响(推荐8篇)

论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篇1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经历了3年多,以中朝两国人民的胜利,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失败而结束。这场战争无论是对中国、朝鲜、美国、苏联和日本,还是对远东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对中国的影响更加突出、更加深远。第一,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巩固了中国的人民政权。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不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还令其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纠合一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抗美援朝并取得胜利,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和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迷梦,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首要任务。这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朝鲜战争及其胜利极大地改善了新中国面对的安全形势,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创造了基本的外部环境。正如章百家指出的那样:朝鲜战争进行的三年,也是新中国不断巩固的三年。由抗美援朝而焕发起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成为推动中国国内各项社会改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动力。

第二,促进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推动了新中国的社会改革,为新中国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迫切需要集中精力医治多年战争造成的创伤,全力以赴重建家园。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破坏了新中国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所迫切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使新中国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就是要取得一个进行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得以保证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场战争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使经济生产、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度增长。可见,这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胜利,有利地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50多年来的和平经济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

第三,锻炼了中国军队,促进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朝鲜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但是参战军兵种之多是空前的,陆军、空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防空兵、通信兵、卫生部队和后勤部队等,都在这场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尤其是进行现代化战争的宝贵经验。这正如毛泽东所说:“朝鲜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第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新中国在解决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军队出兵朝鲜,敢于同不可一世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这一举动本身就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军队以弱胜强,在国际上更是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场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中国人民真正地扬眉吐气了,中华民族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经过这场战争,不论是当时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能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了。美国军政首脑从此都承认中国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之一。美国官方在总结朝鲜战争时说,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声誉和提高了地位。美国从此不敢再轻视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不得不把中国摆到适当的位置。“联合国军”第二位总司令李微奇在他的回忆录《朝鲜战争》一书中总结的一条教训,就是美国当初不相信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不相信中国人说话是算话的,没有重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正是总结了这一教训,在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地面部队才未敢越过北纬17°。总之,正如彭德怀所说的:“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1954年国际上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理所当然被邀请参加会议。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中国在解决亚洲重大问题上的地位。新中国刚成立时,美国在外交上对中国采取孤立政策,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和拒绝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朝鲜战争开始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6个,并且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朝鲜战争,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迅速扩大了。朝鲜停战以后,包括英、法、荷、意等在内的许多参加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的西方国家,于50年代中后期,先后恢复了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到50年代末,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翻了一番。70年代中期,在朝鲜战争中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国家除了美国外已先后同中国建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到100余个。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70年代末中美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有朝鲜战争这个因素在影响着。第五,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延缓了海峡两岸统一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计划着出兵台湾,解放台湾。但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当局立即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随后又纠集“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杜鲁门还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他说:“台湾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并声称要“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美军登陆朝鲜后,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中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此形势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是出兵援朝还是解放台湾?中国政府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朝鲜战争的爆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创造了良机,另一方面又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从中朝两国人民的利益着想,认识到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政府最后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虽然中国取得了这场的胜利,但因此而使中国人民解放军丧失了解放台湾的良机,使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一直坚持霸占台湾、澎湖、金马等岛屿。1955年1月24日,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要求使用武装部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8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1958年,美国进一步陈兵台湾海峡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炮轰金门、马祖岛。长期以来,美国不仅长期霸占台湾、金马等岛屿,而且美国军舰、军用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海和领空,从1958年9月7日到1971年底,中国政府已先后向美国提出497次严重警告。可见,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一直阻碍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直到50年后的今天,台湾的统一问题仍是中国政府摆在桌面上的问题,也是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第六,导致了中美之间20余年的敌对。朝鲜战争挫败了美国妄图以武力压服中国的战争计划,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侵略政策。但也使已经开始恶化的中美关系不可逆转,中断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中美关系呈现全面对抗的态势。1950年夏,美国政府确定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首先,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1951年5月18日,美国操纵联合国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法,禁止把313种战略物资运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任何国家不遵守此法案,就不给这些国家以任何援助。在美国的高压下,在1953年已有45个国家参与对中国实行禁运。1957年5月30日,美国重申将继续奉行对华全面禁运政策。其次,美国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1953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共产党中国政府不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作为中国的代表”的提案。1954年7月7日,艾森豪威尔爱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完全而且无可改变地反对在目前局势下接纳红色中国进入联合国”。1957年6月2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题为“我们对中国共产主义的政策”的演说中说“如果我们同中共建立关系,那是愚蠢的,因为这种关系会增强他们,伤害我们同我们朋友的能力”。因而,在历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美国一直阻挠中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仍把台湾蒋介石集团当作中国人民的代表。

总之,50多年来,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参考书籍: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李奇微回忆录》

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

论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篇2

在色彩无限发展的时代, 现代人的色彩感觉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 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适应生理本能和审美发展这两个方面的迫切需要。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来自艺术和自然中色彩的广泛影响, 而在这种长达几十万年的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原始本质, 就成为了人类最深层次的精神基础。那么, 最原始的色彩认知就伴随着人类原始本质的形成而随之产生了。

中华民族使用色彩的历史悠久绵长, 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期的岩画。在经过单色自然选择过程之后, 远古先民这种初步的自发性色彩意识,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 就形成了“黄帝染衣裳, 虞舜画衣冠, 五彩兼施。夏商仍之, 对于敷彩, 益知讲究”中所描述的五色体系。从那时起, 色彩便被非常讲究地运用在人的生活及礼仪之中。发展至周, 已有掌管图画之事的专人分工。目前, 我国最早出现的关于五色说的文字记载, 可以追溯到《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所述:“画缋之事杂五色”。发展至近现代, 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依旧会被作为东方色彩主要色彩观念和色彩形式的五彩体系不断影响着。

如果说“五色说”是中华民族色彩美学的基础, 那么中华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就是形成传统色彩知觉的思想基础。远古先人们认为, 我们生活的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由“五行”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成的 (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 。所有事物都处在“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不断轮回中。随着人们对色彩的认知程度不断地提高, 华夏先祖开始用青、赤、黄、黑、白来象征五行, 并根据五行的性质归纳出与“五行”相对应的色彩, 称其为“五色”。五色以黑、白二色为根本, 融合了具有辩证思维特点的阴阳色彩观“二气相交, 产生万物”的道家思想,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黑白二色为基础加上红、黄、蓝三原色产生五个正色的“五色观”。中华民族的色彩知觉相生相克、变化多彩的世界, 就是在五色与五行、五方、五音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在《淮南子》《吕氏春秋》中亦有表述, 比如其中观点认为世间万物都要顺应天意的色彩变化, 用五行规定衣、食、住、行的色彩变化, 甚至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去用五行五色去解释等。

二、儒家色彩美学思想

先秦时期, 中华古人的色彩观念, 已被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社会文化意念所替代, 并且产生了各自不同发展方向的色彩美学思想, 自此, 中国色彩的原始发展阶段基本告一段落,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从自发精神层次进入自觉精神层次的发展阶段。其中,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形成中华民族色彩美学思想基础。

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一生都极为推崇周礼, 从天道观念出发, 提出他的社会理想。在《大学》开头的一段话中他说:“古之欲明之德于天下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和, 致和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天下平。”寥寥数语却清楚地表达了他理想的“内圣外王之道”。在“礼崩乐坏”的奴隶社会末期, 孔子提出“仁”这个儒家的核心思想, 并严格按照周时之礼提出其色彩主张和观念, 要求色彩的使用必须从“礼”的规范出发, 以实现为“仁”为最终目的。或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使得儒家色彩观念在当时被赋予更加明显的社会现实意义。孔子在《论语·子罕》中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的这种观点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孔子居魏, 灵公与夫人同车, 使孔子为次乘, 招摇过市故有此言。”这就可以看出, 孔子对于色彩更加看重的是与“礼”相融、别具象征意义和运用规范的五色系统, 而不是视觉之色、情感之色。德行、尊卑、等级、秩序等伦理内容, 也被孔子用合乎“礼”之规范的五色系统去象征, 并与五常相对应。比如用色要合乎“礼”的规范, 否则就是非“礼”, 只有采用正德正色的“五色”才是正确的求美之道。因此儒家把色彩中的五色定为“正色”。对于“五色”之外的色彩, 孔子则有过很多斥责其他非正色的言论, 比如:“恶紫之夺朱”, 是说夺正不“仁”。即使对于黑白二色, 他亦认为“白当正白, 黑当正黑”。这些言论恰恰反映了合乎“礼”规范的、扶正为仁思想的具体色彩要求。在《论语·八佾》篇中,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关于绘事后素的解释众说纷纭, 郑玄注“绘画, 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 然后以素色分布其向以成其文, 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 亦需以礼成之”, 看来除绘画设色顺序外, 后说更符合儒家的色彩观念。

除了合乎“礼”的五色系统, 儒家色彩美学思想的另一主要特色则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关于政治, 伦理, 德行等;其二则要从不同的角度联想和想象自然, 即“比德”——一种类比思维。虽然在儒家学说中, 并没有对色彩“比德”做出过更加直接的表述, 但我们可以从儒家审美的“比德”观念中得到启示。《荀子》载:“夫玉者, 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 仁也;栗而理, 知也;坚刚而不屈, 义也;廉而不刿, 行也;折而不挠, 勇也;瑕适并见, 情也;扣之, 声清扬而运闻, 止辍然, 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 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 温润如玉’此之谓也。”这就是用自然事物与人的道德相对照, 把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 谓之“比德”。儒家的色彩观念与“比德”这种类比思维方式相互融合, 用色彩暗示人的美德, 从色彩的装饰象征中发现人的高尚人格, 这就是儒家认为色彩之所以美的最主要原因。儒家的这种类比思维方式对中国色彩体系形成特定的象征意义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我国的国粹——京剧, 在色彩的运用中就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象征意义, 特别是脸谱的用色, 通过不同的色彩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关云长的脸涂以红色, 取之忠勇之意;黑色表示刚直不阿, 所以才有了我们熟悉的清官黑脸包公;奸雄曹超以白脸示人白色, 取之奸诈阴险之意等。同时, 儒家的色彩体系也对民间传统色彩观念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中华民族尤其崇尚红色, 是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庄严, 所以有五星红旗, 国徽亦是红色的。人逢喜庆, 都要用红色来装饰, 婚嫁用红色, 春联也用红色;人行大运用“鸿运当头”去形容;受上级重用者为“红人”;古代美丽女子为“红颜”等。这些都是因为“红色”的类比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

儒家的色彩美学思想由后来的孟子继续充实完善。他提出色彩美感的共性认识:“目之于色, 有同美焉”。孟子的色彩观念虽然强调合乎“礼”的人的感觉之同, 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感觉之异的一面, 也就是忽视了人的色彩个性的发展。这种忽略个体的色彩审美之异的认识, 使东方色彩长期难有立体的发展。在这种限制人本身的色彩发现能力的观念影响下的色彩认识, 使得中国绘画史上很难看到同时期具有鲜明的色彩个性的绘画作品。

三、儒家色彩观对人类色彩本质的影响

孔子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提出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情感与理性的和谐, 就现在来看这的确已突破精神自发性的境界, 开始向自觉精神层次发展。但在后来的封建社会, 为了满足并适应统治阶层的需要, 独尊儒术被历代帝王和御用文人追捧成一种僵化的思想模式去顶礼膜拜, 它鼓励后人用古人之训制约后人的色彩本能正常发展, 这就导致中华民族色彩本能的发展出现一定的滞后性。在孔孟之后, 儒家的色彩美学思想曾有明显地发展, 如荀子在《正名篇》提出“心平愉, 则色不及人用, 而可以养目”。另外, 《吕氏春秋》的作者注意到从心理研究角度研究人对色彩的整体反映, 指出:“目之情欲色, 心弗乐, 五色在前弗视。乐之弗乐之者, 心也”, 又提出过:“树五色, 施五彩, 列文章养目之道也”。这种将色彩与人的生理、心理自然联系到一起的认识, 以及五彩五色对于视觉感官的积极影响, 在当时的西方色彩美学思想观念中也是难以想象的。可惜的是由于那时的社会已带有明显的“氏族整体”影响, 个性的发展被伦理道德及以“礼”论色的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因为在后世缺乏对这种认识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以致它们被忽视而流产与往日的经验之内。

儒家的色彩美学思想把色彩的美与“仁”“德”“善”结合为一, 在那个时代看, 的确很大程度上地促进了色彩的发展。只不过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 其精神在思想包袱重压之下踯躅不前, 而没有实现与时间的同步发展。前人之规成为一成不变的信条, 禁锢着个体色彩本能的向前发展, 这就直接导致了后人的艺术精神失去勃勃生机。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在封建社会初期, 儒家哲学、美学思想尚能推动色彩认知的广泛发展, 五色体系也曾产生过突出的色彩成就, 它推动社会更多的人接触色彩语言。但另一方面, 儒家扶正为“仁”的思想又用特定的正色观念对人的色彩感觉进行固化, 这种局限性归根到底就是儒家等级色彩观念的结果。如至今世界上许多人都知道黄色是中国皇帝的专用色, 这就是儒家等级色彩观念的结果。从社会意义上来看, 这种色彩的等级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色彩感觉在区域性特征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长于色彩变化的绘画也往往被局限在几种基本色相之内, 大自然中由七种光谱色的吸收与反射而呈现的丰富的色彩变化, 在东方却迟迟未被发现。这种现象证明, 人的观念影响态度, 态度制约感觉, 而感觉又反过来作用于观念这样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

四、总结

当古代中国发展至封建社会, 我国先民对色彩的认识已被儒家提倡的“正色”“上色”这种合乎“礼”的观念所限制。这种用色彩作为符号来定“礼仪”“伦常”明显带有功利和象征的特征。儒家从合乎“礼”的规定出发的对色彩的认识说明:早期的东方色彩美学思想带着人类早熟童年的特征。处于这种时期的东方古人, 由于精神的其他方面尚未同步发展, 所以, “在特定社会意识的作用之下往往极易出现单项选择。加上后来发展完善的封建社会观念进一步将其固化, 必然影响人的全面色彩审美观。这种状态决定东方人的色彩感觉长期被局限在五色体系之中, 并且时时出现向单色的复归意识”。

摘要:中华文明历经数个朝代的历史变迁, 具有传统特色的东方哲学就在包容与思考的不断积淀过程中形成了。而与东方哲学相互交融的色彩观也和中国文化一样深受各家学说的影响。其中, 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极为深恶痛绝的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 终其一生推崇周礼, 并以身作则地遵守“克己”“复礼”之规定。孔子对于色彩的研究也是效仿周时已初具规模的五行五色观。

关键词:五色观,儒家,礼,正色,色彩意识

参考文献

[1]郑许昌.《中国画全史》.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5.

[2]《四库全书》.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2.

[3]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 1990.

[4]安小兰译著.《荀子》.中华书局, 2007.

[5]万丽华, 蓝旭译著.《孟子》.中华书局, 2006.

[6]陆玖译著.《吕氏春秋》.中华书局, 2011.

论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科技;哲学;未来;人类生存

几千年来,尤其是近几百年来,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一直在追求一种确定性知识,企图用真理代替谬误,用知识代替意见。这往往产生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哲学和科学研究重点的转移,而这必然带来人们关注的问题转移;另一方面必将导致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研究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其结果是,促使人类认识的深化,从而带来科技的进步。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表明:早期的一些哲学家、科学家们在获得确定性的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重重挑战。鉴于科技的日新月异、文化的多元发展,本文试图分析人类未来的动态发展,探究科学、社会与人类未来的交互作用。

一、人类社会生存的现状与危机

关于“人类灭绝”、“世界末日”的谈论一直是热门话题,从2012年广为流传的玛雅人世界末日的预言,到层出不穷的灾难题材影片,这一话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内容,也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无比的焦虑与恐慌。近来,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一个由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对高科技的依赖可能给自身带来灭顶之灾,而这种情况最快于下个世纪出现。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尼克·博斯特罗姆在接受网络采访时表示:“人类的科技能力与人类运用这些能力的智慧正在展开一场重大比赛,我担心前者可能会遥遥领先于后者。”博斯特罗姆称,实际经验和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的一个世纪中,行星撞击地球、火山爆发、核爆炸等灾害并不足以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科技创新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他解释说,人类对于最新科技的了解并不完善,而正是那些人类没有掌握的“未知因素”最有可能导致人类灭绝。

二、对危机追根溯源

现代科技中的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很有可能有一天会变成人类的敌人,并给人们带来灭顶之灾。大多数学者认为,依赖高科技极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理由如下:

一方面,人类运用科技的智慧总是无法跟上飞速发展的科技能力,人类在发现并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之后有过一段时期的合理利用,但进入量子力学等领域之后,人类却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实际应用,只是这些学科真正能力的冰山一角。以合成生物学为例,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最初由Hobom B.于1980年提出来表述基因重组技术的,随着分子系统生物学的发展,2000年E. Kool在美国化学年会上重新提出来,2003年国际上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从基因片段、人工碱基DNA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分子、基因调控网络与信号传导路径到细胞的人工设计与合成,类似于现代集成型建筑工程,将工程学原理与方法應用于遗传工程与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领域,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与化学生物学一同构成系统生物技术的方法基础。然而,许多人只看到了这种做法的种种益处,却没有发现其背后的隐患,或者说即便看到了背后的隐患,如伦理学上的争议等,却依然以科学的名义继续向前。

另一方面,人类的科技水平是不断发展的,然而科技水平的发展并不会顾及运用者的能力与智慧。当科技的发展超出人类智慧的驾驭范围和使用能力范围之外,科技仍将继续发展。人类最终无法控制科技以及无法应对科技带来的问题,高科技将极有可能使人类灭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科技的智慧超越了人类的智慧,当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结合之后,依据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没有道德伦理限制的执行力,人类是很难与人工智能抗衡的,特别是在人类过度依赖于高科技产品,进入数字化生活之后,这一隐患逐步加大,我们很难想象有一天全世界的网络同时崩溃,电子产品全部失灵到底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在长期依赖电子产品而丧失一些基本生活能力的今天,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假设与反驳

虽然这一观点很难被反对,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反对的理由存在。比如,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总是能驾驭科技的,人一定会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有效地进行避免措施的,人工智能是无法超越人脑的机能的等等。对于这些观点,另一些学者反驳的理由是:负责科技的发展的人是不会顾及使用者是否可以驾驭的。作为发展科技的人,除了有基本的道德伦理观可以限制其不将技术用于制造灾难以外,我们很难限制其行为。上海的大学宿舍毒杀舍友的案例就是说明这一问题很好的例证。甚至有学者更加怀疑有些科学工作者可以预见到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隐患,以及极度怀疑在发现这些隐患后是否能终止某项科学技术的研究。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他们人生的成就。试想,如果人类没有原子弹的话,生活会不会更加美好?原子弹对我们而言是必要的吗?

比起让人望而生畏的高科技,或许大自然的山水草木会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鸟语花香、清泉流水更让人觉得亲近。因为它们才是人类的伙伴,是人类永恒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生物学的新军——合成生物学-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4期(46).

[2] 徐飞等.科技文明的代价-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与对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 谢长生.人类文明的基石:材料科学技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 杨庆旺.科技上下五千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社,1994.

[5] 肖飞.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7] 库浩.人与地球共存亡.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8.

[8] 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论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篇4

神奇的蜂产品-试论蜜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展望(2)

四、蜂产品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2.高血脂、高血压 保加利亚格奥尔娃等(1975年)报道用蜂花粉治疗高血脂60例患者,连续服用30天,结果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均有明显降低,降低血脂使动脉粥样硬化有好转.

作 者:赵敏 冯建新  作者单位: 刊 名:养生月刊 英文刊名:HEALTH PRESERVING 年,卷(期):2008 29(12) 分类号: 关键词: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教学设计 篇5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教学设计

河南省南阳市七小

万晓艳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河南省南阳市第七小学 万晓艳

一、教材分析

战争是一个离儿童生活较远的话题。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两个方面来认识战争。在本课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上仍然在不断发生的战争与冲突,激发学生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通过对比体会战争中的儿童生活有多么困苦与艰辛,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进而从战争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战争后遗症等角度,让学生看到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深远影响,懂得和平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感悟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三、学情分析:

战争引发的多种灾难和影响,对于现在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儿童来说,不容易理解。如何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通过课堂上展示相互启发、感染,引导孩子们探究性解决问题。

1.课前预习,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准备以恰当的方式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四、教学准备

2.调查经历过重庆大轰炸的老人,请他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和感受。3.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和相关历史知识水平等学情。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可今天的伊拉克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出示课本48页图片1)请看,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

2.(出示课本48页图片2)战争也让伊拉克人民的家园变成了废墟,曾经朝夕相处的乐土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3.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他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二)活动一:了解战争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初步感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20世纪的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9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填写完整的表格,让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内容是否一致。(出示表格的前3项内容)从表格里的这几组(红色)数据中,你发现世界大战的影响范围有多大?你有什么感想? 3.这两次世界大战战争费用分别是多少?造成了多大的财产损失?(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也许这些抽象的数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财产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可下面的这些图片资料,就是历史最有力的证据──(出示二战期间上海、伦敦、斯大林格勒、华沙等地被轰炸为废墟的一组图片,教师简短介绍。)

看了这一组历史照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一次战争就意味着城市的毁灭以及众多的百姓无家可归。刚才的统计数据和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足以证明战争对财产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板书:财产的损失)

4.战争的双方本身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和军费,因而世界大战也是全人类最沉重的经济负担。伊拉克战争已经让美国耗费了5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十多年的全部工农业生产总值。孩子们,假如没有战争,你最希望把这些费用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教师随机点评)

(三)活动二:深入探讨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1.战争对财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损失让我们深感痛心,可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却更让人恐惧和震惊。谁来告诉大家,两次世界大战分别伤亡了多少人?总共伤亡了多少人?(9000万)

2.很难想象,9000万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打败德国法西斯,美英盟军成功地演绎了诺曼底登陆,可无数的盟军士兵为了这场正义之战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播放诺曼底登陆电影剪辑片段)

3.看了刚才的电影片段,最让你震撼的镜头是什么?

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同样的残酷而惨烈,每场战争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双方士兵的生命,这是人类的灾难和悲哀。(板书:生命的摧残)

4.第二次世界大战曾波及我们的家乡重庆。令重庆人永志不忘的是日军对重庆进行的长达5年的野蛮轰炸──(播放重庆大轰炸剪辑)

从刚才的镜头中,你看到了战争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5.今天的伊拉克,久经战乱却仍然硝烟弥漫,给当地的每个家庭和无辜的孩子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刻骨铭心的伤害。(出示伊拉克少女的日记)看了照片中的女孩写的这些日记,不知道同学们心里是什么感受?谁来说说战争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哪些悲剧和影响?

6.战争就这样夺走众多无辜百姓的幸福和欢乐。无论是战争的发动国,还是受害国,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无辜的人民群众。即使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也同样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和伤害。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播放信件内容录音片段)

(四)活动三:认识战争后遗症

1.战争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瞬间消失,战争灾难中的每个家庭是那样的不幸。战争结束了,可战争带来的灾害就彻底结束了吗?有一个日本小女孩,用她短暂的一生,向人们诉说了在战争后发生的一个悲痛故事──(出示课本51页下图)谁来讲讲左左木贞子的故事?

2.听了这个日本女孩的故事,谁来说说自己的感想?(师点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战争遗留下的伤害并没有结束,这就是战争的后遗症)(板书:战争后遗症)

3.战争还会留下哪些严重的后遗症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海湾地区和伊拉克的难民营里去调查一下,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0页,认真阅读相关图片,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先各小组进行交流,准备好在全班发表自己的见解。4.准备好了吗?谁先来交流?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或评价:

(1)在今天的伊拉克,粮食药品极度贫乏,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伊拉克人民的生存。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今天有什么不同?你对他们今后的命运最关注的是什么?

缺衣少食又会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有什么影响?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什么影响?(2)战争所造成的物质损失,也许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却久久难以平复。我们想知道,战争会给人们留下怎样的心灵创伤?(3)战争也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和影响,海湾战争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警惕,谁来给大家交流这方面的资料?

(4)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可一次小小的战争就足以让她毁于一旦。你知道哪些人类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和践踏呢?

(五)激情结课

1.这节课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战争引发的巨大灾难。假如你是一个伊拉克孩子,此刻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其实,全世界人民也深切体会到了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因此,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请看!(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背景音乐和反战游行图片)

结束语:我们相信,和平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力量,它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篇6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四、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五、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一太平天国运动。

【相关阅读】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法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后,英,发,美,俄等过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耻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夺取了许多利益,由此改变了清政府的国家主权地位,具体表现是: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鸦片战争后俄国透过各种条约侵吞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十使中国遭受了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英国割占香港岛,建立了一个进攻中国的桥头堡,《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之后列强有在五口逐渐建立租界,这使得在中国东南沿海就出现了第一批半殖民性质的城市,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2。中国关税自主权被剥夺。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政府务必同英国政府商定,战后西方列强取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这样中国海关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的作用丧失,反而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的工具。

3。巩同国防的重要权利---海关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也允许侵略者兵舰和商船巡行与各口岸,为殖民主义者的侵华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

4。规定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国首先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了清政府给一国家的特权和利益,其他国家都能够享受。此外,条约虽未提到鸦片贸易,但鸦片贸易实际以得到清政府的默许。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古老的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样的社会还能是封建社会吗?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前,地丰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大矛盾:既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不一样,“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丰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之后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

四、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的压制反清和进步的思想,乾嘉学派的一些读书人,也只是埋首故纸堆,绝口不谈政治,那时,中国思想“万马齐暗”死气沉沉。

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斗一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他们开始应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魏源也是新思想的侣导者。他不仅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我制造船炮。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大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新思想是主张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我一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用心作用。

魏源向两方学习的思想启迪了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应对现实,放眼环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其中重要的有姚莹的(糠?纪行),徐继深的(瀛环志略)。此外,中国还出版了几十种介绍西方军器制造的书籍,涌现了一些研制新式兵器的专家。

林则徐,魏源等人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这就是那个时代新思想的特色。

新思想萌发的另一表现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59年冬,洪仁轩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一(资政新篇)他针对太平天国存在的严重问题,从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改革意见,他不仅仅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主张效法西方民主政治。(资政新篇)虽然没能实现,但他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是时代巨变,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他们中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付之实践。太平天国时期,洪仁轩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它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些新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派都产生了影响。

五、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一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把负担加在劳动人民的身上在旧税之外巧立名目,增加捐税,地方官乘机敲诈勒索,使广大的劳动人民濒于绝境,许多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由于鸦片走私和五口通商,使中国的白银超多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老百姓完粮纳税都要用银两,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广大人民对清政府的统治日益不满。

简析美墨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篇7

1936年,原属于墨西哥的德克萨斯宣布独立,成立德克萨斯共和国并强调格兰德河为其边界。墨西哥不承认德克萨斯独立,更不同意格兰德河为其边界。1845年美国宣布如果德克萨斯愿意加入美国,美国将承认格兰德河为其边界,同年德克萨斯加入美国成为其第28个州。美国的这一举动大大激怒了墨西哥,墨西哥认为美国在干涉其内政,并于1846年4月发动对美的战争。美墨战争持续了一年多,最终以美国的胜利宣告结束。这场战争不仅使美国获得了大片土地,也对美国的奴隶制和西进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主要影响

美墨战争对美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土面积扩大。1847年墨西哥首都沦陷,随之墨西哥投降并开始与美国谈判,双方于1848年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和平条约。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全部土地,内达华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的大部分土地以及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的部分地区;墨西哥同意德克萨斯州归入美国并且以格兰德河为两国界限。这些土地面积占墨西哥全部领土的一半多,大于法德两国的领土面积之和,比1803年购得的路易斯安那还要大,美国从此获得了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大片土地的获得不仅使得美国领土面积大大增加,西部广袤的土地也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草地、平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加利福尼亚州的获得,使得美国领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这为其开展与东方的贸易提供了便利并且为美国政治军事力量在亚洲太平洋的增长做了铺垫。

2.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矛盾激化。美国南北方在奴隶制上的矛盾由来已久,两者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他们对奴隶制的不同态度。南方以发展种植园经济为主,烟草、大米、棉花是其主要作物,需要大量的奴隶作为劳动力来种植这些作物,奴隶制是南方种植园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北方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主要包括纺织业、造船业、服装行业等,吸收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大部分北方人对奴隶制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奴隶制是残暴没有人性的,废奴主义者们加入并组织了很多废奴运动。

美墨战争的结束使美国增加了大片的土地,同时也让奴隶制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的问题成为当时美国棘手的政治难题。南方的极端主义者认为所有从墨西哥手里得到的土地都应该向奴隶主开放。种植园单一的经济作物对土地消耗大,南方土地肥力很快耗尽,因此需要向西扩张,获得更多肥沃土地来发展种植园经济,同时奴隶主希望通过新建蓄奴州来挽救奴隶制;北方则认为新的土地上应该杜绝发展奴隶制,不允许奴隶制扩张,这样慢慢的奴隶制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南北方就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的问题各持己见,部分温和派认为可以先让人们(支持或不支持奴隶制)进入新土地生活,等到新土地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成为美国一个州时,由该州的人决定其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直到1849年加利福尼亚州请求以自由州的身份加入联邦成为州,经过一番关于蓄奴和反蓄奴的激烈争执,美国通过了1850年妥协案,关于奴隶制的问题才得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

3.推动西进运动的发展及西部的开发。美墨战争以美国的胜利宣告结束,尽管战争过程中美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西部广阔土地的获得,对于推动西进运动的发展,西部的开发及美国经济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西部领土广阔,土壤肥沃,有广袤的平原及大草原,气候适宜,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西海岸优良的港口,漫长的海岸线,缩短了美国与东方贸易的通道;投机商和冒险家的宣传,使得人们认为,西部是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及实现美国梦的无限美好的土地。加上美国政府鼓励性的政策法规,大批美国人举家搬迁,从东部迁入杳无人烟的西部进行开垦开发。

1848年旧金山金矿的发现在美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淘金热的兴起更是为西进运动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大批美国人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加入了淘金热的大军,涌入加州。淘金热不仅在加州,也在西部各州迅速发展,包括内达华州、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等。1848年初加州外来人口只有不到1000人,到了1849年底,外来人口已达到10万人之多。大量移民的涌入,带动了西部服务业、工业、交通业的飞速发展,也加快了加州加入美国的步伐,1850年9月,加州成为美国第31个州。

三、小结

美墨战争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领土面积的不断扩大,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西进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西部的开发,同时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问题,也为日后南北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Keith W.Oslon,Wood Grey.An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United State Information History,1994.

[2]黄安年.美墨战争简述[J].军事历史,1993(5):27-29.

[3]刘国柱.美墨战争:土地的魅力与海洋的诱惑[J].河北学刊,1995:102-104.

浅谈人类战争对于科技进步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战争;科技;武器;信息;科技革命

战争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社会现象,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战争的出现是人类为了资源和利益而发动的,它是人类兽性的一种表达,但它反过来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是一个经常性话题,各个时代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都在对战争的动因、战争的手段、和战后的后果进行不断的深入理解和认识,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争所带来的影响也各有不同。

一、战争对于科学技术主体——人的筛选作用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论是战争还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中都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战争中,人即使参与者又是掌控者。所有的战争无不意味着伤亡,在这一过程中就形成了,如同生物进化一样的定则——适者生存。纵观各个时代的战争,往往会淘汰掉一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群体。这些群体或是身体素质不佳或是智力因素不佳,亦或是技术知识经验不足等等。他们不能在战争中适应变化迅速的战场,从而战死杀场,而那些精锐的兵力人员即战胜方,会被保留下来。而通过战争获胜的人员,会在战争中增长极为可贵的经验和知识。

通过战争就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而言要优越于其他人,拥有强健的体魄;其次,就其智力因素来看,应该比失败的人具有更为敏锐的头脑,可以适应多变的战场;再者,就其领导阶级来看要优越于那些战败方,他们拥有更为先进的作战模式,掌握了先进的理论。这样,通过战争的优胜劣汰,天然的过滤掉一些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群,留下了具有一定优势的人,这就对于科技发展的主动因素——人,做了一次精心的筛选,留下了优秀的部分,为今后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精锐的后备军,有效地引导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并且这些获胜者一般都是与先进的武器相联系,这就更有利于人类站在前人的高度上继续发展,从而实现科学技术的再次腾飞。例如:罗马人通过不断学习周围先进的埃及文化、希腊文化、两河流域的经典,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巨大成功,而且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融合,将不同的文明吸收与此,创造了罗马的辉煌,人类的辉煌。

二、战争工具武器——对于科技进步的作用

战争中除了主题因素人之外,还拥有者其他的众多因素,而且其中的每个因素,都不可缺少,它们互相影响协调共同来达到战胜的目的。例如用何种武器取胜,作战中的信息传递技术,现代战争中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一)战争武器材质推动科技发展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的长河,从最初的人兽之战开始,直到现在的星球空间大战,我们不难看出战争发展一直在迫使武器的进步,从而客观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单一的石器木制工具——石头、棍棒发展到合成工具——弓箭,这一武器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向前迈进。再之后的青铜器的武器矛、戟的出现,至后来铁制武器的应用。制造武器的材料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又不禁引起其他产业的技术发展。冶铜冶铁业的不断进步,随后简单的单一材质的武器也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于是合金技术出现并迅速发展。新材料不断问世,钛、铬等新兴的高强度金属合金不断被制造,从而在无声地推动科技进步,我们可以看出战争要求人类发明使用新材质,新技术,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二)武器的形式促进科技进步

除了武器的材质之外,武器的形式也不断变化,从早期的弓箭,到之后的矛、戟、刀剑,再到稍后的大炮、坦克、轰炸机、导弹,武器的形式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了应对这些变化,科学技术需要不断进步,与之相适应。这便要求科学技术各个学科作出相应的进步。如大炮的研制,需要适当的化学药剂配比,这就要求化学飞速发展,来满足这一需要;导弹的发射,要求数学计算的高度发达,这就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电子技术发展;核弹的研制则需要高精尖的物理知识,这不得不促进物理学的进步;而且这些学科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互相渗透互相搀扶,融为一体,推动着整个科学技术向前迈进。

(三)武器的攻击力要求科技发展

武器的攻击力是战争取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指标。在战争要求下,奴隶社会开始,从中国利用杠杆原理的连弩车,到现代远程导弹。我们不难发现,远程作战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形成要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强劲支持。从第一次科技革命动力问题的解放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店里的应用,再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影响下,武器的装备也趋向于智能化。并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军队在战场上精确地打击与远距离打击的能力,产生了现代战争与以往任何时代的巨大变化。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设计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这无疑扩大了战争的适用范围,满足了现代战争的需要,从而促成现在世界新格局。

三、战争中信息传递的要求促进科技发展

信息在战争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最早的战争中仅依靠人类的话语交流信息,到之后的文字信息传递,这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之后传递信息的烽火台,利用了热浮力原理制作而成的孔明灯等等,都是战争信息传递需求下的产物。但是这些随着战争的发展,远远不满足到战争中大量的信息快速传递的需求,于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信息传递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在19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应用预示着电气化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阵地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迅速安全,从而引发了战争形态的变化。

现代战争的主要特征几乎都在这一阶段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参战国凭借发达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使军队的武器装备更加现代化,同时产生了空军及空降兵,更先进的火炮、坦克、舰艇、飞机、通讯设施、单兵武器被广泛地应用于战场。二战后期,德国发明并使用了导弹,为人类向外层空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使用了原子弹,使核武器进入战争领域。同时电话电报的使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战争获胜的概率,各个国家都要求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从而增添在战争中取胜的筹码。

四、庞大的战争消耗要求科技进步

与以往的作战方式不同,越来越多的战争所含的高科技因素在不断增强。战争消耗剧增,更加依赖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的有效的结合。任何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都会是一场消耗巨大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双方共耗资100多亿美元;英阿马岛之战,双方共耗资50亿美元;仅持续42天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总共耗资却高达600亿美元。这些高额耗资,主要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如电子设备、飞机、坦克、舰艇、导弹等损耗的相应经费。同时,战争中必须及时补充和维修损坏的武器装备,战后需要恢复编制装备,平时武器装备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和研制生产,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批资金,都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来补给战争的需要。

所以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看出,战争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使整个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而且极其深刻地推动着军事领域的变革,使传统意义上的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实现了向陆地、海洋、空中、太空、电磁、网络一体化战场的质的改变。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战争,可以说是科技水平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能够掌握先进的战争手段。因此,科学技术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转化成各种新式武器装备,进而直接推动着战争方式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牛东霞.8—11诺曼人的战争和贸易[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李尚益,贺少华,李德才.科学技术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关系及历史启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6).

[3]王凯东.科学技术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关系及历史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苗东升.复杂性科学与战争转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01).

[5]贾溪,石红聚.知识战争的要素分析[J].解放军报,2010,(09).

【作者简介】

上一篇:祖**亲的生日150字作文下一篇:语文教研计划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