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院应急管理弹性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医院处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哨位置,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对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应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基于对应急管理弹性能力概念及构成要素的详细阐述,构建出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的理论框架,进而分析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提高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处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哨位置,承担着提供医疗救助与心理支持的重大任务。面对短时间内大规模患者的集中救治需要,医院面临着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尽可能地降低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并具备从事件中迅速恢复的能力是医院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引入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弹性”的定义及应用研究,在结合医疗机构应急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理论框架,深入分析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和提高医院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

医院作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在承担相关紧急医疗救治任务中发挥着一线重要作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具备的突发性、风险性、传播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2],医院在应急管理中往往存在着应急管理流程复杂、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医疗资源不足以及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不畅等问题。

1.1应急管理流程复杂

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短时间内快速、安全、有序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公立医院受管理体制的限制,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流程复杂、事件处理程序繁琐、部门协调不畅等情况[3]。在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重大事故、疫情等事件的处理上,由事件发生到响应的时间过长,同时应急工作人员分工及配合上存在间隙,部门间配合不通畅,在重大问题的处置上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确甚至推诿等情况,造成了应急处理时间上的拖沓,给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1.2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应急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快速反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保障[4]。医院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存在针对性、操作性不足的问题,某些部门对于应急处置方面的职责不够明确,应急性具体操作的措施也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常态化的应急管理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应急预案演练,并在各部门的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联动协作机制尚未规范化和制度化。

1.3应急保障资源不足

应急保障资源主要包括应急物资保障、应急人员保障以及技术保障等方面,而医院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保障资源有所不足。具体表现在:应急物资缺乏统筹调配及管理,难以满足峰值期间的物资需要[5];部分公立医院受规模、条件的限制,应急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或临床专业技术人员转化而来,同时在事件发生时往往由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缺少专业化的应急人员配置。

1.4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及协调联动机制

高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在医疗应急网络协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及时预警、快速响应、强化协同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医院的信息沟通及协调机制存在一定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表现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事件初发期,由于医院信息沟通层级过多、响应较慢,不能做到及时预警和有效防范;其次是事件暴发期,医院并未与社会其他部门建立规范、及时、顺畅的信息传递机制,严重影响各部门间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应对;最后在事件持久期,医院缺少与其他医疗机构关于应急资源情况的沟通以及救治患者分流的协调联动渠道,无法充分、有效地调动区域内不同医疗救治主体间的协同应急能力,不利于持久期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2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的相关理论框架

2.1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1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概念“弹性”一词最早是由Holing[6]提出的,用于定义一个生态系统吸收变化的能力,更多情况下表示的是一种缓冲能力。弹性的概念已被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主要用于描述某个特定系统在适应外部影响并能从巨大冲击中恢复至事前运行水平的能力。如Timothy[7]认为弹性是在一定区域规模和城市中,特定的非结构化系统应对极端事件的吸收适应能力。Camilla[8]提出监控、预测、反应和学习是建立弹性组织所必需的基本原则。倪慧荟等[9]认为机构弹性是指一个风险事件管理机构对处置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功能水平下降的适应能力以及从一个可接受的低运行水平恢复到初始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钟琪等[10]将区域弹性定义为:一个区域在遭受危机时除了损失外所剩余能量的总体度量,这体现区域经历危机后从破坏中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甚至于转危为机,创新发展的能力。

结合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本文将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定义为:“医院在应对危机时所具备的抵抗其影响、从中迅速恢复以及危机后适应新情况、新环境的综合能力”。

2.1.2医院应急管理弹性的构成要素根据上述的概

念,医院应急管理弹性的构成要素应当从内部、时间以及外部3个维度进行概括,分别对应为“抵抗力”“恢复力”以及“创新力”,见表1。

2.2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的理论框架

根据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构成要素,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对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进行建设,见图1。

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关键环节分析

3.1提高医院层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鲁棒性

鲁棒性指的是系统的稳健性,表示在异常或者危险情况下系统的生存能力[11],医院在抵御危机及其影响时的鲁棒性是医院抵抗能力建设的前提条件。医院的应急管理系统可视作一个不确定的复杂系统,有很多因素能对该系统产生扰动影响,包括但不局限于社会、经济、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的突发性、公共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需做好事前的常态化应急管理是提高鲁棒性的重要环节。

对于医院层面来说,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鲁棒性,首先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警指标体系对新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感度,避免事件发生后才能监测到的弊端。同时要积极融入区域医疗中心,做好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信息对接,为医院层面的应对提供宝贵的时间。其次通过组织长期按照预案坚持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可以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展现出极大的鲁棒性[12]。因此医院应当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及时完善应急工作流程,确保过程中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最后为避免医院在应急中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平时就应当储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同时在人员与技术方面,建立起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培训演练,提高战时应急水平[13]。

3.2搭建高效的区域应急协同网络

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抵抗能力是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医院在应对危机事件中能够恢复的速度则是衡量应急管理弹性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为使自身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迅速恢复到理想状态,医院层面应当建立起高效的区域应急协同网络。不仅要注重医院内部各个应急管理主体间的协同,而且不能忽视同政府相关部门、其他医疗机构以及科研机构等外部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并在提高各主体协同性的基础上增加协同网络的反应性和适应性。

区域应急协同网络表现出的高效性涵盖区域内各应急主体在内的区域应急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各主体所具备的应急水平,而且取决于应急协同网络内的信息渠道以及协调联动机制的水平。区域应急协同网络的建立应当包括两大要素,第一是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第二是多主体协调联动应急机制,目的是保证医院在经历恢复期时具备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支持。因此,高效的区域应急协同网络使各应急主体在充分发挥自身应急水平的同时,通过顺畅的信息渠道和有效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增强医院的恢复能力建设。见图2。

3.3加强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创新能力

医院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中往往忽视事后的反馈工作,但这一反馈环节对于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同样至关重要[14]。医院的创新能力指的是医院不仅需要恢复到理想的运行水平,而且还应当积极适应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新环境,并从突发事件中学习应急经验,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应急管理水平。医院层面的创新能力建设应当包括:(1)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应及时召开经验总结会议,对医院内部各应急主体在应急过程中的措施与效果进行评价;(2)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重点是完善应急预案和健全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减少因管理流程不畅造成的应急迟缓;(3)推动相关学科之间协同发展,加强临床治疗、科学研究、疾病控制的有效协同,据此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资源相互整合[15];(4)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重点是高素质、专业化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逐步提升各类人员的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3.4建立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评价体系

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评价是医院层面认清自身应急管理水平和找出应急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医院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根据研究对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的界定,可以对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评价体系进行逐层分解,首先将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作为目标层,然后逐层向下分解为中间层,即事前抵抗能力、事中恢复能力、事后创新能力,最后根据中间层指标的特征,继续向下分解为具体指标层。由于不同医院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所面临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和强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具体指标层的选取应当确保具备针对性。通过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医院在应急管理弹性能力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发挥医院应急管理弹性能力评价在识别医院应急管理系统薄弱环节中的作用,逐步促进医院层面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德海,王维国,孙康.基于演化博弈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景预测模型与防控措施[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

(5):937-946.

[2]张锋.基于大数据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治理研究[J].理论视野,2020,32(9):67-73.

[3]梁世艳.公立医院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0):1453-1455.

[4]钱玮,吴李鸣,陈侃伦,等.大型公立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及协同运行的实践探索[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

(5):53-56.

[5]沈兵,尤健,李晶慧,等.大型城市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4):1-4.

[6]HOLLINGC.Resilienceandstabilityofecologicalsystems[J].An⁃nualReviewofEcologyandSystematics,1973(4):1-23.

[7]TIMOTHYM,STEPHANIEC,DARRENC.Fosteringresiliencetoextremeeventswithininfrastructuresystems:characterizingdeci⁃sioncontextsformitigationandadaptation[J].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2008,34(2):310-318.

[8]CAMILLAKT,EIRIKA,AUDMW.Buildingresilienceintoemergencymanagement[J].SafetyScience,2012,156(3):1960-1966.

[9]倪慧荟,陈安.应急管理中的机构弹性评估模型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9):36-42.

[10]钟琪,戚巍.基于态势管理的区域弹性评估模型[J].经济管理,2010,32(8):32-37.

[11]吕大刚,宋鹏彦,崔双双,等.结构鲁棒性及其评价指标[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11):44-54.

[12]张英菊.基于弹性视角的应急预案有效性评价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5(4):107-109.

[13]李昕昀,高红霞,方鹏骞.新冠肺炎疫情下公立医院危机管理能力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4):245-247.

[14]曹红梅,韩光曙,顾海,等.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4):11-14.

[15]张皓,陈山泉,王小合,等.基于PCIC的公立医院应对突发疫情整合治理策略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7):9-13.■

上一篇:建设和优化基于创新意识的高校财政课程下一篇: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