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校园欺凌事件观后感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面对面校园欺凌事件观后感(共12篇)

面对面校园欺凌事件观后感 篇1

短片中的宗爸给我们讲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防范校园欺凌等问题,让我心有感触。

首先,多交朋友是防止校园欺凌的好方法。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当然交朋友一定要交积极向上、善良诚信的同学,否则自己也会被带坏。有了朋友,当你被欺负的时候,朋友见了一定会帮助你解决问题。有一次,我在学校遇到一个楼下班的同学,他不知为什么打了我一下,我问他为什么打我?他却一副趾高气扬地样子,一边狞笑着一边伸出小拇指向下说:“小子,我就想打你,怎么着?”我一听恼了,这语气,这手势分明是瞧不起人,挑衅嘛。我也顺手打了他一下,他哪肯罢休,正准备向我开战时,我的好朋友经过这里,我忙叫住他:“帮我,这个人故意欺负我。”好朋友一听火了:“岂有此理,竟敢欺负我哥们,你再试试。”朋友袖子一撸,那人见势不利,拔腿就跑了。此该,我深刻地感受到有朋友是多么重要。

面对面校园欺凌事件观后感 篇2

本该是“天真无邪”“花样年华”的未成年人,他们却以欺凌方式改写了跟“恰同学少年”应有的人际交往关系。需要思考的是:究竟是什么使得他们的心灵发生扭曲,如何解决当下日益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人性出发,来探讨如何抑制和消除校园欺凌。

一、校园欺凌源自人性之恶

人性问题十分复杂,人性善或人性恶的观点都有学理依据。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需要对人性之恶有一定的认识,并保持一定的警惕,针对人性之恶需要发挥学校纪律和国家法律的威慑作用。人性的善恶一直是纷争的话题,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明矣”。应该说,人的本性究竟如何,其实都只是思想家们的假设。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行善作恶的行为不仅与人的本性有关,也与人生活的环境、受到的教育影响有关。如果从校园欺凌现象去追问人性的源头,不能不承认人性中有恶的成分,尽管不能夸大这一恶的性质,但也不能否认人性有恶的一面。

《荀子·性恶》中对人性的恶有过严密的阐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的善良行为是人努力改造恶的结果。因此,社会一定需要教育教化,才有和谐的秩序,最终走向安定太平。荀子认定人性恶的论证思路也是从社会乱象回溯到人性的源头。人源自动物,在某些方面依然保存着动物的兽性。但是,人毕竟不同于动物,人还有理性的一面,还有良知、良心和良能,还有人道、人文的一面。从人类的历史来看,人性的善在不断地抑制恶,总体而言,人类是朝着文明的方向在前行。但在进步的过程中,人性的恶总是会冲动性地显露出来,校园欺凌就是人性之恶在特定条件下爆发的表现。

二、学校教育亟待加强对人性的认识

从一定程度讲,校园欺凌是学校教育忽视人性、忽视让学生认识人性的必然结果。学校教育应该发挥“善者伪”的教育功能,即通过教育,导引学生走向至善境界。但是如何达成这样的目标,无论是在教育理论层面还是在教育实践层面都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实践层面,无论是学校的培养目标还是课程内容,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德育工作,都缺乏人性论的内容。教育者组织的很多教育活动都预设了追求善的目标,也催生了学生善的行为效果,但是,追求善的目标,需要以认识人性为起点。在教育理论层面,就笔者视野所及,还没有哪一本教育学教材关涉人性问题,在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领域,也几乎无人提及培养学生认识人性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没有人思考教育与人性的关系,事实上,2009年的教育基本理论年会主题就是“教育与人性”。因此,从整体上看,教育活动的展开似乎知道向哪里去,但却不知道从哪里来,不清楚教育的人性起点是什么;若说教育有人性的起点,那人们也是无意识地把人性善作为起点。

从人性的观点看,人之所以需要教育,正是因为人性中存在恶的“基因”。但在强调人性善的社会里,因为对人性恶缺乏基本的共识,导致向善教育的简单化,具体表现有:第一,提倡助人为乐的精神,鼓励学生做好事,鼓励学生团结合作,这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但是这种向善教育模式也有消极影响,偶尔无私奉献不难,难的是持续地无私奉献;团结合作是好事,怎么团结合作却是难事。这都涉及人与人的交往、关涉人性的善恶问题。第二,用敌我二分的标准对人群划界,鼓励学生区别性地对待,这同样关涉人性善恶问题。用某种特定的标准把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群分为敌人与朋友,把某些人设定为自己的朋友,把另外一些人设定为自己的敌人。这样的二元划界思维长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学生就会在校园群体生活中无意识地把与自己利益一致的人视为朋友,与自己利益有冲突的人视为敌人。由此对自己的朋友采取向善的方式,对自己的对手采取残酷、残忍的方式。校园欺凌就是这种二元划界的思维方式发展到极端的表现形式。校园欺凌者一方面意识不到自己人性之恶的膨胀和丑陋,同时又有意或无意地扩大对所谓“敌手”的恶意;一方面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表现得很有善意和仗义,但同时会采取欺凌的方式对付对手或者竞争者。在事态有利于自己的情势下,欺凌者就凭借自己或群体的势力肆意欺凌所谓的对手。因此,我们不能不说,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与教育忽视人性有相当的关联性。

三、过于宽松的惩戒难以对人性之恶产生威慑力

校园欺凌者理应受到相应的惩戒,只有这些惩戒产生相当强的威慑力才能抑制校园欺凌现象的蔓延。现代文明的惩戒方式主要表现在经济层面和行动限制上。在经济层面上的惩戒,是赔偿受害者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损失,以及赔偿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在身体层面,惩戒不伤害身体,这也是学校中惩戒与体罚的本质区别所在。身体上的惩戒主要是限制欺凌者的自由。就惩罚的严厉程度而言,分为学校内部的纪律惩戒与社会法律层面的惩戒。当下处理校园欺凌的惩戒标准失之于宽松。首先,对校园欺凌认定的标准过高,如果受害者没有出现严重的皮肉之伤,一般会被认定为是学生之间的普通纠纷,而不会被认定是严重的人身伤害事件。其次,惩戒的力度过小,与欧美国家的严厉程度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惩戒力度有相当大的差距。再次,对欺凌者的隐私保护过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案件不进行公开审判,以免影响他们日后的生活,这有一定的人道性,但客观上也削弱了惩戒的威慑力。最后,学校内部的惩戒往往形同虚设,没有具体细化条款,缺乏专业人员的监督执行,等等。此外,欺凌者之所以敢欺凌弱者,不仅仅是因欺凌者本人强势或者同伴群体强势,被欺凌者受“家丑不可外扬”“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等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不想声张,导致欺凌者的后续行为更加有恃无恐。

四、消解校园欺凌的基本思路

面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日益蔓延,当下开展的专项整治应该会取得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校园欺凌的隐秘性、复杂性决定了整治的艰巨性、艰难性,因此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抑制和消减校园欺凌现象的努力应该具有持续性,通过校内外多种力量的整合来控制和减少校园欺凌现象。

1. 学校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

人性既有善,也有恶,人性之恶随时都可能被激发出来。教育者要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性之复杂,通过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性恶的丑陋与可能引发的后果。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识人性的善,让学生相信人性之善的力量非常强大,足以抵制人性之恶。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中反映人性善与人性恶的各种表现,收集相关资料,把对人性的认识结合到课堂教学、学科教学之中,在班会主题和其他各种学生工作中,让学生认识人性的复杂,学会理性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人际冲突,获取人际交往的智慧,保持对校园欺凌的敏感性。

2. 教师应掌握识别欺凌的标准和惩戒的规则

确认校园欺凌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惩处欺凌者需要有相应的惩戒规则,为此,学校负责人和教师需要掌握识别欺凌的标准和惩戒的规则。比如,美国校长在收到欺凌报告后必须马上启动调查,调查期间必须给受欺凌的学生配备心理专家进行疏导。事实上,校园欺凌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做一定的预防工作,学校可配置专门的岗位,负责人需要提升发现和处理校园欺凌的专业知识,能从学生群体的行为、现象中观察到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已有学者提出处理校园欺凌的基本原则,比如,加强道德教育,加强普法教育,尊重学生、尊重差生、一碗水端平,开设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开展安全教育,进行生活指导教育等等,作为原则,这些想法无疑具有合理性和启示性,但我们更期待实践取向的操作策略和权责清晰前提下的责任分割。

学校教师要用“校园欺凌预警标准”来识别学生的欺凌,及时干预学生的行为偏差;学校可建立匿名报告系统,鼓励学生及时报告欺凌现象,并将之录入欺凌报告系统;校园内安装摄像头,校园内的各类活动尽可能可视化、公共化,减少校园观察的死角;构建受欺凌者的庇护所,开设相关的反欺凌课程,训练受欺凌者应对欺凌的能力与方法策略,培养学生作为旁观者的责任意识。在教育活动中采用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学生探讨欺凌问题,举办以反欺凌为主题的班会,在校园营造一种反欺凌的文化氛围。此外,还可发起反欺凌的主题讨论,组织省市的反欺凌同盟,设置反欺凌电话热线、反欺凌投诉箱、反欺凌网站、反欺凌云平台等,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挤压欺凌者的行为空间和舆论空间。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之后,需要依照一定的程序来处置。比如,依照挪威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首先,当受害者首次遭遇欺凌时,学校立即确定干预的基本方案。随后心理教师跟进,确保被欺凌者的心理及时得到抚慰,并传授应对欺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同时保护受害者的隐私;为了惩戒欺凌者,校方应尽快联系欺凌者、受欺凌者以及双方家长,调查欺凌事件的真相。其次,学校通过强化学校反欺凌的态度,严格依照规则惩戒欺凌者。教师先和每一个欺凌者单独会谈,然后和所有的欺凌者共同座谈,同时家长也被告知参与会谈。谈话应在短期内连续进行,以避免欺凌者之间互相串通,从而影响干预效果。再次,视严重情况给予欺凌者惩戒。最后,教师召开反欺凌座谈会,通过反复强化以终止学生的欺凌行为。如果时机成熟,再安排1-2次调解,通过第三方介入,双方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共同达成建设性的终止欺凌协议。

3. 国家法律加大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惩戒力度以强化法律的威慑力

校园欺凌行为中,施暴者往往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践踏他人的尊严,侵害他人的权益。依法惩罚人性之恶的外显行为,会对人性之恶有抑制作用。从国际比较看,很多国家(地区)针对校园欺凌行为都采取了法律手段,有的国家(地区)还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规。美国50个州都有了反校园欺凌立法,对校园欺凌采取零容忍态度,所有参与者包括围观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世界上较有成效的反欺凌法案有西班牙的“玉梭鱼法案”、美国的“坚定立场,伸出援手:向欺凌宣战法案”、我国香港地区的“缔造和谐校园法案”等。挪威以反欺凌成效享誉世界,这跟挪威强力实施“欧维斯反欺凌三级(学校、班级、个体)干预法案”和“零容忍法案”密切相关。

我国没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然而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还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事诉讼法》和《刑法》。这些法律对校园欺凌者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但也有人误以为没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就不能依法惩戒欺凌者,还有人为欺凌者开脱,说他们不懂法。这些误解和误导客观上弱化了法律的惩戒力度,使得作为受害者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这一点在依法处置校园欺凌案件时特别明显。比如,《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但这些人道化的条款很有可能被欺凌者误读,以致他们对法律缺少敬畏之心。

美国在刑法上对实施暴力欺凌的犯罪主体判刑很重,他们会更加偏重考虑被告人犯罪的主观恶性程度,即使被害人可能伤得很轻,但被告人会因为主观恶性大而获重判。类似的案件,在我国大多以故意伤害罪来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最终的量刑主要是以被害人的伤残程度来确定,而且这个伤残鉴定是在治疗之后,而不是在治疗之前。如果说教育是以文化的软力量来抵挡人性之恶,弘扬人性之善,那么法律则应以刚性的硬力量制服人性之恶。法律惩戒的威慑力越大,教育的影响力就越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消除校园欺凌,需要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之上,制定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并依法落实处罚力度,提高法律惩处的威慑力。

4. 社会成员保持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敏感性以督促校园欺凌事件真相的及时公布

校园欺凌事件引发关注既有内源性的动力,如社会对人权的日益重视,也有外在的条件,如发达的网络媒体。2011年,日本出现第三次校园欺凌问题讨论热潮,起因于大津市某中学一男生因遭受欺凌而自杀。人们对学校和教师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态度和行为深感震惊。当事学校及地方教育委员会在最初阶段极力逃避责任,声称并未发觉存在欺凌事态,该生自杀行为与校园欺凌无因果关系,并与家长签约,要求家长不得向外界透露信息。但在社会舆论和有关证据面前,学校被迫承认存在欺凌事实,但不承认自杀与欺凌之间有因果关系。2012年,“第三方调查委员会”调查后认为,自杀的直接原因为遭受欺凌。[3]大津欺凌事件折射出当事学校存在遮丑倾向,不愿公布事件真相。我国的学校管理者通常也是本能地希望欺凌事件在学校内部“和谐”解决。有的学校对受害者报警、通过司法程序来追究欺凌者的违法犯罪责任表示出“无奈”态度,反映出学校对欺凌的恶劣性质与危害缺乏理性认识。学校管理者对公布真相的轻视态度、认识偏差和消极应对,客观上起到了对欺凌者庇护、纵容的作用。

以2016年5月16日山东日照市公布的《五莲县教育局关于街头初中一学生打骂同学调查处理情况的说明》为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校园欺凌事件公布真相的难度。五莲县教育局的整个说明不足500字,涉及事件真相的话语仅仅是:“事情发生在5月6日早饭后,当事学生因被同学起外号、怀疑同学向老师打小报告等产生不满,遂发生打骂现象。”然而从1分33秒的视频中显示:除了身穿校服的男生多次对穿黑色衣服的同学进行打骂外,还有其他学生对挨打学生进行打骂起哄,现场还有多名学生围观。当事双方也许都不希望公布真相,但是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领导有提供真相的义务与责任。这些真相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欺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局;当事人的班级和学校以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态度和认识;调查人员与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时间和地点、调查过程和结果;当事人的家庭情况以及家庭教育。特别是欺凌过程中的细节要作为重点加以调查;口头的、书面的文字资料和录音录像等要妥善保存。真相的调查和真相资料的保存,不仅为处理欺凌者和处罚学校管理者提供依据,而且也为研究者提供详尽的资料。最为重要的是,真相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威慑力,立此存照,欺凌者以后若再欺凌他人就要加重处罚。所以公布和保存真相资料既具有教育意义,也具有威慑力量。因此,对校园事件的处理需要有硬性规定:校园欺凌事件真相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布;相关资料要保存在区县教育局的档案馆并规定哪些人可以查阅这些资料。此外,教育部门还需要按照年度统计校园欺凌事件,并把统计结果公布出来。

5. 创建校园欺凌事件的案例库和数据库以促进专业性研究活动的展开

校园欺凌事件的解决需要通过专业研究去探讨欺凌发生的原因,需要专业人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美国学校在孩子5岁刚入学起就会开展反校园欺凌教育,除直接暴力行为外,教师还教育学生认知一些属于间接欺凌的“冷暴力”行为,包括语言攻击(辱骂、嘲笑、威胁)、群体孤立等。2011年日本大津校园欺凌事件直接推动了《防止欺凌对策推进法》的公布,通过立法强化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规制成为社会共识。这些举措都与专业工作者细致深人的研究密切相关。然而,我国目前尚无校园欺凌事件的案例库和数据库建设的规划。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之后展开真相调查,随后推动管理制度的改进和法律条款的颁布,这是减少和消除欺凌事件重复性发生的基本路线图。这个路线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的专业研究。真相调查本身也是专业研究的有机部分。日本大津校园欺凌事件调查委员会为揭露真相所展开的调查,不仅揭示了欺凌事件发送的过程和原因,也呈现了教育行政、学校领导和教师未尽的责任。1982年,挪威相继发生了三起被欺凌儿童自杀事件。以此为契机,挪威政府和学者开始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挪威反校园欺凌研究由此展开。为了干预学校欺凌,挪威构建了国家层面的反欺凌体系,凭借反欺凌宣言的引领,斯塔万格大学行为研究中心发布了“零容忍方案”,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凭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立体干预,有效地遏制和干预了学校的欺凌现状。[4]我国反校园欺凌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发现我国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发展的特点,规划校园欺凌事件案例库的建设,从而制定并实施本土化的校园欺凌行为预防和干预计划。

参考文献

[1]孙临美,林玲.儿童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归因及对策[J].校园心理,2009(3).

[2]张春铭.近半数留守儿童表示被欺负过[N].中国教育报,2014-12.01.

[3]陶建国.日本校园欺凌法制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15(2).

校园欺凌事件的法律思考 篇3

一、校园欺凌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价值取向的错位以及性格的偏激

当代中小学生大部分都属于独生子女家庭中,“4+2+1”的家庭模式使孩子时刻都处在大人们溺爱的氛围中。孩子从记事起便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处于家庭唯我独尊的核心位置,一切欲望都会由家人帮助满足,价值观逐步陷入错觉的深渊,这种错觉,使他难以承受任何轻视与挫败。同时,某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使他们在面对自身的挫败与不满时往往用暴力的手段去寻求解决。

(二)学校惩戒作用的不断弱化

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民主自然而然也成为公众尤其是众多媒体聚焦的焦点,学校怕引发媒体曝光或其他后果而不敢对学生处以“开除”等严厉处罚,而对于这类学校的“小霸王”,批评教育等温和的处理方式基本属于“罚酒三杯”式的敷衍了事。因此,惩戒功能的不断弱化和放任,最终使得这类学生的欺凌行为变得无所畏惧,甚至迫使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加入其中,形成“被欺凌——加入欺凌集团——欺凌别人”的恶性循环。

(三)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中国现有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刑法》等相关规定严重滞后,尤其是针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显得束手无策。在网络传媒无比发达的今天,大部分青少年都很清楚的知道未满14岁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这一相关规定,使得他们在实施校园欺凌行为时缺少一把悬在头上威慑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分析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不是“小霸王们“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在无数次的放纵及漠视下催生的产物,以下对其相关责任进行简要分析:

(一)欺凌实施者的法律责任

对于未成年学生的欺凌行为,如上文所述,未满14周岁的行为人不负任何刑责,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实施法律限定的严重犯罪以外的刑法中其他危害行为,虽然依法不负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第17条第4款的规定,应当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同时,近期各地发生的不同校园欺凌行为也表明,当今社会所发生的校园欺凌或暴力行为已经不仅局限于同学间的欺侮,而且有和校外不良势力相勾结的情况发生,甚至成为这些不良势力实施敲诈、抢劫、强奸等行为的“马仔”。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因此,对于这类校外成年群体,应承担欺凌行为的连带责任,并按照间接正犯,依法从重处理。

(二)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对于大部分未成年侵害人来说,由于尚属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替代责任。对于校园欺凌群体中占很大比例的“留守儿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其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县级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此外,某些校园欺凌行为的受害者,迫于欺凌者的人身威胁或教唆,而去实施侵害他人的行为的,如果监护人能证明尽到了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学校的法律责任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往往比家里更甚,学校当然应该承担起校园欺凌的相应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機构,未尽到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使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而且,针对校内外不良分子校外堵门,或在放学路上实施侵害的情况,笔者认为,此处的学校责任理应包含学生上下学必要时间所发生的侵害行为,尽最大可能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

三、校园欺凌的法律防控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对校园欺凌的监督、举报、处置机制。在学校及基层公安设立24小时举报求助热线,一旦接到举报,必须在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并积极介入,经学校和公安机关共同评估,对施暴人采取批评教育、开除学籍、训诫、人身限制令及其他隔离措施。避免施暴者事后对举报人打击报复或受害学生因害怕而逃学辍学等后果的发生。任何学校老师发现或接到校园欺凌举报,都有义务按程序严格上报,否则会承担相应的行政或民事责任,在学校形成对校园欺凌长久的严打高压态势。

其次,出台和修订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对于未满14或16周岁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在当年的立法环境下,相对于社会或成年人来说,未成年人尽管实施了犯罪行为,但仍属弱势群体,应对其重教育而轻惩罚,并且从其年龄所属的身体和心理条件来看,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较低。但是,校园欺凌恰恰相反,被欺凌者同为未成年人,而且是更加处于弱势的受害群体,更需要法律的保护。笔者建议,我们应参考西方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经验,尽早出台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暴力)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如果受害人同为未成年人的,则根据情况降低刑罚适用年龄,扩大入罪种类,尤其是对于拍裸照上传这类对于心理伤害巨大的犯罪行为。当然,本着教育为主的精神,不能简单的施以拘役或有期徒刑,而是要结合强制心理辅导、社区矫正等多种方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校园欺凌事件英语作文 篇4

After having a toilet waste-paper basket thrown on his head and being mocked by other classmates, the fourth-grade boy was diagnosed with acute stress disorder, a mental illness characterized by severe anxiety,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published online Thursday.

It said the school described the case as a “joke that went too far,” and that the parents of the boy who threw the basket believed their son was “just being naughty.”

The mother wrote that her son had been bullied for almost a year by his classmate and that his son is still emotionally unstable and not currently going to school.

The guidelines, jointly released by nine organs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rdered schools to be awar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bullying and violence, and that officials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serious incidents of bullying or violence in areas in their charge.

【参考译文】

北京母亲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她10岁的儿子在学校里被欺负的情况,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回忆,他们被欺负,并引发了广泛的关于养育子女的讨论。

上周四公布的一篇文章称,四年级的男孩被诊断患有严重的.应激障碍,这是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严重的焦虑。

据报道,学校称这一案件为“太过火的玩笑”,而扔篮子的男孩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儿子“只是淘气”。

这位母亲写道,她的儿子被同学欺负了将近一年,他的儿子情绪不稳定,目前还没有上学。

校园欺凌事件英语作文 篇5

The content of the manga: A child pulls up another childs clothes and beats them up. The little boy who was beaten was panicked and crying, scared out of his wits. The little boy who beat others also had four characters on his clothes: “School bullying.” When the fight was fierce, he held a sign in one hand behind him with the word “NO” written on it. The little boy who beat others stopped in panic.

This cartoon is a poignant illustration of some bad phenomena in todays society. Some people on campus will bully those weak people, while those who are beaten often dare not tell their parents, resulting in more and more “School bullying” tragedies.

In life, I have also met, There is a “boss” on our campus. He always goes to the fourth grade, and whenever he sees someone unhappy, he will hit them. Finally, because the teacher passed by, he couldnt hit anyone. But he turned around and ran to the third grade to bully the weak. The bullied children were always bruised and bruised, but dared not speak up. Finally, the principal came and, due to his repeated mistakes, he didnt repent, so he had to be expelled and not let him harm other children again.

校园欺凌事件英语作文 篇6

I think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chool bullying,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spect refers to maliciously insulting others, making indecent gestures towards others, or fabricating scandals about others at will. To be honest, this behavior is really not uncommon in our class. Fortunately, Teacher Xie discovered in a timely manner that he had established a power grid that would suspend classes for a week if he said dirty words or made indecent gestures, which curbed this unhealthy trend.

There are quite a lot of physical news, such as beating classmates and so on. If psychological bullying is a soft attack, then physical bullying is a direct attack. I believe that this kind of behavior is even more malicious than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writing. Isnt there a saying in the Analects that it is extremely strong and vigorous, with strong blood and strong energy. When it comes to fighting, one should not use words to solve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I think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School bullying. The first is to want to play with the other party, but cannot find the correct way. My mother once told me that when she was a child, some boys wanted to play with girls, but she didnt know how to do it, so she pulled their braids as a way. Such people can take off the big hat of School bullying as long as they can find the right way to communicate.

The second type is to not engage in formal work and make fun of it. This type of person is generally not very good at learning, and is basically just fooling around in school. Moreover, they are generally shameless and build their own happiness on the pain of others.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应急预案 篇7

为了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欺凌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学校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现将有关治理活动应急预案制定如下: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中心小学校长

二、主要领导职责:

XX:负责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做总体安排。 XX:负责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具体落实。 XX:负责学校欺凌专项治理防治及根据上级要求部署具体工作。

各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及学生反应的情况的落实。

值班教师及门岗保卫:负责校园学生活动场所的早晨、中午、晚上安全及巡视工作,严禁闲杂人员进校园。

各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具体向学生讲解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相关知识,并开展相关活动加大宣传和预防力度,负责每日班级安全情况,有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通过加强学生到校情况及课间的巡视落,实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采取个人预防,学校预防,科技预防(学校有多个电子摄像)相结合的办法,沉着、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落实防范措施

1、班主任要了解班级实际情况,有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如需要协助要求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天值班的中层干部。

2、每天三位值班教师要按时按岗巡视校园,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3、借助电子设备,加强对校园多角度的监控,确保校园无欺凌事件的发生。

4、通过升旗讲话,校会,班会等方法,消除个别学生侥幸心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5、学校密切关注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教职工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相关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预防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五、紧急情况应急处理

当学校发现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班主任立即向学校

报告,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由负责人员对整个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班主任做好相关情况的调查取证工作后及时通知家长,使其了解实际情况并协助进行教育。重大事件上报上级领导或行政部门。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应急预案范文2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发生欺凌事件后,组长职责:

1.马上带领距离自己最近组员赶赴现场,对欺凌学生者进行强行阻止,必要时可实行正当防卫行为。

2.及时向本校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织机构各小组长发布信息,传达事故情况。

3.立即了解情况,稳住情节,并保证通讯联络畅通,总指挥视其情节程度,严重到不可控制时应立即向“110”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4.按总指挥要求组织人员到现场疏散未被欺凌学生,并机智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发生欺凌事件后,组员职责:

1.组员发现第一现场的,担当第一领导人的责任感进行秩序维护和信息传递。

2.本部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共同制止事件的继续发展,对受伤人员进行保护或救治,发现有重伤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

3.当事学生的班主任及时电话通知当事人家长,汇报情况。

二、防止校园校园欺凌事件应急组职责 1.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

3.向公安、医院、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向单位员工通报事故情况,安排人员收集证据资料。 5.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三、防止校园欺凌事件报告流程图

发现欺凌者(或受害者) ——附近任意组长或老师——赶往现场、通知距离最近老师、电话告知各小组长——稳住现场情局、疏散局外人、收集资料——向上级汇报。

四、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程序及措施: 1.发现校园欺凌者的应急措施。

(1)如果是教师发现欺凌者正要对学生施暴,此教师应立即上前阻止,并与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报告安全领导小组长。

(2)如果是学生发现了欺凌者正对其他学生施暴,此学生应立即报告与他最近的教师,然后再报告安全领导小组组长。

2.组长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控制局面,情况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拨打“110”或向派出所电话请求支援,与此同时,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师赶赴现场,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现场安全组组长前往现场。

3.各应急组现场救护

现场防护组:组长接到发生校园暴力消息后,应立即组织本组人员(不必等到人员来齐后)前往现场防止暴力,本着保护学生安全的原则,力求不受任何伤害而与之周旋,但当歹徒强行施暴时,本组人员可实行正当防卫。

疏散引导组: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当防护组与欺凌者周旋时,本小组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掩护与欺凌者相近,易受伤害的学生撤离,并实施保护行为,防止欺凌者对更多学生造成伤害。

通讯联络组: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联系相关人员到达现场。①学校应急组各组组长②向上级报告情况,保持通讯联络畅通。③公安或派出所“110”

现场救护组:本小组人员在组长带领下,接到事故发生的消息后,应立即携带药品到事发现场了解伤员情况,对轻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拨打“120”紧急救护,送往医院。

4.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1)情节轻缓的,由当事人双方家长协商处理。 (2)学校应急组在110的协助下,应立即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安稳家长情绪等。

(3)学校应急组负责协助110调查事故发生经过。 (4)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相应处罚。

5.纪律处分。

凡学校教师,必须积极参加与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护,对学校出现的欺凌事件进行及时处置,对欺凌事件反应迟缓,故意推脱,懈怠而导致校园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学校将对该教师严肃处理。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欺凌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学校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校园欺凌暴力防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下设四个小组:

①应变保护组

组长:XX

组员:XX各小学校长

②人员救护组

组长:XX

组员:XX、XX、各班主任

③疏散引导组

组长:XX

组员:XX、XX、各科任教师

④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组

组长:XX

组员:XX、XX

2、各组职责

①应变保护组负责在公安介入之前与侵犯势力的周旋,紧急时的格斗等;

②人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③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引导学生到安全场所;④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组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

三、预警预防

1、分析可能引发事件的原因

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2、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①各年级、班级要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②牢记校园欺凌报警电话,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

③心理咨询室要结合学校班级实际,开展学生、老师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④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

⑤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⑥经常性地与派出所、联防队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四、处置流程

一旦发生学校欺凌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校内一旦出现非法侵害现象,在场教职工应尽力予以制止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无力制止的,可调集力量,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

2、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应变保护组的人员要在公安赶到之前,尽力与歹徒周旋,规劝其终止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其他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疏散。若有需要,则通过校园广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员伤亡,人员救护组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就近送往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4、协助警方阻止欺凌暴力行为的最后实施。 五、善后处理

1、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2、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

3、及时向师生及家长通报事件经过,稳定情绪。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应急预案范文3

为建立校园预防欺凌事件发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将防患和处置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园欺凌发生的几率以及造成的伤害,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实际出发,特制定我校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工作,为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应急处置目的

通过制定预案和落实预案,能够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工作流程,严肃校规校纪,杜绝校园欺凌现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

三、组织领导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相应成立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重大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必要时向公安及时汇报,提升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落实水平。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其他处室、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校园欺凌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加强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决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决策和措施,确保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序、高效。

校园欺凌举报电话:

四、处置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工作,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和谐校园的创建。

2.防止矛盾激化原则。对参与重大事件的学生,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以教育疏导为主,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言论、动态或事 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特别在三个主要环节上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是问题发生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问题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 2 - 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

3.分级负责处置的原则。教育主管部门局长对学校整体安全负责,教育主管部门各处室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的分工对各学校进行负责。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必须第一时间逐渐上报。对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严格要求按“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严肃处理、追究责任、消除影响,从而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并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

五、欺凌事件的处置流程

1、一般欺凌,未造成显著伤害的事件,由年级主任负责调查处理,班主任进行协助,主要对受害人进行宽慰,疏导,告知家长等;对实施欺凌行为人进行排查,教育,告知家长,报学校进行纪律处分;结合其他欺凌事件,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预防再次发生。

2、校外欺凌及校内严重欺凌,造成伤害的事件,由学校负责调查处置,年级处进行协助,首要是对受伤人进行医治,告知受伤人的家长,由心理老师进行专门和专业的心理疏导;对实施欺凌行为人,告知其家长,做好沟通,对实施者进行严厉处分,直至开除学籍,涉及违法的事件要报公安机关由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校园欺凌事件处置的后续事宜

(一)事件发生后,面对管辖范围内的学生和其他人员,学校要进行总结反思,汲取教训,不断的加强对所有学生的教育直至消除欺凌隐患。

(二)事件发生后,要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被欺凌人实施跟踪关注,防止其心理扭曲、自我放弃等行为的发生。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应急预案 篇8

一、应急小组

组长:刘金荣

副组长:季陈奚建平张正国杜建斌

成员:刘同胜赵炳徐苏健陈炜(大)韦勇和王祥周利和周汉斌陈存国智恒庆周祥陈炜(小)陈叶芳陈成各班班主任

二、应急小组成员的分工

刘金荣,为全校第一责任人:xxxxx

季陈,为教学领域责任人:xxxxx

奚建平,为后勤服务领域责任人:xxxxx

张正国,为校内活动责任人:xxxxxxxxxx

杜建斌,为校外活动责任人:xxxxx

刘同胜,为安全法制教育责任人:xxxxx

赵炳徐,为督查责任人:xxxxx

苏健,为事件处理责任人:xxxxx

陈炜(大),为高职部责任人:xxxxx

韦勇和,为中职部责任人:xxxxx

王祥,为综合高中部责任人:xxxxx

周利和,为后勤、医疗责任人:xxxxx

周汉斌,为网络责任人:xxxxx

智恒庆,为实训领域责任人:xxxxx

陈存国,为招生就业领域责任人:xxxxx

周祥,为食堂、浴室、茶水间领域责任人:xxxxx

陈炜(小)为团组织活动责任人:xxxxx

陈成,为心理咨询责任人:xxxxx

陈叶芳,为医疗直接责任人:xxxxx

各班班主任为各班直接责任人见各校部班主任联系表

宿舍辅导员见各宿舍张贴的联系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行政楼一楼学生处)

办公室主任:刘同胜;副主任:吴卓易李银生崔建华姚军贤

三、应急处置程序

(一)报告程序

1、学生中发生欺凌事件,首遇人应在能力范围内先行处置,并立即向学生所在校部责任人报告,不能处置的立即报告。

2、教职员工中发生的欺凌事件,首遇人应立即同时向校部责任人、保卫处、第一责任人报告。

3、在教学区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首遇人应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校部责任人。

4、宿舍内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首遇人应第一时间报告校部值日带班人和校部责任人。

5、校外活动中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首遇人应报告活动责任人。

6、校外自由上、放学时间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首遇人应报告班主任和校部责任人

(二)处置程序

1、一般欺凌,未造成显著伤害的事件,由班主任负责处置,主要对受害人进行宽慰,疏导,告知家长等,对实施欺凌行为人进行排查,教育,告知家长,报校部处分,结合其他欺凌事件,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预防再次发生。

2、严重欺凌,造成伤害的事件,由校部责任人负责处置,首要是对受伤人进行医治,告知家长,由心理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对实施欺凌行为人,告知家长,严厉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同时报公安机关。

3、跨校部欺凌事件,主要由保卫处处置,保卫处根据欺凌程度,伤害程度,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处置。

4、造成严重伤害的欺凌事件,首遇人应立即报120抢救和报xxxx边防派出所处理。

四、校园欺凌事件处置的后续事宜和责任追究

(一)每个责任人,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行为人和其他人员不断的加强教育直至消除欺凌隐患。

(二)每个责任人,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被欺凌人实施跟踪关注,防止报复、心理扭曲、自我放弃等行为的发生。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篇9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要求,进一步做好我校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工作,为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目的要求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三、组织领导

根据上级要求,相应成立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我校校园重大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对重大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作出决策,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必要时向上级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及时汇报,检查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落实情况。

(一)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其他校领导为组员的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校园欺凌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决策和措施,确保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序、高效。

组 长:胡国晖

副组长:张俊峰 赵建设 张爱荣 彭和邈 组 员:中层领导、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二)疏散引导组

发生欺凌事件时,组长马上按总指挥的要求组织人员到现场疏散未被施暴的学生,并机智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组 长:张俊峰 组 员:各年级班主任

(三)通讯联络组 发生欺凌事件时,组长迅速组织本组人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同时向“110”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及时传达情况。

组 长:周素梅 组 员:邵燕玲 潘广丽

四、处置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工作,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和谐校园的创建。

2.防止矛盾激化原则。对参与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学生,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以教育疏导为主,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言论、动态或事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特别在三个主要环节上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一是问题发生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问题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

五、要开展的具体工作

1.出一期校园宣传板报,让学生全面了解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2.举行一次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启动“反校园欺凌”活动周。

3.进行全面的排查工作,在各班级内排查出心理有问题者、有暴力倾向者、搞小团伙者等,并对重点学生进行帮教,心理有问题者个别进行辅导,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于整治校园欺凌事件演讲稿 篇10

大家好!

小麻烦不再发挥,但恶意诽谤别人。根据新闻报道,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是恶意滥用,殴打,甚至限制个人自由。校园里的暴力行为是坏的,但大多数学生以轻微和口头批评为借口免于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根据中国青年犯罪研究协会的统计数据,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5.6岁少年犯罪占比超过占少年犯案总数的70%。冷数据背后,有多少父母穿透泪水和无奈。是孩子的数量寂寞的夜晚,不能触摸痛苦的回忆。

系统教育,法律第一。有许多用户推荐未成年人刑事时代的适当进展,完善法律规定。而不是说是否建议是现实的可操作性,而是一个问题,改善教育体制迫在眉睫。一方面,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高度可操作的应急响应系统。对于一个类似的学校欺凌虚拟教育制度,一个清晰的红线范围和成本,让孩子 他们总是保持红线意识;另一方面,校园是社会的缩影,老师是灯塔的缩影。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学习状态,及时沟通和理解情况可以防止这种问题。青少年在儿童和成人之间,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但也建立了三个重要时期的意见。结合年轻人的特点,发展科学可行的纪律教育制度。重点是获得良好的学位,盐光以达到最佳效果。

面对面校园欺凌事件观后感 篇11

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执行《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彻底消除各类诱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安全隐患,使校园安全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校园,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不受伤害。

二、主要目标

1.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制度完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2.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知识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明显提高。

3.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整改,整改率达到100%。4.不发生重大校园欺凌事件责任事故。

三、成立领导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⑴校园欺凌事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飞

组员:王锋

徐敏

朱莹莹

高晓玲 徐婉

付丹凤

桑宁

组长全面负责校园欺凌事件防控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定校园欺凌事件防控工作办法,并对相关人员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③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

④向公安、医院、教育局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现场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⑤向有关方面通报事故情况; ⑥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⑵应变保护员负责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与侵犯势力的周旋,紧急时的正当防卫等。

⑶人员救护员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⑷疏散引导员负责疏散引导学生到安全场所。

⑸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员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

四、预警预防

1、可能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⑴原因分析:

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⑵预防措施:

①依据上述原因制定《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②各班级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组织师生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③心理咨询教师要结合学校班级实际,开展学生、老师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④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⑤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牢记校园欺凌报警电话,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

⑥经常性地与派出所,及时掌握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2、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措施 ⑴发现校园欺凌者的应急措施:

①如果是教师发现欺凌者正要对学生施暴,此教师应立即上前阻止,并与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报告安全领导小组长;

② 如果是学生发现了欺凌者正对其他学生施暴,此学生应立即报告与他最近的教师,然后再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组长;

⑵校园欺凌事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措施: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校园欺凌事件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同时拨打“110”(情况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况下),通知警察(迅速前往现场阻止),与此同时,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师(赶赴现场,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值周员及相关人员前往现场。

⑶各应急组现场应急措施:

①应变保护员:接到发生校园暴力消息后,应立即组织本组人员(不必等到人员来齐后)前往现场防止暴力,本着保护学生安全的原则,力求不受任何伤害,但当歹徒强行施暴时,本组人员可实行正当防卫;

②疏散引导员: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当防护组(员)与欺凌者周旋时,本组人员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掩护与欺凌者相近,易受伤害的学生撤离,并实施保护行为,防止欺凌者对更多学生造成伤害; ③通讯联络员: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迅速赶赴现场,负责摸清情况,同时向“110”和中心校报告,传达事故情况,保证通讯畅通;

④现场救护员:要立即到事发现场了解伤员情况,对轻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拨打“120”紧急救护,送往医院治疗。

⑷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①学校应急员在“110”的协助下,应立即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安抚家长情绪;

②学校应急员负责协助“110”调查事故发生经过; ③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

⑸纪律处分:凡学校教师,必须积极参加与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护,对学校出现的欺凌事件进行及时处置,对欺凌事件反应迟缓,故意推脱,懈怠而导致校园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学校将对该教师严肃处理。

五、处置流程

一旦发生学校欺凌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校内一旦出现非法侵害现象,在场教师应尽力予以制止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无力制止的,可调集力量,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

2、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工作员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应变保护组的人员要在公安部门赶到之前,尽力与歹徒周旋,规劝其终止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其他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疏散。若有需要,则通过校园广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员伤亡,人员救护组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就近送往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4、协助警方阻止欺凌暴力行为的最后实施。

面对面校园欺凌事件观后感 篇12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欺凌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学校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小学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我校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

三、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校园欺凌暴力防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 长:牛艳芸 副组长:刘金生 下设四个小组:(1)应变保护组 组长:牛艳芸 组员:刘金生(2)人员救护组 组长:吕建平组员:各班主任(3)疏散引导组 组长:苏姣姣 组员:各班主任、科任教师(4)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组 组长:张云霞

2、各组职责

①应变保护组负责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与侵犯势力的周旋,紧急时的格斗等;②人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 ③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引导学生到安全场所;④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组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

四、预警预防

1、分析可能引发事件的原因

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2、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①各班级要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②牢记校园欺凌报警电话,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③心理咨询室要结合学校班级实际,开展学生、老师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④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

⑤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⑥经常性地与派出所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五、处置流程

一旦发生学校欺凌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校内一旦出现非法侵害现象,在场教职工应尽力予以制止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无力制止的,可调集力量,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

2、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应变保护组的人员要在公安部门赶到之前,尽力与歹徒周旋,规劝其终止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其他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疏散。若有需要,则通过校园广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到班级指挥学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员伤亡,人员救护组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就近送往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

4、协助警方阻止欺凌暴力行为的最后实施。

六、善后处理

1、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2、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

上一篇:公安民警思想工作总结下一篇:美国高中留学申请各方面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