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则教育的角度,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规则意识并非生而有之,需要经过心理的、认知的、理性的由低到高的过程。厦门大学徐梦秋教授提出了规则意识形成的几个阶段,8至12岁是个体规范意识及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规则教育为将来成人后成为遵规则、守秩序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文重点聚焦于这一时期的小学低年级儿童群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主要是依托《道德与法治》教材,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规则切入到法治意识的培养。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规则教育选文、主题及呈现特征,将规则教育的主题划分为:注重生命保护的安全规则;注重学校常规的纪律规则;注重社会秩序的公共规则;注重自然环境的环保规则等。本文着重研究安全规则中的交通安全规则教育,以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思维与社会影响理论为基础,特别是依托态度与行为相关理论中的方法论,提出以小学低年级学生日常出行特点为核心的内容建构原则以及基于儿童视角的表达方法,以期为一线的公安交管部门开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供方法思路及创新路径。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萌发,并在社会中寻找“自我”,建立内心准则的关键时期。这里的“自我”在社会心理学中意为“社会中的自我”,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和别人的比较,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以及周围的文化。因此,为了提升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交通安全教育效果,需要尽量抓住关键点,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和规则意识,同时形成正向引导和良性循环。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现、习得,扩充对交通安全规则意义、知识的认知。

一、小学低年级阶段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建构的原则

笔者对北京市、昆明市、曲靖市、淮北市、柳州市、柳城县6个市(县)的8所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135份,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最需要的是实用、适合、科学的知识性教育内容(如图1所示)。

对于小学生而言,交通安全知识内容是最根本及最具吸引力的元素。因为小学生对于交通安全知识的好奇与探索,是其接受教育的根本动力,针对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应当将最适合、最实用且最科学的交通安全知识体系融入其中。

小学低年级阶段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建构必须符合这一阶段小学生扮演的角色,即符合该阶段小学生出行特点、日常场景特点以及与监护人的关系特点。庄丽敏在《规则意识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思考》一文中提出一线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循序渐进地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规则意识。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出行类型来看,主要有通学和出游,本文通过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在全国200万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开展网络问卷调查,获取有效数据5600万份。调查发现,超过7成的中小学生通学是由监护人接送,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小学低年级儿童通学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步行和乘坐电动自行车。中、短途出游的主要方式是乘坐私家车或者公交车、旅游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因此,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建构就必须具有贴近性、典型性以及有效性,从而深化并补充小学低年级规则教育的内容。

按照这个原则,课题组对北京、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实地考察,和护学岗交警进行了小组访谈,对新闻媒体、公安交管自媒体账号报道的311例案例进行分析,梳理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风险点与内容要点。

一是小学生步行安全。步行出行的事故起数最多,占总数的57.5%。步行时在“横过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伤害最多,应被列入教育重点。重点教育内容应包括步行并不简单,不守规则的危险行为,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往往会造成实际的人车冲突。危险行为包括在斑马线或小巷子不经观察横冲直撞、加速猛跑、中途折返,不使用过街设施,下车后从车前车后猛跑,过马路玩玩具分心等。

二是小学生乘车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儿童乘坐私家车及家长驾驶的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时。主要内容包括乘坐私家车不使用安全座椅,头手伸出车窗外,乘坐家长驾驶的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长期与大货车并行,未认识到大货车转弯有“内轮差”,乘坐超载的电动自行车,追赶正在起步的公交车误入盲区,乘坐没有营运资格的校车等。

三是其他出行安全。骑行交通事故占小学生交通事故总数的8%。由于未满12岁儿童对复杂道路交通环境的应急处置能力较弱,不能骑自行车上路。但现实中存在不守规则骑行上路发生事故的情况。

此外,一些小学低年级学生会在停车场、小区车道上逗留玩耍,存在骑滑板车、穿旱冰鞋上路的现象,也会引发交通事故。

二、小学低年级阶段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建构的逻辑

依托社会学理论,本文认为有两种方法建构的逻辑,即从态度出发影响行为和从行为出发来改善态度。一是态度影响行为。态度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感觉、行为倾向和认知。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如图2所示),即认知影响感觉,感觉驱动行为倾向,行为倾向再作用于认知(思维)(Kraus,1995)。在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中阿杰增和菲什拜因提出,个体的态度、知觉到的社会标准和控制感共同决定行为意向。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当主体的行为是自发做出的时候,态度经常潜在地起作用。态度改善的有效性在于认知和感觉的一致性。从规则教育的视角来看,提升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效果是让他们从态度上认知到“我应该这么做,我这么做对我来说是安全的,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遇到危险,危险的结果是我难以承受的”。方法逻辑是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景化、具象化,形成“下意识”遵守规则、“下意识”掌握方法的自我意识。

二是行为影响态度。态度不仅会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影响态度。邪恶的行为会塑造自我,道德的行为也会塑造自我,教育的意义便在于后者。乔纳森•弗里德曼(Freedman,1965)曾做过一个戏剧化的实验证实道德行为,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做出时,会影响道德思维。如何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不受到实际伤害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要为行为,特别是忽视危险、放任危险的行为负责?本文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增强交通行为的体验感,即让小学低年级学生沉浸于相应年龄经常遇到的交通环境、行为中,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如常见的街道等。针对小学生,通过交通安全教育中的感观、视听元素进行场景还原。同时,通过具体事物或场景的支持,让交通安全认知在小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记忆,继而提升交通安全意识。

三、小学低年级阶段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创新路径

根据上述的两个思路,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出了几种方法的创新路径。一是注重场景化规则教育。小学生中有50%以上的受访者将“学校上课”和“家长教育”作为其接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方式。这说明提升老师和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通过他们改变学生的交通行为将更为可行。依据态度——行为模型(如图3所示),从接受信息到产生行动过程中,只有信息激活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储备,才能更有效地转化为行动。所以,在教育中要注重提升认知与感觉的一致性。即教育内容激活在日常出行场景中的认知,从而作用于行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交通安全教育内容中,多次提及将所学习的交通安全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日本提出监护人要带领儿童多次走“通学路”,监护人要与儿童讨论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鼓励儿童找出道路上的危险并提出如何避免的方法;澳大利亚的“骑车去上学计划”帮助儿童在上学路上了解骑行的交通安全知识等。

二是强化小学低年级学生规则意识的自我感知。规则可以教授,但遵守必须依靠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规则意识的强有力的自我感知。从而做到即使没有人监督,甚至是在有负面言行因素的干扰时,依然能够严格遵守规则。因此重点在于建立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交通安全规则、安全状况以及不遵守的后果之间的因果逻辑。这里要加强“正反反馈”“换位思考”等,特别应彰显游戏互动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游戏规则的实践来强化交通安全规则。游戏规则中的奖励、惩罚对应交通行为中的正确与错误,并在适当环节让学生充当规则的维护者,加深规则的自我感知。

三是增加小学低年级学生公众承诺的环节。当人们承诺公众行为并且认为这些行为是自觉做出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将教育内容与社会议题结合,激发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中应注重仪式感,设置结业考核及公众承诺环节。从小培养契约精神,同时,升华学生提升规则意识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英国,交通安全教育学者将社会议题和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强调儿童的社会属性,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对公共责任的主动担当精神。

综上所述,规则教育并非狭义的灌输教育或讲授规则的教育,而是在规则教育的视角下,通过态度、行为改善的科学方法,强调交通规则的属性及意义,让小学低年级儿童在自身认知的发展条件下形成交通规则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从而对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一篇: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下一篇: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