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精选9篇)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规则意识和公共文明
【热点背景】
事件1:2017年1月21日,浙江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咬死一男子。动物园所在度假区发布公告称:男子逃票翻墙进入老虎散放区。2016年7月,一名自驾女游客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猛兽区擅自下车,遭老虎袭击,最终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惨剧的发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缺乏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生命的安全就缺乏保障。事件2: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旅行社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对游客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将进行针对性处罚,对行为不文明的乘客,最严重的将限制乘机。
事件3:2015年5月,成都女司机因行驶变道原因在三环路娇子立交桥附近被张某驾车逼停,随后遭到殴打致伤。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实则是女司机开车太没规矩、太危险,明显的违章驾驶导致男司机忍无可忍。舆论对男司机“以暴制错”的行为众说纷纭,在微博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上,很活跃的电视主持人胡紫薇说:“成都别车那事,混蛋打了傻逼一顿,挺好的。让傻逼知道这世界有混蛋能治你,让混蛋知道这世界有法律能治你。他们都有所畏惧,老实人就能安全一些。”一语既出,赢得了一片共鸣。
事件4:面对许多人过马路闯红灯的现象,有人调侃,十字路口成了景阳冈,“等凑了二三十人,就一齐过冈”,而不管是否亮红灯。这种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人的规则意识和公共文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中公评析】
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但是,受我国传统社会权力崇拜、关系思维的影响,在中国从“熟人社会”走入“陌生人社会”,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社会之后,“不讲规则”成了中国社会最大的痛点。因此,呼唤和重塑规则意识,让“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基本素质。
目前,“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逃票”,接送孩子乱停车,公共场合吸烟、大声喧哗,办事不走正规渠道,而是找熟人、托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等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无处不在,发生在人际关系中、公共场所中、商业贸易中„„。他们这种不按常理出牌,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的追求,不尊重规则、不敬畏规则、不遵守规则,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喜笑颜开,而置那些老实本分、遵守规则的人于绝境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的行为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如果“明规则”败给“潜规则”,必将啃噬社会风气,破坏公共秩序,最终影响法治意识。当然我们也从这些社会舆情中看到了希望,“规则”必然会到来。正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规矩”。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圆地方”“长幼有序”,遵循规则应是我们的第二天性。因此,重塑规则意识,任重而道远。
第一、定规则。科学、民主“开门立法”,在规则的制定上要聚民意、集民智,有赖于“公共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制定”的理念确立和不断完善社会规则,从制度层面完善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第二、守规则。政府带头守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严格执行规则,高悬规则利剑,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有违规必肃,有违规必纠。
第三、明规则。通过宣传、规劝、引导,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去影响人们的观念,改变人们的行为,养成规则意识。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1 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关系
契约精神是公民从“身份”到“契约”转变的产物。契约精神的核心是诚信,其内容为自由、平等、权利。契约精神在西方社会得到普遍认可,他们的“契约应严守”、“诚信原则之要求,在乎依约履行”、“订约在己,解约不在己”等谚语就突出了守信、诚信、践约等契约精神。我国古代也普遍将契约类比为法律,要求必须遵照执行。可以说契约精神既是一种道德原则,也是一种法律精神。契约精神的诚信、平等和权利等内容与法治建设息息相关,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我国行政法也有信赖利益保护基本原则等等。
法治意识属于观念范畴,“是指公民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参与法治实践、接受法治教育等方式,基于对法治的功能、原则、价值等知识的正确认知而逐步形成的理解、认同、信任、支持并捍卫法治的内心立场、观念和信念。”[3]
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之间存在一座“观念”的桥梁。如果没有公民在观念层面对契约和法律的认可,契约、法律和公民行为之间往往会脱节,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即信仰和遵守。因此,契约精神是法治意识的集中体现,要增强法治意识,就不能缺少契约精神。
2 培养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意义
2.1 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诉求
目前,诚信已成为我国“稀缺资源”,重塑“诚信大国”形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党的十八大把“诚信”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个人层面的内容。国务院2014年6月14日公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出,要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要求“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中进一步充实诚信教育内容。大力开展信用宣传普及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屯、进家庭活动。”教育部2015年11月18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稿)首次将诚信教育写入管理规定,并要求学校应当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记录,记录学生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等,同时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为了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做到全民守法,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法制教育作为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重要载体,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因此,培养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诉求。
2.2 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一体化进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对于高校而言是个重要问题。契约精神符合公民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并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公民的自由权利,因而容易内化为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取向,也就容易化解矛盾和斗争,最终达到和谐。[4]法治意识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所必需的观念基础。因此,通过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的培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意识的根据法律原则、法律条款和契约规范自身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守法守约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从而为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和和谐校园的创建提供有利条件。
2.3 有利于推进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普及化阶段,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一个正在迅速壮大的群体。据教育部2016年4月7日发布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50%以上。[5]因此,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也必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主体。对大学生进行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我国加快现代法治化的进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胜利实施。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不仅能在全社会起到广泛的先锋示范作用,更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精神力量。
3 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培养途径
3.1 重视对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培养和法治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形成增强需要教育引导。[6]通过契约精神培养和法治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完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并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不断完善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一是高校要严格落实每个学期的法治教育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和形式要灵活多样,不能满堂灌输一刀切。二是要配备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讲授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因为该课程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后三章内容都法律知识。三是教师在课程教育当中要有契约意识,并将契约精神教育贯彻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3.2 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生活领域进行实践活动
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不仅仅是思想形态问题需要内化,更重要的是外化为行为问题,因此,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大学生日常生活这一境域。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只有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才能通过不断发展的日常生活来不断地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加深对契约的严守、宪法至上的理解、提高对法的认识,培养对法的感情。一是签订各种承诺书。可以在每学期初和学生签订课堂学习承诺书、宿舍管理承诺书、考试承诺书等,然后老师在期末检查,对于做得好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于违约的学生予以处罚。二是经常性地开展法治实践教育活动。法治实践是大学生法治意识形成的源泉,没有长期的法治实践,大学生就没有办法全面深入地认识法治,当然也就不可能生成法治意识。“一次良好的法治实践本身就是一次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其实际效果大大优于内容空洞的说教。”[7]因此,在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法制宣传、法庭旁听、模拟法庭等法律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从思想上对日常生活中的合法行为及思想产生认同感从而逐渐地自发地进行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和规范行为。
3.3 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诚信法治氛围
舆论宣传会对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环境则会对人起到潜移默化作用。所以,营造全民守约守法的诚信法治氛围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路径。一是营造诚信法治的舆论气氛。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借助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的诚信守法光荣,失信违法可耻的主题宣传活动,把校园网络发展成为开展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次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可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考试情况、奖惩情况、贷款情况、品行记录、实习经历等。学校相关部门要如实记载学生的诚信记录,毕业以后可以随着大学生的人事档案一起交给用人单位,把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让大学生认识到失信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诚信档案的威力。[8]最后是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完善大学生的诚信管理体系,加大失信的惩罚力度,让失信者承担严重的失信成本,从而起到警示作用。二是构建依法治校的法治环境,为培养大学生较强的契约精神和法治意识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庆勇.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与诚信度评价体系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8.
[2]沈义,黎林.大学生犯罪新生最多[N].检察日报,2014-06-11(07).
[3]夏丹波.公民法治意识之生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
[4]任星.契约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5]赵婀娜.高教质量“国家报告”首次发布[N].人民日报,2016-04-08(004).
[6]杨经录.培育契约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J].河北学刊,2008(5):213.
[7]欧阳庆芳.党的十八大对法制教育目标要求的新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88.
浅谈职高生应具有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和谐社会是在每个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和谐社会对职高教育和职高生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站在时代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了当代职高生应具备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作 者:阮伟琼 胡伟 作者单位:泸州树风高级职业中专,四川・泸州,64600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7) 分类号:G715 关键词:职高生 职高 现代意识 创新精神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西方人的“诚信”观念。它认为,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天分和财富是不平等的,但是可以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来取而代之,从而,让在最初状态不平等的个人,在社会规范和法律权利上拥有完全的平等。
可是,在中国,更崇尚的是“聪明”而非诚信。正是因为这种崇尚“聪明”的社会风气,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坏,最明显的表现表现就是彼此防范。城市楼房里家家户户都有防盗门、防盗窗,遍地都是高高的围墙。但我们生活的仍然不安全。
二、一个老太太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房的面包吗?”
老太太低着头,嗫嚅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饥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他们还是一些小孩子呀。”
听了老太太的话,旁听席上响起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说着,法官把脸转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面对法官,为难地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地亚。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听得到。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瓜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
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
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一种品质,还是一种精神的契约。
三、一个牧师的故事
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他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了一首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这正是背弃精神契约的最终结局。
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遭遇危难和困境,谁都有可能成为弱者,如果我们在别人危急的时候不援手,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孤立无援的苦果?
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界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阐述法治的内涵。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是对法治内涵的精辟概括,深刻理解亚氏对法治内涵的概括,我们可以进一步概括法治的精神就是契约信仰。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契约不是私法上的契约,也不是公法上的契约,这里的契约指的是社会成员在自由基础上达成的具有公正内核的共同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契约信仰就是规则信仰。
契约信仰包括信守契约、契约公正和契约自由原则。
一、信守契约
信守契约是契约信仰的首要原则。信守契约是社会低成本流畅运行的基础。在一个人数众多而又流动的社会里,人们有必要信守契约,信守契约使社会关系参与各方良性互动、和谐相处,从而极大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并且使社会运行更加流畅。契约信仰是社会成员对契约发自内心的敬畏与自觉,从这点来说,契约信仰比亚氏的“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更进一步。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是一种守法状态,这种状态的获得可以是归因于社会成员内心自觉,也可以归因于外在强制。从法治的精神角度来看,信守契约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发自内心自觉,至少大多数社会成员具有这种自觉。
信守契约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石。法治的基础是民主,谈法治的精神必然离不开对民主与契约关系的厘定。民主是一种社会运行机制,是形成共识或者说是形成契约的过程,也是契约形成的状态。民主可以极大限度的.调动社会力量,是社会良性运行的保障。考察古希腊民主和近现代民主,我们可以看出,民主社会的形态是各异的,但是抽取民主社会的共同的质,我们清晰的看出,民主社会的共同特征是对契约的信守。人类天生具有参与自觉和责任,民主满足了社会公众参与自觉,同时唤醒了社会公众对责任的承担。这种参与自觉的满足和责任的承担就使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当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满足和尊重时,他们的自觉性也就越得到充分的体现,就会形成对规则信仰。
二、契约公正
作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契约必须具有公正内核。也就是亚氏所说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法治是良法之治,一个不具有公正内核的恶法不应该得到遵守,因为遵守恶法而违反人性良心的行为仍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才是符合法治精神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个判例中获得启示。在柏林墙被推倒之前2年,一位东德青年试图攀越柏林墙逃往西德,守卫柏林墙的东德士兵用枪瞄准并射杀了该偷越者。按照东德法律该名士兵是履行职责,并无不当,甚至应该给与奖励。两年后,柏林墙被推倒,该名士兵受到了审判,他的辩护律师给士兵做了无罪辩护,辩称该名士兵仅仅是执行命令而已,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忠于职守,否则就构成渎职。所以指控士兵有罪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但是审判案件的法官指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没有罪的。士兵在恶法和良知之间应该将良知作为首要选项,也就是说士兵具有选择将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个案例清楚地告诉我们,法治的内核是公正,或者说是正义,缺乏公正(或正义)内核的法律是无效的。缺乏公正内核的契约更加难以获得信仰的力量,可以说是契约公正赋予契约信仰以生命力,契约信仰是源自社会公众对于契约公正的的信任与追求。契约公正是契约信仰的第二原则。
三、契约自由
如前所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良法之治。他将良法的判断标准与政体等同,认为凡是正宗政体制定的法律就是良法,凡是变态政体制定的法律就是恶法。这种看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法律总是和国家的政体相适应,一个变态政体不可能能制定出全面保护人民自由的法律。但是也必须承认,良好的政体也并不必然决定其制定出来都是良法。良法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判断,法学家、思想家们争论了上千年。如何确保法律具有正义内核也是千古难题。实体的公正我们往往不能期待通过定义公正的含义来解决,那样往往会落入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中。实体公正的取得有时恰好是通过程序的方式来获得的。
契约公正的获得需要一个能最大限度体现和确认契约公正的程序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契约自由。契约自由是社会成员共同制定契约,在契约制定的过程中,参与者都是意志自由的,可以通过投票表达弃权、同意或反对,通过这样自由投票机制使契约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意志。自由投票不能保证契约当然获得公正内核,但是却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不是太坏,或者说还没有比它更好的方法。契约自由作为契约信仰的第三个原则,契约自由本身并不能保证契约必然具有公正的内核,但是他能以看得见的方式证明契约公正的存在。换句话说,契约自由能够使社会公众感觉到他们共同认同的公正的存在,将契约公正的实体正义寓于契约自由的程序中。契约自由本质上是反对权力者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也因此使契约获得信仰力量的另一个理由。
信守契约、契约公正和契约自由使契约获得社会公众信赖和服从的基础,并最终形成契约信仰的力量,正是这种契约信仰构成了法治的精神。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在社会中形成契约信仰。
参考文献
[1] 柯彪,张恒山.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M].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关系治理,路径依赖,转变困境,功能凝聚,法律凝聚
在我国, 无论是长期历史积淀, 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与转轨期, 关系始终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要因素, 引导和调节着人们行为取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关系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关系是否会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而消失, 在公司治理中关系的作用如何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拟以制度经济学为研究视角, 来认识关系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以及关系治理到规则治理的变迁路径。
一、关系治理的理论框架
1、交易、关系及关系治理
关系是在交易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联系, 它是由交易而引起, 由契约而连接。契约是界定交易过程中人们权利义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具体包括交易前的契约谈判、承诺、签约后的执行和监督、违约或中止的惩罚等。
威廉姆森 (1996) 以交易持续时间、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为维度, 将不同交易类型和三种契约治理机制相互联系:分别为古典契约、新古典契约和关系契约。对于交易持续时间较短、资产专用性较低、交易各方依赖程度很弱或不存在时, 古典契约得以实施。新古典契约和关系契约的产生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 投资专用性较高、交易的持续时间较长时, 价格已无法提供所需要的所有调节, 此时, 契约的治理机制更多依赖于双边治理和统一科层治理。
在承认契约不完全的前提下, 新古典契约认为当事人可以就重要条款进行谈判, 如果契约各方在契约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 通过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和调节, 保证契约公正执行。关系契约的履行, 相对于新古典契约更复杂, 更接近我们现实中所面对着持续时间更长、不确定性更高和投资专用性更高的交易类型。这一类交易往往是难以被第三方所证实, 因此, 其最大特点是“自我履行 (selfenforcing) ”, 即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参与者自行协调来完成的, 没有经过制度、仲裁者等第三方的干预。关系契约广泛存在于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 它往往以非正式规则形式出现, 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与可由第三方执行的正式合约, 如企业激励补偿制度、债务合约等相比, 关系契约内容仅仅为契约各方所熟悉和掌握, 同时契约内容在交易执行前是无法预知的。在关系契约执行过程中, 允许各方能够根据自身特点, 吸收新的信息, 来调节双方关系。显然, 关系契约的这一特点, 决定了关系契约的履行, 无法依赖于第三方的介入, 这无疑也增加了关系契约执行的不确定性。为此, 人们探索了一套有关保证关系契约得以执行的治理机制, 即关系治理机制。
2、关系治理机制的运作分析
关系治理是以双方合意为基础, 自我实施是关系契约能够长期维系的重要特点。在不同社会形态, 关系契约得以维系的机制不同。关系契约和一定社会规范和社会规则相联系, 契约各方往往受到来自社会规范和社会规则的制约。
关系契约是以人们长期交往而积累的社会资本为基础, 使人们在惩罚犯规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性, 并在有限范围内形成了均一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因此, 不难理解, 在一些社会尽管存在模糊的产权, 人们仍旧会通过相互合作将外部性内在化。
关系契约的维系同样需要第三方的影响, 关系契约的第三方, 得到关系网络成员的普遍认同, 第三方则以自身的声誉和所控制资源为担保, 确保关系网络中共同价值的存在。在关系网络中, 即使一方发现投资的净现值为负, 但也会履行契约, 因为退出契约可能意味着第三方将施加更大的成本。关系网络中第三方强制实施是以长期关系为基础, 共同享有关系租金是维系关系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3、关系治理和规则治理的关系
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维系的关系契约显然受到来自以市场秩序为基础的规则契约的影响。随着市场交易范围的扩大, 其会逐渐削弱整个关系网络的利益一致性, 并减弱人们被逐出关系网络而可能导致的威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 规则治理是随着产权保护规范化和明晰化而逐渐形成, 自发秩序、第三方私人秩序让位于有着更大规模效应的正式司法秩序。规则治理拓宽了人们交易范围, 弱化了关系对人们的约束。然而, 规则治理不可能完全取代关系治理, 二者即存在一定替代性, 同时也存在一定互补性。
规则治理的形成是以人们对产权保护等价值观念普遍接受为前提, 关系契约中人们的互信、自我实施合约有助于第三方正式机制的作用。在复杂、风险更大的交易中, 灵活、双边、持续的关系治理和明确的契约条款相结合, 使交易履行更加顺畅。
关系治理和规则治理二者侧重点不同, 规则治理侧重于产权明晰、控制权的配置;关系治理侧重于一定社会规则和规范。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矛盾冲突。首先, 关系契约的实施往往是以双边合意为基础, 一方面可以促成双边合作, 但另一方面形成了双边垄断, 即任何一方都无法轻易退出联盟, 否则会导致双边利益的损害。从而, 限制更有效率交易者的介入或替代。其次, 在关系契约中, 双边产权关系往往是模糊不清, 长期合作固然使双方通过协商分享关系租金, 但模糊产权结构显然限制了任何一方面的退出, 影响了产权的转让和资源的重新配置。最后, 相对于规则治理, 关系契约而形成的双边垄断者, 往往为了维持这一关系, 常常限制相关信息的发布, 从而阻碍了第三方司法秩序的介入, 影响了经济交易向以规则为基础交易秩序的转化。不透明、模糊性是关系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关系治理的路径依赖
以关系为基础调节人们的行为取向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历经时光变迁, 关系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着根本变化, 然而作为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 关系却始终是我们挥之不去的事实。
1、转轨经济时代关系网络的特点
(1) 非正式契约的色彩较浓厚。在转轨期, 关系网络的构建是围绕原有体制松动可能带来的利益“渗出”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网络。通过亲属、朋友、同乡等构成的关系渠道和原有体制相联系, 利用体制内和体制外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 获得收益回报。在改革开发的最初阶段, 生产资料供应的价格双轨制使一部分掌握“批条权”的人获得了先富起来的机会, 非正式关系网络与原有关系网络相比, 缺少第三方的强制实施机制, 更多依赖于双边治理, 与公开市场的本质不同在于, 非正式关系网络中交易对象常常是公共权力和金钱的交换, 因而具有一定隐蔽性、非法性, 而不能够长久维持。
(2) 行政权力参与网络的构建。上世纪90年代末, 随着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旧的双轨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关系网络, 其主导动因和我国的经济改革路径有着密切关系。80年代以后的中央和地方分权化改革大大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分权化将地方公共支出与地方的财政收入挂钩, 增加财政收入, 扩大税收来源是地方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另外,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硬化了地方财政, 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准经济主体”, 一方面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 形成了围绕地方行政机构多元的利益格局, 地方政府享有较大的资源投放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诸如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获得上市资格、取得土地资源等等方面, 地方政府有着实质上的权力。因而, 与政府搞好关系, 通过利益交换机制建立与政府官员的非正式关系, 则成为许多企业家的行为取向。关系决定了一个企业获得市场机会的条件, 企业与政府官员的关系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机遇, 而政府官员和上级官员的关系决定了其自身权力的可持续性, 由此类推, 关系的价值正是在这种非正式契约中得到不断加强。
2、转轨时期关系治理的作用和路径闭锁
在我国的改革路径中, 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本身就是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决策参数, 政府部门的放权或收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水平、财政负担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受政府委托管理企业的经理人深知政府部门的决策偏好, 追求经济增长, 将企业做大做强, 使大量经理人不可避免成为风险爱好者, 具有追求高风险项目的机会主义倾向。政府部门为了维护局部经济利益, 无疑会向企业追加资源和各种优惠政策。在关系治理模式中, 一个无效率的产权结构可能得到长期维持。
关系作为一项社会经济生活的治理原则, 在经济生活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 关系对于扩大交易规模、深化市场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关系的存在排斥了更有效率交易者进入关系网络中, 迫使经济主体将更多资源投资于关系网络, 大大损害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性活动。关系治理开始时是以非正式隐性规则存在于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官员之间, 但当该非正式规则通过和正式规则相联系, 关系治理便有了堂而皇之存在的理由, 依据关系进行交易原则, 逐渐扩大到利益集团和利益集团之间, 没有进入关系网络的集团, 即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也不可能分享关系网络由此而带来的联合租金。处于关系网络的集团会固化享有的租金, 维持既有关系的长久性。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为关系所主导, 市场经济由此而导入依托权力控制市场的权贵资本主义。
诚如以上分析, 在转轨型期关系治理实质上是资源和权力相结合的结果。构建庞大关系网络, 从而享有关系网络所提供的巨大租金, 是关系治理能够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三、关系治理到规则治理的模式转变
1、关系治理到规则治理模式转变困境
建立在一定信任、合作基础上的关系治理, 无疑会有助于更复杂、持续时间更长的契约的执行, 良好的关系治理不仅不会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治理秩序, 反而能够补充规则治理的不足。然而, 当经济交易为关系治理所主导和垄断, 规则治理原则在关系契约中被任意践踏, 表现为交易关系双方对第三方产权的侵害时, 关系治理不仅仅无助于规则治理的形成, 而且由于关系合约各方对租金的固化, 而使整个社会导入关系治理的路径而无法自拔。
历史上各个国家都经历过关系治理的阶段, 规则治理的形成, 在许多国家是一个自发演化的过程, 各种力量的讨价还价, 逐步普遍接受了有关产权保护等治理规则, 从而使社会发展路径导向以市场规则为基础的治理环境中。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仅十来年, 在这一过程中, 既存在计划体制下原有关系的调整, 也出现了在新的体制下形成的关系网络。在巨大关系租金诱惑下, 关系治理规则以利益为导向, 产权保护规则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和尊重。缺乏交易各方的讨价还价, 而使以市场为基础的规则作为外部强加秩序, 在实际运行时往往不尽人意。
2、关系治理到规则治理转变的路径选择
相互制衡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完备的制度体系。关系治理到规则治理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实质是社会经济结构、利益分配结构调整的过程, 是社会对有效率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相互作用的过程。在20世纪初, 俄罗斯的改革家认为只要通过产权改革和经济自由化, 就会自动产生强烈的制度需求, 如对于产权保护制度的需求、对第三方司法程序的要求等等, 然而“大爆炸式”的产权改革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经济增长, 相反是持续近十年的经济衰退。俄罗斯的例证说明产权改革并不必然带来对制度需求, 相反一些大富豪反对提高公司透明度等保护股东权益的举措, 之所以会产生这一结果, 是由于产权保护降低了这些企业内部控制人通过关联交易掠夺公司资源的可能性。因此, 在20世纪90年代, 俄罗斯无论是寡头公司、传统国企都没有积极性支持保障私有产权的制度实施。1998年经济危机以后俄罗斯内部开始产生对有效率制度的需求, 许多企业家愿意通过支付税金等方式换取产权的公共保护, 一些企业开始通过法律解决商业争端。波里什丘克 (2003) 认为快速的私有化, 使原有体制的租金迅速耗散, 大量企业相互争夺资源和寻租机会, 当“社会已没有剩余可供窃取”, 利益各方寻求相互协调, 愿意共同建立可接受的行为规则。
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分配的均衡, 能够促使社会各种力量通过讨价还价方式, 来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只有达到一种均衡, 相关方剥夺另一方权益的活动才可能受到抑制, 对他人产权的尊重才可能得到普遍接受。
3、法律凝聚到功能凝聚的路径选择
拉波特、劳佩兹-斯兰尼斯、施雷佛和维史尼 (1998) 研究表明, 以规则治理为主导国家法律规则往往从普通法系演变而来, 而关系治理主导的国家, 法律规则往往从大陆法系演变而来。在普通法系中, 法官有相对独立性, 能够按照信托和公平原则对公司内部关联交易的公允性进行识别, 从而限制了公司内部人的侵吞行为;而在大陆法系, 法官严格按照成文法规定进行判决, 如果关联交易有表面合理的商业目的, 法院是无权干涉的。在大陆法系法官更多受到来自政府行政权力的干预。普通法系下法官的独立性和一个国政治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如英国“光荣革命”以后, 议会就不再受国王的支配;而美国在建国之前, 相对独立的民主自治, 都为以后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在制度演变过程中, 人们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路径选择, 一种是法律凝聚 (Legal Convergence) , 一种是功能凝聚 (function Convergence) 。法律凝聚是指整个社会规则和执法机制向成功范式发生转变, 这意味着整个国家在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的彻底变革;而功能凝聚则是以市场为基础, 通过分散的、零巧碎达式的变革, 来促进制度的演变。显然法律凝聚会导致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巨大的压力, 而使改革彻底夭折;功能凝聚能够通过局部的变革, 而带来整体的变化。如施雷佛和维史尼 (1998) 所言, 法律规范的制定并不一定按照最理想的模式进行构建, 而是应考虑其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的可实施性;其次, 当法院不能保证私人合约执行的有效性时, 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的监管, 仍可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我国的资本市场无疑为功能凝聚的变革, 提供了实验场地, 为关系治理向规则治理提供了路径选择。然而, 如果资本市场仍旧成为特殊利益集团所“编织”巨大关系网的一部分, 特殊利益没有被公共利益所代替, 那么这一路径选择未必会实现我们的目标。
四、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关系治理理论内涵的分析, 显示建立在良好声誉基础上的关系治理能够促进规则治理的有效执行, 而当经济交易中关系治理成为主导和垄断力量时, 关系治理规则会破坏以市场为基础的规则治理, 表现为对交易一方或第三方产权的侵害, 其结果使市场经济导向“坏”的市场经济轨道上。在关系治理向规则治理转变过程中, 社会经济基础结构和社会资源均衡配置往往会推动规则治理的形成, 允许经济交易各方进行充分协商和谈判, 使规则治理成为普遍共识, 无疑会增强规则治理的执行效率。最后, 功能凝聚式的改革, 对于减少改革成本提供了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安岗:关系交易、交易结构与经济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
[2]聂辉华: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歧与融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1) .
[3]Baker、Gibbons和Murphy:Relational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 117 (1) .
[4]张其仔:社会资本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5]青木昌彦著, 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6]朱恒鹏:分权化改革、财政激励和公有制企业改制[J].世界经济, 2004 (12) .
[7]江曙霞、罗杰、黄君慈:产权软约束、官商合谋与寻租性腐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的腐败机理分析[D].厦门大学.
追踪报道:
在2002年韩国世界杯上,出现了一些人们很不愿意看到的违反场上规则的事。对此,许多人纷纷站出来,指责运动员、裁判员的不守规则,希望球场“纯洁”起来。
相关链接:
殊不知,做事情没有规则的案例还有许多,举不胜举。“冠生园月饼”事件,“房地产买卖”黑幕……商场里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永恒规则一次次被打破。而我们的甲a赛场呢?“假球”“黑哨”也无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京城广大球迷恨之入骨。“公平竞赛”的规则也同样一次又一次被无情的践踏着……乘车不买票,不排队……种种不守规的事例让人触目惊心。我们每天随意的走在街上,仿佛踏入了毫无规则的`“动物世界”。
专家评述:
对于此现象,我们专家不约而同的疾呼:我们的人民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规则哪儿去了?!众所周先,中国已加入wto,即将面临一波又一波机遇与挑战。但不管是狼来了或是浪来了,我们的规则不能废。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世贸组织对成员国的统一要求,也就是基本准则。龙永图先生曾训:“入世先入规”。不错的,我们加入了wto这个村子,就一定要遵守这个村的村规,否则将天下大乱。
即时评说:
专家学者的话,为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否则便会首先出局。但规则并不应一味盲目的墨守,我们应学会“与时俱进”,仔细分析、研究规则,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应让规则束缚我们,而应让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服务。
时事有感:
一家有规则一家强,一国有规则一国强,天下有规则天下强。愿我们都能遵守每一方寸土上的约定。
当布谷鸟叫起,春天还会远么?
当桔子红了,丰收的季节还会远么?
当我们驻足银行收款台前,看到每一个公民在没有轮到自己时,都静候在一米线外,填写完单子后,都能将桌台上的钢笔插回笔筒时,我们的欣欣向荣的一天还会远吗?
请在心中永远树立规则意识吧!
★ 初中培养环保意识演讲稿
★ 环保意识论文
★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得体会文章
★ 树立良好师德演讲稿
★ 幼儿园环保意识活动方案
★ 环保演讲稿
★ 传递感恩意识演讲稿
★ 防灾减灾,环保意识作文900字
★ 环保主题演讲稿精选
“老师,乐乐把颜料弄到我脸上了。”贝贝大声叫了起来。
此时的我正忙于在另外一组指导呢,听到贝贝的大声喊叫,我头也没抬一下,就说“不许把颜料弄到别人脸上、身上。”
本以为这大声的喝止会让情况好转,哪知道:“糟糕!黄颜料里有其他颜料了,还怎么做实验呀”豆豆紧接着也大声喊了起来。
“老师,我们组的颜料都变成黑色的了,还怎么做实验啊!”第二组的凡凡也不甘示弱的大声报告着。
“希希你的头发变成红色了。”乐乐的一句话顿时引来了组内孩子的围观。
这是我的一节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我为每组幼儿准备了红色、黄色、蓝色的水粉颜料各一盘,水粉笔若干,记录纸六张。要求孩子们把两种不同的颜色加在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在活动前只想着材料挺简单的,就是颜色的混合并观察其变化,而且在以前的科学活动中我也很注重孩子们的动手操作,经常会投放材料让他们自己探索,便料想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一定会按照我设想的意图完成操作的,而且现在不是也提倡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要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探索环境,因此本着这两点在活动中孩子们操作的环节我什么要求都没有,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为他们提供的材料就让孩子们自己去操作了,结果┈┈
现在孩子们的状况简直可以用一团糟糕来形容,有的孩子脸上都是颜料,有点孩子衣服上都是,有的桌子上都是,有的颜料都变成了一片漆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草草结束了本次活动。
活动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本次活动的无效归结于活动前我的准备不够充分。我只是剃头担子一头热的自顾自想幼儿的发展水平是怎样的,却没有结合班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考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同时我想我在解读《纲要》的过程中我出现了严重的理解错误,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无任何要求的自由开放的活动环境和氛围,真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吗?从今天的活动看来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在混乱和没有规则的状态下,幼儿无法专注进行玩色实验,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兴趣点可能不在老师要他们完成的操作活动中,而是让诸如颜色弄到别的小朋友身上去了,活动用老师提供的颜色做一些他们喜欢的实验上去了,而部分在活动中比较自觉的孩子只能用叫喊发泄着对某些幼儿破坏活动常规的不满。由此可见,自主需要一定的规则作为基础,没有规则,自主就是一句空话。
在幼儿操作活动中尤其是一些动手实验的活动中,在操作前教师一定要清楚地将规则和要求告诉了幼儿,因为这种规则和要求既能规范幼儿的操作行为,又能引发和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发现。
海勃湾区第八幼儿园
规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在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就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规则意识,也是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必要环节。课题“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下面就本课题的实施进行阶段性汇报: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我们看到很多公共场所写着一些对成人的要求:不要随地吐痰;请记住冲厕所……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在成人的世界里被称为最基本的素养和素质。没有建立起规则的成人正是由于没有基本的素养,又在接着影响下一代孩子。
事实上,真正的规则应该是从人性的根基上奠定起来的,是一生都需要遵守而不需要改换的。当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全体人都遵守着规则,孩子就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有了规则的约束和指导,每个幼儿都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然而对于刚刚萌生规则意识的幼儿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在他们身上经常出现思想与行为脱节的现象。从去年3月份开始我园制定计划并开始实施了《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我们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让幼儿去执行规则,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获得快乐的体验,让幼儿对规则有切身感受,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逐步帮孩子养成规则意识。
二、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社会即学校”丰富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教学做合一”。
2.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主张自由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自导和自主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强调规则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专制,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混乱。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可以向素质转变。
3.“爱和自由”科学教育
规则排除了暴力和强权,才保证了每个人的自由。规则建立了个人界限,才拥有了智能的秩序。规则建立了社会秩序,才拥有了平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建构一个对内在世界和对外在世界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
2.这个秩序的人也建立了与外部世界、以及和人的和谐的生存关系。
3.建立真正的界限,发展出强大的自我意识。4.建立平等自尊的生存环境,驱逐权威和暴力。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成立由园长挂帅、保教主任、教研主任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实践—反思—研究课题,将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阶段2014.03—2014.07 准备阶段
1.在全园进行课题内容的深入学习,成立课题组。2.课题组集体讨论,提出课题目标,形成研究方案。第二阶段2014.09—2015.09实施阶段
1.按研究方案具体落实,各班开展课题调查报告并制定学期研究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家长课题内容的学习。
2.运行教师间研讨、对幼儿观察分析及行为的解决、撰写教学案例等逐步地丰富经验,积累资料。
3.进行课题中期交流,反思及总结经验。第三阶段 2015.09—2015.12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资料 2.撰写论文、研究报告 3.完善课题手册的内容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围绕孙瑞雪老师的《自由中的规则》的内容作为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实际需要建立的规则并不多,共7条,来帮助儿童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帮助儿童建立的规则将奠定他一生的道德基础,是为一生作准备的。它必须是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文明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文化中都应该遵守的,并且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状态,在孩子有能力做到的情况下,逐步实施。
第一个规则:就是,粗俗、粗野的行为不可以有。我们会在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告诉他,你这是粗野的行为,不可以打(伤害)别人。孩子通过不断的提醒是可以建立的这个规则意识的。这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和保护自己。
第二个规则:不可以打扰别人。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工作,另一个孩子想找他玩,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会把他拦住,对他说不可以打扰别人,你可以等他工作完了再叫他。所以,这个幼儿园的孩子没有紧急的事情,他不会轻易地打扰别人,因为他很清楚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这是一种品行和修养。
第三个规则:请归位。通过“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可以维护一个有序的环境。他们会遵守秩序,会觉得秩序是应该的。同时归位也节约了很大的成本,因为我们永远知道我们需要的东西去哪里找。
第四个规则:请等待。请等待的含义是,公共的东西,谁先拿到谁先玩,后来的想玩请学会等待。
第五个规则: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是一个物品所属性的问题。第六个规则:就是有勇气给别人道歉,也有勇气要求别人给你道歉。这是两个方面,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要向对方道歉,对方也有权利要求我道歉。
第七个规则:学会对别人说不,也尊重别人对你说不,也就是学会拒绝别人。这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
通过这7条规则的建立,我们可以尽量避免我们的说教或主观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一些违反规则的现象,如在本该安静的氛围中大声讲话、争抢玩具、使用完图书或玩具不能放回原处等等。事实上,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没有规则意识或规则意识较弱所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一)通过榜样示范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心理学有关研究证实,通过榜样示范,学习者的态度、行为方式、动机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改善或提高。教育实践也表明,榜样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我园教师经常用自己正向的言行影响孩子,还通过示范法让幼儿观察,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标准。比如:在我们的主题课中,几位教师示范如何排队,让幼儿很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秩序,不但让幼儿掌握了有关行为规范,也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创设类似情境,将有助于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二)通过平等交流法,让幼儿感觉到被尊重与被重视。尊重的态度、和缓的语气、同等的地位,孩子会感觉到他被期待、被尊重,也许会下定决心改正偏差行为。
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时,避免用训斥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幼儿,这会让孩子心里对教师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恐惧感,避免对孩子使用命令的口气。在和幼儿说话时尽量避免用“我首先警告你……”,“你马上给我……”,“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许……”等具有威胁、命令、责备、拒绝等用语。因为由于我们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说出的一句话,就可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我们很生气时,一定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去和孩子进行交谈,因为人生气的时候是会失去理智的,不要让不理智的情绪控制住你的语言,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三)通过图标暗示法,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规则。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于一些必须遵守的强制规则缺乏足够认知,因此常常出现行为上的偏差,这时教师不能一味批评,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标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规则。区域活动时,我们会让幼儿自由选择,为了避免出现争抢角色的状况,就把这些规则绘画成大家能看懂的图标,张贴在各个区域内,如在区域门口贴上小脚丫图片,孩子们进区玩时就知道先数数有几个人,如果已经满了,会自觉地去别的活动区,充分让孩子体验谁先来到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的规则;在图书区,可以贴幅小嘴巴上竖着一根手指的画面,意思是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或干扰别人,这里体现了不可以打扰别人的规则;盥洗室内也帖上了师生共同制作的规范洗手流程图等。孩子们都能理解,也愿意去遵守,就比教师强加给他们规则要好得多。
(四)通过后果体验法,让幼儿增强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幼儿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当幼儿有过失行为时,成人不是去人为限制儿童的自由,而是用过失产生的后果去约束儿童的自由,从而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是用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孩子内化规则,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太阳花班的李恩泽小朋友总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小手,总出现粗俗粗野的行为,伤害到小朋友,小朋友都不愿意与他玩耍,因为一玩耍自己就要受到伤害。他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也想和小朋友玩,可是他不知道该怎样跟他们交流沟通,他就用学狗叫学猫叫的声音来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可是小朋友们并不“买单”,仍然不愿意和他玩。有一天,小朋友们玩滑梯,他还是出现了粗俗粗野的行为,仝一民跑到他跟前说“你总是打人,你要是不打人就好了”,这时老师抓住这一教育时机连忙告诉他,这就是粗俗粗野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你玩,只要你改掉了这个坏习惯,小朋友们就会都愿意成为你的朋友。他点了点头说“知道了”。小朋友们对他都持排斥态度,他也体验到了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再次游戏时他学会了自我控制,直到有一天任老师看到了他的进步,并在班里表扬了他。在自由活动时李恩泽走到李可儿跟前说“可儿,我不打人了,今天老师表扬我了,你愿意和我玩吗”?李可儿小朋友点了点头。恩泽高兴的跳起来说“我有好朋友了”!
总之,幼儿规则意识的提高,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运用多种方式加以引导,就能使他们在掌握和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获得自主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社会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第一,创设有利于培养规则的环境。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设置了适合幼儿发展的硬件环境,为幼儿逐步建立秩序感创造了有利条件。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秩序敏感期在2-4岁。因此,培养幼儿秩序感,至少要从小班开始。在班级里,教师们设计了教具摆放的固定位置,方便幼儿独立取放玩教具,为幼儿的有序活动提供条件。我们还在活动室、走廊、楼梯根据需要巧妙地利用标志、符号、图片帮助幼儿巩固已有常规,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上下楼梯的小脚印,形象地提醒幼儿上下楼梯走右边;楼梯转台的不要拥挤的图片,告诉幼儿上下楼梯不拥挤;饮水机前的等待线,告诉幼儿喝水时不拥挤,要会等待;幼儿物品的摆放标志,告诉幼儿物品取放要归位;游戏场上的安全文明游戏图片,提醒幼儿玩耍时不奔跑,以及大型玩具的正确玩法……这些标志,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天天看到,这些标志不仅在无声地提醒孩子,同时,看到这些标志,幼儿也会互相提醒,按标志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很好地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第二,在规则中轻松愉快的进行一日活动。为使幼儿各个环节的活动既有条不紊,又轻松愉快。活动前,我们的教师都要和幼儿讲明白活动内容、流程和规则。比如:在户外活动前需提醒幼儿粗俗粗野的行为不可以有,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等规则,这样,孩子才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对遵守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使幼儿产生满足的情绪体验,并加深对规则的印象。
第三,让幼儿参与制定班级规则。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通过和孩子讨论,规则才能从外在的约束变成幼儿内在的需要。如 :在图书区,和孩子们共同制定阅读规则,并把它写下来,教幼儿认读,起到让幼儿安静的作用;又如在美工区中,讨论如何保持环境整洁,放置一个空篮子,小朋友们就知道垃圾往篮子里放,不随意扔,幼儿参与制定的教室常规,才会引起其主动地认同,从而自觉去遵守。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体验到“做教室的主人”的成就感,而且能逐步理解秩序规约中的相对自由。
第四,让孩子自己进行班级秩序管理。例如,我们幼儿园各班设置了很多“小管理员”,如图书管理员、纪律管理员、玩具管理员和卫生管理员等。在规则意识的渗透中,他们不但会自我管理,还监督别人做得怎么样。安妮班小朋友来欢乐颂班做客,由于小椅子不够坐,就借用了班里的地垫坐,在走的时候有两个小朋友无意将地垫带走了,凯凯小朋友连忙说:“请将地垫归位到那里”。(用手指着地垫放置的地方)于是,安妮班王老师急忙让小朋友将地垫放回了原处。凯凯还友好的对他们说了谢谢和再见。因此,在争当“小管理员”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相互协调、合作,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也学会了理解和照顾他人、照顾环境。
第五,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与家园共育是分不开的。为了让幼儿将规则意识贯穿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本学期各班还对家长进行了“七大规则”的学习。通过学习,家长们觉得孩子们进步了很多。今年的元旦家园活动时,D小调班雷雷妈妈告诉我们,雷雷的进步让她很感动。在家里,每次玩儿完的玩具会整齐归位,看完的书籍都能放回固定的位置。现在,她自己的房间完全不用妈妈帮她整理。家里的物品从哪里拿了,用完后就会归位到哪里去。除了这些,雷雷还会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次,爸爸下班回家没有把鞋放到鞋架上,雷雷走到爸爸身边说:“爸爸,请你把你的鞋归位到鞋架上。” 从我们身边的例子来看,积极的家园共育,能使幼儿较快地形成规则意识,并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七、课题研究成效
【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推荐阅读: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的策略论文10-05
小学生规则意识培养个案分析12-14
在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12-15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07-18
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11-27
大风和树叶游戏规则11-07
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06-11
强化师德意识,树立职业精神体会10-14
如何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0-23
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复数变化规则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