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路径(共8篇)
入院第一天:
1.入院介绍:住院环境,科室人员(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探视时间,作息时间,陪护制度,查房制度,等级护理要求,贵重物品保管,就餐规定,安全注意事项,卫生宣教等。
2.各项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检查地点,疾病相关知识宣教。3.饮食指导。
4.心理护理,介绍成功的病例,减轻患者的顾虑。住院期间:
1.介绍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治疗和预后。2.介绍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疗程及相关注意事项。3.教会患者正确的自我防护及安全防护知识。
4.使患者了解关于自身疾病的相关常识,避免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时,出现过度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
5.教会患者掌握有效深呼吸及咳嗽的方法,介绍卧位、翻身、床上、床下活动的目的、要求及配合方法,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加强翻身及床上、床下活动。6.解释各种治疗、护理的目的、要求及配合方法。7.饮食指导。
8.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出院指导:
1.介绍办理出院的流程。
2.介绍出院带药的用法、作用及副作用。
3.指导出院后的饮食、活动、异常症状的观察,门诊定期随访的相关注意事项。4.交代患者责任护士电话回访时的配合。
1 健康教育均等化的现状分析
1.1 城乡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目前,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足20%的城市人口占有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卫生资源, 而80%以上的农村人口占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从1990年以来, 在卫生费用的城乡分配方面, 城市卫生费用比重一直在50%以上, 并呈现上升趋势, 2004年已经达到了65.07%。相比之下, 农村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下, 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04年已经下降到34.93%[1]。农村居民的饮用水、食品、环境、医疗、基础健教设施 (如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等) 等各方面都与城市的差距较大。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城乡健康教育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现象。
1.2 健康教育机构及人员
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机构与体系, 有素质较高的健康教育人员, 无论是在教育机构还是在人员配置上都比农村地区要先进、有效。为农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机构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在这些机构中, 没有设置专门的健康教育实施部门, 虽安排有健康教育专 (兼) 职人员, 但这些健康教育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同时, 地方财政在财、物上投入不足, 健教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1.3 居民健康教育意识
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对于物质的需求欲望渐渐降低, 而对健康的呼声则逐渐升高。健康教育作为疾病预防第一道防线, 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城市居民可以享受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有丰富的健康教育资源, 对健康教育的关注度较高。城市居民会利用互联网、电视及公共场所的宣传广告、音像等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相比之下, 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健康教育概念意识仍需提高, 平时的关注度主要在生产与生活, 不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媒介来查询关于健康教育的资料, 对农村健康教育的宣传处于一种“光听光看却不动”的状态。
1.4 政府财政投入
政府对城市卫生费用的投入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进而对城市健康教育的财政投入也会加大, 城市健康教育费用一直高于总体人均健康教育费用。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农村健康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目前, 健康教育服务仍处在有偿的道路上, 城乡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有专 (兼) 职人员组织。近几年, 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 但基层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使农村地区无法很好地安排健康教育人员开展相应工作。
2 健康教育均等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力有待提高
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者整体表现为年轻化、经验不足, 对健康教育业务不熟悉。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 大部分以大专学历为主, 本科学历也仅占有一定比例。文化水平与工作开展效果、自身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加之从事农村健康教育的人员中很多是非健康教育专业出身, 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健康教育培训, 也没有引进高素质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拓展基层健教工作。基层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还不能完全达到岗位的要求。
2.2 健康教育服务普及性
就健康教育服务范围普及性来说, 农村居民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居住地较为分散与偏远, 交通不便, 没有较为先进的设施进行远程教育, 健康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服务范围远远窄于城市地区;就经济上的普及性而言, 地方财政对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投入少, 在经费少而又偏远的地区很难普及健康教育服务。
2.3 村民重视度不够
就居民健康状况而言, 农村居民好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低于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 村民对待疾病一般持有“小病捱, 大病治”的想法。农村居民对于健康教育还存在较为模糊的概念, 有了病痛能捱就捱, 实在捱不住才会寻求医疗。村民对于健康教育, 注重平时的饮食及养生健康被认为是没事做时才会想到的事情, 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2.4 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农村地区由于交通、资源等原因, 经济自强能力受到限制。在财政支出方向方面, 城市地区已经高效开展健康教育的时候, 农村地区甚至只能以维持一般性的公共卫生服务。据统计, 我国每年每人用于健康教育的经费不足0.1元, 仅占全国卫生事业投资的0.5%。这一数据提示, 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性措施, 需要加强财政投入, 确保其正常顺利开展。
3 健康教育均等化路径的探讨
3.1 提升健康教育人员能力
要高度重视农村健康教育人员素质提高和服务能力的建设, 通过宣传倡导、国际借鉴和培训教育等多种途径来提高领导、实际工作者对健康教育认识程度和业务熟悉程度, 把提升素质和加强能力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同时, 将健康教育纳入职业化建设体系当中, 开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健康教育的专业训练活动。
3.2 完善服务体系
加大乡村健康教育服务力度, 提高其健康教育的服务能力。努力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 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加强健康教育规划与健康教育人员的效绩考核, 扩大其健康教育乡村服务范围及经济可及范围, 使城乡间的健康教育的质量差距缩小。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选择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拔人才, 从整体上保证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 使之真正做到“想服务、能服务、服务好”。
3.3 提高村民健康意识
以重点基层人群服务对象为主要切入点, 在各乡村医疗机构加大力度宣传。通过各种宣传媒介, 如电视、广播、宣传册、板报等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也可进行健康讲座、开展健康活动日主题活动。必要时可进入农户家庭进行现场健康教育与指导, 旨在要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 提高“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理念, 打好疾病预防的第一站。各类媒体也要加大对健康知识传播的支持与力度, 加大对健康知识的传播力度, 注重传播知识的准确性, 切实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
3.4 合理安排财政投入
健康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健康教育对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同样重要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要根据实现健康教育逐步均等化的目标, 完善政府对健康教育的投入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不低于15元, 2011年不低于20元[2]。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部分, 经费照此计算则会显得十分拮据。而特别要注意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分期分批地投入到位, 提高投入产出比, 实现健康教育效益最大化。健康教育的发展建设经费由政府安排, 合理安排健康教育项目的资金,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农村与城市的健康资源有同等的经费保障。
综上所述,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通过调动社会各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 加大地区财政投入, 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利用健康教育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技术, 宣传普及抗御疾病的科学知识, 使科学知识深入社区基层, 深入千家万户, 达到健康教育均等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子荣, 李小热, 夏杰长.我国农村卫生服务落后的实证分析与财政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35:13-24.
[2]卫生部财政部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2009.
[3]黄敬亨, 王书梅, 吕姿之.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9.
[4]佚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重要文献[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8, 5.
[关键词]中学健康教育审美路径健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53
健康和审美在学生素质与能力结构中起着基础和导向作用,是一种交叉融合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结合人的成长规律,立足一个更高的层次,从审美的视角对我国健康教育进行审视,深刻认识健康教育的特征和规律,为中学健康教育更好地开展确立科学的起点、方向和路径,也是中学生青春期成长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生活的不断丰富,健康和审美之间的关系将日益紧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值得探索的问题。中学健康教育的审美路径也是审美能力的实现路径,是一个循序渐进地将健康和审美融合共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健康教育过程本身的科学化、审美化和艺术化,又要实现健康教育效果的长效化,使学生自觉地将审美观念应用到终身健身中去,和健康结合起来,自觉地以审美为导向,促进健康的获得与保持。
一、立足宏观视野,多维提升学生健康素养
通常可以认为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与服务并作出正确的与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是衡量健康教育的重要指标,应从青少年抓起[1]。我国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很低,2008年卫生部的调查结果仅为6.48%[2]。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环境中,“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等文化精髓至今仍被认为是古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等多方面参悟之后的科学论断,身心合一,经常保持快乐充实的美丽心情,并且动静结合、营养适当很有利于健康。譬如很多农村的长寿老人一生没参加过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但他们依然健康到老,他们的健康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因此,应从心理上培养学生的健康能力,使之尽可能遵循意识、知识和能力逐步提升的顺序,并将健康提升到审美的高度,发挥审美的能动作用。美对健康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前提下促进学生寻找自己的方式促进身体健康和道德适应,也应是未来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结合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学校教育的实践,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健康教育归为体育的范围,至少在目前体制下是不合适的。因为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受的干扰和诱惑非常广泛。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健康教育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离不开体育,可单靠体育教师很难独立完成,应该和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健康教育甚至可以成为智育的主要题材和内容之一。目前把体育和美育结合起来,并且以美育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具有更强的可行性,我们甚至可以把健康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样就还能以健康教育为契机,使学生受到更多的人文教育。
二、重视多因协动,逐步唤起学生审美健康
健康教育终究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以教学改革为基础实现多学科联动和多因协动。健康内容的广域性和健康素质的基础性在中学各科的教材设计中已有所体现,尤其是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课程较为明显,也基本实现了学科联动的教育模式,这些都为健康教育的多维性打下了基础。可是在重视学科本位的中学教育中,各学科虽都有意或无意地涉及健康内容,但由于都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不可否认,其他人文学科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责任和社会适应,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因性健康失调。若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自身为审美对象培养他们的健康审美意识与能力,学生健康的内因就能得到有效调动,而且还能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及“危机管理”奠定基础。另外,学校可以适时适宜地安排一些健康教育的专题讨论、活动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评判,加强行为引导。这样在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内因驱使下,主要负责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教学就有了更多的助力,审美理想、道德责任和未来使命会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运动。当然,随着教学媒体的日益发达,在健康教育中也完全可以借助网络视频等,让学生接触一些较为流行的运动项目形式,唤起他们体味运动的气质美。譬如,有专题研究表明,健身气功教学能很好地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文化熏陶[3]。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审美方式,审美要求先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可以从对自我的身体审视开始,客观理性地认识和接受自身的不足,积极通过运动和营养去改善它,而非进行所谓整容、节食减肥之类的破坏性重建,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建立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提升自身健康审美能力。
三、重视审美素养,教育学生走向优雅生存
教育的过程就是使自然的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中国人传统的“权力化生存”和“能力化生存”也将因为所受的教育
【基金项目】云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项目号:Z13005。
而走向“优雅生存”。一个能走向优雅生存的人一定是一个健康的、快乐的、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和丰富人文知识的人,这些都应该而且必须从教育中获得。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必要的人文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个人价值理性的构建,也几乎决定了学生自己生活的幸福程度和对未来社会的贡献。在教育的过程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无疑会导致很多难以弥补的问题,而科学的人文教育离不开审美的融入,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审美素养的提升应该贯彻人文教育的全过程,也应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价值评判尺度。审美是多元的,真正能成为个人素养的审美应该是健康的,应以健康为价值尺度和主要目标进行评判。因此,在审美教育中应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健康为目标,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科学地融入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并使二者合理结合相得益彰,符合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也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具体操作过程中,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教授认为,应排除不良社会文化的干扰,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关乎学生未来健康和幸福的大问题来解决[4],因此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也为中学健康教育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学生是一群属于生命特殊阶段的特殊人群,中学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文化活动,不能没有审美活动的融入。对我国中学健康教育的审美路径探索是在素质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下对健康教育的一种美学的审视和指引,其意义在于使学生在健康问题上尽早形成科学的审美方式,促进自身健康的获得与维持,时刻警惕健康失调现象的出现。健康内容具有多样性,审美表现是多元化的,在学习任务异常繁重的中学时代对二者进行充分的课堂教学在很多学校显得不够现实,但结合课程特殊性和学生青春期身心发育特征对学生进行健康意识和审美素养的“内化”教育都是可行的,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相关知识和能力,也能实现真正反观内视具有修慧色彩的审美观照,为终身健身和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高皓宇,王刚,袁媛媛.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8):616-618.
[2]邹思梅,方小衡,林德南,庄润森.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7):537-540.
[3]司红玉.健身气功教学与审美教育[D].山西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6).
[4] 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2013,28(1):1-7.
由于我国地形和气候等原因,导致林业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在整体上西部明显落后与全国,加上林业投入不足、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最后,由于人们对林业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只看到其经济价值,大肆乱砍乱伐,造成开发与保护不合理,浪费大量物力人力,到最后森林生态系统还是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再加上管理体系不完善,执法不严等等,导致林业资源虽总体上有所上升,但是与耗费还是不成比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种植与管理齐抓,不断加强保护和管理。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措施:
1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工程性措施
林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不仅给我们的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给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更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整治措施,尤其是采取工程性措施。首先,应该采取工程措施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确保天然林面积和储量不再锐减,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与发展,要切实做到保护现有资源,不断扩大林草面积,加快林业的培育步伐;其次,切实提高我们对林业资源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切忌忽视其内在和价值,加大投入,积极倡导退耕还林,不断扩大人工林的面积和储量,使比较严重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得到减轻直至解决;最后,建设重点防护林体系,全面系统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给稀有动植物更大的生存空间,使稀有物种得到保护,更保护了自然,保护了湿地,旱涝灾害等问题不再成为我们生命的威胁。
2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管理性措施
林业资源的保护单纯的从工程上出发远远达不到要求,更需要狠抓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体制,采用法律、法规等强制手段,加强林地林权的管理,防止资源的流失;其次,应该调整林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改进管理制度,加强森林利用率,重视森林的砍伐和木材加工的管理,加强林业建设的法律化,规范化,提高森林的质量,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加强现有林业的监测,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系统,重视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林业信息化平台,完善森林事故的预警和应急系统,全面保证林业发展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另外,更重要的就是加强森林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森林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管理队伍的稳定,不断提升管理人员质量,积极倡导团队合作,加强森林管理意见的交流和森林执法的环境;我们还应该大力提倡旅游业,保护生态,保护林业资源,调整林业产业链结构,从政策上为林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物质保障。
1.当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转型的方向路径分析
1.1办学模式与体制的转型发展
当前,继续教育的改革进程一定程度上是由市场变化趋势所决定的,而高校继续教育的市场化趋势就决定其在转型路径选择上朝着模式改革与体制改革方向转变。在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引导下,劳动力需求也逐渐转向专业型、技术型等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而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多数受教育者在接受了基本的专业教育之后会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教育机构的性价比等标准而选择不同的教育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深造,这对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有效启示,即必须对传统模式与教学体制进行革新,依据社会需求、经济发展需要、市场运作规律等开设专业课程,吸引教育者,提高发展竞争力。
1.2办学资源与视野的转型发展
在当前地方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规律,同时也要放眼于国际大环境。资源配置作为教育发展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应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依据当前继续教育的功能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整,同时在发展视野上应立足于国际化视野,强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国际范围内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针对于国外发达的继续教育观念与模式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和借鉴,为我国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战略转型提高一定的指导和理论基础。
2.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转型的有效路径
2.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继续教育办学模式与手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逐步步入了经济转型的关键发展时期。在经济发展转型的浪潮中,表现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与当前人才素质的矛盾,这就对当前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高校教育应准确定位发展方向,立足于自身发展优势,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为社会进步提供坚定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因此,当前地方高校在改革与继续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与领导部门应当对社会经济发趋势、社会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对其变化保持客观、准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帮助学校在建立继续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发展目标。同时,要在坚持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的.基础上争取当地政府对继续教育发展的支持,明确政策变化方向,在此基础上转变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与手段,主动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前沿技术与关键技术以及人才资源短缺产业等诸多领域的人才。
2.2强化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远程网络教育
推进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改革创新与路径转型,必须紧跟当前时代发展潮流,坚持网络科技与信息化发展的背景潮流,有效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转型。比如,在转型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对教育发展带来的良好便利,充分借助网络教学资源与契机来推动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同时,地方高校应对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保持充分的认识,适应好现阶段信息化学习的特点,建立符合当前人才培养要求和学习者学习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比如,远程网络教育科技的使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或者网络信息教学资源管理库等形式,将不同学习资源、学习经验及成果等各方面建立起有效的衔接,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高效化、信息化学习,为地方高校探索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方式开辟新的路径。
2.3发展多元化办学模式,引入企业经营策略发展模式
现阶段,在地方高校研究继续教育战略转型路径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对传统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视力度,根据时代变化特点对传统办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病做出及时的革除和整理,为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提供更佳的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发展模式,将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多元化办学模式。高校可在市场变化基础上对教育对象进行合理的培养目标制定、对教育成本进行有效核算,同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将继续教育的效益和成果最优化地展现出来。同时要积极改革继续教育用人机制,在教学机构内部建立工作竞争制,有效提高在职教师地工作积极性,加强继续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可积极开展对外关系与交流,如与社会机构建立良好合作管理、主动扩展社会培养项目等,强化社会层面的资源流动与经验分享,在合理吸取发展经验的同时在地方建立起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有效降低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转型路径选择的难度。
结语: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战略转型路径的选择对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来自地域条件、地方观念与层次、高校发展定位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转型的过程存在着诸多困惑和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力度。
参考文献:
[1]解丹阳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探寻[J]职业技术教育-0819-22
[2]周洪波,占侃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以江苏省H学院为例[J]成人教育2018-0823-26
[3]郭清顺高校继续教育的战略转型与路径选择——以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103-7
[4]陈娟学习型社会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升级路径审视[J]继续教育研究-0714-16
四川教育学院 尤甜
“有偿家教”早已不是新名词,却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体罚学生”的教师亦引起社会大众与网络群体的围观与痛斥。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师职业道德正面临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考验。《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末,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需要“其身正”。“ 教师职业道德,通常简称为‘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应有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在教师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是帮助教师协调与学生、同事及学生家长以及其它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1]由于教师教育工作中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个体,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在其职业生涯中有双重作用,其一是作为师德遵守的主体,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守师德规范,其二是作为道德遵守的示范,教师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引导者,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起发点。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在讨论这一课题时,我们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背景来考察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关系的变迁对师范生师德教育提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可以考虑师范生师德教育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在每一阶段有重点地进行路径选择。
一、师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明德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现;“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这里用“明德”一词,重在强调师德教育起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师范生清楚和懂得师德的内容。这一阶段的重点内容有二,一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规定,二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为使师范生明白乃至懂得甚而能够弘扬这两项内容,如何选择教育的路径十分重要。
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的是“说教”,教育者苦口婆心,被教育者“心猿意马”;也有另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将德育教育与道德学习混为一谈,“这种教育重在知识内容的记忆,理论体系的掌握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体验,自然走上了名为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实为培养研究人员的道路。”【2】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固然是外在于人的主体的法律、规范,但在教育中需要教育者通过有效的教育
路径,将这一外部内容的引入过程变成是引发、激励师范生内在的向善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从外部输入的过程。
1、法律与德育知识的输入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有助于引发与激励师范生的本体主动性。
在这个知识极大丰富的时代,只要有网络,就能轻易获得所需的任何知识。对于师范学生的师德教育是否还需要知识的输入?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如此,而且,知识的输入是师德教育的基础与根本。特别是关于教育法规、教师法规、未成年人保护等一些列法律法规的知识应当是优先考虑的内容。2008年教育部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就是“爱国守法”,如果连基本的法律有什么,有哪些规定都不知道,何谈“守法”?但是,单纯的知识性的灌输不能有效地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师范生知识建构的一部分,有必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与细化并为师范生准备获得共鸣并能够内化的案例,使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法律与德育知识的多维表现形式有助于师范学生的师德知识输入。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瑞士的皮亚杰认为,认知个体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认知个体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认知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法律与德育知识的学习依然需要遵守学习的基本规律。因此,教育者需要通过为师范生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他们建构知识。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多媒体技术了,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能够将单一的文字形式的师德知识转化为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采用图示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能够在学生的知识建构中发挥想象,获得更多的感悟。再如讲座的方式,讲座的教师将师德知识进行加工与升华并加以案例分析,使师范生在理性认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感性认知,这也有助于师德的理解与知识的建构。
另外,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喜欢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量,也使人们的想象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年轻一代的师范学生更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长大,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表现自我、喜欢流行的东西。我们在师德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特点,还应当关注他们对
多样化视觉冲击的需求。所以,在师德知识的教育中,应当选择文字、图像、动漫、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方式,为师范生打开知识之窗、迎来丰富的社会。
二、师德教育的发展阶段:体道
1、知道为智,体道为德。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涂又光教授认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3】知道的东西仅是知识,这些知识只有内化为人的心灵并再外化为人的行为并能做到的东西才是道德。师德教育的第二阶段要求师范生通过对师德的体验、身体力行地将师德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这就需要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者为师范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在对道德知识的认知、认同的基础上,把它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最终表现为道德行为。这一目标的达至可以采用为师范生创设道德践行平台的路径,为师范生“体道”准备过程化的教师教育教学情境,关注他们师德成长的过程,通过模拟情境、体验未来职业、与中小学生交流、组织并参与中小学生的主题班会等方式帮助师范生在师德养成的发展阶段获得切实的师德体验与师德践行。“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发展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即是说,可使每个小体实现其某种带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4】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表达对孔子的无比仰慕之情,而后人用这样的诗句也表达了对品格提升与完善之精神渴望。师范生师德的体验也具有这样的享用功能。例如,师范生在对未来教师职业的体验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小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尊重,通过组织并参与中小学生主题班会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够感受到来自中小学生的关爱。当师范生在体道过程中感受到这一过程的精神满足并获得正向外部反馈,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师范生师德的良性发展。
2、社会事件的关注与探讨。
与师德有关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师德教育者有必要密切关注这些社会事件以及该事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争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教育者和师范生都很容易地获得这些信息。无论教育者是否愿意,这些社会争论都会进入师范学生的视野。有人认为“高校应健全各类管理办法,并将其制度化,以及时过滤不真实的信息,避免在学生中产生消极影响。”【5】事实上,面临良莠不齐的网络围观语言,教育者不能单纯地依靠信息过滤的方法净化网络,而应当选择引导师范生进行讨论和深度思考,在思考与讨论中体验师德的发展,学会立足学校放眼社会、学习将自身放置于社会进行换位思考的方法。师德教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现实学校中教师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于使他们思考与掌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是什么?怎
样做才能更加接近这种理想?帮助师范生关注社会事件并思考与讨论,能够使师范生愈加接近师德的要求。
三、师德教育的升华阶段:共生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这一生物学中的理论很快被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等其他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工作者发现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例如,在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中,人才间的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往往会极大促进人才与群体的提高。
师德教育的原理也是如此。师德教育的这一阶段应当由师德教育组织师德养成的团体,通过团体内各组成人员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获得整个团体的师德教育养成。这个团体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或者以系院为单位甚而以整个学校的师范生全体为单位。从小环境到中环境直至大环境内建立起师德教育的整体氛围,并在这个整体中通过制度建设与活动开展将师德追求内化为师范学生内在的追求。有人指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慎独”、“内省”、“向他人学习”,【6】其中,“慎独”、“内省”关注师德养成的自我意识提升,“向他人学习”关注师德养成主体的主动学习,因此,这三个方面都强调师德养成的主体能动性,对师范生的主动性要求较高,而共生观的强调外界的正向感染和干预,对师范生的主动性要求没有那么高。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仅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已很难维持,我们要避免人的主体性对道德的伤害,就必须把伦理落实在制度上,而不是落实在人的主体性上,要用制度来承诺道德。”【7】因此,师范生师德教育不能仅用个体师德教育的路径,而应当由师范院校为师范学生建设共生的组织,并在组织中用制度、活动等可操作性并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方法来督促师德的养成。
伴随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学校日益成为一种规模庞大、社会化程度高、与社会关系复杂的事业,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成了教育的“轴心”。【8】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共生组织可以扩大到整个学校,因学校的教育“轴心”作用,将师德教育的影响辐射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生组织的多维影响使师德教育不仅融入师范生的学习环境,进而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师德教育过程与师范生的学习、生活真正融合,获得共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中说:“人的本质并
[9]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10]人受社会关系制约,说明人有受动的一面;人通过劳动创造社会关系,说明人有能动的一面。人的本质说明,人在社会历史
发展中是一身二任的,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在师德教育共生的环境下,师范生作为社会的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都获得了体验,师德教育的效果应当能够加以巩固并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 贺春湘.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M].重庆:西南大学,2010:5
[2] [31] 张莉萍.高校德育范式的演变发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157-160。
[41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 , 6:46-47
[5]胡余波,徐兴,赵芸.基于博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8,20(2):143-146
[6] 张立成.《思想品德修养与师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4
[7]颜卫青.制度伦理的边界、功能涵涉及其意义[J].求实,2004,9:36-38
[8]吴晓蓉.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J].教育研究,2011,1:50-54
1.1 角色认知偏差
护士能否按照法律的要求产生双重角色行为,取决于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知和患者对护士教育角色的认可程度。事实上一些护士的健康教育角色意识比较淡薄,护士之间的整体护理意识也参差不齐,有的护士思想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状态,认为健康教育是责任护士的工作,与已无关,缺乏自觉参与整体护理的意识,造成不同班次整体护理质量的较大对比和反差;有的护士对承担的教育义务持否认态度,认为医生是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对患者教育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性,容易使患者产生知识上的听、信和行为上的服从,对护士教育缺乏信心和勇气。毫无疑问,上述角色认知的偏差,会给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带来困难,同时也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1.2 知识技能缺乏
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是影响护士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有近半数的护士不知道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程序,半数以上护士感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最困难的是缺乏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由于不少护士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只是依据疾病种类的标准护理计划机械性照搬照套、照本宣科,没有做到因人施教;有些护士对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得患者的学习资料,都将直接影响对患者教育需求的评估和教育效果的评价,有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兴趣;有些护士不了解患者教育的基本程序,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不知道如何施教,无法与患者达到有效沟通;有些护士学历水平偏低、知识老化,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卫生知识宣教,没有把“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的行为”上来。
1.3 时间缺乏保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编制不够,数量不足,护士工作负担过重,难以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是影响护士有效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51.6%的护士认为影响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因素是没有时间,同时护士是特殊的女性群体,在工作中总是超负荷地运转,生活上有着不少牵累。随着患者需求的日益提高,护士肩负的担子也在不断加重。往往出现护士有时间时才向患者简单地讲讲健康知识,一旦工作繁忙,就省略健康教育这一重要工作。
1.4 条件环境不足
我国虽然在《护士注册法》中规定了护士的教育义务,健康教育作为护士的职能已被确定下来,但在实施上尚未与护士职称、学历和继续教育要求相吻合。开展护士健康教育,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护士站在同一起路线,一方面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会挫伤部分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此外,在健康教育的经费来源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许多医疗单位都是自筹资金编写和发放教育资料,组织健康教育活动等,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发挥职能作用的环境和支持条件。
2 提升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2.1 提高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科学研究证明,现代社会人们致残、早亡的主要原因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这些疾病往往与恶劣的环境,不良的个人行为及生活方式有关,都可通过有效的手段加以预防,即从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积极的预防疾病。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在这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它要求每个人不仅要珍惜和不断促进自身的健康,还要对他人、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健康承担义务。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明,健康教育在增进群体健康水平上的重要性,是一本万利的事业,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2.2 准确定位,明确健康教育角色
现代护理学赋予护士的根本任务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帮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根据这一任务,护理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临床护理活动,即帮助患者保持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的恢复;另一类则是健康教育活动,即帮助患者获得健康相关知识、预防疾病发生、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建立健康相关行为。对患者而言,上述两种活动所起的增效作用和治疗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对护士而言,两种活动所赋予护士的职责也是同等重要的,二者不可偏废。由此可见,护士不仅要担负促进患者康复的的照护义务,而且应承担起促进患者健康的教育义务。
2.3 重视培训,提高护士教育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可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讲座,实行考核等方式,加强培训,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一是培训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二是培训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三是培训相关学科知识,包括行为科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通过培训,开拓思路,突破思想上的局限性,真正做到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科学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积极支持护士参加护理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护士的学历层次,尽快适应护士角色多元化的挑战。
2.4 履行职责,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一是采用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士人员履行职责。二是要合理安排教育时间。例如上午10时以前一般是集中处理和执行医嘱的时间,护理健康教育设备重点保障办公班的护士使用,责任护士利用这段时间了解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的程度,可应用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来测评患者的健康行为;也可用直接提问的方法了解患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修订原有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指导学习。
2.5 发挥职能,提供可靠的支撑条件
一个小县城的小学校,建校史不过短短十余年,师生们能呈现出如此的生命状态和自主学习能力,这都得益于具有远见卓识的王金华校长及其所带领的一群教育追梦人所进行的坚持不懈的课程改革,特别是2012年以来所进行的“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的创新。
“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是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博士的指导下,以培养有自信、善合作、懂感恩、会学习、勇创新的健康人为目标的新型课堂。其中问题是方法,卓雅是方向,QPI是策略。 “QIP”是指:“问题导学” (Question)、“智慧建构”(Intelligence)、“个性绽放”(Personality)。
1、创新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对话
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良好的教育。在“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中,把教师称为“大同学”,这不仅仅是称谓上的改变,而是新型师生关系和学本课堂学习观的体现。雅思贝尔思认为“教者和被教育者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课堂上,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支持者。学生是小同学,师生之间点拨启发,交流互动,碰撞智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问题由师生共同生成,课堂由学术助理主持课堂流程。课前,教师和学术助理沟通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点以及在课堂主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教会学术助理对关键点的把控和主持中突发情况的对策外,更会充分利用一案三单,提前预设,有效引导。学生在学术助理的带领下通过自主学习、组本交流生成问题,再小组间讨论、展讲、挑战、补充、质疑。教师适时地应上去,及时地退下来,除了偶尔“煽风点火”——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更多时候是默默欣赏,静待花开。
2、创新求知路径,实现结构化预习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学会学习,拥有终身学习的本领。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前结构化预习。
在韩立福教授的指导下,“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的课前“结构化预习”,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预习,而是学生按“查、画、写、记、练、思”六字诀深入系统地把学习内容读熟(流利复述或背诵)、读厚(充分利用工具书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写满(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批注)。学生批注要做到“我手写我心,随心所欲写感想”,以求摆脱僵化记忆、生搬硬套的学习弊病。如语文的结构化预习,他们追求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数学的结构化预习,则要求学生联系基本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原理、特征、性质,并能根据例题举一反三,倡导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结构化预习中,学生熟读深思,深度理解和消化后,已经掌握了知识的80%以上,课堂学习自然就变成了师生之间知识分享、智慧点燃、学法探讨、多元归一、潜能开发、能力提升的“儿童乐园”。
3、创新解决途径,实现合作共赢
该校提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的教育理念,创新思维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能力化。课堂上,充分利用“三单”(问题导读单、问题解决单、问题评价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再引导学生围绕关键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讲交流、深入探究,从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智慧。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关注的是问题,是学生生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生成后,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辩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采用争辩、静思、质疑、补充等不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4、创新学习形式 ,实现大班额小班化。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生命都是传奇。由一个个“天使”和“传奇”构成的小组共同体,学习潜力更是巨大无比。在学习中,“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实现大班额教学小班化。教师根据小组成员能力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人人都是学科长,个个都是领头雁。两人是学习同伴,N人是小组学习共同体,通过小组文化建设(创设组名、组呼、组徽、愿景、制定公约、开设小组园地),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学科长根据学生能力优势明确分工,从展讲、展写、展演、作业批改,相互帮扶等都责任到人。每小组都要根据学习情况进行日总结、周奖励,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小组凝聚力。同时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捆绑考核学习方案,小组同奖同罚,荣誉共享。一人落后,全组耻辱;一人进步,全组幸福。同学们的团队观念极强,常常是一个同学落后了,几个同学争着抢着帮他讲解和学习。组内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实现个人学习愿景化、同伴学习互助化、小组学习承包化、全班学习最优化的“四化”目标。
5、创新作业批改,实现五级评价
传统教学的“备讲批辅考”,批改作业是教师很大的一分工作量,可往往是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做得马马虎虎,甚至是教师批了,学生也不纠错,造成教师的“无效劳动”。“问题·卓雅QIP”课堂把批改作业的权利下放给了学生,实行五元评价制,让家长、同伴,学科长、小组长参与评价。利用五级评价章进行检查和激励。五级评价指的是学习者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学科长评价、学术助理评价和教师评价抽评。同伴评价不仅要评判对错,更重要的是针对错题给对方讲懂,讲会。学科长重点检查学生错题是否已经会了,监督学生学会;教师和学术助理再进行抽查评价结果。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再发现再学习的过程,对每个学生来说,通过五元评价,学生把知识点理解的更透彻了,掌握得更牢固了。
6、创新观课标准,回归课堂本真
真正的一节好课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讲得有多精彩,而是看教师给学生多少空间,师生課堂互动是否和谐,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收获、有提升。“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的观课重点是学生是否做到四真(即在问题引领中做到真听讲、真讨论、真互助、真评价)、三度(即参与度、兴趣度和学习能力提升度)。它关注的是教师的学习方案设计是否科学?课堂上教师的调控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及对潜能生和问题关注是否到位?对学生问题的解决路径、方法、彻底度怎么样?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构建真实、灵动、自然、生态的民主课堂,让教学回归本真,让学生学会学习。
7、创新备课上课,解放教师手脚
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的教师备课、上课也很特别,往往是教研组先共同备课,然后资源共享。在课堂上,他们着力培养学术助理登台上课,教师腾出手脚进行课堂观察和教学研究。学校成立了课程专家团队,针对教师在结构化备课和上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讨,再反馈总结,改进补充,优化方案,指导课堂。他们倡导教师用三步生成法写教育教学案例:第一步,描述事情发生的过程;第二步,寻找理论依据;第三步,写出自己的观点、感想或下一步的实施方案,引领大家从“教书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迈进。
8、创新家校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问题·卓雅QIP学本课堂”也在家长方面大做文章,它让家长成为学校的新闻代言人,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校活动的体验者。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对家长进行专项课改培训,最大可能地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助推学校课改。他们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启学习愿景,制定学习方案和家庭学习公约,落实结构化预习和结构化备课。周五的家长开放日,学校更是把家长请进课堂,观察课改给孩子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和孩子一起体验课改,认同课改,和学校同行。除此之外,该校还邀请有教育梦想且有着某方面特长的家长做一日教师,体验教师生活,体现自身价值,体会教师的辛苦和幸福,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为课堂的改革呐喊助力。
【健康教育路径】推荐阅读:
县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报告(健康教育所)06-29
特殊教育学校健康教育07-17
健康数字教育06-06
健康教育心得07-28
健康教育知识09-21
健康教育影响11-15
健康教育简报12-12
大班教育健康总结10-08
血管外科健康教育05-26
戒烟的健康教育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