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见长”——当前我国短视频的类型分析及意义建构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短视频即短片视频, 是一种借助互联网的微传播媒介, 其视频传播内容时长控制在一分钟之内, 按类型分为短纪录片、网络短视频、情景剧、技能分享、街头采访、创意剪辑等。本文根据短视频的内容对其进行划分, 指出其所代表的社会现象以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从而找出能够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 传播正能量,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一份力量。

短视频是指时长5分钟以下, 依靠电脑端和移动端进行传播的一种视频内容形式。2016年开始, 大批短视频应用纷纷面世, 资本大量投注, 短视频内容创作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与图文、表情包、语音、长视频等相比, 短视频具有更强大的社交属性, 未来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社交的主要发展方向。[1]2017年, 短视频行业发展速度依旧迅猛, 力度不减, 用户显著增长, 发展势头迅猛。艾瑞咨询《2017年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仅前三个季度的投融资事件就达到了48次, 短视频行业充满机会和想象空间。现如今新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呈现“去中心化”, 此类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以往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舆论的控制权不再仅由传统媒体掌控, 而转变成多方力量相互影响, 共同发展。同时, 随着受众的媒介行为向移动终端转移, 社交媒体的传播内容形式短小、更新频率快, 这种传播方式重塑了受众的阅读习惯, 碎片化的浅阅读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成为主流, 信息碎片化是大势所趋, 短视频也因此成为越来越普遍和流行的内容呈现方式。

短视频之所以呈爆炸式的增长, 除了低门槛、娱乐性较强、易操作、参与性强、传播速度快等自身特点外, 政府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大量民间资本汇入跟群众的需求也是其呈几何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例如, 在政策监管上面,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中要求开展短视频业务的开发运营者需要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短视频的内容需要满足法律规定, 必须符合《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些举措从法律上约束了短视频市场上的内容, 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 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月底, 我国互联网总用户数达12.8亿, 累计流量达68.9亿;4G用户达到10.3亿, 占移动电话总数的71.6%。4G的普及、流量费用的下降使人人都能有流量用流量, 随着流量的低价格和无线网的广泛普及这让视频消费和以前的图片消费一样简单方便。短视频行业一直拥有着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很大的商业空间, 这些特点也使它备受资本家的青睐。虽然短视频的制作成本低, 对于设备要求低, 没有技术门槛, 周期短, 但是短视频可以获得大量流量, 有极高的用户黏性和较强的变现能力。这样高回报低成本, 既使得大量资本涌入短视频平台, 又使得这一行业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 从而生产更为优质的内容。

当前短视频虽然被很多人所使用, 但集中于一部分固定用户, 高端人群使用频率相对较少。虽然大多数人对于短视频的内容能够有理智的分析和判断, 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 由于其不具备较强的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某些青少年一度沉迷于短视频的过度娱乐和过度消费之中。这类青少年群体的发展现状也不容忽视, 所以, 我们应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理性消费。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 网络虚拟经济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而短视频经济又恰恰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离不开虚拟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短视频市场的繁荣昌盛。通过分析不同的短视频类型,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了解短视频内容, 区别对待良莠不齐的短视频, 规范短视频市场秩序, 对于不良视频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这不仅要求执法部门要加强惩处力度, 还要求短视频公司加强内部监管, 不仅要做到对不良视频的处理速度, 争取不让其扩大范围面, 还要做到后期对这类视频的用户进行查封处理。在新媒体视阈下, 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更主动、更迅速、更隐蔽, 信息甄别工作更为困难, 使得高校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 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 主动驾驭新媒体, 主动把握信息源, 建好主题网站, 加强舆论监督, 从而推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1]。进而使短视频市场更加高效得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技是把双刃剑, 即使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媒体App也不例外, 国内外商界、政界、文化界都掀起了研究短视频的热潮, 随之各国要做的是趋利避害, 信息强大的生产力, 是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变得狭窄, 短视频作为时下大学生流行的社交软件, 在它的影响下,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会受到很多影响, 有积极的一面, 就会有负面的观念阻碍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 在生活中无形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抖音”等短视频软件已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习及生活, 越来越多大学生过度沉迷无法自拔, 这一鱼龙混杂的短视频软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及机遇[2]。网络为大学生全面探索未知、了解社会打开了一扇窗,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传播者, 他们在分享网络文化资源的同时, 长期树立的传统主流文化观也受到冲击, 这不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因此, 科学审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 找出合理解决对策显得尤为重要[3]。拿商业界来说, 纵使短视频带来客观盈利, 但是其中的泡沫性也不容忽视, 所以以实体经济为主同时发展虚拟经济, 一定要立足根本, 站稳脚跟, 明白什么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因素, 国外短视频已经发展地风声水起, 但国内也仅是刚刚起步阶段, 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等待我们的是更长的路, 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不断坚持, 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热潮中砥砺前行。

作为企业, 总结民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种类, 通过对短视频传播途径的类型分析, 规划出一种合理且高效的短视频营销手段, 形成良好的商业营销模式, 并使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创建市场营销新格局, 稳定短视频收入, 提高营销运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同时实现创意策划来驱动短视频行业的持续发展。通过软性植入、灵活性高、互动性高、更为多元的营销服务, 最大限度开发其商业价值, 使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中稳中求好, 并促使短视频类虚拟经济走向世界。对于短视频来说, 想要吸引眼球就要做到内容至上, 而要想做到内容多彩, 就缺少不了大量优质视频创作者, 寻找优质视频创作者并不难, 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其长期稳定发展下去, 切莫仅仅就像一阵风刮过就消失了。做到这一点还是需要大量的资本给予强大的支持才能促进短视频的发展成为可持续化。期望本团队的研究, 能引导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合理发展, 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启发生产、供给方能坚守道德伦理和法律底线, 秉持社会责任, 引导用户消费理性选择、取舍, 注意适度娱乐, 远离平庸粗糙, 抵制不良内容, 形成健康的生产链、供应链和消费链。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影响下, 虚拟经济发展迅速发展, 互联网发展至今, 早已有着受众广泛、海量信息存储、快速传播信息、多边互动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使之成为当下重要的传播媒介。它改变的不仅是信息的传播方式与速度, 更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媒介习惯。其中短视频异军突起, 并衍生出新型消费。本文拟对短视频各种类型、传播方式及其带来的影响进行调研分析, 期望规划出一种合理且高效的短视频营销手段, 形成良好的商业营销模式, 最大限度开发其商业价值, 引导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合理、健康发展, 同时整治问题视频, 净化网络环境, 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 加强人文交流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短视频,发展,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 江芳.移动社交背景下的短视频传播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 (8) :21-22.

[2] 刘忠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 :71-75.

[3] 堵梦佳.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9 (22) :4.

上一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究——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下一篇:文味金韵,民族回响——刘文金二胡作品中的“传统”与“现代”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