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会计科目

2022-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交通银行会计科目

商业银行统一表内会计科目体系建设思考

【摘 要】随着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产品及服务多样性导致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冗余杂乱且行间差异较大,既不利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与决策,也加大了外部监管难度。本文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分析各行表内会计科目差异,探索建立商业银行统一表内会计科目体系的可能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表内;统一

1.商业银行会计科目管理现状

1.1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缺乏法律法规约束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将保险、证券、银行等金融企业作为特殊行业,有指导性的会计科目表,但是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删。缺少制度约束导致各商业银行各自执行一套独立的会计科目,使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打了折扣。

1.2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管理监管缺位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科目管理部门为财政部。人民银行为利于货币政策实施或监管需要也会要求商业银行对特定会计科目做出调整。此外,银保监会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一级会计科目进行了规定。三部门的交叉管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领域成为监管盲区。

1.3商业银行对科目管理的层级权限不统一

关于会计科目设置权限各商业银行间也存在差异,有些行只有总行具备会计科目设置管理权限,行内各分支机构统一执行一套会计科目体系,而有些银行规定省分行、甚至市、州分行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对相应会计科目进行增删调整。

2.商业银行表内会计科目设置及使用现状

2.1各行会计科目设置数量差异大

四大行会计科目设置详略不一、差异较大。科目设置最多的为工商银行,设置最少的为建设银行。从科目设置层级来看,除农业银行最末级到四级(账户)外,其余三家行最末级均到三级科目。各行会计科目编码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不利于实现商业银行统一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

2.2科目划分标准差异大

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对应会计科目为例:一是贷款科目划分标准差异大。工商银行贷款一级科目的设置既考虑期限,又结合对象及用途。农业银行贷款类一级科目按照贷款对象及资金用途进行划分,在二级科目设置中引入贷款期限。中国银行贷款一级科目设置仅考虑贷款形式。建设银行按照对象和形式划分贷款一级科目,在“单位贷款”和“个人贷款”下按照贷款资金投向又细分了二级科目。二是同一类型贷款所属级次存在差异。建设银行将垫款、贴现转贴现及一般贷款设置为一级科目,而将贸易融资纳入“单位贷款”科目下,将账户透支及卡透支根据对象分别纳入单位、个人贷款科目下。

2.3科目核算范围界限不清

四家行存款类会计科目都存在一般性存款与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范围界限不清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同会计科目核算范围有重叠;二是同一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不同。财政存款与一般存款在会计科目设置上的不严谨及科目核算说明的模糊定义、简单释义对银行业务操作人员素养提出很高要求,导致某些商业银行账面财政存款缩水,存在少缴、漏缴情况,直接影响政策的贯彻落实成效。

3.商业银行统一表内会计科目探索思考

3.1明确科目监管及设置权限

(1)明确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科目监督权限。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会计科目的设置过于简略,无法满足金融机构会计信息记载、反映,与人民银行监管需求也有所出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的特殊性,与人民银行联系也更为密切,建議由人民银行制定符合商业银行运行特点的统一会计科目,强化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补齐商业银行会计科目监管短板和空白。

(2)明确规范会计科目增删、调整权限。对于科目设置权限,各行可以在执行统一一级会计科目体系的基础上,由总行根据本行业务特点设置二级、三级会计科目,省分行在实际操作中,对总行已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得私自调整科目上下级间的从属关系及核算范围,对确需进行增删的会计科目,要合理判断业务类型,经总行审批同意后,选择在合适的三级会计科目下进行四级及以下层级的科目增设,也可以根据市州、县及以下基层行经营实际,在系统中停用不适用会计科目的使用权限,避免出现基层行无法准确判断业务类型而混用、串用会计科目的情况。

3.2探索建立统一表内会计科目表

(1)科学编制统一会计科目代码。 1.改革会计科目代码设置规则。建议参考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编制特点,按照“A”(银行类型)+“B”(资产负债表项目类型)+C(具体科目代码)的模式,为特定位置号段赋予特定信息,将商业银行类型、会计科目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作为必要信息纳入。通过会计科目直观反映商业银行分类,明晰一级会计科目与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对应关系,建立纵向归属清晰、横向分类明确的银行业统一会计科目体系。

(2)规范贷款业务划分标准。现有贷款种类的划分标准有用途、所有制、行业、流动性、贷款性质等多重标准,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传统行业分类方式已无法准确定义和涵盖许多新型行业,用所有制属性加以区分对贷款管理及信息披露也没有很大的实际用处。当前个人、企业通过银行渠道融资的主要方式包括:贷款、各类垫款、卡及账户透支、贴现转贴现以及贸易融资等几大类,因此贷款类科目的设置有必要围绕上述几种方式进行一级科目的区分。

此外,贷款作为商业银行主要营收方式,为了便于精细化管理,有必要依据现行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特点进行细分:一是考虑资产流动性。银行作为社会资金流动的中转站,只有保证资本的正常借出和回流才能实现从这些流动循环中实现增值,流动性不仅决定单个银行的发展存亡,也关乎国家总体经济稳定运行,所以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要能体现银行资产变现能力;二是考虑贷款发放对象。一方面以贷款对象进行划分有利于商业银行细分贷款市场,提高贷款服务精准度,是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市场份额的基础;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各商业银行都建立最大不良贷款户监测机制以判断对贷款质量的影响程度,所以以贷款对象进行划分也有利于商业银行掌握各类型贷款群体信誉程度,从而及时调整贷款政策,便于追讨清理不良贷款。

(3)明确财政存款核算范围。基于财政存款与一般存款资金来源性质区别,解决当前因会计科目设置缺乏严谨性及科目核算说明的模糊定义、简单释义形成的操作误区和监管难点,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代理财政存款应缴科目名称,规范科目核算范围和使用要求。

(4)拓展金融资产风险计提覆盖范围。促进商业银行准确评估信用风险,将银行可能承担损失的所有风险资产纳入监管范围。一是从资产总量反映方面,科学合理划分可能承担损失的各类型资产,以便实现风险计提范围的全覆盖;二是从资产质量反映方面,做到总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导读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姚桂琴.正确认识商业银行统一会计科目[J].金融会计.1999(8).

[3]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会计财务处课题组.浅议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及改革思路[J].金融会计.2016(6).

作者:雷延红

第2篇: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体系与具体会计科目

【摘要】 对会计科目的使用进行规范,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个特色。由于我国在会计要素界定、会计科目体系设置中不够合理,因此导致了一些具体会计科目在使用中存在较多问题。文章分析了现行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体系及具体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并对现行会计科目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路。

【关键词】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体系; 会计科目

由于现行准则中界定的会计要素不够合理,会计科目体系与会计要素之间缺乏严格的对应,具体会计科目使用不够准确,因此增加了会计初学者掌握会计科目的难度。本文拟从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体系、具体会计科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入手,对我国现行会计科目的改进进行探讨。

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在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类会计科目。从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可以看出,现行会计科目体系存在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体系不对应;二是会计科目体系构成不合理。

(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体系缺乏严格的对应

我国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问题在于利润要素上。会计要素是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结构性内容,是财务报表的构成框架,但是我国利润要素的设置不够合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本身既包含了收入减去费用之后的差额,也包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因此,利润这一要素本身在设置上就存在问题,既不完全独立于其他要素,又不能完整包含其他要素。

会计科目体系应该是对会计要素在记录行为中的运用。在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上,我国会计准则设置了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类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体系形成了较大差异,其主要是历史遗留的原因与当前复杂经济环境的原因,实务界习惯了将影响利润的会计科目纳入“损益类”这一含混的科目类别中。然而,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体系的不对应却增加了会计初学者学习的难度,造成其在理解、运用会计科目时不够深入和准确。

(二)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不合理

不仅现行会计科目体系与会计要素之间缺乏严格的对应,会计科目体系设置本身亦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

1.会计科目类别之间存在交叉,不能形成完全独立的会计科目类别。例如,我国“成本类”会计科目的设置,尽管较好地反映了企业内部经济资源的消耗和资产形式的转化,但其归根到底仍为“资产”,只是资金占用形式的变化,一种资产转化为了另外一种资产。将某些项目命名为“××成本”的会计科目设置模糊了会计科目的本质,降低了会计科目的可理解性。实务中,许多会计初学者对“生产成本”会计科目的理解曾经备感困惑。另外,现有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内容亦不全面,如“在建工程”、“材料采购”实际上也属于成本类科目的内容。“共同类”会计科目类别则与资产、负债又形成了交叉。

2.“损益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较为模糊,不利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理解。损益类会计科目将所有影响企业利润的项目纳入其中,简化了科目的分类,但却不利于对利润形成的理解。实务中一些具体损益类科目的设置更是模糊了与要素之间的联系,如“投资收益”等。

二、具体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上,现行会计准则亦存在较多问题,如科目设置名称不妥当、科目内容不合理等。现行具体会计科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会计科目上:

(一)制造费用与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与“生产成本”是两个典型的生产性企业成本类会计科目。根据准则指南的规定,“制造费用”会计科目反映的是企业在产品生产中所发生的一些间接性的生产费用,如间接人工、间接材料、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他与产品生产有关但又无法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生产成本”则指可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实际上,二者反映的均是一种资产——在产品(或未完工产品)。这两个会计科目虽然突出了企业生产产品的耗费,但在名称使用上却降低了对在产品这种资产的理解。

(二)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这一会计科目的设置意在反映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耗费。这一会计科目设置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科目本身的可理解性不够,其余额实际上是一种资产(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二是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存在问题,“费用化支出”是一种费用,却列入了成本类科目中,“资本化支出”是一种资产,却以“支出”的方式列示。

(三)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两个会计科目的设置是为了反映不同类型的留存收益。“本年利润”这一会计科目的设置较为明晰地反映了企业本年度所赚取的利润,而“利润分配”会计科目却对较多会计初学者造成了较大的困惑,尤其是其明细科目的设置与明细科目之间的结转问题。在中期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中,二者之和又反映为“利润分配”总账科目下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名称。年度资产负债表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来填写报表项目“未分配利润”的数字。这些繁琐规定大大增加了会计初学者理解报表内容和编制报表的难度。

(四)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这一会计科目简化了与投资有关的损益项目记录,但其简化的设置却大大降低了会计报表的可理解性。根据现行准则指南中的规定,所有与投资有关的损益均通过“投资收益”这一会计科目的记录来反映,既包括股息、债券利息等“收入”,也包含处置投资形成的各种利得与损失。这种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使得相关部门(如证监会)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来加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如中国证监会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要求中,对于处置投资的披露要求就显示了“投资收益”会计科目设置的不合理,也说明我国利润表的披露内容需要改进。

(五)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

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营业外收支会计科目的设置仍然体现出没有完全脱离历史影响的弊病。尽管在2006年的基本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利得”与“损失”的概念,但与其相对应的会计科目却仍然使用了实务界较为熟悉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名称。这一名称虽然有助于理解营业利润与非营业利润的区别,但却与利润的构成内容表述上形成了差异,不利于会计初学者对利润要素的理解。

三、改进现行会计科目的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从会计科目体系重构与具体会计科目改进两个角度提出针对我国现行会计科目的改进建议:

(一)重构会计要素内容与会计科目体系

改进现行会计科目体系,首先需要对现有的会计要素进行改进。现行会计要素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润”要素。利润要素由于与收入、费用存在交叉,而且其本身又包含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与损失,因此需要进行分拆。建议在会计要素的设置中,将“利润”要素删除,增设“利得”与“损失”两个会计要素,其具体构成分别包括“权益利得”、“损益利得”与“权益损失”和“损益损失”。因此,改进后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七个会计要素。

对应于改进后的会计要素内容,分别设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损益利得类、损益损失类七类会计科目(权益利得与权益损失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原成本类撤销,纳入资产类;原共同类撤销,分别纳入资产或负债类中。

(二)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改进

1.未完工产品的科目设置

对于未完工的产品,不再设置“制造费用”与“生产成本”会计科目,代之以“在产品”会计科目。通过“在产品”会计科目的设置,可以清晰反映这一未完工产品的资产本质。至于反映间接耗费的“制造费用”,可在“在产品”下设置明细科目“制造费用”等类似科目进行反映。

2.研究开发无形资产支出的科目设置

撤销原“研发支出”会计科目,通过设置“无形资产——在研无形资产”这一科目来反映已经资本化、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研发成本。至于费用化的研究支出,则可以通过在无形资产下设置“研发支出”明细科目的方式来进行反映。

3.未分配利润的科目设置

为了提高要素内容与会计记录内容的一致性,简化报表编制,建议对原有的两个未分配利润会计科目进行整合,撤销“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两个一级会计科目,设置“未分配利润”一级科目,同时在“未分配利润”科目下设置“本年利润”与“累积利润”两个明细会计科目。

4.与投资有关的损益科目设置

对于与投资有关的损益,需要分别相关损益的性质,通过设置不同的会计科目来进行反映。对于属于收入性质的股利、利息,通过在现有的“其他业务收入”下设置“股利收入”与“利息收入”明细会计科目来反映;对于属于处置投资所形成的利得与损失,则设置“损益利得——处置投资利得”与“损益损失——处置投资损失”来进行反映。

5.利得与损失的科目设置

在新设的会计要素体系下,对于利得与损失相关的会计科目设置,可以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与损失分别设置“损益利得”与“损益损失”来进行反映,并根据相应内容设置不同的明细会计科目,分别对应于原“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亦包含了上文所述的投资处置利得与损失)。对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则在现有的“资本公积”科目中设置明细会计科目予以反映。

除本文论述的上述内容外,现行会计科目仍存在其他问题,如“代销商品款”用词不妥,改之为“应付代销商品款”更合适;“营业税金及附加”改之为“营业税费”更合适;在“财务费用”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改为“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更合适等等。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体系——具体会计科目”的逻辑主线对现有会计科目的改进进行探讨,因此不再对其他具体会计科目存在的问题一一分析。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公告[2008]43号)[S].2008-10-31.

作者:吴德军

第3篇:会计科目分类的意义

本文建立在会计本质和会计目标的理论基础上,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别阐述会计科目分类的意义。微观层面分析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角度分析科目设置的原理。宏观层面分析会计科目分类如何影响国家利益,社会资源配置,体现社会特色。总体阐述了会计科目分类在保护财产安全、落实经管责任、反映利益诉求、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序言

六大会计要素,揭示了资金的运动过程,说明了资金的来路、去向和用途。会计科目,是核算会计要素变化的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里规定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会计核算七大方法之首,即为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这个划分的基础上,才能对企业的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自我国第一版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会计科目的设置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修改和变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分项目对相应的会计科目如何设置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自行增加或减少会计科目,但其中一级会计科目必须在统一规定的范围内设置。本文所讨论的会计科目分类,就是一级会计科目层面上的分类,是将所有企业看成整体所适用的通用分类。本文将站在会计本质与会计目标的角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分别举例,分析会计科目分类的重要意义。

二、理论基础

(一)会计本质、目标

会计科目分类的原理服务于会计本质和会计目标,要从会计定义、本质和会计目标的理论基础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握会计科目的分类重要意义。

会计基于资源配置产生。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确认、计量和报告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以反映资源的权属和使用情况,保护资源配置的效率。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资本市场上,股东将财富提供给企业使用,委托管理层将资源用于生产经营,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利益集团与内部控制人相互博弈,促使了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的产生。会计信息通过财务报告来传达,能够缓解由委托代理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由信息披露便产生了会计的两个重要目标:一是决策有用观,向内部、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受托责任观,提供的信息反映管理层落实经管责任的情况,衡量管理者是否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并使其保值增值,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得到合理的分配。

(二)会计科目

会计本质上是分类的技术,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第二层次的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资金周转,按经济性质和管理需要分类核算,能够反映企业会计准则的内涵。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起到桥梁作用,认为会计科目分类本身具有平衡性、规范性、科学性,能够指导企业的行为,促使企业科学化管理,是更好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三、会计科目分类的意义—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

(一)股东

股东作为企业资本生产要素贡献者,最关心的是资本保全问题,同时也是股东投票权,分配股利权,优先认购权等权利的保证。会计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设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反应资本的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是指股东实际投入到企业的原始资本,按历史成本计量,能够反映不同投资者的原始投入。资本公积是所有资本投入者的公共积累部分,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的区别設置,有利于保护投资人按出资比例分享权益;资本公积与经营损益区别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将筹资中的资本增值作为利润进行分配。此外,企业必须在资本得到保全后才能确认收益,所以公司在运营期间,实收资本一般保持不动。留存收益是经过经营积累的净利润,其下的会计科目有“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等。企业在获取利润后,有权自主对其进行利润分配,但企业在利润分配过程中需遵循资本保全原则,不能侵蚀资本,且若存在未弥补的亏损,应先弥补亏损,再分配。股东可以通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据以判断公司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能力等从而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

(二)债权人

债权人是对企业的借贷资本的贡献者,同样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一同分享企业剩余收益,关注的是自己投入的资本保值增值。债权人权益有求偿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资产分配上有优先索取权,要想资本保全,保护好股东利益,首先要核算好债权人利益,所以企业在利润分配之前必须偿还到期的债务。与股东相比,债权人收益较为固定。 “短期借款”科目核算对短期债权人的债务,他们注重企业短期内的偿债能力,因此他们需要取得企业为资产的变现能力的信息,如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长期债权人对应的会计科目是“长期借款”,他们需要关注企业长期偿债的能力,这种能力反映在企业预期的财务状况上,如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长期盈利前景,产权比率, 资产负债率等。此外,会计上对于债权人权益的治理重点,还应合理确定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比例,正确运用财务杠杆等。

(三)经营者

经营者应该履行的基本责任是对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也享受企业的剩余收益,要求从企业得到应有的报酬。经营者的报酬与业绩紧密相连,企业一般通过当年会计利润评价经营者业绩,经营者可能会为了取得高额报酬,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选择有利于盈余薪酬的政策和方法来调节企业利润。例如经营者主观性地计提减值准备;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等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再例如混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的界限;混淆期间费用和生产成本等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过“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科目核算,这些是记录经营者盈余管理、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的重要会计科目。经营者经营状况的好坏可以通过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增长率等来反应。

(四)政府

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政府通过强制征税弥补所投入的成本而参与企业的分配,同时税收也是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相关的税费通过“应交税费”科目反应,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其中应交所得税以企业利润为基础核算,因此政府直接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润分配,也会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偷税漏税都会直接影响政府的利益,从而,严厉的税收征管使企业审视自身财务的同时,也保障了国家的税收利益,如业务招待费、教育经费、公益性捐赠支出等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另一方面,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会计科目分类的意义—基于社会宏观视角

首先,会计科目的分类,能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管理层落实自己的经管责任,履行受托义务,管理企业的日常经营时,已经将得到的资源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优化配置。比如管理层会安排资产负债结构,使企业具备较好的偿债能力;安排资产结构,是资产的利用更加充分,促进生产效益;安排负债结构,追求以较小的融资成本获取资金。而且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手段来不断改进生产经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在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上,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也能够引导资源的流向。通过会计科目分类后得到的财务报表,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能够从中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保障自己的利益诉求。会计信息能够向投资者传达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号,会对股票的价格产生影响,投资者接收到信号后会通过投资选择的改变来做出反应,进而起到了资源配置的作用。

五、结语

企业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贡献的同时有着各自利益诉求,对会计信息有着不同的需求,会计科目的分类的意义主要在于会计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界定企业产权,认定受托责任,解除受托责任,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形成的会计信息引导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流向从而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正确理解会计科目分类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会计的本质、目标,会计信息的作用,认识各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和诉求,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源的分配过程。会计科目的分类还在不断的修改变化当中,比如新金融准则中对金融资产又进行了重新分类,使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性质区分更加明显。会计科目的内涵还會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会计科目分类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刘文婧 宋玲 田筑

第4篇:银行常用会计科目表

资产类

现金 银行存款 贵金属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存放同业款项 存放联行款项 拆放同业

拆放金融性公司 短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 抵押贷款 贴现 逾期贷款 贷款呆账准备 进出口押汇 应收利息 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 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 固定投资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清理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益

负债类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活期储蓄存款 定期储蓄存款 财政性存款 向中央银行借款 同业存放款项 联行存放款项 同业拆入

金融性公司拆入 应解汇款 汇出汇款 保证金 本票 应付利息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应交税金 应付利润 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 发行债券 长期应付款 住房周转金 外汇买卖

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损益类

利息收入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 手续费收入 其他营业收入 汇兑收益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利息支出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 手续费支出 营业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营业支出 汇兑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以前损益调整

第5篇:银行会计科目之分类

測驗題

(4) 0

1、銀行於每一會計期間終了辦理結算時,下列何種會計科目類別不須結轉至下一會計期

1資產類 ○2負債類 ○3股東權益類 ○4損益類。 間? ○

1資產類 ○2收益與費損類 ○3負債類 ○4股東權益類。(2) 0

2、下列何項非實帳戶之會計科目? ○

1資產類 ○2負債類 ○3收益與費損類 ○4股東權益(3) 0

3、下列何項屬於虛帳戶之會計科目? ○

類。

1現金收付制 ○2權賣發生制 ○3聯合基礎 ○4轉(4) 0

4、銀行會計實務採用下列何項會計基礎? ○

帳基礎。

(2) 0

5、銀行處理混合交易,因有一部份現金收入或支出,其現金部份得以下列何種會計科目代

1內部往來 ○2臨時存欠 ○3暫收暫付款項 ○4聯行往來。 轉? ○

1現金收入交易 ○2現金(4) 0

6、在銀行會計實務上,那一種交易事項必須使用臨時存欠科目? ○

3轉帳交易 ○4部份現金部份轉帳之混合交易。 支出交易 ○

1資產類科目 ○2負債類科目 ○3資產與負債類(4) 0

7、「臨時存欠」科目係屬於何類會計科目? ○

4虛存虛欠之臨時性過渡科目。 共用科目 ○

1在總分類帳上應設帳戶記載,並必須編製科(2) 0

8、「臨時存欠」科目,下列敘述何項正確? ○

2在總分類帳上不須設帳戶記載,但必須編製科目日結單 ○3在總分類帳上須目日結單 ○

4在總分類帳上不須設帳戶記載,也不必編製科設帳戶記載,但不必編製科目日結單 ○

目日結單。

1為部份現金及部份轉帳時所(3 ) 0

9、有關銀行「臨時存欠」會計科目,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2為虛存虛欠之臨時過渡科目 ○3每筆交易中,借貸無法自動抵銷,而使用之過渡科目 ○

4有暫時存款與暫時欠款之含義。 有借貸餘額產生 ○

1資產類 ○2負債類 ○3股東權益類 ○4損益類。(1)

10、「存放銀行同業」係屬於何類會計科目? ○

1資產類 ○2負債類 ○3股東 4損益(2)

11、「活期儲蓄存款」係屬於何類會計科目? ○權益類 ○

類。

1銀行(1)

12、甲銀行以現金10,000,000元存入乙銀行,乙銀行應借:庫存現金,貸記何項? ○

2存放銀行同業 ○3銀行同業透支 ○4聯行往來。 同業存款 ○

1內部往來 ○2聯行往來 ○3兌換 ○4內部損益。 (4)

13、下列何項非屬於資產負債共用科目? ○

1兌換利益 ○2兌換損失 ○3內部損益 ○4累積盈餘。 (3)

14、下列何項屬於損益共用科目? ○

1聯行往(1)

15、下列何項非屬於表外資產及表外負債之或有項目與代理項目之相對科目? ○

2應收保證款項、保證款項 ○3應收代收款、受託代收款 ○4應收信用狀來、內部往來 ○

款項、信用狀款項。

2-

1習題 2-1

假設下列為華南商業銀行台北分行本年10月1日之交易事項,試作成分錄。 (一) 付支票存款#6935台北股份有限公司存入現金1,000,000元。

<答>

庫存現金

支票存款-台北股份有限公司

1,000,000

1,000,000

(二) 活期存款#2323紅樹林股份有限公司憑存摺及填具取款憑條一紙,金額2,000,000元,派

人前來銀行領取現金。 <答>

活期存款-紅樹林股份有限公司庫存現金

2,000,000

2,000,000

(三) 支票存款#2504華岡股份有限公司存入本行之支票存款#4282陽明山股份有限公司所簽發

支票一紙,金額3,000,000元。 <答>

支票存款-陽明山股份有限公司支票存款-華岡股份有限公司

3,000,000

3,000,000

(四) 活期存款們#1300龍華股份有限公司憑存摺及填具取款憑條一紙金額800,000元,另現金

200,000元,合計1,000,000元,派人前來銀行請存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年息3% ,當即發給定期存單一紙。 <答>

臨時存欠

活期存款-龍華股份有限公司定期存款-龍華股份有限公司

庫存現金臨時存欠

200,000 800,000

200,000

1,000,000

200,000

(五) 以現金繳付本月份銀行公會會費15,000元。( 提示:應採用之會計科目是會計代碼59599

其他業務費用、子目是職業團體會費 )<答><答>

其他業務費用-職業團體會費庫存現金

15,000

15,000

(六) 購置運鈔用汽車一輛,價款700,000元,簽發本行支票一紙付訖。

交通運輸設備-運輸設備本行支票

700,000

700,000

(七) 濟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該公司辦公大樓作為擔保,申請放款,經鑑定估價後,准予貸放

10,000,000元,借款期間三年,利率年息5% ,全數轉入該公司支票存款#1321帳戶。 <答>

2-

2中期擔保放款-濟南股份有限公司支票存款-濟南股份有限公司

10,000,000

10,000,000

(八) 客戶支票存款款#4499東吳股份有限公司,上月向本行申借短期放款,金額10,000,000元,

借款期限一年,利率年息 5%,本日前來銀行繳付第一個月利息,收到該公司所簽發支票一紙如數。 ( 註:假設直接以放款利息收入科目列帳 ) <答>

支票存款-東吳股份有限公司

放款利息收入 (10,000,000×5%×30/365)

41,096

41,096

習題 2-2

假設下列為台中商業銀行三民分行本年10月2日之交易事項,試作成分錄:

(一) 客戶台中股份有限公司派人持來現金1,000,000元,申請開立支票存款戶,當予受理存入,

並編列帳號#3129。 <答>

庫存現金

支票存款-台中股份有限公司

1,000,000

1,000,000

(二) 支票存款#4833霧峰股份有限公司簽發支票一紙金額1,000,000元,派人前來銀行言明領

現100,000元,其餘900,000元請轉入該公司活期存款#1344帳戶。 <答>

支票存款-霧峰股份有限公司活期存款-霧峰股份有限公司臨時存欠

臨時存欠庫存現金

1,000,000

100,000

900,000 100,000

100,000

(三) 活期存款#1001僑光股份有限公司存入本行之支票存款戶#3801西屯股份有限公司所簽發

支票一紙金額3,000,000元。 <答>

支票存款-西屯股份有限公司支票存款-僑光股份有限公司

3,000,000

3,000,000

(四) 活期存款#4144中興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擔保品向本行借款5,000,000元,借款期間一年,

利率年息 6%,款項轉入該公司活期存款帳戶。 <答><答>

短期擔保放款-中興股份有限公司活期存款-中興股份有限公司

5,000,000

5,000,000

(五) 以現金支付本月份電話費30,000元。

其他業務費用-電話費庫存現金

30,000

30,000

(六) 保付本行之支票存款#8401南屯股份有限公司所簽發之支票1,000,000 元。 ( 提示:應採

用之會計科目是會計代碼23505保付支票 ) <答>

支票存款-南屯股份有限公司保付支票-南屯股份有限公司

2-

31,000,000

1,000,000

(七) 購置辦公桌椅乙批,價款700,000元,以現金付章。 ( 提示:應採用之會計科目是會計代

碼18551雜項設備、子目辦公設備) <答>

雜項設備-辦公設備庫存現金

700,000

700,000

(八) 客戶日月潭股份有限公司,上月存入一年期定期存款,金額15,000,000元,利率年息2.7%,

本日派人前來銀行領取第一個月利息,其利息金額轉入該公司支票存款#2592帳戶。 ( 註:假設不計算代扣利息所得稅及印花稅,並直接以存款利息費用科目列帳 ) <答>

存款利息費用-定存利息

支票存款-日月潭股份有限公司

33,750

33,750

問答題

一、試述銀行會計之意義?

二、銀行之會計科目可分為那幾類?

三、銀行之交易事項可分為那幾項?

四、部份現金部份轉帳之混合交易,在銀行會計實務上有那幾種分錄方法?目前銀行會計實務

所普遍採用的是那一種?

五、試述「臨時存欠」科目之性質?在總分類帳上是否須設帳戶記載?是否須編製科目日結單?

2-4

第6篇:会计基础《会计科目》详解

、、资产类、成本类、损益中的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中的收入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资产类:

库存现金:用于员工开支、差旅费、零星报销用的货币。 银行存款:存放在企业开户行里的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和信用证存款等。由于其存放地点和用途与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同,需设置“其他货币资金”帐户来集中核算这些货币资金。上述科目统称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因本企业业务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因赊销业务应向债务人收取的款项。例如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 上述两个科目的区别:前者收到的是商业汇票票据,后者收到的是欠据。

预付账款:预先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也可用“应付账款”代替。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

在预付货款业务不多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预付账款业务

其他应收款:包括应向职工垫付的各种款项等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收发余额的供生产加工用的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等。 周转材料:能多次使用的物品,比如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施工设施等。

库存商品:企业生产或者外购的用于出售的各种商品产品(待售的商品、产品)。 以上三个科目统称为“存货”。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规定标准以上,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能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建筑物、设备、电子产品、运输设备等。

累计折旧:核算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折旧额,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

无形资产:能产生超额利润、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

累计摊销: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摊销额,是无形资产的抵减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短期投资的金融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溢:指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盘盈、盘亏、毁损的价值。经常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未报经批准前与资产直接相关,在报经批准后与当期损溢直接相关。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具体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不再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和修理费均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开办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修理费计入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即修理费一律费用化)。其中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内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薪酬、办公费用、培训支出、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费用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都在本科目按规定进行摊销。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额,反映的是企业各项尚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以上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向银行等金融企业借款期在一年以内的贷款。

长期借款:向银行等金融企业借款期在一年以上(不含1年)的贷款

应付账款:因业务本企业欠别人的款项。 应付票据:因业务本企业开出的商业汇票。

其他应付款:指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应付、暂收所属单位、个人的款项等。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等。

应交税费:包括应该交给税务机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 应付股利:经审批后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应付利息:因借款或发行债券应支付的利息。

预收账款: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在预收款项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帐款”的贷方,不单独设置本科目

上述负债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三、成本类:

生产成本:是制造业为加工产品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它直接费用等。

制造费用: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比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车间主任的差旅费用、车间夜间加班费用等。

以上成本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一般无余额。

四、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本,在数量上与企业的注册资本是相等的;而注册资本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核定的资本。

资本公积:投资额大于注册资本的差额,包括资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股票溢价等。

盈余公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方面的支出。公司制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用于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

利润分配:把企业的净利润按顺序进行分配。核算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或者亏损弥补和历年分配或者弥补后的节余情况。

本年利润:核算企业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者净亏损。

上述所有者权益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五、损益类(包括收入类和费用类) 主营业务收入:经常性、经营性的收入。(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其他业务收入:除主营业务之外的与经营相关的收入。比如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技术转让收入等。

营业外收入:与经营无关的偶尔收入。比如资产的盘盈利得、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入、罚款净收益、接受捐赠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违约金收入等。 投资收益: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者发生的损失。

以上是属于损益类的收入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期末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有关的经常性成本;或者是已经销售产品的成本。等于单位生产成本×销售量。

其他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收入有关的成本。比如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销售费用:为了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比如:运输费、包装费、保管费、广告宣传费专设销售机构的一切费用等。

管理费用:企业行政部门的支出。比如:行管部门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工会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诉讼费、坏账损失、社会保险费、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报销差旅费用等。

财务费用:为筹集资金发生的费用。比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银行手续费及金融机构手续费用等。 上述三项费用统称“期间费用”。

所得税费用:根据纳税所得计算的税金。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根据企业的本年利润,按照税法规定做纳税调整后计算出来的所得税,是从本年利润里扣减后就是净利润。借方表示增加,到了月末转到“本年利润”,月末无余额。

营业外支出:与其生产经营无关的偶尔支出。比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资产的盘亏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行政或者税务)支出、非常损失、企业罚款支出、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滞纳金、违约金、赔偿金、职工子弟学校经费等。发生时记借方,转走了记贷方,就是月末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以上属于损益类的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一般无余额

第7篇:小企业会计准——会计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小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小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小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小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小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小企业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其他会计科目的编号。

第8篇:会计基础常用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一、资产类

(1)库存现金: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3)其他货币资金: 核算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4)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5)应收票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6)应收股利:核算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7)应收利息: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8)应收账款: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9)其他应收款: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10)坏账准备: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

(11)预付账款: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12)材料采购: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13)在途物资: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14)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

(15)周转材料:核算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16)库存商品: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17)材料成本差异: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

(18)委托加工物资: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的实际成本。

(19)发出商品:核算企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20)商品进销差价:核算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21)存货跌价准备:核算企业存货的跌价准备

(2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23)长期应收款:核算企业的长期应收款项(一年以上收到的款项)。

(24)固定资产: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使用寿命一年,有实物形)。

(25)累计折旧: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损耗。

(2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27)工程物资: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

(28)在建工程: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29)固定资产清理: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

(30)无形资产: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31)累计摊销: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32)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33)商誉:核算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价值。

(34)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35)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6)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负债类

(1)短期借款: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下(含1 年)的各种借款。

(2)应付票据: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3)应付账款: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4)预收账款: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5)交易性金融负债:核算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

(6)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7)应付股利: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8)应付利息: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

(9)应交税费:核算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10)其他应付款:核算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11)长期借款: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 年以上(不含1 年)的各项借款。

(12)应付债券: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13)长期应付款:核算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

(14)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三、共同类

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

四、所有者权益

(1)实收资本(或股本):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或股本。

(2)资本公积: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3)盈余公积: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4)本年利润: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5)利润分配: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五、成本类

(1)生产成本: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

(2)制造费用: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3)劳务成本:核算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

六、损益类

(1)主营业务收入: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3)投资收益: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5)营业外收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6)主营业务成本: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7)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8)其他业务成本: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9)销售费用: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10)管理费用: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11)财务费用: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12)资产减值损失: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13)营业外支出: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14)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第9篇:酒店会计科目

1.资产类

(1)现金

每项现金分人民币和外汇两类。

核算酒店库存现金,找数备用金和零用金备用金。

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日登记。

(2)银行存款

核算酒店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

“根据人民币、外币(主要折为美元)等不同货币存入不同银行,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凭证日逐笔登记,结出余数。

采用人民币为记账单位,对美元或其他外币存款,在登记外币金额的同时,按当日银行汇率折合人民币登记。

(3)应收账款

核算酒店商业大楼、公寓住宅大楼、餐馆、商场及其附属项目的营业收入中对方的欠款。

分旅行社、公司、单位、客账、信用卡、租户、街账等不同类项,按团体或个人设分户账。

设立专人负责催收账款,对不能收回的账款必须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并取得有关证明。报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批准,转为坏账损失。

(4)其他应收款

核算应收账款不包括的其他应收款,包括按金,应付保险赔偿等。

按不同货币和债务人每月编制明细表进行核算。

(5)待摊费用

核算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时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持摊保险费等。对支付金额较少,不超过人民币多少(由酒店定)以下的费用,不入本科目。每项待摊费用一般在12个月内分摊完毕。

(6)存货核算

餐厅制作食品用的原材料、油味料、半成品、烟、酒、饮品等库存商品和存入仓库暂未领用的物料、用品及为包装销售食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

各类存货按不同类别仓库设专人管理,按品名设明细账登记,定期盘点。

(7)其他流动资产及其他不属于以上六个科目的流动资产属于本科目核算。根据不同类型或项目,每月编制明细表进行核算。

(8)固定资产

核算所有固定资产的原价。

所谓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或单价在人民币多少(由酒店定)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其他设备。

第一批购入的营业性设备,如布草、瓷器玻璃器皿、金银器等,虽在人民币多少(由酒店定)以下,也属于固定资产。

(9)累计折旧

核算固定资产的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额标准,按项目提取折旧额,并设置登记卡登记。

根据合作经营合同的精神,每月提取的折旧额,优先用于归还资本。

(10)开办费(指新建酒店)

核算为筹办企业而支付的费用。本科目在开业后多少个月摊销由酒店定。每月分摊所得资金优先用于归还投资者。

(11)其他递延费用

核算一次支付金额较大、收效时间较长、不应作本期全部负担的费用,如设备保养费、广告费、在未还清本息前的固定资产更新等。

每项金额通常需要超过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由酒店定。

按项目根据收效时间按期转入费用。

2.负债类

(1)应付账款

核算购入的设备、用品、餐厅用的食品原材料、饮品及接受劳务供应而拖欠的款项。对往来款项较大及往来次数频密的单位,按不同货币和单位户名分别设立明细账。

(2)应付工资

核算本期应付给员工的各种工资,包括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奖金和补贴等。按应付工资的明细账核算。

(3)应付税金

核算应付的各种税金,如工商统一税、所得税、牌照税等。

按税金种类设明细账登记。

(4)其他应付账及税金核算

应付账款、应付税金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款,包括应付手续费、应付赔偿费、存入保证金、各种暂收预收款等。

按不同类别,不同货币和债权人每月编制明细表进行核算。

(5)预提费用

核算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实际尚未支付的一宗一次支付人民币多少钱范围内的各项支出。超过范围须经职权单位或人员批准。

按费用性质设明细账。

(6)社会劳动保险基金

核算按规定提取的社会劳动保险基金。此科目要专款专用。

(7)待还投资

此科目为贷款科目,为核算本年应归还的投资数,其金额应汇而尚未汇出之数。

3.资本类

(1)实收资本

核算资本总额。

按投资者户名设明细账。

(2)归还资本

本科目为借方科目,以每年未分配利润加固定资产折旧及推销开办费之同数量资金,拨作归还资本之用,累积金额即为归还总数。

(3)本年利润

核算本年内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

结算时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汇兑损益和营业外收支等各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本科目,在本科目内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最后将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4)分配利润

核算酒店利润的分配和历年利润分配后的结存金.

4.损益类

(1)营业收入

核算酒店经营范围内的各项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分为:

酒店收入:客房、餐 饮、出租汽车、 洗衣、舞厅、游戏机、音乐茶座、电话、电传、健身房、 桑拿浴室、桌球、网球、保龄球、音乐厅、美容中心。

住宅大楼收入:出租高级公寓租金及大楼其他收入。

商业大楼收入:出租写字楼及大楼其他收入。

商场收入:自营商场收入、出租商场租金及商场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不属于上列收入的划为其他收入。

(2)营业税金

根据各项营业收入的不同税率,核算本期应负担的工商统一税、土地使用费及其他费用和税金。

根据各项营业税分别列账登记。

(3)营业部门直接成本

核算营业过程中支付的直接成本支出。

(4)营业部门直接费用

核算能够划分各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

根据营业收入的各部门划分作为本科目的子目和细目。

各部门直接费用中除“薪金及有关费用”子目外,其余子目根据各部门或各项业务的不同性质及需要分别命名。

(5)非营业部门费用薪金及有关费用

凡所有属于行政及一般部门,如市场推广(公共关系“销售”)部,物业操作及保养部的薪金及有关费用划归此项目。

其他间接费用:如行政及一般费用、市场推广费、物业操作及保养费、能源供应费。上述四类费用的子目将根据不同性质及需要分别命名。

(6)营业外收支

汇兑损益:核算因汇率差异而发生的汇兑损益、并以实现数为。记账汇率的变动,有关外币各账户的账面余额均不作调整。

保险费、借款利息:房屋和内部保险的各种费用及正常经营所需的利息的支出(可用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冲减本科目)。

售卖资产损益:核算提前报废或出售的单价在人民币多少钱(由酒店定)以上固定资产的变价净收入与该项固定资产净值的差额。

(7)推销开办费

核算筹备开业而发生的开办费按月分摊。

酒店经营活动中提出的摊销开办费资金用于归还投资资本。

(8)固定资产折旧

核算固定资产按月提取的折旧费。

提取的折旧资金通常用于归还投资资本。

(9)投资利息

根据投资总额按期核算应付利息。

提取利息金额用于归还资本的利息

上一篇:时评作文400字下一篇:纳税筹划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