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2022-04-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文明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创建文明单位经验交流材料

努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启动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们不忘初心、奋进前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抓好理想信念的大事、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不忘为民情怀,矢志不渝抓创建

人民群众对文明环境的期望、对文明秩序的盼望、对文明风尚的渴望,是我们在文明创建路上勠力向前、攻坚克难的最大动力。我们沉下心、扑下身,坚持“为民靠民不扰民”创建理念,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创建格局,推行“精准施策、精细作业”创建方法,建立“上下联动、全域创建”长效机制,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街一巷抓起,从一行一业管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城市文明环境不断改善,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不断进步。20年文明创建历程磨砺出的“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信念追求,融入城市血脉、铸就城市品格,汇聚形成全市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创新城市治理,提升品质抓创建

底蕴丰厚的历史积淀、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包容厚重的文化传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魅力。我们积极探索省会城市现代化治理模式,既提升城市颜值,也涵养城市气质,打造建管并重、内外兼修的品质之城。建立“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法制化”四位一体城市管理机制,累计拆除违法建筑6万多处、

3000多万平方米。打造人脸识别、爱心斑马线、信用惩戒的“路口文明”,文明交通蔚然成风。充分利用泉城的独特禀赋,在“显山露水”上做文章,泉水连续14年喷涌,26处山体公园融入城市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治霾攻坚战,“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渐渐成为生活常态。城市品质的提升,优化了发展环境、增添了发展后劲。创造了十几年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水平。

三、加强人文关怀,服务群众抓创建

城市不光要有高楼大厦,更要有文明的温度。我们以打造“温馨泉城、温度城市”为目标,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化,全市涌现出5600多支志愿服务队、63万多名志愿者。三十六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毫无血缘关系孤寡老人的房泽秋,为挽救危重孕妇跑步献血的600余名泉城群众,这些普通市民用他们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文明行为,传递了正能量,温暖了一座城。为环卫工人开设4000多处休息站,为迎接高考、中考把整个城市调到“静音”档,为应对极端天气制定停课安排和误工免责处理意见,为方便市民生活着力打造10分钟社区

生活服务圈,这些融入点滴的人文关怀,让城市充满温情,汇聚成城市大爱。

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凤凰涅槃、蝶变花开的过程。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是对过去20年文明进步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再攀高峰的期许。我们一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贯彻表彰大会精神,以城市发展的新气象和城市文明的新进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建文明城市助推县域发展

近年来,我们将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突出核心价值引领、突出创建为民惠民、突出城市精细管理、突出城乡统筹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狠抓创建,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近两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一、文明创建推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我们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为目标,启动“老城更新、三山融城、一江两湖、万亩田园风光”工程,夯实了城市发展基础。对城市道路和棚户区进行集中改造,同步实施道路、公园、广场、停车场、集贸市场、公厕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建设品位。着力改建农村公路,建设乡村示范点1000

多个,有62个村庄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实现了城乡共建共享。

二、文明创建促进了市民素质的提升

我们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和街道,推动“百姓宣讲团”在边境国门、民族村寨、单位行业广泛宣讲,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激发市民和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大力推进“礼仪”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旅游”“点赞礼让斑马线”主题活动,文明新风更加浓厚。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探索“服务队+服务站+品牌活动”的志愿服务模式,全市注册志愿服务队473支、志愿者8万多

人。连续4年开展“寻找最美”公益活动,选树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

三、文明创建解决了城市治理的难题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短板与问题,实施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市区公厕换装提升工程、道路绿化补差工程、路灯照明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实施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整治,通过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000多处、36万平方米。过去城市建设管理的难点变成了亮点,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四、文明创建增强了基层群众获得感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强群众获得感作为第一目标,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着力改造提升群众文体设施;

加强教育基础建设,新建校舍55.6万平方米、新改建学校运动场18.4万平方米;

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集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市民切身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可喜变化,

获得感明显增强。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珍惜荣誉,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工作水平,切实发挥好示范作用,把新时代的新风尚切实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创建文明单位经验交流材料

谱写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我们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全力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升级版。呵护绿水青山,我们持续推进村庄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作,将生态资源保护写入村规民约,实行垃圾分类定时投放,实现污水纳管集中处理全覆盖。做大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旅游总收入2000多万元,休闲经济年均增长超过45%,实现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的共建共赢。共享“两山”成果,创办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众创空间,开办美丽乡村大学,目前已举办讲座600多场,向全国各地的乡村建设者分享经验。

二、坚持价值引领,培育文明乡风

坚持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处着手,形成家风带民风、民风带村风、村风促发展的良好效果。弘扬美好家风,持续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积

极开展“生态家规”创建行动,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75户。打造良善民风,每年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身边好人。树立文明村风,常年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实践活动,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墙体绘画,建立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突出利民惠民,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把富民乐民惠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打造幸福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生态产业富民,村景融合经营、绿色发展实践成效明显,村集体经济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95元,年均分别增长25%、15%。特色文化乐民,建成文化礼堂、“两山”文化展示馆、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数字电影院,9支文艺队伍和农村文化能人活跃乡间。绿色人居惠民,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公共产品,增加民生福祉,开始全面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行动,确保群众喝上清洁水、呼吸干净空气,吃上放心农副食品。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满怀感恩之情、笃行“两山”理念,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文明村创建,努力建设成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文明乡村样板!

牢记使命强动力发展生态筑文明

近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增强社会效益、建设生态屏障为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载体,取得明显成效。

一、坚持精神传承

1962年,369名林场创业者斗天寒、防风沙,吃莜面、喝雪水,住马架、睡地窖,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用智慧和血汗坚守在高寒地区,凝聚成“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现在,这支队伍已发展到1979人。我们始终牢记精神,长期用艰苦创业的历史激励和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强化干事创业的追求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坚持载体推动

我们组织艰苦创业主题演讲比赛,重温入党誓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强化责任担当。我们建立职业道德规范标准、林场文明公约,出版散文集、摄影集、诗歌集,建设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特色职工文化活动,努力建设林场文化,凝聚发展向心力。我们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儿媳、好公婆、好儿女等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教

育身边人,激发职工正能量。

三、坚持融合共促

我们坚持“两手抓、双提升”,一手抓精神文明创建不动摇,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懈怠,真正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开展“文明服务标兵”和“提质提效、文明服务”创建竞赛,广泛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景区文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完成十多处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的建设工程,景区服务环境根本改善。以森林旅游带动周边地区的乡村游,以风电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效益的提高,林地产业相融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建场初心,强化使命担当,始终把精神作为一面旗帜代代相传,以林场建设发展的新成绩,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创建文明校园办好一流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走在精神文明建设前列”。大学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一是立足大局,育人为本。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发展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培养方案重构,设立师生“开放交流时间”等制度。深化思政课改革,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和研究性教学。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施“启航工程”,一大批毕业生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五年来超过万人到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其中1855人到西部地区工作。

二是加强领导,统筹为要。

成立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文化建设委员会,完善党

委统一指导、党政齐抓共建、部门协调联动、院系细化实施、师生全员参与的文明校园工作格局。在大学章程》等重要文件中,专门对创建文明校园作出安排,将精神文明创建成效纳入对各单位领导班子考评体系。充分发挥绿色大学建设办公室作用,协同推进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建设,建设美丽和谐校园。制定首部学校文化建设规划。

三是发挥优势,创新为先。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传承生生不息的文脉、继承爱国奉献的革命文化、转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振兴人文日新的文明基因。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弘扬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风格,加强通识教育,设立文科“双高”计划,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以坚实的文化自立,推进文化强校战略,充分发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行胜于言”校风等文化精神载体作用,突出校友文化、体育文化,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原创作品。

四是开放引领,责任为重。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的活动,每年召开教书育人研讨会,设立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等系列奖项,引导激励教师潜心育人,对师德失范零容忍。制定实施全球战略,50%的本科生和60%的博士生在学期间有海外访学经历,积极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导、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高端人才成长发

展的国际化校园环境。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切实发挥文明校园对全社会的辐射作用,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篇:办事处文明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目前镇海办事处检验检疫二科和综合科分别获得2011年浙江省青年文明号和XX年度宁波市巾帼文明岗称号。

检验检疫二科现有工作人员11名,平均年龄32岁,其中党员9名,硕士生2名,本科生9名,是一支朝气蓬勃、战斗力强、奋发向上、思想觉悟高的年轻队伍。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镇海办事处检验检疫二科紧紧围绕镇海办事处的中心工作,以 “青春在于奉献,汗水铸就蓝盾”为核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多种形式为载体,结合专项整治、质量安全年、质量提升、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科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镇海办“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集体主要由检务窗口全体人员组成,现有成员8名,其中女职工5名;党员5名、共青团员2名;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87.5%,是一个积极有为、业务精通、团结协作、服务热情的和谐团队。自“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在宁波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处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全体创建人员高举“服务在心中、满意在窗口”的口号,始终坚守“严格把关、热情服务、奉献事业、促进外贸”的创建宗旨和“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的信用公约,齐心协力、共同奋进,以“窗口”为平台,扎实工作、不断提升,把团队力量的强化、体制机制的完善、个人素质的提升融入到创建工作的点点滴滴,以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投入到日常检验检疫工作和创建活动中,充分展现了检验检疫巾帼形象,为打造办事处文明标兵处室建设目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中,我们把创建活动融入日常工作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和管理制度,坚持做到“四结合”,推动创建活动深入持续开展:

一是将创建活动与倡导职业奉献相结合

镇海的工作环境不好,辖区内的大型化工厂时时都会散发刺鼻的气味,也没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设施,但我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极沉沦,有的是乐观、豁达的心态,有的是不断发奋进取,努力生活的意识。突发急情是镇海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的特色之一,对此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不分昼夜,分秒必争,顾不上节假日休息,第一时间筑起了动植物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面对急情,用果敢保家卫国。面对进口的tck疫麦,我们承担着熏蒸、出运、消毒等任务,我们放弃了假日,面对着寒风与煤尘,挺着疲惫的身体,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发烧的,睡上一觉后,仍坚持上班和监管;有顾不得吃饭的,等监管结束后,才匆匆吃点了事。连续十几个日夜不停监管熏蒸,顺利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宁波局的通报表扬,并被寄以“忠于职守,严把国门,勇于奉献,保国安民”的期望。

严格把关,拒有害物质于国门之外。镇海办事处二科人员在对进口废物原料进行检验检疫时,会发现医疗用品、子弹、甚至放射性元素等等的威胁,每当发现异常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有时放射性超标达100多倍,二科检验检疫人员依然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一批批不合格废物挡在了国门之外:几年来累计检出不合格进境废物近30多批次,货值达200多万美元,为人员和环境安全默默奉献。

严控疫情,为国为民保驾护航。进境俄罗斯散装原木需要进行熏蒸处理,我们要时时监测药物浓度,每次都会忙到深夜。遇到船舶密封状况不好的情况,还极易发生溴甲烷泄漏,对人员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威胁。这时候,又是我们率先扎进危险区域,冒着中毒的危险,进舱查找封堵,是我们用无畏的精神确保了镇海口岸连续230多艘船舶安全熏蒸,成功地确保了人员安全,防止了疫情传入。

响应号召参加上海世博援助。2011年4月二科全体人员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支援上海世博期间检验检疫工作,其中一名同志被光荣地选派为宁波检验检疫局支援上海世博的一员。从浦江检验检疫局到机场检验检疫局,从邮轮旅检到冷鲜食品检验检疫,直接参与了50余艘次邮轮的检疫任务,检疫入出境旅客4万余人次,转到机场局货检科以后,每天完成100多批次鲜活货的检疫工作,截获植物疫情1次,在多批次货物中检出微生物或理化指标超标,完成对10多家冷库进行了后续监管,查处了1家违规冷库企业。同时,积极参与了一项英文版邮轮检疫规程的翻译工作,得到了浦江局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圆满地完成了上海检验检疫局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将创建活动与提高业务水平相结合

面对口岸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我们只有用坚定和沉着以及不断提升的业务水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危险时刻,坚守住了国门,严控了疫情。

开展突发事件演习,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举行各类镇海口岸应对生物因子和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其中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演习属镇海口岸首次举行的五部门联合演习,由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港埠分公司、镇海边检分站、镇海港公安消防大队和镇海急救中心联合参演。通过此次联合演练活动使各参演部门进一步明确应急处理措施,细化操作规范,联合响应和处置配合默契,达到了形成合力、提升实力、建立联防联控协作机制的预期目标。

学习交流,创造发展空间。学习学习在学习,这是我们对自己在业务上的时刻要求。我们先后两次赴太仓、张家港学习、交流有关原木熏蒸方案事宜,改革镇海港进境俄罗斯原木熏蒸模式,节约企业成本、提高运转效率、增加进口量;制定细化《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口废物原料夹带放射性物质应急处置预案》,为规范废物原料放射性物质的查验及放射性超标应急措施提供操作范本;充分总结圈区管理经验,制订了《宁波市镇海再生金属资源加工园区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加强对进口废物原料及国内收货人的管理。

参加业务培训比武有效提升实际操作技能。2011年共有8人次参加了宁波检验检疫系统世博安保反恐技能竞赛、宁波检验检疫系统口岸公共安全应急处置竞技演习、进境木质包装大比武等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并在核和辐射类比武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且在业务统计岗位、进出口矿产品岗位、口岸查验岗位、进境木质包装检疫岗位等积极参加培训和认定,增加了多种业务检验检疫能力资格。全年共有9人次参加了岗位能力培训,包括业务统计、进境木质包装、出境水产品、进出口金属材料及制品、口岸查验能力等,全部合格。

三是将创建活动与提供优质服务相结合

镇海辖区出口企业面临倒闭困境、查验堆场杂乱无章等情况,面对着企业遇到的困境,我们没有也不能选择静视,我们用实际行动饯行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的职责,切身实地为企业着想,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科学周到的服务。

开展“24”小时工作机制,提高港口运转效率。自2011年开始实施散装船废物原料24小时开舱查验和卫生处理措施,完善检验检疫相关技术保障,提高了镇海港口物流运转、优化了口岸通关环境,船舶实现按潮汐正常进出港,实现单个码头一天作业4条船的最大利用率。2011年共检验检疫船运散装进境废物原料577艘,其中8小时工作时间外检验检疫369艘次,占总量的64%。

深入一线,力促企业二次腾飞。镇海辖区的十多家出口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我们一一走访了解困难。其中,宁波胖大厨食品有限公司一度因为产品大量滞销,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镇海办事处二科不畏险阻,决心让企业尽快走出低谷。我们驻厂帮助企业重组整改,大力提升监督实效,取得了实质性成绩:2011年共出口水产品72批次,货值724.33万美元,7月份还顺利通过了西班牙eroski超市考核认证,海捕虾冻虾仁直通西班牙eroski超市货架。企业实现二次创业,为我们送来了“秉公执法,服务高效”的锦旗。

开展辖区出口企业政策法规培训。就宁波检验检疫系统诚信系统知识开展了针对镇海辖区外贸出口企业法律法规及政策讲解活动,对镇海辖区100多家出口企业开展有关功能、系统规则等做了介绍,着重讲解了诚信管理系统中的采集规则、评级规则和监管规则等,为使出口企业进一步明确诚信做法,规范企业自律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将创建活动与创造和谐氛围相结合

培养爱好,加强身心修养。培养多个有益的兴趣爱好,不但愉悦身心,还能对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积极性有着有效的促进作用。他们自发组织利用特长制作奥运剪纸,迎接北京奥运的到来;他们申领花园绿地做义务清扫,为连任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做贡献;他们到海防遗址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辈;参加户外拓展,增加团队凝聚等等,这一切都是他们朝气蓬勃,不断奋进的真实写照。

尽职尽责,闪耀蓝盾光辉。无论在零下18度的冷库内还是在地面温度高达50度的集装箱查验堆场都有镇海办事处二科检验检疫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积极推行“5+2”工作制,双休日照常办理查验业务,风雨无阻。镇海港是典型的潮汐港,受潮汐影响显著,镇海办事处二科人员早起晚睡、加班加点已成家常便饭。据2011年的统计,在对入境散装废货船的开舱查验、进境原木熏蒸监管的工作中,有144天是靠加班完成的。这一切他们都无声无息地承担着,从不抱怨。

通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镇海办事处检验检疫二科青年职业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把关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在科内检验检疫人员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积极主动多了,冷面相待少了;深入钻研多了,敷衍了事少了;称道赞誉多了,不满意见少了。我们也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可喜的变化感到欣慰。

虽然我们获得了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但是我们离各兄弟部门的更高标准还有较多距离,但我们向更高目标迈进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坚持向兄弟部门学习吸收、借鉴提高,不断深化“把关服务”的内涵,提升创建活动的水平,为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智慧。

第四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指挥部

(2008年6月)

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指挥部:

自05年9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我区按照《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体方案》的部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不断深化“三大主题”,全力打好“四大会战”,扎实推进“五城联创”和七大环境建设,全区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区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省级文明区和“三级无毒区”等荣誉称号。回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创新四大工作机制,构建五联工作格局,开展六大主题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七大工程。

一、创新四大工作机制,夯实创建基础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机制的建设和创新,立足于创建工作的长效性,着力强化领导、责任、监督、保障四大工作机制,保证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创新领导机制。全面实行“一把手”工程,及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总指挥,区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指挥部,下设了创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四个分指挥部,抽调4名工作人员组建了创建工作办公室。加强区、乡镇(街道)两级文明委工作机构,各乡镇、街道全部都建立了文明委,并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和办公场所;同时各相关部门都成立了由“一把手”牵头的创建领导小组,全区自上而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创建工作机制。

(二)创新责任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与我们签订的创建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总表》,把38项考核指标、119项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具体标准和完成时限。特别是将七大环境建设直接由区委、区政府7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并且确定了总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做到了定进度、定领导、定部门、定任务。同时,区创建总指挥部总指挥与15个乡街、6个驻区大企业和区直各部门共67个责任单位签定了《西固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创建目标,落实了创建责任。各乡镇、街道、部门、企业也都制定了实施方案,并逐层签订责任书,创建任务全部落实到了基层单位和具体人员。

(三)创新监督机制。我们十分重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每年都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工作情况,通过他们的建言献策、督查视察,促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提案涉及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100%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率都在90%以上。我们不断创新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方面采用定期举办创建工作例会、现场会的形式,对创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新闻工作者实地点评、创建文明城市义务监督员上岗执勤,对辖区内的各类不文明现象及时曝光,使不文明行为和现象得到及时纠正,整体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同时,我们建立了《西固区文明单位评选命名公示制度》,对于表彰命名、推荐上报的各级文明单位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创新保障机制。我们将创建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建立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了《西固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指挥部全体会议制度》、《西固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专题会议制度》、《西固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西固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督促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创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进行。此外,在区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将创建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增加,确保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构建“五联”格局,形成工作合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城市形象,需要各方联合,多手联动,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取得成效。为此,我们突出抓了“五联”:

(一)地企联合。作为拥有1000多家企业的工业区,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坚持“服务、依托、联合”好企业是做好西固各项工作的前提,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更是如此。在成立的创建工作组织机构中,我们将驻区大企业纳入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协商创建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形成了地企联合共建的工作机制。在每年春节,区委、区政府积极组织协调,驻区大企业广泛支持参与,共同开展了环境美化、灯展、焰火晚会、彩车社火表演等活动,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驻区各企业也积极响应西固新型石化城建设号召,在抓好厂区、居住小区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全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当中。近三年,仅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就投资4.5亿元用于小区环境整治,实施“五化”建设。同时,通过与驻区企业协商,将福利东西路、合水路、公园路交给企业进行美化亮化,着力打造西固精品路段。

(二)上下联建。我们坚持定期集中开展店外店、乱贴乱挂、违章建筑等一系列整治活动,并定期开展巡查,巩固整治成果。各街道、社区也按照区上的统一部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大对辖区内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如与辖区4281家沿街单位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辖区机关、学校、部队、企业对楼面污损严重的楼宇进行粉刷美化,对残破污损的围墙、栏杆等进行修补、刷新,对辖区马路市场实施规范管理,有效改善了辖区环境。

(三)部门联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涉及部门多,内容庞杂,为最大限度地整合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我们突出了三个注重:更加注重聚集部门集体智慧。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都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共同研究解决最佳方案并付诸实施。更加注重部门之间的配合。在具体工作中,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打破部门界限,明确各自分工,按照各自职能,做到工作有分有合,重点突出,密切配合,较好地解决了创建工作中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更加注重部门联合执法。特别是针对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我们探索将各行政执法部门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执法合力。如在开展“城中村”改造和企业周边违法违章建筑清理拆除工作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开展联合执法,使一批执法过程中无法由单一部门解决的矛盾问题迎刃而解。

(四)城乡联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农村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按照“提高市区、辐射农村、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以城市水准建农村,以城市标准管农村,以市民要求育农民,有力推进了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的同时,从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结合“城中村”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了四清四通四化活动和村村环境整治工程,投资1139.8万元完成了36条村级主干道的硬化,投资360万元的达川乡人饮工程、投资160万元的河口乡人饮已经竣工,全区农村基础建设和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常年开展以“三下乡”春节活动为代表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现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全覆盖,加强农村双文明阵地建设,积极开展村民素质和普法教育,村民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五)社会联创。我们注重把服务群众与动员全民参与相结合,以“共有资源、共创文明、共建家园、共享成果”推动整个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我们明确提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都是建设者,而不是评论者;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各行业、各层次部门和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出动宣传车、悬挂标语、制作专栏板报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市民公约》、《“三管九不”市民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引导广大市民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公德,群众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注重地方和驻区部队共建,联合开展市容市貌整治、道路绿化亮化、义务植树、扶危济困等活动,既丰富了共建内容,又创新了创建载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发挥自身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群众的参与面不断扩大。

三、开展六大主题系列活动,提高市民素质

我们充分调动驻区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创建积极性,大胆探索,创新载体,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市民素质教育、问卷测评等全方位、系列化的主题实践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大大提高了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

(一)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的创建宣传活动。宣传发动是做好创建工作的基础。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核工业五零四厂等驻区企业19家有线电视台,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的特点和优势,对我区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主要收视时段进行了插播、滚动播放。在《西固发展》、驻区企业场报、场刊开辟专栏报道创建动态,提高了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积极开展了“三下乡”、“荣辱观七进”、“学雷锋、树新风”、“金点子”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单、《致市民的一封信》、市民素质教育测评试卷等25 万余份,编写创建简报141期14000多份,在深沟桥、西固东西路、公园路制作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标语和“八荣八耻”宣传牌236块。

(二)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礼仪教育”系列活动。创建文明城市、市民素质是关键。我们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以“学礼仪、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市民素质教育读本》进机关、进窗口、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的“七进”活动;集中开展了以创建知识和文明礼仪为主的专题知识竞赛活动;同时,我们启动了市民文明学校总校,并依托市民文明学校,培训了150名文明礼仪宣讲员,在全区进行了84场文明礼仪宣讲;对涌现的优秀市民文明学校、优秀文化体育辅导员、优秀文化体育活动团队进行了表彰,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崇尚文明、告别陋习、提高素质”活动,在全区营造查找和改正不文明陋习的良好氛围;近期,我们开展了“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文明快车进社区”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质。

(三)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我们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在全区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小手拉大手”知识竞赛活动;在每年的公民道德宣传日组织“创建文明城市、提高市民素质小手拉大手家庭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了市民素质问卷调查活动,通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组织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使市民素质教育深入到机关、学校、单位及市民家中,一方面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创建文明城市、公民道德建设、文明礼仪常识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们的创建热情,积极为创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建立健全了西固区文明志愿者总会、分会、服务队三级志愿者服务网络,招募志愿者35000余人;组织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驻区企业志愿者分会,开展了以“构建和谐家园,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的志愿者认领孤寡老人、残疾人大型帮扶活动;组织区直有关部门志愿者,开展了贫困学生帮扶活动,共帮扶贫困学生 47名;聘请了200名责任心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义务监督员,对在公共场所中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故意破坏公共设施等各类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劝阻、说服和引导,逐步减少各种不文明行为。此外,在“和谐之春”大型灯会举办的过程中,全区志愿者踊跃参与,为灯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开展“创建文明城市、西固在行动”系列活动。为了进一步推进“五城联创”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我们举办了“创建文明城市,西固在行动”大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以“创建美好家园,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主题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主题活动;以“披绿扮靓石化城,各行各业携手行”为主题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主题活动;以“环保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主题活动。“一把手”上电视栏目对区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访谈,专门录制了一期文明城市创建“一把手”上电视专题节目,在全市播出后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响。开展了“共筑和谐家园、共建文明城市„六个一‟”活动。全区各乡镇、街道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在各社区、村开展了以“一篇文章、一块展板、一次示范观摩活动、一盘光碟”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举办了首届感动西固•道德魅力人物评选活动,为石化城建设树立了文明、敬业、执着、坚定的道德榜样。

(六)开展打造特色品牌文化活动。我们始终把开展好各类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创建工作深入进行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工业区特色文化“双十工程”,举办了迎新春大型灯会系列活动、“西固之夏”广场文艺调演活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两兰大型职工运动会、五零四厂金秋畅想文化周、八盘峡旅游龙舟节、黄河奇石展、戏曲表演、书法绘画艺术展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建成国营五零四厂核工业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石化广场、石油化工工业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柳泉群众文化碑林示范基地、五零四广场、“水之韵”展览馆,实施了军傩舞等文化精品工程。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和一大批文体活动场馆的建成,有力的推进了全区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四、扎实推进七大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我们针对城建城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实施了八大工程,有效促进了城市面貌和服务功能水平的提升。

(一)“城中村”改造工程。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功能布局的关键举措来抓,我们组织100多名工作人员分赴8个城中村开展调查摸底,进行政策宣讲。依法集中对城中村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在成立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建了清产核资、拆迁安置等6个工作组和8个驻村指导组,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我们还印制了1000册城中村改造文件汇编和13000份“城中村”改造政策宣传指南,发放到有关单位及广大村民手中,帮助他们全面掌握改造政策,有力推动了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我区注意与驻区企业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石化住宅新区建设工作相结合,加大协调力度,依靠企业力量解决了拆迁、新居建设、社会保障、征地补偿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区8个“城中村”的撤村建居、清产核资等“无形改造”已全面完成,“有形改造”正在稳步推进。

(二)生态建设工程。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工程来抓,以南北两山绿化为重点,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三北”四期生态防护林等绿化工程。在具体工作中,我区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带动,广泛动员党政机关、驻区企业单位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造林绿化,实行“荒山绿化承包,谁种谁有谁受益,70年不变的政策”,推进优质桃、枣等经济林基地的建设。三年来,全区完成退耕还林0.17万亩,封山育林0.5 万亩。同时,我区围绕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园林城市的目标,分期分批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改造,重点改造了西固东西路、福利路东段行道树,打造绿化精品;完成了福利路街心花坛改造工程和9路1桥的配套绿化;抓好绿化单位创建工作,争取每年每个乡镇创建1家区级绿化单位,每个街道创建1家市级绿化单位,城市绿化范围显著扩大,绿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市容环境整改工程。市容市貌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最直观的体现,为此,我区牢固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突出重点街区、重点行业、重点地段、重点部位,坚持对市容环境卫生、户外广告、车辆停放点、沿街摊点、小加工点、废品收购站点、汽车修理清洗点、城乡结合部、企业周边等城市管理弱点、难点领域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期有碍市容观瞻、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年来,共清理整治店外店近50489个次,取缔占道摊点84528个次,清理整治乱堆乱放2954(处)次,清理乱贴、乱画、乱挂129848(处)次;拆除违规户外广告40221平方米。拆除各类违法建设73050平方米。拆除违规棚亭103处,计2517平方米。在开展整治的同时,我们还采取重点守候和全天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长效管理,巩固了整治成果, 营造了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面貌。

(四)特色形象塑造工程。为了突出西固的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名片”,我区着手规划建设以南北山主体公园为重点的一批工程,计划在现有的西固公园的基础上,采取以政府和驻区企业投资为主,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建设的方式,对西固公园路南端、公园小广场、西固公园和南山约4000亩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和功能齐全的三级景区,打造成一处西北一流、充分体现石化城特色、集集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放性、立体式公园。同时,计划在城市出入口或重点路段,配合沿街的建筑和布局,合理规划建设一批表现“西固是陇原石化名珠”、“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微缩景观,配合建设多处具有时代特色的雕塑和景观;对所有洪道进行整治,实施配套绿化,彻底改变洪道沿线脏、乱、差的现状,建成一条条景观式休闲观光大道;实施福利路文明通道、西新线靓丽风景线、西固东西路景观大道“三路”建设,从而形成一批极具特色的城市组团景观。

(五)“五化”社区创建工程。近年来,为了扮靓社区这一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最小单元,我区抓住驻区重点企业效益不断攀升的有利时机,积极动员、支持和配合企业大搞以“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社区、楼院创建工程,坚持从“五个一”的小事抓起,即硬化从补一块砖抓起、绿化从补一棵树抓起、净化从捡一张废纸抓起、亮化从增一盏灯抓起、美化从涂一面墙抓起,制定具体的“五化”标准和要求,采取以社区所属单位为主、政府投入资金补助的办法,全面加强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打造出了一批环境优美、功能健全、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誉。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区专门制定下发了《创建“五化”社区、楼院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创建标准,明确了创建任务。目前,我区已建成 14个“五化”小区,力争3年内使全区所有社区、楼院达到“五化”要求,不断提升我区城市面貌和管理水平。

(六)环卫水平提升工程。积极探索和创新环卫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行了“全天候保洁、无空白管理、全覆盖落实”的环卫作业模式,在“精、细”上做文章,将城区包括“城中村”在内的所有规划道路、新拓建和改建道路、小街巷全部纳入环卫统一作业范围,实行精扫、细保、全覆盖,城区道路日清扫保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面推行城市主干道垃圾不落地和垃圾袋装化,大力推行有偿服务,将清扫作业和垃圾清运推行到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和单位,对城区实现垃圾集中清运、统一管理,杜绝了乱拉乱倒现象。同时,我区还把环卫设施的改善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服务功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合理布点,已建成 20座环保型公厕、21座下沉式垃圾箱、配置了1278 个外型美观的果皮箱,环卫作业水平和设施的改善使西固卫生面貌得到了极大改观。

(七)环保治理工程。西固作为一个工业区,大气污染一度非常严重。空气质量不好,城市管理工作开展的再好,也很难让人产生认同感。为此,我区坚持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支持配合驻区企业环保治理项目建设,利用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充裕的热能,启动实施了联片供热工程;认真落实环保治理“123”计划,三年间累计拆除了82台燃煤锅炉;坚持每年对一批重点污染行业和企业进行限期整治,从而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我区还加强了水源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监管力度,全区整体环境质量逐年好转。

第五篇:银行文明规范服务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一、总结提高,学习借鉴,推动“百佳”文明服务单位经验产生示范效应、发挥引领作用

近几年,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十分重视文明规范服务工作,在行风建设、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整治、社会文化环境净化、文明服务等活动中涌现了不少优秀单位。各行营业网点功能分区明确、营业环境良好、人员配备齐全、精神状态饱满、办事高效快捷、服务熟练规范,为创建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做出了积极贡献,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去年,省银行业协会在组织会员行对获得2008年度全国“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称号的38家网点进行复查的基础上,开展了2009年全国“百佳示范单位”评选申报活动。经过各家银行自评,共申报了12家备选单位,经省银行业协会组织会员单位检查打分、向自律委员会进行了汇报、并经自律委员会初评后,确定6家网点上报中国银行业协会参评,经中银协组织复查并在全国严格筛选、评比,建行省分行营业部营业室、交行硚口支行、华夏银行汉口支行、中信银行江汉路支行等四家营业网点被评为“全国百佳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我省获奖单位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名并列第九。这四家营业网点之所以在全国评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共同特点是:服务理念先进,服务品质优良,内外环境雅致,服务功能齐全,员工素质良好,客户满意度高。他们的成功经验表明: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以客户为中心提升服务品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文明规范服务创建的基础。建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营业室,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认识到理念在于创新,意识左右行动。他们始终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实行由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网点的转变,对员工重新进行了角色定位。通过改进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员工的仪表仪容和言行举止,以客户至上和文明规范服务的理念,已由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转换成自觉意识并深入人心,确保了网点服务质量。交通银行武汉硚口支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团队力量提升服务质量,把责任和创新视作企业文化的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团结协作、和谐进取、创新学习的团队。员工快乐工作出成绩,用心服务创高效,为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各项业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信银行武汉江汉路支行创新服务模式,加快服务品质体系建设,建立了“大堂经理、理财经理、临柜员工、保安保洁”等四位一体的全方位管理模式,并制定了服务体系考核手册。根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加强服务品质的督导与检查,有效地推动了文明规范服务工作。华夏银行汉口支行对照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评比条件,逐条抓落实。结合网点实际,按照“2009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的要求,对网点服务环境、理财资讯及信息公告、业务种类及处理效率、人员配备及精神面貌、服务制度与规范、经营效益与资产质量等六个方面对照自查、整改和完善,全面提升了服务品质的内涵。希望这四家营业网点进一步总结提高,不断创新改进,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也希望参会各行代表虚心学习、观摩借鉴,共同努力开创湖北银行业金融机构文明规范服务新局面,形成“示范单位”不断涌现的新格局。

二、乘势而上,共创共建,加快湖北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的创建步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出好思路、创新水平

学先进就要乘势而上,共创共建就要抓住主题,不断创新。湖北地处中部,武汉又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银行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对中心城市的形象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求我们全力做好文明规范服务的创建工作。

服务水平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各家银行的必然选择。为此,希望各商业银行在学习与借鉴、改进与创新上扬长补短,各显其能。一是将文明规范服务融入到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换成员工的意识和自觉行动。二是要建立文明规范服务的长效机制,完善金融服务管理体系,不断丰富金融服务的内容,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三是发挥文明服务示范单位的表率作用和引领作用。提倡商业银行客观看长处,虚心学经验。示范单位则要静心出思想、创新出成果。四是要有新思维,新举措。不少行在改进服务方面,提出“全面服务”和“大服务”概念,有的行还总结出个性十分鲜明的服务特色理念。这些都说明,大家在创建中有新思维、新举措。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采用新举措,服务体系才能日臻完善。五是要善于学习与借鉴。学先进,不分本地和外地,学管理不论业内和业外。只要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就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为我们提升银行业服务水平带来契机,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抓住机遇,认真学习和借鉴上海金融服务经验。随着武汉中部中心城市地位的确定,金融服务面将更宽泛,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都将逐步发生变化,我们不仅要做好境内金融消费者的各项服务,还要逐步学习和做好涉外金融服务。六是要强化行业自律,推崇科学发展和有序竞争。诚实守信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有序竞争是行业自律的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树行业新风和维护行业形象密不可分。今年,将以银监会印发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学习与贯彻落实为主要内容,促进行业自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我们拟与省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各行营业网点建立维权站,培训和聘请义务和解员,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尽可能将纠纷和咨询性事宜解决在基层网点,减少投诉,维护银行良好的服务形象。

三、服务需求,工作追求,为会员银行的文明规范服务创建工作搭好平台、做好推手

省银行业协会要配合省银监局切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信贷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与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文明规范服务是银行业的行业要求,也是“信贷精细化管理年”活动的基本要求。各行要按照省银监局的安排,把“信贷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与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是扎实推进“信贷精细化管理年”的各项活动,在改进信贷流程,方便客户,落实“实贷实付”等方面,充分考虑制度条款的要求,切实做到合法经营、规范操作。二是讲究文明礼仪,充分考虑信贷客户的诉求,切实做到文明经营、服务到位。三是破除粗放经营时代遗留下来的重条文、轻流程,重指标、轻管理,重实惠、轻人文的坏习惯、坏毛病,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提倡精细化服务,对待客户要细致入微,不仅要让客户满意,还要让客户感动。

(二)发挥协会作用,通过服务评比,推进全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跃上新台阶。协会是会员之家,服务会员需求是协会的主要工作职责。在会员单位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中,协会应全力支持、做好服务,要搭好平台、做好推手。一是在即将开展的“2010年度全国‘千佳’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评选活动

中,做好组织协调、上下联络工作。希望各会员单位,对照中银协标准抓紧自查自改,努力创造条件并积极申报。省协会要与中银协加强联系沟通,为湖北做好入选争取工作;二是开展“服务明星”评选活动,调动一线员工在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中的积极性。省协会要在今年下半年在全省银行业开展“服务明星”评选活动。要明确“服务明星”评选标准、操作流程,公正、客观开展评选工作。要把真正的“服务明显”评选出来,推广出去,在全省银行业产生示范效应。

(三)加强协调,减少投诉,做好与消费者的沟通,共同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省协会要加强与新闻媒体协调与沟通,使其多从正面宣传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的典型,扩大湖北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提高银行的公信力。省协会和各商业银行要做好再投诉处置工作,特别是对部分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和理财产品回报收益问题。省协会在处理这类再投诉案件时,要把握政策的合规性和诉求的合理性。在有明确规定且合法的情况下,以向客户解释说明为主,争取客户理解,化解纠纷;理财产品收益回报诉求,主要看产品发行时风险提示是否明确,以此做好协调处置工作。同时,各相关银行接到各种投诉时,要及时指定专人协调协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网点,尽量减少再投诉,以维护银行业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六篇:质监稽查支队创建文明单位经验交流材料

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支队建于一九九二年,现有稽查人员18人,党员10人,大专以上学历17人。建队以来,我们始终把打假治劣、服务群众、服务经济作为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执法宗旨,弘扬“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自觉奉献”的团队精神,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

贡献。几年来稽查支队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打假工作”成绩突出单位、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省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被省质监局授予“质监系统先进单位”,被市人民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多名名同志先后被评为打假能手、优秀公务员、文明职工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支队一直将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创建活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全面争创文明单位

创建伊始,支队领导就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落实、统一考核的原则,在原先取得成绩基础上提出了“巩固提高、提档升位、全面创建文明单位”的思路,全面推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调整和充实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支队创建文明单位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创建措施。其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创建活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结合创建工作,要求每个党员定期向支部汇报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要带头参加和支持创建工作。

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

打基础、强素质、树形象,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是做好质监稽查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创建工作的落脚点。为此,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寓创建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一)全力打造质监稽查执法队伍。近年来,稽查支队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题,着力打造立足本职、争当先进的新一代质监人,构建团结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1.抓好思想教育。每年封闭学习,平时定期学习加上自学,有计划地安排理论学习,在理论武装和指导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员素质。结合工作实践,开展了执法程序、办案技巧、案例分析、文书写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使队员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制等制度,修订了项规章制度。通过抓队伍、作风和制度建设,干部队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深入动员,提高创建共识,形成了“人人重视,个个参与,全面受益”的创建局面。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创建活动,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做法,全面报道创建成果。

(三)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促进廉政建设。

我们要求全体同志做到一是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绝不收受单位或个人的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三是清正廉洁,绝不能吃、拿、卡、要,绝不能以权谋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坚持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统一。并将廉政建设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全面履行打假职能,服务社会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充分把创建活动的开展与打假治劣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履行职能。高举打假旗帜,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保证到位,行动上全力以赴,把对老百姓安全消费危害大、影响面广、涉及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食品、农资、建材、汽车配件、电线电缆、日用消费品等作为重点产品,把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区域,把商城等集贸市场作为重点市场,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稽查支队共出动执法人员2218人次,检查各类生产销售单位982家,处理举报投诉387件,立案查处各类行政违法案件198起,其中移送司法机关4起,追究刑事责任1人,移送法院强制执行5起,大要案9起,端掉制假售假窝点21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约816万元。有效的整顿和规范了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使我们在打假战役中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一项全面提高本单位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努力促进稽查支队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不断为质监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卫生三下乡活动总结下一篇:文化馆行政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