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单亲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如今社会, 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情出现危机的而又维持婚姻状况的, 和濒临破碎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再加之父母因病因事故去的, 种种原因所产生的单亲家庭数量一直居高不下。无论是哪种情况家庭原有的幸福和温馨都已荡然无存, 家庭破碎所带来的痛苦和打击将根植于孩子的心中, 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他们, 久而久之, 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心理障碍。

1 单亲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 自卑心理, 这主要是缘于他们的家庭破碎, 缺少完整的爱导致的。家庭变故后, 有的家长忙于生计, 疏于照顾孩子, 孩子会因此缺乏安全感, 不敢与同龄人交往, 变得胆怯自卑。还有的家庭解体后, 家中经济状况危急, 同样能导致孩子自卑。另外, 很多单亲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也不是非常恰当, 社会的偏见等等, 这些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挫伤, 感到孤独恐惧, 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心理障碍。

(2) 焦虑恐惧心理, 父母离异或一方去世后, 家庭陷入紧张的气氛中, 孩子自然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父母离异是因为经常争吵, 打架, 孩子感受不到正常家庭应有的和谐和温暖。还有的父母离异后, 孩子的供养和教育成了最大的问题。孩子生活在学校中, 一方面要独自承担家庭变化带来的痛苦, 另一方面还不想让同学知道, 担心别人知道家里情况后看不起自己。这些都会使单亲学生产生焦虑恐惧感。

(3) 嫉妒心理, 单亲学生进入大学后, 置身于充满竞争的校园环境中, 相互之间家庭的差异显现出来后, 由此而导致的优越地位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由于自己家庭的原因, 他们无力改变现状, 因而就会对条件优越的同学怀恨在心, 甚至是对其加害。

(4) 叛逆心理, 单亲学生生活在破裂的家庭中, 父母离异等带来的打击对其影响较深, 他们甚至怀恨抛弃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以至于对老师的教育也会感到厌烦和抵触, 他们漠视集体, 甚至仇视这个社会, 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从行为上来看就是典型的“违拗”, 不服从管理。

2 单亲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策略

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复杂敏感, 我们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防止好心办坏事,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爱心, 细心, 耐心, 在教育实践中, 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及方法。

(1) 用爱心驱散自卑, 用真诚换取信任。对待单亲的学生, 老师要谨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 主动深入的调查走访, 掌握第一手资料, 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 爱是教育的前提, 对他们首先要有爱心, 要热情关怀, 真诚沟通, 耐心感化。只有对学生倾注于爱, 才会对他们充满教育期望, 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最终达到学生信任老师, 对老师无话不谈, 心中的自卑进而慢慢退却。

(2) 用淡然化解焦虑, 用信心战胜恐惧。单亲学生最缺少的就是关心和爱护, 这使得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心理偏位, 胆小, 怯懦, 焦虑和恐惧。这时候, 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他们的心理预期, 单亲的事实不能改变, 你不能要求别人怎么看你, 关键是看自己怎么看自己, 做到荣辱不惊, 淡然处之。另外, 老师更要鼓励学生, 学业重要, 人生漫长, 正视现实, 坚定信心, 战胜恐惧心理。

(3) 用平等消除嫉妒, 用竞争取代愤恨。单亲学生嫉妒他人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 老师要教育学生, 嫉妒在伤害别人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的腐蚀着自己。一定要营造一种公平和谐的环境, 将嫉妒和愤恨向竞争转化。可寻找适当机会, 结合嫉妒者的才能和成绩给予其积极评价, 这样做可使其自信心得到恢复, 心理得到补偿, 从而恢复平衡, 缓解嫉妒心理。

(4) 用宽容唤醒感恩, 用感动转化叛逆。对于叛逆的学生, 要抓住主要矛盾, 他们不是有意针对老师, 他们是恨父母、恨自己。他们已经受到伤害的心灵上, 不能允许再次的刺激, 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 而是亲和宽容、尊重和激励。老师要以朋友的身份进入他们的生活, 保持平等的交流, 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 更多的是要宽容, 老师要擅打“感情牌”, 不断的用行为和言语感动他们,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相信通过长久的工作, 一定能帮助他们走出叛逆, 重现自我。

3 家庭、学校、社会在单亲大学生的教育上应担负的角色

单亲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这类学生的教育要依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现状是由家庭直接造成的, 因此, 家庭要负主要责任, 在教育学生上要承担责任人的角色。但同时,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 因此学校要担负起教育实施者的角色, 这就要求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 共同教育学生。学生还是社会的一员, 单凭家庭和学校恐怕难以承担重任。我们要动员一切社会教育力量, 如社区、街道和教育组织等参与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管理, 消除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偏见, 对他们多献出点爱心, 营造和谐气氛, 在教育单亲学生上担负起配角的角色。

总之, 家庭、学校、社会对待此类学生都要多一份关爱, 多一点理解和帮助, 温暖学生冰冷的心, 驱散他们心中的“恶魔”, 重获新生, 让他们在阳光, 快乐和幸福中健康成长和发展。

摘要:随着单亲高校大学生的比率在全社会逐年增加, 对单亲大学生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往往心理脆弱敏感, 逆反孤僻, 自卑和内向, 同时自尊心强, 嫉妒心强, 是极不稳定的一个群体。所以, 要对此类大学生采取特别的教育方法, 集合各方面的力量, 高度重视。

关键词:单亲,大学生,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国富.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关于单亲学生教育的几点想法[J].青年教师, 2008, 12.

[2] 朱雪明.单亲家庭学生异常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科技资讯, 17.

[3] 王骏.单亲家庭学生的异常心理及教育对策[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

[4] 陆荣标.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广东教育.教研, 2008 (8) ﹒

[5] 熊莉珍.单亲家庭孩子的不良心理现象及教育的主要对策[J].南昌教育, 2008, 7~8.

[6] 黄文龙.论社会转型期单亲大学生的心理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院报, 2008 (1) .

上一篇: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分析下一篇:矿山井下通风自动化改造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