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父爱的假单亲家庭

2023-0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缺乏父爱的假单亲家庭

第2篇:父爱的缺乏

“父爱缺失对孩子影响”心得

湖南卫视热播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与热议,也让“父亲应该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话题升温。一份网上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严重。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父亲们到哪里去了?面对“男孩危机”,父亲们该怎么做?

近日,来自网上的一份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感觉当前社会父教缺失现象普遍。其中,24%的人觉得“非常普遍”。仅19%的人选择“不太普遍”或“不普遍”。超过四成受访者(42%)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而选择“父亲”的人不到两成(17%)。另有39%的人表示教育责任由“父母均担”。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主力仍是妈妈。 70%网友认为好爸爸应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

近日,新浪网调查发现,70%的网友认为好爸爸应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家庭都面临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不够的情况。专家认为,父亲的家庭角色不可替代,在成为父亲前就要做好准备,忙碌不是借口,而家庭教育的原则性问题父母应该一致。 爸爸,请别走得太远

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的缺席,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岂能担当大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是造成“父教缺失”现象的原因之一。学前教育专家范佩芬认为,“男主外”的思想往往让男性觉得养育孩子是家务事儿,需要母亲承担得更多些,这就导致一些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重视得不够。如今,去幼儿园或者学校给孩子开家长会的,仍是母亲多于父亲。

但是,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恰恰是“父教缺失”带来的后果。范佩芬表示,诸如阴盛阳衰、男孩子缺乏男子汉气概、缺少责任与担当精神,很大程度上源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一个很好的“男性榜样”。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女老师普遍多于男老师。在0至18岁这个重要成长阶段,伴随孩子的是女性居多,这也对父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它会让孩子一辈子缺“钙”。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让更多地父亲开始关注子女教育问题。范佩芬说,父亲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也许节目里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目前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经验,但是父亲一定要多了解教育常识,并且亲自尝试,抽出时间照顾和关心孩子,在不断的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方法。 儿童的学习是观察性学习,儿童从父亲的身上观察什么是男人、什么是丈夫、什么是父亲、男人和女人怎样合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为长久也是最为深刻的榜样,父亲对男孩成长起决定作用。

“父教缺失”成为当今家庭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父亲们到哪里去了?孙云晓指出,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迅速攀升,单亲家庭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而大部分单亲家庭是由单身妈妈及其孩子组成的,因此可以估计单亲家庭中父教缺失的现象非常普遍。

此外,即使在完整的家庭中,父教缺失也成了日益严重的现象。相当多的父亲专注于工作和事业,而把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交付于母亲。孙云晓介绍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5年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排在第四位。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排在第五位。可见,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母亲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父亲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如何成为一名好父亲?孙云晓说,“没有哪个男人比蹲下去帮助孩子的时候站得更高。”

爸爸的称号是孩子给予的,“爸爸”这个称号跟孩子是同龄的,好爸爸的起点是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因此,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亲就应该舍得时间去养育他、教育他。为了孩子的成长,父亲应该敢于做出牺牲。

“如果父亲对儿子的发展投入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爱,儿子就会永远记住您,您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位好父亲的形象。”孙云晓说,如果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缺席了,当儿子将来发展不顺或者走上邪路时,他第一个要指责和埋怨的将是父亲,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父教缺失。

孙云晓认为,好“爸爸”需要时间,态度决定一切,当好儿子的榜样。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在儿童时期,父亲每1个单位的投入,他在将来可以有10倍的回报。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当孩子长大成人,父亲再多的投入,也可能收获甚少或者没有收获。

“我的爸爸,一回家就看电视,不和我们说话。每次我要去和他说话,他就让我去找妈妈。”这是沙坪坝区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媛媛一年前的作文《我的爸爸》中的片 段。媛媛的妈妈孙女士告诉晨报记者,如果现在再让孩子写《我的爸爸》,那一定是“我根本看不到爸爸”。因为近来做生意的丈夫变得愈发忙碌,早出晚归,加 班、应酬不断。对于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的缺席,孙女士倒是习以为常,“现在的家长会基本上是妈妈会”,“男人嘛,当然以事业为重,我们都是妈妈带大的”。

本次调查中,超过四成受访市民(42%)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而选择“父亲”的人不到两成(17%)。另有39%的人表示教育责任由“父母均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一次打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搞儿童教育的。那个司机当时就看了我一眼,说: ‘老爷们还搞什么儿童教育啊?教育是他妈的事,你就管挣钱!’”在孙云晓看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是当前父教缺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爱的缺乏,一方面使得孩子的储爱槽变得贫乏; 另一方面由于父爱的缺失,孩子很可能会陷入另一个陷阱之中不能自拔。 这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著名的俄底浦斯情结,即恋母弑父情结。父爱的缺失,很可能会使孩子在恋母的同时弑父的欲望得到了加强。对生父身份的怀疑是重要表现。孩子会对父亲是极少感情的,甚至当父亲死前,也不愿意去见他一面。至于对父亲的憎恨是否转移到对待其他权威身上,这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有趣问题,当深陷于这种情结中时,成长后的孩子会陷入情感的混乱之中。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情感障碍十分突出,出现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等行为缺陷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与宝贝成年后的不良生活习惯都有一定关系。心理学家据此提出了“缺乏父爱综合症”这一概念。患有“缺乏父爱综合症”的宝贝成年后出现神经质、精神病或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比率以及犯罪自杀率均比其他宝贝偏高,并且有可能影响宝贝成年后正确地处理两性关系,导致不幸的婚姻生活。

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沉和迫切的心理需求。他渴望一位强健而富于幽默感、粗犷而温和、自信而关爱、智慧而谦逊的男人在他身边,向他注入真正的“男人气”。男孩需要与父亲呆在一起,帮助他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与自信心,从父亲那里学会做一个男人。女孩则需要通过父亲了解男人并学会与男人相处的技巧。

强化父爱,并非就要削弱母爱,淡化母亲的职责。相反,父亲和母亲都应该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让孩子既从母亲那里得到爱抚,学会同情心,又从父亲那里受到阳刚之气的熏陶,获得知识。这一切对男孩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切忌简单粗暴。许多父亲在与孩子相处时并不够耐心,尤其是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例如:学习成绩差、写作业磨蹭等问题,心里就起急,忍不住就要打骂孩子。所以,许多孩子都反映:怕爸爸。孩子在这样的高压管制下,不仅缺点没有改掉,反而变得没有自信心,性格退缩,或者脾气逆反暴躁,不好管了。所以,父亲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孩子。

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一些单亲家庭中,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她们认为再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就为了孩子而不再选择婚姻,或是害怕结婚。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父亲的影响作用,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惧怕、不信任男性。还有的离婚母亲会不自主地把对丈夫的埋怨、仇恨灌输给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在他们长大后就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择偶观念和婚姻生活。

化学化工系12级制药三班 组 长: 谢树栋 1211403032 组 员: 董必彪1211403004 邓欣如1211403003 刘星星1211403021 李杨豫1211403013 唐丽娟1211403028 文园园1211403041 覃程婷1211403027 何乐1211403006

翟堂英1211403036

第3篇: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特征与教育策略探究

背景:

当今社会,单亲家庭是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在老师的眼中,他们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冷漠、不容易被温暖……而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必须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否则很容易伤害他们。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 心理特征分析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它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或母)疼爱的孩子。单亲家庭学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因失去父或母后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母)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同学在父母面前非常快乐,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中心”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2、充满憎恨。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就会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其他人,甚至对社会的不满,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甚至有的孩子会破罐破摔,以期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

3、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自己郁闷的心情常常因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常常会出现骂人、斗殴等行为。有调查表明,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的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人数,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分别高4%和16%。

4、内向自卑、胆小孤僻。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邻居们看到,听到都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不敢说话,不敢回答问题,总是独自躲在一旁。

5、多疑嫉妒。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对比,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3%。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个活动没有让他参加就会胡思乱想。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善于洞察孩子的喜怒哀乐,因而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是否有爱心、耐心和诚心,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

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根据我的经验,单亲子女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自立自强型。第二种类型是孤独忧郁型。第三种类型是散漫放任型。第四种类型是偏执易怒型。由父母离异造成的。所以,他们对别人的防范意识特别强,同时还伴随着对老师和同学怀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我教过这样一个男孩,他智商比较高,但很不合群,还常常无端地猜忌同学,甚至动不动就采取过激行为。

平时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1、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关心和鼓励。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师倾注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创设一种真诚的氛围,使学生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相信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2、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融入到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困难。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3、 经常地表达赞美和激励。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赞美。

4、培养孩子多元化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等。

5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6、建立单亲子女档案。了解和掌握班上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7、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往往是因为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只要老师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够帮助这些孩子走出阴影,使每个单亲子女都会获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都会拥有属于他们的美好的未来。

一、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二、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适时适度 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二、父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父母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北师大心理研究所的费广洪博士认为,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原则是坦诚、沟通和鼓励,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婚姻家庭这些事避而不谈,要让孩子知道离婚和结婚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事,而沟通会使老师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需

求,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和鼓励,也许就能改变他的人生。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无辜地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但这些孩子的家长在丧偶或离异之后,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二、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

三、动之以情。

单亲子女往往易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单亲家庭的孩子得到的是残缺的爱,此时的父母尤其要关心他的生活,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在思想上多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奋进,培养他们上进的信心和勇气。

四、多与学校、老师联系。

许多单亲家庭的父母由于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负担,难免对孩子照顾不周,所以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关心子女的在校学习生活,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也可将家庭中的实际问题摆出,把孩子在家中的一些表现向老师详细述说,与老师共同研究、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

五、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六、简单粗暴不可取。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有的孩子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这样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七、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八、让孩子经常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九、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征分析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它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

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或母)疼爱的孩子。单亲家庭学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因失去父或母后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母)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同学在父母面前非常快乐,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中心”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2、偏执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自己郁闷的心情常常因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常常会出现骂人、斗殴等行为。有调查表明,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的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人数,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分别高4%和16%。

3、内向自卑、胆小孤僻。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邻居们看到,听到都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不敢说话,不敢回答问题,总是独自躲在一旁。

4、多疑嫉妒。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对比,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3%。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个活动没有让他参加就会胡思乱想。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第4篇:单亲家庭

1、 定义:单亲家庭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由父母一方,独自一人负担照顾自己以及照顾孩子的生活联合体。

西方学者Schlesinger最初将单亲家庭界定为:以男性或女性为家长,同被抚养子女生活

在一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多有死亡、离婚、分居、抛弃或者未婚所形成。

国内比较被认同的观点:只有父母或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不

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2、 形成原因:1.父母离异或分居(据统计在我国未婚或离婚占48%)

2.配偶死亡(占20%)

3.家庭中父母因违法违纪而被劳教、劳改。或是父母被拐卖或失踪等

4.配偶遗弃家庭(农村一方出走更普遍)

5,、配偶因为特殊原因居于外地,例如工作、服役等

6、领养孩子、或非婚生子女

7、情妇

3、 亲家庭的现状(增长趋势):

具体数据显示:

(一)国内:据民政及统计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离婚数持续上升,离婚率在20年中上升了近3倍。上海的离婚率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惊人,粗离婚率(粗离婚率是指年离婚总对数,除以当年平均人口数。)从1980年的0.3%到2000年的2%,增长了近7倍。

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上海在1991至2001的近10年间,有54万4600人离婚,而再婚

26万2200人,其中女性14万人,即离婚后没有再婚的单亲有28万1400人,平均每年近3万人;中国每年100多万对夫妻离婚,所形成的单亲家庭无疑呈上升趋势,加上因一方丧偶形成的单亲家庭,数量就更多。至1999年底离婚所致的单亲家庭子女在我国中学生中达到5%.其中某大城市市中心小学高年级某班,单亲家庭子女占全班学生总人数的8%.

据我国民政部婚姻登记处1993年的统计,在当年已婚的9212万夫妇中只有91万对夫

妇离婚,离婚率仅为9.9%,。1995年的统计又表明:在中国每千人中又154人离婚。这也就是说,1995年我国的离婚率已从1993年的9.9%上升到15.4%。两年中上升了将近6个百分点。而在30年前我国的离婚率只有1%左右。

随着离婚率的逐步上升,非婚出生和单亲家庭也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2002年我国的

单亲家庭已达到1500万个以上。如果按每个家庭一个孩子计算,我国就有1500个孩子生活在只有父亲或母亲的残缺的家庭里。

可见单亲家庭问题在我国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国外:据统计,英国单亲家庭1988年比1971年增加8倍,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16,

而到1993年则占27%,1995年占30%;英国每三个孩子就有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子女。1996年欧共体所有国家新生儿统计数目之中有24.3%为非婚生子女,其中丹麦46.3%,英国35.5%,法国38.8%,另有非欧共体成员国冰岛达到最高比例60.7%,也就是平均三个新生儿就有两个是婚外生育。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出生的婴孩中有1/4的孩子是非婚母亲所生。这一比例是30年前的5

倍。到1991年,这一比例又提高到29.5%.在非婚出生率提高的同时,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据统计1993年美国有109万单身父母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的1/3.在这109万单身父母家庭中将近90%是单身母亲家庭。

第5篇:单亲家庭访谈

单亲家庭访谈题目(情感、情绪、学习): 第一部分:情感方面(亲人、朋友、恋人)

1、父母离异后,是跟着哪一方生活?

爸妈离婚后我一直跟着我妈妈一起生活。

2、父母离异后,在情感上对待双方有什么差异吗?是什么样的差异?

对妈妈情感上还是挺正常的吧,没什么太大变化,就是有时会比较心疼妈妈;对爸爸就感觉有些不想原谅他,毕竟他跟我妈离婚是他做错了事情,伤害到了妈妈,所以从而现在丢下我们两个,我觉得我很难会原谅他

3、是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父母离异这件事?接受与否?

一开始很难接受,甚至会经常怀疑这是不是真的,但现在慢慢也习惯了,习惯了只有我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但从我自己内心很不喜欢这样的日子,感觉过得好煎熬,有时想起来甚至有些绝望。

4、你认为单亲家庭的生活在你与朋友交往时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吗?

这倒没什么影响,很多朋友甚至不知道我是单亲家庭,只有跟我很好很好的朋友才知道,他们也没对我有什么不同,反而会为我鼓劲,我自己也没感觉到我爸妈离异对我和朋友交往有什么影响。

5、父母离异对你交朋友方面有什么影响吗?会不会更偏好于和自己相同情况的人做朋友?

感觉不会有什么影响,也不会偏向于只和自己有相似家庭背景的人交朋友,毕竟这样家庭背景的人是少数吧。

6、是否谈过恋爱?

是→你觉得在恋爱中你属于以下哪种类型?(见图一)

因为我是男生,自己抗打击能力还是挺强的,虽然有时是会有些负能量,但总体来说我还是挺乐观的,比较接受现实,所以在恋爱中我感觉自己是安全型的那一种吧。

不是→那你对将来的另一半有什么期待,希望他是怎么样的人? 第二部分:情绪方面

1、在父母离异前和离异后你的性格有什么变化吗?

离异前就是跟一般的人没什么区别啊,那时小学懂的东西不多,整天都想着玩,爸妈快离婚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挺难受的,家里整天死气沉沉的,我回到家也不敢多说话,爸妈一吵完架,爸爸就会出去,剩下妈妈一个人在家。离婚后感觉自己变得没那么活泼了吧,然后整天心事重重的,对很多东西变得敏感了,不过现在他们离婚已经两年多了,慢慢的也习惯了。

2、当看到朋友的父母感情很好的时候你会感到失落伤心吗?

现在不会了,更多是羡慕吧,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3、跟朋友讨论到父母的话题的时候会尽量回避这些问题吗?

会,尽量不去过多说这些事情。 第三部分:学习方面

1、父母离异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吗?比如成绩方面以及目标方面

影响有,但是不大,小学到初中我成绩一直都还是挺好的,包括现在我也在不断努力要考到市里最好的高中。

2、离异后父母会更加关注你的学习吗?

一直都会,我妈妈一直都很关心我学习,对我也很严格,跟爸爸离婚后感觉他比以前更疼我了,但是对我学习方面的要求却没降低。

3、你会更加努力学习或者做出一些特别的行为去引起父母的关注吗?比如说什么事情呢?

我会很努力的为了我的妈妈去学习,我想让她开心,因为妈妈整天都很辛苦,至于我爸他都不管我和妈妈的,所以我也没多大兴趣让他来关注我。

基本信息 性别:男 年龄:13岁

是否为独生子女:是

父母在什么时候离异:我11岁时

父母是否重组家庭:我爸好像有,我妈还没有

第6篇:单亲家庭理财计划

离婚一年半,张秋实和3岁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孩子的父亲每月支付1000元的赡养费,但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需要的远远不止这些。

“有个幸福的家庭,事业安稳有序。”这是张秋实曾经期待的事。现在她离职在家照顾孩子。“没能给孩子完整的家,已经亏欠他了,我想陪伴孩子成长。”张秋实此前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了11年,离职前已是一家百货公司的HR经理。

由于有多年工作经验和资源,如今她做了一份兼职,每月有8000元左右的提成收入到账。之前的工资积累加上卖掉原有房产的收益,让她还有大概89万元资金存留。她对此做了分散投资,也炒过股。看起来经济上还算宽裕。

可她压力也不小。虽然搬回家与父母住一起―这不仅可以节省开销、让他们帮助照看孩子,亲人的陪伴也让张秋实自己心里更有安全感,但张秋实“仍不会刻意限制花销,每月基本是出清状态”。油费、停车费越来越贵,新换的车子开销是以前的3倍;自己也是独生子女,去超市会给父母买喜欢的红枣表孝心,采购一次500元是消费基准。她还得养孩子。

不得不考虑创收的问题。现有的89万元资金当然不足够保障孩子的教育与自己的养老。更主要的是,孩子下半年开始上幼儿园后,她希望能开始一份新事业。

更多时候,她担心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和父亲只在探视时有机会相处,我怕孩子性格养成会有不足。成长中,他也会发觉自己家庭的差异,该怎么引导他形成健康的心智?”她心里还在盘算孩子9月份要去的幼儿园,“是公立还是私立?是离家近的,还是名气大跨区的?”这些目前都还不明确。

张秋实有时间就和亲友一起带着孩子旅游或户外活动,年初就刚去海南玩了一圈。他们目前已经一起去过好几个省市,张秋实觉得这也能扩大孩子视野。不过这自然也需要经费预算。

张秋实暂时不想再婚。

看看张秋实的招数

分散投资,理财有数

现在资金安排中,有30万元投资股市,驰宏锌锗、伊利股份各占一半仓位。张秋实从2003年开始炒股,她关注政策变化,而且看好大公司股票。“这样的股票至少不会大跌,盈利相对有保障。”她喜欢长线持有股票,一拿就是几年。比如驰宏锌锗就是有色龙头,而伊利股份她在奥运之前买入,当时得知它是奥运会的赞助商。目前前者略有亏损,后者已翻倍。相当于这几年时间收益有25%左右。

银行理财产品30万元中,20万元用以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由退休的父亲帮着打理,他经常到银行关注这类信息,到期再挑选合适产品继续投资。还有10万元,购买了按月计息的滚动理财产品,收益率5%,相当于三年期存款利率。

定期存款有20万元,她存的是五年期。还有9万元活期存款作为流动资金。

保障配置早落实

虽然离职,但张秋实仍自己续交基本五险。

此外,她在2010年开始添置商业保险。自己和孩子,她各配置有一份光大永明瑞银重疾附加住院报销保险,每年一共缴费1.4万元,重疾保额大人20万元,孩子10万元。她还给孩子配置了一份光大永明福享人生分红型两全保险,缴费20年,每年2.5万元,保额15万元。投保满两年后就可以每两年领取1.5万元生存年金,60岁后可以每年领2.5万元,直至99岁。如果生存至合同满期,还将全额返还已交保费,生存年金如不领取,可放到生存金账户复利生息。万一在保险期内身故,将向受益人全额返还已交保费。张秋实觉得自己现在每两年可享受返还收益,自己不在后,儿子还能继续享有;以后儿子的后代还有保费保障,是个不错的安排。

事业发展安排:创业

张秋实不愿再回公司,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她想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赚钱,自己当老板。她计划和表弟一起加盟饮品店。这也能让她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

目前她已通过人脉资源争取到了好的地点与租金优惠。她选择的加盟项目是连锁饮品店鲜果时间。她还根据目标商厦的超市与百货的客流、客单和销售情况预估了潜在客户数量,然后对比该品牌其他加盟店铺的水电费、租金、销售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算。暂时确定先做两家。前期资金投入在30万元左右,估算预计1年回本,年利润20万元。

张秋实还需解决的问题

梳理投资安排的合理性;

保险配置是否充分;

单亲孩子的教育注意哪些方面,比如幼儿园的选择;

创业资金从哪个部分出?该如何顺利落实饮品店加盟。

STEP 1: 投资安排

陈林 展恒理财研究中心理财师

首先从财务分析上看,她目前的支出比例过高,结余率较低。虽然没有负债,经济压力较小,但独自抚养孩子的责任也大。资产中自住房不能带来收益,而现有金融资产89万元,占总资产比仅为24.6%,其中三分之二为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利用率不算太高;另外三分之一为股票,但满仓个股目前市场下风险还是较大。

资金规划:鉴于目前的职业状态和即将开始的创业道路,建议保留一年的生活费约10万元左右作为备用金,这部分资金可投资固定收益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型基金和少量银行活期存款。预留创业资金可来自30万元银行理财金,根据加盟店进度,不要提前滚动到新的投资周期,影响提款。

定存的20万元,从收益来看不太划算,但暂时不能变动。其余29万元,可以选择一些长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品种做组合,并实时跟踪调整;逐步减少股票投资,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震荡市中。因为从统计来看,基金投资长期收益优于小散个股投资,而且波动幅度不会太剧烈。组合中,主动型的基金如混合型、偏股型比例应高一些,被动的指数型基金比例应稍低一些。这样年收益保守预期在8%左右。

关于保险配置:目前家庭保费支出在3.9万元以上,占收入比例过高。不过其中2.5万元为孩子的两全险更宜看做储蓄―保额只有15万元,很鸡肋,两年1.5万元的生存金作用有限。这类产品收益在3%左右,还不如一年期定存,如果保留,可以用返还金额补充到孩子的教育金里。

此外,本质上单亲妈妈是孩子的最大支柱,在孩子成年前,保障大人最重要。所以建议张秋实可为自己补充20年期的定期寿险,加上已有资产,要保障孩子成长期的教育花费,额度30万元左右即可。这类消费型保险年支出2000元左右,不会带来过多负担。

孩子的教育金在18岁高中前,可部分依托保险返还的1.5万元×8次=12万元,其他及大学费用可从之前的组合中单独列出教育金专户,10万元的资金按8%收益算,每月再加2000元定投就足够。自己的养老金也需由每年结余资金继续投资累积。

STEP 2: 教育方法

周令瑜 早教专家(17年幼儿园园长经历、著有家庭教育书籍《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需要担心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吗?

张秋实的担忧实属不必。这类单亲妈妈的教育难点在于父母自身要摆正心态,对孩子才能言传身教。首先,孩子的性格与他的成长环境、接触的人息息相关。孩子会天然先感知家人的情绪,其次是行动,最后才是语言。一般孩子多和妈妈形影不离,所以,自己从过去的经历中释然,才可能从心底洒脱,语言行动上就不会对孩子表露出心伤或无助、埋怨,或是把孩子变成精神寄托和唯一希望。反之,他会感受到重压、自我加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印象,不利于成长。

离职在家、有时间陪伴孩子时,该教他什么?

这个时期的孩子性格、心智发育是关键,的确不用强加过多知识性的学习,更多是保护他的学习兴趣。但放养也是要在基本的规则学习基础上,让孩子明白要“不妨碍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最好不要采用威胁、黑屋谈话的方式管教。更多应该是引导,比如玩闹不按时吃饭,只需告诉他开饭到多久就没有机会吃了,自己做选择。家长也要忍住真的不能再给其他食物。安全感还来自家长无私的爱护,要经常对孩子表达“妈妈爱你,爸爸也爱你”,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父母两方的关爱,只是他们不在一起了而已。

选择幼儿园,该重点注意什么?

幼儿园的选择,其实不在于公立与私立的分别,主要是看学校的软硬条件是不是契合妈妈的教育理念。建议在这之前要亲自考察幼儿园综合氛围,观察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看,让他表达自己的喜好。选定后,要做好入园前的过渡:首先从心理上,反而是妈妈容易离不开孩子,必须信任老师;孩子也可提前一周到学校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其次是自理能力培养,在幼儿园,不可能老师随时兼顾,孩子最好提前学会简单的自理活动,比如穿脱外套、喝水吃饭、上厕所等基本本领。

STEP 3: 创业

童向南 连锁中国网CEO

饮品连锁店创业,最关键的一步其实是选项目和选地点。这方面张秋实调查和预算做得很好,利用自己的资源做有把握的投资。根据我之前做过类似的连锁店推广和调研,还需注意6个问题:

这类外卖式饮品店的发展整体处于下滑趋势,因为更多人倾向于去咖啡厅消费,冰淇淋类产品也更受欢迎。所以选好项目很关键。

鲜果时间的目标客户群在14岁至24岁,第一目标应是大学生,那么选高校加盟店会较好。张秋实看中的商厦地点,还要注意观察人流情况,分辨真实客户数量,可以选择周

三、周

五、周六的高峰时段10点至14点考察经过人群的状况,预估比例。一杯饮料制作加上收银花费3分半钟左右,可估算出高峰时段容纳的客单值。预估利润不能盲目乐观。

店面具体选址:在商厦内最好是距人流主要通道12米内,因为这类消费更多是“顺路行为”,不会为了解渴专程寻找。销售上还有排队效应。这个可以让主店专业人员亲自考察,他们更有经验。

加盟的方式:本身项目公司有固定的合同约定,流程只需按照它详细的规定步骤进行即可。但正因为鲜果时间的业内排名是Top级别,所以加盟费用比其他略高。主店的利润大头在于品牌费用、流水提成和设备装修费,要争取优惠比较困难。

人力成本:一般是实行倒班制,根据客流确定招聘人数;女性店员一般更细心和可靠;因为是现金收付,所以还涉及信任纠纷,可采取责任人保证方式,雇员必须由在本地的第三方亲友做担保。

这类店一般不建议合伙经营,因为现金交付,很难准确记录,容易因钱生疑。与表弟合伙开店也要提前商议好分工合作,收益可以确定一个固定比例或数额。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却很关键,先协商好如何处理利润分配,才会不妨碍感情。

第7篇:

上一篇:大学体验英语教案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