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仲裁

2022-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程序仲裁

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性质探析

摘 要:作为一种独立的司法程序,仲裁司法审查程序既不同于民事诉讼程序,也与特别程序或非讼程序存在本质的区别,它是现代法治社会重视程序性权利及其救济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程序性裁判程序。

关键词: 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程序性权利;救济

文献标识码:A

仲裁司法审查程序是法院对仲裁进行司法审查时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是指法院为了使因仲裁权的不当运行而受损的仲裁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和弥补,在当事人各方的参与下,通过听取当事人各方的意见,对仲裁活动的合法性、合约性进行审查、作出裁决的步骤、方式、时限和顺序。(注: 本文所论述之仲裁司法审查,仅指目前的撤销仲裁裁决制度,而关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制度和对仲裁管辖权异议的审查制度则采理论界之通说,认为应予以取消,因此,司法对仲裁的审查方式仅应保留撤销仲裁裁决这一事后监督方式。)关于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性质,目前尚处于混沌状态,立法没有明确的界定,就连理论界也少有论及,但是“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1],认识了事物的性质,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人们也才能够从事物的性质中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更科学地指导人们运用该事物的一系列行为。

一、诉讼法上形成之诉论的质疑

许多国家未对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性质予以明确地界定,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在其仲裁法典中作了规定,如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1487条规定“上诉和撤销动议按照上诉法院审理诉讼案件适用的规则提出、审理和决定”。我国立法也未对此加以界定,仅在2004年7月22日《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21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撤销仲裁裁决案件,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这一规定虽然未从学理上明确界定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性质,但从其关于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审理方式的规定中仍然可以看出将该程序视为普通民事诉讼程序的思想倾向。然而,在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却没有出现“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进行审理”的字样,而改成“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并询问当事人”的表述,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尽管认识到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本质差异,但对该程序的具体属性却并无明确界定。

在理论界,我国部分学者也认为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属于诉讼程序的一种——诉讼法上的形成之诉(注:杨崇森,等仲裁法新论[M]台北:“台湾仲裁法协会”,1999:274-278;杨秀清试论仲裁决的撤销——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2006-02-05)[2007-05-28]http://www.ccarb. org/content. aspx?dox Id=李琳试论仲裁裁决的撤销[J]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7),即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纳入到了民事诉讼程序的范畴中。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实际上是撤销仲裁裁决之诉;撤销仲裁裁决之诉中的诉的主体是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不包括仲裁庭;诉的标的为撤销仲裁裁决之诉中的双方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即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要求人民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因此诉的标的并非为发生纠纷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其理由主要包括三方面[2]:第一,将撤销仲裁裁决的请求纳入到“诉”的范畴内可以使当事人获得作为民事争议的主体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促使国家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和公正审判请求权。第二,当一方当事人提起撤销仲裁裁决之诉时,他实际上是要请求法院改变自己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由已经发生效力的仲裁裁决所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并且在法院做出裁决之前,当事人之间的由仲裁裁决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确定并且非经法定程序应当保持不变,只有当法院依法做出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时,这种由仲裁裁决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才发生变更或消灭。这些特征完全符合形成之诉的特点。第三,撤销仲裁裁决之诉中的诉讼标的为当事人之间要求法院裁判的是否撤销仲裁裁决的请求,它的含义是要求法院撤销仲裁裁决,但是对于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实体争议并不由法院进行直接的处理,与再审之诉、第三人异议之诉同属于诉讼法上的形成之诉。第四,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一些学者也持这一观点,例如日本学者兼子一、竹下守夫就认为再审之诉、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等均属于诉讼法上形成之诉[3]。我国台湾地区“最高法院”1994年2月23日作出的第161号判决也认为“撤销仲裁判断之诉,其为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之形成权。”[4]

笔者认为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之形成之诉不具有同一性,因为:

(一)将撤销仲裁裁决的请求纳入到“诉”的范畴内不等于应将此“诉”归为“形成之诉”。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请求,一种向法院提出的保护合法权益的请求;诉权就是裁判请求权,一种请求法院提供权利保护的宪法性权利,是指任何人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时有请求独立的法院予以公正审判的权利[5]。作为利用诉权保护的合法权益既包括实体权利,也应当包括程序权利。作为宪法性权利的程序基本权如果没有如同实体权利相同的程序保障,无疑也是空洞和软弱的,而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救济程序基本权的请求从根本上看也是一种“诉”,只不过这种诉启动的不是民事诉讼程序,而是程序性裁判程序。因此,既然诉并非仅指称实体裁判请求,那么撤销仲裁裁决之诉就不能与诉讼法上的形成之诉相等。

(二)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法院的审理范围和处理结果与一般诉讼法上形成之诉是不同的。尽管两者都是根据撤销某一裁判的请求而启动的,但是前者仅审查该裁判作出过程中是否存在侵犯当事人程序权利的情形,而后者审理的是该裁判结果是否正确、合法,针对的是裁判本身的内容。基于审理范围的差异,两者在处理结果上也大相径庭。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法院只能作出撤销仲裁裁决或者驳回撤销申请的处理结果,而不能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实体争议作出裁判,与之相反,诉讼法上形成之诉的审理程序中,法院撤销某一裁判并非该程序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通过先撤销某一有效裁判,继而另行作出一个有法律效力的实体裁判,例如再审之诉中,法院撤销已生效的原审判决或裁定后,如果认为通过审理可以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完全可以由再审法院作出一个裁判以替代原审判决或裁定,对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进行重新分配。

(三)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并不一样。民事诉讼程序以公开审理、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为其基本原则,而撤销仲裁裁决程序则以有限公开审理、职权探知主义和有限的处分主义为基本原则。首先,撤销仲裁裁决程序是以有限公开审理为其基本原则的。为了使双方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会因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而被泄漏,避免撤销仲裁裁决程序由权利救济程序变为第二次权利侵害手段,那么拒绝将程序公开在社会公众的面前就是最好的方法。其次,撤销仲裁裁决程序实行的是职权探知主义。在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法官据以裁断的证据并不限于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向仲裁庭调查取证,了解仲裁程序进行的始末,并根据自己所取得的证据作出裁判。再次,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当事人并不享有完全的处分权,当事人不能限定法院审理和裁判的范围,当事人不能对其纠纷进行和解,法院也不能根据当事人的认诺或撤回撤销申请而直接作出是否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而必须依据调查的实际情形进行处理。

(四)赞成形成之诉论的学者以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论为其观点的依据是不适宜的。在我国台湾地区,当事人可以依据11种缘由提起撤销仲裁判断之诉(注:参见2002年台湾“仲裁法”第40条第1款。),综观这11种情形,可以发现当事人既可以以实体理由提出该诉,也可以以程序理由提出;再考察台湾地区2003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第496条可以发现,再审事由与提起撤销仲裁判断之诉的事由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首先,在程序事由上,两者都包括:(1)仲裁或审判主体的组成不合法;(2)仲裁人或法官应当回避而参与了仲裁或诉讼程序;(3)当事人在仲裁或诉讼中未经合法代理。其次,在实体事由上,两者的相似性更大,都包括:(1)仲裁人关于仲裁违背职务或法官关于诉讼违背职务,犯刑事上之罪者;(2)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关于仲裁犯刑事上之罪者或者关于该诉讼犯刑事上之罪者;(3)为判断基础之证据、通译内容系伪造、变造或有其它虚伪情事者;(4)为判断基础之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判决及其它裁判或行政处分,依其后之确定裁判或行政处分已变更者。由此可见,台湾法院对仲裁的司法审查其实与再审法院对已生效的法院裁判的审查几乎采用相同的标准,已从实质上将仲裁程序变成了法院的诉讼程序,而撤销仲裁判断之诉则与再审之诉并无二异。两者立法上的惊人相似必然使得人们在观念上将两者归于同一范畴,致使当前台湾地区法院对仲裁的过度干预状况广为学界诟病,“现行‘仲裁条例’第23条得提起撤销仲裁判断之诉之事由,多达10款,洋洋大观,洵为仲裁制度之心腹大患,盖实务上条件宽松若此,既极易开启当事人侥幸之心,诱使恣意提起撤销之诉。”(注:参见台湾“行政院法务部”:《法务部商务仲裁制度研讨会实录》(二),第18页。)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发展有一个重要来源,即日据时代的法律体制,因此日本的法律制度和我国台湾地区有很大的相似性,其关于撤销仲裁裁决事由的规定就是典型。日本1890年旧《民事诉讼法》第8编“仲裁程序”中有关撤销仲裁裁决的事由就将再审之诉的事由涵括于其中(注: 参见1890年日本旧民事诉讼法第八编第801条第1款。),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审查判断与对生效判决的再审判断并无多少区别,所以,将撤销仲裁判断之诉视为与再审之诉相同类型的形成之诉势成必然。但是,在世界各国普遍对仲裁放宽监督的大趋势下,仍然坚持如日本和我国台湾的这种全面监督政策将会使本国的仲裁制度日益降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英国由于法院对仲裁的监督过严而失去了很多大工程、大投资的协议的仲裁案件,致使英国每年失去5亿英镑的外汇收入[6]。所以存在并非就是合理的,英国、日本、台湾地区的这种全面、过度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存在,如果以此为我国制度改革的蓝本将使我国的仲裁司法审查制度走到他们已被事实证明错误的老路上去。

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纳入民事诉讼程序的范畴将不利于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独立健康发展。作为解决民商事纠纷的最重要程序,民事诉讼程序是最为完备的,它包含一套从起诉、受理到审理、判决的完整的程序规则,因而,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相比,它的周期相对较长、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如果未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明确区分,将导致一方面因未充分认识到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对效率的迫切需求的特点,而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期限规定较长的周期,如我国《仲裁法》第59条就将申请撤销裁决的期限规定为长达6个月的期限,如此严重损害了仲裁程序的快速解纷性;另一方面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实体争议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致使司法干预仲裁对实体纠纷的解决,形成了对仲裁的全面审查。

二、特别程序论的疑惑

也有在其法律规范中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视为一种特别程序,如我国台湾地区2002年“仲裁法”第52条规定“法院关于仲裁事件之程序,除本法另有规定外,适用非讼事件法,非讼事件法未规定者,准用民事诉讼法”。我国2000年《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也将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案、仲裁程序中的财产保全案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都归入“适用特别程序案件案由”之中,但是在对具体制度的设计中却未遵循特别程序的规则进行立法,例如由合议庭而非独任庭进行审查,存在两方当事人而非一方当事人等。除此以外,在理论界,也有部分学者支持这一观点,主张应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此类案件[7]。

笔者认为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与《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别程序存在本质差异:(1)两者的程序主体不同。特别程序中通常仅有一方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因为不明确或下落不明而不能在案件中存在。但是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中有双方当事人,而且这两方当事人处于互相对立的地位,一方主张撤销仲裁裁决,另一方则尽力维持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2)两者的审理对象不同。特别程序的审理对象是某种民事实体权利或事实的存在状态,而这些民事权利或事实属于一种实体性问题。与此不同,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审理对象则限于程序性问题,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或事实是否存在并不由法院进行审查,而是由仲裁庭通过仲裁程序予以解决,法院审查的仅是仲裁庭的仲裁权运行是否给当事人的程序基本权造成了侵害而已。(3)两者的审理方式不同。特别程序一般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不能适用简易程序,而应由合议庭进行审理。特别程序的审理期限一般是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而撤销裁决案件则是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审结。

同时,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视为特别程序,不利于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程序基本权利。特别程序中通常仅有一方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因为不明确或下落不明而不能在案件中存在,因此,法官仅仅依靠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即作出判决。如果将仲裁司法审查程序视为特别程序的一种,那么势必导致这种非对审机制在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中得到承认和运用,于是当前司法实践中,法官依据申请人一方提交的证据材料就作出撤销仲裁裁决或驳回撤销申请裁定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这种非对审机制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事人程序参与权这一程序基本权利的剥夺。“在决定程序中,利益相关者的程序参与价值几乎得到所有讨论正当程序实质性实现的学者的认可。”[8]尽管当事人对程序的参与不一定能够最终获得有利于己的裁判,但是当事人通过程序参与,能够向裁判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能够引起裁判者对自己观点的关注,这就体现了“程序参与”具有对参与者精神上的利益予以认可的价值。

三、仲裁司法审查程序性质的定位

既然仲裁司法审查程序既非普通民事诉讼程序,又与特别程序或非讼程序存在本质的差异,那么其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司法程序呢?笔者认为,仲裁司法审查程序是一种程序性裁判程序,是仲裁当事人赖以救济其程序性权利的司法救济程序。原因如下:

第一,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具有程序性裁判的特点,是程序性裁判的组成部分。所谓程序性裁判是指法院对警察、检察官、法官以及其他参与刑事司法活动的官员是否违反诉讼程序,有无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所作的专门性裁判活动。其所要解决的只是单纯的程序合法性问题,所要适用的也主要是那些旨在宣告某一警察、检察官或法院的证据、行为或者裁判失去法律效力的程序性制裁措施[9]。程序性裁判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裁判主体具有专属性,由法院作为中立第三方解决程序性争议;二是裁判对象具有针对性,法院审查对象是程序上的争议;三是裁判程序的参与性,以尊重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为其裁判过程和结果公正的前提;四是裁判结果的程序性,程序性裁判结果是针对程序性争议所作的结论,产生的法律结果是程序性的,具体为肯定或否定的法律结果。以此观之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可以发现其完全具备上述四个特点。

1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主体同样具有专属性,由法院对此类案件行使管辖权,其他组织或个人不享有此项权力。司法权是一种国家权力,是用于维护统治秩序,实现政治社会价值的最强大力量,体现为“一种组织性之支配力……是制定法律、维护法律与运用法律之力。”[10]凭借法官的经验、训练和操守,这种权力具有最大的公正性;凭借国家暴力机关为后盾,这种权力具有必须的强制性,有充分的条件完成裁判、解纷的工作;凭借宪法的支持和法治的要求,这种权力承担起权力制约的功能。所以,法院具有对仲裁事项进行司法审查的资本。

2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裁判对象同样具有程序性。从仲裁法律关系来看,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审查的对象仅限于程序性争议。在仲裁程序中存在两种法律关系,即仲裁庭与当事人之间的仲裁法律关系和当事人相互之间的仲裁法律关系,对于前者而言,其客体是仲裁的公正,既包括案件实体结果的公正,也包括仲裁程序的公正;对于后者而言,其客体则是案件的客观真实和实体权利的实现。而仲裁司法审查的客体仅为仲裁庭与当事人之间的仲裁法律关系中仲裁程序的公正性问题。因为:(1)当事人之间的仲裁法律关系的客体——案件真实情况和实体权利的实现由仲裁庭来挖掘和保障,一方当事人的仲裁权利若遭到对方当事人的侵犯,是由仲裁庭运用仲裁权予以救济,即使仲裁权由于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法院司法权的协助,也是通过仲裁庭这个中介,将需要采取的临时措施告知法院,由法院最终实施这一措施,如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临时措施。(注: 绝大多数国家都赋予了仲裁庭采取临时措施的决定权,但我国却将采取临时措施的决定权和实施权交给法院,仲裁庭在此过程中仅充当“邮递员”的角色,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法院,对此做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已达成了基本共识,认为应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赋予仲裁庭采取临时措施的决定权。(韩健涉外仲裁司法审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02;赵千喜国际商事仲裁中临时措施的适用问题[J]仲裁与法律,1997,19))因此,既然关于当事人相对于对方当事人的仲裁权利的救济主体是仲裁庭而非法院,那么作为仲裁司法审查的主体的法院也就无权就当事人之间的仲裁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审查。(2)就仲裁庭与当事人之间的仲裁法律关系来看,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包括获得公正裁决的权利和获得公正程序保障的权利,而只有当后者受到侵犯时,才会引发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关于这一问题,英国学者施米托夫曾提出两种司法审查,第一种司法复审涉及仲裁程序是否遵守自然正义的要求,以及根据仲裁协议准据法的规定,该仲裁协议是否有效,即对仲裁的自然正义与合法性的复审。第二种司法复审是对仲裁裁决的客观事实进行的审查,即对裁决的实体问题进行复审[11]。当事人一旦选择用仲裁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民商事争议,就意味着他们将接受仲裁庭的符合自然正义要求的裁决,并预见该裁决具有终局性,而只要仲裁裁决符合自然正义的要求,他们就准备接受仲裁员在事实和法律方面的错误裁决。因此,对于当事人权利的保障,关键在于确保其获得公正程序保障的权利得以落实,即在于仲裁庭的仲裁活动本身合法或符合双方约定的仲裁程序规则,而对此的审查则成为仲裁司法审查的客体所在。

3在程序参与性上,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同样强调当事人参与程序的权利,以仲裁程序的双方当事人为其程序当事人,准许双方全程参与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并允许其提出各自的证据来论证其主张的合法性,从而在此基础上作出最终的裁判。例如德国1998年《民事诉讼法典》第1063条第2款就规定,“申请撤销裁决或者申请承认或宣告裁决的可执行性时,如存在第1059条第2款所述的撤销理由,法院应裁定进行开庭审理”,第1款规定,“反对申请的当事人在决定作出前应得到机会陈述其意见。”

4在裁判结果上,法院作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同样具有程序性。程序性裁判产生的法律结果具有的程序性可以表现为,否定违反程序行为的效力,并否定该行为已得到的程序结果或者否定违反程序的行为和结果,使程序进入另一阶段。根据各国立法规定,在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中,当法院认为仲裁庭的程序行为存在严重的不当时,均规定了撤销仲裁裁决或者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两种处理方式,其中撤销仲裁裁决是对违反程序行为所得到的程序结果的否定,重新仲裁则表明对仲裁庭仲裁行为和仲裁裁决的否定,并使程序进入到另一次仲裁中。

第二,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符合程序性裁判的维权理论。维权理论是程序性裁判的核心理论,是程序性裁判制度建立的基础。“无救济即无权利”(注: “Ubi jus, ibi remedium”。这句拉丁法律谚语表示“有权利才有救济”,但它在原始法中是反过来说的,即“有救济才有权利”。(Black’s Law Dictionary,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1997. p. 1363,转引自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程序性权利与实体性权利一样需要相应的救济程序。作为权利的一个组成部分,程序性权利与实体性权利虽然在权利的内容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能影响他们和救济之间存在的、同样的一种亘古不变的关系。当公民的程序性权利受到有关主体(如仲裁庭、法院、行政机关等)的侵犯时,他同样应当有权利寻求司法的救济,请求法院作出公正的裁判,这种裁判就是程序性裁判。所以程序性裁判是一种程序性权利的救济机制,它是以维护和保障公民程序性权利为其理论基础的。仲裁程序作为一种民间性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其生存立世之本,与诉讼程序相比,仲裁赋予当事人高度的自主权,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法、仲裁机构、仲裁地点和仲裁员,甚至包括仲裁庭裁决争议时所应适用的实体法。因此仲裁远没有诉讼那么严格和繁琐的程序规范,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但是,仲裁的灵活性并不等于仲裁没有程序可依,也并不意味着仲裁允许仲裁员的随性行为,更不表示仲裁当事人被剥夺了程序性权利。仲裁权虽然是当事人权利的合意转让[ZW(DY] 在现代民主国家,除了仲裁权以外,像其他权力,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无一不是人民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权利让渡给国家而形成的,并又由国家分配给不同的国家机关具体行使,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就认为人民的权利先于国家权力而存在,国家权力的形成正是人民让渡其权利的结果。),但经过国家法律的确认,其从本质上已基本具备权力的特性,其行使并不以当事人及其他机关是否遵守相应的义务为条件,而当事人必须服从于仲裁权的要求,否则国家强制力将保障仲裁权的实现。因此,为当事人设置一条权利救济通道,不仅可以形成对仲裁权的有效规制,实现仲裁公正解纷的目的,更是现代法治社会关于权利及其救济理论的基本要求。而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就是这样一种权利救济的通道,它以救济仲裁当事人程序基本权为终极目标,以维权理论为其建立的核心理论基础。

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6.

[2] 李琳.试论仲裁裁决的撤销[J].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7.

[3] 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45—48.

[4] 林俊益.法院在商务仲裁之角色[M].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121—122.

[5] 刘敏.论裁判请求权保障与民事诉讼起诉受理制度的重构[J].南京师大学报,2005(2):68.

[6] 杨良宜.国际商务仲裁[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6—47. 

[7] 李建忠,聂士洲.如何审理撤销仲裁裁决[N].人民法院报,2001-03-29.

[8] Martin H. Redish and Lawrence C. Marshall,“ Adjudicatory Independence and the Values of Procedural Due Process”[J]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 95,1986,p.488.

[9] 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300.

[10] 谢瑞智.宪法辞典[M].台北:文笙书局,1979:61.

[11]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M].赵秀文,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3:670.

本文责任编辑:唐 力

作者:姜 霞

第2篇:论仲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

摘要:本文针对构建仲裁中正当法律程序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作为论述的起点和理论背景,笔者首先介绍了有关正当法律程序的一般理论。而后,基于对仲裁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分析,笔者归纳出仲裁正当程序的特殊内涵,并具体阐述其不同方面的标准。最后,结合各国立法、仲裁规则相关规定之比较,针对我国《仲裁法》的不足提出建议,以期完善。

关键词:仲裁正当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 意思自治; 程序公正; 程序效益

司法程序作为由国家强制力所创设的旨在解决人们之间法律权利、义务纠纷的法院程序,对其运行过程中正当法律程序问题的探研已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司法程序中正当法律程序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保障和实现问题,学者们都已有所阐述。那么,仲裁机制作为解决人们之间商事争议的司法外程序,是否同样存在正当法律程序的问题?仲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同一般司法程序中的正当法律程序比较,有无区别?是否存在具有仲裁自身特色的正当程序理念?这一理念在当今各国仲裁立法和实践之中有无规定或体现?我国的仲裁立法规定中是否也体现了正当法律程序?有何不足?在我国《仲裁法》迎来修订之际,如何完善有关仲裁正当程序的规定,从而更为公正合理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增强公众选择仲裁的信心?诸如以上问题,国内学人则较少论及。本文正是围绕以上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尝试着做出解答。

一、 正当法律程序探源

正当法律程序(due legal process),亦称程序正义,作为西方国家一条重要的法治原则,对西方法律发展和法治构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对正当法律程序下一个定义是困难的。何谓“正当”,不同的解释亦存在歧义。智者说,当我们对现实存在疑惑的时候,那就去看看历史吧,它将是对现实最好的解答。这里,探寻正当法律程序渊源的目的就在于对其内涵和要素做一个相对准确的把握。

(一) 正当法律程序的渊源

程序正义根植于古老的自然法思想,其观念和理论体系都起源于英美法系。程序正义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以正当方式制定的法律应当具有终极性的最高权威。”[1]第一次提出了“以正当方式”这样一个限定性词语,强调法律调整手段的正当性。而程序正义的规范表达最早见于英国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第39条规定。第一次明确使用“正当法律程序”概念的法律文件是1354年英国国会通过的《伦敦维斯敏斯特自由令》。其第三章第28条规定:“未经法律的正当程序进行答辩,对任何财产或身份的拥有者一律不得剥夺其生存之权利”。[2]此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被反复体现,成为程序正义思想的最肥沃土壤。

在英国,正当法律程序源于自然法理论中的自然正义(natural justice)的观念。自然正义被认为是一系列不证自明(self- evident)的原则,是普遍的、习俗正义的约束力源于权威的命令。[3]而后,正当法律程序思想传入美国,并为程序公平的观念所阐释。这集中体现在美国宪法的正当法律程序条款及其修正案的第5条、第14条之中。

(二) 正当法律程序的内涵与标准

虽然对正当法律程序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几个世纪以来,自然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任何人不应当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和“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获得了普遍的认同,成为正当法律程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原则致力于如何避免裁判者的偏见,即以法官和仲裁者必须避免个人偏见为核心内容;第二原则旨在保证当事人平等的被对待,亦即裁判者应当公平与不偏袒的去对待双方当事人。两个原则综合起来便是保障以“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正义”。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正当法律程序的内涵概括为实现法的正义或其他价值而必需的法律程序。这里的法律程序包括宪政程序、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本文所阐述的正当法律程序是从争议解决的层面来讲,所以仅仅是诉讼程序中的正当法律程序。

为了进一步阐明何谓“正当”的法律程序,我国学者纷纷对正当法律程序的标准予以论述。有学者认为,程序公正与否的评判标准有四:当事人地位平等、权利义务相当、排除肆意专断与程序合理。有学者提出,诉讼程序的基本要素为:程序规则的科学性,法官的中立性,当事人双方的平等性,诉讼程序的透明性以及制约与监督性。[4]还有学者论述了最低正当程序四方面的要求。[5]该论述从程序主持主体、程序接受主体、程序自身的及时公开透明四个方面对正当法律程序进行了系统的法理分析。

二、 仲裁正当法律程序探究

作为纠纷解决程序,仲裁与诉讼一样,都以程序公正作为实体公正的保障。因此,无论是仲裁程序还是诉讼程序,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但是,由于仲裁和诉讼本质属性的区别,导致了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各自的差异。仲裁与诉讼迥异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仲裁中正当法律程序的特殊内涵和具体要求。

(一) 仲裁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取向

一般认为,仲裁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第三者就纠纷居中评判是非,并做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方法或方式。[6]由于具有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仲裁员独立性和专业化、仲裁程序灵活便捷以及仲裁裁决广泛可执行等优势,商事仲裁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已经发展成为诉讼之外备受商人青睐的争议解决方法。

虽然在对仲裁本质属性的认识上,学者们存在司法权论、契约论、混合论和自治论的不同见解。但各种观念都承认仲裁的契约性因素。从仲裁的起源来看,它是商人社会自律的产物。从事贸易的商人们不愿将他们之间的争端诉诸繁琐、僵硬和昂贵的诉讼程序,而愿提交给双方信任的仲裁员。这赋予了仲裁天生的民间性和契约性。而仲裁协议是商事仲裁的基石,这一点更不会有人否认。仲裁协议记录的核心是当事人提交仲裁的合意,这是仲裁程序得以开始和运行的基础。当事人仲裁合意的至关重要性使得当事人意思自治(l’autonomie de la volonte)成为仲裁中最基本的原则和理念。这些都说明契约性应当是仲裁的本质属性。所以,仲裁中正当法律程序的研究不能脱离仲裁契约性的本质。仲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也应围绕仲裁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不同的程序价值形态在不同的程序法律中各有侧重。[7]正当法律程序的判断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它要结合不同条件下相互冲突的价值选择来确定。因而,仲裁中正当法律程序的判断标准同仲裁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对仲裁价值取向的认识上,学者们也有不同观点。最大的分歧在于实质公正价值和效益价值之间。笔者认为,以实体公正为仲裁的价值取向的学者实质上是将仲裁盲目的与诉讼类比,没有认识到仲裁这一诉讼外机制的特质。诉讼体系以其严密的程序、高度的权威实践着司法的实质正义,是人民权利的最后屏障。但也因为其高度的国家强制权威,所以任何纠纷一旦进入法院的殿堂,当事人便由此不得不服从社会正义的神圣权威,一切依照既定的国家司法程序运转,而不论这种程序是否顾及当事人的自由权利和经济利益。正是针对诉讼程序的繁琐、僵硬和昂贵,精明的商人们发明了能够灵活、迅速的解决纠纷,扫清继续合作障碍的仲裁制度,从而使得自己的效率利益在争端解决中得以最大化。因而,从根本上讲,仲裁之所以存在并发扬光大,是因为它以效益为价值准则。[8]较之实质公正,仲裁的效益价值取向更强调程序公正,并赋予仲裁正当法律程序中效益准则的内涵。

(二) 仲裁正当法律程序的内涵与具体要求

结合以上对仲裁的契约性属性和效益价值取向的分析,笔者认为,仲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下简称仲裁正当程序)是指,仲裁机构、仲裁庭和仲裁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所进行的,符合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本位,以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为追求的最低限度标准的行为或关系的安排。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仲裁正当程序实际上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所构建的一个“三角架”系统。在这个“三角架”系统的顶端,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当事人意思自治所代表的是仲裁程序中的最大正义和效益。在理想的情形下,当事人能够就仲裁程序达成一致。仲裁过程或长或短,只要不损害公共秩序,都是符合程序公正和效益的。[9]但这种理想的情形在实践中是不多见的。一方当事人可能故意拖延仲裁程序,不与对方当事人就程序事项达成合意。那么,为防止一方当事人的恶意和消极行为阻碍仲裁程序的进行,乃至严重损害仲裁的程序效益,需要赋予仲裁庭充分的自由裁量权,使仲裁庭可以最适当和经济的方式进行仲裁。这即是“三角架”系统之一角——程序效益的体现。然而任何权力如果不予制约都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所以,为防止仲裁庭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又需要程序公正的要求来制衡。从而够成了“三角架”系统的另一角——程序公正。因而,仲裁正当程序在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三者的相互关联、互相制约下,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架”系统。

为了便于仲裁机构、仲裁庭和仲裁当事人在仲裁进行过程中切实的遵守正当程序,应当明确仲裁正当程序的具体要求。结合以上对仲裁正当程序总体框架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具体要求归纳为:

第一,对仲裁程序结果接受主体——仲裁当事人权利的保障:(1) 仲裁庭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也可称为仲裁程序的自治性。即在不违反仲裁法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下,仲裁当事人有权就一切程序性事项达成合意,做出约定。且这一约定在任何时候都应被仲裁庭优先考虑和完全尊重。(2)仲裁庭应独立公正、不偏私。这是自然正义第一原则“任何人不应当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的体现。在国际商事仲裁的主流中,仲裁员应当公正独立,并应当保持公正独立,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10]其表现为:仲裁员不应当私下与一方当事人接触;应当主动披露自己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可能影响其公正独立性的情事;在当事人提出对仲裁员公正性提出正当理由的怀疑时,仲裁员应当回避等等。(3)各方当事人被平等的对待,并享有充分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这是自然正义第二原则的体现。这一保障意味着仲裁庭必须给予各方当事人平等对待和陈述其案件的机会,并且它贯穿于仲裁程序进行的始终和所有方面。例如仲裁庭或任一仲裁员均不应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与另一方当事人讨论案件或允许一方当事人传召证人而拒绝给予另一方当事人相似的机会。(4)仲裁庭应合理、迅速的进行仲裁,避免不必要的拖延和扩大开支。也可理解为仲裁庭应当谨慎勤勉的行事,它是仲裁程序效益的保障。所谓迟来的正义等于没有正义,花费不相称代价所得到的正义也非正义。仲裁庭必须合理的安排仲裁进程,使得争议在与其相称的期限和费用成本内得以解决。

第二,对仲裁程序主持主体——仲裁庭、仲裁机构权力的保障:(1)仲裁庭有权决定其自身的管辖权。这在理论上被形象的称为管辖权/管辖权原则或权限/权限(competence-competence)理论。[11]其内容简言之,即仲裁庭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有管辖权。管辖权/管辖权原则是仲裁程序顺利开始并运行的前置性保障,它有利于防止当事人随时以管辖权问题为由中断仲裁程序,也有利于限制法院干预仲裁的时间和条件,从而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2)仲裁庭有权适当的进行仲裁。在不违背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下,赋予仲裁庭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是仲裁程序灵活、有效率进行的保障,也是当今仲裁实践和立法发展的趋势。仲裁程序只要符合上述第一项对仲裁当事人权利保障的要求,如何进行仲裁的具体环节和事项都可以由仲裁庭视个案情况自由裁量并自主决定。

第三,对仲裁程序本身的保障:(1)独立性。仲裁程序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仲裁程序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法院的司法控制。法院对仲裁程序的司法监督应是事后的和非实体的监督。只要仲裁庭没有违反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法院不应过多干预。另外,在机构仲裁中,仲裁程序的独立性还表现为仲裁庭独立决定仲裁事项,不受仲裁机构干预。仲裁机构只起着管理和服务作用,一旦案件移交仲裁庭就应退居幕后甚至消失。保障仲裁程序独立性的意义在于,使仲裁程序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自给自足的程序,一种有别于诉讼的具有特殊价值的纠纷解决机制。(2)一裁终局性。仲裁不同于诉讼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仲裁是一裁终局的,从而赋于仲裁程序及时、高效的定纷止争的优势。通过仲裁程序一旦产生终局裁决,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不可随意被推翻。即使裁决存在可挑战的因由,当事人也必须重新启动另外的程序来对结果进行修正。(3)保密性。仲裁程序的保密性通常被认为是仲裁的重要优点之一。[12]仲裁程序是一种私人的、不公开的程序。它使得争议在私底下解决,当事人不必担心各自的商誉因争议公开而受损,从而更有利于双方达成妥协并且不影响今后合作。

基于仲裁的契约性和效益价值取向,仲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需要满足以上的一系列程序性要求。显然,这与一般意义上正当法律程序的标准不尽相同,有些方面甚至完全相反,如仲裁程序的保密性与一般法律程序的公开性要求。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以上对仲裁正当法律程序最低限度的要求。这种最低限度的界定一方面可以避免仲裁正当程序标准的绝对化,有利于仲裁庭的自由裁量。另一方面,“最低限度”的表述也强调仲裁正当程序的要求是强制性的,当事人或仲裁庭均不得减损。如果违反了相关要求,对于一个仲裁员来说,他可被撤换,这对其职业前途将产生很大影响;对于仲裁庭及裁决对其有利的一方当事人来说,违反正当程序的仲裁裁决可被法院依职权或因对方当事人申请而撤销,或面临不予执行的困境。

三、 仲裁正当法律程序之立法规定

仲裁正当法律程序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虽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但在国际上,早已有相关的立法和实践。可以说,代表当今商事仲裁发展潮流的先进国际、国内立法和仲裁规则之中,都无一例外的体现了仲裁正当法律程序的理念。

(一) 各国立法、仲裁规则相关规定之比较

基于上文对仲裁正当法律程序的探究,它首先从宏观理念上,指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三要素构成的一个“三脚架”系统,同时从具体要求上它又表现为一系列细化的程序性规定。因而,各国立法和仲裁规则分别立足于宏观原则或具体规定的不同安排,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具体考察各国的规定,可以将这些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模式为在仲裁立法或仲裁规则的开篇作出一般性的原则性规定,赋予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以根本指导理念的地位。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开宗明义,为整个仲裁法或仲裁规则设立了明确的低限和普遍适用的规则,从而让整个仲裁程序有了核心理念,弥补具体程序的遗漏,协调规定之间的冲突。

采用这一模式的仲裁规则的代表是台湾地区2001年《中华仲裁协会规则》。该规则在开篇第一章“总则”中对当事人意思自治、仲裁员独立公正和仲裁程序保密性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为第二条:“本会办理仲裁案件之程序,除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法令规定外,适用本规则的规定。”第五条:“仲裁人应独立、公正处理仲裁事件。”第六条:“本会与仲裁人应就所处理之仲裁事件保守秘密。”[13]1998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十编“仲裁程序”则是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内立法的代表。首先,在整个立法的开篇第一章“总则”中,第1026条限定了“法院干预的范围”,这一规定旨在保障仲裁程序的独立性。而后,该法又在第五章第1042条“一般程序规则”之中规定了“当事人得自由决定或援引一套仲裁规则而决定程序”,“各方当事人应平等对待,并应给予每一方充分陈述案件的机会”,“当事人没有约定,且本编也没有规定,则仲裁庭应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14]这三条规定正是分别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的一般性原则。

第二种模式是不直接规定一般性的原则,而在仲裁程序推进的具体程序事项中作出体现正当法律程序的规定。这一模式的优点是给予仲裁庭和当事人明确、具体的指导,便于实践中的操作。但是,未从宏观上规定一般的指导原则难免挂一漏万。

1999年《瑞典仲裁法》即是采用这种模式。该法并没有单独设置总则,而是就仲裁协议、仲裁员、仲裁程序和裁决等事项分别予以规定。对仲裁正当程序的规定也分散在这些事项中。如在仲裁协议的部分中规定了仲裁庭的自裁管辖权;在仲裁员的部分中规定仲裁员应当不偏不倚。值得注意的是该部分还具体规定了可能减损对仲裁员公正性的信任理由,使得对仲裁正当程序的保障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仲裁程序的部分,第21条规定“仲裁员应以公正、实用和快捷的方式处理案件。仲裁员应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行事,只要该约定不被禁止。”[15]这条规定前一部分体现了程序公正和效益的要求,后一部分则是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同样采取这一模式的国内立法还有1988年中国台湾地区的《仲裁法》。另外,在1998年《国际商会仲裁规则》中,有关仲裁正当程序的规定也散见于仲裁庭、仲裁程序等部分。

第三种模式是将前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即先在开篇规定一般性的原则,又在程序进行各环节中作出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的具体规定。这一模式将宏观原则与具体操作结合,逻辑结构严密,是比较科学的理想模式。

采用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英国《1996年仲裁法》。该法开篇第一条规定:“本法之规定基于下述原则,并以其作为解释依据:a.仲裁的目的在于由公平的仲裁庭,在没有不必要的拖延和开支的情况下,使争议得以公正的解决。b.当事人得自由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仅受制于充分保障公共利益之必须。c.除本编另有规定外,法院不得干预本编规定之事项。”[16]该条首先开宗明义的确定仲裁的目的在于公正的解决纠纷,而后赋予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地位,最后通过限制法院的干预从外部保障了仲裁程序的独立性。与此同时,该法还在“仲裁程序”一章的开篇第33条,规定了仲裁庭的一般义务:“(1) 仲裁庭应:a.公平及公正地对待当事人,给予各方当事人合理的机会陈述案件并抗辩对方当事人的陈述,并b. 根据特定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程序,避免不必要的延误或开支,以对待解决事项提供公平的解决方式。(2) 仲裁庭应在进行程序过程中、在其对程序和证据事项的决定中以及行使授予它的所有其他权力时,都应遵守该一般义务。”[17]这一条是对仲裁当事人正当程序权利的保障,集中体现了程序公正与程序效益的统一。而在接下来的各条具体程序规定之中,无不以“当事人得自由约定”或“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开头,贯彻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这一根本原则。从而完成对仲裁正当程序“三脚架”系统的合理构建。

(二) 我国《仲裁法》相关规定之不足及其完善

1994年《仲裁法》是中国第一部仲裁法,其实施对于规范和统一国内仲裁制度、指导仲裁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仲裁法》不适应新的商事实践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显露。根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五年立法规划,仲裁法的修订与完善已提上日程。[18]笔者认为,在我国《仲裁法》迎来第一次修订之际,有必要重新审视有关仲裁正当程序的立法规定,从而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

对照以上国际先进立法及其保障仲裁正当法律程序的潮流,我国1994年《仲裁法》存在许多与之相违背的地方。一方面,我国《仲裁法》没有从原则上确立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这一“三角架”系统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未能在具体程序设计中贯彻和体现这一要求。《仲裁法》有关规定之不足具体表现为:首先,从仲裁正当程序的外部保障上没有限制法院的干预权,在仲裁协议部分的规定中也没有采用各国普遍接受的管辖权/管辖权原则,这不利于仲裁程序独立的开始和运行。第二,在仲裁程序的部分,我国《仲裁法》不厌其烦的规定了仲裁程序的全过程,包括仲裁的申请、受理、开庭、质证、辩论、裁决等等细节。这样显得十分繁琐,过分限制了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和仲裁庭的自由裁量权,不利于仲裁程序的灵活性和效益价值的发挥。如第39条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这一规定要求仲裁庭以开庭审理作为仲裁审理的基本形式,否定了仲裁庭根据案件的特点自由决定是否开庭的裁量权。并且,即便当事人协议不开庭,仲裁庭也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开庭的裁决。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仲裁的契约性本质,忽视了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根本原则,同时也阻碍了仲裁程序的灵活进行。而接下来的第45条规定:“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实际上是确立当事人开庭质证为唯一质证形式,这又使得在当事人合意情形下的书面审理成为不可能。

综上可见,我国《仲裁法》有关仲裁程序的规定带有强烈的诉讼化色彩,类比诉讼程序而设置的仲裁程序的一系列规定抹煞了仲裁契约性的本质属性,也牺牲了仲裁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的价值追求,大大削弱了仲裁本身的优势与活力。因而,我国《仲裁法》有关仲裁正当法律程序规定的修订迫在眉睫。

借鉴英国《1996年仲裁法》的做法,笔者认为,我国《仲裁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仲裁程序的有关规定加以完善:第一,在整个仲裁法的开篇作出仲裁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性规定。第二,在仲裁程序一章中首先规定仲裁正当法律程序一般性要求。第三,在具体程序进行的规定中贯彻仲裁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第四,在对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的规定中明确违反仲裁正当法律程序的后果和救济。

值得称道的是,在我国的仲裁实践中,一些仲裁机构已经开始对仲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给予关注,纷纷修订其仲裁规则中的有关规定,从而顺应当事人和仲裁庭的实际需要。2004年《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首次在国内引入最低限度正当程序的标准。该规则奉行最大限度的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尽可能提高仲裁效率以及注重程序的灵活性与程序公正的理念。[19]同样,2005年新修订的《中国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也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增强仲裁程序的适应性和加强仲裁庭对仲裁程序的管理权力为指导思想,规定了仲裁正当法律程序。[20]学者们对于仲裁机构实践的这一新动向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 结论

综上所述,仲裁中的正当法律程序是指,仲裁机构、仲裁庭和仲裁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所进行的,符合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本位,以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为追求的最低限度标准的行为或关系的安排。从宏观上,它是由当事人意思自治、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三者相互制约下形成的一个稳定的“三角架”系统。从具体要求上,它又表现为对仲裁当事人权利的保障、对仲裁庭权力的保障以及对仲裁程序本身的保障三方面的标准。纵观各国国内立法和仲裁规则,确立和保障仲裁正当程序无疑是当今商事仲裁发展的潮流。在我国《仲裁法》迎来修订之际,完善有关仲裁正当程序的规定乃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3]徐亚文.程序正义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乔欣.仲裁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

[5][7]徐亚文.正当法律程序的法理分析[J].法理学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0.

[6]黄进,宋连斌,徐前权.仲裁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宋连斌.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0.

[9][18]宋连斌.理念走向规则:仲裁法修改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A].商事仲裁法律报告[C].中信出版社,2005.

[10][12][英]艾伦·雷德芬,马丁·亨特.国际商事仲裁法律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韩德培.国际私法问题专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3][14][15][16][17]宋连斌,林一飞.国际商事仲裁资料精选[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19][20]ICC CHINA仲裁委员会.ICC CHINA国际商事仲裁年刊(2005年卷)[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肖 利

作者:王 珺

第3篇: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探析

摘 要:

农地承包仲裁属“准行政性仲裁程序”,它是农地承包仲裁裁决的“前置程序”,并能产生“一调终局”之程序效果。其功能应定位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诉讼案件的分流,其程序启动无须仲裁协议,就其与诉讼的关系,当前立法定位于“或裁或审、一裁两审”具有现实之合理性,但在制度体系相对成熟之后,应及时转为“仲裁前置、一裁两审”。

关键词: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仲裁调解

DF41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3.02.10

所谓“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是指在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中,由受案仲裁机构对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进行调解的程序。本文将其确定为研究主题,源于以下背景因素。

一、背 景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该法是用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文件。之后, 2003年10月9日农业部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和2005年1月7日农业部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管理的重要规范依据。伴随这一系列法律规范文件的出台,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现象日益普遍,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可以通过现有的民事纠纷解决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予以解决,但它又具有自身的特征,即:第一,纠纷内容涉及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二,以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为背景,纠纷往往集中表现为特定的几种类型,并在短期内大量涌现;第三,纠纷是否能够妥善解决事关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乃至整个农村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因此,如果仅仅依赖传统的民事纠纷解决途径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可能导致传统的民商事仲裁、民事诉讼程序负担过重,也无法高效、公正地化解数量巨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进而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秩序的安定。

在此背景下,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审议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下文简称《农地纠纷调仲法》)。作为该法的配套性文件,2009年12月18日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下文简称《农地纠纷仲裁规则》)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示范章程》(下文简称《农地仲裁委示范章程》)。以这一系列法律规范文件为基础,我国正在建立一种适合当前国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如:调解、仲裁机构体系尚未系统建立,调解、仲裁程序规则体系尚未系统、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间的关系定位也尚处于探索阶段。

二、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的功能定位

《农地纠纷调仲法》第2条将该法适用范围限定于六种农地承包经营纠纷: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因农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因确认农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因侵害农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地承包经营纠纷。并将“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排除在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外。这仅是立法的初步设计,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农地承包经营纠纷的类型和特征也会不断变化。因此,立法也采用了“开放性”的技术方案,将“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地承包经营纠纷”纳入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从而为立法及时地适应将来的变化保留了必要的空间。

从本质上讲,《农地纠纷调仲法》纳入其适用范围的农地承包经营纠纷类型均属标准意义上的民事纠纷,亦为民事诉讼之主管权限所及,当事人完全有资格将纠纷的解决付诸诉讼程序。因此,就《农地纠纷调仲法》所确立之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程序,必须首先明确其功能定位。这一问题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即:第一,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的功能定位;第二,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的功能定位。

(一)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的功能定位——诉讼案件的分流

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其功能应定位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诉讼案件的分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51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条将农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解决途径界定为四种,即:协商、人民调解、农地仲裁和民事诉讼。

必须承认,协商和人民调解仍然是当前解决农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重要途径。有调查表明,农地纠纷大部分是通过这两种途径解决的。其中,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占36%,而通过各种类型的人民调解解决的占30%。但也必须注意,伴随农村法律意识的强化及乡土权威的丧失,传统意义之协商和人民调解的纠纷解决方式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1]。而所有的挑战最终均将指向一点,即:和解协议或人民调解协议并不具有司法意义上之强制性效力,其能否最终实现化解纠纷的目的过度依赖于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和现实层面的自觉履行。而伴随农村经济和社会格局的转换及乡土权威的丧失,传统之协商和人民调解等纠纷解决方式赖以生存的基础正在削弱。

因此,势必有更多的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会转而寻求民事诉讼这一终局性的民事纠纷解决途径。然而,尽管在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但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亦有其自身特征,即:第一,纠纷内容涉及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地承包经营权;第二,以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为背景,纠纷往往集中表现为特定的几种类型,并在短期内大量涌现;第三,纠纷是否能够妥善解决事关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乃至整个农村法律秩序的安定性。这也就决定了人民法院通过诉讼程序处理此类纠纷时,不仅要依据法律,而且要参考相关地方性法规、部门性规章及相关政策文件,甚至还要考虑当地之乡约民规。而法官又往往对这些地方性法规、部门性规章、相关政策文件和乡约民规缺乏深入而系统的了解,进而导致其在审理农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就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规范的适用等存在诸多困难,最终致使很多法院不愿意受理此类纠纷。尽管2005年7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部分类型的土地纠纷法院应当依法立案受理,但实践中人民法院仍尽量回避此类纠纷的现实局面并无实质性的改观[2]

综上,如果仅仅依赖传统的民事纠纷解决途径来解决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一者,可能导致传统的民商事仲裁、民事诉讼程序负担过重;二者,也无法高效、公正地化解数量巨大的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进而影响农地承包经营法律秩序的安定。而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恰恰是一种介于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之间的纠纷解决机制,它体现着人民调解的灵活性,其仲裁裁决又能依程序取得司法意义上之强制性效力。因此,立法确立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必须将其功能定位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的程序分流。而在当前背景下,这一功能又集中表征为对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诉讼案件的程序分流——即:将原来会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农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导入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当中,通过农地仲裁的途径加以解决。

(二)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的功能定位——仲裁案件的分流

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是指在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中,由受案仲裁机构对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进行调解的程序。作为农地承包仲裁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则应定位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仲裁案件的分流。

《农地纠纷调仲法》第11条规定:“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第49条则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这两个条文基本明确了仲裁调解在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中的地位。这一立法定位又可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第一,调解与裁决是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的两种法定结案方式;第二,在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中,调解是裁决的前置程序;第三,生效的调解书与仲裁裁决具有同等之司法强制效力;第四,仲裁调解书一经向双方当事人送达、签收,即发生法律效力,并产生“一调终局”的程序法效果。。

《农地纠纷调仲法》第44条又规定:“仲裁庭应当根据认定的事实和法律以及国家政策作出裁决并制作裁决书。” 第45条则规定:“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 这意味着,在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中,如果过度强调以仲裁裁决的方式结案,将会面临民事诉讼程序中法官所面临的同种困境,即:由于对相关之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性规章、相关政策文件和乡约民规缺乏深入而系统的了解,进而导致其在审理农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过程中,就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规范的适用等存在诸多困难。而如果能够以仲裁调解的方式结案,则可有效避免这种困境。甚至,以仲裁调解的方式结案,还具有仲裁裁决所不具有的另外一种优势。依据《农地纠纷调仲法》第48条的规定,即使作出仲裁裁决,在其送达后30日内,当事人依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依据《农地纠纷调仲法》第11条的规定,仲裁调解书一经向双方当事人送达、签收,即发生法律效力。可见,以仲裁裁决的方式结案,之后仍须接受“一裁两审”之制度关系格局的检阅;而以仲裁调解书的方式结案,反而可能直接产生“一调终局”的程序法效果。

综上,立法将仲裁调解确立为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的法定结案方式,使其与仲裁裁决之结案方式并列,必须清晰、全面地认识由二者共同构成的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仲裁案件程序分流机制,并明确将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的功能定位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仲裁案件的分流——即:将原本可能通过仲裁审理和裁决程序解决的农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导入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当中,用仲裁调解书的方式予以解决。

三、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的法理定性

(一)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法理定性——准行政性仲裁调解机构

《农地纠纷调仲法》颁行之前就有学者指出:从我国目前设立的农地仲裁委员会来看,普遍是由当地人民政府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建,其成员由行政领导组成,裁决纠纷对当事人收费,这种状况非常类似于我国《仲裁法》颁布前的民商事仲裁机构[3]。亦有学者指出,关于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法理属性,学界存在两种主张:一种,认为它是类似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行政性仲裁机构;另一种,认为它属于准民商事仲裁机构。两种看法,代表着两种模式或者说两种发展思路[4]

笔者认为,依据《农地纠纷调仲法》、《农地纠纷仲裁规则》和《农地仲裁委示范章程》的相关规定,我国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设立,采用了准行政性事业单位法人的设立模式,与传统的劳动仲裁机构类似但又有一定差异,应当归入“准行政性仲裁机构”的范畴。

综合《农地纠纷调仲法》第12、13、51、52条,《农地纠纷仲裁规则》第4条及《农地仲裁委示范章程》第4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设立;第二,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成员包含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代表;第三,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和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示范章程,由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第四,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不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其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第五,农地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当地农地承包管理(行政)部门承担;第六,由当地农地承包管理(行政)部门承担的日常工作包括登记、审查、受理仲裁申请,监督管理仲裁程序,编制仲裁员名册,组织仲裁员培训,管理仲裁文书、仲裁档案,管理仲裁工作经费,以及仲裁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可见,无论是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机构设置、人员组成、仲裁员人选,还是其仲裁规则与机构章程的制定,当地人民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均直接参与其中。甚至,就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立法明确规定由当地农地承包管理(行政)部门直接承担。因此,虽然从形式上看,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设立采用事业单位法人的模式,但是在实际上,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几乎是由当地人民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完全控制,所以属于准行政性事业单位法人,应将其归入“准行政性仲裁机构”范畴[5]。它不同于传统的民商事仲裁机构:传统的民商事仲裁机构属于纯粹的民间性组织,其与行政机关之间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隶属关系,其日常工作完全脱离于行政系统,其人力资源和财务经费亦完全脱离于政府人事和财政体系。它也不同于传统的劳动仲裁机构:传统的劳动仲裁机构直接隶属于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其日常工作、人力资源和财务经费亦完全隶属于劳动行政主管系统。

(二)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的法理定性——准行政性仲裁程序

就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法理定性,学界存在两种主张:一种认为,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民商事仲裁程序;另一种则认为,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属于行政性仲裁程序。

第一种主张认为:早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在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背景下,农户通过与具有行政职能的生产大队签订农地承包合同取得农地承包经营权,其属性应定位于行政合同行为。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日趋完善,农村集体组织的行政职能亦逐步丧失,这种行政合同行为已经转化为民事合同行为[6]。而以农地承包合同为基础形成的纠纷亦属平等民事主体间之纠纷,以之为作用对象的农地承包仲裁程序自应定位于民商事仲裁程序。就第二种主张,则有学者指出:判断农地承包仲裁程序是否属于传统意义上之行政仲裁程序,必须以理论层面对“行政仲裁”概念的明确界定和立法层面对行政仲裁制度的系统定位为前提,但是目前我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前提,因此难以断定农地承包仲裁程序是否属于行政仲裁[7]

就此,笔者认为: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法理定性必须以对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法理定性为前提,二者互为表里、彼此支撑。因此,既然已将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定性为准行政性事业单位法人,并将其归入“准行政性仲裁机构”范畴;那么,也就必须将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定性为“准行政性仲裁程序”。依据《农地纠纷调仲法》的相关规定,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启动不以仲裁协议为前提,亦不具有排斥司法管辖权的程序效果,其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制度关系格局可以概括为“或裁或审、一裁两审”。所谓“或裁或审”,即当事人就农地承包经营纠纷可以向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所谓“一裁两审”,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时,可于法定期间内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享有两审终审的审级保障。

因此,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不同于传统的民商事仲裁程序:传统的民商事仲裁程序属于纯粹的民间性仲裁程序[8],其程序启动须以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合法仲裁协议为前提,并基于仲裁协议的效力产生排斥司法管辖权的程序效果,从而与司法属性的民事诉讼程序之间形成“或裁或审、一裁终局”的制度关系格局,其程序进程中亦为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保留非常充分的自由空间,当事人可通过自己的选择决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具体成员、审理地点、审理方式、审理范围、裁决方式,甚至实体法律规范的适用等众多程序和实体事项。它也不同于传统的行政仲裁程序:以劳动仲裁程序(标准意义上的行政仲裁程序)为例,其程序的启动虽亦不以仲裁协议为前提,且不具有排斥司法管辖权的程序效果,但其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制度关系格局却定位于“仲裁前置、一裁两审”。所谓“仲裁前置”,即当事人就劳动争议须先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方可于法定期间内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所谓“一裁两审”,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并于法定期间内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享有两审终审的审级保障。

(三)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的法理定性——准行政性调解程序

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不同于广义上的农地承包纠纷调解程序[9],它是指在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中,由受案仲裁机构对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进行调解的程序。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属于农地承包仲裁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中的一个环节,而非独立于农地仲裁程序的另一种农地纠纷解决程序,其与作为其载体的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关系基本类似于诉讼调解与作为其载体的民事诉讼程序的关系。而广义上的农地承包纠纷调解程序,既包括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于仲裁程序进程中实施的调解,也包括相关人民调解机构于仲裁程序外对农地承包经营纠纷实施的调解。

作为农地承包仲裁制度的组成部分,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的法理定性必须以对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法理定性为前提,二者亦应互为表里、彼此支撑。因此,既然已将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定性为准行政性仲裁程序,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亦须相应地定性为准行政性调解程序。作为一种准行政性的调解程序:第一,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的启动不能过度依赖于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必要时仲裁庭应当主动引导当事人进入调解程序;第二,立法应当赋予仲裁调解书以强制性效力,令其对纠纷产生终局性的法律效果。

四、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定位

(一)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定位

依据《农地纠纷调仲法》的相关规定,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启动不以仲裁协议为前提,亦不具有排斥司法管辖权的程序效果,因此其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制度关系格局可以概括为“或裁或审、一裁两审”。所谓“或裁或审”,即当事人就农地承包经营纠纷可以向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所谓“一裁两审”,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于法定期间内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享有两审终审的审级保障。

就此关系定位,笔者认为有推敲之必要。本质上讲,这种关系定位的正当性必须到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之功能定位与法理定性层面寻找根本性的依据:其既要于功能定位层面寻求实用主义的表象解析,又要于法理定性层面寻求正当性之深层依据。以下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对这一关系定位的分析:

1.程序启动与仲裁协议

《农地纠纷调仲法》第20条规定:“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申请人与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三)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见,立法并未将仲裁协议作为启动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必要前提[10]。这一立法定位,有学者称之为“仲裁程序启动的单方性”[11]。笔者认为,其可于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之功能定位和法理定性层面获得实用主义的表象解析和正当性之深层依据。

前文指出,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其功能应定位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诉讼案件的分流,即:将原来会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农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导入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当中,通过农地承包仲裁的途径加以解决。《农地纠纷调仲法》将仲裁协议排除在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启动要件范围之外,起到了简化农地仲裁程序的作用,为当事人就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行使程序选择权提供了充分的自由,避免了仲裁协议成为当事人选择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障碍,有利于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实现其“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诉讼案件分流”的功能目标[12]

前文将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定性为“准行政性仲裁机构”,进而将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定性为“准行政性仲裁程序”,并明确区别于传统的民商事仲裁程序。传统的民商事仲裁程序,基于其纯粹的民间属性,而将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合法仲裁协议确立为其程序启动的必要前提,并基于仲裁协议的效力产生排斥司法管辖权的程序效果,据以支撑其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或裁或审”的制度关系格局。而(准)行政属性之仲裁程序的核心共性,也是其区别于传统民商事仲裁程序的关键因素,就是其程序启动不以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为前提,而是遵循程序启动之单方性原则。

2.或裁或审与仲裁前置

所谓“或裁或审”,即当事人就农地承包经营纠纷可以向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所谓“仲裁前置”,以劳动仲裁程序(标准意义上的行政仲裁程序)为例,则指当事人就劳动争议须先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方可于法定期间内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就此关系定位,从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之功能定位的层面看,与“或裁或审”相比,“仲裁前置”的制度关系模式更有利于其实现“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诉讼案件分流”的功能目标[13]

。但是,“仲裁前置”之制度关系模式的确立,须以农地承包仲裁制度的相对成熟为前提。然而,我国的农地承包仲裁程序尚处奠基阶段,甚至调解、仲裁机构体系都尚未系统建立,调解、仲裁程序规则体系亦尚未系统、完善。在此背景下,如果仓促采用“仲裁前置”之制度关系定位模式,非但不利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诉讼案件分流”之功能目标的实现,反而可能诱发民众之抵触情绪,乃至触动该项制度之社会认可基石,亦会使尚未健全、完善之农地承包仲裁机制难承重负。因此,当前立法选择“或裁或审”之制度关系模式更具现实合理性,亦可于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之功能定位层面获得实用主义之表象解析。

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之法理定性的层面看,传统的民商事仲裁程序,基于其纯粹的民间属性,而将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合法仲裁协议确立为其程序启动的必要前提,并以仲裁协议为纽带维系其与民事诉讼之间的“或裁或审”关系。而作为“准行政性仲裁程序”,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启动不以仲裁协议为前提。因此,虽然当前立法将其与民事诉讼的关系定位于“或裁或审”,但由于缺乏仲裁协议这一关键纽带,“或裁或审”的关系定位缺乏深层的正当性基础,亦无法于实践层面长期有效运行,反会导致一系列的制度性难题。所以,长远来看,我国立法应于将来农地承包仲裁制度相对成熟之后,及时地将“或裁或审”的关系定位转变为“仲裁前置”的制度关系模式。

3.一裁两审与一裁终局

所谓“一裁两审”,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于法定期间内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享有两审终审的审级保障。所谓“一裁终局”,以民商事仲裁程序为例,则指双方当事人一旦达成仲裁协议,基于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程序将产生排斥司法管辖权的程序效果,而伴随仲裁程序的启动和裁决的作出,当事人将失去其民事诉权,并最终丧失再次启动诉讼程序的机会,仲裁裁决亦将成为对其间纠纷的终局性判定结论。

就此关系定位,从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之功能定位的层面看,与“一裁两审”相比,“一裁终局”的制度关系模式显然更有利于其实现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诉讼案件分流的功能目标。恰如有学者指出的,“一裁两审”可能使许多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要经过仲裁和诉讼两套程序、三次审理才能得到最终解决,其“程序冗长,增加了纠纷解决的成本,损害了纠纷解决的效率”[11]

然而,从仲裁程序之法理定性的层面看。民商事仲裁程序采用“一裁终局”之制度关系模式,本质上源自于其民间属性。其将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合法仲裁协议确立为程序启动的必要前提,并基于仲裁协议的效力产生排斥司法管辖权的程序效果,从而据以支撑其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一裁终局”的制度关系格局。而(准)行政属性之仲裁程序的核心共性,也是其区别于传统民商事仲裁程序的关键因素,就是其程序启动不以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为前提,而是遵循程序启动之单方性原则。失去了“仲裁协议”这一关键要素,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也就失去了采用“一裁终局”之制度关系模式的正当性基石。

因此,笔者认为,此时对“农地承包经营纠纷诉讼案件分流”之功能目标的追求应让位于对“准行政性”之法理定性的坚守,就农地承包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采用“一裁两审”的制度关系模式。

(二)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与仲裁程序及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定位

依据《农地纠纷调仲法》第11、48、49条的规定,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与仲裁程序及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定位可归纳为以下两个层面:第一,调解与裁决是农地承包仲裁程序的两种法定结案方式,调解是裁决的前置程序;第二,仲裁调解书一经向双方当事人送达、签收,即发生与仲裁裁决同等之司法强制效力,并产生“一调终局”之程序法效果。

就此关系定位,笔者认为亦须于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之功能定位与法理定性层面寻找正当性的根本依据:既要于功能定位层面寻求实用主义的表象解析,也要于法理定性层面寻求正当性之深层依据。以下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对这一关系定位的分析:

1.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与仲裁程序之间的关系定位——调解自愿与调解前置

《农地纠纷调仲法》第11条规定:“仲裁庭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由此也确立了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与仲裁程序间之“调解前置”的制度关系模式。

就此关系定位,从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之法理定性的层面看,其虽属准行政性调解,但亦须秉承调解之基本原理,即:作为一种纠纷解决程序,当事人之自愿是其制度性基石和命脉所系。所以,农地承包仲裁调解从程序启动、推进,到达成调解协议,再到制作、送达调解书,均应严格贯彻调解自愿原则。故而,不应人为将其确立为仲裁裁决之前置性程序环节。然而,从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之功能定位的层面看,与调解自愿相比,调解前置的制度关系模式显然更有利于其实现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仲裁案件分流的功能目标。

就此,笔者认为,此时对“准行政性”之法理定性的固守应让位于对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件分流之功能目标的渴求,就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与农地承包仲裁程序采用调解前置的制度关系模式。更何况,这一制度关系模式并不会在实质上颠覆调解自愿原则。因为,虽然要就仲裁调解程序的启动采用调解前置的制度关系模式,但调解程序的进程和结果依然牢牢掌握于当事人自己手中。

2.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定位——一调两审与一调终局

依据《农地纠纷调仲法》第48条的规定,即使作出仲裁裁决,在其送达后30日内,当事人依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依据《农地纠纷调仲法》第11条的规定,仲裁调解书一经向双方当事人送达、签收,即发生法律效力。可见:以仲裁裁决的方式结案,之后仍须接受一裁两审之制度关系格局的检阅;而以仲裁调解书的方式结案,反而可能直接产生一调终局的程序法效果。

就此关系定位,从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之法理定性的层面看,其虽属准行政性调解,但亦须严格贯彻调解自愿之基本原则。因此,虽然就仲裁调解之准行政属性本身而言似乎不应直接赋予其一调终局的程序法效力,令其直接取消当事人之民事诉权。但是,从程序选择原理层面讲,基于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签收调解书的行为,可以视为其作出了放弃后续之仲裁裁决程序和民事诉讼程序的自主选择。所以,一调终局之制度关系模式可于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之法理定性的层面获得正当性的依据。

而且,从农地承包仲裁调解程序之功能定位的层面看,与“一调两审”相比,“一调终局”的制度关系模式显然更有利于其实现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仲裁(诉讼)案件分流的功能目标。

五、结语

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机制的建立任重而道远,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制度原理和程序技术的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深入探析其程序功能定位和制度法理定性,是其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

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其功能应定位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诉讼案件的分流,而且由于农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属于准行政性仲裁调解机构,其制度法理亦应定性于准行政性仲裁程序。因此,其程序启动无须仲裁协议,就其与诉讼的关系,当前立法定位于“或裁或审、一裁两审”具有现实之合理性,但在制度体系相对成熟之后,应及时转为“仲裁前置、一裁两审”的关系模式。

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程序作为农地承包仲裁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应定位于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之仲裁案件的分流,其制度法理则应定性于准行政性调解程序。因此,立法将其定位于农地承包仲裁裁决的“前置程序”,令其产生“一调终局”之程序法律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怀江.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实务手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0.

[2] 徐晓波.我国农村土地仲裁制度之反思与重构——兼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9-72.

[3] 黄进,宋连斌,徐前权.仲裁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35.

[4] 肖建华,刘金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立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公民与法,2009,(6):6-10.

[5] 曹务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79-6781.

[6] 陈小君,高飞.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条例》(第四次讨论稿)的修改意见[EB/OL].(2009-04-19)[2012-01-30].http://www.privatelaw.com.cn.

[7] 张树义.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研究——以行政裁决为中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220.

[8] 郝飞.关于我国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探讨[G]//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研究:第15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61.

[9] 郎晶,蔡诗奎.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解程序[J].农业经济,2010,(5):59.

[10] 董景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相关问题探讨——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草案)》为探讨基础[J].兰州学刊,2009,(7):126-129.

[11] 梁宏辉,何文燕.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行政化之检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8-142.

[12] 王丽影,任大鹏.依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制[J].农村经营管理,2010,(1):25-26.

[13] 李亚军,曾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设计[M].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126-127.

A Study on the Arbitration and MediationProcedure of Rural Land Contract Disputes:

Centered on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and Jurisprudential NatureDING Baot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The arbitration procedure of rural land contract disputes is QuasiUalsal arbitration procedure. Its function shall be located on distinguishing rural land contract cases from civil action. Its initialization does not need arbitration agreement.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parties in a rural land contract dispute can choose arbitration or civil action and submit the case to the court after an efficient arbitration award. But, in the future, when our correlative legislation is improved, we shall prohibit submitting the same case to the court after arbitration.

作者:丁宝同

第4篇:仲裁基本程序

仲裁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1、受理: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诉书后,应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将决定在7日内通知当事人。被受理的争议案件,当事人应按时交纳仲裁费用,被诉人应在收到“应诉通知书”后15日内提交答辩书及有关证据。

2、仲裁准备:

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有3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应推举代表参加仲裁活动。当事人可以委托1~2名律师或其他人代理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3、案件审理:

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四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当事人收到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同意自行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作缺席裁决。

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案件由仲裁庭作出裁决。调解自调解书送达之日起当即生效。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调解书、裁决书确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双方当事人对争议事项可自行和解,并由申诉人向仲裁委员会办理撤诉手续。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申诉人向仲裁委员提交仲裁申请书时,应附具本人要求所依据的事实的证明文件,指定一名仲裁员,预缴一定数额的仲裁费。如果委托代理人办理仲裁事项或参与仲裁的,应提交书面委托书。

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协议(或者包含仲裁条款的合同)、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个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或法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授权委托书)、证据材料。提交的份数简易程序为一式三份,普通程序为一式五份(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请求标的数额不超过50万元(指人民币,下同)的,适用简易程序;请求标的额超过50万元的,适用普通程序);如果对方当事人超过一人的,每增加一人相应的增加一份材料;如申请财产保全的,需另外增加一份材料。

仲裁的费用如何计算?

仲裁费用由案件处理费和案件受理费共同组成。收费的标准在我会的网站上有公示,也可到我会咨询。在立案时,由申请人预交。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

担;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由仲裁庭根据当事人责任大小确定其各自承担的比例。

人事争议仲裁庭开庭程序

一、开庭

书记员:1.请安静。现在宣读人事争议仲裁庭纪律。

(注:开始宣读仲裁庭纪律)

人事争议仲裁庭纪律

㈠ 申请人、被申请人应自觉遵守仲裁规则,维护仲裁庭秩,保持肃静,不得喧哗、吵闹,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为。

㈡ 申请人、被申请人发言、陈述、质证和辩论需经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许可。遵守社会公德。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㈢ 申请人、被申请人在人事争议仲裁中的地位平等,应相互尊重、文明、友好,不得出言不逊,伤害他人。

㈣ 旁听人员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进入仲裁区,不得发言、提问,不得实施其他妨害仲裁活动的行为。

㈤ 在仲裁庭内,未经许可,止录音、录像或摄影。

㈥ 禁止在件裁庭内吸烟、吃食物和随地吐痰,关闭一切通讯工具。

㈦ 禁止任何哄闹、冲击仲裁庭的行为发生,更不允许侮辱、诽谤、威胁、殴打仲裁人员和勘验人、鉴定人、证人。

㈧ 对严重违反仲裁庭纪律、扰乱仲裁庭秩序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送交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人事争议仲裁庭纪律宣读完毕。现在请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入席。

(注:待首席仲裁员和仲裁员入席后再宣布坐下)

3.请坐下。

4.现在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双方当事人已到庭。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请首席仲裁员和仲裁员履行职务。

首席仲裁员:

1.现在开庭。今天。xxx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审理申请人XXX诉被申请人XXXX因XXXX处理人事争议一案。现在依次核对申请人及代理人、被申请人及代理人、第三人及代理人的身份。

⑴ 请问:

① 申请人的姓名、年龄、单位、职业。请申请人回答。

(注:此时等待申请人回答)

② 请问申请人代理人的姓名、年龄、单位、职业、代理权限。请申请人的代理人回答。(如代理人为律师,应问代理人是不是某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注:此时等待申请人的代理人回答)

⑵ 请问:

① 被申请人的单位名称、性质、住所和被申请人法人代表及其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单位、职务,请被申请人法人代表的委托代理人回答。

(注:此时等待被申请人法人代表的委托代理人回答)

② 请问被申请人代理人的姓名、年龄、单位、职业、代理权限,请被申请人的代理人回答(注:如代理人为律师,应问代理人是不是某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注:此时等待被申请人的代理人回答)

2.通过核对,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人事管理关系,符合人事争议仲裁主体条件,双方委托代理人都提交了《人事争议仲裁委托书》,有明确的代理权限,可以参加本案的仲裁活动。

(注:按《重庆市人事争议仲裁条例》第五章第二十五条第

二、三两款规定,如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可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如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可宣布缺席仲裁)。

xxx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第xxx条和《重庆市人事争议仲裁条例》第xxx条的规定,今天开庭审理申请人xxx诉被申请人xxx因xxx处理人事争议一案。本案由xxx、xxx、xxx等三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由xxx担任首席仲裁员。由xxx担任书记员,负责本庭记录。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重庆市人事争议仲裁条例》和国家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当事人有下列四项权利和四项义务:

四项权利是:

⑴ 当事人有委托一至二名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和口头或者书面申请仲裁员回避的权利;

⑵ 当事人有放弃、追加、变更仲裁请求或者提出反请求的权利;

⑶ 当事人有查阅庭审笔录和要求补正庭审笔录的权利;

⑷ 当事人认为裁决有错误的,有申请重新仲裁的权利;

四项义务是:

⑴ 当事人有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材料的义务;

⑵ 当事人有按仲裁庭要求在庭审笔录上署名的义务;

⑶ 当事人有遵守仲裁庭纪律、未经仲裁庭同意不得中途退庭的义务;

⑷ 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有按规定期限必须履行的义务。 请问:以上权利和义务,双方当事人听清楚没有?

(注:此时等待双方当事人回答:......)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和《重庆市人事争议仲裁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员应当自行申请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其回避:

⑴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的;

⑵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⑶ 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请问:申请人是否申请回避?如申请回避,请说明理由。(注:此时等待申请人回答:... ...)

请问:被申请人是否申请回避?如申请回避,请说明理由。(此时等待被申请人回答:... ...)

(注:如当事人提出回避的,首席仲裁员应待其说明理由后,宣布仲裁庭暂时休庭。是首席仲裁员被申请回避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分管副主任决定是否回避;是仲裁员被申请回避的,由首席仲裁员决定是否回避。如果申请回避的理由不成立,首席仲裁员在宣布继续开庭时予以驳回,并记入笔录;如果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理由成立决定回避的,由首席仲裁员宣布延期开庭。)

二、庭审调查

首席仲裁员:

现在进行庭审调查:

1.下面首先请申请人陈述仲裁申请的请求和理由(注:由申请人宣读仲裁申请书。申请人有代理人的,申请人陈述完后其代理人可补充陈述。)(注:此时等待申请人和其代理人陈述)

2.下面请被申请人对申请人陈述的仲裁请求和理由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辩(注:此时由被申请人宣读仲裁答辩书;被申请人有代理人的,被申请人陈述完后其代理人可补充陈述)。

(说明:此时,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均可就本案申请人、被申请人和证人发问。可针对陈述中双方争执的焦点和本案有关情况有目的地询问。按先问申请人,再问被申请人,再问第三人顺序进行)。

3.下面由双方当事人出示证据并相互质证。请双方当事人就本案人事争议出示有关书证、物证及鉴定结论等证据材料,有关证据、材料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举证人应对所提供证据承担法律责任。

(注:此时可开始问双方当事人)

① 请问申请人有无证据需要作证,如果有,请出示有关证据。(注:此时由申请人回答、举证)

② 请问被申请人有无证据需要作证,如果有,请出示有关证据。(注:此时由被申请人回答、举证)

③ 双方当事人还有无新的证据需要举证(注:双方争议举证的事实清楚后,才可再次询问)。

(注:如果没有。即可宣布调查结束)

④ 现在我宣布庭审调查结束。

三、仲裁庭辩论

首席仲裁员:

下面进行仲裁庭辩论。

1.请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发言。(注:此时由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发言......)

2.请被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发言。(注:此时由被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发言......此后可让双方互相辩论。)

3.请问双方当事人还有无补充意见和最后意见(注:待双方辩论结束后。首席仲裁员方可再次询问)。

(注:如果争议双方没有补充意见,即宣布辩论结束)

4.现在我宣布仲裁庭辩论结束。

四、当庭调解:

首席仲裁员:

下面开始进行仲裁庭调解。

1.请问申请人、被申请人是否愿意通过本庭调解解决双方的人事争议。 (注:此时由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分别回答:......)

2.(注:如果双方愿意由本庭调解)请双方当事人分别提出调解方案。 ① 先请申请人提出调解方案(注:此时由申请人发言......)

② 请被申请人提出调解方案(注:此时由被申请人发......)

(注:如双方提出的调解方案一致,仲裁庭可按其方案确定正式调解协议意见。如双方提出的调解意见不一致,首席仲裁员再宣读本仲裁庭调解方案。)

③ 本仲裁庭现在提出以下调解方案。请双方当事人考虑:

<1> . .......<2>........

<3>.本案案件受理费人民币xxx元由申请人xxx承担。案件处理费人民币xxx元由申请人xxx (或由申请人xxx和被申请人xxx各承担人民币xxx元)承担。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在本裁决书下达前一次性交清。

3.对本庭提出的上述调解方案,请双方当事人表明是否同意的意见。(注:此时双方当事人表态......)

4.经过调解,现双方已达成调解协议。此协议经双方当事人、本仲裁庭成员及书记员签名和xxx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盖章送达后,即发生效力。(注:如果双方当事人表态同意本庭提出的调解方案,再进行此步骤。)

5.现在我宣布,本案经本庭今日审理,争议双方已顺利达成调解协议,庭审结束,闭庭(注:双方当事人已同意达成调解协议的才进行此步骤,此步骤进行完后由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请仲裁员退庭;请当事人和其他人员退庭。)

五、仲裁庭评议:

(注:如果上述调解达不成协议,仲裁庭应休庭评议。评议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作出案件处理结果。在仲裁庭评议案件时,应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应如实记入笔录,由仲裁庭成员在笔录上签名。)

首席仲裁员:

因上述调解中争议双方未达成协议,下面开始进行仲裁庭评议。现在我宣布休庭xxx分钟,xxx分钟后继续开庭。

六、裁决:

(注:仲裁庭评议后,由首席仲裁员宣布继续开庭。)

首席仲裁员:

现在继续开庭,下面我宣读本庭仲裁裁决结果,请全体起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第xxx条xxx和《重庆市人事争议仲裁条例》第xxx条规定。xxx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事争议仲裁庭对本案进行了开庭审理,经庭审,现裁决如下:

1.......2. ......

3.本案案件受理费人民币xxx元由申请人xxx承担。案件处理费人民币xxx元由申请人xxx(或由申请人xxx和被申请人xxx各承担人民币xxx元)承担。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在本裁决书下达前一次性交清。

本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效力。如当事人不服本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日内向xxx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重新仲裁。申请重新仲裁期间,本裁决暂停执行。

首席仲裁员:xxx

仲裁员:xxx

仲裁员:xxx

xxxx年xx月xx日

书记员: xxx

七、闭庭:

首席仲裁员:

本案庭审终结,现在我宣布闭庭。

书记员:

全体起立;

① 请仲裁员退庭。

② 请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人员退庭。(注:待仲裁员退庭后方可接着宣布请双方当事人......退庭)

第5篇:仲裁程序

第一节 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

一、仲裁当事人

仲裁当事人是指依据有效的仲裁协议,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程序,并受仲裁裁决约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仲裁当事人具有以下特征:

1.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进行仲裁的双方当事人的仲裁关系是建立在他们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基础上的,根据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特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必须是平等的。我国仲裁法第2条明确规定,仲裁只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特定纠纷。如果某一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平等,那么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上下级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因而也就不能按照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程序进行仲裁。

2.当事人之间必须订有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仲裁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不会受理仲裁申请,仲裁庭不能裁决纠纷案件,亦即没有仲裁协议即没有仲裁,也就不可能有仲裁当事人,所以仲裁协议是仲裁当事人产生和存在以及进行仲裁程序的基础。

3.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具有可仲裁性。纠纷具有可仲裁性是以仲裁方式解决的纠纷所特有的属性。凡不具有可仲裁性的纠纷,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该纠纷就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当事人也就不可能成为仲裁当事人。当事人被称为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

仲裁当事人与仲裁参加人、仲裁参与人不同。仲裁参加人是指参加仲裁活动,并依法享有仲裁程序中的权利,承担仲裁程序中义务的人。仲裁参加人除包括仲裁当事人以外,还包括仲裁代理人。仲裁参与人除包括仲裁参加人以外,还包括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关于仲裁程序中是否存在第三人,我国仲裁法未做规定。

二、仲裁代理人

仲裁代理人是指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授权,在仲裁程序中以被代理的仲裁当事人的名义进行仲裁活动的人。仲裁代理人包括法定仲裁代理人和委托仲裁代理人。

法定仲裁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行使代理权的人。由于法定代理权的基础是监护权,故法定仲裁代理人即仲裁当事人的监护人。委托仲裁代理人是指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在仲裁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的人。委托仲裁代理人的范围较广,仲裁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自由地聘任任何符合法律规定的人为其仲裁代理人,代表当事人参加仲裁程序。

我国仲裁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如果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授权委托书中,授权仲裁代理人进行一般代理的,该代理权限包括申请仲裁、进行答辩、申请回避、调查证据、参加仲裁开庭并进行陈述和辩论等等。如果由委托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请求,应当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代理权限若有变更或者解除,委托人应当书面告知仲裁委员会或者仲裁庭,由仲裁委员会或者仲裁庭通知对方当事人。 第二节 申请与受理

一、申请仲裁

(一)申请仲裁的条件

申请仲裁是仲裁程序开始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启动仲裁程序的第一步。申请仲裁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他们之间所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根据他们所签订的仲裁协议,提请所选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审理和裁决的行为。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的本质是当事人自愿,仲裁协议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最充分体现,是表明当事人双方愿意通过仲裁方式而不是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依据。由于仲裁方式对诉讼方式的排斥性,使得双方当事人的仲裁意愿必须通过仲裁协议固定下来。没有有效的仲裁协议,当事人的仲裁合意就无法体现,也就不能要求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因此,我国仲裁法规定,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这也是有效的仲裁协议成为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必备条件之一。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当事人申请仲裁是为了通过仲裁方式主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其必须向仲裁庭提出所请求保护和支持的具体请求以及支持这些请求的事实和理由。所谓具体的仲裁请求,是指仲裁申请人请求仲裁机构通过行使仲裁权予以确定和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具体内容。而事实、理由是指支持申请人仲裁请求的具体事实和依据,用以证明申请人所提出的仲裁请求的合理性。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是指当事人提请仲裁的争议事项是我国仲裁法所确定的具有可仲裁性的争议事项,以及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为双方当事人所共同选定。具体来说,当事人提请仲裁的争议事项必须是仲裁法第2条规定的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同时不属于仲裁法第3条规定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必须是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确定的或根据仲裁协议所选定的,否则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二)申请仲裁的方式

我国仲裁法第22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这一规定明确了当事人申请仲裁,必须采用书面方式,而仲裁申请书即为这一书面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谓仲裁申请书是指仲裁申请人根据仲裁协议将已经发生的争议提请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和裁决,以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文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事实根据、理由。仲裁请求和事实根据及理由是仲裁申请书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对仲裁申请人的具体仲裁请求以及双方当事人之间争执的事实、争议的焦点和理由应当明确、清晰地加以叙述,使得仲裁庭能够充分了解申请人请求仲裁庭所保护、确认的权利请求和请求仲裁庭所裁决的被申请人应当履行的义务。 3.证据、证人姓名和住所。证据是仲裁庭审理案件,确定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根据。我国仲裁法第43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对自一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因此。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时必须同时提供证据及证据来源,如果有证人,还应提供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4.所申请的仲裁委员会的名称。按照我国仲裁法和各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应当提交给双方当事人一致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由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查和决定是否受理。同时,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和申请人提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必须是一致的,否则,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因此,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中必须明确所申请的仲裁委员会的名称。

5.申请仲裁的年月日。

6.申请人的签名、盖章。

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应当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和组成仲裁庭的仲裁员人数,备具副本。

二、审查与受理

审查与受理是仲裁委员会的一项重要的仲裁活动。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仲裁委员会就要对当事人的申请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条件进行审查,从而决定是否受理。实际上仲裁程序的开始正是当事人申请仲裁的行为与仲裁委员会受理行为相结合的结果。

(一)对仲裁申请的审查

仲裁委员会对仲裁申请的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审查当事人申请仲裁是否符合仲裁法第21条规定的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条件: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是否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2.审查仲裁申请书的内容是否完整、明确,申请手续是否齐备。审查仲裁申请书是否具备仲裁法第23条规定的内容,是否向仲裁委员会提供了所要求的仲裁申请书及其副本和必要的证据等。

(二)审查后的处理

仲裁委员会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我国仲裁法第24条对此做了明确规定。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如果仲裁委员会在审查中发现仲裁申请书有欠缺,应当让申请人予以完备;如果认为仲裁协议需要补充,也应当让当事人补充协议。当事人弥补仲裁申请书的欠缺或者补充仲裁协议后,仲裁委员会目其递交经完备的仲裁申请书或者补充仲裁协议之日起5日内予以受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的司法解释,仲裁法施行前当事人依法订立的仲裁协议继续有效,发生纠纷后应向依照仲裁法组建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应当受理。

在仲裁法实施后重新组建仲裁机构前,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只约定了仲裁地点,未约定仲裁机构,双方当事人在补充协议中选定了在该地点依法重新组建的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有效,仲裁机构应当受理;双方当事人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在仲裁法实施后,依法重新组建仲裁机构前,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了仲裁机构,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人民法院审查,按照有关规定能够确定新的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有效,仲裁机构应当受理。

(三)对仲裁申请受理的法律后果

1.仲裁委员会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后,仲裁程序开始启动,仲裁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取得了仲裁当事人的资格,各自依法享有仲裁法及仲裁规则中规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2.根据仲裁法第25条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3.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仲裁答辩书是仲裁被申请人为保护其合法权益而就仲裁申请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作出答复和辩护的法律文书。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4.申请人可以放弃或者变更仲裁请求,被申请人可以承认或者反驳仲裁请求,并有权提出反请求。仲裁反请求是指仲裁的被申请人为保护其合法权益所提出的与原仲裁请求有牵连的,旨在吞并或抵销申请人仲裁请求的独立请求。 第三节 仲裁中的保全

一、仲裁中的财产保全

(一)仲裁财产保全的概念和条件

仲裁中的财产保全是指仲裁机构在受理当事人仲裁申请后,对案件作出仲裁裁决前,为保证将来仲裁裁决得以实现,而由法院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执标的物采取强制措施的制度。仲裁财产保全具有临时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我国仲裁法第2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根据法律的规定,仲裁中的财产保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仲裁案件必须具有给付内容。

2.确有保全的必要。所谓确有保全的必要,即指如果不采取保全措施,将来的仲裁裁决会面临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情形。因此,在仲裁程序中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有可能使将来的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即成为仲裁中财产保全的必要条件。

3.仲裁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二)仲裁财产保全的程序

1.仲裁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仲裁中的财产保全,必须由仲裁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而且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在仲裁机构受理仲裁申请后,对仲裁案件作出仲裁裁决前,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2.仲裁当事人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财产保全申请书。按照仲裁程序,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递交财产保全申请书,而必须将财产保全申请书递交仲裁委员会。

3.仲裁委员会应将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根据法律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将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4.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及采取何种措施。 5.仲裁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三)申请人的责任

我国仲裁法第28条第3款规定: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即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有错误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财产损失。仲裁委员会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仲裁中的证据保全

(一)仲裁证据保全的概念及条件

仲裁证据保全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前,对有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经当事人申请,由法院所采取的对证据加以保护的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证据保全在仲裁程序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有效地保护能够证明仲裁案件的事实证据,防止证据被灭失、毁损等情形的发生。因此,国际上及各个国家在仲裁法或相关的法律中均规定有仲裁中证据保全的条款。我国仲裁法第46条也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仲裁中证据保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证据有可能灭失的危险。在仲裁程序中,有些证据如果不能及时收集、保存,就有灭失的可能,在仲裁审理中就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如证人因年老、疾病,有可能死亡;作为证据的物品有腐坏、变质或灭失的可能等,因此,证据有灭失的危险是申请证据保全的必要条件。

2.证据存在有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有些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虽不一定有灭失的危险,但存在有可能难以取得的情形。例如证人即将出国留学、定居,就会使证据在庭审时由于不能及时取得而使案件事实无法得到证明,因此,证据存在着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或因素是申请证据保全的前提条件。

3.申请保全的证据是决定仲裁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如果不及时保全将影响仲裁案件的处理。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证据的灭失或者难以取得将使得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因无法举证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但是,在仲裁实践中往往对证明案件事实起主要作用或者决定性作用的证据,在面临有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时才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如果证据不是主要证据或者对案件事实起决定性证明作用的证据,或者即使收集不到这些证据也不会影响案件的审理,就没有必要申请证据保全。

4.由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证据保全的申请。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及世界通行的做法,证据保全必须由仲裁当事人申请,不论仲裁机构还是法院都无权直接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二)证据保全程序

1.当事人书面申请。证据保全程序的启动,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的证据保全申请开始。按照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应当向受理仲裁案件的仲裁委员会提出证据保全申请。

2.仲裁机构向法院提交当事人的证据保全申请。我国仲裁法第46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第68条规定:涉外仲裁的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涉外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3.人民法院审查并作出裁定。人民法院在收到仲裁委员会提交的当事人的证据保全申请后,经审查认为当事人的证据保全申请有充分理由,确有保全证据必要,应当及时作出证据保全的裁定。裁定中应明确: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法保全何种证据,存卷保管,以便仲裁庭调查使用。如果法院经审查认为不符合证据保全条件,即可驳回证据保全申请,并作出裁定,说明理由,同时通知仲裁委员会和当事人。

4.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在作出证据保全的裁定后,应当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 第四节 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是指由当事人选定或者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的仲裁员组成的,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案件依仲裁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组织形式。按照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案件后,应按程序组成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因此,仲裁庭是行使仲裁权的主体。

一、仲裁庭的组成形式

我国仲裁法第30条规定: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由3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根据这一规定,在我国,仲裁庭的组成形式有两种,即合议仲裁庭和独任仲裁庭。

(一)合议仲裁庭

合议仲裁庭是指由3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即以集体合议的方式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合议仲裁庭应设首席仲裁员,首席仲裁员是合议仲裁庭的主持者,与其他仲裁员有同等的权利,但在裁决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仲裁裁决则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二)独任仲裁庭

独任仲裁庭是指由1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即由1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对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二、仲裁庭的组成程序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的组成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这一程序包括:

(一)约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

当事人收到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后,应约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并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间内加以确定。对于仲裁庭的组成形式,当事人既可以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合议仲裁庭,也可以约定由1名仲裁员组成独任仲裁庭。如果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的,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二)确定仲裁员

根据仲裁法第31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如果当事人约定由1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该独任仲裁员。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委员会应当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三、仲裁员的回避与更换

(一)仲裁员的回避

仲裁员的回避是指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仲裁员退出仲裁案件审理的一项制度。 1.仲裁员回避的法定情形。我国仲裁法第34条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2.回避的形式。根据法律的规定,仲裁员回避的形式包括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

(1)自行回避。自行回避即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从而主动提出回避的请求。仲裁员的自行回避,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该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的自行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2)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当事人的回避申请既可以用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提出。我国仲裁法第36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该仲裁员是否回避。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其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3.仲裁员回避的法律后果。根据仲裁法第37条的规定,仲裁员因回避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依照仲裁法的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但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二)仲裁员因其他原因的更换

仲裁员因其他原因的更换主要是指仲裁员因有回避以外的其他原因而不能履行职责而被更换的情形,主要包括仲裁员死亡、生病、被除名以及拒绝履行职责等。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员因回避以外的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按照仲裁法的规定重新选定或指定仲裁员。 第五节 仲裁审理

仲裁审理在整个仲裁程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仲裁庭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当事人交付仲裁的争议事项作出裁决的活动。仲裁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审查、核实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正确适用法律,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因此,仲裁审理是仲裁程序的中心环节。

一、仲裁审理的方式

按照我国仲裁法第39条的规定,仲裁审理一的方式可以分为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两种。

(一)开庭审理

仲裁法第39条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开庭审理是仲裁审理的主要方式。所谓开庭审理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方式。

我国仲裁法在规定仲裁的开庭审理原则的同时,又在第40条规定: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这一规定进一步肯定了开庭审理的仲裁方式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以公开审理为例外。所谓不公开审理是指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群众旁听,也不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不公开审理的目的在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维护当事人的商业信誉。由于仲裁最大的特点在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所以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的,除非涉及国家秘密,可以公开审理,即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时将允许仲裁审理对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

(二)书面审理

仲裁法第39条在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的同时,也规定如果“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即进行书面审理。所谓书面审理是指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不到庭参加审理的情况下,仲裁庭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书面材料作出裁决的过程。书面审理是开庭审理的必要补充。

但是,鉴于仲裁协议效力争议对纠纷解决程序的选择有重大影响,《仲裁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仲裁协议效力确认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并询问当事人。

二、开庭通知

我国仲裁法第41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通知的法律意义在于,向双方当事人通知开庭日期是仲裁程序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切实保障当事人参加仲裁审理的权利,并使双方当事人按时参加仲裁审理。仲裁法第42条规定:如果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可以缺席裁决。这表明书面通知当事人开庭日期是仲裁审理的必经程序,未经这一程序,不可以对不到庭的申请人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也不可以对不到庭的被申请人作出缺席裁决。

三、开庭审理程序

1.开庭进行仲裁审理,首先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宣布开庭,随后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和记录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仲裁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庭审调查。进行庭审调查是仲裁审理的重要环节,是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案件事实,审核各种证据的过程,其中心任务是通过听取当事人陈述和审核所出示的证据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在庭审调查中,质证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因此仲裁法和仲裁规则都对质证作出了明确规定。仲裁法第45条规定,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仲裁庭在进行庭审调查时通常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应当按照先申请人陈述,再被申请人陈述的顺序进行。当事人陈述主要是针对案件发生的经过情况、事实根据、理由等进行展开,使仲裁庭了解争议事实的发生和发展经过。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有证人出庭作证时,仲裁庭应当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证人应当如实作证,经仲裁庭的许可,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证人发问。对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的,应当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仲裁中的证据一是来源于当事人,即当事人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出证据。二是来源于仲裁庭,即在必要时,仲裁庭可以自行收集证据。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但仲裁庭对证据的收集不能免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于与案件有关的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不论是当事人提供的,还是仲裁庭依法收集的,都应当在开庭时予以出示,并由当事人相互质证。但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不能当庭出示。

(4)宣读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鉴定人或勘验人应当当庭宣读鉴定结论或者勘验笔录及现场笔录,经仲裁庭许可,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向鉴定人、勘验人发问,也有权要求重新调查、鉴定或勘验。

如果仲裁庭认为案情已基本查清,当事人经过充分质证后证据已得到核实,即可终结庭审调查,进入当庭辩论阶段。

3.庭审辩论。庭审辩论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依据在庭审调查中审查核实的事实和证据,就如何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意见,进行言词辩论的过程。我国仲裁法第47条规定: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当事人辩论是开庭审理的重要程序,也是辩论原则的重要体现。

当事人进行辩论通常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申请人及其仲裁代理人发言;(2)被申请人及其仲裁代理人发言;(3)双方相互辩论。庭审辩论终结前,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可以按照申请人、被申请人的顺序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四、仲裁审理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撤回仲裁申请

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依照他们之间所签订的仲裁协议授权仲裁庭给予解决,是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同样,撤回对仲裁庭的授权即撤回仲裁申请也是双方当事人的权利。撤回仲裁申请既包括仲裁申请人撤回对被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也包括被申请人撤回对仲裁申请人的仲裁反请求申请。撤回仲裁申请既可能发生在庭审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庭审过程中。

在仲裁审理的过程中,根据撤回仲裁申请是否为当事人提出,可以分为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和仲裁庭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

1.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是指在仲裁审理程序中,仲裁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主动向仲裁庭提出请求,撤回对仲裁庭审理该纠纷或审理反请求纠纷的授权的一种法律行为。尽管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体现,但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第一,撤回仲裁申请必须由仲裁申请人或被申请人(限于反请求部分)、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提出。第二,撤回仲裁申请必须在仲裁过程中,即仲裁庭取得仲裁管辖权之后,作出仲裁裁决之前提出。第三,撤回仲裁申请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出,一般应以书面方式提出,如果申请人以口头方式向仲裁庭提出,则应由仲裁庭记录在案,并由申请人签名。

2.仲裁庭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仲裁庭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是指在当事人未主动提出撤回仲裁申请的情况下,由于法定事由的发生,仲裁庭根据仲裁法的规定,视为当事人撤回了仲裁申请。根据我国仲裁法第42条的规定,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因此,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是基于以下两种情形产生的:

(1)申请人经仲裁庭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2)申请人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 (二)延期开庭

在通常情况下,仲裁庭所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即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仲裁庭所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出席庭审。但是在特定情况下,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开庭审理不能按照所确定的期日正常进行,就要延期开庭审理。因此,所谓延期开庭就是指在仲裁程序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并经仲裁庭同意,将已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顺延至另一期日进行开庭审理的制度。

根据我国仲裁法和仲裁规则的规定以及仲一裁实践,延期开庭有以下几种情形:

1.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我国仲裁法第41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30条规定:“(一)仲裁案件第一次开庭审理的日期,经仲裁庭决定后,由秘书局于开庭前20天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请求延期开庭,但必须在开庭前10天以书面形式向秘书局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二)第一次开庭审理后的开庭审理日期及延期后开庭审理日期的通知,不受第(一)款中20天的限制。”由此可见,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是延期开庭的法定事由,但是实现延期开庭,还必须有当事人在法定时间内提出延期开庭的请求,并由仲裁庭作出延期开庭的决定。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根据我国仲裁法第35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但如果回避事由是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仲裁员的回避意味着必须重新选定或指定仲裁员,因此,对于已经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来说,当事人临时提出的回避申请就会使得开庭审理延期。

3.仲裁员不能履行职责。如果已确定的仲裁员由于特定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时,也同样面临重新选定仲裁员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已确定的开庭审理期日也必须延期。

4.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参加庭审,调取新证据,重新鉴定或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如果在庭审过程中需要新的证人参加庭审,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时,经当事人申请,仲裁庭许可,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5.其他应当延期开庭的情形。

(三)缺席裁决

缺席裁决是最终裁决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相对于对席裁决而言的。对席裁决是指仲裁庭在仲裁的整个过程中,在双方当事人均按照规定的仲裁程序参加了仲裁审理的情况下作出的仲裁裁决。这是一种在正常程序下的仲裁结果。而缺席裁决是指仲裁庭在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情况下作出的裁决。

我国仲裁法第42条第2款规定:“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据此规定,在下列情形下,仲裁庭可以作出缺席裁决:

1.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书面通知被申请人到庭参加仲裁庭审是仲裁审理的必经程序,在这一正当程序下,如果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仲裁庭即可按照法律授权作出缺席裁决。 2.被申请人未经仲裁庭的许可中途退庭。在仲裁庭审中,如果被申请人未经仲裁庭的许可而中途退庭的,仲裁庭也有权作出缺席裁决。

除上述情形外,在仲裁实践中,在仲裁被申请人提出仲裁反请求的情况下,如果仲裁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的许可中途退庭时,仲裁庭可以基于仲裁反请求对仲裁申请人(即反请求中的被申请人)作出缺席裁决。

五、开庭笔录

开庭笔录是在仲裁的开庭审理过程中,记录人员对整个开庭审理情况所作的记载。开庭笔录是仲裁程序中重要的法律文书。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48条的规定,仲裁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仲裁庭不予补正的,应当记录该申请。笔录由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

当事人、其他仲裁参与人拒绝签名、盖章的,记录人员应当记明情况附卷。

第六节 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

一、仲裁和解

仲裁和解是指仲裁当事人通过协商,自行解决已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的行为。仲裁和解是仲裁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表现。我国仲裁法第49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如果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则仍可以根据原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进一步明确当事人在仲裁委员会之外通过协商或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凭当事人达成的由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仲裁协议和他们的和解协议,请求仲裁委员会组成仲裁庭,按照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仲裁裁决。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按照仲裁庭认为适当的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二、仲裁调解

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我国仲裁法第51条第1款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仲裁中的调解是中国仲裁中的特有做法,体现了中国仲裁制度的调解与裁决相结合的特色。对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40条明确规定:“„„(二)如果双方当事人有调解愿望,或一方当事人有调解愿望并经仲裁庭征得另一方当事人同意的,仲裁庭可以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对其审理的案件进行调解。(三)仲裁庭可以按照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调解。(四)仲裁庭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终止调解或仲裁庭认为已无调解成功的可能时,应停止调解。(五)在仲裁庭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庭之外达成和解的,应视为是在仲裁庭调解下达成的和解。(六)经仲裁庭调解达成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应签订书面和解协议;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应当根据当事人书面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裁决书结案。(七)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庭应当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作出裁决。(八)如果调解不成功,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在其后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和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或仲裁庭在调解过程中曾发表的意见、提出的观点、作出的陈述、表示认同或否定的建议或主张作为其请求、答辩或反请求的依据:”

经仲裁庭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要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并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仲裁庭除了可以制作仲裁调解书之外,也可以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进行审理后所作出的终局权威性判定。仲裁裁决的作出,标志着当事人之间纠纷的最终解决。

(一)仲裁裁决作出的方式

仲裁裁决是由仲裁庭作出的。独任仲裁庭进行的审理,由独任仲裁员作出仲裁裁决;合议仲裁庭进行的审理,则由3名仲裁员集体作出仲裁裁决。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由合议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1.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是裁决的一项基本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是仲裁实践通常适用的方式。我国仲裁法第53条规定: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所谓多数仲裁员的意见是指仲裁庭的3名仲裁员中至少有2名仲裁员的意见一致,如果3名仲裁员各执己见,无法形成多数意见时,即无法以此种方式作出仲裁裁决。

2.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裁决是在仲裁庭无一法形成多数意见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作出仲裁裁决的方式。仲裁法第53条规定: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二)仲裁裁决的种类

1.先行裁决。先行裁决是指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仲裁庭就已经查清的部分事实所作出的裁决。仲裁法第55条规定: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2.最终裁决。最终裁决即通常意义上的仲裁裁决,它是指仲裁庭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就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全部争议事项作出的终局性裁定。

3.缺席裁决。缺席裁决是指仲裁庭在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情况下作出的裁决。仲裁法第42条第2款规定: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4.合意裁决。合意裁决即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作出的仲裁裁决。它既包括根据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的协议而作出的仲裁裁决,也包括根据经仲裁庭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而作出的仲裁裁决。

(三)仲裁裁决书

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对仲裁纠纷案件作出裁决的法律文书。根据仲裁法第54条的规定,仲裁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如果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仲裁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四)仲裁裁决书的补正

我国仲裁法第56条规定: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据此,仲裁庭对仲裁裁决书的补正,限于三项:一是仲裁裁决书中的文字错误;二是仲裁裁决书中的计算错误;三是已经裁决但在仲裁裁决书中被遗漏的事项。补正可以由仲裁庭自行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也可以请求仲裁庭予以补正。

(五)仲裁裁决的效力

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指仲裁裁决生效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仲裁法第57条的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的效力体现在:

1.当事人不得就已经裁决的事项再行申请仲裁,也不得就此提起诉讼。

2.仲裁机构不得随意变更已生效的仲裁裁决。

3.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均不得变更仲裁裁决。

4.仲裁裁决具有执行力。 第七节 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简易程序是指在仲裁过程中,仲裁机构审理简单仲裁案件所适用的简便易行的审理程序。仲裁中的简易程序是仲裁普通程序的一种简化。

我国仲裁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简易程序,但仲裁所具有的快捷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特点,仲裁所体现出的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仲裁原则,以及仲裁法对独任仲裁员仲裁和书面审理的肯定,实质上都包含了简化仲裁程序的精神。因此,各仲裁委员会在制定仲裁规则时往往规定有简易程序。

仲裁中的简易程序与仲裁的普通程序相比,体现了如下特点:

1.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简便。在仲裁程序中适用简易程序时,是由独任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进行仲裁,即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对纠纷案件进行审理。

2.审理方式灵活。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仲裁案件,仲裁庭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按照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既可以决定只依据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材料和证据进行书面审理,也可以决定开庭审理。

3.各种期限的规定相对较短。适用简易程序时,程序中各种期限的规定相对较短。不论是提交答辩书和其他材料的期限,还是提出反请求的期限;不论是指定仲裁员的期限,还是将开庭日期通知当事人的期限,抑或作出仲裁裁决的期限,较之普通仲裁程序中的期限来说都有所缩短。

4.在简易程序中未做规定的事项,应适用仲裁规则的相关规定。

二、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

适用简易程序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一)争议标的金额在规定数额以下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往往都有对争议标的金额的要求,一般的要求是争议金额应在一定的数额以下。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是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万元,而《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是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但在特定情形下,如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争议金额不明确,则往往由仲裁庭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争议金额不明确,由仲裁委员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涉及利益的大小和范围以及其他有关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

(二)案情简单

案情简单是适用简易程序的要件之一。案情简单意味着对该纠纷易于查清事实和分清是非,即易于进行审理。因此,在仲裁实践中,有些案件虽然超过了仲裁规则所规定的适用简易程序的争议标的,但由于案情简单,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也同样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三)经双方当事人默示或者书面同意

所谓双方当事人默示同意是指双方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排除对简易程序的适用,因此,在符合仲裁规则规定的适用简易程序的标的金额时,即适用简易程序。而书面同意是指在争议金额超过仲裁规则所规定的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时,经一方当事人书面申请,在征得另一方当事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50条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凡是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万元的,或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50万元,经一方当事人书面申请并征得另一方当事人书面同意的,适用本简易程序。

三、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理

1.仲裁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后,经审查可以受理并适用简易程序的,仲裁委员会应立即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仲裁通知。被申请人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答辩书及有关证明文件,也可提出反请求。

2.双方当事人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审理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未能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指定独任仲裁员的,仲裁委员会主任应立即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

3.仲裁庭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审理案件,既可以决定只依据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材料和证据进行书面审理,也可以决定开庭审理。如果仲裁庭决定开庭审理的,仲裁庭只开庭一次。确有必要时,仲裁庭可以决定再次开庭。

4.仲裁庭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作出仲裁裁决书。 第八节 仲裁时效

一、仲裁时效的概念

我国仲裁法第74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请求仲裁的法定期间,即当事人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如果不向仲裁委员会请求仲裁,就丧失了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仲裁时效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按照法律的规定,普通仲裁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一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则不予保护。

特殊仲裁时效是指普通仲裁时效以外的特定仲裁时效。例如,合同法第129条的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 按照法律的规定。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

在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在仲裁时效进行中,因请求、承认或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引起仲裁时效期间中断。从仲裁时效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当事人有特殊情况,在仲裁时效期间没有行使权利,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延长仲裁时效期间。是否延长,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第6篇: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纠纷仲裁程序[1],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纠纷案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根据《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

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

根据《劳动法》的有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当受理。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诉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被申诉人的情况;申诉请求和事实根据;委托代理人的资格及代理权限;申斥日期等。

(2)审查受理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分管辖;申诉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符合要求;申诉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等。对申诉材料不齐备或有关情况不明确的仲裁申请书,应告知申诉人予补充。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应在7日内审批并作出决定。决定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内通知申诉人,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诉人,并告知其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决定不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申诉人。

(3)仲裁前的准备

① 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在自立案之日起7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的规定组成仲裁庭。对事实清除,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1名仲裁员独任进行。

②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

③调查取证。仲裁庭人员应认真阅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对于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提交法定部门进行,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员会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各地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互相委托调查,受委托方应当在委托方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要求期限内函告委托方仲裁委员会。

④拟定仲裁方案。仲裁庭成员应当根据调查的事实,拟定对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案。

(4)仲裁审理

①通知当事人。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4日前,将列有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汉事人。当事人接到通知后,无正当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许可自行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祈人作缺席裁决。

②先行调解。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仲裁。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受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

③开庭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听取申诉人及被诉人的答辩;仲裁员以询问方式 ,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并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的案件,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对仲裁庭作结论或需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可以宣布延期裁决。

④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仲裁庭当庭裁决的,应当在自裁决作出之晶起7日内发送裁决书;定期另行裁决的,当庭发给裁决书。⑤仲裁期限。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案;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对于请示待批、工伤鉴定当事人因故不能参加仲裁活动、以及其他妨碍仲裁办案进行的客观情况,应视为仲裁时效中止,并需报仲裁委员会审查同意。仲裁时效中止不计入仲裁办案时效内。[2]

第7篇:申请仲裁的程序:

一、仲裁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到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办理立案手续,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五份(被申请人是两个以上的,每增加一个,应增加一份):

1、仲裁申请书;

2、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被申请人是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注册登记资料、申请人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其它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4、仲裁协议;

5、其他证据材料。

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则通知申请人预交仲裁费,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应通知申请人不予立案,并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二、选择仲裁员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组成人员由当事人双方在仲裁机构聘任的仲裁员名册中选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选择仲裁员应把握三条原则:

1、选择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仲裁员;

2、避免选择符合法定回避条件的仲裁员;

3、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选出仲裁员。当事人未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有效期内选定仲裁员,仲裁机构将视为当事人自动放弃该项权利,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三、仲裁开庭前的准备

(一)研究把握仲裁规则和相应通知书。

(二)提出异议。依据仲裁法和仲裁规则的规定,当事人在进入仲裁程序后,对仲裁协议效力或者对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有异议的,应当在首次开庭前提出。仲裁案件书面审理的,应当在规定的答辩期间提出。

(三)提交证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仲裁讲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四)提出答辩或反请求。

四、开庭和裁决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申请书、答辩状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一)仲裁庭进行事实调查;

(二)双方辩论。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三)作出裁决。裁决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五、调解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调解。调解程序只有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开始,不是仲裁程序中的必经阶段。仲裁庭以下几种方法主持当事人进行调解:

1、仲裁庭同时与双方进行磋商。

2、仲裁庭分别与双方进行磋商。

3、双方自行磋商。

六、履行裁决与申请强制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裁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裁决的结果。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申请强制执行。在一方不履行或怠于履行裁决结果时,另一方当事人可就裁决结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申请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

2、申请仲裁裁定的强制执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双方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当事人中有一方是公民的为一年。

3、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当事人应当向法院提供的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和仲裁裁决书正本、裁决书送达证明、仲裁协议书或包含仲裁条款的合同书以及人民法院需要的一些其他材料。被执行人在国外的,按照国外法院的有关要求提供。

七、和解。裁决作出后,当事人本着互利互益原则仍可和解。

第8篇:劳动仲裁庭审程序

庭 审 程 序

一、宣布开庭

1、现在开庭

2、XX市XX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现在开庭审理()与()劳动人事争议一案。

二、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

1、现在宣布仲裁庭组成情况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本庭由仲裁员郭XX(独任/合议)审理,由许XX担任书记员。

三、核对当事人身份

1、现在核对当事人身份

2、请申请人说明姓名、性别、年龄、住所(身份证上的信息);请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说明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委托权限

3、请被申请人说明单位全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性别、职务;请被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说明自己的姓名、工

作单位、职务及委托权限

4、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身份有无异议?

四、宣布仲裁庭纪律

(一)宣布仲裁庭纪律:

1、仲裁庭内要保持肃静,开庭时不准随便走动,不准喧哗、鼓掌、吵闹,不得使用无线 1

电寻呼机、手机或进行其他妨碍仲裁的活动;

2、未经仲裁

庭首席仲裁员许可,不得发言、提问;

3、未经仲裁庭许可,

不得拍照、录音、录像;

4、仲裁庭内禁止吸烟;

5、当事

人双方在进行辩论中,不准用讽刺、污辱的语言攻击对方;

6、首席仲裁员根据案件情况,开庭时临时规定的其他纪律;

7、对违反仲裁庭纪律的,由首席仲裁员劝告制止,不听劝

告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训戒或责令退出仲裁庭。情节严

重构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机关予以处罚或追究其法律责任。

当事人听清楚没有?

(二)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1、当事人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在

仲裁活动中享有如下权利: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对权利,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

要求裁决的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

的权利,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被申

请人有反驳、承认申请人仲裁请求的权利。

2、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承担如下义务:

有遵守仲裁庭程序和仲裁庭纪律的义务,有如实陈述案情、

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有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的义务,

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的义务,有自觉履行发

生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决文书的义务。

当事人听清楚了吗?

(三)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一

条的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本庭组成人员与本案有利害

关系,可能影响本案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本庭组成人员回

避。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申:否

被:否

(五)仲裁庭调查

1、现在开始进行仲裁庭调查。

2、请申请人宣读仲裁申请书 。

3、询问有无补充和变更的仲裁请求?

4、请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请求进行答辩。

5、请申请人回答本庭提出的问题。

6、请被申请人回答本庭提出的问题。

(六)举证与质证:

1、现在开始举证与质证

2、根据举证规则的规定,请双方向本庭依次提交证据,

说明证据的名称、内容、证明对象。

3、请双方就对方的举证进行质证。首先请申请人进行

质证。请被申请人进行质证。

(七)仲裁庭辩论:

1、下面进行仲裁庭辩论。

2、当事人可以围绕争议的焦点,以证据为基础提出自

己的辩论意见。(注意提示焦点)请申请人先发言。请被申

请人发言。

3、双方意见本庭已经清楚,仲裁庭辩论结束。

4、双方当事人发表最后意见。

(八)调解与裁决

1、现在进行仲裁庭调解。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

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仲裁庭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现在,征询当事人意见,双方是否愿意在本庭主持下进行调解?同意调解的,说出具体调解方案。请申请人先发表意见。

3、在本庭主持下,经过调解,由于当事人未能就调解

达成一致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规定,调解不成的,由仲裁庭作出裁决。本庭将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从受理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对本案作出裁决。

(九)宣布闭庭

1、今天庭审程序已全部结束。

2、请双方当事人在闭庭后校阅庭审笔录,确定无误后

在上面签字。如有遗漏或差错,可向书记员提出补正。

3、现在闭庭。

第9篇:劳 动争议仲裁程序

(一)案件受理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经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向申诉人和被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并要求其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被诉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职工一方在三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应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用通知书或布告形式通知当事人。

(二)组成仲裁庭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一名首席仲裁员、二名仲裁员组成。简单案件,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仲裁委员会处理集体争议案件,应当组成特别仲裁庭,由三名以上仲裁员单数组成。

(三)调查取证

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和因不能取证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矛盾、无法认定的,或针对双方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中存在的疑点,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可找有关单位、知情人了解情况和收集证据,遇有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交由法定部门勘验或鉴定;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委员会委托有关部门勘验或鉴定。

(四)仲裁调解

在查明争议事实的基础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仲裁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未达成协议,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以及当事人拒绝接收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

(五)仲裁裁决

仲裁庭开庭裁决,应当在开庭的四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开庭审理时,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和被诉人的答辩,由仲裁庭进行当庭调查、主持辩论,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并再行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或不愿接受调解的,经仲裁庭合议作出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六十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十五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延长十五日。

市劳动保障争议仲裁办公室

主要职责:拟定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仲裁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各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仲裁工作;指导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调解工作;负责受理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和中央、省属企业、驻青部队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实施劳动争议仲裁庭制度;承担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负 责 人:刘林瑞

办公地址:利津路20号甲

联系电话:8382011

1其他各个区劳动部门也有相应的人员负责解答受理仲裁的

青岛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地址在市南区福州南路8号,中天恒商务大厦4楼。南临青岛海润商务酒店(即原丝绸大厦),隔福州南路对面是“青岛社会保险”大楼(新世界大厦)。如果乘车从福州路由北向南经过的话,在“香港中路”站下车。电话:0532-86010812另外还有个青岛市劳动保障争议仲裁办公

室 。它主要职责:拟定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仲裁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各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仲裁工作;指导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调解工作;负责受理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和中央、省属企业、驻青部队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争议案件;实施劳动争议仲裁庭制度;承担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负 责 人:刘林

瑞 ,办公地址:利津路20号甲 ,联系电话:0532-83820111 。

85815294

68896032

而青岛仲裁委(商事仲裁)在市政府斜对面的“福泰广场”。

837336

32劳动争议仲裁办事指南

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青岛市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受理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下列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驻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内下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

(一)市属国有、集体和国有控股企业;

(二)外商投资企业、台港澳商投资企业;

(三)中央、省和外地驻青用人单位。各区(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辖区内除上述范围以外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

携带材料:企业或职工申请劳动仲裁,应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立案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办事程序:1.申请:向窗口工作人员提交仲裁申请书。2.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告知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办理时限: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生依法应中止审理情形的,中止审理。

青岛用人单位招用应届毕业生集体户的有义务为员工落户,无权收落户费,应届本科生落户很简单,你是刚毕业的,如果解约的话还可以改派的落户的,手续也不难,需要联系80661986。

上一篇: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下一篇:述职报告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