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诗词

2022-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节:新时代的“卫生节”

端午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生活的经验足以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故称之“恶月”。于是,人们选定“重五”之日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健康。

民间又有端午节“百草皆是药”的说法。按照习俗,不少家庭习惯在端午节这一天,将一束束菖蒲、艾叶采回家,悬挂在自家门口,据说是驱邪去毒,有的人还将菖蒲、艾叶熬水洗浴。那么,用艾草煎水沐浴是否可以防治皮肤病?饮雄黄酒又有哪些功效、哪些禁忌?艾叶、菖蒲、蒲姜等植物制成香囊又为什么能养生防病?

本期《家庭医药》就为您解答上述疑问,让您今年的端午节不再普通,让上千年的端午节变身为新时代的“卫生节”!

江上龙舟争流,岸边粽叶飘香——没错,端午节又要到了。

端午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一个隆重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目。这一天,人们还会在家门前挂上艾叶、菖蒲,饮用和涂抹雄黄酒,给孩子们佩戴上用艾叶、蒲姜等植物填充的香囊。这些古人认为可以“驱邪避凶”的习俗,在现代人看来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神秘色彩。

端午正值仲夏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阶段,气温骤升,天气湿热烦闷,人们比平时更容易烦躁忧郁。然而,这却是蛇虫鼠蚁繁衍生息的好光景,就像民谣里唱的:“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五毒指的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不知道与此同时还有成千上万的有害病毒、细菌和真菌也趁着端午适宜的气候,争先恐后地繁育后代),但是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时期。身体不好,自然容易诸事不顺,所以古人把农历五月视为“恶月”,也叫“五月忌”,诸事多避忌,要禁欲、斋戒,选定五月初五,称为“恶日”,在这天用艾叶煎水沐浴,给门前挂上艾叶、菖蒲,熏苍术、白芷,饮雄黄酒,佩戴香囊,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驱邪避毒。

这些代代流传下来的习俗,真的具有驱邪避毒的神奇功效吗?到底驱的是什么邪,避的是什么毒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个一个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艾”在端午

说到艾,大家都不会陌生。如果您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一定在《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里找到过艾的倩影;如果您是一个资深美食家,一定吃过那种用艾叶和糯米做成的湖广小吃艾粑粑;如果您是一个植物学的好学生,一定知道艾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亚洲东部;如果您是一个中医养生达人,那艾条、艾绒一定是您针灸时的好朋友。艾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在古代,古人却把它奉为辟邪的宝贝,在端午一定要挂在自家门前“禳毒气”。到底小小艾草怎样“上位”在端午节上扮演重要角色呢?让我们也“穿越”一下,一探究竟。

话说在遥远的古代,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里,人们过着安详和美的日子。而这份安静,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彻底打破了。由于医疗条件的落后,面对瘟疫的肆虐横行,没见过这种疾病的村民们完全不知所措,认为被瘟疫感染的人是“中邪”或“撞鬼”,只能虔诚地祈求上天的庇护,但这些祈祷并没有丝毫打消瘟疫嚣张的气焰。渐渐地,村民们大多都病倒了。突然,有人发现,有一家人却没有被传染,而这家人因为专门种植艾,在自家的门梁上,正悬挂着一捆艾叶,院子里也常常升起燃艾生火的袅袅余烟。那时起,人们便坚信艾叶是一种驱邪避毒之物。

或许正因为如此,尽管缺乏对艾成分的认识,但不妨碍古人将其作为治病的药物,并成为传统中药传之后世。

艾又名艾蒿、艾草、冰台、灸草等,为菊科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但以湖北蕲州产者质量最佳,称为“蕲艾”。艾叶药用始载于晋代《名医别录》,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通十二经。端午正值阳气至盛的时节,无怪乎古人把具纯阳之性的艾叶作为端午应景的不二之选。艾叶具有回阳、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等功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艾主要含挥发油、黄酮、三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实验研究表明,艾的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艾叶燃烧的烟对常见的化脓性细菌、真菌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艾中分离出来的棕矢车菊素、苦艾素等,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艾叶油具有平喘、消炎的药理作用。

原来,传说中能驱邪避毒的悬挂艾叶、艾烟熏都是利用这些方法,把艾里的有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释放出来,在空气中形成天然药分子膜层,就像给人们罩上了一个消毒气幕。与此同时,这些气味会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一种对多种病原体具有杀伤力的抗体含量提高,达到抗菌、抗病毒、防止染病的作用。同样的,艾叶煎汁洗浴,也是通过浴水把艾中的有效抗菌成分溶解出来,起到预防和改善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作用。因此民间也有“端午洗艾澡,百病都赶跑”之说。

正如前面所说,端午正是有害细菌、真菌和病毒繁殖和传播的旺盛时机,具有广泛抗菌抗病毒活性的艾,确实是对抗这些坏家伙的一把利器。

>> 链 接

洗艾澡的方法:取新鲜艾适量置于锅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煮沸,15分钟后,取出艾叶,将艾叶水兑入到洗澡水中调至适宜温度,泡洗20分钟,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皮肤瘙痒。流感盛行期间,在室内,用艾烟熏30分钟,之后开窗通风,还能够有效的预防流感。

劝君慎饮雄黄酒

在古代神话中,雄黄酒是茅山道士用来克制动物修炼成精的必备之物。《白蛇传》中,白素贞就因为饮了端午节的雄黄酒而现了原形。白蛇千年的道行尚且抵不过雄黄酒,可见,在古人眼中,雄黄酒实在是对付蛇蝎毒虫的法宝。那么雄黄酒到底厉害在何处?端午节可以自制雄黄酒来饮用吗?

雄黄酒,顾名思义,就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成的药酒。雄黄是传统中药,外观黄澄澄金灿灿的,所以它还有个富贵的名字,叫做“黄金石”。别看它样子惹人喜爱,毒性可不小。中医认为它性温,味微辛,有毒,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的功效。

所以,古人们在端午这个“五毒醒,不安宁”的时节,把雄黄酒洒在屋内,或涂抹在手足,用来驱避蛇虫。那么,这样做真的好吗?雄黄酒“解毒杀虫”的功效从何而来呢?

据《中国药典》记载,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而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雄黄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是几种构象不同的砷硫化合物,它们解毒杀虫的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分化。在细胞中,有一种名叫“巯基”的基团,是诱导细胞凋亡和分化的重要因素。当它氧化或者发生交联,就会启动细胞凋亡信号,细胞就像被判了死刑,无可奈何地按着程序一步步走向死亡。而雄黄中的砷硫化合物,就是与巯基结合的“专业户”,巯基结合上了它们,于是稀里糊涂的发生了氧化或者交联,然后细胞们就稀里糊涂地走上了不归路。

由此可见,与其说雄黄“解毒”,倒不如说它“以毒攻毒”。不管是好细胞还是坏细胞,只要它遇见,就一股脑儿全杀无赦。用得好了能治病,用不好就易中毒。

其实砷的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化学形态,不同的砷化合物的毒性差异很大。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药用雄黄其二硫化二砷含量要在90%以上。二硫化二砷基本不溶于水,在胃肠道很难被吸收,理论上它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但雄黄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会发生光化和氧化反应,部分二硫化二砷就可能转化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雄黄若受热,转化成砒霜的量就更大。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可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会强烈刺激胃肠黏膜,使黏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因此,不管是涂抹雄黄酒,外用它来治疗蛇虫咬伤和恶疮,还是内服微量雄黄治疗癌症和白血病,都必须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如果雄黄的纯度较高,少量饮用雄黄酒是不会发生中毒现象的。但雄黄容易在体内蓄积,长期或大量服用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的危险。所以端午节还是少饮或不饮雄黄酒为妙。至于用雄黄酒喷洒于房屋内外进行消毒杀菌防虫,还是可以的。

端午节就要到了,请大家记住,雄黄酒一定不能自制,更不能擅自饮用!

暗香浮动养身好,选购禁忌要记牢

在所有端午节的习俗中,制作和佩戴芬芳的香囊也许算得上最文艺最具美感的一项了。香囊也叫香包或香袋,古人以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或淡雅或艳丽的传统图饰,内装具有浓烈芳香的中草药粉末,缝制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小绣囊,用以提神驱虫。

香囊凭借它美丽的外表和芬芳的气味,古往今来都为文人雅士所垂爱。传说唐玄宗在马嵬坡下牺牲了杨贵妃的性命,贵妃的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凉,唐玄宗悄悄派人去探寻贵妃尸骨,只找到了她生前随身携带的香囊,玄宗睹物思人,不禁老泪纵横。而在《红楼梦》中,林妹妹也巧手为宝玉缝制过香囊,每一缕芬芳都饱含着她的情思。

近年来,每逢端午时节,市场上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香囊让人目不暇接,这样充满浓郁中国风的小香囊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也非常有面子。那么,这香囊的里子又是什么呢?传统端午节香囊里的中药,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艾叶和雄黄,往往还有菖蒲、白芷、藿香、薄荷等。它们各自又有什么奥秘呢?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菖蒲 菖蒲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具有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菖蒲的挥发油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和开窍醒脑的“双重调节”作用——你兴奋过了头时,它能让你安静下来;你昏昏欲睡时,它能让你清醒起来。除了放在香囊中,菖蒲还常常被人们同艾叶一起悬挂在门口。

白芷 中药白芷是伞形科的几种植物的根。它还有一个名字 “香棒”,它的芬芳由此可见一斑,奠定了它在香囊中的一席之地。它的香味也大都来自它的挥发油,包括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此外,它还含有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这些物质使之具有解热、镇静和抗炎的作用。中医则认为它是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

藿香 “藿香正气水”的独特味道一定让喝过的人印象深刻,有人开玩笑说:“藿香正气水的味道就像人生的味道——什么味道都有。”这种味道很大程度就拜藿香所赐。中药藿香是唇形科的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同样的,藿香也含有大量挥发油,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常被用来治疗夏令感冒,暑湿呕吐等。

此外,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香囊的内容物也不尽相同。除以上几种药物以外,香囊内还常装有苍术、细辛、丁香、川芎、山奈、朱砂、雄黄、麝香、苏合香、冰片、辛夷等中药,这些药物多含有挥发油,具有芳香化湿、开窍醒神、辟秽驱虫等功效。如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芳香辟秽;细辛芳香透达,散风化湿,通鼻窍;丁香芳香理气,温中降逆;麝香开窍醒神(编者注:麝为保护动物,现已不许采麝香,只能用代用品,所以现在的香囊是不含麝香的),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苏合香开窃,辟秽,止痛;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通过对传统香囊配方的研究发现,这些芳香性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可有效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因此佩戴香囊是一种用来防治春、夏季流行病的好方法,同时还具有预防蚊虫叮咬的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香囊都适宜佩戴,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佩戴香囊。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利用劣质香水填充物来代替中药作为香囊的内容物,人们长期佩戴这类以假充真的香囊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因此,若要购买香囊应去正规药店,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切勿贪小便宜而购买成分不明的香囊。另外,正规香囊中的中药多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孕妇和体质虚弱的人是不适宜佩戴的。

结 语

端午习俗中与保健相关的习俗还有许多。除了上述的洗艾澡、饮雄黄酒、佩香囊以及众所周知的划龙舟、吃粽子外,还有“插艾叶挂菖蒲”,就是在端午节时,家家都要洒扫庭除,同时将菖蒲、艾叶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借助菖蒲、艾叶的芳香之气来驱邪避毒。

再有就是“采百草”。俗话说端午百草都是药,民间除了在这一天采艾叶、菖蒲外,还采龙胆草、朱砂根、丹参、车前草、商陆、天南星、半夏、七叶一枝花、五味子、葛根等多种草药。在广西靖西县县城,端午这一天还开药市,农民从四面八方将新采的药拿到市场出售,是很有民族特色的习俗。中医认为,初夏时节,植物繁盛,容易辨识采集,同时这天采集的草药药力最强,疗效最佳。后来,五月采药的习俗被人们固定在五月初五端午这天了。另外,我国北方地区在端午节时还流行一种“走百病”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早早起床,走出家门,到野外或树林中散步游玩,据说这样能走掉百病。

这些老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不仅给端午节增添了情趣,更是中国人民丰富的生活经验沉淀下来的养身防病的诀窍,蕴含着深厚的养生之道。然而,传统的不代表绝对正确,天然的也并非绝对安全,这些习俗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科学和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因素。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些习俗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加以选择和继承,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此外,虽然艾叶和香囊具有驱虫防病之功,但并不是预防疾病的万金油。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养生防病的必由之路。

作者:本刊编辑部

第2篇:解读端午节饮食文化中的健康密码

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季节,蚊蝇孳生,百虫活跃,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所以在古代,端午节也是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卫生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比如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五加酒……几乎每个习俗里都可以找到健康根源。”,下面我们就解读一下端午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健康密码。

端午美食之粽子:开胃健脾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习俗。

传统粽子的主料为糯米和苇叶。按“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而苇叶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苇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据了解,端午节后,气候一下子变得潮热难耐,人们普遍会有“浮火”,食欲不佳,此时吃粽子,是适应时节的需求,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端午美食之艾糕:健脾利湿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中国自古就有端午“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

端午美食之咸鸭蛋:滋阴清肺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外还要避五毒,即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吓跑了,也就是吃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咸鸭蛋、龙虾、雄黄酒。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咸鸭蛋在内。

特别提醒,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夏季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同时,咸鸭蛋还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盐分的缺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

端午节之雄黄酒:杀菌解毒

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彩带中医师提醒,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遇热极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即使小剂量服用, 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所以,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雄黄酒。

端午节之五加酒:祛湿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也是民间的习俗之一。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古人称农历5月为“毒月”,五月初五则被称为“毒日”,这是因为农历五月天气渐热,空气中的湿热、温毒之气郁蒸,易滋生蚊虫,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大量繁殖。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全民族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美好节日。在我国,艾蒿、香包、雄黄酒被称为“端午三友”。按照传统习俗,在端午节,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以表达保持健康体魄的美好愿望。现在的端午节,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摒弃,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很多养生学问,下面就为你介绍端午习俗中的养生奥秘。

“端午三友”之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有的用艾叶、菖蒲烧水洗澡,并喷洒在房前屋后。

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常用来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五月艾的药效最佳。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含有的桉油精,具有很强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插艾草、菖蒲来消毒,可谓事半功倍。其中,熏艾草的消毒功效更大。

现代人已经很少在家门口挂艾叶、菖蒲等草本植物。对这个问题,专家说,可以采取烟熏和喷气雾剂的方法来解决。普通家庭可以选择在端午前后把门窗紧闭,然后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这样可起到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到商店购买杀虫驱蚊的气雾剂来达到灭害虫的目的。

“端午三友”之雄黄酒——杀虫解毒

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有医生表示,喝雄黄酒不仅不能驱邪、解毒,反而会引发中毒症状。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遇热极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有剧毒,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会致人死亡。

与其喝雄黄酒来解毒,还不如直接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和长包长疖、生痱子的地方更有效。涂洒雄黄酒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端午三友”之香囊——散风驱寒

“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的民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在端午时节,随身携带一个香囊,就好像是带着一个作用非凡的“空气净化器”。

健康吃法一、糖尿病人忌食粽子

很多人喜欢吃五花肉做的肉粽。专家指出,肉粽虽然蛋白含量高,却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应避免食用,可选择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应避免食用。胃肠有病的人也不建议吃粽子,因为粽子不易消化,尤其吃了油腻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也应当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选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专家还指出,糯米温中补气,适合脾胃有病的人吃,把糯米煮粥趁热喝确实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如果再加上大量动物油脂,更不是人人能够承受。另外,粽子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量,避免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

健康吃法二、粽子最宜趁热吃

专家还提醒,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反复加热。因此最好自己动手制作,吃刚包好的热粽子。包粽子时要注意,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颜色发暗是正常的。不要选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安全性没有保障。

在保留上,粽子可以放在冷冻柜里速冻后长期保存,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炉化冻。存放时最好分成一次吃完的小包,用塑料袋包严实,和其他肉类等生食品分开放,避免交叉污染。

健康吃法三、吃粽子每餐别超50克(1至2个),千万别配冷饮吃

医生提醒,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质,黏度高、不易消化。因此在做粽子时,加上一些杂粮米或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可减少肠胃负担。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能帮助消化。吃粽子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但不能配冷饮,因为那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健康吃法四、喝热红茶解腻

粽子因为多油,多吃容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会容易让人感觉到腻,食滞。东莞凯悦酒店大厨陈师傅介绍,热的红茶有去油腻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陈师傅介绍,吃粽子的时候拿红茶来配就可以了。红茶不需要特别指定哪一种,但是一定要是热的,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解腻作用。

同时,陈师傅还特别介绍,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健康吃法五、莞香茶叶助消化

除了一般的红茶,一种东莞土生土长的茶叶也利于人们在吃粽子时品尝,可以起到助消化去暑的作用。这种莞香茶叶更像一种中药,是东莞老中医刘石坚推荐的一款茶叶。

刘石坚介绍,这种莞香茶叶是大岭山上一种野生的小灌木,一米多高,叶子摘下来后晒干,再加工就成了茶叶,有解暑、清热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的时候配上它,有助于消化。

茶叶放进水里泡开后,有着淡淡的黄色,拿近来闻,有一种带点酸带点甜的山楂味道,有一种提神的感觉,喝进口里,淡淡的,刚好冲淡粽子的味道。花园粥城黎平介绍,这种茶叶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喝了,它满山遍野地长在大岭山的山上,许多人会把它砍回来当柴烧,而一些人则会拿来泡茶喝,在盛夏的时候可起到解暑助消化的作用。

健康吃法六、吃粽子配炼奶

东莞的枧水粽外皮清淡无味,许多人喜欢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过东莞的蓝小姐告诉记者,她喜欢用炼奶来配粽子吃。把粽子切成块后,蘸上炼奶,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

蓝小姐说,粽子要选用枧水粽,如果选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让人感觉到腻。蓝小姐说,这种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式的餐点,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是她吃粽子时最喜欢的。

健康吃法七、蛋皮煎粽块

外面一层是薄薄的蛋皮,里面则是切成块的粽子,咬下去外面香脆,里面酥软,而且有着浓浓的粽子香味,这样的粽子像一道点心,更像一道菜。

南城的刘先生介绍,可以把粽子做成一道菜式,大家一起分着吃,每人一块,在品尝粽子的美味的同时,也不容易感觉到油腻。这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粽子切成块,然后在锅里摊开蛋皮煎好,把粽子放进去,包起来一起煎,这样就可以达到外脆内软的效果了,这样的粽子放在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第3篇:让端午节文化遗产灿烂辉煌

端午,今又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民族特色鲜明的夏季节日。也是我国各民族及海外华人、华侨,甚至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普遍认同,世代遵循的纪念性节日。

两千多年来,久远的历史,淳厚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民族意蕴,使端午节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跨越了民族文化和地域的层层差异,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能接受的传统节日文化。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被称为中华民族最具有影响的三大传统节日。应该说,这三大节日是我们生为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节日。

端午节的节庆时间一般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有的民族和地区将五月初五前后的几天都做为端午节庆时间。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门前悬挂艾蒿、菖蒲,配带符图,吃粽子、饮药酒、赛龙舟、划龙船、郊远踏青、登高、姻亲往来等等,丰富节日内容。

当历史的时光流逝到文明时代之后,端午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增删、不断的接纳新的时代人们信仰与理想,以及由此产生的言行、仪式。比如,祭祀悼念屈原,把人民对这位忧国忧民的楚臣,著名诗人的敬仰与思念,融入到节日之中,同时又借助屈原的巨大文化感召力,强化了端午节的影响力。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中描素很清楚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诗人以端午习俗源于纪念屈原这一传说写起,笔锋一转,直接以叩问历史、反思人生的妙句妙句“堪笑楚江空渺渺”,一腔无奈与不乐之情强烈的迸发出来,为忠臣蒙受的冤屈提出尖锐批判。

我们看到,端午的民俗有着明显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化轨迹。当代的端午节,出现了一些需要讨论的现象:比如端午节俗的城乡差异;受西方节日冲击所呈现的变化;受市场经济影响出现的现象等等。一般而言,乡村保持的端午节风俗相对完整,传统风貌也多一些。但在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则相对零散。乡村的节俗更多的人情情理的贯注,而城市的节俗往往成为公众性的一次促销。乡村社会的文化背景是强大的节俗动力,尽管渗透商业文化观念,但是习俗形成与节日氛围还是以乡村农业社会浓郁的风土人情为主,而城市节俗所传承的是端午节较为表面化,往往从商业文化的角度给予塑造、参与、利用。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差异客观上加速了端午节的演变,削弱了端午节的普遍性、整体性的传承。

文化的角度给予塑造、参与、利用。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差异客观上加速了端午节的演变,削弱了端午节的普遍性、整体性的传承。

我们也应警惕的看到,随着大众传播力量的增强,电视的普遍,网络的覆盖,人口流动频繁,国际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延伸,全球化的观念正逐渐转变为现实,西方社会的习俗与节日,由于渗透了个体自由理想与成熟的商业模式,借助于大众传媒全面影响着我国社会,尤其影响着以城镇青少年为主体的人们的观念与习俗。我们的端午节俗,在这西化风潮中,大受冲击,节日的商业化和一定程度的“洋化”,节日的行为习俗增强,节日的观念为抽象,端午的独特性被浅俗化,文化个性逐步消失,甚至变成一种商业的时间形成,成为一种人们自由狂欢的变形情绪,成为一个商家喧嚣推广产品的借口,甚至有人也主张端午也搞“黄金周”,节日文化的民族意义正在消解,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创造性被抹平。甚至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端午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差点丢掉,被人拿走。

我们呼吁国人起来保护我们的历史非文化物质遗产——端午节。提高挖掘端午节俗物质文化载体的意义;丰富端午行为文化的娱乐方式,深入体现节俗精神文化的内涵;融入凸显个体价值活动;更要督促政府把端午节设定为法定节日。把端午节俗充分融入到当代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中,使之成为当代生活的一种重要节日。让端午节文化遗产更加辉煌灿烂。

第4篇:端午节的诗词佳句集锦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竞渡诗

唐代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端午感兴 宋 宋

乙卯重五诗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 杜甫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同州端午

端午日

唐 殷

惜别行,送向卿进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 文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浣溪沙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 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 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 苏轼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宋苏轼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第5篇: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名句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 巴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 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 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 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 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 罗袜凌波呈水嬉。典终人散空愁暮, 招屈亨前水东注。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五月五日

(北宋)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贺新郎(端午)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 彩衣扇, 午风清暑儿女纷纷结束, 时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大逢场慵作戏, 任白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 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 既纫兰佩又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 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 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 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 吊今古。

第6篇:2021描写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因此很多的文人墨客为端午留下了很多的诗篇,你都知道那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描写端午节的诗词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1

逢春记

楚风梳醒庭前柳,暖雨弄香垄上花。

旧燕津梁鸣正月,新鸿画舫恋茶家。

少东妙手煮陈酒,陌客清襟品鲜腊。

又是一年芳草渡,且听春语述铅华。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永遇乐端午

宋晁补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2

1.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有关粽子的诗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诗词有关粽子的诗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诗词。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

1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3.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18.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9.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3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4

花心动 宋 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贺新郎 宋 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 唐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5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 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 苏轼

银塘朱槛曲尘波。

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宋 苏轼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 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 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 宋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 宋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第7篇:2016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诗词朗诵会主持词

2016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诗词朗诵会主持词

开幕词

舞一柄长剑拨开乌云,撷一缕长风直上昆仑,吟一部《风骚》感天动地,留一脉诗章千古传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诗人、文艺理论家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五月的风,像路旁的玉兰花散发着芳香。五月的风,像浪漫的彩碟煸动着诗歌的翅膀。沐浴清风,穿过花香,踏着歌声,您来到来到端午诗会的现场,对您的到来我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五月,屈原走了,走进汨罗的波涛,走进无边的苍凉。天旋日转,沧海桑田,而屈原的伟大精神和诗歌余韵,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同光。

屈原走了,他的诗魂却成为中国诗歌之梦想,成为盛产诗歌的沃土,成为华夏诗人的向往。

年年岁岁端午好,万方朝圣向屈原。旭日蓝天开新宇,青山绿水壮诗魂。我们的节日——端午2016年xx市端午诗词朗诵会拉开序幕,首先向您介绍出席本次诗会的领导和嘉宾,今天出席诗词朗诵会的领导有:(省略)

我们的节日端午——xx市2016年端午诗词朗诵会现在开始:

闭幕词:

吟着“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我们从《离骚》中一路走来,朋友们一路经历了汉韵唐风,宋词元曲,我们徜徉在诗的国度,期许着与诗的承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时此刻,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看到了中国的诗祖屈原,他衣袂飘飘,深情吟哦,与我们浔州诗人的篇章交相辉映,成就浔州诗章之壮丽。

时逢端阳五月天,炎黄后辈思屈原。离骚九歌贯千古,傲骨诗风越万年。路漫漫兮求索远,水潺潺兮梦魂牵。今朝吾辈过端午,吟诗抒怀奋扬鞭。敬奉贤人铸传统,见贤思齐美德扬。春风又绿浔江岸,民族精神万代传。

纪念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我们的节日.端午2016年xx市端午诗词吟诵会到此结束。

祝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端午节快乐!

第8篇:端午节诗词精选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谚语】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第9篇:端午节朗诵诗词

端午节诗歌朗诵会

1、《橘颂》

《橘颂》是屈原写的第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橘”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我给大家朗诵的是《橘颂》的白话文版。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啊。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啊。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啊。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啊。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啊。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啊。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啊。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啊。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啊。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啊。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啊。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啊。

2、组诗《粽子》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元稹)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姚合) “时于粽里见杨梅”(苏轼)

“门楣束艾作神人,团粽盘中节物新”(陆游)。

4、《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5、《漂给屈原》 作者:余光中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哀丽的水鬼啊你的漂魂。 从上游追你到下游那鼓声, 从上个端午到下个端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 冤缠荇藻怎洗涤得清? 千年的水鬼惟你成江神, 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6、《屈原之魂》 远古那夜,天如泼墨。

你一身飘逸长袍溶入天地,凌乱长发任淫风撕扯,奈何尔也!

昂首向苍穹,一声长兮划破天际。倏然,雷雨滂沱,闪电似剑,天公动容。 你伫立江畔,愤然高歌,让庸昏君王龙椅震颤。《离骚》词咏,字字含泪;《天问》诗篇,句句渗血。

猝然,你飞身一跃,化成一道弧形光芒刺入江中,汩罗江水瞬间咆哮逼岸…… 待风平浪静,江面已飘起带红颜雾云。人们都说,那你血色的灵魂。

沧桑多少年,你孤独的灵魂常栖江中,眺望两岸,你保佑着善良的百姓安居乐业。 你的祭日,人们将感激与思念掺入糯米,用清香竹叶包起,细细文火煮熟后投入江中。尝尝吧,今年又是一个丰收景。

龙舟争竞,喧闹一片,都是为了陪伴你。在寂寥的江中你还悲凉吗?

亦何须招魂招亡魂归去, 你流浪的诗族诗裔, 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上一篇:商标转让协议书下一篇:坚毅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