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重要意义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重要意义(精选7篇)

端午节的重要意义 篇1

中国的节日往往有其历史渊源,当然也被人们赋予一定的传统意义,端午节尤其如此。具有浪漫情怀和忧国之心的屈原一定未能想到,他往汨罗江的纵身一投,激起的不只是湖水的浪花,更是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这种涟漪的既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固有的爱国情思,也寄托了这个民族的每个构成细胞——家庭,对和睦安康的渴望。

民族是锤,历史是鼓,爱国是音,这就是端午节的意义。中华民族是个讲究大一统的,所谓‘分久必和、和久必分’不过说的是民族和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分是旁支末节,统是主杆;分是暂时现象,统是终极目标。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之间几千年来不断交融,种族的血脉和文化的血脉都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任何人想人为地割裂这种民族之间的联系,都是往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民族的伤口上撒盐,那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在积贫积弱的晚清时代都不能做到的事情,想在以后做到,必定是抽刀断水、痴人说梦而已。国家必将统一,民族终会复兴,这是端午节隐含的大我。

节日是锤,家庭是鼓,和睦是音,这也是端午节的意义。节日有时不过是一个载体,人们借此来表达家人之间的亲情,来享受家庭的和睦。中国人是重视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那种淡淡的亲情,看似松散,实则绵延久长。这里不妨把中国人的各种“爱情”排个坐次,权当一笑吧。就我看来,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母子之爱和父子之爱当为首位,母子之爱是最无私的、令人刻骨铭心的爱,父对子的爱看似漫不经心,却也博大深远,它们都隐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孩子对父母的爱应稍逊之,这是一种隐含着“报恩、炫耀、依恋和怀念”等多种情愫的综合的情感,这种爱也多是无私和迥远的,但生存的压力往往使其无私的程度要差些,不过怀念的情思却把这种爱在时间上延续的更久。这让我回想起我已故去四年的老父亲,他曾经多次在我们这些子女面前回忆起我奶奶,因此在我脑海里总能自动浮现出我奶奶的形象,而我奶奶在我出生的几年前就已经去世,距今快有半个世纪了。可以猜测,中国“百事孝为先”的文化传统强化了这种由下至上的“反哺”之爱。男女间的异性之爱应该是起伏最大的激情之爱,有时动人心扉,有时伤心彻骨,其位次当然也不能妄加评定。当这种爱如果能被转化为亲人间的和睦之爱,“执子之手,携手至老”就是一幅美好的画卷了。不过如果不能如此,恋人之间也不必“剑拔弩张、冷眼怒视”,毕竟宽容的力量是无穷的,时代在进步。至于兄弟姐妹间的爱,有时能被利益等因素冲刷得一干二净,这涉及做人、胸襟等等了。显然,家庭的淡淡亲情中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和谐为美,这符合中国道家的传统理念,端午节当然也包含类似家庭和睦的小我。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不管其中的大我还是小我,都是指我们民族自己的。期盼我们民族中的每个家庭都和睦幸福!祝愿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这就是我们现在仍然过端午节这个古老节日的意义。

司广树

端午节的重要意义 篇2

一.现状

1. 人为思想的束缚 (1) 社会的忽略。升学率、上线率成为学校的名片,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渊博的知识和不凡的谈吐不再是人们评价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了。课外读物良莠混杂, 课外阅读未必“开卷有益”;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2) 家长的认识不足。许多家长都渴望子女成才, 着眼点一般都放在见效比较快的数理化上, 而忽视了对语文, 尤其是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当看到孩子在课余拿起课外读物时, 总是大肆阻挠, 更别说让其掏腰包给孩子买书、订书了。 (3) 教师教育观念的滞后。开展课外阅读是一项重在提高学生素质发展自读能力的教学措施。但大多数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 轻视课外阅读, 大量的专题训练霸占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

(4)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厚。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影响, 学生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消遣性等错误认识, 有的是蜻蜓点水, 聊胜于无;有的是花拳绣腿, 流于形式;有的是信马由缰, 漫无目的;还有的是虎头蛇尾, 不了了之。缺乏相应的督促与激励, 学生容易浅尝辄止。

二.措施

1. 兴趣是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 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中学生年龄增大, 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欲了解社会, 关心天下事, 要求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 开始人生的烦闷, 欲寻求解脱, 愉悦自我心情, 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 涵养气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多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因此, 教师的推介引导, 特别是语文教师语文课堂的影响感染, 会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教师的责任绝不仅仅是教会课本, 更应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作用, 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堂引向课外。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意志、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极其有效的方法。

2. 积累是保障。

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 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过程, 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 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 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 应做好读书笔记, 把好词佳句, 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 注明出自哪一本书。日积月累, 会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3. 方法是关键。

教师要尽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 制定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 推荐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授其阅读方法, 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应该把开展课外阅读, 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思考

1.课外阅读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好处, 明白多读书可以使人“知书达理”, 学生通过有目的的阅读, 通过自主和探究的方式学习、研讨各种文化形态, 进行审慎的文化反思和富有创意的文化建设, 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敏锐而深刻的思维, 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 形成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深切洞察和理解。

2.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形成了其新鲜的、开放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观。而且在多元文化共场、碰撞、交融的语境下, 对其要义加以梳理、探究与整合, 将有益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农机补贴的重要意义 篇3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农村经济;强农惠农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68-1

农机具购置补贴,又称农机购置补贴,是指国家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具给予的补贴,目的是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1 有效的保障了粮食增产

农机购置补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高产增产,使农机事业领域及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既稳定了粮食的播种面积又提高了粮食的单位产量,大大缩减了农忙时耕种的时间,确保了农民获得高质量的出苗率,为秋后的收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朋友提供创业契机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使农民和机械大户之间实现了双赢,共同致富,有的在家搞副业;有的出门赚外快,大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彻底脱离了贫穷,各方面的生活都得到改善。

农机购置补贴在农村大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使农机大户和专业化合作组织都有了明显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扩大。农民和机械大户之间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搭上了奔小康的快车。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政策的施行,推动了农业由规模化向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方面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落后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跨时代转变。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项政策对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4 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以及优秀的合作组织和致富楷模

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合作组织和农村机械合作组织,其中有一大批懂科学、会科学、用科学、有文化、有修养内涵、有经营理念的新时代农民、技术能手、致富能手与新时代标兵与楷模,他们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帮扶下,家庭贫困农民又看到了致富的曙光,他们有机会购置自己的农机具,从春耕到施肥、撒农药,到最后秋收和整地,实现了农业机械一条龙作业,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收入。

5 其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高农村环保方面也起到了大大地促进作用。大型多功能机械,对农村的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进行了环保处理:比如将玉米、大豆、水稻秸秆碾碎直接深埋在地里,有效地保存了土壤的肥效和减少了水分的流失,既增加了肥效和土质又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既使生产过程更环保又使产出的粮食绿色。同时,各种作物秸秆粉碎后成为牛、马、羊等养殖业的饲料。此外,大众型农业机械也可代替一些电力设备,粉碎五谷杂粮,既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又解决了一些用电问题。

6 结语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还体现了他们服务于民的高度责任感。此项政策有力地调动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自发性和自愿性;有力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及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地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各项协调能力;有力地振兴了农机事业的发展,激活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民的消费,拓宽了农机服务领域并使相关产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宝文.农机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J]. 中国农村科技. 2007(08).

[2] 张睿,高焕文.我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J]. 农机化研究. 2008(08).

[3] 陈林兴,方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 农机化研究. 2011(08).

[4] 宋元荣.关于山西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思考[J]. 当代农机. 2011(08).

[5] 王桂秋.论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9(03).

[6] 王成水.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J]. 湖北农机化. 2006(04).

[7] 惠凤玲,周萍,戚国富.加快农机化进程 提高农业效益[J]. 吉林农业. 2008(07).

[8] 程勇,朱桂芝.无为县农机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南方农机. 2008(03).

作者简介:塔伟,女,汉族,吉林九台人。九台市营城街道办事处利民社区助理工程师。

网络出版时间:2013-12-17 16:23:00

端午节福利礼品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篇4

距离今年的端午节越来越近了...这时候,企业都会为自己的员工送上一份节日的福利礼品。虽然这份礼品可能很便宜,但是它却代表着企业领导对于自己员工的关怀之情,所以一份小小的节日福利礼品,在重要的节日的日子里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温暖员工的一片心,增加企业的团结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更加尽心的服务于企业或者企业的客户。

现在端午节就要到了,公司都在考虑给员工发送什么样的福利礼品,福利礼品很可能就是一份一百元左右的氨康源氨基酸营养品或者一张一百元的购物卡,但是他们的意义却是远大于这些福利礼品本身的价值的。因为这些小小的礼品代表了企业对员工的一份关怀之情。很多企业都会希望自己的员工热爱企业,认同企业文化,同时让员工也感受到企业对于他们的关怀之情,而不仅仅只是让他们为企业付出,为企业服务。记得有很多企业经常的给自己的员工发一些小日用品,一块小肥皂,一小包洗发水,一袋洗衣粉等等,有时正是这些小小的关怀而让员工的幸福感倍增,快乐感大大增长。也正是这样,员工才能更加尽心尽力的服务于企业,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大大增加,即

使在这家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是对企业不离不弃,尽心尽力的为企业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整个公司的人团结起来的力量确实巨大的,也正是这些人的不离不弃才是企业最终摆脱困境,蓬勃发展起来。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传统的节日,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国家对此也都非常的重视,因为他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也有很多很多,每到端午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赛龙舟,吃粽子,这也是大家最为高兴的时刻。而企业的员工福利礼品也让大家在合家团圆的同时,感受到公司带给自己的温暖。

员工福利礼品虽然很简单朴素,但是它所代表的情感因素却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无论是中企甚至是在中国的外企也会给自己的员工送上一份端午福利礼品,一份节日问候。中国有句古语就是礼轻情谊重,而端午的福利礼品更是如此。

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 篇5

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交往,人际交往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运用语言等人类所特有的符号系统和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即人际沟通。人际沟通还在人际关系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和条件,人际关系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人际沟通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才能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了解,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人际沟通是人们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通过信息沟通,我们了解周围的许多情况,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及时调整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目标得以实现。

其次,人际沟通具有心理保健功能,即它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能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人际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赖以同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保证了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如果沟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人际间的沟通对于个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行为。

最后,人际沟通还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它提供了人们身心发展所必需的信息资源。通过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等,为个体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性刺激,从而保证了个体社会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与他人沟通的范围日益广阔,接受各种社会思想,形成一定的道德体系,逐渐完成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生发展课题,社会意识由低级向高级迈进,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武广高铁的重要意义 篇6

一、中国高铁走出来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含义, 就是所谓的创新, 所谓的具有知识产权是一个什么样的含义。按照国际上通行的理解就是一个产品有它的核心技术, 有它的技术保护。你引进这门技术之后, 你是完全使用这门技术, 还是在他的技术上面加以创新?这就要看你自我创新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含量多少而定了。一般说来在它的基础上你自己的技术含量有15%以上的发展和创新你就获得了新的知识产权。住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因为自然界没有车轮, 你造一个车轮子出来, 我们就说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所以第一个造出车轮的人是发明。但是, 但第二个人在镂空车轮, 使得车轮轻便很多, 它就是一个新的知识产权;我们在车轮上搭一个铁皮使它更耐用了又是一个新的技术;我们把它换成胶皮让它更有弹性又是一个技术;我把这个胶皮搞成纹路使它的抓地性能更好又是一个新的技术。

我国在吸引各国高铁的先进技术的前提下, 努力的在这个各国先进技术平台上面研发自己的系统技术集成平台, 然后在这些基础上面去创新, 建立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动车组是在我国在第六次大提速的时候引进的, 但是我们并不是照搬他人的技术, 我国使用的动车组通过自我创新获得了至少是26项自主知识产权。到了京津城际建成以后, 包括其他的几条合武、石太专线建成以后, 铁道部目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的知识产权专项目前已经批复的超过了900项, 2008年6月份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签订了一个《中国铁路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武广这一条高速铁路, 铁道部向国家专利局申报的知识产权保护项目是926项。

二、缓解武广段的运输压力, 扩大运能

京广线是纵贯我国南北的交通的大动脉, 也是我国的经济大动脉!其中武广段又是我国铁路运输最繁忙的区段之一, 武广高铁的运通开营, 对缓解京广武汉到广州这段的运输矛盾, 扩大京广大动脉和全国的铁路网整体运输能力, 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铁路部门分析, 武广段历来是我国铁路最繁忙的干线之一, 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 运输组织缺乏必要的机动性, 尤其是春运期间, 广州地区的运输能力就极度紧张, 成为京广的运输“瓶颈”, 一旦出现一点问题, 就是牵一发动全身, 影响整个中国的重大事件!武广段的客流和物流是整个中国地区最繁重的!武广在2010年的货运缺口预计达到了4460万吨, 同时武汉至广州的客运量近几年也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2009年春运, 武汉到广州的各大车站共发送旅客2876万人次, 再次刷新了历史的新高, 中部70%的货流又是通过这一线路转到香港出口海外。

武广高铁的运营, 很大程度上缓解京广线上武广段的运输压力, 会分流很大的一部分客流, 尤其是在春运期间, 会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一票难求的局面!同时武广高铁是一条客运专线, 于京广线不同的是武广高铁只运送旅客, 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行, 这将大幅的释放京广线的运输能力, 有效的解决货运能力紧张的状况, 更大限度的满足重点物质的运输, 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的作用!

三、武广高铁重要的经济意义

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武广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 纵贯湖北、湖南、广东三省, 沿线大、中、小城市密布, 这些省市占全国GDP比重很大, 尤其是广东省的GDP约占全国1/8。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后, 所带来的高铁效应将更为显著, 不仅会大大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而且可以使华中与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对于珠江三角洲经济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资金密集型现代工业转化, “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经济结构互补, 促进鄂湘粤及周边地区的合作,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武广高铁串起武汉、长沙和广州三点。以三点为圆心、以一小时为半径画圆, 三个圆分别是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圈和珠三角经济区。以武广高铁为轴, 一个独一无二的“黄金走廊”正在形成。

武广客运专线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里程碑, 这还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数年内, 规模庞大的“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将成型, 中国的经济版图也将由此改变。

结语

武广高铁的运营给我国带来了技术上的一次创新实践, 从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 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 武广高铁对于我国的运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释放了京广线的运能, 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同时, 武广高铁的运营, 使得我国的经济开始由沿海向中部地区转移, 这是一次重要的工业转移过程, 在这次转移过程中, 政府要积极引导, 把握这一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会。在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的同时, 发展中部经济, 实现经济的全区域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武广高铁的运营给我国的自主创新、经济和铁路运输能力的带来的重要影响。

重新认识身教的重要意义 篇7

关键词:身教 言传 职业教育

2013年,两则校园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一是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烟台大学餐厅保洁员吃学生剩饭,提醒学生节约粮食”的新闻报道。(2013年11月19日人民网)第二则是21日在人民网上出现了一则“湖南5名学生被老师罚吃垃圾,因未及时清理卫生”的报道。(2013年11月21日人民网)“吃剩饭”本不是什么稀奇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反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地点特殊。这事发生在大学食堂,发生在公共空间里,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其二,身份特殊。保洁员是学校食堂雇员,与学生没有私人关系(在中国,每一位做父母的恐怕都吃过自己子女的剩饭。)。保洁是其本职工作,“吃剩饭”属分外行为。其三,时间特殊。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倡节约,推行“光盘行动”,但奢靡浪费现象仍屡禁不止。其四,效果明显。在新闻媒体的后续报道中也提到广大同学都深受感动,纷纷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光盘行动”中去。烟台其它高校餐厅、单位食堂、酒店等也纷纷响应,全市餐饮行业都掀起了节俭之风。第二件事则因老师的行为与其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人震惊!

第一件事无疑是在传递正能量,对扭转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第二件事当然是负面典型,据说当事老师极其后悔,表示要“深刻反省”。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却都让人揪心,发人深思。“保洁员坚无声的行动和个别老师“残暴”的行为及其教育效果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他们用最朴实、最直白的方式为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课。我们整个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反思并重新认识言传与身教的关系:知易行难,要言传,更需要身教,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身教的重要意义。

第一,身教是言传的来源和基础。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概括了古今中外教育的两个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言传,是指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就是用行动来示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总的说来,就是强调教育者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教育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别人,感染别人,启发别人。当然,言传身教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教育学生,同时还包含很多方面,例如父母教育子女,长辈教导晚辈,上级训诫下属等等。

言传的道理来自我们前辈的生活实践,来自于他们一次次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升华。这些经验教训往往具有真理性,例如游牧部落代代相传的狩猎本领,农业社会的耕作技巧等等。一般说来,言传的内容包括思想、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都是在对前人行为不断的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逐渐成为行为规范和法则,“言传”给后人。由此不难看出,“言传”是来源于“身教”的,是“身教”经验的的升华和概括。

我们说言传来源于身教还有另一层意思,也就是经过亲身经历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言传中才能更鲜活生动,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言传的教育效果才会更明显、更强烈。古语所说“名师出高徒”便是极好的例子。

第二,言传接受身教的检验。

言传与身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言传和身教是有区别的,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言教与身教是对立的。首先,它们各自的涵义不同。言传主要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对教育对象灌输教育内容,而身教更侧重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模范行为给受教育者做出表率,根据教育内容身体力行,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化受教育者,从而引导他们按照教育者的要求进行实践;再者,二者的教育方式不同。言传主要依靠的是真理的力量,更多的是侧重于摆事实、讲道理,大多是理论性方向性的东西。身教则需要人格的魅力,所谓人格的魅力,就是教育者必须身先示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头践行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别人。

另一方面,言传与身教又是统一的。首先,身教离不开言传。言传为身教指引方向,是身教的内涵、纲领和路标。没有言教这一旗帜的引导,身教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其次,言传也离不开身教,身教是言传在实际中的运用、是言传的最终目的。身教比言教来得具体、生动、形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最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方式。古人所倡导的的言传与身教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是知与行的统一,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不可偏废。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就是在无数先贤们的言传身教中逐渐强盛起来,创造了如今繁荣昌盛的大好盛世。

第三,身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知行合一,身教重于言传。传统启蒙教育书籍《三字经》在开篇里便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便是在说,人在婴幼儿时期处于懵懂状态,没有太大的差别,正是后天的教育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古人在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已经意识到榜样的力量,意识到知与行必须统一起来,身教在很多时候往往更重于言传。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教导者只要能以身作则,即使不说,人们也会向他学习;反之,教导着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即使说了,也不会有人听从。相对于说教,人们往往更看重你是怎么做的,你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说教内容的接受程度,更多取决于施教者自身对说教内容的执行程度。如果施教者自己都做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别人做到呢?

第四,身教与言传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也有所差异,身教时时处处都在发挥着作用,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言传往往是施教者有意识的对受众的传导,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施教者往往会事先有所准备,有一定的针对性,也会因时间地点受众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就同一主题对普通社会大众的演说与对高校大学生的演说肯定就有所不同,施教者必然会因受众与场合等的差异而有所调整,所讲授的内容也一定是经过筛选,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而身教与此恰好相反,施教者往往是无意识的本能行为——他们未必意识到了自己施教者的身份,展现出来的是更真实更直观的行为习惯模式,当这些行为被潜在的受教者注意到,并加以模仿,就会形成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这时施教者是无意识的,而受教者是在有意识的有所选择的学习与借鉴。这种状态下受教者处于主动地位,自主选择所接收的信息,施教者不能主动控制施教内容,而且身教在理论上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因而,相对于言传,身教的影响更直接、更广泛、也更持久。我国近代著名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他们都意识到身教的力量,强调知行合一,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施教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表率,去感召别人,让人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

第五,身教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思路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的特征。其核心就是要把能力培养作为根本目标,把技术传授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和顶岗实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技能证书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要教会学生某项技能,教师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这种技能。职业技能的实践性很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不是绝对的正比例关系,滚瓜烂熟的理论知识未必代表高超的实际技能。另一方面,很多微妙的职业技能技巧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需要施教者亲自做示范加以演示。人们通过观摩运动健将的动作、音乐大师的演奏、书画名家等行业高手的示范,往往能领悟到很多理论知识无法传递的信息。当下我国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规划将全国半数高校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发展职业教育,首先就要解决教师的身教问题,只有施教者自身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对学生进行身教示范。否则,职业教育仍旧会是新瓶装旧酒,与教改初衷相悖,与社会需求相左。

总之,我们强调身教的重要性并不是在否定言传的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身教的内涵需要言传加以引导和深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另一方面,言传的内容需要身教的积累与检验,言传在身教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彰显鲜活的生命力!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便捷,教师和领导者作为真理化身、权威符号的资本和时代背景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不但在“听其言”,更在“观其行”,苍白空洞的说教甚至表里不一的“表演”只会让受教者口服心不服,让人不再相信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使“假、恶、丑”盛行,败坏社会风气!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施教者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身先示范的作用;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施教者就必须具有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破除特权思想,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施教者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在社会生活中充当施教者角色的人都要深刻认识到身教的重要性,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人、教育人、感化人。

上一篇:诚信的申报承诺书下一篇:四年级沈石溪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