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250字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习俗250字(共12篇)

端午节的习俗250字 篇1

端午节有个来历,端午节是人们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定的,诗人屈原是中国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诗人屈原因为一次失败,被流放到南方的地区,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楚国都城。诗人屈原悲愤难平,来到了江边,披头散发,边做边鸣,最后投水自尽。

诗人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很伤感,纷纷到江边,划着船,在江里寻找诗人屈原的尸体,一位渔夫拿出用楝树叶包的饭团,丢进江里,要让鱼龙虾蟹吃饱,不要去要诗人屈原的尸体。一位医师拿着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要药晕水兽,免得伤害诗人屈原。

后来,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演变成了明天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250字 篇2

夏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关于它的起源, 说法不一, 大多认为是悼念投汨罗江而死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 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 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而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 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278年) , 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 心如刀割, 遂于夏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 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名师点睛】

习作虽然指出了端午节是为悼念屈原, 但内容偏离了“端午节的传说”。读过之后, 总让人觉得这是“人”的传说, 而不是“节”的传说。端午节怎样过, 每种活动有什么意义, 文中根本没有提到。

建议:1.习作应重点写端午节是怎样过的, 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做到内容具体;2.写清楚这些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过去的故事和现在的活动有什么联系, 突出习俗的由来。

【升格佳作】 (片段)

楚怀王三十年 (前299年) , 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 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 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 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 后被秦国囚禁而死。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278年) , 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 占领了郢都。屈原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 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万念俱灰, 仰天长叹一声, 遂于夏历五月初五投入了激流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死后,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人们划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 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 人们用箬叶包裹饭团, 外缠彩丝, 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粽子。

【回访复查】

端午节那些辟邪增运的习俗 篇3

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也是作为夏季来临前一个驱除瘟疫的重大节日。在民间,端午节的庆祝形式很是隆重,形式各式各样,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喝雄黄酒等。

这些形式都因每年的流年不同而有着不一样的气场,

若能在端午节增运辟邪,便能大大增加自己的正能量,旺运一整年!

赛龙舟驱邪增运

不少地区每逢端午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龙舟比赛。早期在民间认为是为了用龙船将“瘟病”赶快送走,也与驱瘟的目的分不开。面对龙舟来往穿梭,水上水下的动人情景,热气沸腾的的气场能使自己精神振奋,学习工作都倍增动力。

吃粽子驱邪增运

一、粽子的“角”是模仿动物角趋吉避凶的功效而来,有不顺或灾祸,吃有角的粽子可驱走霉运交好运。圆柱形的粽子因用苇叶(竹叶)包裹成圆筒后,像极一节竹子,竹子是君子的象征,吃圆柱形粽子就可以帮自己增加贵人运,远离小人。

二、高考将至,正在做最后冲刺的莘莘学子吃枣粽最适合不过了。枣粽谐音为“早中”,意为早中状元。

三、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上几个鸡蛋或者鸭蛋、鹅蛋。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水煮出来的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煮熟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12点-1点)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夏天不容易头痛。

佩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辅料,既能防病健身,又可以驱邪。将香囊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可以助你驱邪醒脑,增加运势。有青年男女用香囊来表达爱意,选择红色、粉色的香囊,握在手中来回搓动三次,更有助于爱情表白!

系五彩丝线驱邪增运

古代人认为流行疾病的产生不但是由于四时的恶气所致,更主要的是因为鬼神作祟,而在端午节用五彩丝系臂就是一种解祟的方法,《风俗通义佚文》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这种五彩丝又叫长命缕、续命缕等,它的颜色有青、赤、黄、白、黑,是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确定的,古人认为青、黄、白、赤、黑就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相辅相成,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只要五行齐全,一切毒物邪鬼都会对其避而远之,因此系戴上五彩丝就能够驱邪避役、长命百岁,道教中道士作法时所布的五色旗也是依此原理。在端午节被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今天,佩戴五彩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又是一种时尚。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着带五彩绳的习俗,将五彩绳戴在身上,可以积累未来一年里所有的晦气,然后,在端午节零点后的第一场雨时,将彩绳丢到下水道、十字路口、浅水滩等地,可以将晦气丢掉,表示未来一年能够风调雨顺。

挂艾枝、悬菖蒲驱邪增运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在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可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辟邪增运。《荆楚岁时记》中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光着脚踩踏青草,预防病痛,还要采集艾草,将其扎为人形或虎形,悬挂在门上,这样既能借艾草的香气辟毒,因为艾草煎汤洗浴能治某些皮肤病,而将干艾草点燃后其烟雾可以驱蚊蚋,又能借老虎的威势吓退邪鬼。人们除了将艾草编成虎的样子外,还会用彩绸剪成小老虎的样子,贴上艾草,佩戴于胸前,女儿家将其挂在头发上,或者将其作为钗头,因此艾虎在民间端午节中扮有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辟邪的重要饰物。除了艾虎之外,古代民间还又悬菖蒲的风俗,《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载端午节有用菖蒲、艾子插在门旁,以禳解不吉之物的作法,有时人们也将菖蒲种植在花盆中,在端午前后摆放在门旁,另外,还有用菖蒲雕刻成天师驭虎像的作法,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说:“仲夏五日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这些风俗在今天仍然存在,如浙江嘉兴几乎家家户户在端午节到来时都将菖蒲、艾叶和大蒜合为一束挂在檐头和门楣上,以表驱邪之意。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4

屈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个现实的知识分子,和一个节日意义,互相勾连比附,这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都是非常少见的。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知识分子,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屈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大家对屈原的评价和认可,到了怎样一个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大家想起屈原了吗?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200字 篇5

我们经过了杭州湾大桥。大桥很壮观,它跨越杭州湾,长约三十多公里。

第二天上午下雨,我们吃完早饭,就在宾馆里玩,下午,雨停了。我和爸爸、妈妈,还有爸爸的同事一家去摘杨梅。我们来到一座小山上,山上长着茂密的杨梅树,枝头上挂满了杨梅。由于刚下过雨,路很滑,我们踩着泥慢慢地来到杨梅树下,开始采杨梅。爸爸提着篮子,我和妈妈一颗一颗地把杨梅摘下来放到篮子里。杨梅有红色的、粉色的.和青色的。我们要挑红色的摘,因为红色的杨梅最甜。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00字 篇6

包粽子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咸和甜。龙舟下水喜洋洋。”大家都听过这首歌谣吧!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一家人都会分工合作,爸爸负责买材料,我负责洗粽叶,包粽子的任务就落到妈妈身上了,当然我也会在旁边协助。

首先,我们先拿出以下的材料:粽叶、芦苇草和炒好的瘦肉、香菇、虾仁等。然后我开始了我的工作,先把粽叶放入水中清洗干净,放到一旁,再把包粽子的糯米放入水中,洗干净,递给妈妈。接着我看着妈妈拿了一捆芦苇草,拴在门环上,再拿出一片粽叶,折成漏斗状,把糯米放入“漏斗”中,接着放入炒好的香菇、瘦肉等配料。最后在上面放入糯米,包住配料。最后用粽叶把所有的东西严严实实地包好,拿出芦苇草把粽子绕上几圈绑住就完成了。过不了多久,妈妈就包好了几十个粽子。真是太厉害了!

妈妈说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中煮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听到这句话我就开始流口水了。我等啊等,终于,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看着这些美味的粽子,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吃了起来。“哇,好烫!”我赶紧吹一吹,继续塞进嘴巴里,“好香,好吃!”我不由得连连赞叹。包粽子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所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美味了!

赛龙舟

端午节的另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

端午节下午,吃完美味的粽子后,爸爸带我到佛昙镇看赛龙舟。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啊!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才从人群里挤进去,抢到了看赛龙舟的“VIP”位置。

比赛快开始了,随着鞭炮声响起,来自各个村的十二条龙舟,一字排开。你瞧,那些龙舟一艘艘威风凛凛,像一个个守卫边疆的战士。每条龙舟都有一个负责吹哨子和打鼓的指挥员,负责划龙舟的是十四个人,每条船总人数为十五个。各个队伍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红色、蓝色、绿色等,队伍名称也以衣服颜色来命名为红队、蓝队等。他们每个人头上都绑着红布,上面写着两个苍劲有力的黄色大字——“奋斗”。

比赛开始了,十二支龙舟队伍严阵以待,裁判员一声令下,十二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射了出去。各支队伍使出看家本领,队员间团结协作,动作整齐划一,娴熟奋力地向前划去。顿时人声鼎沸,有的喊:“蓝队加油!”有的喊:“红队加油!”喊声惊天动地,每个村都希望自己能赢。一艘艘龙舟迎着汹涌的浪花,在河面上划出一条条长长的波纹,都不甘示弱地你追我赶。

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突然,有一条龙舟出现了状况,原本领先的蓝队因为指挥员出了状况,指挥出错,打乱了队员们的划船节奏,他们手忙脚乱,还差点翻了船,四周的观众一起发出了“啊”的惊叫声,都感到有点后怕呢。但这点小挫折并没有使蓝队失去信心,指挥员调整好心态,跟上节奏,奋力吹哨,加油打鼓,队员们再次迸发活力,团结一致地使劲向前划去!

激烈的比赛落下帷幕,蓝队因为永不言弃的团队精神一举夺冠。他们的精神使在场的观众既佩服又感动。

端午习俗的养生内涵与文化诉述 篇7

中医的两个基本理念是“治未病(未病先防)”、“秋冬静以养阴,春夏动以养阳”,代表阳气更趋旺盛的端午节的习俗亦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同时,我们的祖先一向将阳与正义、善良、正直相关联,所以端午习俗也就成了纪念、缅怀爱国爱民君子人物的文化诉述载体。

端午之食

从晋代开始,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之食。粽子的糯米健脾养胃,加入益智仁、肉丁、板栗、红枣、赤豆、松子仁、胡桃等,则健脾养胃之功更显著。包粽子的芦叶一是能将其清香之味沁入粽子,除糯米滋腻之性,使粽子味道更可口,另外也可使粽子能够适当久放,便于邻里间礼尚往来。自然进入炎热之季,万物生机勃发,人体代谢也加快,人体物质能量消耗增加,有一个健康的脾胃是充分摄入所需物质能量的保证,小小的端午粽子体现了我们祖先“治未病”思想,体现了我们祖先在夏季对脾胃保健的重视。

端午之饮

时令进入炎热之季,人体的气血循环应该与外界环境相一致,如果体内仍有冬春时节侵入的风寒湿之邪或少许瘀血,则机体无法达到夏季应该达到的代谢水平,机体无法有效推陈出新、排出代谢废物,久则易生重疾。同时,炎热之季,进食生冷机会增多,体内孽生寄生虫机会也增多。黄酒可行气活血、暖胃健脾、散寒助阳,雄黄可以杀虫解毒、祛痰燥湿。黄酒加入少许雄黄就成了端午饮用的雄黄酒,喝微量雄黄酒既可助阳活血,又可杀体内寄生虫。《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因喝雄黄酒而露出真身,就是端午雄黄酒保健作用在文化里的一种演义。

端午之佩

端午佩香囊的保健作用类似于端午饮雄黄酒。将朱砂、雄黄、藿香、佩兰、木香等中药研成粉末,装入各色形状的香囊中,以绒线挂于孩童之颈,则可以冲淡秽浊之气,祛除蚊虫,甚至可以防止蛇咬伤,这就是传说中端午香囊的避邪驱瘟之效。与端午之饮祛邪于内相对应,端午之佩则辟邪于外。

端午之饰、端午之浴

艾,生长力旺盛,家家可种,又名家艾,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端午始,万物繁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屋檐插艾枝,门前悬菖蒲,就是要将环境中不利身体的微生物杀一杀,营造更健康的家居环境。端午节的洗澡水,叫百头汤,是用艾枝、菖蒲及其它各种植物的梢头煮出百草汤,小孩或大人洗一洗则兼有端午之饮、端午之佩的功效,是对身体的一次非常有用的“沐浴更衣”。

端午之庆

赛龙舟是典型的端午节庆祝活动。经过二月二吐故纳新的放风筝、清明的温和远足,在开始进入最热季节的端午,则需要更激烈的庆祝活动与旺盛的自然、人体代谢水平相匹配,赛龙舟的活动量很合适。它需要参赛者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持久的耐力,需要全民参与,最终的胜利者因体魄的健康和毅力的坚强而获得众人艳羡,在庆祝的欢呼声中,锻练强身的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了人们心中。

端午之思

关于端午节所纪念的历史人物,各界说法不一,有屈原、伍子胥等,人物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坚持真理、正义,为国为民的精神楷模。在炎黄子孙汇聚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虽然时不时会出现黑白颠倒的逆流和乌云满天的倒影,但真理、正义、正直、善良最终都沉淀为丰碑,根植进老百姓的记忆。知道端午节纪念谁重要,知道端午节纪念什么更重要。地区不同,端午习俗也有差异,但总的看,端午习俗既是一种身体的保健,也是一种精神保健,是炎黄子孙永恒文化诉述的一个侧面。

香包的功效与使用方法

香包很早就有人用了,而且古人用的香包外形更为别致讲究,现代人较为简单,但更讲究实用功效

药用功效: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等。间常于端午节时制作香袋佩戴于小儿胸前,以达芳香泄浊、辟秽去邪、清热解毒、抑菌杀虫,“闻香防病、闻气治病”的效果。

装饰功效:可以将香袋挂在身上起装饰作用;也可以将香袋装饰在室内的家具上。

驱蚊防虫功效:可以将香袋置入衣柜中驱虫除秽;也可以将香袋放置在枕边驱蚊、安神

香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传统香袋里装的多为中药香料等熏香,孕妇如果长期随身佩戴,可能造成长期刺激,严重时可能导致流产。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篇8

斗百草:旧时端午节盛行的一种游戏。是日,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采集各种花草比赛草的多寡韧性和奇特,或对花草名。《荆楚岁时记》载:“五月无日,四民并踏百草,有又有斗草之戏。”

簪榴花:端午节时,妇女要戴榴花于鬓发以作饰物。《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清代《大XX县志》载:“是日(五月初五)少女需配灵符,簪榴花。”

配香囊:端午时,姑娘们要精心绣制玲珑剔透的衣香粉包或香囊,内装芳香浓郁之药用植物如白芷、丁香等,用于清洁避邪。姑娘们配香囊在衣裙上,阵阵馨香沁人心脾。

射柳:原木是辽呆端午习俗,端午日,以柳条插如土中,上系手帕,有“向导”引骏马先走,其他武职人员随之出发,到一处,闻金鼓齐鸣时,各开弓射柳,射断柳枝者受赏,这不中者受罚。

插白艾:白艾,俗称艾嵩,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采艾于户上,并用艾叶艾根把做成老虎样子的艾虎挂在门楣中央,以避邪。明代《山趟肆考》一书记载说:“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

端午节的习俗250字 篇9

农历五月,临近端午的节气,东天山脚下的巴里坤乡间田野里艾草的叶子舒展碧绿,巧手的农妇呼朋唤友,相约着去田野里采摘一把。坐在地埂上,就地择去杂草,放进篮子里,说笑着回家,乡村下午的炊烟里,十有八九都是艾面的味道。

艾面是巴里坤端午节必吃的面食之一,不仅是因为它碧绿鲜亮的样子诱人食欲,而且艾草理气血、祛寒湿的药用功能也让人青睐有加。端午当日,一些地方会把艾草插在屋门口招福辟邪,但巴里坤人则直接把它制作为面食,送达胃腹。

艾面的制作过程是繁琐而讲究的,把洗干净的艾草用开水烫熟直到绵软,用刀细细的切碎,让其彻底变为汁液,和进面粉里,擀制出圆润劲道的面饼,一来一去折叠后,再仔细切做均匀的面条,放进开水煮熟,浇注上勾制的鸡蛋西红柿卤,碧绿、鲜红、油黄相加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胃口大开。煮熟后的艾面色泽晶亮,如同翡翠,许多外地来的人直接称呼它为“翡翠面”。这食物间的“翡翠”出身极为普通,它的取材遍地都是,来历却可远溯到唐代年间。提起吃艾面的起源,巴里坤乡间上了岁数的人,会给你指指矗立在巴里坤县城东北大河镇区域内的唐城遗址,悠然讲述他印象中的那些传闻。

巴里坤的屯田历史起于唐朝,唐景龙四年(710年),唐王朝为了巩固西域政权,设置了西州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并首次设立蒲类县(巴里坤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类国),后来又改名为后庭县,属北庭都护府管辖。驻守在这里的将士被称为伊吾军(哈密古称伊州),实行兵屯制度,并修建了城池,驻守的将士亦农亦兵,屯田自给。据《唐六卷》记载:“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安西都护府有二十屯,疏勒有七屯,焉耆有七屯,北庭都护府有二十屯,伊吾军有一屯,天山军有一屯,共五十六屯。每五十顷为一屯。”也就是说驻守唐城的将士在附近开垦的土地有五十顷,在《旧唐书·地理志》中也有相应记载:“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兵三千人,地五千亩,马三百匹。”

三千驻军远离中原,镇守在这荒芜的西北,垦地五千亩,虽然粮食可以自足,但在当地寒冷的气候下,新鲜蔬菜却是少见的。一个春季,有位将领来到巴里坤巡查,因水土不服,食欲不振,只想吃点新鲜蔬菜。然而那时的巴里坤,能看到的绿色,除了刚刚露出头的麦苗,就是地埂上的一些野草。他的手下试着采摘了一些艾叶,可是艾叶做菜实在不好下咽,随行的厨子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艾叶放进开水锅中焯了一下,用刀剁碎和面,切成面条下锅,煮熟,拌上调味品。这位将领看到绿茵茵、亮晶晶的艾面,一下有了食欲,连吃两碗,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至此,艾面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广,遍地的艾草和粮食填充着驻守将士的胃腹,他们在西域的风里就地取材,一边进行艰苦的屯田,一边驻守着边疆。

唐城之北的良田,最早由伊吾军开发出来,之后在战火里被弃耕。到清代年间,清政府从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大规模移民到新疆,千里沃野,养育了世代落户于此的民众,而移民们的辛勤耕作又重新让这片土地葱郁起来,成为当地的主要产粮区。粮食作物出产的单一,没有阻止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虽然仅仅只有麦面和一部分青稞,但是当地的妇女们还是费尽心思,推陈出新。为了避免一年四季的乏味咀嚼和365日的单调重复,她们尝试着多样的烹调和制作,不经意间,保留下了富有巴里坤特色的饮食文化。

小时候,每到下雨天,我们都欢快的拍手唱:“天气天气大大的下,蒸下的馍馍车轱辘大,箱箱柜柜盛不下,撂倒房上把房砸塌。”这首不知道被什么人率先吟唱的歌谣一直传唱至今,这种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夸张期盼常让外地的人在惊诧之余有一丝哂笑———馍馍怎么会有车轱辘大呢,那得用多大的锅、多大的蒸笼和多少袋面粉呢。面对外地人的不解、好奇和惊诧,巴里坤人淡定自如,车轱辘大的馍馍如今依然是巴里坤节庆间的重要食品,拿蒸笼蒸出来的叫蒸饼,拿鏊子烤制出来的,则叫锅盔。

做蒸饼的时候,一家的妇女是忙不过来的,巴里坤无霜期短,小麦成熟的不够好,面粉不够劲道,需要使劲地揉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揉面是种大强度的体力活,需要几个女人相互替换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制作蒸饼的时候,也是要好的乡邻一次小型的聚会,几个女人说说笑笑间就把一个高强度的工作解决了,这劳作过程中和谐的亲密关系是在长久的互帮互助中自然形成的。

nlc202309091143

端午节的习俗的作文300字 篇10

正所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时我就会知道今天是端午节。

端午,又称重五,是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一个重要节日呢。在这天,大人门都要给我们小孩带上“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的长命缕呢。每家每户还得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如果你是南方人,那么还要吃“五黄”即“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粽子和雄黄酒。怎么样,有意思吧。

更有意思的是,端午这天很多地方都会赛龙舟和吃粽子。赛龙舟,顾名思义,竞渡龙舟嘛!而为什么要竞渡龙舟?纯粹为了好玩吗?不是!相传赛龙舟,还有个小故事呢!从前,有个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他听说了自己的祖国被占领了,爱国的他气得受不了,便来到了汨罗江边,投江自杀了。相传,竞渡龙舟是为了捞救爱国诗人屈原。而吃粽子呢,其实是把粽子投进江内,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吃屈原的遗体。关于赛龙舟和吃粽子,还有这么个令人落泪的故事呢﹗

端午节的习俗250字 篇11

早上,我和往常一样睡到了10点钟。爸爸叫我起来,说太阳晒屁股了。我笑着说:“太阳晒屁股了。外面是下雨的。”爸爸严肃地说:“你起来就行了。等下我们还要去格子塘吃饭呢。”

我们到了格子塘,饭后,我和弟弟还有妹妹一起玩捉迷藏。我先找,妹妹和弟弟躲在了柜子后面,我当做没看见,故意绕了几圈才找到弟弟。弟弟找的了,我和妹妹躲在沙发后面,弟弟绕了好几圈才找到我们,结果我把妹妹挡住了。于是又是我的了,后来又“我”“弟弟”“我”“弟弟”的轮了好几轮。直到又一次,我和妹妹躲在箱子里,我已经进去了,而妹妹还没有进去,弟弟却追来了,于是,破例的让妹妹做了一次找的……

2点了,要不是下雨,我早就去看划龙舟了。上次,新洣水桥和老洣水桥上人山人海。那几十个人分成两组分别在两边划,后面还有一个人在那打鼓。端午节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划龙舟了。今年的端午节下雨,不能划龙舟,所以说:很遗憾。

这个端午节真是又遗憾又快乐呀。

端午的习俗初二作文600字 篇12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没错今天就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你们对它了解过什么?

说道端午节啊,人们总不会忘了吃粽子与赛龙舟,可是它们的由来,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将让我来告诉你吧:在古时候,有一位楚国的官员叫做屈原,等一下,这不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思美人》里的主角之一吗?没错,就是他,相传他为了楚国,整天忙上忙下的.,他一心想着报国,可却空有一腔热血,他已经无力回天、他便投湖自尽了。这事传了出去,许多百姓过来扔一个东西,没错,它就是粽子,我心里就想:太浪费了吧。传说湖里有一个妖怪,专吃人肉,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所就扔粽子。赛龙舟这个其实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猜测,跟屈原脱不干系,我想,是为了吓唬,河里的妖怪,所以才赛龙舟的。

说了这么多关于端午的习俗,再给你们讲一讲端午的趣事吧:上一年端午,区里举行儿童端午比赛,我就琢磨着要不要去参加,可我看到奖品,立马改变了主意了,我走进比赛门口,就看见5个区里的学霸,我心想:这咋整,这不出来丢人吗?当比赛开始,我就看见了第一个环节“包粽子”哈哈哈,我包粽子的功夫虽然只是菜写,可是我会包啊,我向四周瞧了瞧,果然没人会,我就包到比赛结束,包了五个粽子,他们有些人连一个都搞不出来。接着道了第二个环节“纸造船过江”,哎呦喂,这不存心让我拿第一的节奏。很快比赛结束了,公布了第一名居然不是我,额,被打脸了,还好我是第二,不然就睡着觉了。

上一篇:逻辑学简答题下一篇:家是天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