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测绘合同

2022-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地形测量测绘合同

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地形测绘技术越来与先进,而且向着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文章主要对现阶段地形测量中测绘自动化技术进行了介绍,还对这些测绘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形测量;测绘技术;自动化

测绘自动化是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技术)成为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

一、测绘自动化技术对地形测量的促进作用

现代测绘技术的自动化发展改善了传统的地形测量技术中存在各种弊端,促进了地形测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增加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传统的地形测量是人工操作,而且仪器的精度有限,数据的精确度不仅与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有关,而且受环境气候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现代测绘自动化技术采用了精密的测量仪器,通过系统控制测量流程,避免了人为的疏忽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二)使地形测量简单化

传统的地形测量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测量人员携带原始的测量工具到需要测量的场地进行测量,操作繁琐,处理数据耗时,工作效率低。现代化的测绘技术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测量人员只在室内进行操作,不需要测量人员深入实地,系统自动输出数据并进行分析,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的耗费。

(三)提高了测量的安全性

传统的地形测量要求测量人员深入实地,不管地形如何危险都要采集地形数据,测量人员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工作,因此,传统的地形测量工作安全性较低。

二、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随着测量仪器的智能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实现了集数据采集、分析、传送、显示于一体的自动化体系。3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带来这场变革的技术核心。

(一)GPS技术

GPS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最开始出现于美国。1994年3月,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面建成,它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距和测时,具有全方位进行三维导航与定位的能力,是一种高效率、多功能、全天候、高精度的测绘工具。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GPS定位技术有观测时间短、抗干扰性能好、执行操作简便、保密性强、高精度、全覆盖、功能多、应用广的特点。其中,RTK的定位精度可实现厘米级,广泛应用于水上定位。

(二)GIS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和现代计算机图形来分析地理空间以及相关数据的应用系统,是将测量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应用对象和几何学融为一体的系统性高新技术。GIS最大的特点是将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特征与其地理位置结合在一起,并且形象、直观地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

GIS具有以下四项基本特点:一是多维结构;二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三是具有丰富的信息;四是标准化和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等最新技术,准确采集相关的數据,对地理空间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更新,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前GIS地理信息将向着数据多维化(3D&4DGIS)、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 GIS)、系统智能化(cyber 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 GIS)、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和平台网络化(web GIS)的方向发展。

(三)RS技术

起源干20世纪60年代的RS遥感(Remote Sensing)是通过感测目标的物理信息,经过传送、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遥感包括航空、航天、卫星、陆地摄影测量等技术。根据波普分析,遥感技术可分为声学遥感技术、电磁波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时相、多角度、多渡段、多极化;从可见光发展到微波、红外;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空间分析扩展到时空分析。

三、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发展趋势

测量仪器的智能、系统化,网络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的数字化、实时化、自动化,人工智能化发展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加快了地形测量全方位应用了测绘自动化技术的脚步,提高了地形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3S技术及集成技术的发展前景

改善3S技术中存在问题,加强普及3S技术,优化3S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精度,进一步扩展3S技术在地形测量领域的应用。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3S及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使测绘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电子化方向发展。

(二)数字化地形测量软件的开发与更新

加强开发数字化地形测量软件的力度,使软件系统更加灵活、高效和功能齐全,提高数字化地形测量软件在实际中的运用力度。将采集的测量数据及时导入信息数据库,更新数据库信息,方便查询和共享数据,实现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和全球数据更新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实现测绘数据的社会化、多样化、传输网络化,使测绘技术走向数字化、实时化、自动化。

(三)专家和人工智能系统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地形测量技术与相关学科的综合、交叉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专家和人工智能系统在地形测量中的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计算机模拟人脑思维,融入专家知识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图形、数据分析处理和信息的管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测绘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四、结束语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理论得到了大范围运用。在进行地形测量和测绘的进程当中,各种技术手段和设施也得到了更新与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测绘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使得地形测绘技术逐渐趋于智能化、自动化。

参考文献:

[1]丁晨.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4):228-229.

[2]巩玉虎.基于SDCORS的微山郗山稀土矿区地形测量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13)

[3]郑伟红.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13)

(作者单位:海安瑞恒测绘有限公司)

作者:崔静

第2篇: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

摘 要:城市规划、地质采矿等都需要对地形进行测量,经过地形测量之后,工作人员依据测量结果做出相应的规划,以此保证有关任务能够科学合理的完成。早期应用的测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测绘需求,为此发展了新型测绘技术。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的介绍,探讨了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形测量;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

地形测绘的对象是地球表面,通过测绘人们可以地球会有更深入的了解。现代测绘技术主要有GPS、GIS、RS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绘的精度,也提高了图形处理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形测量要求的提高,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将会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紧跟时代脚步。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会应用在地形测量中,以此促进我国地形测量水平的提高。

1 现阶段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用于地形测量的自动化技术,既有采集、处理功能,还有传输与显示等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测量设备越加的先进,自动化程度越加高。目前用于地形测绘的技术有GPS、GIS、RS等,人们通常将这三种技术简称为3S技术。

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联合研制而成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以将全球大部分的地区都覆盖,其系统在1994年被建成。GPS 卫星定位系统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控制测绘技术的面貌进行了全新的改变,卫星定位系统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小的创新式影响,例如,对地籍测量、地形图测绘等,同时也将地理信息系统相对改变了。全球定位系统,也就是GPS技术,现如今几乎应用在世界各国,其不仅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同时还具有高效率以及多功能。作为先进的测绘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遥感技术,也就是RS技术,最初只能够应用在可见光中,现如今已经应用在红外、微波中,波段也越来越多,角度越来越丰富,时相则越来越多,空间上也有所扩展,与此同时,其不仅仅只能够用于静态分析中,还能够应用在动态观测中。遥感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源,而地理信息系统则为遥感技术提供图像管理。而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补测,补绘,由此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数据才能够实时更新。这三种测绘及时的应用,为地形测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三者的有效结合,可以为地形测量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以及精确的图形。

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技术,该技术融合了地理学、几何学等学科。其突出的优势是能够将地球表面所有的事物特点与其所在的位置融合起来,之后利用计算机屏幕形象的显示给工作人员。地理信息系统现如今已经是公共地理定位的基础,同时也是图形处理与思维推力的前提。正是因为该技术应用,图形处理等工作变得简单容易,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地理信息系统与上述两种技术的有效融合,不仅便于专家学者的研究,同时也利于信息资源共享,更加比便于动态观测与分析。

2 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了4G时代,无论是测量仪器,还是测绘技术都向4G技术靠拢,以此实现自动化、实施化等,这对我国的地形测量事业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将会向着更加之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1 4G技术与集成技术应用其中

目前,我国正在大范围的普及4G技术,尽管4G技术在我国应属新鲜技术,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是经过更新改进之后,已经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条件。如果能够将4G技术与集成技术融入到地形测量中,测量数据信息将会更加的精确。再加之,全球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其与4G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测绘技术向着更加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2.2 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更新和开发

为了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功能齐全、灵活与高效,可以将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相对加强。将信息数据库更新完善,将收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收进信息数据库,有利于数据共享以及方便数据管理查询,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2.3 空间数据库趋向图形、影响和LBA三库一体化和面向对象

CIS在经历了栅格和矢量两种不同的数据结构发展阶段后,随着其他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微型遥感数据增长为CIS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源,为了迎合数字地球和数码城市的需求,数据模型以逐渐面向于对象和三库一体化的数据结构,数据库结构的出现,使得CIS的发展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用户,以面向应用的CIS软件为前台,以大型关系数据库为后台数据库管理,成为当前CIS技术的主流趋势。

2.4 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随着相关学科的综合、交叉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测绘技术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专家知识对计算机进行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对信息管理工作与图形、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处理,相对来说将工作效率大大的提升了,致使测绘技术向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将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发展进行有效地结合,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是专家系统,整个测量流程都是由专家系统对其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处理、分析、推理的工作,并且还有效地将质量与效率都相对提升了,实时动态监测诊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其是测绘技术通向智能、自动、实时测量系统的关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测绘技术无法胜任现有的测绘工作,因此需要应用更加先进的测绘技术。比如3S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地形测量网络化程度更高,测量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而且测量速度也快,准确率也更高,同时还可以对测量过程进行监测。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地形测量事业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依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因此还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德军,皱顺平.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9(29).

[2]李淑燕.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

[3]王铁军,史悦.浅议GPS在工程测量中的應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6).

[4]范文琦.GPS和GIS技术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3).

[5]王军胜.关于在工程测量中运用Auto CAD的重要性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0).

作者:宁智勇

第3篇:简述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

摘 要:地形测量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要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还有这着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来保障地形测量的准确性和进、精度。本文首先通过对当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讨论了我国测绘技术中队好技术的发展前景,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形测量;测绘技术;发展趋势;自动化技术

0 引言

提到地形测量我们就要从地形测量学上说起,这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是通过对测绘地形图和相应的测绘工作理论的研究和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来对地形测量的结果进行严格的要求。目前,在城市规划建设、矿产开采等方面地形测量应用得十分的广泛,它主要是通过对小范围的地表形态和地表附着物的相同特征进行数据处理。再利用一定的测量符合和比例将相关的测好信息绘制在施工图纸上,以便于人们全面的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传统的测绘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人们就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导致其中,从而实现现代测绘技术的自动化运行。下面我们就对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基本,人们也将测绘学科和其他的科学理念相结合,并且将计算机网络技术、3S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实现了测量技术的多功能化和自动化,以便于测绘工作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和运输。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还保障了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1.1 GPS技术

所谓的GPS技术也被人们称之为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测绘工具,它主要是依靠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来进行完成的。目前,GPS技术由于有着抗干扰性好、多功能、全天候以及高精度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对传统的GPS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其中GPS RTK技术的研发就充分的体现出了这一点。GPS RTK技术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原本GPS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该技术的精确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精度以及可以达到厘米的水平。

1.2 GIS技术

GIS技术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它主要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图形和数据技术,对地理空间和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它最大的优点在是,它能够先将地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和其地面结构特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然后在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把地面结构的信息通过图像的方式直观的传递出来,以便于人们对地理信息的了解。

根据对GIS技术相关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GIS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便于公共地理定位;第二,多维结构;第三,将事物的地理位置和结构特点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实现了GIS技术的标准化和数字化;第四,信息量十分的丰富。

GIS技术对空间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地理信息的准确收集,通过计算机系统和其他技术,才对地理空间相关数据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管理,并且在多种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现代测绘技术的自动化,为了我国测绘行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目前GIS地理信息将向着数据标准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平台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1.3 RS技术

遥感RS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

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

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图像处理),GPS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手段,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3S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的紧密结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

2 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系统、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向着3G技术及集成技术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使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能全方位的应用于地形测量中,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2.1 3G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改进3G技术中存在问题,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和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2.2 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 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2.3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数据、图形处理和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这5S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专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系统对整个测量流程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自动、智能测量系统的关键。

3 结论

由此可见,目前在地形测量中,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应用到了测绘工作当中,实现了测绘技术的历史性变革,从传统的人工机械化测量方法演变成为当前的测绘技术的自动化管理,从而向3G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方面就进行发展。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地形测绘工作的精度和准确性,还有利于人们对信息数据的收集,为我国测绘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周庚福.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4)

[2] 徐振华,韦松林,张燕妮,谭光营.3S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2)

作者:卢宝建

第4篇: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

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测量实习补充)

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 测量控制点测绘

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 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

2.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1:500与1:1000比例尺测图,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取舍);

1:2000比例尺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小巷可不表示(取舍)。

2.3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可用直线连接(综合)。

2.41:500比例尺测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1:1000比例尺测图,图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取舍)。

2.5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取舍得当。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城楼、城门、豁口均应实测;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2.6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3M毫米,宽度大于1M毫米的应在图中表示(取舍)。

2.7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1M毫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1M毫米的测量其中心位置,用符号表示。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要量取并记录偏心距和偏离方向。

2.8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实测。

3.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

3.1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表示其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

3.2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其外部轮廓,并配置符号或按图

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4. 交通及附属设施测绘

4.1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正确表示水运和海运的航行标志,河流和通航情况及各级道路的通过关系。

4.2铁路轨顶(曲线段取内轨顶)、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隧道、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4.3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公路应在图上每隔15~20mm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国道应注出国道路线编号。公路、街道按其铺面材料分为水泥、沥青、砾石、条石或石板、硬砖、碎石和土路等,应分别以砼、沥、砾、石、砖、碴、土等注记于图中路面上,铺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开。

4.4铁路与公路或其它道路平面相交时,铁路符号不中断,而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城市道路为立体交叉或高架道路时,应测绘桥位、匝道与绿地等;多层交叉重叠,下层被上层遮住的部分不绘,桥墩或立柱视用图需要表示,垂直的挡土墙可绘实线而不绘挡土墙符号。

4.5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4.6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绘出。高速公路应绘出两侧围建的栅栏(或墙)和出入口,注明公路名称。中央分隔带视用图需要表示。市区街道应将车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出入口、分隔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与绿化带绘出。

4.7跨越河流或谷地的桥梁,应实测桥头、桥身和桥墩位置,加注建筑结构。码头应实测轮廓线,有专有名称的加注名称,无名称者注“码头”,码头上的建筑应实测并以相应符号表示。

4.8大车路、乡村路、内部道路按比例实测,宽度小于1M毫米时只测路中线,以小路符号表示。

5. 管线测绘

5.1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主要的。城市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5.2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分别用相应符号表示。并注明传输物质的名称。当架空管道直线部分的支架密集时,可适当取舍。地下管线检修井宜测绘表示。

5.3污水篦子、消防栓、阀门、水龙头、电线箱、电话亭、路灯、检修井均应实测中心位置,以符号表示,必要时标注用途。

6. 水系测绘

6.1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泉、井等及其它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根据需要可测注水深,也可用等深线或水下等高线表示。

6.2河流、溪流、湖泊、水库等水涯线,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当水涯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以陡坎线符号表示。河流在图上宽度小于0.5mm、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1mm(1:2000在形图上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

6.3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为准。各种干出滩在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或注记表示,并适当测注高程。

6.4水位高及施测日期视需要测注。水渠应测注渠顶边和渠底高程;时令河应测注河床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池塘应测注塘顶边及塘底高程;泉、井应测注泉的出水口与井台高程,并根据需要注记井台至水面的深度。

7. 境界测绘

7.1境界的测绘,图上应正确反映境界的类别、等级、位置以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7.2县(区、旗)和县以上境界应根据勘界协议、有关文件准确清楚地绘出,界桩、界标应测坐标展绘。乡、镇和乡级以上国营农、林、牧场以及自然保护区界线按需要测绘。

7.3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只绘高一级境界符号。

8. 地貌和土质的测绘

8.1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8.2自然形态的地貌宜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蚀地貌、坡、坎和其它特殊地貌应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8.3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1/2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以适当取舍。

8.4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当1:2000比例尺测图梯田坎过密,两坎间距在图上小于5mm时,可适当取舍。梯田坎比较缓且范围较大时,可用等高线表示。

8.5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坡、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

程及量注比高。

8.6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大面积沙地应用等高线加注记

表示。

9. 植被的测绘

9.1地形图上应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对耕地、园地应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大面积分布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注记说明。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制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

9.2 旱地包括种植小麦、杂粮、棉花、烟草、大豆、花生和油菜等的田地,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应加注品种名称。有节水灌溉设备的旱地应加注“喷灌”、“滴灌”等。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

9.3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的应用双线表示,小于1mm的用单线表示。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10.注记

10.1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街巷、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应正确注记。

10.2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为图上2~3cm。

10.3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岸旁、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10.4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 10.5基本等高距为0.5米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于0.5米时可注至分米。

11.地形要素的配合

11.1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同时准确表示时,可将较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2mm或缩小1/3表示。

11.2独立性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它地物符号,间隔0.2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11.3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边线与陡坎上沿线重合的,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坡坎上沿线;当坎坡上沿线距建筑物边线很近时,可移位间隔0.3mm表示。

11.4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11.5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脚线重合,仍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11.6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2mm。

11.7境界以线状地物一侧为界时,应离线状地物0.3mm在相应一侧不间断地绘出;以线状地物中心线或河流主航道为界时,应在河流中心线位置或主航道线上每隔3~5cm绘出3~4节符号。主航道线用0.15mm黑实线表示;不能在中心线绘出时,国界符号应在其两侧不间断地跳绘,国内各级行政区划界可沿两侧每隔3~5cm交错绘出3~4节符号。相交、转折及与图边交接处应绘符号以示走向。

11.8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可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0.2mm

绘出。

11.9等高线遇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

11.10当图式符号不能满足测区内测图要求时,可自行设计新的符号,但应在图廓外注明。

全站仪测记法

12.1设站:对中整平,量仪器高;输入气温、气压、棱镜常数;建立(选择)文件名;输入测站坐标、高程及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瞄准后视目标后确定。

12.2检查:测量一个已知坐标的点的坐标并与已知坐标对照(限差为图上0.1mm);测量一个已知高程的点的高程并与已知高程比较(限差为1/10基本等高距);如果前两项检查都在限差范围内,便可开始测量,否则检查原因重新设站。

12.3立镜:依比例尺地物轮廓线折点,半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地物的中心位置和定位点。 12.4观测:在建筑物的外角点、地界点、地形点上竖棱镜,回报镜高;全站仪跟踪棱镜,输入点号和改变的棱镜高,在坐标测量状态下按测量键,显示测量数据后,输入测点类型代码后存储数据。继续下一个点的观测。

12.5皮尺量距:对于那些本站需要测量而仪器无法看见的点,可用皮尺量距来确定点位;半径大于0.5m的点状地物,如不能直接测定中心位置,应测量偏心距,并在草图上注明偏心方向;丈量的距离应标注在草图上。

12.6绘草图:现场绘制地形草图,标上立镜点的点号和丈量的距离,房屋结构、层次,道路铺材,植被,地名,管线走向、类别等。草图是内业编绘工作的依据之一,应尽量详细。 12.7检查:测量过程中每测量30点左右及收站前,应检查后视方向,也可以在其它控制点上进行方位角或坐标、高程检查。

12.8数据传输:连接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电缆;设置超级中端的通讯参数与全站仪的通讯参数一致;全站仪中选择要传输的文件和传输格式后按发送命令;计算机接收数据后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盘。

12.9数据转换:通过软件将测量数据转换为成图软件识别的格式。

12.10编绘:在专业软件平台下进行地形图编绘,具体操作依照软件使用说明进行。 12.11建立测区图库,图幅接边,必要时输出成图。

12.12注意:每次外业观测的数据应当天输入计算机,以防数据丢失;外业绘制草图的人员与内业编绘人员最好是同一个人,且同一区域的外业和内业工作间隔时间不要太长。以上如有出入,以测量规范为准

第5篇:测绘工程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大学 学院 测绘工程05级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06年,7月23日至8月7日 实习地点: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乌努格吐山矿区 实习报告人: 指导老师: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目的... 3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3

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3 1.测区概况... 3 2.外业数据采集... 4 1)坐标系统... 5 2)技术依据... 5 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 5 4)图根点的确定... 7 5)特殊地物的测量... 7

四、内业电子草图的勾绘... 8

五、内业成图... 9 1 、成图软件介绍... 9

2、内业成图方法:... 10 1)方法简介... 10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10

3、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1

六、实习体会... 12

一、实习目的 掌握数字化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1.全站仪 2.gps 3.cass5.1

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1.测区概况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南西22km,从满洲里市至矿区有三条草原路,四季畅通,交通十分方便。矿区范围约27km2,行政区划属新巴尔虎右旗(即西旗)。地理座标: 东经117°14′~117°32′;北纬49°22′~49°30′。本区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走向北东,一般标高为750m;最高约889m,最低约为702m。一般相对高差150m左右。山势平缓、地形开阔。北矿段山脊呈半环形,北东高,南西低,南西为半环形开口处,具有明显的构造剥蚀地貌特征,区内水系不发育,没有形成河流。 矿区处于高纬度地带,属干旱型寒温带,冬季严寒;春季有暴风雪。据满洲里气象站1957-1982年26年资料,年降水量平均为298.2mm ,最大448.4mm ;最小179.2mm ;年蒸发量平均1565.3mm ,最大1833mm 。气温年平均为-1.2℃,二月份平均气温为-25℃,最低为-42℃;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1℃,最高为37.9℃。绝对平均湿度5.4mm 。冻土最大深度为3.89m。风向多为西南风,风速最大达40m/秒。 矿区地震裂度为6度。 区内没有林木,为草原牧区,近处居民点有甘井子、三队、敖尔金牧场三队,达石莫乡等,人口稀少,多为蒙古族。区域北满洲里市、扎贲诺尔区一带有煤矿、水泥厂、热电厂、白灰厂及食品加工厂等重、轻工业。区内粮食及蔬菜多依赖内地供给。 2.外业数据采集 全站仪为日本拓扑康仪器公司生产拓扑康全站仪,以其性能指标如下: 测角精度2秒 测距精度2+2ppm 本测区为主矿区第二测区,野外测量数据编码以b开头。测区接第一组宽从西向东1公里、长从南向北4.8公里。其区域范围坐标值为: x :5474202—5478922 y :519104—520104 区域内有山峰一座,其最高点高程860米,山坡沟壑较多。因在主矿区,测区内探槽较多,测区内有居民地一处,以及相关设施,如牲口棚等。整个测区均为草地覆盖。 1)坐标系统 平面采用北京54坐标系3度带坐标,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度。 高程基准:黄海高程系。 2)技术依据 本工程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3-19发布的《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t 18341-2001); 2001-03-05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t 18314-2001);地形测量图式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5-09-15发布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国家标准gb/t 7929-1995). 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 本组有一名老师和四名学生组成,老师主要负责草图勾绘和控制点制作,学生负责具体测量。首次作业时由于已知的两个控制点不通视,无法立后视,不能进行数据的校核,故由gps-rtk确定一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坡或山顶,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3.立棱镜,测量读数。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米左右。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 4.记录。本次外业数据采集作业采用的是无码作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数据速度快,缺点是只能是采集数据,无法对数据的性质进行分类记录,所以在观测同时要进行草图的勾绘,如:山脊线、山谷线、探槽等特殊数据就要在草图上记录下来,以便内业作业。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和。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4)图根点的确定 确定图根时尽量利用已知的国家高级点。也可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定图根点。本测区内利用高级点2个: v265474579.284519658.205764.47 v185477041.294519822.423758.715 自行定点16个: bk15474431.133519934.508766.545 bk25475050.627520056.886795.278 bk35474902.681519523.61782.271 bk45475639.852519876.123859.753 bk55475711.29519899.502860.319 bk65475106.569520093.574797.176 bk75475207.041519672.71795.007 bk85475307.254519708.475804.522 bk95475798.629519761.325858.603 bk105475741.046519594.331835.538 bk115476019.869519809.579829.267 bk125476197.752519628.102816.566 bk135476565.462519699.346776.352 bk145476625.622519652.957769.102 bk155476245.824519449.814792.862 bk165476197.447519093.774735.102 5)特殊地物的测量 第二测区内的主要特殊地物有:居民地、牲口棚、探槽、大车道、铁丝网。 居民地:居民地内主要地物为四点民房,可采用测三点法,草图记录点号。 牲口棚、探槽的测法与四点民房相同。 大车道:大车道的方法为测道路中线,量宽度,记录点号。大车道测量时,在直道是可较长距离测一点,拐点处必测。

四、内业电子草图的勾绘 地貌方面:根据测区实地状况应属丘陵地貌,因此地貌应用2米等高线表示。dtm的建立符合地貌的现实性。绘出的等高线平滑自然,等高线拟合步长为2米,等高线注记均匀。在地势平坦地区,应用散点表示地形的变化,散点分布均匀合理。特殊地貌采用正确的地貌符号进行表示。 本测区内面状地物主要包括:各种房屋。 本测区内线状地物主要包括:大车道、铁丝网。 本测区内独立地物主要包括:探槽、牲畜棚。 测区内除以上地物外无其他地物,地貌也较为简单,因此地形图没加图例说明。 每天外业作业完成后,晚上回来后要进行电子草图的勾绘,以防止手绘草图丢失后给成图造成不便。电子草图的勾绘根据手绘草图将特殊地物地貌点相连,并进行一定的修补。 本测区内主要的地物为探槽。探槽的勾绘方法为:根据草图的记录,将每个探槽的三个点相连,再插入探槽的图例。 探槽图例 测区内其他地物还有四点民房、大车道、铁丝网。 四点民房勾绘方法与探槽相似,连三点再插入四点民房图例。 四点民房图例 大车道与铁丝网勾绘方法:先用pline线将所有点相连,再将pline线换成大车道和铁丝网图例表示。 铁丝网图例 大车道图例

五、内业成图 1 、成图软件介绍 内业成图利用南方cass 5.1软件。其具有如下特点: cass 5.1在数字化成图方面的技术特色: 1)更加便捷的简码用户方案。 2)更加完善、使用的电子平板。 3)更加底层的骨架线技术。 4)更加直观、便捷的图上比例尺更改。 5)更加直观高效的地物遍及。 6)更加丰富的dtm建模与等高线绘图技术。 7)提供了更多的用户化途径。 8)全面采用objectarx开发技术。 9)更加集中的参数设置模式。

2、内业成图方法: 1)方法简介 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5.1软件进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2000和1:10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dwg格式。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1.dat文件的建立:在excel文件中首先输入该点的点号,再空一格,在第三格中输入x坐标的值,在第四格中输入y的值,选择csv格式进行保存,并将文件的扩展名改为dat。 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3.dtm的建立: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由数据文件建立dtm,输入绘图比例1:2000,选择不考虑坎高,回车以后在选择直接显示建立三角网的结果; 4.三角形的修改: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形”,“增加三角形”,“过滤三角形”,“三角形内插点”,“重组三角形”的命令,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可以对三角网进行修改。 5.勾绘等高线: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勾绘等高线”,输入等高距2米,选择“张力样条拟合”。 6.等高线的修饰(包括修饰与高程注记):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网”,修改不正确的等高线,并沿直线注记等高线或单独注记。 7.加图廓的方法:首先利用工程应用查询图框的长,宽;在绘图处理的目录下选择“加任意图幅”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测图员的姓名、长宽、接图表等与图相关的内容,拾取图的左下角坐标。完成内业地图勾绘。

3、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根据甲方要求主测区共分9幅图,编号从1至9,图幅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地形图(编号),图幅长为1米宽为0.8米。南排土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南排土场地形图。西排土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西排土场地形图。炸药库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炸药库地形图。尾矿库两幅,编号为1至2,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尾矿库地形图(编号)。一场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一场区地形图。二厂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二厂区地形图。生活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生活区地形图。尾矿库母坝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母坝地形图。

六、实习体会 这次暑期实习,没有像往年那样选择康平县,而是不远千里的前往内蒙古区满洲里市,参与到乌努格吐山矿区控制及地形测量的工程当中。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属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动植物种类较少,地势较为平坦,地貌相对简单,但在这实习的十多天里还是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辛。现在细细想来,那十多天的经历,虽然艰苦,但却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在去满洲里之前,所有人的热情都相当高,不仅仅是对测绘的外业感兴趣,更多的是对草原的向往。但在经历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后,我自己的热情已被疲劳所掩盖,虽然第二天不是必须去草原,但我依然坚持上了山,就是想先看看测区是什么样子。坦率地说,在这次实习之前,我甚至连“测区”这样基本的专业词汇都缺乏感性认识。在工程正式开始之后,每个组(全站仪)都有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老师不但要做好小组的管理工作,还要对我们及时指导。在最初几天的新鲜感过后,每天重复而乏味的翻山越岭的体力劳动让很多人怨声载道,说实话,我也是如此。但工程本身的性质又不允许工期的延后,所以不得不继续早出晚归。其实现在想来,也许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如此,这更多的只是从未有过的疲劳所带来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组很少能够全员的上山,所以工作进度难免有了些影响,但最终也能够正确地完成了任务,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草原上,我们经历了阳光的暴晒,带走了黝黑的皮肤,挺过了狂风和冰雹,全部物品和人员均安然无恙。在工程的最后一天(8月7号),我病倒了。发烧和腹泻让我无法坚持到山上,所以只能休息。没有善始善终,让我很是遗憾。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从这件事上我了解到,身体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对数字化成图软件的使用感受。我们所用的是南方测绘公司的cass5.1软件。这是一款以autocad 2000为基础开发的专业测绘成图软件,使用方法简单,成图速度快,功能方面也足以满足实际需要。但软件稳定性稍有不足,成图错误较多,可能在成图时为追求速度而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整理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感谢 老师给了我们参与这次实际工程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沈阳农业大学的 老师对我们组十多天的耐心指导。

第6篇:测绘工程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测绘工程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大学学院

测绘工程05级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06年,7月23日至8月7日

实习地点: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乌努格吐山矿区

实习报告人:

指导老师: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目的...

3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3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31.测区概况...3

2.外业数据采集...

41)坐标系统...

52)技术依据...5

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5

4)图根点的确定...7

5)特殊地物的测量...7

四、内业电子草图的勾绘...8

五、内业成图...9

1、成图软件介绍...9

2、内业成图方法:...10

1)方法简介...10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10

3、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

1六、实习体会...1

2一、实习目的

掌握数字化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1.全站仪2.GpS3.CASS5.

1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1.测区概况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南西22km,从满洲里市至矿区有三条草原路,四季畅通,交通十分方便。矿区范围约27km2,行政区划属新巴尔虎右旗(即西旗)。地理座标:

东经117°14′~117°32′;北纬49°22′~49°30′。本区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走向北东,一般标高为750m;最高约889m,最低约为702m。一般相对高差150m左右。山势平缓、地形开阔。北矿段山脊呈半环形,北东高,南西低,南西为半环形开口处,具有明显的构造剥蚀地貌特征,区内水系不发育,没有形成河流。

矿区处于高纬度地带,属干旱型寒温带,冬季严寒;春季有暴风雪。据满洲里气象站1957-1982年26年资料,年降水量平均为298.2mm,最大448.4mm;最小179.2mm;年蒸发量平均1565.3mm,最大1833mm。气温年平均为-1.2℃,二月份平均气温为-25℃,最低为-42℃;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1℃,最高为37.9℃。绝对平均湿度5.4mm。冻土最大深度为3.89m。风向多为西南风,风速最大达40m/秒。

矿区地震裂度为6度。

区内没有林木,为草原牧区,近处居民点有甘井子、三队、敖尔金牧场三队,达石莫乡等,人口稀少,多为蒙古族。区域北满洲里市、扎贲诺尔区一带有煤矿、水泥厂、热电厂、白灰厂及食品加工厂等重、轻工业。区内粮食及蔬菜多依赖内地供给。

2.外业数据采集

全站仪为日本拓扑康仪器公司生产拓扑康全站仪,以其性能指标如下:

测角精度2秒

测距精度2+2ppM

本测区为主矿区第二测区,野外测量数据编码以B开头。测区接第一组宽从西向东1公里、长从南向北4.8公里。其区域范围坐标值为:

X:5474202—547892

2Y:519104—52010

4区域内有山峰一座,其最高点高程860米,山坡沟壑较多。因在主矿区,测区内探槽较多,测区内有居民地一处,以及相关设施,如牲口棚等。整个测区均为草地覆盖。

1)坐标系统

平面采用北京54坐标系3度带坐标,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度。

高程基准:黄海高程系。

2)技术依据

本工程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3-19发布的《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T18341-2001);2001-03-05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T18314-2001);地形测量图式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5-09-15发布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国家标准GB/T7929-1995).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

本组有一名老师和四名学生组成,老师主要负责草图勾绘和控制点制作,学生负责具体测量。首次作业时由于已知的两个控制点不通视,无法立后视,不能进行数据的校核,故由GpS-RTK确定一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坡或山顶,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3.立棱镜,测量读数。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米左右。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

4.记录。本次外业数据采集作业采用的是无码作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数据速度快,缺点是只能是采集数据,无法对数据的性质进行分类记录,所以在观测同时要进行草图的勾绘,如:山脊线、山谷线、探槽等特殊数据就要在草图上记录下来,以便内业作业。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和。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4)图根点的确定

确定图根时尽量利用已知的国家高级点。也可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定图根点。本测区内利用高级点2个:

V265474579.284519658.205764.47

V185477041.294519822.423758.71

5自行定点16个:

BK15474431.133519934.508766.545

BK25475050.627520056.886795.278

BK35474902.681519523.61782.27

1BK45475639.852519876.123859.75

3BK55475711.29519899.502860.319

BK65475106.569520093.5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测绘工程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74797.176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测绘工程2006地形测量实习报告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在去满洲里之前,所有人的热情都相当高,不仅仅是对测绘的外业感兴趣,更多的是对草原的向往。但在经历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后,我自己的热情已被疲劳所掩盖,虽然第二天不是必须去草原,但我依然坚持上了山,就是想先看看测区是什么样子。坦率地说,在这次实习之前,我甚至连“测区”这样基本的专业词汇都缺乏感性认识。在工程正式开始之后,每个组(全站仪)都有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老师不但要做好小组的管理工作,还要对我们及时指导。在最初几天的新鲜感过后,每天重复而乏味的翻山越岭的体力劳动让很多人怨声载道,说实话,我也是如此。但工程本身的性质又不允许工期的延后,所以不得不继续早出晚归。其实现在想来,也许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如此,这更多的只是从未有过的疲劳所带来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组很少能够全员的上山,所以工作进度难免有了些影响,但最终也能够正确地完成了任务,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草原上,我们经历了阳光的暴晒,带走了黝黑的皮肤,挺过了狂风和冰雹,全部物品和人员均安然无恙。在工程的最后一天(8月7号),我病倒了。发烧和腹泻让我无法坚持到山上,所以只能休息。没有善始善终,让我很是遗憾。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从这件事上我了解到,身体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对数字化成图软件的使用感受。我们所用的是南方测绘公司的CASS5.1软件。这是一款以AutoCAD2000为基础开发的专业测绘成图软件,使用方法简单,成图速度快,功能方面也足以满足实际需要。但软件稳定性稍有不足,成图错误较多,可能在成图时为追求速度而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整理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参与这次实际工程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沈阳农业大学的老师对我们组十多天的耐心指导。

2006年9月10日

第7篇:带状地形测绘技术总结

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

测绘技术工作总结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 二〇一四年七月

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

测绘技术工作总结

项目负责:张伟 拟 编:李蕴飞 审 核:程上宾 总工程师:代志国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 二〇一四年七月

目 录

一 概述

二 作业的技术依据 三 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四 控制测量

五 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六 成果资料的检查 七 结论与建议 八 成果资料提交

一、概述

为满足金寨南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受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以下为本次测绘的技术总结。

1、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交通较为便利。测量区域为上三路至新建206国道段,测区内道路地势起伏比较平缓,通视条件较好,测绘内容主要为道路、房屋、沟渠等,地形测量困难类别为建筑与工业区Ⅰ类。

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

(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7人,其中测图组4人,控制组3人;其中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5人。

(2)NTS-362RL全站仪2台套(2″)。

(3)SOUTH-DL200电子水准仪1台套(1mm/KM)。

(4)南方S86-T GPS接收机3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5)计算机3台,打印机1台。

3、完成的任务情况 (1)E级GPS测量

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4点。 (2)导线控制测量

测区共施测量导线8256米,导线控制点12个。 (3)图根控制测量 测区利用南方S86-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 (4)1:1000地形图测量,施测带状地形图约为5.3KM。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1、平面控制资料

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平面坐标系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平面等级为Ⅳ级,高程系统为吴淞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经实地踏勘和检校,点位保持完好无位移,可作为本测区控制起算使用,详见下表:

2、高程控制资料

测区附近有两个已知高程控制点,高程系统为吴淞高程系。高程等级为四等三角高程。

四、控制测量 系统的采用

1、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吴淞高程系;本测区在已有控制点基础上布设一级GPS控制网一个;在起算点控制下,在测区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的布设G;

2、选点;点位要选定在通视良好,利于发展,地质坚实的地方,;观测前对仪器按“规范”有关要求进行检验,各项性能;观测技术要求;

3、计算;基线解算及网平差计算使用计算机,南方公司编制的G;B

1、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吴淞高程系。 A、首级GPS控制测量

本测区在已有控制点基础上布设一级GPS控制网一个,共4点。

1、布设 在起算点控制下,在测区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的布设GPS E级控制点。布设要求:

2、选点

点位要选定在通视良好,利于发展,地质坚实的地方,并埋设钢钉。GPS E级控制点名按控制英文control第一个大写字母统一编号,并编制了点位说明(点之记)。

观测前对仪器按“规范”有关要求进行检验,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后方可用于作业。

观测技术要求

3、计算

基线解算及网平差计算使用计算机,南方公司编制的GPS数据处理程序进行计算,最后成果取至0.001米。 B、一级测距导线测量

1、概述:以四等GPS点为起算点,在测区范围内布设一级导线网,进行平面控制加密测量。本工程共布设一级导线网一个。一级导线网观测水平角两测回,其余观测值与五等测距高程导线网同步。

测区一级导线点编号为C**。一级导线点在坚硬铺装地面,用钢钉嵌入地面,其顶部刻有“+”字叉,并用水泥固定。导线点埋设时,钢钉顶部不允许高出地面态多。在点位附近明显地物上,用红油漆标明点号。一级导线点编制了点位说明(点之记)。

4、平差计算及精度情况:一级导线网的观测数据在平差计算前皆经过严格的限差检查,经检查,各项限差均达到要求后才进行平差计算。一级导线网水平角各项限差按下表执行,其余限差与

四、五等测距高程导线网一致。

平面坐标计算采用按方向严密条件平差。导线网条件方程按下式成: 方位角条件: ±βi+WiT=0 X坐标条件: [±(Yi-Y终)μβ i+CosTiμsi]+Wx=0 Y坐标条件: [±(X终-Xi) μβ+SinTiμsi]+Wy=0 经平差,一级导线网的各项精度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 且一级导线网各点经过南方S86-T移动RTK在时段良好的高精度状态下进行复核。

C、图根控制测量

1、本测区利用南方SOUTH国内第一款真正无线一体化的GNSSRTK产品,采取GPRS与固定IP工作方式进行图根控制施测。

2、图根控制点的布设以满足测图精度要求为原则,根据测图需要布设图根点。图根控制点用铁钉中心标志或在岩石和坚硬的水泥地上凿刻三角形和中心点标志。

3、图根控制点编号用A开头,如A1,A2,A3等。

4、测区利用南方S86-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时,用两个已知点中派河北(147)及五十埠(200)求取转换四参数,另外用已有控制点FX进行检校。

五、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1、碎步点采集

野外碎步点采集利用极坐标法直接测取地物和地形点坐标并储存于全站仪内。

2、地形测量

按甲方指定施测范围我单位统计共完成约5.3KM带状地形图测绘,具体地形图测绘总结如下:

1、地形图表示了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2、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房屋轮廓以墙基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舍去。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凹凸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用直线连接。

3、自然形态的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烛地貌、坡、坎和其他特殊地貌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各种天然形成的人工形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1/2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不表示,当坡、坎密集时,作适当取舍。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实测坡脚。坡度在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坎、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或测注上(或下)方高程及量注比高。

4、植被在地形图上正确反映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对耕地、园地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被时,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置不超过三种。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2mm的用双线表示,小于2mm的用单线表示。

5、各种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进行调查核实注记于图上。

3、内业成图

(1)将野外采集的数据下载入计算机内。 (2)数据编辑 (3)碎步展点 (4)根据展点利用CASS9.0手工在计算机上绘制与实地相符合的地形图。

六、成果资料的检查 1.作业小组对所测成果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上交总工办检查。 2.对成果质量检查的比例是:作业小组达到100%;总工办室内检查100%;室外按总面积不低于30%进行检查。

3.所有成果室内进行了100%检查。

4.所有成果我单位进行不低于总面积30%的实地对照检查。

七、结论与建议

我单位认为: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量的资料齐全,采用的技术先进,成果质量优良,资料齐全完整,内容详实,装订格式规范。成果准确可靠,控制布设合理,各级控制面积达到合同要求,可提交验收,成果资料可提供甲方使用。

八、成果资料提交

1、带状地形图电子版1份;

2、测绘技术总结电子档及纸质成果2份;

3、点之记电子档及纸质成果2份;

4、导线点成果表电子档及纸质成果2份;

第8篇:地形图测绘实验报告

专业: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班级:09090

53地形图测绘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了解平板仪构造和用途,掌握平板仪的对点、整平、定向的

方法。练习用联合测图法或测绘测图法,以及碎部点的选择和跑点方法。以1:500的比例尺在1站范围测绘实验区地形图。

2、实验仪器和工具:经纬仪、平板仪各1台,水准尺2支,皮尺1把,记

录板1块,量角器1个,3#图纸1张。

3、实验步骤:测绘法测图

1、 安置仪器。安置经纬仪于01基础教学楼C座以北的草坪中设控制点

A,对中、整平,量取仪高i=1.545m,检测竖盘指标差x=-20’’,安置平板仪在经纬仪旁。

2、 定向。将图纸固定在平板仪上,选择另一控制点B,将测板连接在

脚架上安置在A点作ab为起始定向线,使ab方向与地面AB方向一致。

3、

4、 碎部点测量。在选定的碎部测点处立尺,用经纬仪测量各碎部点与B 的方向角、距离(视距测量法)、高程。 转动量角器使观测的方向角值对准起始方向线ab 量角器零刻画线

即为碎部点的方向,依比例尺计算出碎部点图上距离确定碎部点图上位置。

5、 不可通视区域的碎步测量。在测量教学楼时出现不可通视区域,利

用距离交会法以C座教学楼东西两处墙角为已测点测绘教学楼的不可见区域并绘图。

4、 实验分析:起始方向线的确定时由于是目估测板水平,会产生误差,对碎部点的测量会影响到后来的不可通视区域的测量,因此为提高测绘精度在对选为已测点的测点进行测量时应确保在容许误差内或多次测量,以减小在不可通视区域测绘时的误差积累。

第9篇: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总结报告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名称: 地形图测绘实习 姓 名: 杨秋凤 班 级: 测绘122 学 号: 2012210396

谷双喜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12月23日至12月29日 评定成绩: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制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总结报告

《地形图测绘实习》实习总结报告

——2012210396杨秋凤

一、实习目标

巩固和复习《现代测量学》和《现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掌握测绘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等)和测绘成图软件Cass的基本操作。 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 学会团队协作和与人沟通的技巧。

二、实习内容

1)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实验小组由4~5人组成。

2. 水准仪1套,全站仪1套,木桩和小钉若干,水准尺一根、,小钢尺一个。

3.在实验场地选择一条闭合导线(3~4站),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4.实验结束后,进行三角高程导线计算、碎部点计算并绘制图形,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

2)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1.测区概况:

水准测量与图根导线测量都在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低矮破碎的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不大,这给水准测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就在进行图根导线测量的局部区域来说,测区内树木,灌木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且多陡坎,沟渠的复杂地物,给我们并不熟练的图根导线测量带来了一定难度。

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在实习过程中,荆州市区的天气状况以晴阴天为主,并且时常伴随着小到中雨,气温也一直在12--25度徘徊,这些,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外业数据采集 图根控制测量: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总结报告

确定测区范围、边界、地形、地物然后在测区选定由3~4个导线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标定点位,绘出导线略图。 1, 四等水准测量:

(一)使用设备

DS3水准仪,

47、48水准尺一对,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薄,铅笔,计算器。

本小组共有成员4人,在施测水准测量的时候,人员分配情况是2人为跑尺员(前,后尺各两人),另外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具体作业方法如下:在选取了合适的水准路线和固定点之后(水准路线见附图),开始进行第一测站的观测,将水准尺立于固定点上做为后视,水准仪放置在水准路线附近合适位置,然后在施测路径前进方向上取仪器与后尺大致相等距离放置尺垫,在尺垫上树立前尺。随后观测员对水准仪进行整平,并按“后后前前”的顺序对后尺前尺进行读数。在一测站完毕后,通知后尺移站,此时前一站的前视点变为后一站的后视点,按照与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该站的测量,直到完成该测段为止。

注意事项

1.读取竖直角时,指标水准管气泡要居中,水准尺要立直。

2.每测约20个点,要重新瞄准起始方向,以检查水平度盘是否变动。

3各项限差

图根控制测量方法:采用图根三维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既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集成在对全站仪的一次操作中。

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经过实地勘察后,本小组以在点位稳定,安全性好,通视情况良好,便于观测为原则在测区内选择了6个点作为控制点,并用油漆画⊕作为标记,由这6个控制点构成闭合导线,并且以其中两点连线方向做为正南正北方向,给其中一控制点赋予坐标值(1000,1000,100)。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施测中使用的仪器有: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1个,反射棱镜2套。

在各个控制点的观测时,导线的转折角,导线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进行观测,并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其中对转折角及导线边长采用一测回观测,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对向观测。在移站的过程中,采用三联脚架法,以减少操作和提高测量精度。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总结报告

(1)

在图根控制测量过程中,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分配:两人负责棱镜,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记录员。

具体的作业方法如下:在组织组员对测区进行了勘察情况下选定了控制点,在确定已知点坐标和正北方向后,按照三联脚架法对导线进行观测: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站的基座中,棱镜分别安置在后视点i-1和前视点i+1的基座中,进行导线测量,分别读取六种观测值:水平角β,距离S,竖角α,仪器高i,目标高υ。迁站时,点i和点i+1上的脚架和基座不移动,将全站仪安置在第i+1站的基座上,第i站上则安置棱镜,再将第i-1站的仪器迁到第i+2站,随后再如前一站进行观测,直到闭合导线测量完毕。

3.限差要求

(1)边长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l/4000。 (2)对中误差应小于±2mm。

(3)盘左、盘右测角的差值应小于±40″。

(4)图根导线的角度闭合差限差按40n计算(n为测角数)。 (5)三角高程线路闭合差限差40D(mm)。 (6)对相观测高差或单向两次高差较差≤0.4S(mm)。

3)碎部测量作业过程: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坡或山顶,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总结报告

3.立棱镜,测量读数。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米左右。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

4.记录。本次外业数据采集作业采用的是无码作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数据速度快,缺点是只能是采集数据,无法对数据的性质进行分类记录,所以在观测同时要进行草图的勾绘,如:山脊线、山谷线、探槽等特殊数据就要在草图上记录下来,以便内业作业。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和。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五、内业成图

内业成图方法: 1)方法简介

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5.1软件进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2000和1:10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DWG格式。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总结报告

1.DAT文件的建立:在Excel文件中首先输入该点的点号,再空一格,在第三格中输入X坐标的值,在第四格中输入Y的值,选择CSV格式进行保存,并将文件的扩展名改为DAT。

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3.DTM的建立: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由数据文件建立DTM,输入绘图比例1:2000,选择不考虑坎高,回车以后在选择直接显示建立三角网的结果;

4.三角形的修改: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形”,“增加三角形”,“过滤三角形”,“三角形内插点”,“重组三角形”的命令,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可以对三角网进行修改。

5.勾绘等高线: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勾绘等高线”,输入等高距2米,选择“张力样条拟合”。

6.等高线的修饰(包括修饰与高程注记):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网”,修改不正确的等高线,并沿直线注记等高线或单独注记。

7.加图廓的方法:首先利用工程应用查询图框的长,宽;在绘图处理的目录下选择“加任意图幅”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测图员的姓名、长宽、接图表等与图相关的内容,拾取图的左下角坐标。完成内业地图勾绘。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总结报告

三、实习成果

(正文,宋体,小四)

四、实习心得与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

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地形图测绘实习 实习总结报告

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实习总结报告总字数不少于3000字,封面页打印,正文内容要求手写,书写字体规范、清晰,请实习结束后提交给各小组指导教师。

上一篇:银行员工爱岗敬业汇报下一篇:空心村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