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

2023-0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

对数学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瑕疵的探索

【摘要】 我县初中数学使用的教材是新人教版(2012年版),对于老教材出现的一些错误,新教材作了很多修正,但笔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新教材也存在着一些瑕疵:知识体系安排不合理、数学数据不合乎常识、知识表述不是很严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材;欠缺

我县初中数学已经全面采用新人教版(2012)初中数学教材.笔者对新、老教材进行了对比,发现新教材对老教材出现的错误有所修改,内容编排上也有所变动.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新教材真的是做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名农村的一线初中数学教师,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初中数学教材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媒介和载体.我们在教材面前不应该是被动地执行者,应该主动地去做一个研究者、开发者.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执教七年级(上册)的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新教材中存在着一些小小的瑕疵,如知识体系安排不合理、数学数据不合乎常识、知识表述不是很严密等.这些瑕疵严重影响了这块“美玉”的价值,可能会给一线的数学教师带来了一些困惑. 下面笔者就结合这一学期使用新教材的感受对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012年版)中存在的一些瑕疵与同行作一些探讨.

瑕疵一:知识体系安排不合理

七年级上册的新教材第11页,安排的是“1.2.4绝对值”,它写到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如果a > 0,那么|a| = a;

(2)如果a = 0,那么|a| = 0;

(3)如果a < 0,那么|a| = -a.

新教材的这个说法应该是正确的,但问题是,新教材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告之学生:“a > 0,意思就是‘a是正数’;a < 0,就是‘a是负数’了呢?”笔者特地仔细翻看了新教材的前10页,并没有找到.新教材既然在此之前并没有指出,一般学生又怎么会知道呢?我们再翻过一页,到第12、13页,发现新教材接下来才介绍有关有理数大小的规定同[2]:“(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以及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方法,包括如何运用绝对值的知识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所以笔者认为新教材知识体系安排不够合理,使学生会在构建知识体系上产生先后顺序混乱的困惑,笔者建议编写这本新教材的专家对这一问题有所考虑.

瑕疵二:数学数据不合乎常识

我们先来看一下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帖子:

一道小学数学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

这只是一道普通的数学题目,然而小学4年级“阿仔”给出的答案不是数字,而是一句话:“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规.”阿仔的妈妈cacahua将题和答案贴上了微博.

小孩是纯真无瑕的,有什么说什么,看到这样看似趣怪的答案,我们数学老师估计要生气,并暗自惊叹:“吓死宝宝了!”然而这个答案当时却获得了广州交警的肯定:完全正确.

很明显,这道题给出的数据违反常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教材也出现了类似的错误.请看七年级上册的新教材第99页第6题同[2]:

两辆汽车从相距298 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比乙车速度的2倍还快20 km/h,半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笔者在讲解这题时,已临近下课.笔者在学生的众目睽睽下开始解答,以乙车速度为未知数x的方程里,解出x = 192时,笔者当时下意识地叫道:“糟了,肯定是我做错了,不是方程列错了,就是方程解错了.”笔者的学生,有的暗自得意,等着看老师的笑话,大概心里这样想:“哈哈,老师出错了”;有的则表现出惊讶的表情:“老师怎么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出错了呢?”可能是这样想的.

笔者当时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

“在生活中,你们谁见过这辆汽车的速度?世界上的所有上高速的汽车,哪有跑那么快的?慢车车速就达到192千米/时了,那另一辆快车的车速又是多少呢?”

学生很快算出是404千米/时.这时,学生也开始怀疑了.因为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有规定:“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所以笔者认定这道数学题目的答案数据是违反常识的,所幸的是教材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做了相应的修改.

瑕疵三:知识表述不是很严密

2012年最新版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上)第79页里,先是通过三个问题列出了这样三个方程:

(1)4x = 24;

(2)1700 + 150x = 2450;

(3)0.52x - (1 - 0.52)x = 80.

再由这三个例子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同:上面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而老教材七年级(上)中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比较一下新老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新版里新增了“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笔者认为新教材的定义比老教材要好一些.在2012年最新版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下)第88页里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4]却是这样的:“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和),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在同一套数学教材中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中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一句话,而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中却没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一句话,笔者认为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不够严密,甚至有前后矛盾之嫌.还有教材中这样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笔者仍然认为不够严密.

为了更好地阐明笔者的观点,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1)4x + 3 = 5x - (x - 2).

这个式子是等式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它有等号,表示的是相等关系,因此是等式;

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吗?按照教材的定义当然是,因为它是含有未知数x,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所以是一元一次方程.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它,这个等式(方程)实际上就是:

(2)4x + 3 = 4x + 2.

很明显,无论取何值,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都不可能相等,也就是说无论取何值,方程都是不成立的.当然,我们要给学生讲清楚,这里所指的“方程不成立”,是指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方程还是方程.也就是说“方程不成立”与“某等式不是方程”意思是不一样的.同样,“方程成立”和“某等式是方程”意思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上面所举的这两个方程无解.但无解的方程也是方程,尽管仔细辨析,这个方程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等式”,是矛盾方程.如果我们拿新教材上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去对照的话,这两个方程完全符合该定义的,也就是说,按照新教材的说法,它就应该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知道的,方程可以分为恒等方程、矛盾方程和条件方程,而我们初中所学的方程一般都是条件方程,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都是条件方程.所以这两个是矛盾方程,但确实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再来看一个恒等方程的例子:

(3)4x + 3 = 4x + 3.

这个例子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等于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对吧?所以,按照新教材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同样,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知道的,这确实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是个恒等式,是恒等方程.x取任何数,都能使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对于条件方程,我们都知道在复数范围内,整式方程解的个数等于方程的次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应该这样定义:

形如ax + b = 0(a,b是常数,且a ≠ 0)的方程,叫做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x是未知数.

既然说到了这里,笔者顺便提一下:我们去年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既然在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包括移项、去括号、去分母、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一般步骤方法”在后,而“建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前,那就应该在教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后,按建构学问之构想,也应该及时的归纳概括一下.譬如可以作这样归纳:“在本书中,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解过的方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或者不含分母,或者分母中不含未知数,将它们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后,都能化为最简形式ax = b(a、b是常数,且a ≠ 0).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我们把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岂不是更好.

这是笔者在使用《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 上册)》(2012年版)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三点瑕疵. 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各位初中数学教育同仁和专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 1月第1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3]课程教材研究室、中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 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作者:郑晴怡

第2篇: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九课第1节《守护生命》

守护生命

【教材来源】

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教材分析 《守护生命》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材分析】

(一)课标依据

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的主题围绕“成长中的我”展开,本框“守护生命”属于“成长中的我”的相关部分,体现着课程标准中“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相关内容。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九课第一框,包含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两个层面。本课意在培养学生提高健康的意识,掌握自救自护基本常识,知道守护生命还要养护精神。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还停留于身体层面的浅认识中,他们对于如何爱护身体、如何养护精神还没有形成意识。本课引领学生认识到要珍爱生命,就要学会爱护身体,养护精神,并且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生命意识,知道养护精神,守护精神家园。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可贵,树立守护生命的责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养成关心身体状况的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以及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守护生命包括爱护身体、关注心理健康和养护精神三个方面;理解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理解关心身体和心理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理解精神富足,养护精神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守护生命要做的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阅读教材和探究与分享,理解关心身体和心理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2通过讨论,学会如何守护生命和养护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一:

小文喜欢打篮球,中午为了多打会篮球,他经常不吃午饭。

小莉特别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学习,她认为那时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问题:对于这两位同学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中常见的坏习惯,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教师总结:生活的细节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克服那种认为一些小的坏习惯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的错误思想,改正自己一些不良习惯。

教师介绍:列举教材第101页“相关链接”,介绍健康的生活习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还应这样爱护自己的身体。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如被关爱、被接纳、被尊重、渴望自由等,当内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有些人容易出现一些过激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爱护身体,我们要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当遇到灾害和灾难发生时,我们要会自救自护。

活动:求生知识大比拼

1.去看演唱会,突然人群骚动起来,一拨一拨的人潮涌着你向前,你以什么样的姿势随人群撤离……

A.两手抱肩

B.两手伸直推着前面的人

C.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后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太阳穴。

2.遇有雷电,头发竖立时…… A.立即蹲下,双脚并拢

B.打手机求助

C.用手按住头发

3.出现车祸,你被关在密闭的车里,你如何破窗而出?

选择A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情境二:

小白、小岳经常比谁的鞋是新款,谁的鞋是限量版,因为谁穿了新鞋引起同学关注,另外一个还非常生气,甚至在家还用威胁的语言让家长必须买新款鞋。

问题:请你评析一下这两个同学的行为?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中常见的坏习惯,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情境三:故事分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养护精神的重要性。引领学生理解养护精神离不开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活动:教师列举养护精神的方法: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诵读经典、学习茶道等。

教师总结: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养护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等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在它的滋养下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

问题:如何养护精神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守护精神家园,不能丟失优秀的民族文化。

五、板书设计

六、巩固练习

一天的生活里,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吃饭、睡觉、上课、活动……这些在你的一天里各占多大的比例? 请完成你的“生活花瓣”图。

1.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你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

2.听听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建议。

第3篇:【精品原创】人教版初中政治 教师资格证说课教案全套资料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1—1

新学校,新同学

一、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

《新学校,新同学》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初中作为学生发展中的新阶段,学习的环境、学习的任务都有了新的变化,因此,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的环境,以愉快的心情接纳新的集体,新的老师和同学,并对新集体开始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更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同时,为下一课时融入新集体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面对新环境产生的困惑,是正常的,○也是能够摆脱的。

2使学生认识建立新友谊,结交新伙伴的意义,并初步知道怎○样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友谊。 (2)、能力目标

能根据所学知识,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情况带来的各种不适,并能尽快调整,尽早融入新环境。

三、教学难点、重点

(1)、教学重点:初中生活新体验;珍视新友谊 (2)、教学难点: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四、教法

(1) 情景导入法(通过图片、歌曲、视屏、故事等,创造课堂氛围)初中的学生一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思维发散性比较强,因此通过引入一个特定的情景,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某一个话题。

(2) 集体讨论教学法(师生对话法、小组活动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理解和辩护,并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纠正以前的偏见。

(3)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学法

(1)自主(个性)学习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新课改的重要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参加各种课堂讨论,从中收获知识和学习的乐趣。

(2)分析归纳法。通过课堂辩论,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分析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讨论探究法。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认知、分析、评价同一个现象或问题,同时通过讨论,也能够使得同学们认知、交流、借鉴其他同学的创新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六、教学程序(过程) 1.导入新课:(2—3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友谊天长地久》。在这种愉快共享的氛围下,可以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上进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相关的问题,在新的班级中,你认识了多少新同学、新朋友?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由此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知识学习环境中去。

2.讲授新课:( 35分钟 ) 活动一:案例分析

小明从乡下的六年级小学毕业来到了城里的初中,离开了父母,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面对城市的繁华和美丽的校园,小明第一次见到学校的天文台,第一次见到教室里还有闭路电视,第一次看到操场的塑胶跑道------ 设计目标: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体现了一般普遍性。案例分析,是理解普遍性道理的一面镜子。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案例深刻剖析,是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的过程,避免一开始就讲普遍性容易让学生坠入五里雾中的不良效果,有助于学生们从认识一个具体问题开始,举一反三,层层递进,进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难懂的普遍性道理。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进入中学后,有很多事物让我们好奇,让我们欣喜。初中,是一个崭新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活动二:情景模拟

要求同学们舌苔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小学的生活、兴趣、爱好、理想等方面。

设计目标:活动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表演特定的角色,在面临具体的情景下看看他们是如何面对问题,如何认知特定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情景模拟,可以反映出不同同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异,在发现不同学生处理问题的差异时,老师适当地予以点评,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地处理实际问题能力,通过这种对症下药,既可以帮助学生们怎样正确处理不同情景下如何处理好实际问题,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新的班级里,有这么多新的面孔,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 三:课堂讨论

讨论主题:在这个新的班级里,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新同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集体环境里?

设计目标:讨论有助于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讨论也有助于同学们达成有些基本的共识。通过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和主动作用,鼓励同学们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和讨论问题,拓展每个同学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在讨论的基础上大家对各方的观点求同存异,容易达成有基本的共识,有助于克服以前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的被动灌输模式,有助于同学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交流。部分同学可能由于性格内向或对讨论话题不敢兴趣,老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式的新式课堂学习中去。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适当地对同学们的观点予以点评,最后老师总结归纳,使得同学们回归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去,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将在这个新的班集体中生活和学习,我们应该友好相处、共同进步,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中。 3.课堂小结:(2—3分钟) 新学校,新同学 1.初中生活新体验

○ 初中生活把我们带入崭新的天地 ○ 珍惜新起点,体验初中生的快乐 2.珍视新友谊 ○ 认识新同学

○ 结交新朋友 3.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 在班级中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 珍视友谊,使初中生活更精彩 4.课堂练习:( 5分钟 ) 完成P6的表格填空。通过课堂练习,可以让学生回归到课堂的知识学习框架中,巩固同学们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消化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5.课后实践

组织全班同学,举办一个迎新晚会。通过课后实践,让同学们在娱乐中相互认识,提高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消化、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预测或反思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和宝贵,老师应该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工作,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所需时间,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本说课体现了新课改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协作性等特点,克服了以往教学过程的导向灌输模式,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情景、案例、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辩证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篇:【精品原创】人教版初中政治 教师资格证考试 说课教案全套资料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3课2

让生命之花绽放

1、 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三框,是对上节课《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进一步延伸,对于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实现人生理想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生命的不可放弃。

学习珍爱生命、肯定生命的原因。 理解生命价值的延伸。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认知生命的能力 提高学生生命自救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珍爱生命,肯定生命? 教学难点: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4、 教法。

(1) 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图像资料,适应七年级学生非常擅长的形象化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活动探究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活泼好动的性格,利用课堂活动、讨论,让他们自己从实际活动中有效地学习知识。 (3) 故事启发法。尊重学生对故事的强烈兴趣,针对具体的课程标准,选择适当的故事,有利于加深对本节课的消化、吸收和理解。

(4) 比较对比法。通过比较不同的现象或问题,提高学生辨明是非、真伪的能力,促进辩证思维的发展。

5、 学法

(1)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新课改的重要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参加各种课堂讨论,从中收获知识和学习的乐趣。 (2) 情景学习法。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浓厚,因此通过创造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从特定的情景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切身地领悟出一些抽象的道理。

(3) 社会实践法,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学习知识的效果,并能够从实践中发现新知识,获得更深刻的社会阅历。

6、教学程序(过程)。

1.导入新课:(2—3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两组自然生命的图片,一组是有关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图片,一组是关于某地沙尘暴的图片,通过正反对比,引起学生对生命话题的兴趣。 2.讲授新课:( 35分钟 )

图片放映:一张7岁的海地男孩 Kiki Joachin双手张开的微笑面孔的图片。简述介绍:一个7岁的男孩 Kiki Joachin在在2010年1月海地地震中被困一周,终于被美国救援队获救。当被救援队员从巨大的碎石堆中救出来的时候,这个海地小男孩嘴角洋溢着愉快的笑容,他说:“我笑了,因为我自由了---我笑了,因为我还活着。”正是这张照片背后隐含着这些传奇的经历,所以传遍了世界,感动了世界。通过这个感动的图片场景,来说明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生命的人的,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放弃生的希望。

情景活动:设想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突然发现家中失火,该怎么办?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救生措施,在学生建议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地补充救生措施,克服传统教育的灌输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变得主动起来,同时也锻炼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

课堂发言:根据课前的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做一件对家庭、同学、朋友有意义的事,让学生各自发言做了说明事,有生命感悟和收获。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切身体验到每个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从而分析肯定生命和尊重生命的原因: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幸福的快乐是从悦纳生命开始;

3、尊重生命不仅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包含尊重他人的生命。

故事引介:马加爵,是云南某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仅仅因为同学的几句闲话,就残忍地杀害了4名室友,最终也遭到法律的制裁,失去了生命。这种对生命的不尊重,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其他人的幸福。通过这个故事,从反面讲解不尊重生命的严重后果。

即兴发言:提出一个问题“当我长大后,我想成为——,并简要地说说理由。”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也能够有助于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起到一石二鸟之效果。通过这样的即兴发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深化对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的认识。 3.课堂小结:(2—3分钟)

板书设计

4.课堂练习:( 5分钟 ) 播放一段《我要飞得更高》音乐,要求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有关生命的箴言,上交后整装成册,挂在教室的信息栏里,供同学们相互共勉。 5.课后实践

建议同学们阅读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展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

7、教学预测或反思:

(1)生命的话题太广,教师要做好有关资料搜集、图片使用、多媒体利用等备课的工作,把握好教学的主题。

(2)因为要求学生课前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因此这项工作要事先安排,课前做好。

第5篇:七年级上册政治提纲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1、新学校,新同学 P4_6

⑴初中生活新体验:这里的“新”主要包括新的校园,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班集体,新的学习天地等等。

⑵珍视新友谊:新的班级,我们应该主动结交新的朋友,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⑶与新朋友结伴成长:我们应该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让充满青春气息的初中生活充满阳光。

2、创建新集体 P7_9

⑴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新的班集体应该有严明的纪律,强大的凝聚力,应该成为每个成员为之自豪的集体。每个班级成员都要形成为新的班级建设添砖加瓦的共同目标,让良好的班集体成为大家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⑵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一方面,每个班级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另一方面,新集体又需要把一个个的个性鲜明的同学拧成一股绳。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奉献给集体,并且发挥出最大的光和热。 ⑶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团结协作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集体,才能充分展示每个同学的聪明才智。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1、学习新天地 P11_17

⑴初中学习新特点:初中学习与小学相比主要有任务不同,课程数量增多,涉及的知识面更广、更深。初中学习新特点主要是对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知识本身,还要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⑵做学习的管理者: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③科学安排时间。 ⑶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的。同时,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要学会尽量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

2、享受学习 P18_21

⑴学习中的苦与乐:学习是苦乐交织的。我们要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学会苦中作乐,明白苦尽甘来的道理,应该对学习始终充满饱满的热情,不留遗憾。我们还要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少年儿童因各种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享有学习的权利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⑵探索世界的奥妙:当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的时候,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的时候,我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初中阶段,我们需要留心周围的世界,发现生活中还有更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我们要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为我们将来奠定基础;我们要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不断努力,不断自我超越。

第二单元

认识新自我 第三课

珍爱生命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P24—26 ⑴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⑵生命需要相互关爱:①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采,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③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P27—28 ⑴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老师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⑵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①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②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⑶发挥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3、珍爱我们的生命 P29—32

⑴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⑵肯定生命,尊重生命: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②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④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⑶延伸生命的价值: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许多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他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延伸。②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第四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

1、走进青春 P34—38

⑴青春悄悄来:①我们身体的变化,意味着我们正在长大,开始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进入青春期,开始人生最美丽的春天。②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我们的身体将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③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发育很快,需要大量的营养。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④我们身体的成长有着不同的韵律。即使同一个人,其不同身体部位的发育速度和水平也是不一样的。 ⑵成长不烦恼:①在我们的身体变化的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②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当然,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是很重要的。③解决内心矛盾,除了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的帮助外,还要自己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保持心理健康将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协调发展,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2、感悟青春 P39—42

⑴青春误读:①对于青春的好奇,我们需要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长的体验,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②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③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

⑵青春畅想:①青春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一种全新的感觉。②青春是活力的象征,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有了这些,我们便有了克服怯懦的勇气和冒险的魄力。

3、祝福青春 P43—44

⑴青春的幸福:在青春期,我们会有苦恼,但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 ⑵寄语青春:因为青春是美好的,所以需要我们仔细体味,我们应更加珍惜,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1、日新又新我常新 P46—50

⑴自我新认识:①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就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存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缺点。②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⑵认识自我的途径: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盲从,也不能忽视。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2、发现自己的潜能 P51—53

⑴认识自我的潜能:①自我是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②发现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估,包括自己的潜能,以判断今后发展的方向。

⑵发掘自己的潜能:①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②在心中想象出一个理想的形象,激励自己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3、自我新形象 54—57

⑴我心中的理想形象:①认识自己,发掘自身潜能,能更好地更新和完善自己,向理想中的自我前进。②我们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⑵面对新期待:①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有美好的未来,每个人的自我期待中都包含着对自己未来职业和生活的希冀。②社会对不同职业的人也有一种期待。③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定个人的成长目标。 ⑶未来新规划:①从现在做起,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②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生存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我们自省、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单元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

1、丰富多样的情绪 P60—63

⑴情绪复杂多样:通常我们把情绪分为四大类:喜、怒、哀、惧。

⑵情绪的作用:情绪会对人产生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积极作用: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消极作用: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抵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2、学会调控情绪 P64——-68

⑴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是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的。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对情绪的调节十分重要。 ⑵情绪需要调控。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

⑶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表面上,情绪似乎是个人的情感,实际上,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们应对别人情绪给予更多的关心,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我们相互的感情会更加深厚。

第七课

品味生活

1、情趣与兴趣 P70—74

⑴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产生的,是通过兴趣表现出来的。高雅的情趣体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情趣可以使我们得以放松,解除疲劳,还能使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充满欢乐。

⑵情趣有雅与俗之分:高雅的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要求。低俗的情趣的人,看不到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和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时的快乐,这不利于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2、追寻高雅生活 P75—79

⑴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乐观的人,思想活跃,活泼开朗,富有幽默感,对学习、事业与前途充满信心。往往更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更多地感受生活中的情趣,从而在生活中培养高雅的情趣。 ⑵好奇与从众:青少年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以培养自己的高雅生活情趣。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不能盲目从众,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⑶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生活内容是学习、全面发展和提高自己。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时间的可能性,更多地选择不同的文化活动内容,从丰富的文化活动中,领略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情趣。 ⑷提升情趣,陶冶情操: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会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追求美的情趣,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提升着我们的情操。高尚的情操的形成,会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第四单元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第八课

学会拒绝

1、身边的诱惑 P82—87

⑴领奖台的诱惑: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渴望成功与荣誉,期望有鲜花和掌声。这是我们积极要求进步的重要表现,我们应通过正当的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 ⑵金钱的诱惑: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来获得。决不能沾染不良行为习惯,更不能触犯刑法。

⑶游戏机的诱惑:电子游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的能力有一定的好处。但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青少年可能通过玩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并不能沉迷于此。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⑷黄赌毒的诱惑:毒品包括许多种类,对人的危害性极大。吸毒违法、贩毒有罪。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是一种恶习,上瘾就很难回头,可能会发展到骗、偷,抢的违法犯罪。不健康读物和信息也侵蚀着人的肌体、毒害着人的精神。邪教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稳定的毒瘤。总之,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很多的诱惑。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它们的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P88—89

⑴不良诱惑能战胜:勇敢的人取悦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

⑵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方法(如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等),摆脱不良诱惑,避免对自己的危害。

第九课

保护自我

1、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P91—92

⑴种种侵害: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很不成熟。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⑵加强自我保护:青少年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必须加强自我保护。面对突发的事故和侵害,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P93—97

⑴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对于女学生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

⑵用智慧保护自己: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遭到意外险情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求助办法。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更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⑶用法律保护自己: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快乐人生三句话P2

①太好了

②我能行

③我能帮你吗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1、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P4—7 ⑴感受自尊的快乐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自尊的含义: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⑵知耻与自尊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⑶虚荣与自尊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2、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P9_11 ⑴同样的自尊

同样的快乐

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⑵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表现:①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②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3、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P12_16 ⑴维护人格最重要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⑵自尊者豁达

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欣赏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对待批评议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自尊要适度。对侮辱和诋毁要及时反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⑶善于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怎样尊重他人: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1、“我能行!”P18_22 ⑴自信一族

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自信的表现:“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自信的含义: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⑵超越自负

告别自卑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区别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特点)

自信 自负 自卑 产生原因

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达不到。 不相信自己的潜力

特点、 实事求是 过高估计自己 轻视自己

态度

结果

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成功 看到自己的缺点 。

自以为是,看不起别

失败

人。

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不

失败

敢尝试

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P23_26 ⑴“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⑵自信有助于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3、唱响自信之歌P27_31 怎样树立自信心?

⑴看到进步和长处:看到进步和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⑵增强信心和实力: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

⑶做自信的中国人: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三课 走向自立

1、自己的事自己干P34_38 ⑴自立人生少年始

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自己衣服自己洗;父母不在时,自己做饭;自己去超市、书店等。 ⑵人生需自立

①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②自立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③如果不能自觉的锻炼自立能力,培养自立知识和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⑶走向自立需要培养的能力

如展示:①推销自己的能力。②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③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④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2、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P39_45 ⑴不能再有依赖

依赖思想的危害: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⑵自立与自主(关系)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⑶多实践多锻炼(怎样才能自立)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1、人生自强少年始P47_50 ⑴自强,进取的动力

自强的含义: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自强的表现: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自强的意义:①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②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③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⑵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自强与自弃的关系: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2、少年能自强

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理想,自强的航标

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⑵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必定能自强。自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放任自我。

⑶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发挥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单元

做意志坚强的人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1、人生难免有挫折P60_64 ⑴挫折与人生相伴

挫折的含义:挫折,就是所谓 “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挫折的产生原因: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⑵各种人为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⑵不同的态度

不同的结果

对待挫折的三种态度及三种结果:

①胆怯、懦弱的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放弃目标,一事无成。

②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离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③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锋利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2、挫折面前也从容p65_70 ⑴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挫折的作用:①消极作用 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②积极作用 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蚌病成珠”)

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⑵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④会自我疏导。自我疏导的方法: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1、让我们选择坚强P72—78 ⑴坚强意志的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①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即自觉性)

②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即果断性)

③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即自制力)

④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坚韧性)

⑵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坚强意志的意义:①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2、钢铁是这样炼成的P79—83

磨砺 坚强意志的方法:①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③善于管理自己。④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1、走近法律P86—90 ⑴我们身边的规则

规矩(规则)的含义: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三者区别和特点:道德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是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⑵生活离不开法律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作用: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2、法不可违P91_96 ⑴谁都不能不违法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其中,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⑵犯罪必受惩罚

刑法的含义: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作用(任务):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犯罪的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刑罚的含义: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3、防患于未然P97_101 ⑴认清犯罪危害

道德水平高低同遵守法律(违法犯罪)的关系: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不会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韦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犯罪。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犯罪的危害: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⑵加强自我防范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的方法: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有道德的人;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预防违法犯罪。

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1、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p103_107 ⑴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未成年人的含义: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两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⑵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善用法律保护自己p108_114 ⑴求助有路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法律。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

①非诉讼手段。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②诉讼手段。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2、敢打官司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①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②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③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⑶敢于斗争

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得意义: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既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稳定。

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方法: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第6篇:七年级上册政治期中测试

惠来实验中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期中达标测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30分)

1.“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只用。”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建成优秀班集体需要很多人 B.一个优秀班集体要有共同目标 C.班集体成员人心各异,样能成大事

D.只要人人都是学习尖子,就能建成优秀班集体 2.从一定意义上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 )

A.适合自己的方法 B.最佳的方法 C.大家都用的方法 D.被推广的方法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青春时期不尽情享乐,错过将后悔莫及

B.青春时期不努力上进,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C.青春时期是幸福的,年老时期是悲伤的 D.青春时期的充满活力的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成语启示我:( )

①要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②要认识到自我的潜能;③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④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5.小学的时候,小清的学习主要是靠老师的安排和家长的辅导。进入初中后,面对那么多的课程,小清顾此失彼,跟不上学习进度,放学回家,妈妈也很少陪他写作业了。感到自己学习越来越吃力了,他烦恼不已。对此,你的认识是:

A.小清的情况很常见,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起来 B.小清可回到六年级重读一遍

C.小清应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D.小清还是要依靠老师和家长,要求老师和家长还像以前一样辅导自己

6.“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没有班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个人的智慧就难以发挥作用。下列选项中表明这个道理的有:( )

①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②花要叶捧,人靠人帮 ③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④有志者事竟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7.小李总是抱怨:“学习真是太苦了,我甚至都不想上学了。”你认为小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只看到了:

A.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B.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C.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从而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D.学习中的困难和辛苦

8.小军进入初中后,身高一直很稳定,看到周围的同学身高在不断地增加,他感到非常着急,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不正常,但我们可以告诉他( )

①赶紧去医院检查,吃一些增高药物。 ②没必要大惊小怪,每个人发育的速度和水平是有差别的 。③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发育。 ④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下面属于我们应该积极培养的学习习惯是( )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临时抱佛脚,考前搞突击 C.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能够持之以恒 D.一手画圆,一手画方

10.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发现和小学相比,中学生活发生的新变化有

①学习科目增多了②学习任务加重了③对自主管理的要求高了④校园生活丰富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离开小学,跨入中学大门,小晴觉得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有必要加强自我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就是( )

A.不听家长的管教,我行我素 B.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不要别人管 C.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自觉意识 D.生活上靠自己,学习上靠老师 12.中学生的交往面越来越宽,我们也要懂得如何结交新朋友,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

① 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笑脸迎人 ② 摆出威严的样子,很与众不同 ③ 真诚地帮助别人,态度随和 ④ 参与团体活动,听取多数人的意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07年7月17日下午,武警重庆总队新闻站干事康波接到任务后,主动请缨到陈家桥抢险第一现场,英勇牺牲。7月22日上午,抗洪英雄康波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重庆市渝北区殡仪馆举行,数千名群众前往吊唁,这段材料告诉我们( )

A.为人民牺牲的人总是得到人们的怀念

B.努力为他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 C.老百姓非常爱戴、怀念康波

D.生命是宝贵的,康波为人民牺牲是不值得的

14.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法和途径,来认识自己( ) ①自我观察、反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②与他人接触、交流和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③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认识自己 ④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素质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5.社会化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一套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的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下列对社会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化是大人得事,与初中生无关 B.社会化只要在学校学习知识就可以了 C.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D.社会化的过程不需要和他人交往

二、简答题(30分)

16.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中学大门,新环境、新同学、新任务、新集体,给了我们许多的憧憬和希望,在这个新“家”,相信同学力协作,在老师的帮助下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1)每个同学都希望生活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请描述你心中的优秀班集体。(4分)

(2)作为班级的主人,为把我们的班级变成优秀的集体,请你向班级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6分) 17.王研:“真讨厌,镜子里面的我怎么一只眼睛单眼皮,一只双眼皮呢?眼睫毛也不够长,唉!要是

能长着双眼皮、一双大眼睛多好啊!” 李湘:“都读九年级了,我的个子还是只有1.5米,和其他同学走在一起,落差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同学取笑我。以前父母总说,以后会长高的,但我都15周岁了,能长也长不了多少了,这让我很苦恼。”请问: (1) 王研和李湘的烦恼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 (2) 假如你是他们的同学,你该怎么劝说他们呢?(6分)

18.某中学八年级小白,悄悄跑到一家私营企业打工,老板文明他的情况后说“我不能招收你。”并派人把她送回学校。学校就此事展开讨论,小白说“不读书是我的权利,别人管不着”

(1)小白同学的观点对吗?为什么?(4分)

(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6分)

第7篇: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第五课

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3、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4、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为什么要认识自我的潜能?

1、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

2、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3、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把他们发掘出来。

4、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1、 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2、 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3、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第六课

情绪的基本分法为喜、怒、哀 、惧。

如何理解:情绪犹如双刃剑?

1、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的效率和能力 ,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2、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 ,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为什么情绪需要调控?

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懦弱、犹豫,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

调节情绪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答:

1、注意转移法。

2、合理发泄法。

3、理智控制法。

为什么喜怒哀乐要不忘关心他人?

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第七课

情绪与兴趣有什么关系?

1、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产生的。

2、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

3、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4、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高雅情趣有哪些积极作用?

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2、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

3、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要求。

4、他对个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庸俗情趣有哪些消极作用?

1、 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2、 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

1、要有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压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2、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不盲目从众。

3、要丰富的我们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趣、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4、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第八课

身边的各种诱惑主要有那些?

领奖台的诱惑

2、金钱的诱惑

3、游戏机的诱惑

4、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上网对中学生产生什么影响?(有好有坏,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看你如何对待)

1、好的影响:可以扩大知识面;方便查找资料;可以适当娱乐,调剂紧张的学习和工作。

2、坏的影响:如果沉迷于网络,则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容易受到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导致违法犯罪;沉迷于游戏,影响身心健康,

中学生应如何文明上网?

1、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文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要学会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要正确选择网上信息,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影响。

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联想后果法、主动请人帮助法。

战胜诱惑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避开诱因法。

2、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

3、专时专用,改正不良的习惯。

第九课

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

1、身心尚未成熟。

2、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

3、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1、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用智慧保护自己。

3、用法律保自己。

上一篇:九年级英语试题下一篇:三年级作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