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球自转(共10篇)
引入: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本节课,我们重点来
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我们继续用地球运行仪来演示地球的公转,在演示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观察
和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 道是什么形状?(椭圆形)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斜着)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没有)
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最南呢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两次)
注意:演示时速度不要太快,若运行一周学生还没有看清楚的话,可以反复一次。学生回答后,以板图的方式进一步做具体的解释:地球在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的。它斜着身子,是因为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这个夹角是66.5°。正是 因为这个夹角的存在,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最北到达北回归线,最南到达南回归线,这也是南、北回归线得名的原因。
试想,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也就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是90°,那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
为使问题更简单明了,将地球运行仪的地球仪取下来,换上一个皮球来演示。学生思考后回答:不会移动,始终在赤道上。
太阳直射点始终在亦道上,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 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没有)没有热量的变化,会不会有气温的变化?(不会。)地球在一年中没有气温的变化,会不会有季节的变化?(不会。)1
由此看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公转,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会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才会有寒暑往来,于是就产生了四季。这就解释了我们上节课留下的疑问。
关于四季的产生,我们结合教材图D“地球公转示意图”来详细具体地解释一下。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大约是6月22日前后,请大家想,这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是否是一年中最多的?
讲述:这一天,北半球的 白 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也就是昼长夜短,并且越向北去,白昼时间越长,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长到24小时都是白天,这就是极昼现象。这一天我们把它叫做夏至日。同时把夏至日前后的6、了、8三个月,规定为北半球的夏季。这一天,南半球的情况完全相反。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获 得的太阳热量、昼夜长短情况与夏至完全相反。习惯上,规定12、1、2为冬季。
当太阳直射点两次在赤道上时,分别在3月21日或9月23日 前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与南半球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即昼夜平分,因此把这两个节气分别叫做春分和秋分。人们习惯上规定3、4、5月为春季,6、7、8月为秋季。
学生就刚才的解释填表,进行总结并检测学生的 理解情况。
日期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阳光直射的地点
昼夜长短情况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请学生用实际感受来验证所学。提问:我们当地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如何变化?(不一样。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承转: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别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读教材图F“地球上的五带”,回答:
1、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分别是什么?(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2、五带的范围是怎样的?
3、五带的划分界线是怎样的?(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温带与寒带分界线是极圈)4、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5、五带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气候现象?(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温带冬季冷,夏季热,四季分明。)布置作业:
画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 板书设计:
3、四季的划分: 3、4、5月为春季 ;
北半球: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4、地球上的五带(热量带)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五带的名称: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3)、五带的范围:北寒带(66.5°N--90°N):北寒带在北极圈以 北②北温带(23.5°N--66.5°N):北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③热带(23.5°N--23.5°S):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④南温带(23.5°S--66.5°S):南温带在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⑤南寒带(66.5°S--90°S):南寒带在南极圈以南的地区(4)、五带的特点: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 象,气候终年炎热; 寒带——有极夜极昼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一、研究课程标准,分析内在联系
要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任课教师必须要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从表1可以得知,两者基本理念有共通之处,都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习的内容知识、组织形式、作业评价等均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小学科学是强调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着重强调活动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表2中较为详细地对比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为初中地理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在适龄阶段接触到了最基础、最贴近生活的地理知识,仔细梳理会发现有些知识是与初中重合的。例如:人类认识地球及地球运动的历史中涉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关系、影子的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等等。有些知识范围甚至高于初中,比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四章第六节“地球在公转吗”中出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六年级下册中出现月相、月食、日食等天文知识。这些宇宙天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初中的地理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小学科学课程里设有地球仪知识的课标内容,要求为“了解”,教材里出现了“地轴”“北极”“南极”等字样,而地球仪部分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难点,要求则上升为“运用”,这些都为初中地理学习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熟悉小学的课程标准,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有效衔接。
二、准确把握学情,实现高效课堂
初一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基础教育,个体的学业水平差异显著,在家长、学生心中小学科学课程也是“副科”,学生对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掌握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对于我们初一的地理教师而言更是不得而知了。依据近两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就地理素养而言,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较为敏锐、活跃,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例如在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部分时,有些学生可以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把麦哲伦的生平事迹都了然于胸,对于这类学生,课本上的阅读注释已索然无味了。相反,有些学生对于小学阶段所学的课本知识都难以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学情。
一方面,在开学之初,做一个简单的关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的测评,如此一来便可知所教学生掌握的旧知识情况了,以便于把握整体教学的知识难度和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地理导学案。例如:地球运动部分,教学参考要求是一课时内容,但实际教学时会发现,课时容量较少,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间使用导学案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挥教学机智,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实现高效课堂。此外,有些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随意地提出一些无效问题,例如:我们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啊?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吗……等等,课堂提问是面对大多数学生设计的,这样的类似问题,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明显是无效、无价值的,根源就是教师对初一新生的学情不了解、对小学课程的不熟悉所造成的。
三、“吃透”教材,找准衔接点
在导入时,通过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同学们观察到的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小时侯你们认为是太阳转还是地球在转?现在呢?然后再通过播放视频“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轻轻松松地就把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展示给了学生。
二、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或分析生活实例,或联系生活实际经验,类比分析推理获得地理知识。
比如:针对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一直在动,而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的研究,就采用类比的方法——根据坐汽车在很平直的道路上行驶的感觉类比分析得出结论;再如:在地球自转引起的时间差异时,我引入了今年夏天伦敦奥运会时,北京和伦敦观众观看赛事的时间不同,而分析推理得出相关结果。
三、善用多媒体课件,增加直观性。
为更好地上好这堂课,我们对课件进行了精心设计。一是插入了视频和音频文件,加强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二是将flash动画插入到课件中,使运动的演示过程更细腻、更生动。如在二分二至图中,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自转中从北极、南极上空看方向如何,都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取得的效果也更好。
四、充分发挥了地球仪的作用
课堂上学生人手一只小地球仪,自已动手演示自转和公转,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了;在说明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时,我先在大地球仪上沿经线贴一张红色纸条,再沿方向慢慢转动地球仪,让学生分排观察红线转到的位置,并说出是早晨、中午、还是晚上,既直观又形象。
五、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探究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总结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有很多地方小组合作都运用得非常好。比如,在二分二至图时,分组完成四个节气的填写;在地球公转时,小组成员利用自已的生日讨论地球运转在公转轨迹中的哪个地方?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六、充分利用学生的演示活动来纠错,达到边学习边反馈的效果。
比如在研究完地球公转时,找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地球和太阳来演示地球与太阳是怎样运动的,其他学生观察判断他们演示的是否正确,对有错误的地方,再找学生下来演示,一直到演示正确为止。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突出了新课改理念,在实施上也注重运用了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而且较好的完成了预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反馈的很好,对知识达到理解的程度,并突破了难点,在分组探究实验中,增强了小组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
1、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还比较生硬,个别活动没利用好,应该给学生做出相应的讲解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3.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重点与难点】
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 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运动的一些情况,学习《地球的运动》。
二、新课讲解
第一课时
(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1.托勒密与“地心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明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地球的自转 1.读图1.4 昼与夜
(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讲解):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自转现象:昼夜更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地方,相对位置 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就出现了时间差异)。
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
3.活动:了解地球的自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讲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第二课时
(三)地球的公转
1.读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讲解):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公转周期:一年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现象: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的公转》 3.阅读材料:回归线和极圈
4.读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节气变化:(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春分
(讲解):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节气是春分、南半球是秋分,南、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相等,3、4、5月是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
(讲解):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是夏至、南半球是冬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多、男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少,6、7、8月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秋分
(讲解):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节气是秋分、南半球是春分,南、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相等,9、10、11月是北半球秋季,南半球春季。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冬至
(讲解):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是冬至、南半球是夏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少、男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多,12、1、2月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动画页:播放视频《二分二至日(北半球)》
5.太阳直射点移动(北半球):昼夜变化和太阳直射状况(导学): 北半球夏半年和冬半年的昼夜变化状况。
(讲解):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全球昼夜等长。
(导学):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太阳在一年中的直射状况
(讲解):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终年无太阳直射。
动画页:播放视频《太阳高度角》
6.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第三课时
(四)地球上的五带 1.读图1.19 地球上的五带
(导学):图片展示,寒带、温带、热带获得热量状况。(讲解): 寒带,阳光斜射得厉害,气候终年严寒;温带,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明显;热带,正午的太阳高悬空中,气候终年炎热。
(导学):分析各个温度带的天文特征和气候特点。
(讲解):热带有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南、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气候四季分明;南、北寒带有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上的五带》
3.活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一年中夏季太阳升得高一些?冬季太阳升得低一些?(2)一年中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白昼时间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季节是夏季,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4)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因果关系。(5)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三、知识拓展:四季的划分(北半球)
四、课堂练习
1.读地球的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周期是一天。(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和产生时间差异等。(3)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顺时针。
(4)判断昼夜情况:济南昼长夜短 印度洋昼长夜短,太平洋主要是昼长夜短,北冰洋是极昼(5)东京、济南、新德里三个地点,白天来得最早的是东京. 2.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周期一年(2)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冬至,B春分,C夏至,D秋分
(3)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向北回归线移动;当地球运动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4)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合肥的昼夜长短状况
是昼最长,运动到D 处,合肥是秋季(5)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五、课堂小结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定义、周期、方向、现象)。2.地球的公转(二分二至日):节气变化。3.地球上的五带。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活动P13和P15 2.记住地球自转的特点
3.理解记忆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孟倩
2014022027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以及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和造成时间的差异,并能够简单推算时差。
2、能够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球仪(或简单的器具)演示地球自转。
2、运用简单工具演示昼夜更替。
3、用相关方法推算时差,能够用实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的时差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多角度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多方位性和看待问题的多面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获得对地球自转方向、周期,以及走也更替和时差的认识。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难点〗
1、时差的推算。
2、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演示。【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古往今来,人们都是,人们都是白天工作,晚上进入甜美的梦乡,日月星辰为何每日东升西落,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并且交替出现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各有新意,那接下来咱们一起来探讨地球并找出上面问题的答案。
〖新课教学〗
(板书)
一、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地旋转。2.方向:从正面,侧面看: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3.周期:24小时(一天)(讲解)
(老师)地球正对学生转动:请同学们看着老师转动着地球仪,看它是如何转动着的,且转动方向是什么?
(学生)略。(老师)将地球仪的北极上空对着学生转动: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的北极上空的转动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略。(老师)将地球仪的南极极上空对着学生转动: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的南极上空的转动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略。
(总结)地球是在绕着地球不停的转动,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一天)。
(板书)
二、昼夜更替(承转)
正如同学们所讨论的所得的结论,因为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所以人们根据一天为单位来安排作息时间,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产生昼夜。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直观的演示、模拟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现象。
(实验模拟)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逆时针转动地球模拟的地球的自转。在这过程中,(有光线的那面为昼,无光线的那面为夜)同学们注意观察随着地球的转动,昼夜是如何变化的。(学生)略。
(老师讲解)由这个小实验中可以发现,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相地球的一半。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是白昼,背向太阳的是黑夜。另外,由夜过渡到昼的线称为晨线,由昼过渡到夜的称为昏线。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昼夜的形成需要具备 两个条件: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是平行光(太阳是个点光源,即太阳光是从一个点出发的,但是由于太阳的体积远远大于地球,我们可以认为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是平行光)
下面请同学们前后桌的四个同学为一组并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1、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然后转动地球,将北京为白昼,伦敦为黑夜。并说明地球仪的转动方向如何?转动的角度大约为多少?
2、将北京转至中午,观察伦敦大约是一天当中的什么时段?
3、总结模拟演示活动的体验与收获。(板书)
1、晨线:由夜过渡到昼的线称为晨线。
2、昏线:由昼过渡到夜的称为昏线。
3、昼夜更替形成所需的两个条件: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是平行光。(板书)
三、时间的差异
(承转)太阳是一个据戴的球体,共有360个经度。所以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时间也不同,产生时间差。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探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时间的差是怎样的,并对时差进行推算。(学生活动)请同学接着上面的那个小实验,在赤道上标注出A、B两点,按着地球的转动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那个点先迎来曙光,哪个点先送走黄昏的落日。并思考说明了什么?(老师讲解)从这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出,一天中,太阳升至最高位置就是当地的正午。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其正午时刻是相同的。因此,同一条经线上的时间相同,而不同经线上的时间是不同的。其次,同一纬度的各地,位置偏东的地方时间早(比如说,当新疆的同学刚刚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北京的同学早已经在上第三节课了。)。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5度,经度每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板书)
1、地方时
1)小时---自转15度 2)1度---4分钟(承转)
中国地跨62个经度,五个区时。但是我国采用的都是东八区的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区时是怎样划分的,以及如何简单的计算区时。(讲解-读图分析)
(PPT展示世界时区图)国际规定,每隔15度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区时。0度经线为中时区,向东、向西分别叫东时区和西时区。每个时区均采用其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板书)
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老师)为了方便在地球上区分昨天和今天。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将180度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两侧的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当飞机或轮船向东越过日界线的时候,日期要退一天:反之,日期要退一天(板书)
3、日界线(180度经线)东加西减 〖巩固练习〗
1、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11、12页的思考题和活动框里的题目,并根据提示做题,同学间可讨论。
2、请计算当北京(东经120度)为2月10日9点时,开罗(东经30度)为几点?
3、读图1-3-6完成以下题
1)哪两个时区合并为一个时区?它们的中央经线是哪一条? 2)当北京时间是9月10日10点时,英国伦敦几点?
【板书设计】
一、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地旋转。
2、方向:从正面,侧面看: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24小时(一天)
二、昼夜更替
1、晨线:由夜过渡到昼的线称为晨线。
2、昏线:由昼过渡到夜的称为昏线。
3、昼夜更替形成所需的两个条件: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是平行光。
三、时间的差异
1、地方时
小时---自转15度 1度---4分钟
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3、日界线(180度经线)东加西减
一、激发兴趣, 诱导好奇, 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1. 创设情境
创设直观的物理情境, 是刺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因此, 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留下生动难忘的印象。如有的教师把“断电时的自感现象”这一演示实验, 由原来让学生被动地观看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改为让几个学生手拉手与自感线圈并联, 在接通电路后突然断电, 使学生的触觉受到强烈的刺激, 这种魔术般有惊无险的实验必然使学生对探究物理现象的奥秘兴趣倍增。
2. 巧用悬念
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索的心理倾向, 它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部动因。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有意识地采用“悬念法”。例如在学习“共振”时, 笔者曾向学生讲过一个古代的故事:有个寺庙里放置了一个磬, 每当寺庙的钟声响起时, 虽然没人敲它, 为何磬自己会发声?这样的悬念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般的热烈讨论和积极思考。
3. 引导观察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蒙, 必须建立在敏锐、准确、全面的观察力基础上。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物理现象, 提出问题。要达到观察目的, 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精心策划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措施。例如当教师让学生观察火焰在肥皂膜上产生的薄膜干涉现象时, 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1) 肥皂膜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2) 亮暗相间的条纹是水平的还是竖直的, 或是倾斜的? (3) 肥皂膜的厚度是否均匀?在同一水平线上肥皂膜的厚度是否相同?通常的观察步骤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看到什么现象, 二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例如笔者曾开设过一节“液体表面张力”的校际公开课, 在导入主题时, 笔者组织学生观察肥皂泡, 要求学生说出发现了哪些现象, 有的学生说发现肥皂泡有大有小, 有的学生说发现肥皂泡上有彩色花纹, 有的学生说发现几个肥皂泡可以连在一起等等, 但没有一人说:发现肥皂泡都是球形的。笔者为了引导学生更细致全面地观察, 巧妙地暗示学生观察肥皂泡的形状, 于是就说:大家比赛吹肥皂泡, 看那位高手能吹出有棱有角的肥皂泡?学生受这种“激将法”的诱导, 很自然地驱动学生的好奇心, 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智慧火花。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生长环境
实践证明, 情绪的好坏与思维效率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高明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给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民主自由的氛围, 允许标新立异, 允许异想天开, 允许失误, 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不要直接否定学生, 而要多用鼓励的言语评价学生, 用期望情感激励学生。无数事实表明:知识的掌握和创造力的发展并不成正比。教师不可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具有“潜伏”创造力的学生, 这些学生往往具有“不循规蹈矩”“不随大流”“不听话”“无法无天”等特点, 教师切不可讥讽和压抑这类学生, 而要学会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将它点燃成为熊熊燃烧的智慧火炬, 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理解掌握系统化的物理知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不能凭空产生, 它依赖于长期的系统化的物理知识的积累。因此, 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进行纵横对比和归纳总结, 还应指导学生写复习提纲,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 用不同的方法、形式归纳整理所学内容, 为进行创造性思维打下雄厚的基础。知识经验的积累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这种能力的形成跟个人的知识经验、思维习惯、思维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思维的品质等息息相关。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载体, 努力开发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素材, 有意又适时地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识和敢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精神。
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 丰富感性认识, 发挥想象力, 促进联想思维
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两大支柱, 任何想象都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 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教师要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组织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获取大量表象。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促进联想思维的发展。例如鼓励学生讨论一些假想的现象:如果地球引力消失、如果没有摩擦、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转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具体问题与所学物理概念和规律联想起来, 例如在学过“单摆”后, 让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要把两根上端系在天花板上且相距较远的绳子系在一起, 而又无法同时抓住它们, 给你一把椅子和一把钳子, 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发展直觉思维, 注重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有机结合
创造性思维的类型有三种: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即这三种思维综合协调与辩证统一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给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示范, 教给学生捕捉直觉的方法, 提高学生对于直觉的敏感性。例如研究向心力大小时,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猜测向心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有什么关系, 并通过实验去检验自己的设想。又如学习查理定律时, 可以让学生通过联想生活中使用高压锅和打气筒的情形, 猜测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体积不变时, 压强与温度存在什么关系。
在创造性活动中,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如学习“电磁感应”时,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 利用哪些方法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在例题教学中,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路解题;在课外活动中, 可让学生自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让学生讨论在拔河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便有利于取胜;在实验教学中, 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 自行选择实验仪器并设计实验方案;在布置作业时, 不必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对于同一个问题, 尽管可以运用发散思维, 找出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创意或操作方法, 但教师不要忘记引导学生将它们进行全面细致地比较与筛选, 从中选定一个最优者。这就是说, 在注重发散思维的同时, 也不应抛弃收敛思维。尽管过分追求收敛思维容易使人墨守成规, 但在已有的理论框架内恰当地运用时, 仍可有效地、稳定地取得一定进展。
要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就必须将上述三种思维形式紧密结合起来, 在创造性思维的前期, 进行广泛的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中期, 大胆运用直觉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后期, 严密地采取收敛思维。
3. 巧用逆向思维, 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 它是指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分析问题展开思路得出新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逆向思维。例如笔者曾这样问学生:“苹果从树上脱离后, 为什么竖直向下落向地面而不向上运动?再如学习无线电波时, 让学生说出与显像管或扬声器功能相反的电器元件是什么, 调制的逆过程是什么等等。在习题教学中, 为削弱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可指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来解题。例如对于竖直上抛习题, 将其上升过程转化为下落过程;又如透镜成像的计算利用光路可逆原理去处理, 简化了解题思路。
五、介绍物理学发展史,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学史不仅展现了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而且留下了很多研究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及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时, 应注意再现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及物理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和探索历程。通过科学家的小故事, 让学生感悟好奇和猜想在发现真理中的作用, 感悟科学家们敏锐的观察力与活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改善和提高培养人才的科学性与效率性, 使之出现“有心栽花花更开”的人才辈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阎金铎, 田世昆, 胡卫平.物理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3]姚文思.物理教学及其心理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1.
[4]张大均.教学心理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一、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二、使地表温度相对均匀,不让一部分地面长时间受阳光加热而过热,一部分长时间收不到光照而过于寒冷,气候相对稳定的条件,生命存在的.前提之一。
三、自转是地磁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地磁场保护着地表生物免受宇宙高能粒子的辐射。没有地磁场,被阳光直射的区域均不适合生物生存。此外,地磁场还与很多生物的生理活动有直接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的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的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1.新课导入
引用毛泽东主席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提问学生这种情况能否发生。
讨论后给出明确结论:可以,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引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2.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①借助地球仪演示“自转”,讲解概念: 提示学生注意地轴指向。
结论:自转是围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倾斜,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提问学生)结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
③讲解地球的自转周期:
首先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已经自转了一周?引导学生思考。
结论:地球自转周期的度量需要一个超然于地球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应当是固定不动的,故我们选择一颗离地球非常遥远的恒星,在地球上看来,恒星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动的,以它为参照点算出来的周期即为恒星日。
④运用地球仪和彩图册上的图,讲解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注意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角速度的特征。结论: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线速度则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3.讲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①演示地球仪和太阳代表物,提示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轨道特征
结论: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在转动,其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 个焦点上,导致地球有时离太阳较近,有时较远,从而引出近日点和远日点。②阅读表格 “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提示学生阅读时注意在近、远日点时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差异。结论: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4.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①讲清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及黄赤交角的形成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地球正着身子公转,则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关系如何? 应该是重合的,但由于地球公转时是倾斜着身子的(即地轴倾斜):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故黄道面和赤道面之间有一个交角,即黄赤交角。②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认为太阳射来的是平行光。
设计两个假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假设1: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的,那么太阳光跟地面的关系(答案是到处都是垂直的,直射点有无数个。)但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是球形,故直射点只有一个。
假设2:如果地轴不倾斜,直射点和地面的关系(将永远在赤道上。)但地轴倾斜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范围最北为23026’N,最南为23026’S,即南、北回归线上。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自转是围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倾斜,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2.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在转动,其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导致地球有时离太阳较近,有时较远,从而引出近日点和远日点。3.自转和公转的关系。①讲清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及黄赤交角的形成 ②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教学反思
1.整个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力求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启发引导下去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
一、生物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等结构层次吗?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单元小结”中 ,有这样一条“小结” (见第70页):
此外,本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最后一段, 也概括说:“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从宏观到微观可以这样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见第65页)
这里所说“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等,是不很准确的。在本单元第二章节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你将知道”中,就明确地提问“多细胞生物体多种多样的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在课文中,也说“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见第59、60页)。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以人体即哺乳动物为例来说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说明植物体构成的。而人体和绿色开花植物都是高等的多细胞生物体。结合本书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有关内容可知,四类绿色植物中同时有“组织、器官”的植物体,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绿色开花植物三类,但有六大器官的就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所以,“组织、器官”等结构层次更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在修订前的课本第二单元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中,其开头这样说道:“多细胞植物、动物和人体内有许多细胞”(见第62页);在本章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中说,单细胞生物没有上述结构, 有上述结构的是多细胞生物(见第68页)。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最新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之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也有三处明确提到“多细胞生物体”:“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命现象”,“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还有一张表的题目就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见第10-11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6月第5次印刷)。此外,病毒等连细胞结构也没有,就更谈不上有上述结构了。
因此,“单元小结”中的“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这句话就不准确了,最好在前面加上“多细胞”,说成“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这样课本前后一致又不致造成误解。当然,说“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且都有组织、器官等”,也不十分准确,但比“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要准确得多。所以,不能因为是“小结”,为了过分追求文字的简洁而牺牲准确性,这样是得不偿失的。此外,第三节中的“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一句,最好也在前面加上“多细胞”。
二、苔藓植物的“假根”是根吗?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标目“苔藓植物”中,课文这样叙述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见第81页)这里说苔藓植物的“根非常简单 ,称为假根”,就是说苔藓植物是有根的,只是根比较简单,称为“假根”而已。那么,“假根”是根吗? 苔藓植物到底有没有根呢?
我们首先要区分“根”和“假根”。根是高等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有时又称“真根”, 一般是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根的主要功能为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并将水和无机盐输导到茎、叶,以及储藏养分等。根大多是由胚根发育而来(主根),或由中柱鞘细胞发育而来(侧根),也有的是从茎或叶上生出来的(不定根)。胚根是种子萌芽后首先出现的器官,它向下生长深入土壤而固持幼苗。根的结构,大都比较复杂,内部都有维管组织,并具有根冠。
假根则与根(真根)明显不同。假根,是一种单一的或多细胞的结构,外观与根呈类似, 在菌类和一些低级植物都有。在藻类、苔藓和一些蕨类植物(包括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中,生于植物体的下面或基部,具有固着植物体和微弱的吸收功能。从结构上,假根都很简单,不少为单细胞结构,如地钱、蕨的原叶体和伞藻等的假根; 有的为多细胞结构,如葫芦藓等。也有假根形成固着器,如藻类中的海带等。无论何种假根,其内部均无维管组织,尖端也无根冠。所以,假根的进化水平都比较低。假根也有固着植物体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但效率要比根低得多。在来源上,植物体的假根是表面细胞或基部细胞延伸而成,而与根大多是由胚根发育而来不同。
苔藓植物有像“根”的部位,但它非常简单,只起固定作用,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因此还不能称为“根”,只能称作“假根”。它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靠的是叶片。所以,苔藓植物的吸水保水能力不强,植株矮小。也就是说,苔藓植物是没有根的,只有结构简单的“假根”,假根并不是“根”。对于这一点,在最新修订的义务本《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得到印证。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一标目“植物的分类”中,有一个要填写的分类表,其中的“无种子”中“有茎叶”类里,又分“有根”、“无根(假根)”两类,而“无根(假根)”对应的植物是葫芦藓,正是“苔藓植物”,与“无茎叶”“无根”的藻类植物类似(见第97页)。
由此来看,课本中的“根非常简单”一句是错误的,对师生有极大的误导作用,使人认为苔藓植物是“有根”的。原文可改为:“……没有根,只有结构非常简单的假根(假根不是根)。”
三、水和无机盐都是由根吸收,通过导管运送的吗?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单元小结”中,有这样一条“小结”:“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是由根吸收的,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见138页)
上面的第二句话也是值得商榷的。
本单元第一章的开头说绿色植物可以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在“小结”中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点。但根据本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的叙述以及课外资料,可以得知下列信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苔藓植物也没有“根”,只有结构简单的“假根”,它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靠的是叶片;虽然有茎,但茎中没有导管,谈不上有输导作用。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得多。
种子植物同蕨类植物类似,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所以植株也很高大。
任志鸿主编的《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在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典型演练”之“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环境中”,这样“典析”道: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由于这类植物没有根,没有吸收水分的专门器官,所以适于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环境中。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但是根不发达,吸收水分的能力不强,输导组织不太完善,也同样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这类植物的生殖过程必须在水中,借助水的帮助完成受精过程,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中。”(见第48-49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6月第9版)
由此可见,四类绿色植物中,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并没有根,它们吸收水和无机盐靠的是全身或叶片,也没有“导管”这一输导组织;有根的只有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两类,只有它们才是由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并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的。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或66?34?S。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或70?S。
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因为乌鲁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图解)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ˊ。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
3.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③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