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公开课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谈读书公开课

浅谈网易公开课

摘要:近年来,网络课程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但这些网络课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反响却不尽人意,网易公开课异军突起,好评如潮,让广大学习者受益匪浅。文章基于对网易公开课优势的介绍希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者能有所借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教育。

关键词:网易公开课;资源共享;网络课程

网易公开课是2010年由中国领先的门户网站网易推出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上线课程就有1200集,这是国外视频公开课全面进入国内市场的重要标志。这些公开课来自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各个领域。近年来,网易公开课受到大批高校学生和白领阶层的狂热追捧,其中热门课程如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公正》,耶鲁大学的《死亡》等点击率均破百万[1]。

从2011年开始,网易首度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网易通过自己的视频平台,提供哈佛、耶鲁、牛津等世界名校的课堂视频,可供学习者免费在线观看或下载。网易公开课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在此影响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校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建设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都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然而同样的起点却与网易公开课产生了相差甚远的结果,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网易公开课在国内外能如此盛行,产生如此大的反响。网易公开课好在哪里呢?下面笔者对网易公开课的优点做以简单分析。

一、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考能力

网易引进世界一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例如:斯坦福大学公开课《经济学》;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耶鲁大学的《死亡》;牛津大学的《哲学概论》等。这些课程都具有非常高的质量,从人文方面的关怀与情操的陶冶到理性的逻辑和对现实的思考,这使得学习者们受益匪浅[2]。网易公开课所收录的各种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相比我国现存的精品课程,往往是采用开放而思辨的授课方式,启迪学生去发现、思考,这种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热情。首先,国外网络视频课程,大都采用开放的形式和内容,讲述知识面更广,角度也更新颖,主讲教师不会一味的将知识点传授给学习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启迪学生,这种方式学习者学习效率较高。其次,国外视频公开课都是名校广受好评的课程,课程内容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更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如耶鲁大学的《死亡》,这个在中国传统上属于比较避讳的话题,学习者往往怀揣着好奇心,思考主讲教师将如何去讲授这个话题,会给自己什么样的人生思考。

二、重视沟通交流,激发思想碰撞

网易公开课的课程资源思辨气息浓郁,重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都是国外名校课堂的真实再现,课堂可以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通过各抒己见,引发对某个观点的辩论,激发头脑风暴。教师并不会强制学习者去接受他的观点,而是向他们展现某个领域的知识,启迪他们去思考,提出他们自己的观点,自行判断什么是合理的,并且通过沟通讨论,激发新的见解。这种完全开放的授课环境,使学习者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刺激学习者的求知欲,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缩小地区之间教育信息化水平

不管是高校学生还是白领阶层,初次接触网易公开课的原因各不相同,而网易公开课刚好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总而言之,网易提供的资源能满足受众需求,迎合受众兴趣,对网易的盛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更使得这些优质资源能在不发达的地区得到共享,缩小了地区之间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差距。一些不发达地区缺乏网络课程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致使优质网络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习者学校的需要,造成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通过网易公开课这个网络平台,共享世界一流名校视频公开课程的资源。由此,目前,公开课视频专区已成为视频中回访率最高的部分,达85%,甚至超过了影视剧,可见网易课程已经风靡众多学者,实现了优质资源能够人人共享,让众多不发达地区也能共享到各种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3]。

四、高效的管理和共享机制

网易在推出视频公开课时,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该项目完全公益,背后倡导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的理念,之后网易始终本着这一理念实现了视频公开课的完全免费共享,学习者无需注册登陆,不用安装任何插件就可以在线观看视频[4]。此举给更多的学习者提供了进入国外名校课堂的机会,有利于学习者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网易对视频公开课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制作,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翻译、整合,这无疑提高了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并统一了标准。

网易对国外视频公开课进行统一管理与制作,把原本零散、无章可循的资源规范统一化,并有专业团队进行整合、翻译,方便国外视频公开课在我国高效共享。同时,对国外视频公开课的引进使我们意识到国内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的不足,促使我们分析高校网络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国外名校公开课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内“精品课程”是不是精品,应该由学生跟社会来评价。

总的来说,我国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网易公开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研究平台,让我们大开眼界,思维方式也有多改变。总之,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必然的,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解决掉,只有通过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借鉴成功经验,实现国内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世界名校接轨。

参考文献:

[1]李立群.网易公开课:猛虎来袭[J].中国远程教育,2011,(1):73-74.

[2]李益,范雅琳.对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几点建议-基于淘课族的视角[J].软件导刊,2012,(2):77-79.

[3]任丽平,王念春.关于我国高校网络课程视频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软件导刊,2011,(7):57-60.

[4]安婷.对高校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0,(9):40-41.

作者:仲炜

第2篇:浅谈中学化学公开课的误区及对策

摘 要:近年來,人们对公开课颇有微辞,口诛笔伐时见媒体批判理由,主要集中在公开课的“精品化”、“虚假化”。本文针对近来去听的一些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做了适当的归纳,并提出了若干对策,以希望能把公开课开得更好,更好地搞好教学。

关键词:中学化学;公开课;误区;对策

中学化学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渠道。它包括多种形式,如:示范课、评优课、调研课、观摩课。它对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新课程理念下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中,存在着许多误区。有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到目前仍未解决的;有的问题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而新出现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大大削弱公开课的作用,也会使部分青年教师背离正确的发展方向,而误入歧途。

误区之一:用“教参”教,而不是用“教材”教。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有些教师却是用“教参”教,或用已有的备课材料教。前年,刚用新教材时,市教研室 为了全市化学老师都用好新材料,组织各区县教研室专门负责一单元的备课,然后全市共享。这本是好意,可现在有些老师却对“教参”和有关资料实行“拿来主义”,不再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不对资料做出取舍,照般照抄。如前不久我区开展的优秀课评比中,两老师上《分子和原子》一节上,课堂结构雷同,反馈练习都一字不差,显然这是一节什么样的“优质课”?

对策:更新观念,丰富储备,反思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表明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照本宣科,如果能够对学生的自由思考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不是以所谓的定论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么将会大大激发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相反,教师思维僵化,人云亦云,对学生观点总是给予负面强化,那么学生思维必将会慢慢萎缩,不利于学生成长。其实教参有明确说明:“教学中不要照搬,可有所取舍,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程序和确定教学内容。”而教参只是教学参考之一,为什么教师没有取舍,只有他人没自我呢?原因就是:缺少思考,储备不足,观念陈旧。

在新课程中,教材作为一种文本,已不是惟一的学习资源,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的知识,还要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课后提出的问题。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教师也会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误区之二:“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缺少层次和深度。

“填鸭式”是老的教学方式,其重要标志是“满堂灌”,在新课程理念下,“满堂灌”慢慢失去了市场,一种看似“启发式”教学的“满堂问”又风行课堂了。它的重要标志是,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连续不断。一节课少则十几个问题,多则几十个问题,看起来,红火热闹,其实是该的不问,不该问的乱问。很多问题十分浅显。由于问题设计的缺少层次和深度,根本谈不上价值,如在《水的净化》一节教学中,教师把沉淀、过滤等内容讲完后提出如下一组问题:①过滤后的水是纯净水吗?为什么?②过滤能除去什么杂质?③沉淀分为几种,各起什么作用?④沉淀能把杂质和水分开吗?笔者认为这一组问题存在设置顺序不当,有点混乱,问题②解决了,①自然解决了,③和④有点雷同,如果把③换成①,①换成③,④省略,基本就可以了。

“满堂问”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师生互动,实际上仍是教师牢牢控制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回答。实质上仍是提问式的“满堂灌”。

对策:问题设计要恰到好处,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国外教育专家甚至把课堂提问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但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带启发性的,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把课堂提问分为六个层次: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一节课中如果“知识水平提问”太多,那么教学就不会有深度,相反“评价水平的提问”太多,那么课堂就会因难度太大而缺乏活力。所以课堂所提问题的设计要把好一个度,其关键要看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否都能参与,他们的发言是否会收起其他学生的思考,是不是主动积极,有无独立的思考。设计问题要注意:把握整体性,设计问题要系统;有启发性,问题要灵活:加强针对性,设计问题要切实实际;注意反馈性,争取最佳效果。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争取让他们自己提问,解决问题。一堂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越多,公开课的质量就越高。学生在平时学生活动中真正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误区三:矫枉过正,课堂评价无是非,无标准。

鼓励性原则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原则,教师语言最忌讳“冷”、“硬”、“辣”。现在一些教育法规中明令禁止有侮辱、歧视学生的语言出现,也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句,这些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表扬并非教育的唯一途径,现在许多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语言是“你真棒”、“很好”、“你真了不起”。殊不知,一味地赏识也许会变成学生成长过程 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中两位同学激烈争论时,教师却给予了含糊肯定,“你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这种是非不分,不置可否的赞赏,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

有些公开课上,部分教师为了活跃气氛,不论问题回答如何,都说:“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同学们是不是来点掌声鼓励一下。”掌声四起,反反复复,形成闹剧。

对策:评价要实事求是,要客观公正。

笔者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常识的分寸,虚假的表扬是不需要的,廉价的赏识是更不足取的。请不忘记否定性或负面性的评价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反思和自省。

综上所述:新课堂理程下的化学公开课,师生要有互动,但要适度,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启发,积极参与到教学教程中来,在自主探究,自主提问过程中,教材内外的问题不断地被发现,解决,使每位同学在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都必须得到训练和提高,能走出以上误区,公开课必定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初中化学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徐白强.初中化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J].中学化学教学.2003(9)

作者:姚金华

第3篇:浅谈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重要性及想法

摘要: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视频公开课以名师名课为主题,以选题新颖、内容丰富、效果明显及社会认可度为课程遴选依据,通过教师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学术水平着力体现课程的科学性、生动性、思想性和新颖性。积极开展视频公开课的建设,针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类学生的教学特殊背景,提高民族类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软文化实力、增强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民族高校;精品课程

与传统公开课相比,视频公开课作为一种以视频为表现形式的公开课,在影视制作和传输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其公开程度、共享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近年来,在国内许多知名网站上,一批由牛津、耶鲁、哈佛等名校名师讲授的视频课引起社会大众的好评与关注。视频公开课如此受到追捧,在此形式之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先后分两批共有43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相关网站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视频公开课的遴选结果,全国共359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25门专业导论课程通过评审遴选。有很多优秀的高校精品课程入选教育部2014年专业导论课程视频公开课。据了解,这些优秀课程通过学科专家及出版社编辑对具体内容做进一步審查之后,就会上线,这样将会满足社会大众线上学习的要求。互联网与精品在线课程可以将线上学习推到一个时代的新高潮,同时也会将中外学者的学术风采得到更有力的传播。

互联网是一个无限宽广的平台,当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在这样平台上呈现,并且需要接受无数线下观众的检阅时,对于任何一位老师是考验,更是一种挑战。因此,视频公开课的推广,对于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因为视频公开课的呈现都是主讲人精心准备与辛勤努力的结果,教学内容清晰明了、教学方法独特易懂。

通过观看和学习大量的视频公开课程,我们都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优秀的视频公开课的选题一定是非常的新颖、独特或者巧妙。作为目前网上“人气”很高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选择讲授内容时,就充分考虑了公开课所应承担的文化传承功能,她说:“今天的中国人都是纷繁忙碌的,怎么样才能够唤醒我们诗意的行为,让我们感觉到,风花雪月不是一件无聊的事,它能够舒缓我们的压力,让我们在民族文化的基因中,找到中国人心旷神怡的寄托,所以我要找一个古诗的意象。”

首届高等学校名师奖获得者、主讲数学文化课程的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顾沛教授说:“从教学内容上看,数学文化课是一门注重文理交融、素质培养的课程,讲究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达到真正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对于大学视频公开课来说,应该有别于其他知识类的电视视频节目,应该更像上课而不是讲座,要更强调师生互动。”

除了选题让主讲人煞费苦心外,如何适应公开课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是主讲人攻克的另一难题。如何将教学形式变得丰富,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我们更要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学生提问互动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新方式。

这些受线下观众热捧的优秀的视频公开课程,在选题与教学模式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秀的视频公开课程,还需要积极地制作视频公开课程,这已经成为目前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新高潮。然而,与国外视频公开课相比较,由于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程刚刚起步,与欧美名校视频公开课逾10年的发展历程相比,这就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完善。就以下2个问题提出个人的想法:

一、 如何提高视频公开课的质量,使其更有价值?

首先应该在教材选择、多媒体设计等教育教学上力争实现“精心和精致”。

1. 选用教材应该符合学生需求。选用教材要充分考虑学时、考虑学生学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考虑学生研究方向(化学类、非化学类),考虑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应该不分专业统一用一本教材,一份讲稿。教材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有必要的理论阐释,还要有规范和创新,教师要善于总结,培养学生们清晰的逻辑思维,避免学时少,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无法吸收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 多媒体设计要精致。从形象上记忆,增加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如在民族高校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通过生动的视图、影像等手段,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 一定要精心,这是建设任何一门精品课程的关键。建设一门视频公开课的基础是建设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要求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特色,但这都不是形式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得更好,起到一个榜样和映射的作用。总之要发挥每个人的精心,发挥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

二、 如何提高视频公开课的亲和力,使其更受欢迎?

公开视频课区别于传统课堂,真正发挥了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因此充分发挥视频公开课的巨大功能,就需要提高视频公开课对学习者的亲和力。

主讲人要从教学技巧和方法上多作准备。通过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网易上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录像进行调查研究并做比较分析。国外的优秀网络公开课非常注重“巧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解放教师个性、凸显人格魅力”、“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理性自觉”等。我们可以学习他们那种轻松自在的授课风格,在课程中凸显正确的个性与教学魅力,形成自己教学的特色与亮点。虽然国外的公开课我们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但就中国的教育国情,我们需要进行学科交叉的组织我们的课程形式,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想象力、思辨能力以达到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教学目标。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及民族高校的文化软实力的代表。积极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是培育我国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涵[2011]105号)[EB/OL].

[2]刘广.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现状、特点与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5-66.

[3]教育部公布2014年视频公开课评审结果.中国教育信息化网,2014.

[4]高校与地方.中国教育网络,2014.

[5]网络视频课引热捧揭秘公开课背后的教育悬念,中国教育和科学计算机网,2014.

[6]教高司函[2011]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

[7]名师上网授课,赢得广泛好评,中国教育报,2012.

[8]文继奎.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23):102-106.

[9]董榕.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及其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2,(02):54-59.

[10]谢玉进.国外名校公开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2).

[11]于莹莹.名校“公开课”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作者:韩晓乐 胡军成 蒋青青

第4篇:公开课《谈理想》

《谈理想》教学设计

——《长大后做什么》口语交际

深圳市龙岗区沙湾小学 梁梅 15820409127 518114 【学情分析】: 在语言交际中,二年级学生很难做到认真倾听,在说话过程中对把握主要内容有难度。在生活中,二年级的学生对自己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比较模糊,让学生思考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并学会表达与倾听,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更认真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于体现“听说结合”的教学理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自信大方地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清楚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将会怎么努力。

2、在互动交际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 【教学重难点】:

1、能自信大方、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理想,说明原因、努力的方向。

2、掌握表述理想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和听说态度。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职业,激发理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梁老师)嗯,老师也是一种职业,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很多的职业,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知道得多。课件出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图片,学生猜图片的职业。

二、激发兴趣,讲述理想

1、师:同学们,你们会慢慢地长大,有一天,你们也会成为他们的一员,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这节课就通过我们的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来谈理想吧!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指名汇报。

2、师:说得真好,你们听出他们说得好,好在哪吗?

(自信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清晰;说清楚了做什么,为什么) 板书:做什么?为什么?

3、我们也这样跟同桌说说自己的理想吧!

三、创设情景、交流理想

同桌互相谈理想后

1、师:我来采访一下你吧!你长大以后做什么?

(生:我长大以后想做宇航员,因为我想探索太空人类未知的奥秘,造福人类。)

师:我很认真地听,我听到了他的理想是:宇航员,因为他想探索太空人类未知的奥秘,造福人类。太棒了,你有求知的精神,还想到了要造福人类,

不仅想到了自己,还想到了别人,你真棒!我建议你努力学习,多看有关科学和太空方面的书籍!加油哦!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宇航员的。

师:我这样认真听,给你建议,还给你鼓励,你应该怎样回应我?(生:谢谢你!)

师:不客气!

2、师:下一个采访谁?好,你来说说。

(生:我长大以后要做设计师,设计出更多坚固美观的房子,让更多的人住得舒适而温暖。)

师:未来的设计师,你真棒,你说明了你要做设计师,是房屋的设计师,还清楚地说明了要设计坚固美观的房子,让人们住得舒适而温暖。我建议你努力学习,多学美术、科学、建筑方面的知识。加油哦!我期待着住进你设计的房子呢!(生:谢谢)

3、师:同学们,你们学会这样交流了吗?请你们在小组内也这样来交流吧!等会我们要评出“最棒演说家”和“最佳倾听者”哦。开始吧!

4、指名起来汇报。颁发奖状。

四、总结拓展、追逐梦想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谈了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来选择理想,有的同学想让自己或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来选择理想,还有的同学是为了造福他人,为社会奉献选择了理想。这些都非常棒,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只要努力去拼搏,突破自己,让自己腾飞,就能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梦想吧!

第5篇:谈中国诗 公开课教案

谈中国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3.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景导入】播放郑愁予的《错误》 PPT投影课题 谈中国诗

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中国文人从遥远的《楚辞》时代走来,经历了建安时代的苍凉,经历了盛唐的繁华,留下了许多的诗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诗,能说说让你时时挂在嘴边的诗歌吗?(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中国诗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预读课文 ,说说你所了解的钱钟书 PPT展示钱钟书生平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作者论诗的立场是什么?

比较文学

2、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

第 1 页 共 2 页

3.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

⑴没有史诗(早熟) 诗的发展 ⑵简短 诗的篇幅 ⑶富于暗示 诗的韵味 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诗的风格 ⑸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诗的内容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

中国诗和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 5.主题归纳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能力提升

借鉴本文的方法,请从意境、内容、形式、情感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下列两首诗歌进行比较,看看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错误》(郑愁予) 《 望江南 》(温庭筠) 我打江南走过 梳洗罢,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独倚望江楼。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过尽千帆皆不是,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斜晖脉脉水悠悠。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肠断白蘋洲。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意境、内容、形式、情感方面解答 异: 同: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思考: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第 2 页 共 2 页

第6篇: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

茂租中学 宋先贵

要讲好一节公开课,需要做好、做细方方面面的工作,下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说我的体会和感受:

一、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抽题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上好公开课的知识储备阶段。这我个准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海选、吸收、精选、创新。海选工作也就是说围绕这个课题,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备课信息,查阅网上相关课题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学习别人的优点,看能不能为我所用。因为每一个教案、课件都饱含着作者的心血,或多、或少的都有它的优点,先浏览一遍,根据所讲的课和自己的讲课特色取其精华,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借鉴别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备详案。

即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书读到由薄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当然,具体怎么写详案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如果是有多年教学经验、教材很熟的老教师,可以不必事无巨细,只列出框架就可以;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这不仅对备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

2. 备学生、备听众。

备学生。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备课时,应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直观形象的突破难点。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过这个课题,如果学过,就要在备课中适当加深难度;如果内容忘得几乎差不多了,还需对以前所学的重点加以回顾;如果从来没学,就要看前面的知识基础掌握的怎么样,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没有障碍,课上的内容也要低坡度进行。尤其是抽题后讲课顺序不是在第一天的老师,要注意

1

前面选手的课堂是否切实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你要提前去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否则,前面一个选手的失败可能影响到你的正常发挥。

其次,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备课时,还应该去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说,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能感兴趣?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想,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设计语言时,我们要想,怎样的表达才能使学生觉得直观有趣等等;另外要考虑到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把重点内容放在注意力集中的时段解决,切不可放在课堂一开始或者半小时以后学生思想松懈的时段;如果课堂中能带领学生达到一个高潮,那肯定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了。比如在课堂活动中可以采用竞赛、小组讨论、放松活动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使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的目的。

再次,设计对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现在讲课时普遍存在的弊端:教师讲得太多。教师的角色要由演员变为导演,现在评课更注重评教师“导得多好”而不是讲得多好。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喜欢用时髦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我认为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去讨论,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变得华而不实了。这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上的热闹,就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备听众。公开课是一节供大家观摩、评论的课,因此,它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有时需把听课者也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比如,在要求学生看阅读材料时,你就需将有关的内容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听众,这样就不会让有些听课老师由于不熟悉所讲的内容而跟不上课堂思路。另外,通过优美而富有动感的课件,直观形象地把你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打在屏幕上,使学生和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从而使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说到课件,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课件上一屏内容不要太多,不要满满的都是字,这样谁也不愿意看。还要注意字体的大小,要让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看的清楚;字体颜色与模版底色的对比要明显清晰,要让人看得舒服;另外不要太鲜艳,跳跃活动的东西不要太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要明确课件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为讲课内容服务的,它是处于从属地位,切不可喧宾夺主。

3. 新课的教学目标力求全面。

2

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关注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一堂好课不仅要考虑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身心、情感获得了哪些发展,乃至在精神方面有了哪些收获。我们知道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我们一般都能达到,但是对于情感目标,平时讲课时总是模棱两可,或者只是触及那么一丁点皮毛,设想如果一节课能渗透一定的情感教育或者教给学生一种方法,那教师的讲课水平就很不一般了。

4.新课的导入力求新颖。

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导入方法有很多,比如诗词导入法,歌曲导入、漫画或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谚语导入、设疑导入等等,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定能“文思泉涌”。

5. 教学环节的过渡力求自然。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之间的过渡应该自然,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流畅,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的转折被打断,听众也会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备课时我们要注意寻找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它们穿起来,形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而不是机械的用“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这种单一的方式生硬地把学生拽过来。

6. 课堂检测力求精炼。

选入公开课中的课堂检测题切忌“繁”“难”“偏”“旧”。选择的课堂检测题应力求紧扣教学大纲的重难点,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出现,难度要适中,让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这也是你课堂效果的见证。 设计的练习中各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特别是变式训练要有条理性。

7. 授课过程力求有亮点。

课上完了,要自己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哪个环节给人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有没有给听课老师留下一点值得回味的地方?哪个环节会给老师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如果没有亮点,说明这节课准备的不够好,没有亮点。这个亮点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亮点,更重要的是,这个 3

亮点必须为内容服务。如果你准备了一个亮点,切忌要准备充分,然后象相声演员一样成功的抖出来,而不是使亮点变成了污点。

三、反复试讲,及时纠正

无论课前把教案准备得多么熟悉,都不如进课堂给学生们试讲一次所获得的经验来的直接和丰富,更有针对性。学生就是授课的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讲课的方向,左右着我们的课堂。

试讲不一定要有指导老师听,只要自己在学生面前讲一遍,这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看学生的反映和自己的情绪就知道个百分之八十。

若有指导老师听课,每次试讲完后,听课老师都会提很多宝贵的意见,你要一字一句的记下来,然后回去慢慢琢磨:这个老师的这句话是针对哪里说的?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那个老师提的意见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然后能吸收的吸收,能改进的地方改进,将试讲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改掉:课堂语言要精炼、力争不重复一句话,即使是夸奖学生也不要用同一句话;不要有口头语;不要站在讲桌旁,要试着融入到学生中去;学生在回答问题或是读文字时,一定要认真听,和颜悦色的注视着学生,并给与相应的鼓励评价等等。一节优质课如果准备到不用看教案,心中只有一个框架也就是自己感觉由厚到薄的程度就差不多可以进课堂了。如果试讲多遍,准备的很充分了,自己有信心了,自然就不紧张,不仅能流畅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能突发灵感,说上几句比较幽默的话。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试讲会让你的课变得更好,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

四、正式讲课

首先,要考虑着装。尽可能穿职业装,显得大方得体,干净整洁。女老师可以化化淡妆,显得人很精神,给学生和评委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克服紧张情绪。有的老师在讲课之前很紧张,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克服紧张最有效地办法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准备好了,进课堂还紧张,那就需要进教室之前自我调节一下。教师可以抱着以学习研究的心态来上课(可以自己安慰自己我是来学习的,是来抛砖引玉的,丢人也无所谓,丢了人我更明白我哪里该改进,对这节课该怎么讲印象更深啊),以展示的心态来上课(我有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方案,急于向听课者展示,展示自己的讲课水平),以“我能行”的心态来上课(不妨来点阿Q精神,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课堂,我准备得很充分,这节课由我做主)。

4

再次,要有课前调动。上课之前一定要有课前调动,要找机会和学生套套近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和学生做个小游戏、讲个笑话等,一方面和学生交流一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也借此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

最后,在授课过程中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要有激情,还要注重手势等形体语言的运用。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撰写教学反思

其实一节好课,不仅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平时将每次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反思写下来,它会成为教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准备一节课时,我经常把以前写过的教学反思浏览一遍,力求避免曾经在课堂上出现过的不足和失误再次出现,确实对自己的授课有不少的帮助。

总体来说一节好课,我觉得应该是:老师教的自然流畅,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整堂课听起来舒服顺溜,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一节好课!

第7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终结版)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这是周恩来总理在12岁时说的。(板书:周恩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读一下课题。为什么周恩来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样的话,要为中国的振兴而读书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课文来学习一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情况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大家的对生字的预习情况。

吵嚷

惩处

巡警

轧死

撑腰

训斥

模范

帝国主义列强 振兴中华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 疑惑不解 衣衫褴褛

师:其中一些红色字是必须掌握的,你觉得哪一个字容易写错,想要提醒大家?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来学写一个字:嚷、巡、惩、铿、锵等)

2、师:生字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是什么事让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学困生。 师:他为什么要立下这样的志向?

生: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目睹了中国人遭受欺凌.

三、理解第1—6段:耳闻——“中华不振”

师:周恩来具体都经历了什么?现在就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

故事发生在周恩来12岁时,也就是100年前,1911年,他的伯父把他从家乡接到了东北的沈阳,到了车站下车的时候,叔侄俩就有了一番对话,他们说了什么呢?找3位同学分角色(伯父、周恩来、陈述部分)读一下他们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部分):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遭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师:这里伯父仔细叮嘱周恩来千万不要去一个地方,那是什么地方呢?

生:外国租界地。

师:什么是外国租界地呢?“外国租界地”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国力入侵弱国,并在弱国划分一些地方作为他们自己的领域,在那里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弱国的管制,同时不允许弱国人进入。

(设计思路:在此处初步认识租界,在第二部分课文学习中还要进一步认识“租界”这个世界。)

师:伯父为什么不让他去租界地玩呢?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生:“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师:用4个字来概括就是——

生:“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

三、重点研读第

7、8段:目睹——“中华不振”

1、解读第7段

师过渡:周恩来从伯父那里听到了“在中华不振”(板书:耳闻),为什么伯父会说这么说呢?您不让我去租借地,那租界地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眼见为实,他决定亲自去看个究竟。”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偷偷地去了那里。请大家大声地读第

7、8段,看一看租界里是个什么情形,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边读边用笔画出来。 师:租界里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从这里可以看出租界地怎么样?生:是个非常繁华的地方: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解读第8段

(1)师:究竟周恩来在这里看到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此句)生回答:“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 师: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啊?

生:妇女很可怜。一个“衣衫褴褛”,“哭诉”,一个“得意洋洋”地“站”着。

师:这两个人站在一起怎么样?(你预感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谁来读一读这句?(重点指导读出“衣衫褴褛”、“得意洋洋”)教师范读。 (2)师:原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课件随机出示::“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①分析妇女的不幸,读出同情。

师:同学们,这个妇女可怜,不仅仅是因为她衣衫褴褛,更是因为—— 生:她的亲人死于横祸。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妇女的亲人有可能是什么人?她在哭诉着什么呢? 师:你感觉这个妇女怎么样? 生:很可怜,我很同情她。

师:你能读一读这一句吗?我听出了你对这个妇女充满了怜悯之情。 ②分析中国巡警的欺软怕硬,读出愤怒。 师:此时这个妇女最盼望的是什么?

生:中国的巡警能给她撑腰,惩处肇事的洋人。 师:但是中国巡警这么做了吗?是怎么做的?

生: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这个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啊?

生:中国巡警太可恶了,中国人竟然不帮助中国人。纵容洋人。欺软怕硬。 师:你能不能把你对巡警的愤怒读出来?谁再来读读这句? (指导朗读:重读“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 师:为什么中国巡警会这么做?

生:因为这是在外国租界地,中国人说了不算,一切要听外国人的。

中国太弱了,只能遭受外国的欺辱。 ③分析洋人的可恨,读出恨和愤怒。 师:此时轧死人的洋人干什么去了? 生: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

师:你觉得洋人此时心里会怎么想?

生:不就轧死个中国人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师:看到洋人这个样子,你有什么感受?(愤怒,很想揍他一顿)

你能把你的愤愤不平读出来吗?指名读,自己读,齐读。

(课件出示:“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 师:为什么洋人会这么逍遥法外呢?

生:因为在这里他们洋人至上。中国太弱小了,任人欺负。 ④分析围观的中国人,读出无奈。

师:如果你当时就在那里,目睹了这一切,你打算怎么做? 但是当时围观的中国人为自己的同胞打抱不平、声张正义了吗? 他们怎么做的?

(出示课件:“围观的中国人…”一句。重点讲授“紧握着拳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围观的中国人的愤怒、无奈)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读出无奈和隐忍的怒火?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没有站出来替妇女评理?带着感受,读该句。指名读,同桌互读。 (3)引导、提升理解:“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为什么这个妇女这么可怜,死了亲人却无处伸冤?最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指着板书)? 生:中华不振。

师:为什么肇事的洋人轧死了人却事不关己,得意洋洋?是因为? 生:中华不振!

师:为什么中国巡警不声张正义,秉公执法,反而无情地训斥受害者,纵容洋人?还是因为? 生:中华不振!!

师:同样是中国同胞,围观的中国人不能为自己人打抱不平,反而隐忍无奈呢?更是因为? 生:中华不振!!!(再读,读书屈辱,读出愤怒,读出无奈!)

师:是的,中华不振啊!这就是百年前屈辱的中国!是不是周恩来租界之前不会发生这样的一幕?或者说走之后也不会发生?当时的帝国主义在中国很多大型城市都有租界地,比如南京、上海、武汉等等,这样令人痛心的一幕每天都再上演„„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来重温这悲惨而又让人愤怒的一幕,再读——

师:这样的一幕只不过是“中华不振”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愤怒,这样的屈辱不但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同样也震撼着年少的周恩来的心灵!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亲眼目睹了(板书:目睹)“中华不振”的周恩来他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四、升华情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过渡:从租界地回来之后,少年周恩来常常陷入深思,他一下子从这一幕中看清了“中华不振”的本质,他经过日日夜夜的深思熟虑,终于,立下了自己要为之奋斗一生的誓言(板书:立志)。在一次修身课上,他终于向同学们和校长表明了心志,那就是为什么而读书?(指着板书,生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再次追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

生(更加铿锵有力地回答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激情昂扬的):为了不让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为什么而读书?(指着板书) 生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总结,反省自身

师:时至今日,周恩来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仍然震撼人们得心灵,周总理也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个诺言,为新中国做出巨大的贡献。现在咱们中国人民终于扬眉吐气,站起来了,告别了亡国奴,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那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少年们,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读书志向呢?课下请以《我的理想》为题目,写一段话。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耳闻------中华不振-------目睹

立志

第8篇: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汇报材料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这项工作的,活动的高效和实效,将其纳入2012学年度工作来抓。“校校公开课、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是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一项举措。此次活动将以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为载体,“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镇小学范围内人人都能上公开课,天天都听公开课的教学。听课、检查活动方案、阶段总结会等多种,现将该项活动简要总结。

一、组织严密,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之前,中心校从设计了本学期的活动方案。从思想到活动的确立、从课堂要求到听课制度的制定、从方法到日程安排都做了详细的部署。各校把全校教师上课的制作成详细的日程表印制,下发下去,既给教师间的互相听课了,也为活动的有序了。

二、科学管理,监控

1、加大对公开课教师的管理。其方法大致有三种:设计评分标准,课堂教学的评价尺度;组织评委,对公开课量化性评价;的对公开课成绩排序。是对听课教师的管理。专人检查听课情况,公示等监督。措施的采用,使得公开课的活动过程处在学校的掌控之内。

2、对公开课评价可以让上课教师反思和改进的教学。各校都能在组织评课工作:教研组织年级组或学科组的集体评课,下课和上课教师对问题“即时性”的交流,则采用面对面的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的贩贩贩而学校在活动一段后,适时专题会议,就教学中的的共性问题总结,对课堂教学方向性的引领。

3、课堂教学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指标。让教师能够

对待公开课,公开课的质量,中心校将公开课考核结果纳入到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如学校将考核结果职称评定时的评价指标,学校将考核结果纳入期末评先选优的评价内容,还学校为鼓励那些活动中涌现的佼佼者,设定的公开课评选活动,以课堂教学质量论英雄,评出不同等级,并对优秀者奖励。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所上的每一堂课的质量有着的意义。

三、岗位,凸显

这次活动是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一项举措。各校本着从的原则,牢牢于教师的教学岗位,活动的既有的规定性,又有符合的灵活性,富有创意,凸显。主要在几个:

1.教师的全员性

公开课是指教师教授的每一节课,应遵循新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时刻面向教师、家长、社会的开放课。教师、家长可以随时课堂听课,直观公开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公开课活动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活动。从各校活动的结果来看,教师的率,七所学校教师率平均95。临近退休的老教师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不愿“抛头露面”的教师也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而那些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更是一展风采。公开课活动的,将所教师都纳入了活动的磁场,这里不分年龄,不分资历,不分学科,所教师平等的,所教师都能在众人面前展示,也在众人面前展示。示范课是指在公开课的基础上,主要以学科为,面向本学科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设计,以营造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高效获取学科知识为目的,进而对本学科教育教学引领作用,对学科启迪作用的开放课例。其适用范围是某一学科的优秀公开课,主要面向本学科教师,学科教师也可以列席观摩。校级示范课是学校安排或教研组推荐的优秀课例。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2012年11月19日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暨示范课

1.学科覆盖的性

开齐开足课程是课程的要求,学生发展的基础保障。各校在方案设计及实施中,将课程设置的所有学科自觉纳入到括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校本、地方等。

2.点面的层次性

活动得层次性可以公开课的实效性。各校在教师上课人员顺序的安排上独到之处,既关注全员的“面”,又关注典型的“点”,是在“点”的作用上所采用的“活动模式”各具。如教研组长示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展示课、学科引路课→学科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示范课→教学展示课→教学汇报课等,从本校选择设计的活动模式,了各教师的作用,了的公开课过程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可以说,“面”与“点”的及活动模式的恰当设计和运用,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3.内容的自主性

公开课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个人教学的最高,教师可以的后来展示自我。各校在本校情况必要的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在上课的内容、上课地点、上课的形等教师自由的选择权利。尊重教师的做法使教师感觉到温馨的人文关怀。

公开课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了一座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这场别具匠心的擂台赛为教师挖掘自身优势、开发创新潜能、大胆新教学模式的途径,了难得的契机,教师和教师的课堂也了新的:

(一)教师的新

1.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必要性

教师从开始时的不甚理解,且有一点抵触情绪到现在的欣然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学期活动过程之后的认同。活动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身为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上出高

质量的课,是教师特殊职业的要求,它关系到无数学生的未来和命运。

2.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公开课活动给教师了展示的平台,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打破了原先曾经的不同程度的“封闭状态”,使得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展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高的课堂教学让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的教师自惭形愧,让那些年轻的教师找到了学习的榜样。的活动,让大家感到紧迫感,认识到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被他人甩下的现实。公开课活动仅是人人上一节课的简单之事,它对教师思想深处的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

3.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公开课确实了教师教学的。听课中,也,公开课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教学确实不同,好的,平时不太理想的课堂也变得令人刮目相看。

4.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有益性

公开课是公平竞争的舞台,它给那些潜力却少有机会的教师以展示才华的机会。,许多教师紧紧抓住难得的机会,是青年教师更是出空前的热情。了上课之前的组内说课——微型课堂研讨——上实验课——组内评课——正式亮相的流程,过程似乎很费和精力,但恰恰是的过程让青年教师在短暂的内经受高强度的锻炼,提升教学及教学实践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实践证明“要求”下的青年教师成长进步是富有的。的课堂教学展示在给教师带来喜悦的,更带来持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从这点来看,公开课活动的对教师思想认识和专业的提升大有益处。例如青年教师潘薇薇、宋旭元、张莹等教师,公开课活动见证了的进步成长。

(二)教学的新

1.教学的人本性

“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教师对理念的是的。课堂上,教师能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在

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更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成长。是课堂的营造、教学方法的选用,评价功能的都紧紧关注学生的发展。点此次公开课活动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2.教学的民主性浓郁

公开课上,教师的教学民主。教师能从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学案,关注学生的差异,学生的需求,能努力因材施教,尽使每个学生都发展。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课堂学生展示的舞台。

3.教师教学理性

教学是教师理念的外显。和以往课改后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新教育理念的流露和教学的呈现趋于理性,那种“标签式”的所谓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少见。以往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新的学习运用中常常的问题,也了的改进。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正从表面化走向化,那种亦步亦趋的模仿式的“教学”正在大幅度,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操作向教学理念的实质又迈进了一步。

4.教学性凸显

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青睐的往往是新授课,或是驾轻就熟的课型。诸如活动课、复习课等难度大些,不好把握或不容易出彩的课往往是绕道而行。但这次公开课活动,规定,年级教师上复习课,鼓励教师大胆陌生的课型的教学。从各校情况来看,这次公开课活动中,许多教师能抛开功利之心,大胆尝试,在复习课、展示课、活动课等课型上作了的。

5.暴露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公开课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管理要到位,要对听课教师的管理工作。组织公开课活动简单教师上课展示的机会,而是“公开”,更多的教师自身教学的,观摩、学习和借鉴同伴好的做法,。,学校在上课教师管理的,更要对听课教师的管理。才能既公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公开课的观摩、研讨之作用。

2.公开课活动提倡的是常态下的教师教学的展示,必要

的评价机制的,常态的教学是难以真正公开课的终极目的的。各校非常对上课教师的评价,但评价工作的校际之间还差距,学校在评价的工作尚需。

3.公开课活动能够地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使得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得以。不过从学校整体上看,对“公开课”活动本身的还不,大多的关注点还都侧重在教师个人展示的结果上。能从学科组或年级组的角度,从教学中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中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公开课的“课堂教学”载体的和,把公开课的课堂变成个体或群体问题和展示的舞台,那么公开课活动的效益会更大化。

4.公开课活动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作用显而易见,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不言而喻。公开课活动简简单单的上一节课,而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的途径。如何使之得“常态化”,如何使之平稳而地运作,如何使教师每一节课都公开课的“公开”境界,是需要和的问题。

5.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确实了许多新的,教师的进步确实令人欣喜。不过,教学中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并着力解决。如,教学性的问题、教师作用的问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课件制作和使用问题、教师教学功问题等等。都应该下一步课堂教学的内容。

回顾走过的路,有成绩有;展望未来的路,有信心有希望。坚信在教研部的下,的“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会有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更会有新的飞跃。期待着,也将努力着!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2012年10日

第9篇:公开课音乐教案 (公开课音乐教案) 袋 鼠

(公开课音乐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 感知歌曲旋律的亲切,舒缓,感受袋鼠妈妈和宝宝相亲相爱的情感。

2. 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边唱歌曲边和老师做游戏的愉快。 二. 活动准备

1. 袋鼠图片,袋鼠快乐生活的视频。 2. 歌曲《袋鼠》的录音。 三. 活动过程

1. 复习歌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小老鼠上灯台的游戏,那今天呢老师又带了一位动物宝宝,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呢?(教师出示袋鼠图片)。那刚才小朋友门卡闹的是哪位动物宝宝?(袋鼠)。好,现在呢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袋鼠宝宝,我们一起看看袋鼠宝宝他是怎么生活的?(教师播放视频)唉,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袋鼠宝宝他们生活得快乐吗?喜不喜欢袋鼠?那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快乐的袋鼠宝宝呢?(想)老师也很喜欢袋鼠宝宝,所以呢今天老师准备了一首儿歌《袋鼠》,我们先听一听袋鼠宝宝是怎样唱的吧!(播放录音)

2. 学唱歌曲袋鼠。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袋鼠宝宝,乖乖„„)那老师再唱一遍,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还有什么。 ① 教师范唱。老师唱的好不好听?那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学一学呢?(想) ② 师幼一起学唱歌曲(可轻轻摇头)。小朋友们谁知道歌词“乖乖”和“相亲相爱”是什么意思?(请幼儿回答)幼儿:乖乖—袋鼠宝宝。教师:那你们的妈妈爱你们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理解相亲相爱一词)。

③ 教师和幼儿再来一起学习歌曲。 四. 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唱儿歌。(动作里面可体现出袋鼠妈妈和乖乖相亲又相爱的感情。游戏可多进行两次)。 五. 结束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教的儿歌小朋友们学会了没有?那回去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唱一下,好不好? 附儿歌: 袋 鼠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装着乖乖。

乖乖和妈妈啊相亲又相爱,相亲又相爱。

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效果还不错,幼儿表现很好,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有所体现,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不足之处还是比较多,主要有:1.教师自身设备—耳麦声音太大,听觉效果不太好。2.教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准备的太多,不宜小班幼儿学习。3.在准备过程中把课前需要做的东西拿到了课堂教学中。如:认识代数和了解袋鼠的活动,这也是导致课堂导入太多的主因。4.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在事先准备音乐时没有和自己要教的音乐配套起来,导致幼儿听起来模糊不清。希望在这第一次的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快快成长,成熟起来。

2014.11.3

上一篇:总账会计工作流程图下一篇:学生科干事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