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知识

2022-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知识

“旧作再生产”与中国当代诗歌知识体系的建构

当代新诗知识体系的构成,不是原始的、特殊的和实际的信息或材料的聚集,也并非全是深思熟虑的、处理过的或系统化的“知识”a,某种程度上是建构、生产乃至制造的结果,每一文学事件的出现都有可能撬动既有秩序,促使文学史家一再地做出修改或给出非翔实性的描述从而制造出更多的争议,“旧作再生产”便是如此。“旧作”,原本是属于作者个人文学生涯的一部分,历来都不乏因悔少作而修改、重编或毁灭旧作的作家,到现代时期也不乏此举,胡适即是例子。但在当代诗歌中,旧作时常迈出其作为纯粹文本的界限,在被利用、一再利用的策划中,既能生产出符合作者需要的权益,也能参与到某时某地的话语秩序中成为建构“新的文学知识”的必要部分,得到再传播、再评价和再生产。此现象,在进入新时期后特别明显,并延续到20世纪末,诗人、出版方、评论家、文史学家等曾多次合力促成复杂的“旧作问题”,他们利用特定的意识形态,重新发表、出版、改写或重写旧作,将“缺场”之物再现出来,制造出符合自身意图的事件,其增殖是拓扑学的:让旧作成为一种不可怀疑的精神隐喻,让文学史家乐意去修正“谬误”、改变标准、重新分配序位,进而成为一套深具意义的“知识”得以传递。故而,旧作在新时期具备巨大的再生产能力,考察当代诗歌进程中的旧作再生产,既是为了分析当代诗人使用旧作时复杂的心理动向,更是要思考当代新诗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及教育问题。

一、“旧作”与“旧作再生产”

新中国成立前后,当代作家处理旧作时需要解决的主要是“改写”和“评价”的问题。一些作家并非真的不满意自己的旧作,但主动地透过“自己的手把旧作修改得符合‘政治正确’的标准”,特别是郭沫若,他像变戏法一样,多次重订、增删、修改自己的诗集和诗作,“将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起来,读者只看见他一次现身的面目”。然而“当读者追踪他一系列的变戏法式的重编、改写,将他多次的假面演出串联起来,就能够看见,他的真实面目,看见他的媚俗,看见他的投机,也看见他的恐惧”。b有些作家则是公开进行自我反省,诗歌界有冯至,戏剧界有曹禺,小说界有沈从文,理论界有朱光潜,都主动地对自己早期作品的价值表示过怀疑和批评。

进入新时期后,旧作仍是诗人们急切想要安置的内容,但意图却又大不同。此时的旧作可分为两种:其一是“真旧作”,即数年前曾经发表或出版过的作品,拿来再次发表或出版;其二是“新旧作”,即从未发表过的、诗人自己声称是写于数年前的作品,拿来发表或出版的。

安置旧作的手段也開始复杂化,“真旧作”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一是采用群体的方式,从数十年前的旧作中选出一部分以诗合集的形式再出版,比如“九叶”诗派;二是知名诗人对旧作进行修改后重新出版,比如冯至对《十四行诗集》的再处理。c

“新旧作”的安置方式则有:一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曾卓、绿原、牛汉等诗人一复出便有写于1970年代的作品发表,并随即收入到诗合集或个人诗集中;第二种是先在民办刊物上发表,然后进入正规出版物,1978-1980年《今天》上发表的作品是既有新作,亦有“新旧作”——将他们下乡插队期间写下的、互相传抄的、背诵的诗作整理发表,芒克、食指(郭路生)d即是。三是自费印制诗集,“贵州诗人群”的代表诗人哑默将写于“文革”期间的“旧作”印制为多种诗集。

此外,有一种比较复杂的做法,“新旧作”发表时有改写、重写或创作时间造假的情况。例一,昌耀复出后迅速地发表的很多“新旧作”,绝大多数是对早期日记中的“片段”进行重写的结果;例二,食指在《今天》上发表的标明写作时间是“文革”时期的《疯狗》实际上写于1978年,“1974年”字样是北岛给加上的;e例三,多多在进入新时期后并无作品发表,1982年后零星有诗作和小说发表,1985年有二十余首“新旧作”集中出现于《新诗潮诗集》,该书中标明为1976年创作的部分诗作,在后来的诗集中标注为1980年代,另外,多多有将前一时期写的散文加工为诗的做法。f

基于旧作再生产的多种意图,本文择其中的四类进行分析:第一类是“真旧作再出版”,主要以《九叶集》 《白色花》为例,表面上看是在争取复出的权利,制造一张进入新诗潮的通行证,实质上是要参与到对新诗潮的推进,进而参与到“新的文学知识”建构中;第二类是“新旧作重写”,以昌耀为例,1980年代他以重写的新旧作再塑造了自己的早期风格,从而撬动了当代诗歌史对“十七年文学”已有的评价;第三类是“旧作语境再建构”,以食指为例,1990年代至上个世纪末“白洋淀诗群”的追名及围绕食指进行的一系列行动,并非仅是将“被埋葬的诗人”挖掘出来那么简单,他们借助回忆这种独特的情节编织方式虚构出了一段“特殊的生命史”,并让这“特殊的生命史”成为一种精神飞地,最终是重构当代文学史;第四类是文学史家和研究者的参与,对“旧作事件”及时又积极的回应,使再生产的旧作成为一种文学知识得以传播,进而得以再评价和再生产。

二、再生产方式之一:旧作再出版,新诗潮的通行证,新的文学知识在生成

1979年,为了配合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将1957年反右期间被判定为“毒草”的作品编选出版,共选了17位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以“重放的鲜花”为名,首印10万册。先前被打成“毒草”的作品此刻以“鲜花”的身份被展示出来以供评价,编者的意图既要为作家和作品平反、正名、恢复名誉,也要宣告文学的出版、评价、文艺观念与写作导向正在发生变动。果如其愿,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各大报刊纷纷参与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参与讨论,该书也被列入《六十年(1919-1979)文艺大事记》中。历史的教训自然需要记取,当下的启发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随即便有两个群体开始策划类似的行动。

1980年袁可嘉着手将辛笛、陈敬容、穆旦等9位诗人写于1945-1949年期间的“旧作”合辑为《九叶集》,为何要在“时隔三四十年”后重新刊印这些旧作呢?序言中说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首先这些作品是对“四十年代中国的部分忠实记录”,但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没有机会与广大读者见面”,现在想借着三中全会的东风献给读者,以助新诗的向前发展。其二,表明这一群体在1940年代后期“走出了三十年代新月派和现代派的象牙之塔,走向了抗日战争的前方和大后方”,这些作品“表明他们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人民的苦和乐……”。应该承认,他们作出了诚挚的认真的努力,开出了一条新路。第三,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形势下,这几位老诗人又在开始发表诗作了”,故而希望这本诗集的出版“能鼓励他们勇猛前进,取得新的成就”。g

“七月派”的情况稍有不同,他们归来之际仿佛都携带着不少诗稿:先是曾卓在《诗刊》上发表了《悬崖边的树》,紧接着绿原发表了《重读〈圣经〉》,牛汉发表了《鹰的诞生》 《悼念一棵枫树》 《鹰的归宿》 《华南虎》等,这些“新旧作”一出现就获得了高度赞誉。特别神奇的是,三人发表的“新旧作”中,《悬崖边的树》 《重读〈圣经〉》 《鹰的诞生》都写于“1970年”。在“九叶诗群”筹划出版诗合集的时刻,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在委托绿原和牛汉编选一本诗合集,他们选取了20位诗人的作品合为《白色花》。目的如下:首先是宣告“复出”,这群40年代开始写作、1950年代罹祸的诗人们,愿意“凭借自身的质量和价值,来接受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检验”。第二,展现这一群体的源流、追求、风格及遭遇,特别强调他们属于由艾青等人开拓成的壮阔河流——中国自由诗的战斗传统;第三,借用“白色花”这个素净的名称,“来纪念过去的一段遭遇:我们曾经为诗而受难,然而无罪!”h

当出版社有目的地选择“五七”作家群、与“胡风集团”有牵涉的“七月派”等特殊群体为对象时,为之进行“平反”是显在目的,反思、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口号中要做的是打破已有的文艺秩序。就诗歌领域而言,共和国建立后,知名诗人艾青、臧克家等与文艺领导合力建构出了以“一元”为目标、以“二元对立”为基本框架的新诗秩序,艾青用阶级斗争的理论将“五四”以来的新诗划分为两条路线:郭沫若是“要求光明与自由,反抗黑暗与束缚”的一方,新月派等则是“向革命的新诗进攻”的一群资产阶級的政论家和诗人。i臧克家受中国青年出版社之托编选新诗时,弃置了现代时期既有的新诗知识体系,根据“新的人民的文学”的需要进行取舍,将新诗划分为对立的两条路线:郭沫若、殷夫、蒲风、艾青、田间、袁水拍、他自己和解放区的诗人是新诗革命的代表,胡适、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等属于“反动的资产阶级作家集团”j。基于该选本的发行量,三版计有二十多万册,它所生产的“新诗知识”对1950-1970年代的读者影响很大,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编写文学史的一个依据。

在共和国建构的新诗知识体系中,胡适等一脉即便是作为被批判方存在,也还是一种存在,然而有一些写作者却“被隐失”了。“七月派”虽从一开始追求的就是与艾青相同的道路,但因与“胡风案”的牵连被弃置了。“九叶”(“中国新诗派”)作为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建国后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写作,自然也被当时的文坛“遗忘”了。

近30年的被缺席,若想复出,就必须让“被缺席的”浮现出来——“旧作”便是最有力的证据。而此时,一大批年轻诗人正用他们的反叛精神,“结束了对神的颂扬而回归到对于‘一个伟大的普通人’的歌唱”,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诗的造山运动”k。这股“不可遏制的新诗潮”(刘登翰语)不仅属于年轻诗人,也是任何一个渴盼复归者所亟需抓住的一道光,他们想为自己正名,为诗正名,独木难成林,孤证难为证,以团体的方式出场可能更有力量。

事实证明,此策略是有效的。《九叶集》策划之初,“朦胧诗的论争”尚未开始,出版时恰逢论争高潮,甫一出现就撼动了许多人的神经,它让年轻诗人看到原来此刻论争得热火朝天的“朦胧诗”在几十年前就有不少人付诸创作了,震惊之余也为这些被屏蔽多年的诗人们感到不平,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阅读与评论。对“九叶”诗人来说,这本诗集带来的作用则是:首先助他们顺利“复出”,能够“复出”就能得以“正名”,此诗集不仅引起大陆读者的震动也引起海外学人的热情,鼎力支持复出,邀请出国访问,高度评价作品,这些支持反过来又影响大陆学人的评价,很快“九叶”诗人们开始出版各自的单行本。没有多久,就进入了“经典化”程序,先是黄修己把他们添进现代文学史(1984)中并评价说“他们共同创造的成就,已超过了30年代的现代派”l。紧接着《新诗潮诗集》(1985)的编选中,他们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部分扮演着“源头”的角色。随之,进入到了洪子诚与李平编写的“当代文学”(1986)的初步规划中。m钱理群、吴福辉等人编著现代文学史时(1987)也将其收入,作为1940年代最重要的一支诗歌力量。从“复出”到“正名”再到“经典化”的速度,可能都超过了“九叶”诗人们自己的料想。

旧作的再生产不仅给诗人个体带来切实可见的利益,对于广大写作者、读者、评价、出版机构而言,曾经“被隐失”的诗人和诗派的复出意味着已有的艺术规范正在被打破,新的文学环境在生成。

三、再生产方式之二:通过重写旧作,再造早期风格,填补时间链中的某段空白

爱德华·萨义德曾把身体状况与美学风格联系起来,以思考一个艺术家或作者的晚期作品与晚期风格的独特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却有诗人热衷于再造“早期风格”,典型例子是昌耀。再造早期风格就是再造开端,难道昌耀的早期作品所包含的独特性和价值要远超后来的作品,从而促使他采取匪夷所思的行动?还是早期作品所在的“时间点”,比作品本身更有可生产的价值?

毕竟昌耀的早期创作并不引人注目,从1953-1957年共发表的二十几首诗作来看,基调乐观、节奏欢快、形象明亮,是完全符合当时颂歌要求的“战士之歌”与“新生活的赞歌”,并无特别之处。1957-1978年期间,被打成“右派”,无发表作品。1978年后,他将流放期间写下的“诗歌片段”整理出来,主要有:《落叶集》 (5首)、《黑河烟柳》 (外一首)、《高原风采》 (3首)、《高原写意》 (4首)等。这些作品和他1950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有着相似的风格,暂且称之为“颂歌型新旧作”。提供给青海《三十年诗选》的5首诗,亦是如此。与此同时,他以战士的豪情,有力地控诉时代的罪人,抒发对未来的希望,写下了《啼血的春歌》 《大山的囚徒》 《高原风》 《冬日:登龙羊峡石壁鸟瞰黄河寄兴》等带有强烈政治抒情诗风格的新作。不过,1980年及之后的20年,昌耀写下了诸多优秀的诗篇,终成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峰。

若按阶段来划分,显然1950年代是早期阶段,1980年之际发表的“颂歌型新旧作”权且也算作是早期阶段,从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来看,呈现的风格都属于“新生活的颂歌”。但是,在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的诗歌史(包括文学史)的评价中,昌耀被认为具有“独异的早期风格”。1988年,评论家叶橹写了一篇长文称赞昌耀是一个“真正把诗与生命融为一体的人”,他的诗在当代中国诗坛上是一种相当独特奇异的现象。此话不假。引人思考的是,叶橹为了证明这一点,用了两千多字赞赏昌耀的早期创作:一是昌耀“内心所具有的独特的感受方式”,使他在闻捷、邵燕祥、公刘的时代便显示出了不同,所举例子是《鹰·雪·牧人》;二是这种内心感受方式造就了“另一种迥然不同的气质”——“无时无处不感受到对于大自然与内心谐和而独特的感应”,所举例子是《风景》 《风景:湖》《风景:涉水者》——一个跨度二十多年的主题显示出了昌耀能够“以一种身在其中又颇有点超然物外的精神和气质来观照和审视一切”。三是昌耀在苦难的流放生活中,能够以“一种悲怆而博大的心灵感受来表现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恋之情!”n

叶橹的评价,明确地指认了昌耀有一种“独异”的早期风格,更难得的是,它形成于“1956-1963”年间(诗集中新旧作的写作时段)。但事实上,这是昌耀用“新旧作”再生产出来的“早期风格”。有必要回顾一下昌耀编选诗集的策略,早期作品一共选用了19首,无一是1950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其中有1首《水鸟》选自青海省编选的《三十年诗选》,另有5首目前本人未找到刊发于何处,余下的13首是1980-1984年首次发表,这些诗作初次发表时的颂歌特征已经非常稀薄,暂且称之为“抗拒主流型新旧作”,它们以一种相近的形体和主题呈现为迥异于时代的“独异风格”。

此风格得以形成,是昌耀的重建,成为一种知识被传播,则是众人合力的结果。《昌耀抒情诗集》中对编选的“早期作品”有一半都署有“xx初稿/初寫,xx删定/重写”o,叶橹将昌耀与邵燕祥等人对比时,为何会“忽视”了这一点?叶橹与昌耀同是1936年生人,昌耀在青海写赞歌的时刻,他也正在武汉写下激情洋溢的《激情的赞歌——读闻捷的诗》 《关于抒情诗》 《题材的选择》等文,理应清楚一个战士诗人的写作倾向。那么,叶橹为何在1980年代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位战士诗人,在特殊的年代里还能一直抗拒着“主流”,却没有引来大规模的批判?毕竟有人仅因一首小诗《吻》就引发了全国性的批判。作为批评家,叶橹欲通过肯定昌耀的“独异”展示什么?

叶橹并非是唯一。诗集中有一首《峨日朵雪峰之侧》,曾被公木、洪子诚、谢冕、钱理群等人看中,作为60年代的“经典”编入各自主编的选本中。该诗初次发表于1983年,无时间标注,选入诗集时标注着“1962.8.2初稿 1983.7.27删定”,无人对其原貌表示怀疑。

到了1990年代,一首更惊人的“新旧作”出现了,长诗《凶年逸稿(在饥馑的年代)》有9节103行,标注的创作时间是“1961-1962于祁连山”。该诗,钱理群和钱谷融都视之为1960年代的杰作,选入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中:

这首诗写于1961-1962年,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年代,副标题“在饥馑的年代”即源于此。联系作品的写作年代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作品对时代的评价, 注意领会诗中“这是一个被称作绝少孕妇的年代。/我们的绿色希望以语言形式盛在餐盘/任人下箸。我们习惯了精神会餐”这样的句子。另一是, 与同一时期的诗歌如“政治抒情诗”等进行比较,以领会昌耀诗歌创作的独特性。而从昌耀个人的经历来看,写作这首诗时,正是他被打为“右派”后在祁连山区服苦役的时期。在大多数有类似经历的作家停止创作的时候,昌耀不仅坚持创作,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创造力,并没有因为时代或经历的酷烈而丧失发现诗意的能力或降低诗歌创作的水平。在这一点上,昌耀是非常独特的。p

这段话表达的欣赏至少有三点:“对时代做出了评价”,说明昌耀敢于在颂歌年代做出批判;不同于“政治抒情诗”,说明昌耀具有迥异于时代的美学追求;“服苦役”“坚持创作”“良好的创造力”,说明昌耀具有可贵的品格和才华。此话语,通过肯定“早期创作”,将他推举为诗人精神之代表,同时又用这再造的早期风格填补当代诗歌史上的某段空白。

但是,《凶年逸稿》并没有出现在第一本诗集中,说明到1986年时,昌耀还没有“重写”完毕。如此赞誉让燎原深感不安,于是透露出一个信息:这首标明写于1961-1962年的长诗,“实际上是昌耀在80年代,对当年以手稿形式存在的数首旧作,进行组装、重写的结果”q。确实,《凶年逸稿》的诸多细节都能从已发表的《家族》 《风景》 《大山的囚徒》等诗中找到,从修辞和形式上来看则更接近于1990年代的美学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昌耀以“不同于时代主流诗歌的创作方式”再造的早期风格,似乎已成为史实。r1980年代,洪子诚编著《中国文学·当代部分》时,仅在谈论新时期作家队伍壮大时提到过昌耀的《划呀,划呀,父亲们》,关于“西部诗歌”的段落,列举的诗人是周涛、杨牧和章德益,说明此刻昌耀还没有引起评论家和研究者的充分注意。s到了1990年代初《中国当代新诗史》面世时,对昌耀有了专门的论述,不过对其早期风格的评价还比较节制:“……在他创作开始的时候,就表现出对青藏高原特殊的兴趣……在五十年代片面强调诗的社会政治功能的情况下,这种题材的取向是难得的。”t2000年后则给出了那段被转引很多次的评价——“昌耀诗歌的重要价值,是从50年代开始,就离开当时‘主流诗歌’的语言系统,抗拒那些语汇、喻象,那些想象、表达方式。为着不与诗界的‘流俗’和‘惰性’相混淆,也为着凸现质感和力度,他的诗的语言是充分散文化的。”u

我曾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研究者忽视了语境,也忽视了诗人制造“新旧作”的潜在心理动机。可是一旦参照这些学者的其他著作,就知道他们不会允许自己出现此种忽视的。事实上,洪子诚预料到处理1950-1970年代“地下写作”的方式存在着缺失和漏洞:“在写《当代文学史》的时候,我曾想把这些发表于80年代以后的50-70年代的作品,都不放在50-70年代来处理,而是在80-90年代设立一到两章,叫做‘文学化石的挖掘’这类的题目,因为它们的确是在80-90年代才被读者读到,被文学评论的。”v但他并未贯彻这一设想。那么,存在不存在一种可能,某个时刻他们也像叶橹一样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位诗人,在特殊的年代里还能一直抗拒着“主流”?

再看诗人本人,昌耀编选个人诗集时,早期作品为何要弃拒真实的“颂歌型旧作”,而偏重于重写的“抗拒主流型新旧作”?仅仅是悔少作这么简单吗?读者不清楚重写的程度,他自己必然是知道的,可面对叶橹的评价,他欣然接受并收录进下一部诗集中。客观地讲,1981年罗洛对昌耀的评价更客观:“他早期的诗,即在1952-1957年间发表的三十多首诗,无论就思想性或艺术性来说,都不够成熟……还缺少完整的诗的意境……近两三年来,昌耀陆续发表了他在1961-1967年间写的十几首诗……歌唱着红似珊瑚枝的高原篝火,呼唤着沉睡的群山醒来,眺望着披烟带火滚滚西来的列车,回忆着战火年月中八面威风的昆仑铁骑……这些诗,大都是篇幅不长的抒情诗,然而,思想和感情更深沉了,意境更开阔了,色彩更浓郁了,诗意也更浓了。昌耀生活在困厄中,却依然保持着战士的豪情,和对于未来的希望。”w

罗洛是“七月派”的重要诗人,当时也在青海工作,故而《诗刊》社特邀他著文介绍昌耀,这篇是《诗刊》上最早评价昌耀的文章,昌耀理应将此文收入诗集。弃罗洛,选叶橹,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到“特殊的时间点”如果使用得好,便能生产出诸多的价值。

这样的猜测或许不厚道。但是,评论家和文学家都一再强调:时间点的特殊性,诗人的异质性,说明了什么?如果这个时间点不是“1957-1967年”,它们是否还能被文学史家挑中?固然这些作品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是若放置于1940年代或1990年代,其异质性、抗拒性还会如此突出吗?

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昌耀重塑了自己的“开端”。此“开端”即便是诗人无意而为之,本质上也是一种“选择”,是含有意图地制造和生产“差异”的行为x,“开端”所在的时间点的特殊性意味着如果有异质存在便能产生多重价值:首先是精神品格方面的,众人皆诺我独拒;二是洞见卓识,众人皆昏我独醒;三是才华,众人皆庸我独异——这些都是伟大诗人才有的征兆。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当代众多史学家、知名评论家和青年学者愿意相信:昌耀以一己之力填补了自“反右”至“文革”前的空白。如若1961-1962年真有《凶年逸稿》这样一首诗出世。

四、再生产的方式之三:挖掘一位诗人或一个诗群,旧作语境再建构,历史地位和诗歌权力再分配

昌耀是个体现象,围绕食指或“白洋淀诗群”展开的“再发掘”行动则是集体事件。程光炜在观察世纪末的诗歌现象时曾感慨:一本刊物和一本书,在很短时间内就将一个默默无闻的诗人建构为一个“重要诗人”,赋予他“文革第一人”和“朦胧诗的‘一个小小的传统’”的显赫地位。y他说的这个诗人是食指,“再发掘”说的是:一是《诗探索》在1998年第1辑推出20页的“食指研究”——这个篇幅与“大师级”的诗人几乎处于同一“等级”,比如艾青、何其芳、卞之琳等上过同一栏目的诗人。二是1999年出版的《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一书,此书的第二章用72个页面介绍了一位“平民诗人郭路生”。

进行再发掘的行动者,一开始是“北京地下诗人群体”。据老愚讲,某一天他和芒克、多多、根子、郭也诸君聚首一堂,“酒酣耳热之后,由对当前诗界诸种怪现象的抨击,转而追溯起当代诗潮的源头……回忆起七十年末到《今天》创刊前的北京地下诗歌群体的兴衰史……”于是约请多多写文。z

为何想起要追溯当代诗潮的源头?在此之前,《新诗潮诗集》 (1985)出版,上下两册,收录了八十余位诗人的诗作,厚达八百余页,属“北大未名湖丛书”,谢冕作序《新诗潮的检阅》。上册中,北岛、舒婷、芒克、顾城、江河、杨炼、多多等人被选的作品较多,食指仅一首;下册主要有梁小斌,牛波,王小妮,骆一禾,翟永明等;另有附录“中国现代诗20首”,选的台湾诗人有纪弦、郑愁予等,现代诗人有朱湘、废名、卞之琳、李金发、戴望舒及“九叶”诗人。这种编选方法,洪子诚认为,“显示了当时‘新诗潮’诗人的矛盾态度,即强烈的‘弑父’意识,和同样强烈的‘寻父’意识的交错”。@7

次年,全国第一次“新诗潮研讨会”在京召开,近八十人参会,议题主要有:新诗潮的概念、发生发展、性质、美学价值及新诗潮与中国诗歌传统、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关系等问题,一时间涌现出大量文论。其实早在研讨会之前,刘登翰、陈仲义、谢冕、张颐武等人都曾先后关注过新诗潮,尤其是谢冕,曾写下了一系列“论新诗潮”的文章,谈其渊源、概念、冲突、特征、价值和目标等。沸沸扬扬的讨论中,民刊《今天》被置于重要地位,由《今天》走进公众视野的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杨炼、芒克也理所当然地被置于耀眼位置,但“北京地下诗歌群体”却鲜有人提及。这一年,杨炼、江河、北岛、舒婷、顾城结集出版了《五人诗选》,一方面为“朦胧诗”辩护,以国家“正式”出版物的身份来确立“朦胧诗”的地位,另一方面以诗选的形式确立“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谁。@8

这些可能令多多他们不服气:“我所经历的一个时代的精英已被埋入了历史,倒是一些孱弱者在今天飞上天空。”为了不让“这段史料和先驱者的血”被淹没,“除了把那个时代叙述出来,别无他法”@9。

多多给出的描述极有意味,文中提及的诗人并非是“被埋葬”的,芒克——《今天》的重要参与者、“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诗人。郭路生(食指)是较早在《今天》上刊发“旧作”和“新作”者,且在1981诗刊上发表了《我的最后的北京》 (即《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相信未来》,1988年漓江出版社策划“青年诗丛”,食指是第一个入选的诗人。多多自己,在1988年出版诗集《行礼:38首》之前,公开发表的作品不多,但能在1985年的《新诗潮诗集》中占据重要篇幅,抛却私人交情不说,至少说明北大诗人在编选时没有忽视他,1988年“首届今天文学奖”也颁给了他。也就是说,他们三人,一有作品出现就获得声誉,怎么能说“被埋葬”了呢?而他谈论的另一些人,依群、鲁双芹、马嘉、杨桦等人,在新时期既无重要的“新旧作”亦无重要的“新作”出现,被特别重视的岳重(根子)在新时期没有公开发表诗作,那首后来被誉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三月与末日》首次出现于《开拓》 (1988年第3期),也就是说,在发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读者并未在正式出版物上见到他们作品,又何来“埋葬”之说?

可见,这篇文章有明确的目的:“拒绝当时对‘新诗潮’的那种叙述”,认为他们“有责任显露已被掩埋的‘历史’”,为后续的讲述者“规划了基本路线”。#0此阶段是重议“重写文学史”的时刻,既然赵树理、丁玲、柳青、老舍、何其芳等人能够被重新定位,那么与他们不同的另一些群体似乎也有了重新排序的机会。

在食指被塑造为“重要诗人”的行动中,林莽起到了关键作用。1994年,《诗探索》推出了“关于食指”的专栏,林莽率先写下《未被埋葬的诗人——食指》——像是对多多“被埋葬的诗人”的回应,食指成了先驱者:“作为歌者,他曾使无数人为之倾倒。他是那个时代的歌手与象征。作为诗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他的确被埋没了许多年。”#1紧接着,《诗探索》编辑部发起了寻访“白洋淀诗歌群落”的活动,原知青寻访故地,举办研讨会,叙述过往。這次寻访活动的收获有:一是一批“史料”被叙述出来;二是“白洋淀诗群”被追名;三是诗人食指被塑造为重要诗人。自此,食指与“白洋淀诗群”的再挖掘几乎是结伴进行的。#2

1997年,《华人文化世界》做了一次隆重推介,以诗人的照片为封面,刊发了林莽主持的“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的4篇文章:何京颉《心中的郭路生》,李恒久《路生与我》,戈小丽《郭路生在杏花村》,彭希曦《遗忘》。据林莽说反响很大,被多家报刊转载,《北京青年周刊》刊登了专访《被记忆呼唤的诗魂——记诗人郭路生》。另《黄河》 《家庭》 《幸福》等杂志也有介绍郭路生的文章。

1998年,林莽组织了三篇专论食指的稿子刊发于《诗探索》,稍后又写了《食指的启示》 《食指:一位迟到了三十年的诗人》,也是在这一年他参与编辑《中国知青诗抄》并作序《以青春作证》,“郭路生”作为排在第一位的诗人共收录了6首。林莽的努力发挥了效用,当年食指入选“诗探索金库”。

1999年,《沉沦的圣殿》出版,郭路生与赵一凡是该著专章推举的两位诗人,其中收录的就是戈小丽、何京颉、李恒久、崔卫平、林莽等人的文章。2001年,刘禾主编的《持灯的使者》 (“今天文学丛书”),关于食指的内容多是重复发表。

且不说这些策划中食指占有的页面多么惊人,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者以诗友的身份回忆过往时采用的话语方式与情节编织。

首先,用“第一人”的身份带食指进入文学史。“第一人”既指叙述者以亲历者或朋友的身份来讲述,也指他们不约而同地将食指置于“第一人”的位置展开。先是多多说“郭露生……是70年代以来为新诗运动伏在地上的第一人”#3。再而林莽称之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后来杨健、多多与李宪瑜又推送着“文革诗歌第一人”的说法,且又从“郭路生是我们一个小小的传统”发展为“食指:朦胧诗的一个小小的传统”,而“朦胧诗”曾被认为是新诗潮的开端。为何必须把食指和“朦胧诗”联系在一起呢?有研究者认为,“这种过去式的叙述,大多为了突出某种目的,也许出于重新论争白洋淀诗群、朦胧诗重要性的需要,把食指变成一个近传统,三位一体地捆绑在一起”。#4

第二,为特殊年代最可贵的诗人精神和艺术精神“再塑造语境”。林莽一直强调食指填补历史空白的重要性,“60年代的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中充斥着政治口号。然而食指以独立的人的精神站出来歌唱,他让我们感到了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直觉,是情感,是经验,是有意味的形式,并首先是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的体现。他的后来者,朦胧诗的早期作者们正是沿袭了这一点,才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代表人物。从这一点上讲食指诗歌作品确实是划时代的。”#5编选诗集后又说,“食指是在最缺少人的独立精神的时代,以一个诗人的姿态,引领一代人摆脱了那些虚假的诗歌,而进入了对艺术本质的寻求”#6。宋海泉强调的是“尊严”:“是他使诗歌开始了一个回归:一个以阶级性为主题的诗歌开始转变为一个以个体性为主题的诗歌,恢复了个体的人的尊严,恢复了诗的尊严。”#7

这些话语所强调的,不仅是诗人精神所指向的“叛逆、独立、人性”——这对于历代诗人来说都不稀奇,值得珍贵的是“叛逆、独立、人性”所在的语境——“文学艺术作品中充斥着政治口号”“在最缺少人的独立精神的时代”——“文革”期间,这样做乃是一种以生命为代价的崇高。在众多的回忆中,时常会提到这样一个事件,郭路生的诗“落到了江青的手中”,“江青的爪牙正想寻找机会整治他”#8,虽然说这话时并无材料证实该事件的真实性,但故事却具有了神话性质(程光炜语)。

当我们承认了十七年诗歌是大一统模式的苍白贫瘠为事实之后,这样的写作就具有了了不起的意义和价值,如陈超所言,以“白洋淀诗群”及先驱食指为象征的中国当代探索诗,由于“恰恰出现在……一个与一切纯洁的诗歌为敌的年代”,这些探索者便用他们的探索创造了“自己的时代”。#9

第三,用频繁颠覆的方式“重写诗歌史”。频繁颠覆至少包括:颠覆已有的判断——关于“文革”文学的论断,林莽曾强调:“读了多篇谈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文章,大多数人指出,因十年动乱,60年代到70年代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0然而因有食指及“白洋淀诗群”,便可证明在一个被视为特殊的残酷语境中仍有一群不屈的灵魂进行着可敬的艺术探索,那么关于“文革”期间的文学史就“必须重叙”;既然要重叙,就必然要颠覆已有的诗名排序,既然食指曾是“一代人”的代言人,那么文学史就不能再让他默默无名了,而是理应并肩、甚至超越鼎鼎大名者,作为先驱者、第一人屹立起来。颠覆诗歌内在的评价机制,关于食指的艺术创新,回忆文章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反,他们证明食指的艺术价值时采用了独特情节编织方法:一是着重强调诗人的“精神品格”,诗友们一直称颂“在是非曲直颠倒的年代里,郭路生表现了一种罕见的忠直”$1。二是突出诗人的“精神疾病”。这方式可能会产生如此暗示,读者理应珍视诗人的精神品格,诗艺自然也是不容非议的。

这一系列的行动有没有效果?当然有。食指及“白洋淀诗群”从而有了重要意义,顺利地进入文学史并占据了专属章节。

五、再生产方式之四:文学史的积极回应,使“潜在”成为现实,使“故事”成为知识

《中国当代新诗史》出版时,就“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一章,提及没有公开发表作品的诗人时,食指位列北岛、多多、芒克、顾城、江河、舒婷、严力等人之后,没有更多介绍。经过“再挖掘”事件,两位学者在2005年修订著作时,增加了专章“地下诗歌的发掘与食指”与“白洋淀诗群与多多”。类似的还有谢冕。谢冕在1980年代热烈讨论新诗潮时甚少论及食指,等到1990年代中期,回顾“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时,将食指与黄翔的创作视为新诗巨变前的“非主流诗歌”,承认他为“开启新的一代诗潮的前卫性的诗人”,“接续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2。

1999年,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第九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中的“地下文学活动”,老作家选的是丰子恺,“七月派”选的是牛汉,“九叶”选的是穆旦,“年轻一代”选的便是食指和赵振开(北岛),称“食指的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赵振开的小说《波动》,不但与‘文革’中公开发表的文学大相径庭,即使与五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相比,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这标志着年青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神话’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來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从而走出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也因此他们具有一种涤除了政治权力话语之后的率真与清新”$3,沿用的正是林莽等人的思路。

至于真实度,有没有必要去考证呢?《教程》很有创建性地提出了“潜在写作”这一概念,但选用文本时缺乏严谨,几乎全是转引自各种选本,既没有考证创作时间的真伪,也没有对选用的文本进行版本说明。该著出版后,李润霞发现“潜在写作”章节中关于食指、《今天》、“白洋淀诗群”的部分存在着诸多错讹,她担心“对许多潜在的史料缺乏深入细致的考证与辨伪”会导致“《教程》在以讹传讹中未能辨析清楚作品真实的年代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希望《教程》的编者能对书中的错误做出校正或提供一份勘误表。$4我相信,陈思和等人一定读过这篇文章,后来他主编“潜在写作文丛”时特邀李润霞负责“文革时期”地下诗歌写作部分。十多年过去了,这本教程在2016年再版时,做出了很有意味的调整:食指部分,一是删减了对特殊年代的强调,对其创作的“时代意义”进行适当的淡化,二是把食指的“现代主义继承者”的身份让渡给了“白洋淀诗歌群落”:

后来的“白洋淀诗歌群落”,在其诗歌写作中则基本上摆脱了“红色主流文化”的笼罩,更重视表现个人心灵的真实感受——他们并不回避这种感受经常是灰黯的、失落的,也没有用虚假的理想主义色彩将之遮蔽或者拔高,反而常常将之推至极致。他们的诗歌相对来说具有更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示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2016年版,第173页)

此话语,比初版本$5更加有力地肯定了“白洋淀诗派”在“黑暗的年代”中的“清醒度”“反叛精神”和探索艺术过程中的“敏感度”“先锋性”,随之而来的身份,自然更应当被视为新诗潮的源头了,拥有更高的历史地位和诗歌权力。此话语也表明:食指和“白洋淀诗群”的再挖掘,有效地填补了“文革”时期的诗歌空白,且完成了开启诗歌新时代的重要使命。

再看程光炜,从其文章中可知他不认同对“再发掘”的过度追捧。在编纂《中国新诗大系》 (2009)时,他再次申明了自己的忧虑,指出“上个世紀70年代的‘地下诗歌’不是原封不动的诗歌的历史,而是一种记忆中的诗歌现象”,因为民刊《今天》、1990年代的“发掘热”、《沉沦的神殿》 《持灯的使者》 《中国知青文学史》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及各种诗歌选本,“某种程度上都在突出地下诗歌单质化的反抗性质,而忽略、模糊了它别的一些特点”,故而对其评价是某种历史整理和建构的结果。这种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历过‘文革’痛苦的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的想象”,“暂时解决了诗歌史的危机,但它所展示的只是七十年代诗歌的某一面,其历史性欠缺是比较明显的”$6。但他在编选作品时却采取了服从既有舆论,将此阶段大陆地区的诗歌创作设定为三类:“文革”遗影,从“白洋淀”到“朦胧诗”,特殊的歌唱。正如有学者所看到的,从分类标题上已经显示出了编者的某种判断,“‘文革’遗影”似乎默认了那些“文革”后发表的“新旧作”属于“文革”时期的创作,“从‘白洋淀’到‘朦胧诗’”暗示了前者是后者的“唯一合法性文学源头,甚至二者在性质上已然被画上了等号”。这种主题定性式的归类和划界,“显然会使诗歌史尤其是‘文革’地下诗歌史在认知上更加暧昧不明”$7。

诗歌史如此,各种选本的编选亦如此。这正是令我疑惑之处。显然,我们的文学史家基本都亲历了那段特殊的年代,他们了解(有时也参与、发起)诸多文学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楚各种选本、文集的编选模式和意图,至于本文所提到的这几个例子,昌耀重写早期旧作的程度和目的,食指“被挖掘”的缘由,“白洋淀诗派”的诉求,“七月派”潜在写作的实况,等等,即便一开始处理时有些许疏忽,很快就能收到反馈信息,而且他们都曾在文章中进行过反思。但为何在建构文学知识体系时,会呈现出一种集体式的“凸显”与“遮蔽”呢?把他们精心编撰的选本或史学专著放在一起时,会发现各个版本中“十七年时期”或“文革时期”的异质性作品几乎相同,仿佛在相互证明着共享的“真实性”,让我们读者有理由去相信,每一个严峻的时刻,都有伟大的灵魂在以生命为代价进行着崇高的抗争。

此意图是什么?我们的评论家、学者和文学家,对于这些进行自我再挖掘的诗人们所编织的诗歌故事,一边深有疑惑,一边跟着重述,于是,那些并不遥远的回忆,“经过不断的讲述,产生出某种神话性质,并对其他诗歌现象具有‘起点’和‘示范’作用”。这是他们的初衷,还是失控的结果?当那些诗歌故事“日益变成不能讨论,至少不能被怀疑的一种崇高精神的存在”之后$8,又将会生产出什么?

【注释】

a本文所用的“知识”概念,主要是参考:[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从古登堡到狄德罗》,陈志宏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b刘再复:《媚俗的改写》,《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

c共和国建立前夕,冯至为了表明自己对“新的人民的文学”的拥护,主动对自己的代表作《十四行集》进行删增和修改,1955年编选诗集时又主动进行自我反省:“1941年写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诗’,受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影响很深,内容与形式都矫揉造作。”进入新时期后又进行了再次修改。参看冯至:《冯至诗文选·序》,《冯至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d在《今天》发表时用的名字是“食指”,在《诗刊》发表时用的是“郭路生”,林莽的文章中多用“食指”。本文论述时,采用“食指”。为了尊重原文,引文中不改动他人的用法。笔者注。

e李润霞:《“潜在写作”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f在2000年后出版的两本诗集中皆有一篇作品题名为“什么时候我知道铃声是绿色的”,一个的写作时间是“1985”,一个是“1992”,就这两个文本而言,它们有着相似的时间语境、基本意象、情绪状态、行为姿态,明显的差别是:前者为散文话语后者是诗歌话语,可推断后者是对前者的重写。参看李海英:《多多的秘密:什么时候我知道铃声是绿色的》,《诗探索》2017年第3期。

g这篇序言由袁可嘉执笔,在诗集出版前就先发表在《人民文学》1980年第7期上。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h绿原、牛汉编:《白色花 二十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i艾青:《五四以来中国的诗》,《人民中国》1954年第15期。

j臧克家编选:《中国新诗选1919-1949·序》、《中国新诗选1919-1949·编后》,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

k谢冕:《冲突与期待:加入世界的争取——新诗潮论》,《文艺争鸣》1986年第3期。

l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537页。

ms洪子诚、李平:《中国文学·当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166页、174页、193页。

n叶橹:《杜鹃啼血与精卫填海——论昌耀的诗》,《诗刊》1988年第7期。

o《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1994年)中,第一本诗集中的“初稿”字样几乎全部被去掉了,新增了前文所言的“颂歌型旧作”,不过是再次改写后的作品。笔者注。

p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页。

q燎原、王清学:《旧作改写:昌耀写作史上的一个“公案”》,《诗探索》(理论卷)2007年第1期。 另:《凶年逸稿》出现于1994年的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目前本人未找到1980年代的刊发。

r吴思敬主编:《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95页。

t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诗歌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頁。

u@7#0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诗歌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200页的注释[36]、181页。

v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8页。

w罗洛:《险拔峻峭,质而无华——谈昌耀的诗》,《诗刊》1981年第10期。

x[美]爱德华·W·萨义德:《开端:意图与方法》,章乐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6页。

y程光炜:《一个被“发掘”的诗人——〈诗探索〉与〈沉沦的圣殿〉“再叙述”中的食指》,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z参看1988年第3期《开拓》中《1972-1978 被埋葬的中国诗人》一文中的“编者按”。多多的原题目是《北京地下诗歌(1970-1978)》,此题目是编者所改,多多将此文收入诗集时又恢复了原题目,参看多多:《多多诗选》,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7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的注释[36]。

@82017年,臧棣等人的诗合集《新五人诗选》,洪子诚先生作序,提到30年前《五人诗选》出版后的影响。参看《新五人诗选》,花城出版社2017年版。

@9多多:《1972-1978 被埋葬的中国诗人》,《开拓》1988年第3期。

#1#5林莽:《并未被埋葬的诗人——食指》,《诗探索》1994年第2期。

#2《诗探索》发起寻访活动时用的是“白洋淀诗歌群落”,后来的研究者多用“白洋淀诗群”,本文采用普遍用法,《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初版中用的是“白洋淀诗群”,修订版改为“白洋淀诗歌群落”。笔者注。

#3多多的原文中为“郭露生”。

#4陈卫:《文学史中的“黑洞”——以食指诗歌研究为例》,《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6林莽:《食指的启示》,《北京文学》1998年第4期。

#7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期。

#8何京颉:《心中的郭路生》,《华人文化世界》1997年第4期。

#9陈默:《坚冰下的溪流——谈“白洋淀诗群”》,《诗探索》1994年第4期。“陈默”是陈超用的化名。

$0林莽:《一代诗魂郭路生——填补了历史空白的诗人》,《华人文化世界》1997年第4期。

$1崔卫平:《良知战胜黑暗》,《读书杂志》1994年第12期。

$2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诗探索》1995年第2期。

$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4李润霞:《“潜在写作”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5初版为“后来的‘白洋淀诗派’则自觉地探索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他们的诗歌相对来说具有更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示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1999年版,第173页)

$6$8谢冕总主编、程光炜主编:《中国新诗总系 1969-1979·导言》(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5页。

$7李润霞:《〈中国新诗总系〉的编选原则与史料问题》,《文艺争鸣》2011年第11期。

作者:李海英

第2篇:培养初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探究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关键词:理论知識;鉴赏兴趣;鉴赏方法;创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沃土之中,诗歌是一束耀眼的奇葩,它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从承载文化遗产这方面而言,古典诗歌有着其他文本所不具有的优势。学习古诗,就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古典诗词在现实生活当中,处处可以看到,尤其是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妙笔生花的效应。古典诗词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力——有着无可比拟的审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民族情感教育作用。

一、 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知识

要不断提高初中生鉴赏古典诗歌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丰厚的诗歌鉴赏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如果没有相当丰厚的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基础的话,就根本谈不上鉴赏实践的开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情感、种类、表达技巧、意象、意境等方面,给学生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在具体进行鉴赏实践的时候才不至于说外行话,学生的鉴赏实践也才能够走上较为正规的鉴赏轨道。

二、 激发学生诗歌鉴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用此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鉴赏的兴趣,不能一味地老师讲授、学生背诵。一首生趣盎然的诗歌变成的教条的程序背诵读式,学生对学习诗词会越来越没有兴趣。如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播放徐小凤的《别亦难》。有些学生因为爱唱流行歌曲,便不知不觉把这些诗词给背了出来,乐在其中。于是,进一步要求学生自己去找类似的歌曲来唱。在同学们都能熟练吟唱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其韵律之美,给学生讲解诗歌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告诉学生,许多古诗本来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是可以谱成歌曲广为传唱的,不少优秀的古典诗歌在当时其实就是“流行歌曲”。这样一来,原来遥远的古典诗歌一下子在心理上被拉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也明显有了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到名胜古迹等有古典诗词名句的环境中去历练,还可以带领学生在一些书画作品展览活动中接受熏陶。

三、 教给学生正确的鉴赏方法

古典诗歌理论知识犹如一把打开鉴赏之门的钥匙,但“进门”之后,更多的则是学生的鉴赏实践,尤其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还不能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进行鉴赏,学生的鉴赏实践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而且教师的引导应当力争做到“适时、适地、适度”。

“适时”即指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一定的鉴赏实践训练,而且时间间隔不能拖得太长,尤其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之间的时间不能太长,太长则理论知识遗忘得多而且快,对于提高鉴赏水平没有多大的益处。

“适地”即指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在课内,而古典诗歌的鉴赏实践则要放眼生活,甚至于要放眼阅读视野所及,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或者课本内。语文既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尤其是诗歌鉴赏,其范围极为广泛,大到生活,小到阅读材料,再小到游览名胜古迹所见古典诗词及楹联等等。只要有机会接触古典诗歌,也就有机会进行古典诗歌的鉴赏了。因此,此“地”就包括课内课外、阅读材料、生活范围等等。

“适度”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实践时,要注意古典诗歌鉴赏的数量的安排与把握,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过多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过少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鉴赏实践。何况学生的负担本身已经很重了。因此“度”的把握异常重要。我们的做法是五大类型(抒情诗、赠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的诗歌,有选择地每一类型诗歌讲解二至三首,这样既能够顾及诗歌鉴赏种类的全面性,又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负担。诗歌以其深远的意境、丰厚的内涵而成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这就需要做老师的在诗歌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诗歌的深远意境和丰厚内涵。诸如标题的暗示,作者的生平、思想,意象、意境,表现手法以及关键词等,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如对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中“寒”字的理解,不但是季节的交代,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暗示,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还有王维的《使至塞上》,也要着重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四、 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切入点进行教学。第一切入点欣赏古典诗词就要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领略、把握诗词的意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那种深邃的、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首先应当注意的。什么叫“意境”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它怎样写景,看它怎样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这是古代诗歌创作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第二个切入点应该是语言美。因为中国古典诗词也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精粹的、最精练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人们说这个语言很美,就是讲它的语言像诗一样,所以诗的语言是非常美的语言,诗歌的语言如同绘画的颜料,这个画面再美,也要靠语言来涂染它。所以诗歌的语言美,可以使作品表现出一种绘画美。古代的诗歌概括力强、体制小,所以要求语言比较准确精练、生动形象。第三个切入点就是形式美。中国古代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

把握好以上三个切入点才能使我们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时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在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能力,首先应该从“读”这一方面做起,只有通过学生熟练地读,反复地读,才能使学生朗朗上口,熟记于心,才能真正领悟诗词的语言美。如,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让学生将整首诗读熟,然后让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以加深记的印象,以达到对整首诗的理解。其次是全面准确地把握好诗的大意和主要情感。每一首诗的大意不难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对一些资料书、古文对照注释和网络资源等的查阅,迅速掌握诗的大意。了解诗的大意后,可以让学生归纳出诗的中心意思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在熟悉整首诗后,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每一首诗都有其一定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意境也是学生目前学习诗歌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出一首首诗来,但却无法理解诗的意境,那么,这就需要老师在这方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爱好,只有增添了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中国古典诗词,才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积累、去收集与诗词有关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素养,提高自己的水平;让学生多掌握一些中国的历史,多了一些中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与成就,从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去了解中国古诗词;了解中国古代诗人、词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社会风情、人生遭遇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对于把握诗词的意境有很大的帮助。了解所学的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写作缘由、写作意图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能够更加全面地让学生了解诗的意境。如在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时,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就不难理解本诗的意境:“黄河远上”预示征人远戍边疆,“孤城”更直接点明了所处位置的荒凉、偏远,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只有环绕的荒山做伴。“羌笛”在诗词中本就是孤寂、幽怨的象征,“杨柳”则是离别的象征,二者联系起来意思明显不过了,说的就是远离家乡,与亲人长期别离的苦楚!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则是近一步将战士们的孤寂、思念之情推到了“绝望”的地步!第四是把握好诗的形式美,中国古代诗歌因其独特的形式,才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一种音乐美、绘画美、艺术美的感受,达到其熏陶人、陶冶人、教育人的良好效果。那么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很好地把握好诗的形式与结构。如诗的平仄、押韵等。这些虽然不要求学生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能整体上把握其形式是必要的。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曲作品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从而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我们认识生活、概括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為适应新时代的新挑战,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一定数量的诗歌鉴赏实践训练之后,学生深感:原来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对于诗歌鉴赏实践有如此的重要性。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运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有意识地使用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鉴赏实践。这是符合诗歌鉴赏“理论-实践-理论”规律的,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教学与管理,2001(8).

作者简介:魏源涛,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第四中学。

作者:魏源涛

第3篇: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与诗歌鉴赏技巧

摘 要:在高中时代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因为分数占比量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诗歌中蕴含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利用睹物思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诗歌的感性体现出来。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诗歌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感性的人。但是在目前的诗歌教学中,会发现学生们对于诗歌的鉴赏力不能激发学生们的感性,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诗歌中的感情,那么学生也会难以理解人情世故。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散文小说,还要求学生要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詩歌鉴赏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文化意识,不断创新学生的思想方式。教师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诗歌中所传授的感情的意境。本文就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策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诗歌的整个发展史和高中语文课本文章选择来看,空间和时间的跨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这就给学生学习诗歌鉴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要秉承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为目的,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也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帮助学生打破空间和实际爱你的阻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事件情节、故事情景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中,使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想象自己沉浸于当时的环境中,将自己想象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去感受诗歌,进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正确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比如在学习《将进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媒体技术选择激昂旋律的音乐,在歌曲中将学生带入借豪迈气势诉饮酒之乐的状态中,让学生随着慷慨激昂的音乐感受诗歌的旋律,同时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情感状态,进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深入分析,探索深层情感

每一项学习活动想要实现高质量的“教”与“学”都离不开深入的分析。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过程中,师生要共同探索诗人背后的想要表达的深层思想情感,加深学生学习体验和深刻的阅读,同时对文章的每一句诗词都要进行逐句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相关能力的提高。其次,深入分析结束后,学生也会掌握了一定的情感,这时教师可以布置“写作”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模仿诗人的创作模式进行自我创编,尝试诗人的类似情感。在这种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在此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是深入鉴赏诗歌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素养。比如在人教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鬓如霜”、“十年生死两茫茫”、“唯有泪千行”等词句中所蕴含诗人的思念、悲伤的情感。接着让学生根据本首诗词的特点创作同类型的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这种创编和鉴赏相结合的模式下,能较快的实现学生诗歌鉴和创编能力得到实质性的前进。

三、解读诗歌的环境与时代

中国的诗歌不是只用三言两语就能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能表达出来的,诗歌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虽然短小但是其中蕴含了浓厚的思想情感,每个诗人写作的特点都有所不同,同样每个时代培养出的诗人也不同。不同的环境培育不同的诗人,环境不仅决定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诗人也受其熏陶,决定了诗歌的不同种风格。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就要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教师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要将诗歌融入到作者所生活的环境中去,真正实现鉴赏诗歌的意义。其次,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样既能将诗歌作品放在当时时代的背景中,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历史时空中感受到沧桑。更加深刻的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具有沧桑的时代气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提升自身诗歌鉴赏能力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研究式的主题活动来展开诗歌教学,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提升自身的诗歌鉴赏力,提升自身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五、引导学生夯实诗歌基础

学生只有在对诗歌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知以后,才有可能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比如如果学生在遇到一篇诗歌的时候,甚至无法自己去理解诗歌写的是什么,那么诗歌对于学生来说就只是一堆文字,自然无法达到鉴赏的深度,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积累一些诗歌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特定意象的表达要牢牢掌握好,这样学生在遇到没有学过的诗歌以后,也能够结合自身的诗歌基础来对诗歌内容进行一个最基础而准确的了解,这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随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对基础知识运用越来越熟练,其诗歌鉴赏能力自然能够得以提升。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夯实诗歌基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背诵,虽然当前基本上所有的高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诗歌背诵,但是总体来看,学生的诗歌掌握量还是不够,且不够熟练,为此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背诵课内诗歌,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诗歌阅读与背诵。再者,教师需要帮助并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意象表达的词汇进行总结,比如杨柳多是代表惜别、月亮多是代表思念等等。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多练习诗歌鉴赏类的题型,将一些答题套路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让学生在掌握套路以后再超越套路。

诗歌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学艺术,作为高中生一定要努力学好。对于诗歌鉴赏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诗歌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这才是高中诗歌鉴赏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维维.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女报:时尚版,2020,(4):1-1.

[2]肖丹梅.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9,(9):5+7.

[3]吳丽萍.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3):62-62.

作者:李正强

第4篇:诗歌鉴赏知识梳理(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一)——意象

诗歌中的形象,我们又称之为“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由此可将诗歌中的形象分为四类:(一)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事象,事象即动作形象;(三)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四)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在古典诗歌中最为普遍与常见的就是后两种。

因此,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准确理解修饰词。客观物象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事物“皆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情感。诗人着我之色往往更鲜明体现在某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使景物带有倾向色彩。

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藤、树、鸦、桥、道、风、马,除鸦有特定意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词修饰后,藤是干枯的毫无生气,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暮鸦,桥是狭小少人经过,道是荒凉古道。曲子通过描写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物象变为有倾向的意象,整个融入萧条荒寂之中,意境顿生,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效夕阳图。

常见的意象

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经论道。

3、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如:

诗词鉴赏第1页 (共7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分别的眷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起情。”“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油然而起。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5、菊——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如: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6、大雁——春秋迁徙——思乡之情。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寒塘》)。鸿雁传书。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作为送书信的使者。

7、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诗人在逆境中对人生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在萧萧暮雨中传来的杜鹃的啼鸣,让人感到其境颇为清远,其情颇为恬适。

8、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游子思妇善用夕阳抒他们的情思。如范仲淹:“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茫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

诗词鉴赏第2页 (共7页) 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诗)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怀古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10、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二)——答题技巧

(一)炼字技巧: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表达技巧的内容: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

诗词鉴赏第3页 (共7页) 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情与景关系: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

诗词鉴赏第4页 (共7页) 的效果。

3、表现手法:

(1)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三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

诗词鉴赏第5页 (共7页) 的效果。

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2)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等。

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联想和想象――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

诗词鉴赏第6页 (共7页) (4)、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首句标目――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序》)。这个“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三、解题方法——答题指津: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和方法:(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诗词鉴赏第7页 (共7页)

第5篇:诗歌鉴赏知识储备

常用的表达技巧等,再加上相当多的考生对一些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复习起来倍感艰难,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对其进行举例归类。请注意以下术语!

1、语言风格: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等。

2 、思想内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

一些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有对比、烘托(映衬)、反衬、抑扬、想象、联想、照应、铺垫、借古讽今、情景交融等,不一而足。其作用有: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4、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郊寒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等。此外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分。总的来说,诗词曲的特征分别是“诗庄”、“词媚”、“曲俗”。

5、篇章结构: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略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

一.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五种种答题模式: (一) 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 结合诗句说明为什么。

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

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 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① 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朴实简练;运用口语;叠词互用。 ② 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 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运用口语。 (四) 炼字型:

1. 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给出一字,是否同意。 2. 答题步骤:

① 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 翻译此句(忠于原文,语言优美)。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是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

寸断。此字然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 别的酸楚。 (五) 诗眼型:

1. 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 答题步骤: ① 解释词义。 ② 点名中心。

③ 是全诗的关键。起到了总领全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3.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相思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启下。所以是全诗的关键。

三、古诗鉴赏歌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 胸存类型不驳杂。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

经典试题]

秋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赚得行人错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个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空”比“错”恰切。“错”字只表明了“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形象感更强。

2)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全诗用下岭比喻人生之路。本以为下岭比上山容易、轻松,

而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过程同样会有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求知的艰难,却忽略了另一种艰难。第四句“放”“拦”两字将山赋予了人的思想、性格、行为。全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取得成绩时,万不可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 还记得上次小报------《诗词鉴赏经典题目解读》(20011.5.16)吗? 里面的题目与今年全国各省高考题何其相似也!! 找出,利用这三天假期读一读,学一学!!! [( ([(

(

第6篇:诗歌鉴赏知识总汇

【诗歌鉴赏的一般基本步骤】 1.看标题、作者、背景、注释; 2.读两遍,抓关键词、句理解诗意; 3.抓住诗歌的意象(物),通过联想、想象对诗歌进行理解; 4.分析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5.审清题干要求;

6.根据要求,结合全诗意境组织语言表达。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感受物象型(意象)

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

(二)描述画面型(意境)

这首诗 (或哪一联)描写了 (景、人、事、物)创设了 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 (情感、理想、志趣)。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三)鉴赏人物型

诗中塑造了 形象,(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抒写了 之情(概括形象的意义)

【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的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四)理解情景型

诗歌描写了 ( 景物、图景的特点,用双音节词或表时令、季节的词语) (景物、图景)。通过对 的描写(结合原诗具体分析景物的特点),表达(抒发)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炼字: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采用了( )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所在原句 )情景,更好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炼句:

①解释该句的含义;

②明确该句的句式特点(倒装、罗列意象、叠词)和运用手法,分析其作用和表达效果;③明确该句在全诗结构和思想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手法) 1.表达方式:①描写(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法:正面侧面、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内容:咏物咏史、写景抒怀)②抒情(直接: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景抒怀、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③记叙 ④议论(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⑤说明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即事或即景感怀、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象征、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白描、用典、赋比兴、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照应、铺垫等多感觉描写、多视角描写等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反复等 4.选材结构:(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卒章显志、先总后分、先景后情、首尾照应、过渡、铺垫、伏笔 分析手法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鉴赏诗歌的情感

1、诗歌中常见的其它情感类型 【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战争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1)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2)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痛苦; (3)报效国家,保家卫国的决心; (4)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伤; (5)年华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7)理想、抱负不为人知,不得施展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2)边关思乡; (3)思念亲友; (4)闺中怀人;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分别后的离愁别绪、寂寞、孤独与对对方的思念;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悠闲;

(2)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 (3)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4)告慰平生的喜悦; (5)登高览胜,望远抒怀,伤春悲秋;

(6)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2、古诗词中常形容情感特点的双音词

痛楚-激愤-伤感-悲观-失落-凄凉-幽怨-郁闷-忧愁-孤独 愉悦-欣喜-恬淡-闲适-悠闲-激昂-乐观-豁达-仰慕-奔放 情感主旨答题步骤

①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②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③抒发什么情感

第7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一、诗歌的表现手法

1、常见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反衬)、对比、象征、比兴、渲染、用典、烘托、抑扬、照应、铺垫、衬托、白描、象征、寄寓、以景结情、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2、五类诗歌对应的五种基本表现手法

不借助外物的诗歌——直抒胸臆

叙事抒情诗——叙议结合

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 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

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一)描写技巧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

(二)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白):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隐晦)

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③托物言志(情)

④用典抒情、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

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通感、叠词、互文 

四、行文结构方面的技巧及鉴赏术语

起兴、点题、委婉、做铺垫、埋伏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像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以乐写哀。

五、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

清新、平淡、绚丽、含蓄、明快、自然、直率、清幽、雄奇、悲慨、洗练、沉郁、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自然、雄奇、奔放、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洗练、含蓄、明快、诙谐、浅显、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白描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平淡无奇、华丽明快、沉郁顿挫、苍凉、雄浑雄健、富有哲理、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 

六、诗歌中的“情”VS“志”

“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

“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七、诗歌中的“情”VS“景”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八、常见的分析角度 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 “ “声”是听觉角度

“态”分为动态和静态

“味”是触觉角度。

九、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

2、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

3、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4、昔盛今衰的感慨,借故讽今的情怀

5、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2、宦海浮沉、仕途失意的苦闷

3、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

4、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5、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6、山河沦丧的痛苦

7、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悲伤

8、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三)人生感受

1、伤春悲秋之情

2、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

3、世事多变、沧海桑田

4、告慰平生的喜悦

(四)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2、思亲念友

3、边关思乡

4、闺中怀人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恋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诚心志的告白

(六)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感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十、古典诗歌思想感情载体

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

 十

一、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分类及塑造方法

(一)人物形象

1、A“我”—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2、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等

(二)自然景物形象或者意象

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三)事物形象

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

(四)古典诗歌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

①细节刻画②烘托③对比衬托

(五)形象方面的鉴赏术语

生动、活泼、鲜明、优美、柔美、绚丽、明丽、明媚、灿烂、雄奇、俊俏、雄伟、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凄冷、凄清、辽阔、浩渺  十

二、常见意象归类

(一)意同象异

1、思乡:月亮、柳树、鸿雁

2、别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

3、高洁:蝉、冰雪、梅花、菊花

4、衰败:草木、乌鸦、燕子

5、壮志:大江、长风、沧海、奔流

6、爱情:莲花、燕子、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7、悲伤凄凉:猿啼、羌笛、梧桐

(二)象同意异

1、飞鸟:自由、孤凄无伴、漂泊无依

2、青山:故乡、超脱

3、柳:离别、思乡、愁苦

4、燕子:爱情、时事变迁

5、水:阻隔、愁情

6、船:漂流、自由

7、小楼:思念、闲适

8、鹧鸪:离愁别绪、衰败之景

 十

三、诗歌的意境

1、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完美融合的产物

2、常用术语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

 十

四、常见的诗歌类型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5、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6、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常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7、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

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常用术语: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常用术语: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

10、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

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常用术语: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11、山水诗

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第8篇: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

第一章 考纲解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要点: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中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作用)。

3.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包括作品整体或具体语句的修辞手法、写作技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特点。其中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比、对仗、用典、夸张、衬托、借代、通感、互文、双关、反语、反复等。 常见的写作技法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方面重点在赋(铺叙)、兴(先言他物),描写方面重点在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工笔与白描、渲染与烘托,议论方面重点在先抑(扬)后扬(抑)、卒章显志,抒情方面重点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抒怀、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及其社会意义,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社会价值、人生观。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或认识的局限性。

第二章

高考考点分类解析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形象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生动地抒写出作者的情感,深刻地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时首先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出词义或语义,其次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表情达意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与用意。要特别注意诗中有修辞格和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诗歌中有关词语或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分析诗歌整体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的艺术效果。

举例1: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举例2: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二、【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常见的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最具表现力)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字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妙)在哪里?

4、某词富有深意,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5、请分析某字或某句在哪一方面的表达效果。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通用的答题思路】

(1)陈述对象或态度:直接指出关键字词,或表明观点态度。

(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在诗句中乃至在全诗中的含义,包括其表层意义、潜在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等。

(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描述该字所在句的景象。

(4)指出用法:指出该词在诗句中的活用现象或修辞手法。

(5)点明作用: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突出了什么样的主旨,或在结构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

【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通用的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全国卷Ⅰ】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1)陈述对象或态度:是“拳”和“退

(2)解释含义:“拳”是“蜷缩”的意思,这里是栖息意; “退”是“越飞越远”的意思。

(3)描述景象:鹭鸟在沙滩上蜷缩着栖息,鸿鸟在天空中越飞越远

(4)指出用法:形象别致生动而又准确的动词

(5)点明作用: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赏析字词语言”复习建议】

1、重视积累,对平时练习时把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词类和语言风格尽可能逐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见多自然就可以识广了。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积累;例如雄浑、豪放、沉郁、清新、自然、俊朗、清幽、淡雅、冷峻、婉约、朴实、华美、洗练„„

第二节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形象:也就是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形象(意象)有机融合就形成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对意境的分析则包括对诗歌形象、内容、情感的全部把握和鉴赏。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领会浸润于形象之中的诗歌内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情感。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主要指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指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它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往往浸染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因素。

事物形象:指诗中所刻画的某一物件(如:松、竹、梅等)所赋予读者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灌注着作者的情感、人格、评价倾向,读者从中得到某中生活启示或人生感悟。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常见的提问模式】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②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有什么寓意?

③诗中塑造了什么形象(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诗中所写形象(意象)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形象(即意象)与诗人的情感综合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

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2009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题思路与步骤】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

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山环水绕,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清幽恬静。

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闲适自得。

【答案提纲】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表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雅致情怀。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 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附录)【古代诗歌中常见形象(物象)类举】 【古代诗歌的常见意境类举】

1、雄浑、开阔

2、高远、纯清

3、庄严、肃穆

4、清幽、明丽

5、深隐、旷达

6、静谧、悠闲

7、空灵、秀美

8、慷慨、豪迈

9、和谐、融洽

10、激越、狂野

a、缠绵、悱恻

b、萧瑟、落寞

c、苍凉、悲壮

d、凄婉、冷落

e、荒凉、衰败

f、凄苦、悲凉

g、痛苦、悲愤

h、低沉、怨婉

i、幽暗、忧惧

j、悲怆、幽怨

第三节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这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表达技巧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我们主要要掌握:表达方式(写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四大类。

【表达技巧之一——表达方式(写法)】

1、记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倒叙”和“铺叙”(铺陈叙事)。

2、议论: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卒章显志” 。

3、描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描写的角度);“工笔与白描”(描写的详略)、“渲染与烘托”(描写的用意)。

4、抒情: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物) 抒情”、“借古抒怀”“寓情于景(物)”、“托物言志”四种抒情方式。

【表达技巧之二——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表达技巧之三——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对偶、对比、衬托(反衬)、夸张、借代、比拟、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手法。

【表达技巧之四——篇章与结构】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附录)【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概念解读】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常见的提问模式】

⒈这首诗的某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⒉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这幅画面的。

⒊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一意象的?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注意两点:A、题目提问的指向:是问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抑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等)?B、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分析要清楚、细致,要联系诗句中具体的字词或语句做一个详细的解说。如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或者以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某句是实写、某句为虚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包括该表达技巧在语言锤炼、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II)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1)】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题目不作要求,可略。

【答题思路(2)】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本诗从“动静结合”的的角度刻画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全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答案提纲】

(1)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2)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第四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考纲解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包括概括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的社会意义;评价作者赋予作品的感情、价值观、人生观;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或认识 的局限性等。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常见的提问模式】 1.请结合全诗赏析某一(几)句的意思或内容。

2.为什么说这首诗是什么诗或表现了什么情意,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4.某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你认为怎样?

5.这手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或内容,请具体说明。 6.本诗某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涉及面较为宽泛,而要做到全面理解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内心感受和写作意图、揣摩出作者赋予诗歌语言之中的思想以及准确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我们就有必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时代的变化以及写作的背景,从而推测到作者当时的心境,结合诗歌本身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要凭借的几个点】

1、借助题目的信息推测诗歌内容的大概范畴。

2、借助对诗人生活经历及思想感情的一般性特征的全面了解把握诗歌的总的大致的思想内容。如:杜甫与安史之乱、辛弃疾与北伐中原、陆游与抗金、李煜与亡国、苏轼与被贬、李清照与亡国破家、李白与政治失意等,每个人的思想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都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我们可以从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特点。但切忌生搬硬套。

3、借助序言和注解的信息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4、依据诗歌整体意境评价其思想内容【这是根本】。

5、借助抒情或议论性语句揣摩其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通用的答题思路】

1、用自己的话呈现诗歌描绘的画面。

2、用精练的词语概括画面内容(不是氛围)。

3、诗歌反映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或心情。

4、诗歌体现思想内容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江苏卷)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 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题要点】

1、用自己的话呈现诗歌描绘的画面。

2、用精练的词语概括画面内容(不是氛围)。

3、诗歌反映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或心情。

4、诗歌体现思想内容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案提纲】诗歌开头“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山前珠翠绕”“殿里笙歌作”,描绘了中原昔日繁盛境况,而如今“荒烟外,许多城郭”“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一片狼烟,满目风尘;昔盛今衰的悲慨中表达出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而结尾“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则表达了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则是想象“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复习建议】

1、加强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注意题型的“高考标准化”,注意答题思路、步骤、要求标准化。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第9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知识清单

.2009高考语文素材: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知识清单

一、考点解析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鉴赏其形象;

2.鉴赏其语言;

3.鉴赏其表达技巧。

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实质上都是考查考生对于诗歌的想象能力。考生从哪些方面去想象,怎样去想象,如何结合诗歌本身、命题者所问、自己所想,不枝不蔓,按要求写出来,这是答题的关键。

二、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例析:

1、形象:身份+性格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如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析〕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

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简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简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绝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

〔简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

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简析〕(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例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试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这首诗。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两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三、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考生要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1、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2、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

一、二句)、颔联(

三、四句)、颈联(

五、六句)、尾联(

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

二、

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3、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4、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1、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2、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3、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4、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5、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并不都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复杂地运用。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要注意在具体语境、整体诗境中分析艺术特点,不要简单地陷入术语、概念的怪圈,有时候还要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题干要求,从规定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

(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八)注意关注诗歌题目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如2000年上海卷,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九)注意明察考题暗示

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如2000年秋考的填表题,填空题空格的前面或后面。2001年春考的18题中,“安史之乱”的提示,都为考生答题给予了人文关怀,注意了这些方面就有利于解题。

(十)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如果考生紧紧依傍这一诗句,透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雾,会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如此景致,连路人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是喜花的蜂蝶呢

. 2009高考语文素材:鉴赏诗歌语言考点知识清单

一、考点解析

考查方向

1、品评诗句中某个字眼的艺术效果即赏析诗眼(炼字);

2、对寻常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与理解(含义、色彩、情味等);

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二、炼字方法点拨

1、 找出关键字,并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故意在一些地方设置关键字,这些地方,往往就是全诗或全句中的“诗眼”,要详加分辨。

2、赏析影响诗意的关键字词。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

3、整体分析、综合后进行书面表达。 步骤:(1)、先整体分析全诗的意境,找出一些关键意象,明白诗的旨意和情感

(2)、找出关键字,并思索其在整句和整首诗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意境、手法、表达、情感等几个角度进行思索、分析。

(3)整理并成文,注意表述的层次性、语言的简洁性,最好是分点进行总结。

四、知识清单

(一)古典诗歌的炼字例说

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 炼数量词。

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庚信《小园赋》中的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2、炼形容词。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运用。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中的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鸥",郭彦深就说"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睛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3、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如"吐"字,这是最平常易见而没有什么惊人之处的动词了,杜甫有一联诗句是"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苏东坡对此极为欣赏,我想,除了"明"字这一形容词兼摄动词的作用而富于动态之外,就是"吐"字下得极妙。清代的查慎行,大约于此也未能忘情吧,他在《移居道院纳凉》诗中写道:"满城钟

磬初生月,隔水帘栊渐吐灯",写华灯初上灯水交辉的夜景,化静为动,造语奇特,这个富于动力性的"吐"字的运用,真是不让杜甫和陈与义专美于前了。

4、炼虚词。

虚词的运用,在新诗创作中似乎远不及在古典诗词中地位重要。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二)语言风格有关知识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1、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 自然:谢朓、谢灵运 清新飘逸:李白 沉郁顿挫:杜甫 雄浑悲壮:屈原 淡远闲静:陶渊明 恬淡优美:王维 雄壮豪迈:王昌龄 豪放磅礴:曹操 旷达俊爽:杜牧

2、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三)语言风格常用术语简介

1、生动形象

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

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举出实例,分析其生动形象成因或表现。

2、朴素自然

语言自然不做作,少雕饰

发自内心,出于至诚,感情真挚;明白如话,清新自然,不堆砌,少修饰,不做作,真切平实,通俗易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举出实例,说明表现(白描、口语、大众化),概说好处

3、含蓄蕴藉

语言含义深刻,含而不露,言在此而意在彼

引而不发,含而不露,欲言还休,富有言外意、弦外音、话中话,深沉厚重,深蕴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举出实例,揭示其丰富内涵,略析其成因(象征、双关、暗示等)及好处

4、 幽默风趣

语言诙谐机警,活泼有趣

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 举出实例,说明用意,分析好处

5、庄重典雅

语言平实沉稳,严肃郑重

采用典范书面语,拒绝俚词俗语;常用古语词、成语;多用专有名词、术语;多长句、复句。庄重严肃,堂皇正大,深沉厚实,义正辞严 举出实例,说明成因和用意,略说好处。

6、清新明快

语言干净利落,明白晓畅

语言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斩钉截铁,单刀直入,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痛快淋漓,雅俗共赏

举出实例,分析特征好处

7、绚丽华美

语言酣畅淋漓,辞藻华丽

辞藻华丽,注重修饰,表意细腻,体物入微,穷形尽相,多用辞格,讲究技巧,富于联想、想象,纵笔泼墨,气势如虹,内容丰富,表意充分 举出实例,分析特征好处

8、音律和谐 语言具有音乐美

合辙押韵,节奏匀称,平仄调配,抑扬顿挫,音律讲究;多用叠词象声词,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语。读来朗朗上口,听来悦耳动听,富音乐性 举出实例,分析成因好处

10、整散结合

整句(对偶、对比、排比、反复、顶真等)与散句错杂

语言具有整齐美、对称美、复叠美、回环美、错落美,活泼多致,丰富多彩,显得文采富赡,文气十足,情浓意满,酣畅淋漓

引出整句,分析其语言美感,略说整散结合之妙

(四)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

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8、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9、豪放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

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代表作。

10、 沉郁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1、 悲慨

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2、俊爽

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

13、冲淡

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14、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 2009高考语文素材:鉴赏诗歌形象考点知识清单

一、考纲要求及命题特点

《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材料圈定在唐诗宋词题型趋于纯主观化 考查内容越考越细试题难度加大评分尊重考生的个性化解读与评价。

二、概念诠释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即指诗人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

象。

就诗歌的形象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偏向于意象与物象。

1、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2、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鉴赏此类诗,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并要知人论世,从背景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3、意象

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节、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感情一旦被激活,他们触目所见,均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所摄取的景物中,很少有纯自然的景物。因为“国破”,即使“城春”,他们也会看到春花因伤时而迸射出泪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悸地发出哀鸣。诗人触景生情,寄情于物,虽不直接言情,情已充溢其间。

4、物象

指的是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最典型的是咏物抒情诗。物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因此我们通过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凸现其自然属性,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在欣赏这类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三、解题方法点拨

解答古诗鉴赏题,要善于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题目。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2、要注意作者。

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3、要注意注释。

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4、要注意题材。

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要注意意象。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6、要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7、要注意“情语”。

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

四、技巧点拨

(一)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

1.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

2.概括描述形象特征。

3.展示形象的意义。

(二)简答题答案也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 2.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三)鉴赏文学形象三部曲:分析语言,再造想像,把握意象。

1. 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与内涵。

把握外在形象后面所诉言外之意,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系列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驻足远望,久久不肯离去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

2、通过再造想像填补形象空白。

诗歌言简意赅、讲究含蓄美、不直露的语言特点,要求我们鉴赏时应通过想像,把作品留下的空白补充完整,使之成为完整的形象、情节或意境。

3.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

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形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五、知识清单

(一)我国古典诗词常见典故和意象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

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

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2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23、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24、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25、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26、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29、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30、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

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2、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43、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44、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45、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46、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47、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48、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49、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50、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51、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53、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54、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55、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56、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7、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58、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59、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60、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61、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62、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6

3、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6

4、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6

5、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6

6、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67、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含贬损之意的:

69、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70、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7

1、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72、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7

3、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7

4、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7

5、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7

6、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7

7、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7

8、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7

9、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捉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81、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8

2、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8

3、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84、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85、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

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86、斑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

7、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88、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89、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90、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9

1、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9

2、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9

3、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94、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9

5、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9

6、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9

7、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 ,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

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98、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9

9、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100、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10

1、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 )菜羹:菰菜、莼(ch 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10

2、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10

3、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10

4、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0

5、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10

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二)常见人物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上一篇: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下一篇:服装设计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