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简介

2022-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典诗歌简介

“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测验编制”专题简介

专题主持:辛自强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教授、博导。从事社会心理和经济心理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重点、一般课题等纵向项目十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60余篇,出版《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新进展》《社会治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服务》等专著教材10部,1部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4次获省部级奖励。目前担任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兼职。

一个领域的科研进展,通常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对研究问题是否有清晰的理论界定,二是是否有科学的测量方法或工具。财经素养研究虽然已有几十年,但对其本质和结构的界定及测验工具的开发均存在很大局限。2017年我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325)“我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建构与数据库建设”立项。立项以来,项目团队围绕这两大问题协力攻关。

我们有关“财经素养理论建构”的4篇专题论文在《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年第8期发表。这批论文整合经济学和心理学文献及其背后的人性观(经济人与社会人),提出了财经素养的“三元”结构这一理论构想,将财经素养界定为财经知识、财经能力、财经价值观三者的综合体。然后,分别对有关的文献进展、概念结构进行了分析,建构了各自的理论模型。

在随后的两年,我们项目团队以上述理论构想为基础,围绕财经素养的三个成分分别编制了测验,每个测验都经历了严格的工具開发程序,拥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这些内容体现在本专题的4篇论文里:《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测验编制的总体报告》《中国公民财经知识测验编制》《中国公民财经能力测验编制》《中国公民财经价值观测验编制》。顺便解释一句,这4篇论文所用正式施测样本、重测样本和部分效标工具是相同的,为确保每篇论文的自洽和完整,故均对这些内容予以介绍。

这组专题论文的发表,意味着我们取得了如下进展:首先,正式形成具有良好心理测量学指标且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测验,它包括三套(五项)测验。其次,正式确定中国公民财经素养的“三元”结构理论:“三元”内容(财经知识、财经能力、财经价值观)及其背后的“两大”因素(经济人因素、社会人因素)。最后,形成一套财经素养评估的指数体系:基于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测验的五项测验得分转化成的五项百分制分数,以及进一步合成的经济人指数和社会人指数。至此,我们已经为“我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建构与数据库建设”做好了理论建构和工具研发这两项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运用该测验完成全国大规模调查就可以揭示我国公民财经素养的基本状况及其关联因素。

第2篇: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结题成果简介

一、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价值体系的维系和支持。在一个社会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该社会制度合理性的重要证明,是占主导地位的行为规范体系,对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首先,这是在苏东剧变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向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出的新课题。苏东剧变的教训暴露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中国正在实现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一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核心价值体系出现某些真空地带,产生了经济快速转型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滞后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价值观念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导致人文精神失落、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甚至价值取向扭曲、道德规范缺失等。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面临挑战和转型,使得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相适应的价值体系成为关系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有许多有待探讨的重大问题。我国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理路、基本内容、结构特色以及构建思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这项研究,将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做出理论论证。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课题的提出,也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是从制度层面上来定义社会主义。然而,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学说,一种运动,一种制度,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价值选择。因此,我们需要把社会主义观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即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放在核心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模式、方针政策等等,都围绕着社会主义价值观而设计。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最集中地反映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之点”。从这一意义上说,本课题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历史嬗变的研究不仅蕴含着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新生长点,而且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提供实证支持。

第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思潮纷纷涌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所造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问题。例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应处于指导地位。但在各种外来思潮纷纷涌入的背景下,各种名目的马克思主义纷纷出笼,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解释多样性的问题,各思想流派必然争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同其他各种思想文化的撞击中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用行之有效的形式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宗教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宗教信仰的正能量,这些都是本课题深入探研的问题。

第四,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道德重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公民社会成长、社会分化加剧,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世俗化。在这种语境下,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西方传入的道德观念、“左”的一套道德观念与改革实践中新生的道德观念等,相互纠缠。因而,在系统总结建国以来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当下道德建设的困境和出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意义尤其重大。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能否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同时,中国正面临着和平崛起和发展的语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基于中国本土的价值理念成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软实力,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名片”,也成为和平发展着的中国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因素。

二、本课题的主导性思路

本课题理论视野广,研究难度大。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本线索,在揭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专题研究,重点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社会主义与宗教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问题、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等,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说明和有效度的政策支持。

围绕这一基本思路,本课题从历史到现实,从深度到广度,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分析,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自己的主题。从总体框架上来看,既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应用对策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建构机制问题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基本理论的支撑和基本的认知平台。二是信仰危机与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试图回答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语境中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三是从社会主义国家从事宗教实践的经验教训的角度,回答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四是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问题的探研,试图为当下和今后中国的道德重建提供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五是应用对策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结构及路径选择,试图解决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什么”和“怎样教育”的问题,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各章结构和核心观点简约梳理如下:

第一章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建构机制问题的研究。该章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基础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的问题。为此,该章首先从辨析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等概念和范畴入手,揭示核心价值与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与非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等的关系。继而,从理论来源、历史实践和现实需要三个方面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理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精髓、主题、基础四个方面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及其特点,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拓展等各方面的战略意义。最后,从原则、方法、路径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路。该章的核心观点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生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反映了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整合作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动力作用以及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规范作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坚持方向性、包容性、科学性、整体性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重在实践”,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逐步扩大理念共识,走历史必由之路。

第二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与重塑问题研究。该章主要是揭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进程加快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首先,我们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征,尤其是拜金主义、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其次,我们从社会转型与宣传教育、历史惯性与社会现实等不同的角度,探究了引发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根源;最后,我们分析了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该章的核心观点是:(1)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构成人类赖以生活的基本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当前我国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众信仰缺失,有一部分人过着没有信仰的生活;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比重逐渐下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凝聚力削弱;三是出现信仰多元化的趋势,出现拜金崇权、宗教趋热、迷信泛滥等现象。可见,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是一种客观现实。(2)作为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必然出现的一种规律性现象,信仰危机一方面是对既有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抛弃,另一方面是新信仰体系尚未确立。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在现阶段的突出表现就是,在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时代和历史的冲击,一部分人对共产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放弃,而同时各种信仰对象正在挤占大众的精神世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失去了其原有的魅力和影响力。在这场危机中,一部分人仍然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一部分人还处在游离徘徊中,正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一部分人彻底投向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世界。正是后两部分人的比例正在逐渐扩大,才使得当前的信仰危机不容忽视。(3)从根源上来看,信仰危机的发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矛盾累积作用的综合影响。具体来看,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根源于社会转型的矛盾累积;二是世界性信仰危机的渗透;三是历史惯性的反作用,主要是传统民间信仰的影响根深蒂固、国内“左”倾错误的影响造成创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起伏引发动荡;四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改革政策的不配套、多元文化的碰撞、大众传媒的误导等影响;五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不得力,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佳、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欠缺、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运用存在误区。(4)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基本思路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精神、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尤其要立足当前社会现实,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精神,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创造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要求一切社会活动理念和措施必须从根本上造福人民群众。

第三章是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该章主要是梳理与阐释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与实践,以总结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首先分析了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然后分析了新中国的宗教政策,揭示了“宗教信仰自由”背后的功利主义宗教政策。现存社会主义四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我们汲取,所以该章还对这些国家的宗教政策进行了梳理。该章的核心观点是:(1)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有着不同于我国的浓重的宗教传统,然而在其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无一不是深受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深刻影响,其中尤以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影响最巨。所以,其一度采取了过于“偏左”、打击甚至消灭宗教的政策,因此,国内宗教势力一度大大放低姿态,宗教活动由地上转为地下。逆历史发展规律而动的后果就是——前苏东国家内部政教关系紧张,宗教在苏东剧变这场社会主义的大地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苏东国家对宗教问题的处理大抵留给我们以下经验教训:要充分认识宗教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用行政甚至暴力手段消灭宗教不可取;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分清宗教方面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处理好宗教与民族问题,防止国际宗教渗透活动;尊重意识形态发展规律,通过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让人们远离宗教崇拜;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2)中国乏有宗教信仰的传统,中国自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构建并维护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体制,勾画与夯实了中国国民的文化面貌。即使是本土的道教文化、东汉末年从印度而来的佛教文化和近代随着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扑进中国的基督教与天主教,都积极吸收融合儒家文化特色,实现了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以科学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以艺术代宗教”——五四时期的先哲们为我们奉出许多满足我们精神营养的饕餮大餐。然而,宗教是宗教、科学是科学、美育是美育、艺术还是艺术,即便人们有“杀之而后快”的强烈愿望,也自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当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没有被消灭之际,宗教还依然就在那里。中国对宗教本质、意义及作用的认识之路,可以用一路欢歌一路悲来形容,当形势需要之时,它就是我们的座上之客,当形势不需要时,更多地强调的是宗教的负面功能,以加强科学无神论宣传为由,大力挤占宗教的生存空间,伤害了广大宗教徒的感情,挫伤了他们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处理不当,甚至会酿成逆反情绪,形成社会异己力量的暗流。大禹治水,疏且导之,宗教徒的感情犹如滔滔洪水,堵截戕害始终不能解决问题,唯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宗教教义作出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益解释,发动宗教徒爱国爱教,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来,同时切实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实施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才不失为解决宗教问题的上佳之策。(3)现存社会主义四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我们汲取。梳理四国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为我们展示了四国多彩的宗教实践的历史画卷,省思其宗教政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利于我们在与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防患于未然,修筑思想领域的万里长城。(4)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带给当代中国很多有益的启示: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和功能问题,这是关于宗教认知的最深层次和最根本的问题;其次,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难题,阐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再次,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问题,辨析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区别,分析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的严峻挑战;复次,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政教关系,反思中国政教关系的处理及对当代中国所谓“官办宗教”的误读;最后,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方面的中美关系,防止西方的宗教渗透等。

第四章是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向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已成为当下一个长远而迫切的现实问题。该章通过回溯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路,总结其经验教训,探寻当前道德建设的困境根源,进而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旨在促进我国道德现状在“回归”中前进(当然,这种“回归”并非单纯意义地倒退至传统道德模式,而是经过新陈代谢过程,重建道德之效)。该章的核心观点是:(1)纵观我国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路,基本可以按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49—1976年,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二是1977—1991年,建设与物质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三是1992年—2001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四是2002年至今,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通过60多年的道德建设实践,我们总结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得到了如下启示: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肯定物质的基础地位;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方针;四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五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合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六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遵循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2)建国60多年以来,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思想观念日益根植人心;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丰硕成果。但同时,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在意识形态方面呈现出“道德失范”、“道德嬗变”等社会进步的否定环节。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使“西风”劲吹华夏,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不仅扰乱了人们的思想,更考验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筋骨,社会刮起了一股“道德否定化”和“道德淡漠化”之风。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现象已然出现。(3)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伦理精神的贬抑与道德信仰的迷惘、主流道德导向与大众道德取向的失衡以及主体意识强化与群体意识弱化的矛盾。这些困境主要源于对传统价值观“只破未立”的“断层”,源于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全球化后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道德教育的扭曲等。(4)为克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历史和现实的矛盾,当下的道德建设主要应竭力做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辩证权衡传统文化成果和外来文明、完善道德建设的内部协调和外部保障系统、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性化向度,以防“受而不化”等。

第五章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和路径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考察,分析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而健康价值观的对策和途径,探寻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规律,并力图针对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寻找可能性对策。该章的核心观点是:(1)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深入进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形成一个演变过程。为了更清楚地分析这一演变,我们在此次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设计上,将价值观具体化为政治观、择业观、恋爱家庭观、消费观、金钱观、交往观、道德观七个观念共54题。在问卷分析中,我们将按照七种基本观念区分开来进行。为了清晰直观,便于分析,我们分别给出了测试结果的图表。(2)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表现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他们对旧事物、旧现象、旧观念持坚决的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并且这种否定和批判态度一度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趋向;另一方面,大学生新旧价值观及其取向的交替还远没有完成,整合性的主流价值目标在大学生当中并没有形成,大学生价值观离成熟、完善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可以说,处于双重转型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处于新旧交替、冲突、融合和整合之中,正处于动荡、躁动、重组之中,同时大学生价值观的这种过渡性特征也就意味着大学生价值观具有较大的可塑性。(3)根据我们从调查问卷中分析的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演变来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可以综合起来归纳为三个重要的基本取向变化:一是群体本位取向向个人本位取向转变,二是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演变,三是理想主义价值目标取向向世俗性价值目标取向倾斜。这三个基本取向演变是相互关联和包容的,并在演变进程中相互影响,但它们又有其各自的特性和内涵,从各自的角度对原有价值体系进行着冲击和解构。(4)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深层原因。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基本上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前进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过失误,加之我们的社会体制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社会上还存在一些阴暗面,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我国还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据优势的压力,并且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狭隘性和片面性,常常把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当作新观念全盘加以接受,这更造成他们在价值观上的混乱,使其价值观的演变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整合中,大学生曾经有过彷徨和痛苦,如有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和外来东西盲目崇拜,对传统文化却有逆反心理;有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畸形发展,人格和行为扭曲,分不清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邪恶、文明和愚昧的界限等等。要科学解答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开放的现代价值观念,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规范、统领大学生的价值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中具有统领、规范、激励、凝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大学生价值观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整合当代大学生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借以统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具体实践中,大力倡导同社会发展进步相一致的核心价值体系,以主流的价值导向引导支流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6)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对策思考,探讨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理念,坚持大学生价值观建构中的正确原则,拓宽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途径,这也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所在。

三、本课题的研究特色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突出表现在:

第一,凸显了浓郁的“问题意识”。本课题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即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利剑进一步指向现实,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解决问题的“清单”。特别是本课题把思考问题的视野放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社会转型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上,这就是:在揭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信仰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社会主义与宗教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问题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解释力,试图把一切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从它们的避难所中驱除,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建积极地准备理论空间。

第二,在方法论方面,本课题首先强调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是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理论宣传方面,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教条式的、解构式的解读,不仅使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应有的理论魅力,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这里首先有一个方法论问题,这就是:坚持什么版本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既要抛弃一切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的教条主义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又要抛弃借口新的时代问题而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不顾的解构主义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与时俱进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既有着深厚的现实根基,又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这决定了本课题的研究采取了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再次,本课题既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般问题,又要研究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炼、总结和升华。这决定了本课题的研究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本课题研究还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跨学科分析的方法等。总之,充分利用人类社会业已“发明”的分析问题的有效工具,以增强这一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在框架方面,本课题按照全面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路,既包括基础方面的研究,也包括主体内容的重点问题研究,还有应用方面的对策研究。鉴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也由于各个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内容的研究既要放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样的大系统中研究,又要拿出来作为子系统进行重点研究。本课题研究首先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继而,主体内容的重点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了研究内容,拓展着我们认识这些问题的新思路;最后,应用方面的对策研究建立在大量的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第四,在内容方面,从我们所处的全球化背景和我国的文化土壤的多重视角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产生、历史演变、发展趋势、未来走向,提出了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使命,提出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整合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和多元价值诉求的命题,提出了整理建国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任务。在具体的、历史的、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努力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于建设性的实现路径,以为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重建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说明和有效度的政策支持。

《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作者:徐艳玲、龚培河,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项目号:02JAZJD710005)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紧紧抓住学界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重点和热点问题,以崭新的理论视角、系统的研究方法,作出了符合时代和现实要求的深度理论阐释。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实践中科学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为当前困扰人们思想的深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释放正能量、正价值的有效途径。

该书分为导论、正文、参考文献和后记。正文七章分别是:第一章《历史镜鉴(17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中国在全球化中由盛转衰》;第二章《边缘抗争(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代):中国被动回应全球化》;第三章《曲折发展(1949—1978):中国再度偏离全球化》;第四章《历史转折(1978—19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动融入全球化》;第五章《时代跃迁(1989—2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融入全球化》;第六章《胜利拓进(2002—),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七章《理论反思: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对比分析》。全书共45万字。核心观点如下: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曾经不仅激发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革命激情,也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催生出了无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很大距离的。社会主义理想走进现实的土壤,并不必然结出华美的果实。相反,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为什么迄今为止,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是现代化的“优等生”,在全球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中国一直蹒跚其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是一种活生生的、宏大的历史运动,是一项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实验工程,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所指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意蕴是什么?“特色”究竟是什么颜色?只有在全球化话语中,在宏阔的世界体系中,我们才可以解读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中国特色为什么是这种颜色而不是那种颜色。思之深则行之远。如何获得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的新的解读,获得一种新的视角,就成为当下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问题。

具体来说,该书把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放置在既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对立,又有全球一体化的当代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框架之中,描述中国在全球化中的际遇,省察中国的社会精英曾做过什么样的尝试和努力,有过什么样的分歧和争论,导致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定位有过什么样的变化。向前追溯,近代中国是近代世界的一部分,在近代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差不多都能找到国际背景。对于全球化背景下近现代中国的命运,我们是从两条线上进行考察的:一是国家安全,二是现代化因素的生长。鸦片战争以后,两条线曾经长期背离,改革开放以后,两条线开始平行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化”的复杂历史进程,也就是从身处边缘到努力进入中心、从被迫进入到主动参与、从自然发展到自觉建构的历史过程,构成了一幅纷纭复杂、由淡至浓的历史画卷。如果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被迫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为主动、全面、深入地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从中不仅可以透视出中华民族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面前从被迫回应到主动回应、从自然发展到自觉建构的复杂心路历程,而且可以折射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致思趋向。

在很大程度上,从全球化视角客观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这就是:从整体考察局部,从宏观透视微观,宏微互动,在微观中把握细节。这样一种研究范式,突破了过去以中国为分析单元的狭窄视野,将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演进放置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昭示出了中国从人类文明的侧翼到纳入到人类文明主轨道的客观历史进程和客观规律。同时也昭示出在世界历史中,中国历史曾经拥有和正在拥有怎样的分量。

作者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是十分丰厚的。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学界关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至多在一些研究成果中零星提到而并无系统研究成果,特别是没有进行更深远更具现实意义的拓展。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只是就毛泽东论毛泽东,就邓小平论邓小平,而缺乏一种将其放置于更为宏阔的全球化视角中,去观照其价值和意义的学术努力。当然,从全球化视角解读毛泽东的思想遗产,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就笔者的视界所限,毛泽东本人并没有使用过全球化术语或借助全球化术语来思考问题。从国际范围来看,尽管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很早就开始了,但全球化理论研究只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风险恰恰是过去被忽略或含混不清的东西,这正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度挖掘的地方。人们一般认为,毛泽东的思想遗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这是对的,但仅此尚不足以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真谛。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和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对中国侵略的痛苦回忆是纠缠在一起的。因而,对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如果不联系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全球化的屈辱史,就难以得到深刻的理解。理解是批判的前提,如果舍弃现实的体验,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将变得僵硬而失去其应有的光泽。假如我们不真诚地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面对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那么,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

如果说,毛泽东的全球化思想遗产是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奠基,那么,邓小平的全球化视野和思维方式则标志着“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形成。在这里,把“国情”因素考虑进去是“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形成的重要表征,也是主动全球化的表征。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对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的反思,更意味着“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建构。虽然“国情”的概念早在辛亥革命前后就已经提出,但在“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那里却获得了更为广泛和真实的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的提出不仅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不啻于一次颇有力度的理论冲浪。

由此观之,从全球化的视角,尤其是从历史上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中去透析毛泽东和邓小平全球化思想遗产的思想质地和精神底蕴,以及它们在中国特色全球化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它使我们在当下和未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这份重要的历史参照,而多了一份清醒和自觉。在笔者的认知框架中,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包括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部分)是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强势挑战进行被动回应的产物,而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是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强势挑战进行主动回应的产物,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挑战中,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回应的复杂心路历程和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共同的致思趋向。

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化其实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全球化对每一个后发的民族国家都构成挑战,因而维护国家安全就成为一个后发国家谋求进入全球化、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因此,本课题关于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是围绕两条脉络展开的:一个是维护国家安全——中国进入全球化的前提,一个是谋求现代化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的内容。如果以新中国为界限,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虽然也一直探索现代化发展,但无疑维护国家安全是主线,是一代一代先进中国人苦苦追求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宏观长视角来看谋求现代化发展是主线,但是这不是一帆风顺的。毛泽东虽然意识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性,但是受到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他本人主观上的判断失误,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往往不惜以牺牲谋求现代化发展为代价,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波折不断,动荡不止。十年“文革”之后,邓小平从历史教训中感悟到加快现代化发展的紧迫性,强力推动改革开放,从此中国主动趋近全球化,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车道。应该说,在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执政的新时期,他们使邓小平竖起的参天大树在经历了一番国际风云洗礼后更加枝繁叶茂。直至今日,中国改革开放的火炬历经几届领导集体的传递,中国在融入全球化的运动中越来越自信,中国人的胸怀越来越宽广,一个充满包容、豁达、自信的大国心态的中国正在启航。在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中,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还要破浪前进。在这个一波接着一波的推动中,江泽民、胡锦涛和毛泽东、邓小平一样,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纵览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纷纭变幻,作者提炼出一个基本的认识:包括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并不反对全球化,只是反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他们希望建立社会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从而形成一种共赢共存的利益框架。1935年10月,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远眺昆仑山脉时浮想联翩,写下了“念奴娇”词《昆仑》,最能表达这一思想意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希望将来能够成功地改造自然、改造世界,使普天下的人民共享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但在当时,“环球同此凉热”还只是一种理想,只有在共存、共赢的全球化背景下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另外,作者认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认识和情感认同,在全球化的视角中,仅仅正面铺陈中国社会主义历程的画卷是不够的,还必须横向同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相比较,看一看孰优孰劣,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艰辛付出的价值,只有如此,我们才有理由把社会主义事业坚定地、毫不动摇地继承下去。

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二者孰优孰劣?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优越吗?且不说它血泪斑斑的发家史,仅就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就说明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现代化之路。马克思主义出现、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些无不折射出资本主义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优越吗?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行不通,而资本主义却能够劫后复活?难道还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优越吗?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越走越宽广?要合理地解释这些困惑问题,视阈极为宽广,如果不缩窄研究的着眼点,在一个有限的篇幅中,很难得出科学结论。在这里,是以动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构成评价的二重尺度,来对比分析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苏联模式)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之路是非得失问题。

运用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评价历史的结果常常是相悖的——符合历史尺度的不符合价值尺度,符合价值尺度的却不符合历史尺度。原因就是二者的衡量标准不统一,出现分析的对象错位现象。如果运用动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来评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平台上,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创造财富和享受财富。动力体系关注的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经济发展赖以存在的根据;而价值体系关注的是如何分配、怎样分配,是经济发展的价值规定。用两个体系来评价社会历史,主要是比较二者之间功能方面和状态方面的相对态势关系。

在两个体系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实际演变成三条路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尽管曾经陷入劫难之中,但却劫后复活,坚持下来,在中轴线上走出一条由远及近的演进轨迹;以苏联模式为特征的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却渐入困境,最后出现苏东剧变现象,在中轴线上走出一条由近及远的演进轨迹;中国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也曾陷入泥潭之中,但是,通过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中轴线上走出一条由近及远后又由远及近的演进轨迹。中国渐进式改革是针对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作为切入点进行的。中国改革既跳出了社会主义框架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框架:为了解决动力不足问题,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调整、建构动力体系,跳出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框架,没有被教条理论束缚住手脚。但是在建构新的价值体系过程中,贯彻两个原则:一个是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属性,融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另一个是直接体现动力强势的价值原则。体现出坚持社会主义框架,没有走邪路。中国的改革就是这样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苏联改革走了两个极端:早期的改革限定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不能自拔,结果铩羽而归。到后期改革则放弃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搞全盘私有化改革,结果也失败了。苏东剧变以后,世界上还是两条现代化道路并存竞长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构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目的性的价值体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但是,这正是中国力图规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矛盾的结果,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和谐”理念的提出,已经为其提供了启发性思路。

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社会历史是人的能动作用的结果,历史规律不是在人的能动作用之外,而是在其中。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是建构起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就会天然显现的,它也需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指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是具体的历史发展规律,而普遍性的历史发展规律只能起到原则性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成功地把历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

总之,该书采用的是纵横交错的架构,纵向主要是分阶段的历史线索,横向则侧重于梳理毛泽东和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对新时代全球化的认识,这既是在阐释他们的思想本身,更是在解读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另外,该课题的研究,在方法论方面也做了一些新的探索,主要是采取夹述夹议的写作手法。对社会发展历程的研究,一般传统方法就是按着时间顺序排列史实,把一个链式过程展示开来,读者由此获得的认识是全面的、系统的。但是,有得必有失。追求面的完整性,就会伤害到点的闪光性。而且只强调单面正叙,无法认知横向的理论研究状况,也就不能提升理论认知的高度,由此信息传递就缺乏深刻性、启发性。这样一部著作,给读者的主要是信息综合,是资料的整编,从而可以为读者研究问题提供佐证,但是,却不能给读者以思想的闪烁和智慧的启迪。

国外很多著作读起来像是满天飞絮,头绪众多,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总是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而较多的理论分析夹在其中,给读者许多感悟和浮想。读这些著作,也许我们不能够获得完整的一段“故事”,但却能够激发起想参与其中进行一番议论的冲动。这就是这种写作风格的优点所在。本文吸收了国外写作风格中的一些优点,在述议结合中,述只是一种基调、一种开场,议才是“主体”、“正文”。史实记述提供的是一个议论基点,一个议论佐证,而横向理论评价和纵向价值考察,才是本文着力打造的“品牌”。因此,在从中国近代史到当下这个宏大的历史跨度中,不可能选择史实罗列的写作方法,而只是在历史坐标系中,选择重大的史学问题和闪光的历史事件加以集中阐述和评叙。这样,可以尽可能地突出问题,深入探讨,把研究拓展到一个高度、一个境界。不过这样会不会伤害到全文的完整性、系统性呢?这就看我们如何理解史实研究的完整性问题。完整性不是详细、严密的意思,而是结构上的统一性、系统性。在数学坐标系上,一个连续的线段的展开是完整的,而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点的布阵展开也是完整的。本文采取的就是后一种完整性的表现方式,在研究焦点的展开上,存在着内在的时间线索和研究脉络的衔接,整个篇幅是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点的无序堆积。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个研究脉络,突出和扩展点的研究,才不会有纷乱的感觉,而对问题认识的宽度和深度又获得了很好的张扬。

本课题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他说与我见”——首先把已有的研究成果、论证理由摆出来,分析其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然后做出自己的解释。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分清“你我”,避免剽窃现成的理论使得“你我不分”。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方法,如定性分析方法、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论证与实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等等。

总之,本课题在方法论上,也想突破陈规并做出新的探索。如果能借此表达出更加准确的研究意图,则可以作为一个成功的经验推广开来,如果不是很完美,或者可以改进创新,或者作为一个教训以告诫他人少走弯路。

[责任编辑:张俊华]

作者:徐艳玲

第3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是建国以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首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目前该医院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此外,该医院也是我国肿瘤专业学术交流的中心、卫生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卫生部肿瘤学临床医师考试中心。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医科院肿瘤医院在学科建设、临床技术、科室级别、人员配备、医疗质量、日均门诊量、年住院人次、院内病死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二十四。在该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专科排行榜》中,医科院肿瘤医院的肿瘤内科及放射治疗科均排在第一位。目前,该医院拥有正式职工156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80余人,正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80余人。该医院共设有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妇科、胸外科、腹部外科等13个临床科室及影像诊断科、检验科、核医学科等9个医技科室,其中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胸外科及腹部外科是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该医院目前共开放住院床位1198张,年门诊、急诊量高达60万人次,年住院人数达4.3万人,年手术量高达1.3万例。该医院拥有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能量双光子加速器、调强适形放疗仪、PET-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3.0T核磁共振仪、肿瘤射频热疗仪、影像指导下直线加速器、64排螺旋CT、流式细胞仪等国际顶尖的诊疗设备,在应用内外科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及生物治疗等手段诊治肺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食管癌及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等方面一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现将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及著名医生介绍如下:

肿瘤内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始建于1959年,是国家级重点科室,1984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博士学科点,同年被卫生部评为临床重点学科。目前,该科室共设有6个病区,开放住院床位200余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12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主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12人,正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8人。该医院的肿瘤内科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如高剂量化疗、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TAK细胞生物治疗等,在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泌尿系统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等方面的诊治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平均每月有超过500例的住院患者和超过200例的肿瘤患者在化疗病房和门诊病房接受治疗。

孙燕医生简介:孙燕医生是国际著名的临床肿瘤内科学专家,是中国肿瘤内科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南洋肿瘤医院名誉院长、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国际抗癌联盟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孙燕院士1951毕业于燕京大学,1956年获得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医科院肿瘤医院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是我国肿瘤内科学专业的奠基人。他将祖国医学中“扶正培本”的治疗原则与现代临床免疫学相结合,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开展了扶正中药促免疫作用的临床实验研究,并应用现代化手段证实了传统中药黄芪、女贞子、芦笋、仙灵脾具有促进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祛除T抑制细胞的活性、保护肾上腺和骨髓功能等作用。近年来,孙燕院士主持并完成了数百项国际性试验项目的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著有《内科肿瘤学》、《肺癌》、《临床肿瘤内科治疗手册》及《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等专著25部,曾荣获多种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名医”、“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石远凯医生简介:石远凯医生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新医药博士联谊会理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北京市医学教育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石远凯院长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2获得肿瘤专业博士学位,曾赴日本大阪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M.D.Anderson(德克萨斯肿瘤中心)进修及访问,回国后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内科肿瘤,尤其在诊治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储大同医生简介:储大同医生现为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储大同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应用化学疗法和生物疗法治疗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肾癌及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点,由临床治疗室、放射物理室和放射生物室3部分组成,拥有一支由医护人员、物理师和工程师等150余人组成的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5人,副主任医师9人。该科室拥有包括从国外引进的直线加速器(7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2台)、逆向治疗计划系统Pinnacle和CMS(9套)、近距离治疗机(1台)、热疗机(2台)等国际顶尖的诊疗设备,擅长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和调强放疗等手段治疗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脑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及软组织肉瘤等。

李晔雄医生简介:李晔雄医生现为该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研究协会委员、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理事、《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晔雄主任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安德森癌症中心获得博士后学位,曾赴瑞士洛桑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一直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应用放射疗法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和睾丸精原细胞瘤等腹部恶性肿瘤。近年来,李晔雄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余子豪医生简介:余子豪医生曾任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放射治疗科主任,现为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余子豪教授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对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各种难治性肿瘤。

徐国镇医生简介:徐国镇医生现为该医院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卫生部医疗技术咨询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北京分会副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徐国镇教授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熟悉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临床放疗技巧及各种活检、内腔镜的操作,擅长诊治各种恶性肿瘤,尤其在诊治鼻咽癌、上颌窦癌、喉癌和脑癌等头颈部肿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殷蔚伯医生简介:殷蔚伯医生现为该医院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主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委员、国际放射肿瘤学会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殷蔚伯教授195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曾赴印度德里大学医学预防系、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医学进修学院 (汉默斯密斯医院)放射肿瘤科进修。殷蔚伯教授从事肿瘤放射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各种放射治疗技术及方法,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在诊治食管癌、肺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胸外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诊治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胸膜及胸壁肿瘤的专业科室。目前,该科室下设有3个病区及麻醉恢复室、内腔镜室、透视室、心肺功能检查室、胸外科实验室等亚级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143张。该科室拥有一支由9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强大的医疗队伍,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2人,副主任医师13人。数十年来,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诊疗水平使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深受广大肿瘤患者的信任。近年来,该科室的手术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已超过1700台/年。

赫捷医生简介:赫捷医生现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赫捷院长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进入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从事肿瘤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赫捷院长擅长做各种胸外科手术,如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心包内全肺切除术、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胸上段肿瘤根治术、食管胸中下段肿瘤根治术、弓上弓下吻合术、颈部吻合术及隆凸成型术、袖状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黄国俊医生简介:黄国俊医生现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英国皇家外科医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多次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名医。黄国俊教授擅长诊治食管癌、肺癌及各种胸部肿瘤。

腹部外科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是该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之一。目前,该科室下设有胰腺肿瘤专业组、肝胆肿瘤专业组、胃肠肿瘤专业组及乳腺肿瘤专业组等4个亚级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174张,拥有医护人员105人,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13人。近年来,该科室不断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技术,使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邵永孚医生简介:邵永孚医生是我国腹部肿瘤外科领域的首席专家,现为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遗传性大肠癌协会委员、中华肿瘤学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邵永孚主任1964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曾赴法国、荷兰等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回国后一直从事肿瘤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胰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及乳腺癌等癌症。

第4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西周: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战国时期:

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

辞》。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两汉时期: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 意模仿,在东汉时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 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

汉末建安时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

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建

安时代之后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中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

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 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乐府诗: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

《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

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 《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田园诗:代表人物是陶渊明, 还有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被称为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的谢灵运。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

生活的平和,也体现了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喜悦和辛劳。主要特点:平和醇美,自然冲淡。

唐朝: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

五、六十个。

初唐: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他 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

“四杰”之后,陈子昂(661--702)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诗歌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健康。《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 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两个伟大诗人:李白、杜甫,他们被称为双了星座,李白豪放飘逸,上承《楚辞》的浪漫主义

;杜甫,浓郁顿挫,上承《诗经》的现实主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 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龄的边塞诗大

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李颀的边塞诗数量不多,成就却

很突出,《古意》一首、《古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焕是年辈较老的边塞诗人,一首《凉州词》写尽了远征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 鹤雀楼》诗意高远,富于启示性。 中唐: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

山水诗:代表人物:刘长卿、韦应物,是王维、孟浩然一派的继续。

边塞诗:代表人物:卢纶、李益,是高适、岑参的余绪。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 主张。往往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加以集中概括,以讽论谕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如《卖炭翁》《长恨歌》。

韩孟诗派:代表人物:韩愈、孟郊。诗歌风格:生硬奇险,开后世宋诗的风气。

浪漫主义诗派:代表人物:李贺。上承李白,下启晚唐的李商隐。

李贺(790--816)在诗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拥有中唐独树一帜之风格,开辟了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新天地。《苏 小小墓》、《梦天》等都是充分体现他的独特风格之作。 此时期的诗人还有:

柳宗元(773--819)的诗如他的散文一样,多抒发个人的悲愤和抑郁。他的山水诗情致婉转,描绘简洁,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个性,如 《江雪》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刘禹锡(772--842)是一位有意创作民歌的诗人,他的许多《竹枝词》描写真实,很受人们喜爱。

贾岛(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险,苦思锤炼是他的特点。 晚唐时期:

诗歌: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世称“小李杜”杜牧(803--852)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江南春》、《山

行》、《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俊朗的才思。李商隐(813--858)以爱情诗见长。他 的七律学杜甫,用典精巧,对偶工整,如《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绝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中唐新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

词:词这种诗歌体裁在晚唐已经出现,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李煜(多抒写家国身世之恨,感慨缠绵)。出现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 集》。 宋朝:

词:词风继承花间派的婉约绮靡。“父子词人”:晏殊、晏几道。晏殊的词风雍容闲雅,有富贵气。晏几道的词风是低回感伤。

婉约词:

柳永:多写男女离别之情和流落江湖的羁旅之愁,沉吟于风花雪月之中。

周邦彦:继承柳永的余风。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兰陵王》、《六丑》等

李清照:前期清新婉丽,后期缠绵抑郁。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姜夔:继续周邦彦的风格,尚风雅,主格律。

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

是他的代表作。

豪放词:

苏轼:启南宋豪放派的诞生。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

词作之中。

张元干、张孝祥、陈与义、向子瑾、朱敦儒,上承苏轼,下启辛派词风,同时期还有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

辛弃疾:有抗金报国的壮志,但壮志难酬,郁愤深积。

诗:西昆体:杨亿、钱惟演,学晚唐李商隐,讲究格律辞藻、华丽典雅。

王禹偁、梅尧臣、苏舜钦:反对西昆体,提倡平易流畅。

两位大诗人:苏轼说理抒情,自由奔放;黄庭坚,江西诗派,崇尚杜甫,大多瘦硬生新。

这时期的诗人还有:陈师道、陈与义、韩驹。

出自江西诗派,最终自成一家的有:

陆游:爱国诗人,最动人的作品是表现他老而不衰,死而不渝的爱国情怀。

杨万里:诗风清新活泼。

范成大:善写田园风光,颇有生活情趣。 宋末有:

文天祥,汪元量:多是爱国诗篇,浩气磅礴。 元代: 杂剧: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融为一体。

王实甫:《西厢记》 康进之、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散曲:包括小令、套曲,多歌唱山林隐逸和男女风情之作,少数作品接触当时重大的

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疾苦。

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有:张可久和乔吉,特点:雅正典丽。 明代: 诗歌:

台阁体诗派:代表:杨士奇、杨荣、杨溥,特点:歌功颂德、空泛虚浮。 唐宋派:归有光 清代:

诗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不满清庭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特点:悲壮沉郁、感慨深远。此时期的诗人还有:钱谦益、吴伟业、王士 桢。

郑板桥:反映民情;袁枚:直抒性情;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 词:陈维崧:效法苏、辛之豪放,开“阳羡词派”。 朱彝尊:推崇姜、张之清空,开“浙西词派”

纳兰性德:词近李煜,又自成一家,善作小令,长于白描。 张惠言、周济:主比兴寄托,代表“常州词派”。

中国诗歌发展过程的规律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邃的内涵,她可以说是中华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大约在两三年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了。《诗经》是中国诗歌落于书面的起点,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以 及留存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那时的诗歌多以“歌”的形式流传在广大老百姓之中,而且个是比较自由,作者多是人民群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艺术进一步发展。这其中屈原是必须提到的。经他整理创新的楚辞能够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形式而广为流传,可见 他对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当巨大。

但是,众所周知,战国时人们思想、文化交流相当活跃的时期,而这种活跃多表现为思想流派间的争论,如百家争鸣之类的,而诸子散文 也是盛极一时的。而诗歌的分量就没有那么重了。

历经秦、汉,诗歌在东汉末期又经历了短暂的春天。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像曹氏三父子,在诗歌方面的造诣是相当深厚的。到晋朝,

陶渊明的田园诗给诗歌内容方面注入新的血液。此后,诗歌内容更加丰富,但各式结构方面,还是延续相对自由的古体诗。

当时间跨越到隋唐时期时,尤其是在唐朝,诗歌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各式更加规范的格律诗在唐朝发展到了顶峰,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

优秀的诗人作家。如初唐四杰、大小李杜、王维、白居易、刘禹锡、寒郊瘦岛等等。盛唐造就了大批极富才华的诗人,而这也使得当时诗坛异

常活跃。而诗歌无论在格式、题材还是内容方面都有了极大的丰富、拓展,格律诗的发展也在此时达到巅峰。 此后,宋朝是词的时代。词又称长短句,是和曲而歌的一种体裁,由于曲调的限制,此同样对字数要求很高,只是每句的字数会有不同,

另外词对押韵、平仄也有很严格的要求。这是的流派之分更为明显,大体上有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型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型。这

其中,婉约词风出现较早,而苏轼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他的赤壁一词两赋,奠定了他在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位置。

元朝,又有一种新的体裁出现——元曲。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入侵和与汉民族的融合对元曲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出现了如马致远等元 曲大家。

明、清,诗歌的发展从各方面的迅速更新进入稳定期,内容、体裁、格式等大体保持了稳定,也出现了诸如龚自珍等的优秀诗人。

随着近代的来临,战争纷乱,军阀割据,列强入侵,文化的发展遭到阻滞,甚至有所倒退。有关诗歌的资料也大量损毁、流失,再加上年 久失传,诗歌艺术遭受极大打击。

现、当代以来,传统诗歌文化有了更新的发展。除了古体、近体诗之外,出现了一种格式内容更加自由的诗体——现代诗。现代诗在每句

的字数以及押韵、格式等方面要求宽松,使得她更为人们所接受,同样出现了包括郭沫若、闻一多在内的众多好的诗人。

中国诗歌艺术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庞大丰富的体系,其内涵丰富无比,是中国文化的一座无价宝库!

第5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世称‘诗魔’、‘诗王’

屈原:名平字原浪漫主义诗人开创‘骚体’

鲍照:字明远 南朝宋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炼,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杜甫:字子美 号少陵被称为‘诗史’‘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现实主义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与杜甫合成“李杜”浪漫主义诗人 诗风豪放飘逸 陆游:字务观 自号放翁 南宋爱国诗人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世称“孟襄阳” 与王维合成“王孟”

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他的诗作想象丰富 立意新奇 用辞瑰丽

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李煜通晓音律 善诗文 能书画

庄周:思想家道家学派重要代表《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学者的著作

司马迁:字子长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

杜牧:字牧之,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苏洵:字明允北宋与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等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韩愈: 唐朝文学家,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6篇:《中国古典名著百部》青海人民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名著》由众多专家学者历经数载,精选书目,精选版本,精编精审而成。全书收录中国古代曲籍精华350余部,约6500万字,共分52卷。本书涵括诸子经典、佛教、道教、正史、杂史、诗词、赋、散文、戏曲、小品文、文论、政论、谋略、家训、蒙学、笔记小说、游记、世情小说、历史演义、英雄传奇、武侠小说、公案小说、仙怪神魔小说、百科等等;除历朝历代重要著述典籍之外,也不乏普通读者难得一见的孤本、珍本小说和禁毁图书,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极具收藏价值、研究价值、参考价值和馈赠价值。

目录:

第1卷

周礼

大学

礼记

老子

庄子

荀子

……

第2卷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第3卷

汉书

第4卷

后汉书

三国志

第5-7卷

资治通鉴

第8卷

晏子春秋

两汉三国学案

路史

元朝秘史

……

第9卷

建康实录

幸存录

扬州十日记

甲申传信录

……

第10卷

古今说海

史通

说苑

人物志

……

第11卷

坛经

金刚经

搜神记

鬼神传

……

第12卷

淮南子

千字文

百家姓

三字经

……

第13-14卷

太平广记

第15卷

周易

尚书

论语

孟子

盐铁论

……

第16卷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吴子

治家格言

菜根谭

……

第17卷

诗经

李白全集

诗品

人间词话

争春园

……

第18卷

白居易全集

东坡词集

东坡诗集

第19卷

东坡文集

第20卷

杀狗劝夫

长生殿

白兔记

张协状元

……

第21卷

明代小品文十六家 古文选

燕子笺

终须梦

诗词选

……

第22卷

藏书

焚书

第23卷

论衡

传习录

盛世危言

容斋随笔

第24卷

隋炀帝艳史

五美缘

国色天香

八段锦

情梦柝

鸳鸯影

两交婚

第25卷

宛如约

锦香亭

章台柳

写真幻

娇红传

梦中缘

第26卷

孤心再梦

定情人

飞花咏

醒名花

风流语

……

第27卷

红楼梦

第28卷

鸳鸯配

春秋配

镜花缘

续镜花缘

第29卷

人中画

凤凰池

雨花香

玉楼春

孽海花

品花宝鉴

第30卷

守宫砂

五色石

银瓶梅

世无匹

幻中游

雪月梅全传

孝感天

满汉斗

第31卷

西湖二集

无声戏

十二楼

杜骗新书

第32卷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第33卷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老残游记

第34卷

官场现形记

儒林外史

第35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风闸

八贤传

阴阳斗

……

第36卷

第37卷

水浒传

五鼠闹东京

第38卷

荡寇志

小五义

第39卷

儿女英雄传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第40卷

七剑十三侠

三侠五义

第41卷

英雄大八义

英雄小八义

仙侠五花剑

第42卷

施公案

第43卷

彭公案

第44卷

百家公案

新民公案

包公案

刘公案

狄公案

于公案

第45卷

海公案

李公案

蓝公案

聚仙亭

……

第46卷

封神演义

禅真逸史

第47卷

西游记

禅真后史

第48卷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1顺治过江全传 2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3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4金钟传

5薛仁贵征辽事迹 6戚南塘剿平倭寇志传 7快士传

8忠孝勇烈奇女传 9近报丛谭虏传

第50卷

蝴蝶缘

绿牡丹

林兰香

蜜蜂记

双灯记

双龙传

第51卷

山海经

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

第52卷

皇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脉经

乐记

茶经

齐民要术

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

农桑辑要

尔雅

第7篇:《红色诗歌朗诵稿》简介:

我眼中咆哮而去的白天和黑夜我胸中汹涌而来的绿草和黄金炎帝的龙袍皇帝的内经泥沙俱下的泪水和表情我奔流不

《黄河》

我眼中咆哮而去的白天和黑夜 我胸中汹涌而来的绿草和黄金 炎帝的龙袍皇帝的内经 泥沙俱下的泪水和表情 我奔流不止的青春光阴 我万马齐喑的血脉呼吸 当我手执铜壶烫暖一河热泪 谁是你醉而不归的舟子 压抑怦然心动的胸口 我展望斟满雷声的北斗 黄河 一千张日记被你揭走 一千张日记就是一千帆背影 一千帆背影 你是卷土重来的怒吼

当我牵着牲口赶着羊群 消失在你黄昏喧哗的入口 当我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在你的沿途生息漫游 当我头顶火盆膜拜你博大精深的源头 黄河 我渴望风暴后大地的丰收

我的黑发白发三千丈的黄河 我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河 我的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黄河 我的轻舟以过万重山的黄河

我的带走我的照片带不走我的容颜的黄河 我的带走我的歌声却带不走我的情感的黄河 海水日升 淹不住心中的落日 江河日下 埋不掉眼里的红尘 我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河 我的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河 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河 我的不见大海心不死的河 我的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河 我的跌跌绊绊风风火火的河 我的不见不散一个也不能少的河啊 当石头化做泡沫 当骨头化做浪波 当高粱倒下一片鲜血 当眼泪塑成一穗青稞

当我双脚都沾满了泥水手里攥着一把苦活 黄河 你是我累了时想唱的那首歌 一道道鞭影驱赶着装满火焰和泪水的马车

一首首民歌开满杏花打湿的村落 豪饮北风 伫立在你的河东河西河南河北 黄河 我是你看着长大的山脉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艳了你水做的峰峦涛筑的山坡 天上星星一点点 一点就点燃你九曲十八弯的脉搏 当我头顶烈日脚踏寒霜哼起那支儿歌 您 就是我以梦为马的祖国

第8篇:《古诗三首》山水田园诗歌简介

博达助教通

《古诗三首》山水田园诗歌简介

萌芽阶段

《诗经》和《楚辞》作为秦汉前诗歌的两座高峰,虽有大量自然景象描写,如“关睢”、“桃花”(《诗经》)“薄荷”“挚鸟”(楚辞)等,它们或者是作为比兴之媒介,或是作为比德之物,本身并不具审美的价值。诸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的写景佳句,也只是作为人事活动的一种背景而出现,起得是艺术媒介的作用,自身还不是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在《诗经》、《楚辞》所经历的漫长年代,还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诗篇。两汉数百年,乐府五言诗,特别是铺采摛文的辞赋,已有了较多的自然风光描写,在对象领域较之《诗》《骚》无疑深广了许多,但是,在强调人伦之用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汉诗中仍未能出现山水之作。

只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这才算是曲终奏雅,为汉以前诗坛献上了唯一的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胸怀一统天下的伟大气魄,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兴之所至,作《观沧海》。自此,沧海,作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铭刻在文学史册上。鲜明逼真的描写,构勒出沧海吞吐日月、囊括星汉的壮阔画面。自然环境作为审美客体,作为诗歌摹写的对象,这是一个大胆的开创。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在魏晋之前绝无仅有。魏晋之前,诗歌的内容都是与人本身有关的生存、欲望、政治、战争等等,自然风光还是未被人识的一块天然璞玉。 出现的时代

真正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诗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写诗,则始于魏晋六朝,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

魏晋六朝,既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的时代,又是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使得许多具有觉醒意识的诗人,包括公卿身份的诗人,产生了“膏火白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焉足赖”这样的认识。他们为了全身远祸,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这样特殊的社会条件和风气,将诗人带到一个新的天地,看到了远离嚣闹的都市和**的自然山水之美,并有了“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审美新发现,于是,他们苦闷的精神和悲愤的感情,便在这足以娱情解忧的青山绿水间觅得了可以寄托和安放的处所。

魏末晋初诗坛,山水诗已逐渐增多,在嵇康、张华、左思、郭璞等人的诗篇中,便出现了“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左思《拈隐诗》)。“寄言之德,托意玄珠”的玄言诗,其触发媒介也都是山水景物,以自然风物为阐发玄理的契机。

博达助教通

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盛世时期

山水诗形成以后,虽然它在不断寻求外部空间的开拓和内部体制的完善,从而在各个不同时代,而有了新的风貌和姿态,但是,道释玄禅的人生情趣和艺术精神,却始终贯穿于山水诗的发展中。

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日经天的壮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在唐代诗人中,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写出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篇。如:《野望》、王勃《山中》、陈子昂《度荆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望岳》、《江村》、《登高》;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顾况《过山农家》;张继《枫桥夜泊》;戴叔沦《苏溪亭》;储光羲《钓鱼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孟郊《游石龙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杭州春望》;刘禹锡《巫山神女庙》;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巫山高》;杜枚《山行》;李商隐《乐游原》;温庭筠《商山早行》„„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

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

宋初山林隐士林逋、魏野、潘阆、诗僧九僧等多用五言近体发长林幽壑之思,孤高野逸之趣,写过一些脍炙人口的律联佳对。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在山水诗方面都多有造诣,而真正在山水诗方面开拓新路的是杨万里和范成大。

第9篇: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导语:意境是我国古典诗歌美学所独创的概念,它集诗歌创作者的理想、情趣、审美经验于一体,通过词句的提炼将其生活形象实体与创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一、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

“咏怀”等。

2.内容特点(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1)以物象为题。

(2)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1)写的是什么物,有什么特征。(2)寄托什么志。

三、写量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人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是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例1】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细观察上面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____,“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__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

【答案】

(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

(2)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

(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方法总结】答题的一般步骤是:(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萧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妙?找出来并简析。

【答案】(1)示例:愉快(高兴、愉悦等)。“人意好”(“好“意好”);(2)示例:“乱”。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方法总结】品味炼字题型,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例3】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尘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答案】

画线的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意近即可)

【方法总结】技巧分析题型,答题的一般步骤为: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上一篇:科目改革思路下一篇:餐厅转让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