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对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的思考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进入新世纪后,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从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决心和期望:即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青少年, 让他们拥有一个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教科书在改变, 评价机制在改变, 被人们无形中当作教学指挥棒的升学考试也在变, 变得更灵活, 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进入新世纪后的这十几年, 中考化学试题, 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何在新形式下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还能保证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调基础, 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化学素养。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 考试的宗旨就是让所有学生具备初中阶段最基本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 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比如历年来我市的中考题中基础题型几乎都占70%, 中难题约占30%。在重视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以基础为载体, 普遍关注对考生在具体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如能在基础知识上过好关, 中考也就具备了最根本的武器, 也为学生走上社会具备了最基本的化学素养。

二、走出辅导误区,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的考题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如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纵观近年来的考题, 把一个个知识点放入具体的场景中, 通过列举资料、辨析等手段考察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这类题目前成了填空题、实验题的主要方向。

如 (重庆市2010、23) . (7分) 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某研究小组对一只干燥管里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 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 含有……

猜想Ⅲ:完全变质, 只含有碳酸钙、碳酸钠。

【实验探究】

【小结与思考】

⑴从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成立。

⑵“碱石灰”样品里是否一定含有碳酸钙?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题都不是书上原有的实验, 但知识点很简单, 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即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 题目的阅读理解, 在实验中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明白: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 而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三、联系生活, 注重环保、健康, 培养学生的环保、安全意识。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并服务于生活。而我们以前的教学和考试都是一成不变地在重复书本知识, 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除了考试别无他用, 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了无兴趣, 更别说热爱。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考试将生活中的化学作为一个重点来展现, 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景, 并把国际、国内都关注的环保知识和学生的环保意识融入考题中, 进而让其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以此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

比如 (重庆2011、8)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 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A.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B.用化工原料染色的馒头

C.用甲醛浸泡过的毛肚D.加碳酸氢钠焙制的糕点

又比 (如重庆2011、18) . (3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

(1)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填序号) 。

(2) 今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旱灾严重。磷酸二氢铵 (NH4H2P04) 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这种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元索含量, 帮助植物生长。

(3) “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 O2, 并释放出O2:6CO2+6H2O========x+6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

这类题通常围绕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 CO、H2、CH4等能源的使用, 铁及其他金属的使用和保护, 化肥及其他常见物质的使用, 当前发生的与化学有关的大事, 如曾经的非典、禽流感, 开县井喷, 天原化工厂的氯气泄漏等。这些题常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 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 还可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 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安全意识。我想也许五年十年之后, 我们国家不会再有那种恶意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大自然的事情发生了吧。

四、融入高新技术, 培养与时俱进的接班人。

科技日新月异, 为了即将成为新一代建设者的学生在知识与观念上不落后于时代, 培养学生关注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一大重任, 我们的考试题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类题常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以新材料、新技术为内容, 而所考知识点并不难, 主要是为了全面检测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

(重庆2011、21) . (4分) 重庆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发展迅速, 今年重庆本土生产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下线, 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⑴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工业生产硅的原理为:2C+SiO2 Si+2CO↑, 在反应中SiO2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该反应生产的是粗硅, 将粗硅提纯才能得到高纯硅, 在提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H2+SiCl4 HCl+X, X的化学式为——————。

⑵天原化工厂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的氢气可用于生产高纯硅。已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 (Cl2) 和烧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的H2若在潮湿的Cl2中燃烧, 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白雾”是——————。

针对这类题, 教师应加强学生阅读、理解题目的能力和用准确的语言解答这类题的能力训练。

五、引入跨学科综合题,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这类题通常涉及到数、理、化、生各学科的综合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能单一地从化学知识的角度来考虑, 而应在思想上冲破固有的壁垒, 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从而得到思维的自由空间。为了准确解答这类题, 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 牢固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 并能灵活运用, 信手拈来; (二) 加强思维训练, 找准各科知识的结合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 (2002毕节市) 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 U型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哪种情况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白鼠的生命活动, 瓶口密封, 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_____。

A、A处上升, B处下降B、A、B处都上升

C、A处下降, 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白鼠 NaOH A B

该题虽是个选择题, 但涉及到知识的三个方面即小白鼠的生命活动, 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 连通器的原理, 把这三方面一联系起来考虑, 问题就解决了。

总之, 不断改革中的化学考题不再有偏、难题了, 但更灵活, 更能考出学生的水平。这同时也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走出教育的误区, 把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明确目标;把握方向;讲究方法。其中在方法上要做到:一是将化学知识的学习置于鲜活的社会生活中, 将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并将提炼出来的书本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二是重视培养学生以探究性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同时促进知识结构和意志品质的不断构建和完善。

上一篇:县域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安徽凤台县为例下一篇:轧辊磨床磨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