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精选6篇)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篇1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

5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

①通货膨胀:

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通货紧缩: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7.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8.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9.汇率变化P10

100美元换更少的人民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汇率下跌=美元贬值 10.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P11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P12、13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

3.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决定了生产者必须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5页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弹性各不同?

6.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不同(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

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是基础和前提 和

物价总体水平)2.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P21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影响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5.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评价?(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6.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二单元

投资与创业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3.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实原因: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4.怎样发展生产力?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三是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是: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表现?主导作用

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及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

10、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比较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作用是什么? 非公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的含义?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

2、公司的含义,法定的公司形式及两者的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3、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结构、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

4、股东的权利义务?52页

5、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1)正确的经营战略;(2)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不善的企业会? 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7、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就业的意义是什么?我国的就业形势怎样?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8、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1、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储蓄存款(便捷)、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稳健)、保险(规避风险)

2、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作用是什么?利息的计算,储蓄的种类及特点。

3、股票的含义、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发行股票的意义。P53

4、债券的含义,分类(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及各类债券的特点。

5、商业保险的含义、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相适应: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定有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一定是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 现代公有制经济中往往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P66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一致性表现为:(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66 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兼顾公平: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最主要部分)、利、债、费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P69 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和 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

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

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

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P74-75(1)集中力量办大事: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调控经济平稳运行;C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A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九课

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什么是增值税?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增值额

意义:避免重复征税,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生产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对象:个人所得额

意义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纳税人与负税人关系?P81

公民不一定是纳税人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6、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拖欠税款;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不起基础性作用 3、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市场交易原则?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5、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具体要求: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法律和道德(诚信)P90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依法办事,又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应该树立诚信观点,遵守市场道德。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后果是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

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9、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10、为什么要把两只手结合起来?(1)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宏观调控是有形的手(2)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3)但是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

(4)所以需要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克服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20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

2、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P98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危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98-9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解)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

协调:五个统筹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建设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P99-100 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4、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4 大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实现载体?(跨国公司)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 利有三: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有二: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风险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威胁

3、世贸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最重要:非歧视原则)。我国入世的时间:2001.12.11

4、如何评价我国入世的利与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

利有二: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弊有二: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结合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增加。总体评价:入世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5、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引进来”:我国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积极意义: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经济生活重点专题复习1.质量问题

热点新闻:近期产品质量问题频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我们不禁要问,身边的产品怎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问题呢? 基础知识回顾:

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 P4-5

②企业怎样才能经营成功?P41-43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经济效益

■▲诚实信用的原则

结合P90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安全权)

③消费者有哪些典型心理?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哪些原则?P22-24 ④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弊端?P91;什么是宏观调控,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P93 2.价格问题

2007年,猪肉涨价成为了千家万户议论的话题,有人在描述近段时间最为热门的炒股和猪肉涨价的问题时用了:“每天起来一上网,一是看看股票升了没有,二是看看肉价降了没有”。猪肉涨价甚至还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牵挂,他表示政府正采取各种办法,“让农民养猪能挣钱,城里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 基础知识回顾:

①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分别是什么?P12-14

■市场形成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

②价格和价值是什么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关系?P14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有何区别?P16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有哪些影响?P1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什么P15 5 ④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有哪些?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P91-93

■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3.投资问题

2007年5月31日,财政部决定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从1‰至3‰,消息一出,大盘应声低开。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一直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基础知识回顾:

①能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设计投资方案P51-56 ②税收的含义、特征、性质分别是什么?有哪些违法行为?P76-77,82 ③为什么要依法纳税?P81公民的权利 4.就业问题

2007年6月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上,7.5万人争夺起了1500余家单位的2万多个岗位,就业难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而许多应届生普遍表示,“大城市机会多”,外地“生活不习惯”、“基层太艰苦”等。有的坦言,在杭州找不到好工作,宁愿待业。基础知识回顾:

生产与消费是什么关系?P31-3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②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问题?P45第二段

三点

为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P45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共同富裕

■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③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P45 ■党和政府应该?劳动者应该怎样? ■经济发展是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发展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有利于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5.公平问题

中国国务院发改委日前发表一份社会科学调查报告称:中国城市人群收入差别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之中。目前我国各个行业之间、各个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分配不公相当突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警告称,中国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威胁其社会稳定,该问题也被视为中国决策者面对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基础知识回顾:①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P62 ②学会区分生活中的个人分配形式。P63-64 ③公平和效率是什么关系?P66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什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怎样做到兼顾效率和公平?PP66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公平,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发挥税收、财政的作用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人数,提高人们的收入

■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6.三农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基础知识回顾: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P98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如何统筹城乡发展?P100

财政有哪些重要作用?P74-75 影响财政的因素有哪些?P69-70 为什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开放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总体水平不高:一是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仍占有一定比重。二是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国内增值率不高。三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拥有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四是出口仍是数量扩张型的,随着出口数量的持续扩张,贸易摩擦随之增多。基础知识回顾:

①经济全球化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P104 ②什么是科学发展观?P103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P105

■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现代管理,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P107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篇2

1.识记市场的定义: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

市场交易的原则:自愿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

2.分析说明:现代市场的特征

1)统一的市场:各种生产要素和各种产品在这个统一的市场内可以自由流动、自由交易,不存在地区间、部门间的分割和隔绝。使消费者在商品的价格、品种、服务上有更多的选择,也使企业在购买生产要素和销售产品时有更好的选择。

2)开放的市场:一国范围内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市场同时向所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购买者开放。能使企业之间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3)有序的市场:使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得到协调

3.识记资源配置的两方面内容和两种方式

内容:1)资源配置的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问题

2)资源分配后其使用的有效性问题

方式:1)计划的方式

2)市场的方式

4.理解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

一个社会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各种经济资源,即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

5.理解市场的三大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的表现

三大机制:供求,价格,竞争

供小于求—价格提高—投资方增多—竞争激烈—供给量增大—供大于求—货物囤积—竞争激烈—价格降低—投资方减少—供给量减少—供小于求

6.分析说明:市场经济的作用和优越性

1)合理而有效的配置资源

2)自动调节供求平衡关系

3)为各类经济信息的传递提供广阔的“平台”

4)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5)择优汰劣

7.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和道德建设

法制保障:1)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2)用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3)用法律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

4)用法律规范社会保障制度

道德建设:1)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

2)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3)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8.识记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9.分析说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宏观调控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2)宏观调控有助于解决特殊领域内资源配置问题

3)宏观调控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此外,在保护公平竞争和限制垄断方面,在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优化黑涩会产业结构等方面,国家宏观调控也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总之,由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坚持并不断优化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可靠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0.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及首要目标。宏观调控三个主要手段及其发挥作用的表现。

主要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首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手段及表现:1)计划(规划)手段。对于重大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通过政

府投资建设,可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经济发展的区域部

署,合理布局生产力,创造条件,突破地域、自然条件限制。建

设经济开发资源、缓解经济建设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

项目

2)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来调

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动,调节税收,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

间的基本平衡

3)货币政策。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影响社会

总需求的变动,最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11.‘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分别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形之手:三种政策

无形之手:市场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联动操作,优势互补,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和健康的运行

1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标志和特征

基本内涵: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

标志: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全球化市场体系的形成为标志

特征:1)国际间的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规模增长

2)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

3)跨国公司自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3.评价: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1)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

3)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4)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引进技术、输出劳务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是我国在利用国际上的资金、经验、人才、技术等方面受益匪浅。

挑战:1)是我国身处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加剧了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新的贸易壁垒不断产生,经济和金融分析按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2)使我国经济遭遇动荡的可能性增大

3)面临如何低于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严峻考验。

14.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原则:1)最惠国待遇原则

2)透明度原则

3)公平竞争原则

15.理解我国实行经济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1)实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6.分析说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三种主要形式

1)对外贸易。只一个国家对别国的商品交换关系,使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包括进口和出口方面。当出口值大于进口值时,称外贸顺差,反之则是外贸逆差

2)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是一种国际信贷关系,往往与引进技术、设备结合在一起,同对外贸易相联系,是对外经济关系的一种主要形式。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包括引进先进设备和部件、新型优质材料、专用产品设计、材料配方、管理方法,以及派出人员接受培训和聘请技术专家等。积极的开展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和合作,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及时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技术落后国家争取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

17.理解对外贸易的两个内容:贸易顺差和逆差

当出口值大于进口值时,称外贸顺差,反之则是外贸逆差

18.实际利用外资的两种主要形式

1)吸收直接投资,包括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合作开发、合作经营等

2)吸收国外间接投资,包括国外各种贷款、吸收国外存款、在国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

19.设计方案:我国实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理解‘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引进来提高走出去的实力,走出去则是引进来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21.识记;‘走出去’的五种主要形式

1)合资

2)合作

3)控股参股

4)收购兼并

5)技术转让

22.理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实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进行的。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自主的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国家的经济独立,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经济安全

23.理解公民对待对外开放的正确态度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篇3

第一部分:知识专题 专题一 经济学

【专题考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近年来,格力空调由于坚持专业化和自主创新,产品不仅出口到了非洲,在巴西、俄罗斯也是响当当的牌子,“格力”自主品牌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海啸给格力空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国内空调业“老大”,格力空调却捷报频传。据此回答1—2题。1. 格力空调很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如果1台空调==2吨咖啡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空调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一倍,而生产咖啡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两倍,那么一台空调可以换咖啡 A.2吨 B.3吨 C.4吨 D.8吨 3.商品生产者之所以重视产品质量,是因为

A.质量与企业的效益有密切联系,有了质量就有效益 B.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C.质量差的商品没有价值

D.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人民币不能升值也不能贬值。据此回答4—5题。

4.人民币

①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②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③只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是我国国民经济赖以维持发展的血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如果人民币升值,在经济领域会出现如下现象

① 商品价格下跌 ②通货膨胀

③ 单位纸币的购买力下降 ④人民币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 A.①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 A.观念的货币 B.实在的货币

C.一种价值符号 D.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7.通货膨胀会引起商品价格全面上涨,而这些商品的价值则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8.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A.每一次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

B.每一次的商品交换价格都应与价值相符 C.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

D.在商品交换中,绝大多数是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9.有人说,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实际上就是市场价格在调节作用。这种说法 A.是正确的,因为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是正确的,因为价格和供求有时是相互决定的

C.是错误的,因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的唯一表现形式

D.是错误的,因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有价值规律才有调节作用

10.价值规律之所以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由于商品经济中存在着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格和价值的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据此回答11---12题。

11.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 A.有效地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C.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12.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有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大多数

D.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各产业部门都起主导作用

13.目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0%;过去10年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这一事实说明,非公有制经济

A.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已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C.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D.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009年8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高度重视林业的改革和发展》。这场改革是农民的创造,是基层的经验,它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一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据此回答14-16题。14.实践证明,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

①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④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短缺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① 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② 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了法律上的保障

③ 有助于维护农民在土地使用、收益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④ 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说明我国私有化进程在加快

B.是农村集体经营的优越性的日渐显现

C.体现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在逐步增强

D.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17.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②私营企业主的投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K`s`5`u ③国有企业职工的资金和津贴 ④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⑤利息、股息、债券 ⑥国际红十字会捐赠灾区人民的救援物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⑥

18.当前,我国“硅谷热”(即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热遍全国。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一些地方在某一点上可能有自己的优势,但如果遍地开花,就无法形成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硅谷”。我国“硅谷”遍地开花集中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 A.开放性 B.竞争性 C.盲目性 D.滞后性

19.近年来,追求绿色、时尚、安全、营养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绿色食品产业也因此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产品开发到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这说明()A.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20.2009年9月,某市12358价格举报中心共受理群众有效投诉、咨询80件次,退还消费者25742.00元。这是政府运用 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 B.舆论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21.有专家指出,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B.“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绿色产业

C.我国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D.发展“绿色经济”需要的投入较少 2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这部法律

①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③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有利于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目前,我国股市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和一定的投机性,但国家仍要完善和发展股票市场,这是因为股票市场对_____具有重要意义。①搞活资金融通 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③提高银行盈利水平④筹措建设资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我国2009年的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人。大约有2000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而提前返乡。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

27.2009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摩托车生产从生产至销售均形成了更加广泛的、深层次的全面竞争的格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产竞争,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注意在强化品牌意识的同时,以生产高质量产品为目标,保证了建设牌摩托车在激烈的竞争中畅销不衰。

请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回答:

(1)指出材料突出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2)简要说明该公司以生产高质量产品为目标的经济学依据。

(3)分析说明该公司强化品牌意识的必要性。

28、材料一:读表1 我国西部某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39.3 37.8 37.2 37.0 49.2 47.5 45.0 44.5

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40%-50%者为小康;30%-40%者为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

材料二:读表2 我国西部某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6350 6750 7800 8570 2355 2390 2576 2850

材料三:2005年—2008年,我国西部某市在农村推行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全市农村居民人均负担50.2元,较费改税前减少29.8元,减少了37%;在城镇围绕“清费、治乱、减负”的工作中心,强化检查执法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卫生、医疗、住房等惠民政策,切实减轻城镇居民的负担。

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1)材料一、二 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材料一与材料二 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

(4)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力争在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专题考案】参考答案:

1-5 BBDDA 6--10 ACCAC 11-15 DBCAD 16-20 DCBBC 21-25 ADACB 26.(1)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①国家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要大力发展经济。

②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7.(1)突出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征。(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质量是使用价值的保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该公司只有提高质量保证摩托车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公司才能盈利。(3)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是企业的产品质量、信誉和形象的集中体现。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谁的品牌响,谁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竞争力,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就不会发达兴旺。因此该公司非常重视强化品牌意识。

28、(1)表1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刚刚进入小康;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表2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

(2)从表1与表2之间的关系看,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低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密切联系,城市恩格尔系数比农村低,是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多。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高,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少。

(3)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我国西部某市正是在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篇4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蜀地“天府之国”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会考要求掌握唐宋的成就即可)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四)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 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过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中共八大

A、时间:1956年

B、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影响: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B、“”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专题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服饰 (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3)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3.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习俗风尚:

(1)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2)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

5、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

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6、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

(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3)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7.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1)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生物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1 篇5

问答题

1、请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学科课程 目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 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应体现其科学性,探究性 技术课程 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地位 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设置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生物(学科课程)、科学(综合课程)高中阶段:生物,必修+选修 与其他学科有了相同的学分要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价值p7 培养全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2、初中生物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初中生物新课程的总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2)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3、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总目标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 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的作用。

(2)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初步了解生物科学与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作好准备。

4、初中新课程理念有哪些?

a)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需要; 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标准;

较大的灵活性,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

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c)倡导探究学习

生物科学不仅是事实与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高中新课程理念有哪些?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

b)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促进个性发展。c)倡导探究学习--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搜集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为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6、请分别写出高中新课程知识性目标动词在各水平的要求。(每个水平列举三个)

各水平的要求 了解水平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

排列

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理解水平

知识性 目标动词

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示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

范,比较,描绘,查找

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应用水平

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总结,研究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技能性 模仿水平

尝试,模仿

目标动词 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

独立操作水平

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测定

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反应(认同)水平

情感性 目标动词

体验,参加,参与,交流,讨论,探讨,参观,观察

关注,认同,拒绝,选择,辩护

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领悟(内化)水平

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确立,形成,养成,决定

7、生物1,生物2,生物3,选修3等模块分别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是什么?(自选一个回答)

每个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如下。

“分子与细胞”模块(生物1)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遗传与进化”模块(生物2)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模块(生物3)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选修3)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8、请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异同。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估和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四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不同点:(1)课程标准主要是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后 的学习成果,而考试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则是统一的要求;(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是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4)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5)课程标准隐含的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较好一本教科书。

9、如何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参考p11,结合网络查询)

课程标准隐含的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忠于教材、分析教材、教好教材”这种教教材的方式已不能达到21世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材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10、科学具有哪些本质和特征? 具体的参照 P22-P24 本质: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些特有的方法来观察、思考和求证,并以此形成了科学的特征。这些特点反映出了科学本质的基本方面,及自然科学与艺术、文学等领域的不同之处。

特征:定量化(精确的测量)、严密细致的观察、对照试验、量化的预期、用实验检验预期和假设,科学在自我更正积累和进步,以及科学过程等。

11、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希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哪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希望通过生物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1)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2)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技能;(3)科学、技术和社会;(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1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主要强调什么内容?

主要强调以下几点:(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2)角色的调整;(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13、什么是概念图,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他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与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见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一般来说,它可以作为三种工具:教的工具、学的工具呵评价的工具。(1)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它能以简练的形式展示所要教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原则。(2)作为教学的工具,学生可以用概念图作课堂笔记或者用它整理笔记和组织学习过得内容,概念图还可作为帮助学生贯通整个课程内容以及整合跨学科的内容。(3)作为评价工具时,一方面可以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或学生自己提供反馈信息。

14、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应注意哪些原则和方法?

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2)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4)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的其他成员学会。

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1)积极主动相互依赖。可采取A设置的目标具有相互依赖性。B奖励据哟相互依赖性。C资源共享。D每个成员都要担任小组完成目标所需要的补充性和连接性。(2)面对面的促进互动。(3)成员要负起责任。(4)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5)评价和过程监控。

15、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有哪些基本形式?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学生通过调查某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想法、冲突来完成相关的知识学习。

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活动情况分为: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实验室探究三种基本形式。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内容;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时间是探究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

16、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具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或直接获取生物学基础知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生物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3)哟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5)哟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6)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17、略答生物学备课的主要内容和程序是什么?(好像答案太多了些,你们可以自己根据需要进行理解的记忆,记忆大纲点就行了,其他的帮助理解用的)

教学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使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我们把教师教学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称为教师的备课。

教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工作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不管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要进行认真的备课。尤其

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更需要认真的备课,备课是教师从事教学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不仅对课本中新的教材要认真准备,就是对比较熟悉的教材也要在总结过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准备。这样,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为,“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任何卓有成效的教学,都凝结着教师的心血和汗水,是来之知不易的。

中学生物教师的备课程序包括教学工作的一般准备;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包括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

一、生物学教学工作的一般准备

生物教师对于教学的一般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㈠、钻研教学大纲和分析教材。

㈡、阅读、收集教学有关的生物学资料。㈢、搜集实验材料,制作直观教具。

1、搜集实验材料。

2、制作直观教具。

㈣、熟悉自然界。

㈤、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可包括许多方面: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

2、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

3、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

4、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反应。

二、制定生物学教学工作计划

任何工作,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都应有一定的计划。一个生物教师要全面地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任务,就必须在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进行周密的筹划,制订这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教案)。这样,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并能按时完成任务。每一阶段及学期终结时,还可以根据计划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查,总结经验,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资料。所以,制定周密的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㈠、制定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新学期开始之前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 的要求制定的,通常是经教研组集体讨论并交学校领导审查后执行的,它是保证整个学期生物学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本学年或本学期总的教学目的要求。

2、分析掌握教材的特点,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3、确定授课时数,安排教学进度。

4、学生实验的安排。㈡、制定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通常也称单元备课。教师在制订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必须对本单元的教材进行深入地钻研,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深刻领会教材的目的性、科教材的特点,一般把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构成一个单元。在制订单元工作计划时,教师学性和系统性。具体地说,教师在掌握整个教材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它和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本单元的编排体系;列出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研究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便具体安排本单元的教学进度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何安排组织实验教学,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及物质上的准备等等,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教学工作计划。㈢、制定课时计划(教案)

课时计划是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的详细计划。通常称课时计划为教案。

编写具体的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教学前重要的准备工作。课时计划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教师辛勤备课之后写成的,而备课充分与否和讲课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认真制订课时计划是上好每堂课的前提,课时计划是教师上课的重要工具。

1、教案的作用。⑴ 可以使每次教学有明确的目的,因而不会出现无的放矢,浪费时间的现象。⑵ 可以使教师预先把所用的教材进行充分的准备,加以适当的选择、组织和补充。⑶ 可以使教师选用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⑷ 可以使教师充分准备好教具、例证、问题、练习题等,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⑸ 可以使教学时间支配得当,不至于造成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⑹ 可以使教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不致临场慌张。⑺ 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积累经验,可以使教师容易检查出教学中的优缺点,以便改进教学。⑻ 便于领导检查和开展教学经验的交流。

2、教案的内容。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板书提纲、教学过程(其中包含复习旧知识、导言、新课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新知识和作业等)的时间分配。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教学资料 篇6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

《经济生活》最后十天复习讲义

专题

一、生活与消费

1、纸币及其发行量: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3)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附: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2、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①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②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教学资源交流平台,自主开店、自主经营!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

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影响价格的因素(两个考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影响供求。(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如何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买方市场”。(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二)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替代品、互补商品)

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什么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注意:联系汽车、手机、电脑、食品等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三个表现。懂得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6、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

(3)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注意:应该掌握具体的原理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如扩大内需、旅游等加以分析说明。

7、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教学资源交流平台,自主开店、自主经营!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①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③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附: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为什么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怎么样树立?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原因:(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2)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如何:开展正当竞争,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等取得竞争的胜利;反对和抵制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注意:应该掌握具体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8、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树立平等就业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就业的意义:(结合金融危机)

①(对劳动者)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对社会)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我国的就业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必然性:①劳动重要。②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

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教学资源交流平台,自主开店、自主经营!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

面发展。

第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措施)

A、国家: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劳务输出;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B、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积极就业,自主创业。

9、收入分配公平:

(1)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的途径:(一项制度保证,两项重要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平分配。注意:应该掌握具体内容如实现的途径等,并能结合实际材料加以分析应用。

10、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二者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②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注意: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分配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①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教学资源交流平台,自主开店、自主经营!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11、财政的作用:(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

(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民生问题)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注意:结合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化,说明其作用。懂得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如:4万亿,扩大内需,家电下乡等措施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2、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为什么?)

(1)市场调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A.自发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谋取私利。

B.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C.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就会导致滞后性。

(3)仅由市场调节的后果: A.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B.社会经济不稳定;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13、规范市场秩序(措施)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②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实行惩戒制度。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教学资源交流平台,自主开店、自主经营!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学会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权益;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4、宏观调控:(为什么?怎么样?)(1)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手段:

A经济手段: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5、科学发展观:(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

(一)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教学资源交流平台,自主开店、自主经营!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注意:应该能够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1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大战略任务)

具体:“一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突出位置)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国策)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海西区)

1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积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③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消极影响)

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教学资源交流平台,自主开店、自主经营!

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

地迎接挑战。

附:(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怎么样做):

A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18、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②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③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上一篇:事业顺利的寄语下一篇:干部下基层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