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科技节活动

2022-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校园科技节活动

基于地方高校在开展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与区域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思考

摘 要 身处中国第一侨乡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的五邑大学来说,将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文内涵与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侨乡文化的人本理论、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价值实现的切入点。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与区域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 价值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高校青年学生对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为顺应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活动需求,团中央、省市共青团组织对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创新建设的高度重视,力求提高举办文化活动的质量水平,加强高校青年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加活动的多元性和取向性。

随着近年来团组织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挑战杯、科技节、文化节等项目为切入点,从而推导各项学生活动与特色文化相结合的运作概况,提出优化特色文化融入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对策与建议。如何就地取材,用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精髓如何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通过发挥文化生态的功能,既让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当中有文化的时代感,又能够有特色文化的厚重感和近距离感。

1 探索在区域特色文化中为当地高校青年大学生的课外学术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寻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是多样化的,在与特色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是对特色文化的提炼,同时也是对特色文化的传承。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特色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是一项特殊的系统工程;从微观而言,特色文化与我们共青团组织所开展的“一个杯”(挑战杯)、“两个节”(科技节和艺术节)都存在普遍的联系。通过挖掘特色文化与地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联系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探讨梳理相结合的种种纽带因素,对我们运用特色文化素材与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

首先,对开展高校青年工作而言,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内涵价值,进一步增强推动运用特色文化在开展高校青年学生工作中的自觉性、坚定性,就要求我们结合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挖掘区域文化,用文化的现实生态作用灌输到学生活动的整体策划中,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和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显得有必要。通过挖掘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优秀的理论文化精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注入更具实效的生命力。对加强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的理念、机制和工作模式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其次,高校科技和文化活动形式日新月异,需要推陈出新。随着社会改革深化,创新驱动的时代要求。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及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也郁结于活动的理念设计和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摸清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结合的基本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了解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模式、手段和载体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对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政策的识别、传达与执行作为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开始备受关注。

因此,在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当中更进一步地融入特色文化的元素,以文化自觉推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整个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理应承担起我国特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的功能,紧密结合实际,努力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①因此,挖掘、运用五邑侨乡特色文化,发挥其品牌效应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对于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

2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价值实现的意义思考①

校园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在高校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开展科技和文化活动是寓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青年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都伴有科技和文化活动的有效启发作用。把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和高校青年学生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是当下共青团开展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国梦的正确理解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推动高校青年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就需要对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的不断挖掘、不断创新。众所周知,运用鲜活的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精髓育人去鼓舞人、激励人,用文化的生命力量与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工作相结合开展,就是把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与中国梦的文化主题教育具体结合的重要内容,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成高校青年学生教育活动的具体。这样一来,既能够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乃至共青团各项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又能使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具有时代性和特色元素。

2.1 人本理念是五邑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

侨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多维体,是侨乡人民在战胜困难,寻找凸显人的价值的理念,是侨乡人携手踏平崎岖,共度时艰的历史凝聚,侨乡文化的精髓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本追求生存到寻求发展的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人本理念是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者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在校园中得主体地位,心中牢固树立学生是校园的主人的观念。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讨中不断调整,随着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理论有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注入了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的工作理念。如五邑籍的三十多位院士和五邑侨乡代表人物之一冯如等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和精彩人生都是地方高校结合开展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抓手,这样以人为本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需要,更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2.2 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意义

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团结是华侨生存的基本条件。华侨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华侨在异国他乡扎根生存的根基。这种相互关心、相互帮追的团结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成为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群体性工作,对象是人,要把人的工作做好,首要任务就是要团结人、凝聚人。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把凝聚力放在首位,只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才可能把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向着鲜明的主题推进。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在整个学校的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当中,组织者需要站在大局的角度,明确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分清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次,按照需要建设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用侨乡文化的魅力感染人、凝聚人,在整个校园当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认同,达到一定的沟通默契,使学校所开展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能得到集体的响应,学生团队及团队之间的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用侨乡优秀的文化教育人、团结人,就能使学生团队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上一个台阶。

2.3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寓教意义

把五邑侨乡文化精髓转化为高校青年教学资源,融入教学,融入学生学术科技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侨乡文化的寓教功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侨乡文化资料,如地方高校五邑大学则会定期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侨乡三区四市开展实地调查,参观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陈白沙纪念馆,这些活动是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科目,为进一步开展校园学术科技和校园文化活动打下基础。在所开展的学生活动中,学校按照实际情况开展围绕侨乡(下转第115页)(上接第20页)著名人物、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并定期开展社科论文大赛等活动与侨乡文化内容相结合,并在全国及广东省“挑战杯”竞赛中五邑大学所提交的“侨味”作品受到各方好评。同时,一方面结合侨乡文化开展“五邑文化特征”、“五邑侨乡的国际移民”等人文讲座;另一方面,开展参观梁启超故居等活动让人文教育由课堂走进伟人故居,这种学习和参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将侨乡文化与大学学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接班人,是共享侨乡文化、践行侨乡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侨乡文化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建设与发展,将同学们身边的物与人产生生动、形象关联作为教育内容,为培育品德高尚、团结奋进的高素质人才起到积极作用。五邑大学运用侨乡文化开展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不仅给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发扬侨乡文化,保护侨乡精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何小勋

第2篇:校园文学活动与校园文学活动课程

校园文学活动蓬勃开展、空前繁荣的局面,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以及当代文学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落实新课标、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校园文学活动应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其位置,探索其规律,寻求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是实践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一、校园文学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校园文学活动,广义地说,是发生在校园的文学活动的总和,应包括校园文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学创作活动、校园文学批评活动、校园文学鉴赏活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和其他校园文学实践活动)以及对校园文学实践活动进行的理论研究活动。新课标的颁发及新课改的实行,为校园文学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新背景和新契机。新课标的实施、新课改的推进与校园文学活动是可以也应该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新课标下校园文学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具体目标,使受教育者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素质的教育。文学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兼具德育、智育、美育的多重功能,不可忽视。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的本质在于“立人”,文学是使人发现、反省、完善自身的镜子,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中学语文课要培养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文章读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并且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学习民族文化、民族品质,认识社会、人生和自然。在这一过程中,文学教育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张志公先生说得好:“文学教育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提高文学的理解力、鉴赏力以及联想力与想象力,更可以启迪思维,非常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文学教育又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学审美活动,文学作品中具有能够引起读者产生美感效应的诸多因素,展示出鉴赏真、善、美的众多领域,如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诚挚而美好的思想情感、深刻而蕴藉的灼见哲理,为中学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总而言之,培德离不开文学教育,益智离不开文学教育,审美离不开文学教育。促进校园文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推进语文课改的活跃因素。语文应该是语言实践与文学熏陶并重的学科。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校园文学活动在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广泛地贯穿和渗透到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活动之中而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为许多学校的成功经验所证明。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把组织文学社团作为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提出了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的若干具体方案,如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这正是对改革实践成果的认定和提升。

3.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载体。校园文化是校园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一般分为三个层面:表层面(物质形态)、中层面(制度形态)和深层面(精神形态)。一所学校固然需要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也需要具有自己特色的规章制度,但更需要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支柱的校园精神,而校园文学活动就是校园精神的生动载体。一个好的文学社,一本好的文学校刊,往往成为一所学校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标志。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这正是当前校园文学活动空前活跃的原因之一。

二、校园文学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对于新课标下校园文学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概括: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鉴赏与创作相结合;文学与生活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1.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些论述,为我们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实施文学教育指明了根本方向,即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校园文学活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就是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然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是校园文学活动的根本目标。校园文学活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就是要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为导向。当今的开放社会、多元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有着复杂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校园文学活动就是一种对学生潜移默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但如果不坚持正确的精神导向,就会事与愿违。校园文学活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就是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重点。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写作高手,或者培养出一大批作家来,但却可以不同程度地发展其特长和个性,培养求新、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远远超出文学教育本身的重要意义。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园文学活动广泛地贯穿和渗透到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活动之中而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项语文课外活动看待。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应该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进行文学教育的主渠道。新课标对文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明确的要求,与之配套的教科书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如人教版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70-80℅,选修课五个板块中文学作品阅读就占了两个。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文学鉴赏,写作中注重文学性,校园文学活动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抓住这个主渠道,那便是舍本逐末。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为学生更深入地接受文学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充裕的时间。课外的校园文学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是学生情感自我抒发、潜力自我释放、才能自我发展、思想自我教育、人格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课内课外互相结合,比翼齐飞,相辅相成,校园文学活动就一定能够蓬蓬勃勃地开展。

3.鉴赏与创作相结合。新课标对文学鉴赏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审美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并列为语文教学要培养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把“感受·鉴赏”列为语文课程的五大目标之一,提出了“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的要求; 把语文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板块,并对鉴赏活动的目标、范围、内容、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表述;把“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列为语文选修课程的五大系列之先;而且,在“评价”部分强调指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对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认真领会,认真落实。新课标虽然没有对所有学生明确提出“文学创作”的要求,但实际上也多有涉及。如在必修课程中“表达与交流”的教学目的中提出:“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这实质上具备了创作因素。而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的中则明确提出:“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这就对一部分学生直接提出了“尝试创作”的任务。实践证明,让所有学生搞一点“准创作”,让部分学生进行“尝试创作”,并不是什么苛刻的要求。近几年高考作文就有明显的向文学创作接近的趋势,从2005年开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对写作能力的问题要求中,就将“常见应用文”修订为“常见体裁的文章”, 扩展了可选择体裁的外延,表明对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体裁予以认可。因此,我们认为鉴赏与创作相结合可以作为校园文学活动的原则之一。

4.文学与生活相结合。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经典作家早已经有充分的论述,如文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的真实与文学的真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等等。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当然也应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坚持文学与生活相结合,校园文学活动生活化,使校园文学活动之花深深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在文学鉴赏的活动中,要让学生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正如新课标所说:“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与作品中表现的生活融为一体,获得真切的艺术美感。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领悟的能力。“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努力开拓生活的视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新课标中的这些论述,是指导学生进行校园文学创作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5.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展校园文学活动,还必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不搞“一刀切”。既不能只抓少数几个尖子而不注重对所有学生实施文学教育,也不能对所有学生笼统要求而不注重对有突出文学爱好和特长的学生的培养。所谓“普及”,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文学教育。实施文学教育,提高文学素养是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理念的组成部分,属于学生应该建立的“共同基础”。要让全体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要求他们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所谓“提高”,则是要满足一部分学生在文学教育方面较高的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学生中的文学爱好者、文学社社员是被“提高”的对象,学校和教师要尊重、爱护、支持他们的兴趣、愿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对于这一部分学生,也同样不能搞“一刀切”,仍然有一个 “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也应该区别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这里包括两个层面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实践证明,不抓第一个层面的“普及”与“提高”,校园文学活动无法打开局面,形成气候;不抓第二个层面的“普及”与“提高”,校园文学活动无法持之以恒,纵深发展。

三、校园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校园文学活动包括校园文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学创作活动、校园文学批评活动、校园文学鉴赏活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和其他校园文学实践活动)以及对校园文学实践活动进行的理论研究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校园文学鉴赏活动、校园文学创作活动和校园文学社团活动。

1.校园文学鉴赏活动。首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学阅读鉴赏。要上好文学阅读鉴赏课,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独立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领悟、阐发、评价和质疑,不断积累包括常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在内的文学鉴赏知识,形成一定程度的文学鉴赏能力。其次,要积极鼓励、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新课标提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提出包括若干名著篇目的具体建议。学校和教师可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把课外阅读抓起来。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文学鉴赏竞赛活动(朗诵会、写文学评论和小论文等)。这些活动,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

2.校园文学创作活动。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文学写作训练:高中学生完全可以搞点文学性的写作,在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中就有“想象世界学习虚构”、“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等专题,而结合阅读鉴赏进行的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都是经常使用的训练形式。开展文学写作竞赛:文学写作竞赛是营造校园文学氛围、发现和培养校园文学人才的好形式。但竞赛不能搞得太滥。指导学生课外文学写作:课内写作的时间、次数有限,必须课内外结合。课外写作要与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努力创设表达的生动契机,搭建写作的生活平台。

3.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学活动的重头戏,是校园文学活动中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最精彩、最生动的部分。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开展得如何,就代表了一所学校校园文学活动的水平。文学社团是校园文学活动的重要舞台。新课标中三次出现了“组织文学社团”的提法,说明语文界对校园文学社团的作用与地位已有共识。各地成千上万的校园文学社团创造了丰富的成功的经验:要办好文学社,必须营造优越的人文环境,提高全员校园文学意识,形成领导骨干高度重视、文学社师生激情耕耘、广大师生热情参与的生动局面,建立考评、评比、奖励制度,办好社刊、宣传窗、主页,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学氛围;要办好文学社,必须坚持鲜明的办社宗旨,把校园文学活动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作为实施新大纲、落实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个性特长,同时使教师在指导校园文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教研能力;要办好文学社,必须持久地、规范地开展生动、丰富的文学活动,做到组织健全,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上辅导课,观摩影视作品,请专家或有成绩的青年作者演讲,参观访问,举行朗诵、演讲、辩论、写作等各种比赛等,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文学社刊,为社员和其他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园地。新课标中反复提出了“创办文学刊物”的要求。文学社刊报是校园文学活动的主要窗口:对于文学社来说,它是活动成果的展台;对于学生来说,它是学习写作的良师益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它是生动鲜活的校本教材;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它是教研教改的园地;对于学校来说,它是代表学校形象的文化载体。要搞好校园文学活动,就不能不办好文学社刊报,有条件的还可以办好主页、网站。文学社刊报应具有以下五个特色:一是校园特色,要紧密结合语文教学,积极配合语文教改,认真落实大纲和课标,坚持读写结合、导读与导写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二是地方特色,引导学生从本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写作素材;三是时代特色,要高扬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关注天下风云,写出积极向上、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诗文;四是生活特色,要紧贴学生各个领域的生活,从社会到家庭、校园,从他人到自己的心灵,使文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五是群众特色,要尽力扩大发表面,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从指导写稿到修改评点,从封面设计到编校质量,群策群力,精益求精。

四、校园文学活动课程的建设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课改的深入,校园文学活动课程的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崭新实践,引起校园文学研究者的深度关注。这是校园文学活动的升华、提高和发展。

校园文学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它既是语文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又有着比传统的语文学科课程更为丰富、生动的多种教育功能。它关系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发展、价值观的发展,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它同语文学科其他课程及分支、其他学科课程、学校其他隐形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概括地说,校园文学活动课程的建设需要明确并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1.明确并处理好校园文学活动课程与语文教学诸方面的关系。校园文学活动课程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密不可分,它对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整个语文学科及其各个分支(如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和环节(如课程资源及教材开发等)的改革发展,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校园文学活动课程的建设,可以成为语文学科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抓手。把校园文学活动课程的建设和语文教学及其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因果,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大有可为。

2.处理好校园文学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校园文学活动课程与学校其他课程互相渗透,校园文学活动课程不仅能够与学校的人文学科课程找到结合点,而且也可以与学校的自然科学课程找到可以建立联系、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把校园文学活动课程的建设和各学科教学的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使学校教学更加诗意洋溢,充满魅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明确并处理好校园文学活动课程与学校隐形课程的关系。校园文学活动课程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包括校园文化诸方面(校园环境、学校制度、校园精神文化、学校管理、学校服务等)的学校隐形课程相辅相成。它们功能各异而又互补,形式不同而又配合,共同营造着学校的人文风气,孕育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着学校的和谐发展。

从校园文学活动的蓬勃开展,到校园文学活动课程的逐步建立,我们清晰地听到了课程改革的脚步声,听到了教育与文学携手并肩前进的脚步声。随着新课标的广泛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领域必将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钟湘麟 湖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秘书长 )

作者:钟湘麟

第3篇:品味科技盛宴——校园科技节

以“激扬青春创造未来”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是为了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举办的。

一、活动内容

校园科技节,以校园为基地,以生活为起点,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确定了“校园如此美丽”“生命如此奇妙”“神奇的细胞”和“生活如此多娇”四个板块的活动。

1. 校园如此美丽——认认“我”是谁

正值花草长莺飞,香满校园时节,认识校园里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植物。

(1)活动准备如下:第一步,拍摄校园中的植物,每棵植物有远景和近景两张图片,做成幻灯片,配以文字说明植物名称、所属科、典型特征等。第二步,制作腊叶标本。

(2)活动过程如下:第一步,展示、讲解腊叶标本、浸制标本。第二步,观看、讲解校园植物名称、特征及在校园中的位置。第三步,趣味大比拼,编号1~20种校园常见植物,规定时间内写出这20种植物名称最多的获胜。

2. 生命如此奇妙——人体、青蛙

(1)我们自己的身体。活动过程:第一步,用人体模型展示人体内部结构。第二步,讲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等各器官的形态功能。第三步,讲解肾的组成及尿的形成。第四步,讲解生殖系统各器官名称、形态和功能。

(2)一蛙七实验。实验过程:①观察蛙眼的功能。用线系一小块肉,在蛙眼前不动,观察蛙的动态。用線系一小块肉,在蛙眼前晃动,观察蛙的动态。用线系一小块树叶,在蛙眼前晃动,观察蛙的动态。②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检验脊髓的反射功能。用探针从蛙的枕骨大孔处捣毁脑,可把蛙反放在瓷盘中,蛙翻不过来说明脑已毁坏。③检验生活中的试剂是否有刺激性。用沾有洗衣粉溶液的纸片、沾有“大宝”的纸片、沾有润手油的纸片、沾有洗洁精的纸片分别贴在蛙背部的皮肤上,再分别观察蛙的反应,每一次将溶液冲洗干净再进行下次实验。④观察蛙的内部结构。将蛙解剖,观察蛙的内部结构,辨认心脏、肺、肝、胆、胃、小肠、大肠等结构。辨别蛙的性别,观察生殖器官。⑤检测ATP的功能。待蛙心不再跳动时,注射ATP,观察蛙心的动态。⑥观察蛙的红细胞。制作血涂片,比较蛙的红细胞与人的红细胞的区别。⑦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剥离出坐骨神经——腓肠肌,观察坐骨神经的形态,观察腓肠肌形态,体会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思想。

3. 神奇的细胞——模型大比拼

(1)活动准备:手绘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制作细胞、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

(2)活动过程:①张贴展示手绘细胞膜的结构。②展示、讲解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功能。讲解DNA的分子结构,DNA的复制方式,DNA在亲子代之间的关系。③拼装DNA分子模型大赛:两人一组,合作拼装,规定时间内根据完成程度决定名次。④制作人的血涂片,观察人的血细胞。⑤测量血糖含量,讲解血糖调节的机制,说明稳态的重要性。

4. 生活如此多娇——美食、美味

(1)活动准备:制作酸奶,35℃保温12小时左右。制作泡菜,提前制作,发酵一天半左右。制作醪糟,提前制作,发酵一个星期左右。

(2)活动过程:①现场煮醪糟汤圆,加少许枸杞、蛋花,品尝醪糟汤圆,讲解醪糟的制作原理、过程。②品尝酸奶,讲解酸奶的制作原理、过程。③品尝泡菜,讲解泡菜的制作原理、过程。④现场制作水果拼盘,讲解拼盘名称、寓意、所含营养物质等,提高审美能力、感受食物的百变多娇。

二、校园科技节的总结和反思

1. 巧妙构思,精心布置

生物学科的活动地点为一个实验室,设四个板块位于实验室的四个角。根据当季的植物,学生学习人体结构中“稳态和调节”时的困惑,上学期制作的模型,微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确定上述四个板块。

2. 定点定人,及时调整

每一个板块分成几个小板块,每一个小板块有专人负责。例如“美丽的校园”分为植物标本展示、校园植物识别和植物名称大比拼三个小板块,每一板块有两人负责。

3. 有效指导,兴趣盎然

牛蛙的实验有一定的难度,专业性较强。学校请了宁夏医科大学大三的学生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教会学生规范专业的操作,学生在脊蛙反射、内部结构、坐骨神经的剥离操作得非常好。酸奶、泡菜、醪糟是微生物在生活中的用途,学生的兴趣很大。

为期两天半的校园科技节落下了帷幕,校园科技节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展现学生风采,提升学生应变能力,使学生受益匪浅。

作者简介:高建英(1973 — ),女,汉族,山西永济人,本科,中教高级,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作者:高建英

第4篇:校园科技节活动

校园科技节活动 “小小建筑师”竞赛活动通知

一、活动内容:

用一副扑克牌(54张)、用透明胶或两面胶搭建高层建筑。

二、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发参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参加对象:

一、

二、三年级。

四、竞赛规则:

1、除了统一的一副扑克牌(54张)和透明胶或两面胶之外,不能出现其他材料。扑克牌可以折成任何图形搭建(如:圆形、三角形等),但不能撕开或剪开扑克牌搭建。否则一票否决。

2、以高度为主要取胜标准,而且搭建的建筑必须能独立支撑。

3、高度相同的前题下,以建筑的美观和新颖性作为判定依据。

4、比赛使用的扑克牌、透明胶或两面胶、剪刀(剪透明胶或两面胶用)学生自备。

5、由各班主任或辅导员组织,在自己教室搭建高层建筑比赛,在一小时内由学生自己完成。

6、作品要写上班级和姓名

7、参赛地点:一年级、二年级在学前一班教室

三年级在学前二班教室

五、成绩评定:

组委会将评选出每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六、比赛时间:6月3日(周三)下午第三节。

七、评委:综合组各教师

2011年5月2日

第5篇: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六盘水市第六中学第六届校园科技节

活 动 方 案

六盘水市第六中学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六盘水市第六中学第六届校园科技节

活 动 方 案

一、活动主题:

成长 体验 创新

二、活动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积极推动校园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升科学素养,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活动口号:

今日奇思妙想,明日硕果累累。 科技创新,未来因你而精彩。 走进科技,走近梦想。

四、活动时间:

2016年4月25日16:30准时开始(周一第七节课后),四项比赛同时进行,预计用时一个半小时。

五、组委会成员

主 任 委员:陈春黔

副主任委员:陆明军 杨成刚

组委会组员:陈 实 赵世锋 卢德伟 各班主任老师 裁判长:蔡植 裁判:韩惠聪、张荣祥、邓道超、卢西、谭达。

六、氛围营造:

负责人:卢德伟

电子显示屏内容:热烈庆祝六盘水市第六中学第六届校园科技节隆重开幕、“科技创新,未来因你而精彩”、“今日奇思妙想,明日硕果累累”、“走进科技,走近梦想”

1 开幕式会标:2016年六盘水市第六中学第六届校园科技节开幕式

七、活动安排:

(一)开幕式

负责人:杨成刚

时 间:4月25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后16:10——16:30 参与对象: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师生

主持人:卢西 摄像、拍照:卢德伟 流 程:进场(责任人:杨成刚、各班班主任)

校长致辞(陈春黔校长) 教师代表介绍比赛项目(蔡 植) 学生代表发言( 廖兴萍 ) 退场(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二)自制船模比赛

主裁判:韩惠聪 裁判:邓道超、卢西

时 间:4月25日下午16:30——17:10 比赛地点:教学楼东侧水池

(三)鸡蛋撞地球比赛

主裁判:邓道超 裁判:韩惠聪、卢西

时 间:4月25日下午17:15——18:00 比赛地点:实验楼前面

(四)遥控无人机(也称飞行机器人)比赛

主裁判:蔡植 裁判:张荣祥 谭达

时 间:4月25日下午16:30——17:10 比赛地点:食堂大厅 (五)机器人竞赛

主裁判:张荣祥

裁判:蔡植 谭达

时 间:4月25日下午17:15——18:00 比赛地点:食堂大厅

八、评分及奖项:

1.各项比赛设个人

一、

二、三等。

2.单项

一、

二、三等奖分别给班级加

3、

2、1分,按年级设班级团体总分

一、二等奖。

3.成绩统计要求: (1)原始记录+电子录分。

(2)成绩包含选手个人成绩和班级积分。

(3)成绩由对应的项目主裁判统计,各项目主裁判从自己的办公平台制作评分表。

(4)原始记录交至蔡植处,电子录分表发送至512962788@qq.com。

六盘水市第六中学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3

第6篇:“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主题

用创新点缀人生 让科技融入理想

二、宗旨

班班参加,人人参与。让校园充满欢乐,让学生健康、活泼、全面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欲望,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

三.活动口号:

小古道巷小学校园科技节宣传口号设计

1、 热烈祝贺~小古道巷小学校园科技节隆重举行

2、. 科技发展进步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3、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小古学子与时俱进

4、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

5、 让科技的光辉照耀校园

6、 科技创新,明天因你而精彩

7、 今日奇思妙想,明日硕果累累

8、 科技----飞翔的翅膀

四.组织和管理。

zzz组 长:周国良校长、李红、彭文娇

zzz副 组 长:陈洁、鲁利沙、朱莹(负责活动的组织)

zzz组织者:科技辅导员朱莹、陈艳以及全体班主任(负责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的草拟,负责学生的赛前组织与指导)

zzz评委及裁判:校领导、科技辅导员以及综合组教师

五.竞赛办法

zzzz

1、竞赛以班为单位组织参赛,分单项个人和团体赛,团体成绩以各班单项成绩之和计算。

zzzz

2、每组单项分高年级组、中年级组、低年级组分别设奖(1~2年级为低年级组,3~4年级为中年级组,5~6年级为高年级组)。

zzzz

3、每组单项取前4名,分别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奖,按5分、3分、2分、1分别计入班级团体总分。

zzzz

4、班级团体总分前三名颁发“优秀科技班级”奖,其余颁发“优秀组织奖”

六、具体要求

zzzz

1、各班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zzzz

2、各班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讲究实效。

zzzz

3、各班要在普及科技教育和普遍参与的基础上指导精品,参加竞赛。

凡上交作品学校将组织评比,作为班级考核内容之一,并选优秀作品参加省、市、区创新科技比赛。

七. 活动时间:~年12月15日

八. 活动地点:长沙市天心区小古道巷小学校园

九、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十、 活动内容与形式:

(一)科技节启动式

1.各班出场 2.校长宣布科技节开幕 3.号鼓队演奏欢迎曲

4.校长讲话 5.领导讲话 6.科技辅导员发言

7.学生代表讲话。

(二)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版块一:“创新科技”作品征集活动

1.“科技三小”作品评比活动

(1)作品内容

创造发明:含发明、发现、革新与改进等作品。

小制作:要求制作精细,实用性强,新颖,并运用一定的科学知识。

小论文及创意方案: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观察日记、小设想、新点子等。

(2)参赛要求(各班分别选送“三小“作品至少2件参加校评比并标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和班级、作品介绍)

(3)评选标准 a.新颖、实用、创新 60% b.选题、设计、制作 40%

2.“探索科学瞬间”摄影比赛

在全校征集以展现我校学生崇尚科学,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探究、小制作活动等文明生活精神风貌的摄影作品,以各班为单位进行评选并选送优秀作品(数量不限)参与学校评比。(作品必须标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和班级)

3.科幻画创作

在全校开展以“绿色、探索、创新”为主题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活动,以各班为单位选送3~7幅作品参加校评比(请标明科幻画的名称、作品简介、作者姓名和班级)(1)(2)(3)

评比标准:a.想象创造力 50% b. 选题 20% c.整体效果 30%版块二:“探索与实践”科技现场竞赛活动

1. 小小实验活动

在3~6年级开展小实验设计比赛,各班各派2~3名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并进行现场评比。 比赛地点:实验室 (要求:参赛选手需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中需附讲解。) 评比标准: 设计形式 30% 语言表达能力 20%

科学知识运用 30% 操作方法 20%

2.头脑om创意活动

(1)在十分钟内, 用所准备的材料,建造一幢尽可能高的“摩天大楼”。 材料: 4张白纸、自备适当的胶布、乒乓球、尺子等 得分: 如果建造的“摩天大楼”达到10厘米的高度,并成功地支撑住乒乓球,可得到1分,以后的高度以每10厘米加1分依次计算。123

(2)在15分钟内,小队合作用废旧牛奶瓶进行现场创作,比一比哪组创意最棒。

以上活动3~6年级均组成2队参加比赛(①3人为一队,最后的比赛成绩以每个小队两个活动的总成绩为标准 ②以上活动选手必须自备器材)

3.“校园新设想” 现场电脑科技制作比赛

时间地点:现场比赛在计算机房举行,时间为1个小时。 参赛选手:4~6年级均可派选手参加

参赛要求:学生不带任何文具用品、资料,现场提供网络环境、应用软件、部分相关素材。以设计“校园”为主题,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组稿、排版编辑,以*.bmp格式保存在要求的目录下。

应用软件:比赛电脑装有windows9

8、word、金山画王等软件。若个别选手要求使用其它更多软件,请在赛前10天提供软件光盘,由学校网络中心统一安装。

4.四驱车比赛(各班有兴趣的同学均可报名参加) 评分标准: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拼装好四驱车才能进行下一轮的车速比赛,最后成绩以在标准的跑道上完成全路程的时间为准。 (选手必须自备未拼装的统一的奥迪四驱车)

5.橡胶泥制作(

一、二年级参加)

6.现场制作比赛(

三、四年级参加)内容不限

(三)科技展示活动

内容:“三小”作品、科学幻想画、摄影作品、创意方案等

(四)交流、总结表彰活动

1.评比交流。 2.科技辅导员总结本次活动。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并给获奖班集体和个人

(1)(2)(3)

校领导 3.

第7篇:校园科技节活动的反思

我校近几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爱科学的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特别是机器人项目,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上学期六月份,我校更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节,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沉静在科技的乐趣中,下面是我对这次科技节的一些反思和想法。

一、透视学校发展的需求

学校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搞好科技的基础教育。透视我们发展的需求,让我们的行动更有目标。

l、学校要想最大限度的缩小应试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用现代教育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1)适当调整科学课程和课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科技活动。

(2)根据实际情况选好教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3)选好教师加强培养。担任科学课的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较宽的知识面,较浓的搞科学的兴趣,有充足的精力。

2、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对工作敬业的品质。

二、对科技活动的几点反思

1、现在的科技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是空、大、虚而不务实,由于学生人数多,安全问题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使大多数人受益。 2,我认为科技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而应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这样它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会有出路。因为科技实践活动课程不单纯是社会调查、考察、实验、研究,更重要的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3、科技实践活动应是一种随时随地开展的一种活动,不能拘泥于某一个课堂,某一个地点,某一个特定的时候,课程应该贯穿于所有的课程中,科技实践活动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应该贯穿于学生所有的生活中。

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实践。

4、科技活动应贯穿于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每时每刻,每一项家务事也是一项活动,

每一次卫生也是一次实践,那怎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获取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契机去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我们的家长也有责任。

5、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尤其是家长的价值取向态度使很多学生失去了科技活动的机会,

比如他们连家务劳动都不能参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也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8篇: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总结

汉阳镇中心小学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总结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科学奥秘精神,以“成长、实践、创新”为主题的我校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从12月8日启动至闭幕历时半个月时间,活动别开生面,效果良好,呈现出学校领导重视,组织管理落实;主题突出鲜明,教育目的明确;形式活泼生动,人员参与面广等特点。现作如下简要总结:

一、学校领导重视,组织管理落实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各分项活动开展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到人,任务明确,组织落实,确保了“科技节”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主题突出鲜明,教育目的明确

本次活动以“成长·实践·创新”主题。教育目的明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积极推动校园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科学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形式灵活多样,参与面广

本届“科技节”创新理念、科学新颖、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活动符合学生实际,吸引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本届科技节先后组织了全体学生观看科普宣传片、1至3年级纸飞机直线距离赛、3至6年级科技小报、科幻画作品征集展出、4至6年级科技小制作作品评选和展出活动等。

本届“科技节”活动的内容广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且将科技活动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兴趣性紧密结合起来。其活动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届科技节让师生了解了科技创新的方法,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景趋势,并在创新实践活动学科学、用科学。

2、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这类活动必将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本次收到科技小制作近70余件,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9名。

3、科技小报、科幻画比赛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本次科技小报、科幻画作品征集经过各班初选,一共收到80余件作品,学校评选展出40件,其中评选出一等奖4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2件。

4、纸飞机直线距离赛极大的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比赛中6个班级推选的参赛选手现场制作纸飞机进行比赛,从30名参赛选手中评选出15名优胜者。

5、本次“科技节”师生积极性高,大家热情参与。特别是***等老师及各班班主任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大量工作,许多同学积极参与到多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大家的聪明才智和集体荣誉感。在一系列活动中,一(1)班、三(1)班、六(1)班表现突出,三(1)班有4名同学作品在科技小报、科幻画评选中获奖,4名同学在纸飞机直线距离赛中获奖;六(1)班有3名同学作品在科技小报、科幻画评选中获奖,上交了24件科技小制作作品,其中有11件作品获奖。

我校首届“科技节”在全体师生的同心协力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科技创新实践永无止境。我们能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全校师生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在创新上努力,在努力中创新,力争让我校科技特色教育再上新台阶。

2015.12.23

本文档由文库(https://)用

户上传

第9篇:2018年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蓬莱一中2018年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提高国民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广大师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师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组织2018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以此来促进学校的科普教育工作,推动校园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实施。 【活动主题】 创新·梦想·体验 【活动目标】

通过举办2018年校园科技节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激发全校师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促进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活动口号】

1、展开想象翅膀,放飞创新梦想

2、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3、今日奇思妙想,明日硕果累累 【活动时间】2018年6月18日

【活动对象】高一高二全体学生 【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柳 军

副组长:张淑荣 王扬柱 孙旭峰 丁少莲

组员:王永富 王春丽 【活动内容】

一、 校长做动员讲话。

二、 学生代表讲话。

三、 学生作品展。 【展览分为3部分】

1. 创客大赛优秀成果展。包括北京创客大赛成果展,山东省创客大赛优秀作品展,烟台市机器人比赛成果展。

2. 2017校园创新创意作品大赛优秀成果展。分科技创新类和手工艺品类。

3.高一通用技术优秀作品展。 【活动地点】

图书馆三楼通用技术教室。 【活动准备】

1. 横幅《2018蓬莱一中校园科技节》

2. 宣传看板:科技节活动总说明,创客大赛优秀成果展说明,校园创新创意作品大赛优秀成果展说明,高一通用技术优秀作品展说明。 3. 分类布展,搬桌子。共分三个展区,第一展区,创客大赛优秀成果展,第二展区,校园创新创意作品大赛优秀成果展,第三展区,高

一通用技术优秀作品展。讲台黑板上设多媒体展示。 4. 准备多媒体投影展示系统。 5. 准备音响系统。

附件:看板内容

横幅:2018蓬莱一中校园科技节 下面是四块看板(落地式)

2018蓬莱一中校园科技节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创新·梦想·体验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提高国民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组织2018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以此来促进学校的科普教育工作,推动校园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实施。

本届科技节安排了活动成果展,共分为三个展区。第一展区是创客大赛优秀成果展,主要展出我校近年以来参加各级创客大赛获奖作品,并安排了创作者亲自演示活动。第二展区主要展出2017年我校创新创意作品大赛优秀成果和作品,主要分为科技创新类和手工艺术类两大类。第三展区展示我校学生通用技术作业优秀手工作品。

创客大赛优秀成果展(第一展区)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目前我校的创客教育和活动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7年第三届iCAN国际青少年创新创意大赛总决赛中,我校学生孟令昶、张益铭、衣孝儒、徐淼的作品《Future Box》荣获二等奖,我校学生王致尧、韩颖的《水上垃圾清扫机器人》荣获三等奖。

2018年山东省创客大赛作品类比赛中,我校殷昕锴的3D创意作品《未来智能生活馆》荣获省级决赛一等奖。我校孙铭璞制作的创意制造作品《智能加湿器》荣获烟台赛区一等奖,董吉宇制作的创意智造作品《电磁炮》荣获烟台赛区一等奖。

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校创客教育的成熟发展,得益于学校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良好氛围,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机器人比赛成果:(单独做一张) 2017年10月第十九届烟台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我校赵骏毅和潘逸飞同学的机器人射门项目荣获高中组一等奖,董吉宇和韩颖同学的创新挑战项目荣获高中组三等奖。(插入两张照片-机器人比赛)

校园创新创意作品大赛优秀成果展(第二展区)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我校组织了校园创新创意大赛,从

收集到的众多学生作品中,评选出了16件一等奖和13件二等奖及众多的优胜奖。本次展出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作品,分为科技创新类和手工艺术品类两类。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使得参与这获得了极大地进步和提升。虽然部分作品略显稚嫩,但其中所包含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作体验是十分宝贵的。希望此次展览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启发,今后会有更多的同学参与,会做出更好的作品。

通用技术优秀作品展(第三展区)

近年来我校的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发展迅速,按照新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经过领导教师和全体同学的努力,同学们的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通过制作模型、实物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创意,体现和交流同学们的技术水平,是我校通用技术教与学的集中体现。本次展出了部分同学们的通用技术作品,供大家交流、鉴赏和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通用技术的热情和动力。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月总结下一篇:拼音课堂反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