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校园活动总结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展示学生的英语才能,举办校园英语活动。
在双方共同努力,精心策划和密切配合下,本月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主要负责每次活动地点安排及所需用具的提供,并及时反馈活动效果,同时在活动形式和方法上给予真诚的建议。通过本阶段的合作,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拥有了更多课外张口说英语的机会,使孩子们的课外英语知识也得到了相对性地提高。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话题也比较丰富,课堂上, 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游戏,分组教学,充分发掘孩子们争强好胜的个性。孩子们的年龄差距较小,每次活动结束后,总有一些孩子会意犹未尽,仍在英语之角兴趣盎然地用英语和小老师们交流着。不少家长也对这样的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当然,我们也发现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如:
1、交流内容没有和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机结合。出现了过易和过难的情况,影响了活动效果。
2、可能是缺乏实践经验,有时活动秩序显得较乱,学生整个活动结束,真正学到的内容不多。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 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实践的队伍分为两组, 一组教师队伍, 一组学生队伍。为了提高阜平县中小学英语师资水平, 学院与阜平县教育局共同主办了阜平县2013年暑期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 教师团队基本负责这部分;另外学生团队师生12人入驻城南庄中学, 展开了爱国主义教育, 暑期英语夏令营, 中学对口团建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本论文以这次实践为基础, 研究高校实践活动对实践者和被帮扶方的双重意义。其中对实践者的意义分为对于老师和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对于被帮扶方来说, 帮扶是一种义务的帮助, 通过这些帮助, 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另一方面, 我们用实践和对外国相应研究实践对比, 从而看出不足及改进措施。暑期社会实践中不管是教师队伍还是学生队伍我们经历了从开始的实践前准备, 到实践中坚持和不断探索, 再到实践后的分析总结过程。
2 关于实践“三下乡”背景的介绍
2.1“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历史及其发展
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并与1997年正式实施。
1996年始,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科协14部委联合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乡, 是各高校在暑期开展的一项意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直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每年的假期, 尤其是暑假, 都会有大批的有志青年奔赴农村, 为农村的教育教学和孩子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这种帮助对于帮扶者和被帮扶者来说, 是一项双赢的活动, 帮扶是一种义务的帮助, 通过这些帮助, 农村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 对帮扶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也颇有益处。
2.2 河北工业大学的暑期实践“三下乡”活动简介
为了贯彻落实河北省《2013年暑期河北省百万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千乡万村“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 加强高校和地方合作, 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2013年7月13日-17日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炎炎烈日点燃了我们服务社会的热情, 阵阵欢笑承载着我们乐于奉献的精神, 张张照片是我们几天实践工作的剪影。在实践活动中, 我们付出了很多, 也得到了很多。
为了提高阜平县中小学英语师资水平, 学院与阜平县教育局共同主办了阜平县2013年暑期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参训教师共33人, 来自阜平县15所中小学。主讲教师为我院英语系姚爽和李梦洋两位老师。
针对当地教学实际情况, 两位老师在三天的培训中, 讲解了“国际音标解读”、“视听课堂训练”、“情景教学法的介绍”和“情景口语训练”四个专题。课堂上全部用英语教学, 在英语交流的同时, 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风趣的教学风格展示给阜平县各位英语老师。这次培训也是一次难得的和中学英语教师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山区学校, 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里有许许多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老师, 用他们平凡的身躯, 书写并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他们的坚定、执着和智慧, 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他们对于工作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 值得我们敬佩, 更值得我们学习。
本次实践活动中, 师生12人入驻城南庄中学, 展开了爱国主义教育, 暑期英语夏令营, 对口团建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在城南庄镇后庄村的英语夏令营活动。英语夏令营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头戏, 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的始终。活动之前, 队员们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商讨, 针对授课时间、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展开了讨论, 进行了多次开会商讨和试讲, 力求万无一失。
整个夏令营培训分为大班和小班, 在大班我们从体育、动物、饮食等方面展开, 拓展孩子们的词汇量, 并教会了他们几首好听的英语歌曲,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乐趣。小班则从基础教起, 以生动活泼的气氛, 丰富的联想教会了他们26个字母、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字母歌。
活动中, 孩子们对英语的热情和学习潜力都让队员们感到非常开心, 每次都能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教室, 在教学过程中, 队员们更加注重去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接触英语, 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打开进入英语世界的大门。在活动最后的闭营仪式上, 队员们和孩子们一起带来了汇报演出, 许多学生家长也受邀观看, 演出非常成功。
演出结束后, 队员和孩子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三天的时间虽短, 但带给大家很多东西, 队员们作为本次夏令营的主要参与人员和授课教师, 可以说在参与过程中实现了增长才干, 提升自我的目的。虽说时间有限, 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天内大家从更广泛的空间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开展活动。学会了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去进行教学, 学会了如何去有效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更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教授内容以一种更具趣味性, 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进行下去。从另一个侧面也让学生们体会了作为老师的艰辛与不易。
3 国外实践活动的启示
我们都知道, 外国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 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所以在探究我们自身的意义与不足之前, 应该首先分析一下国外的实践活动及其带来的有益启示。
首先, 我国是课堂知识教学“满堂灌”的代表, 老师讲, 学生听, 是我们最传统和最常见的办法, 但是在面对实践时, 却是使之与课堂完全脱离了关系。而国外则将课堂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实践上也是如此。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满满的知识, 在以后的实践中, 也会跃跃预试。如果我们不像国外那样提前将有关知识教于学生, 以后将会使我们在实践中手足无措, 眉毛胡子一把抓, 自己先乱了套, 所以这是需要我们注意和借鉴的。
其次, 外国有帮扶积分机制, 它可以提高帮扶的质量, 使个人的贡献量化。而且, 面对如今就业困难的局面, 这种帮扶可以与以后的就业对接, 使一部分愿意留在农村, 服务偏僻地区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另外, 外国许多地区, 如美国加州的大学, 都采取了就近帮扶, 既可以准确的了解当地情况, 又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作用。
4 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不足
4.1 对大学生实践团队和被帮扶地区的双重意义
“三下乡”活动,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好办法, 而且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三观的塑造有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知识与实践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 相对而言, 知识大多属于间接经验, 而俗话说的好, 实践出真知。我们大学生更多的是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读书听讲学习, 而相对缺乏加入社会进行实践的机会, 而大学生最终也是要走向社会, 成为社会的一员的, 这便形成了一个不小且不容忽视的矛盾。农村条件艰苦, 这对长期处于城镇的大学生们是心理上的冲击, 对于之后面对生活、工作、创业中种种困难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实践证明, 大学生的常见陋习与不良风气也可以在实践中有所减轻。
这项活动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 到农村去,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到群众中去,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中去, 可以更好更生动地了解社情和国情, 深入到群众中去, 了解人民所需所想, 了解群众的疾苦, 自觉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习惯, 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
当然, 高校实践活动对被帮扶地区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通过走访座谈发现, 虽然中小学英语教师年龄不一, 但80%多都集中在30岁左右, 他们中的许多人朝气蓬勃、童心未泯, 在教学中, 能用青少年的眼光、语言和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和组织教学, 富有童趣, 因而更接近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虽然可能她们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欠缺, 但是她们大都认真听讲, 积极参加培训, 对于获得的知识积极总结和复习, 有想切实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学生们成绩和水平的决心。类似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农村教师们掌握更多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传授予学生。通过英语夏令营活动, 我们发现这些农村中小学生有着艰苦奋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面对自己知识欠缺和拿不准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点时, 都会去查资料和字典。这种不马虎的认真态度对今后她们的学习和进步很有帮助。队员们通过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接触英语, 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打开英语世界的大门。我们的任务不是教会他们大量英语知识, 而是通过我们对英语的理解, 引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并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做到快乐学习和效率学习, 争取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而不是死记硬背英语知识。
4.2 不足之处与需要改进的措施
首先来说, 我们需要首先知道进行实践的目的。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去下乡, 去农村是为了当地的学校, 学生或群众服务, 我们不是去享乐, 更不是接班去一个地方度假或者玩耍, 所以搞清楚目的才能更好地制定计划。实事求是不仅是我党工作的重要方针, 也是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意味着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 想当地学生所想, 给当地学校所需, 增强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提前了解当地学校的实践情况。有的高校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观行事, 制定高大上的主题, 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活动, 往往声势浩大, 形式及其丰富, 却往往不能符合当地教学所需, 实际上是“劳民伤财”, 对农村的教学与进步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是在所有实践活动的问题中最突出和最亟待解决的。
其次, 要强调创新性与长期性。三下乡活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环境的改变, 也应该有所发展和创新。例如对不同地区的孩子要因材施教, 学生的帮扶要与自身的专业相结合, 建立长期的帮助帮扶机制, 使三下乡活动日益常规化、规范化, 结合创新点, 使实践活动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另外, 我们应该想出更多的方法来不断促进农村帮扶活动的发展。例如, 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学分、奖学金、评优等制度联系起来。建立自愿报名筛选机制, 避免想去的同学没有机会, 不想去的滥竽充数情况的发生。还可以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培训和活动, 大一鼓励学生进行了解调查, 大二可以在高校本地进行相关的实践, 大三以后就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深入农村活动了, 也可以把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实践中。总之, 要想出各种方案, 来一场关于实践活动的头脑风暴, 将更多有利的因素发展到高校实践活动中去。我们都知道, 日常教学有教学大纲, 各种考试有考试大纲, 但是目前的下乡实践帮扶教学却并没有具体的大纲及课程安排, 这恐怕是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者迫在眉睫需要改进的。还有, 高校凭一己之力必然无法筹措足够的经费, 这便需要我们加大宣传, 联系当地乡镇企业, 想出各种办法为实践活动填能加量。凡事都需要坚持, 实践活动更是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并不能从本质上改进被帮扶地区的教学水平, 只有坚持长期又稳定的帮扶活动, 才能真的算得上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才是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
通过调研走访, 我们更切实的感受到, 农村基础教育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首先, 任何方案的实施, 都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单靠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的投入远远不够。另外, 充分利用假期三下乡活动, 发动高校青年学生和英语专业的青年教师, 深入农村, 对口帮扶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 大学生尤其是外语专业大学生利用三下乡的机会, 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英语学习夏令营活动, 充实他们的课堂知识,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授之以渔, 高校英语教师做好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义务师资培训, 授之以渔, 双管齐下,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少, 培训难的问题。
为了提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质量, 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外, 高校需要对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 对学生加强在实践选题、团队组建、实践准备、数据收集和分析、实践报告撰写、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并为学生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暑期社会实践。高校社会实践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但是仍然会遇到很多挑战, 希望高校社会实践能在政府、学校和个人多方面努力下, 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邹元元, 柳礼泉.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 .
[2]陈曦, 石新明.明确工作思路探索长效机制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04) .
[3]胡杨, 徐建军, 邸可达.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德育, 2007, 2 (10) :94-95.
[4]代浩云.“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及反思[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9, (5) .
关键词:英语实践活动;教材;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58-1
一、脚踏实地,基于教材的英语实践活动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其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另外,这套教材框架脉络比较清晰,提供了丰富的情景设置,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教材上提供的情景,开展英语实践活动。
牛津小学英语5B《Unit6 A PE lesson》A部分的语篇,它的话题是通过一堂体育课引出“按指令做动作”这一语言项目。此话题是以一堂体育课为背景的,通过不断的尝试对比,我发现这一部分的内容应该以在学生学习基础的命令用语后,把课堂从教室移到操场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模仿教材上的情景,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将教材上的基本用语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和充分的运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书本上的指令“Stand in a line, please.”“Put your feet together.”等的意义了解得更准确了,对Touch... with...这一句型中触摸的对象与使用的对象也不再混淆了,为学生对这一重点句型的理解上有了更深的实践体验。在实践中,我还发现,学生们不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这些固有的指令,他们还会不由自主地说出一些新的指令,也会向我求教一些新的句型,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教材的内容,开始有意识地想尝试用英语说更多的指令,表达更多的意思,这就是学生们自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二、有效拓展,源于教学的英语实践活动
新课标给了我们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权利,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以开放的视野,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实现课程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让拓展成为一种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充分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Unit9 The English Club》A部分语篇教学时,想以一个拓展内容结束语篇教学。课结束前,我出示了一则新闻: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决定开设以下几个俱乐,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到俱乐部中,在俱乐部里一展自己的才华。现开设的俱乐部有以下几个:1.Music Club 2.Book Club. 3.Sports Club 4.Art Club. 5.Science Club.6.Dance Club.请同学们填写好一份报名表,然后通过报名表说一段自我介绍,就可以加入该俱乐部了,赶快行动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写表格,然后用一段流利地话语来介绍。该片段的设计能够利用“学校新闻”这一方式,用有效的拓展,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感知和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实践者,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使课堂构建成为连接课文和生活的桥梁,真正实现课内和课外的沟通。
三、创新自主,成于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
1.根据节日,自行组织派对活动。
牛津小学英语5A《Unit4 Halloween》这一课文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往往想要了解西方的这个神秘的节日,也想要过一个这样的节日。于是我让孩子们提早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调查该节日的来历,风俗,搜索一些图片,制作成英语资料,然后在活动的同时贴在教室内,作为渲染气氛用,让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去安排好这次活动,教师只做指导调配工作。曾有一届的学生把这一派对安排成了三方面的内容: Kown time——用英语介绍该节日的由来,同时配以图片说明。Show time——学生自行设计该节日的服装,来了次服装秀。Game time——学生在游戏中流利地表达了We need... What do you like? I like...同时还学会了玩传统游戏“trick or treat?”孩子们在这样一种自主创新的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根据话题,自行组织演讲活动。
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话题内容开始丰富起来,小短文也逐步出现,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往往会感到有话想说,有话题想表达,所以他们也有这样一种意愿——开展英语演讲活动。在牛津小学英语5A阶段,学生们在学期末利用闲暇时间自行组织了一次演讲活动“Talk about our masks”,学生们一方面欣赏大家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面具,另一方面也在互相学习,谁能把自己的面具的特点说得更好,谁的英语表达能力更强。
3.根据学习,自行组织竞赛活动。
学生大多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所以在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以竞赛式的活动较多。如有情景表演活动,大家分组出情景题,学生分组抽签表演,最后请小评委们评出最佳表演奖与最佳话语奖。
当然,学生们自行组织的活动还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形式,教师在孩子组织的活动中要帮学生考虑活动的可行性、实效性等因素,才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发挥大家的创新自主能力,让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英语学习上最大的成功。
基于教材,脚踏实地;源于教学,有效拓展;成于学生,创新自主。通过这三种方式来开展优化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让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多方式的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的英语从课堂用语不断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5A、5B、6A、6B[T].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本学期初我就对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及家长做出了要求,必须养成每天学习英语的习惯,比如早上起床听听英语或晚上睡觉前听听英语,一个星期结束了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等等。
二、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想学好英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组织英语兴趣小组的首要任务。在本学期的英语兴趣活动中,我大胆使用课外教材,以新的切入点进行英语教育,并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用英语演情景剧、唱英文歌、英语小游戏等等。使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从而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注重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
英语还是一门语言课,因此能说会说才是真正的重点,因此我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上。主要通过学生跟读、师生对话、学生相互情景对话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口语锻炼,纠正学生的发音,使学生真正领悟英语的精髓,而不是单纯的学“哑巴英语”。
四、注重学生实践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结合快乐英语节日欣赏,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手抄报、贺卡的制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在发挥自己的能力的同时,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分工。
一、计划方面:高职英语课程组学期教学工作目的是优化教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努力方向:
(1)认真研究教纲、课标和教材,做好教材优化工作。
(2)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引导做好教育与教学工作。
(3)加强成员间团结、学习与互研,狠抓计划落实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1、教学进展情况:根据计划安排,本学期教学常规任务已经全面结束、备课组平均人均备课70课时。
2、培养青年教师情况:各课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抽时间,挤时间,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听校级公开课,每人听课人均15节,各位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规律、使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逐步提高。
3、学生作业训练:每次课后都有常规作业,作业量每次半小时、二年级要求学生就所学内容每人制作一个话题ppt或小报。
4、考试情况本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对阶段教学做出了积极客观的评价。
三、教研教改方面
1、本学期,课程组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共召开课程组活动10次,参加教研组例会10次、集体备课六个单元、到目前为止,每人都撰写了一份优质的教学案例、一份教学设计。
2、完整记录下每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每个人都经过了一到两次主讲发言。
3、本学期高职毛艳青、马莉、白铮、林志莉、曹静、张长江、高文卓、吴海萍共八位教师全部每人开了一节校级公开课、相互听课、课后积极评课,教学相长,收获良多。
4、本学期,我们课程组在论文评比获奖上收获空前、毛艳青老师发表2篇教学论文、一篇德育论文获市级二等奖、马莉老师发表2篇教学论文、白铮老师发表3篇教学论文、曹静老师创新论坛获二等奖、高文卓老师发表2篇教学论文、吴海萍老师发表2篇教学论文,表现优异。
一、活动目的:
本次校园英语二课堂活动,以提高选拔四年级英语优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为重点,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县英语竞赛做充分准备。
二、时间:每天下午活动时间
三、参加活动小组学生:
张海如牛璐牛佳辰李书铭郝娟娟
张芮新李淑馨张子琦刘兴左芮宁
四、发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
1.以教材为中心拓展思路,提高口语。
由于有教材可循,所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辅导学生,学生掌握课本的同时,做相关的练习,并做好记录;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辅导材料,巩固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还是欠佳,还需要想办法多练习。
2.在精选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强化学习方法。
从历年的英语竞赛题看,英语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更多的需要方法的指引。好多学生的答题的习惯和方法很不好。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不会联系前后句子意思进行猜测;对于阅读中给出的重点单词和词组不能很好的利用。因此除了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肯本要求掌握的知识外,我还交给了学生一些必要的答题方法,如筛选,提炼,排除法等。
3.仔细研究赛题,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整理。
要仔细研究历年竞赛试题和出题思路,并注重资料的收集,对历次竞赛中的一些难题和易错的题型加以整理,并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英语前后练习很紧,不能光在四年级这一年级的知识上进行练习,要参考和结合五六年级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整理,进行相关的有很针对的练习。
4.活动的时间不能保证,很多时候活动时间总是被其他工作挤暂。而且有几个参加二课堂的学生同时还参加了学校的其他技能竞赛,活动的时间更是不好保证。以后不光要利用好活动时间,还要利用好休息时间,中午午休时间。在选人的时候尽量避免不要和其他活动人缘冲突。
通过举办校园英语活动,学生对英语产生了积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竞赛的成绩还是很糟糕,下学期我会吸取教训,再接再厉,更加努力开展活动。
子弟二校王星
一、“信息沟”与“信息沟”活动的定义
所谓“信息沟”指的是交际各方之间存在的信息差异, 即一方已知并需要传递的, 而另一方未知但希望获取的信息。“信息沟”的存在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原动力。双方交流信息只有在存在着信息差异, 一方想知道信息而另一方愿传递给他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信息沟”活动, 是指明显含有“信息沟”元素的一系列语言练习活动, 参与各方需要完成一件共同的任务, 但被给予不同的信息, 他们必须通过互相交流, 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 最终达到双方的信息对等, 从而完成这项共同任务。
二、“信息沟”与“信息沟”活动的措施
众所周知, 优化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创设制造“信息沟”来活跃我们的外语交际教学的课堂。而课堂语言对于英语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含有“信息沟”活动的课堂语言更是为英语教学添上了美丽的一笔。
1.教师提问增加参考性问题
在课堂互动中体现信息沟, 教师不能使用展示性提问, 即那些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 教师应在课堂互动中增加“参考性提问”。例如, 笔者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 进行自我介绍时进行逆向反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他们立即活跃起来, 有的想问你的故乡, 有的想问你的爱好, 有的想打探你的隐私, 不知不觉中, 任务完成得很好。
2.学生回答, 强调真实内容
设计了含有“信息沟”的参考性问题之后, 笔者对学生的回答要求就要强调其真实性。而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 比如, 笔者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me?”有些人回答:“Where do you come from?”“Who is your favoritebasketball player?”“How old are you?”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做好表率作用, 给了他们真实的回答。
3.在语言呈现中加入“信息沟”元素
在呈现新知识时, 要恰当运用信息沟原理, 如教“Naturaldisasters”这一课时, 笔者给学生发了不同内容的表格, 表格的主要内容分为三类, 一是地点, 二是时间, 三是自然灾害, 但是每张表格的内容都不完整, 有的缺时间, 有的缺地点, 有的缺自然灾害名称, 而且每一组的表格缺漏信息都不完全相同, 需要大家一起交流才能完成表格。笔者不停地提问, 有知道信息的学生不断的回答, 大家的表格内容不断地更新, 最终达到全班学生都是一张完全相同的表格。这里恰当地运用了“信息沟”原理。
4.在语言练习中设置信息沟活动
笔者结合所用的牛津教材介绍一些“信息沟”活动的种类及运用实践。
(1) 借助感官设置“信息沟”活动。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很好地利用诸多感觉形式来制造“信息沟”, 开展教学活动,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讲英语、用英语,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学生水果词汇时, 为了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真实的学习情景, 笔者事先可以把这些水果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 然后请一个学生把手伸进去, 并借助“What’sin thebag?”来发问, 这样利用触觉, 学生自然而然地学到了新单词, 又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借助画图的“信息沟”运用。运用画图制造“信息沟”, 就是设置一个教学情景, 只呈现图画的一部分画面, 让学生猜测图画画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流。
例如, 教师事先把一张大象的图片用几张纸条盖住, 不让学生知道画的是什么, 然后教师抽去遮住大象尾部的一张纸条, 让学生判断画的是什么。教师问学生, “Guess! What’s this?”学生如果猜:“Is it acow?”教师说:“No, it’snot. ”接着再从后边抽出一张纸条, 使大象的后腿轮廓露出来, 让学生继续猜, 猜不准的话, 将纸条再抽掉一条, 使图画外露部分更大一些, 便于学生辨别。在猜测活动中, 引导更多的学生讲英语, 运用所学语言, 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3) 借助动作设置“信息沟”活动。动作“信息沟”就是通过人的体态语言 (bodylanguage) 制造信息。其特点是简单易行, 不需要其他教具辅助。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 利用动作创设教学情景, 制造“信息沟”, 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活动, 运用所学语言。例如, 教师做一个看电视的动作:用两个食指在面前画一个方框, 再用拇指点方框的下方, 然后双眼看着这个方框并问学生, “Go to the livingroom...”学生就会想到“Watch TV”这个动作。这样, 师生之间就有了“信息沟”, 他们想要知道教师在干什么, 就要开口讲英语, 与教师交流信息, 弥补“信息沟”。
(4) 猜谜“信息沟”活动。该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在猜谜过程中, 交际一方通过猜测获取另一方的信息, 填补交际双方的信息差, 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如, 在学习“Who is she/he?”“She/He is...”的句子时, 教师可以班里学生为例先进行描述, “He’sshort, he has big eyes...Who is he?”学生猜:“He’s ...”如果学生没有猜中, 教师可继续描述:“Helikessports...”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描述, 互相猜,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创设“信息沟”。
5.布置探究作业拓展“信息沟”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我们常在课堂上进行“信息沟”活动, 但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容易忽略“信息沟”的创设。我们应该摈弃以前课外作业简单抄抄写写的模式, 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或是紧密联系生活的含有“信息沟”的作业, 从而帮助学生加强获取、处理、选择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信息沟”与“信息沟”活动的成效
1.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的变化
笔者发现, 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学生越来越愿意开口说英语了, 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增加, 对英语不再有抵触情绪, 而是怀有饱满的学习态度, 以较高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乐于用英语和教师沟通交流, 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的变化
有几个学生平时不喜欢英语, 在英语课上无所事事, 对英语了无兴趣, 但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他们在态度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乐于参与小组的英语讨论活动,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 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课文复述和单词接龙等活动中扮演了越来越积极的角色, 成绩也越来越好。
3.学生英语口语成绩的变化
这个学期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表现在: (1) 学生在平时能用英语跟老师打招呼以及做简单的实际交流了。 (2) 学生说英语的流利度变高了, 大多数学生在说英语的时候不再出现“嗯”“啊”的中文语气词了。 (3) 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甚至可以用好几种表达方式来表述自己的意图了。 (4) 学生的英语语法也有大的进步, 不再出现以前说英语时那种“支离破碎”的感觉了。
4.教师在行动研究中的变化
研究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各方面得到进步的同时, 教师的自身素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1) 英语口语交际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点体现在含有“信息沟”的教师设问和追问等交际上。
(2) 业务水平得到大力的夯实和巩固。在行动过程中, 教师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来填补自己的业务水平, 这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是个提高的过程。
(3) 在教学手段方面, 笔者会恰当运用“信息沟”教学法,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论与启示
“信息沟”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和突出教学重点, 有利于减轻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负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下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为英语教学注入活力。教师应该大胆地采用“信息沟”活动进行教学创新, 真正培养一批“敢说、愿说、会说”英语的学习者,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际。
(1) “信息沟”活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是可行的, 对教学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沟”是社会交际的基础、诱因和出发点。因而要使交际性原则得到有效贯彻, 在外语教学中就应重视“信息沟”的作用。
(2) 此外, 学生还学会了关注别人的信息, 也就是学会了关心别人, 情感目标得以体现, 学生的兴趣上来了, 成绩更是得到相应的提高。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师生的感情, 帮助改善师生关系。
(3) “信息沟”的使用与研究还促使教师本人口语的提高以及思想认识的提升, 是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自我素养完善的一个较佳渠道。
英语是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人们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学习和掌握英语已经成为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作为一所普通完小,我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将来能走向世界,我校通过有特色的英语教学之路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交流氛围,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促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为晋江的经济发展建设服务。
一、华侨给力支持
我校英语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华侨的强有力支持。"让家乡孩子的英语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旅菲侨亲王水源先生的夙愿。2010年教师节期间,王先生独资1000万元为我校设立"外语教育基金会",每年从中拨出50万元作为英语教育经费(其中20万元作为奖教奖学金)。2011年11月至今,王先生经过层层筛选,陆续聘请了六名外教到我校任教。目前我校共有4位外籍教师,2名专职英语教师,3名兼职英语教师, 确保每个年级有一个专职英语教师。
二、学校高度重视
为保证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我校未雨绸缪,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每周每班安排三节英语课,一节英语兴趣活动课,保证了教学课时;二是为每个外教配备一名助教,并对外教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对表现不优秀的外教给予辞聘,保证了英语的教学质量;三是专设英语教研组, 制定详细的教研制度进行定期的教研,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四是制定周详的奖教奖学方案,定期对优秀师生进行奖励,为学习英语注入了不竭的动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规范办学行为,打造英语特色,积极引进英语人才,鼓励师生积极进取。
二、发展目标明确
为了使我校的英语能快速地走在全市的前列,我们确定了如下发展目标。
一是快乐学习,学以致用。为了充分发挥我校英语教学的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充分发挥师生个性化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模式,在校园内营造"活动为主,学科渗透,环境烘托"的英语学习氛围,我校通过英语校本课程建设,英语介入部分学科的教学科研,打破学科界限,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孩子们爱学、敢说、会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听说英语的能力,使孩子们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能学以致用,在校园外用英语宣传我校的办学成果。
二是注重交流,和谐提升。每周安排一次主题英语教研活动;每学期安排2次以上的英语公开课教学和外教送教下校活动;积极承办各级教学研讨活动;聘请菲律宾大学教授来校作学术指导;组织教师北上苏杭、南下厦门、深圳等地学习,确保六名专职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此同时,英语教研组推出"色拉英語乐园",对全校教师进行英语培训,让老师们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日常英语口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魅力,并方便老师们与外教的交流,促进教师团队的和谐共处。
三是确定目标,提升质量。我校的英语教学目标:一是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高于市内其他学校,能用英语知识宣传学校;二是学生的英语成绩在街道、市级英语口语竞赛乃至统考中名列前茅;三是力争在任期内学校能升格为晋江市外语小学。
四、教学形式多样
一是"无声英语教学"。学校精心设计,布置校园环境,让每一面墙都会讲英语。专门设置一块LED显示屏,每日播放一词一句,便于学生巩固复习当日英语口语;校园墙壁上、走廊上、阶梯下、花坛边,遵守公德、爱护花草的每一句口号,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科技楼下的英语园地,宣传橱窗里,学生们优秀的英语作品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学习英语的绝佳去处。每个班级设立"English Corner"(英语角),贴上生活中常用的英语问候语,提醒学生注意使用。每个班级每个月出版一期英语黑板报,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面。
二是"空中英语教学"。学校成立校园英语广播站,利用校园广播引领学生步入英语世界。每天早晨、中午和下午活动时间,播出校园新闻、生活会话、趣味故事、英语歌曲欣赏等节目,让整个校园充满浓浓的英语味道。
三是"多元英语活动"。主要有:每天大课间后五分钟为英语口语集训时间;周二下午第三节为"英语兴趣小组活动";周三为英语操;周五早会"五分钟英语有奖抢答。此外,还有校级的英语日、英语月、英语节、趣味英语游戏、英语歌曲演唱会、寒暑假开放周、英语夏令营等活动,给师生在学习上创设一片发展和交流的空间。
四是"有奖英语比赛"。为了永葆师生英语学习劲头,学校加强了激励机制建设。如开展英语手抄报评比、英语故事比赛,指导参加各级各类英语竞赛活动,"小能手""英语之星"评选,给予优胜者丰厚的物质奖励。
五、教学成效显著
外教进课堂两年来,我校学生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英语全能王风采北京总展示金奖,晋江市首届新剑桥少年儿童英语口语比赛一二等奖,"CCTV希望之星全国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晋江赛区选拔赛"一二等奖,晋江市教育局举办的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在比赛中,不少观众和评委对我校学生表现出的浓厚英语学习兴趣、良好口语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英语课外知识都发出啧啧赞叹声......如今,我校40岁以下的教师均能在自己所担任的学科中使用简单的课堂英语用语,师生之间能用英语打招呼,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交际。作为晋江市唯一一所通过省外专局、外事局、公安局、教育厅等四个部门联合审批而引进的外语教育小学,我校的英语特色教学已初见成效。
外教进课堂,为师生提供浸入式英语学习环境,标准的英语发音,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平等、开放的文化交流方式,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不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特色化的发展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凸显了英语特色教育品牌!
这个月我们协会举办了一个新概念口语大赛。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操练和自我纠正。背诵是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最古老、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对英语语言学习的一种积累过程。背诵一些经典课文对英语的记忆、理解非常有益,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通过背诵课文可以加深对英语的记忆,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记忆区域,形成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选拔人才去参加2011“外研通杯”全国新概念英语大赛,所以英语协会举办初选。
2010年5月19日,精彩激烈的第二届新概念口语大赛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如期举行了。本次口语大赛我们有47位同学参加比赛,旨在让全部参加选手都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展现选手们的精彩演讲及丰富才艺表演,激发广大学生的演讲及表达能力,激发广大学生关注的如期、顺利地进入比赛的预决赛,整个比赛在主持人认真的主持下;在精彩的娱乐片段节目的点缀下;在选手激情的发挥下进行的非社会的热情。本次新概念口语大赛如火如荼的上演着,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产生了一、二、三等奖,特邀评委精彩的总结给这次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比赛的主办方在各个方面都为选手们做了很好的准备,为我们可以顺利比赛奠定了很大的基础。这次新概念口语大赛参加,不仅锻炼了我们选手的口语表达能力,自信的与评委们交流分享,更展示了我们的多样才艺,重要的是使得我们更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应多多加强的方面。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我们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为努力学习新概念英语,展现新概念英语拥有了一个似锦的开端。
我相信,接下来的时光,通过我们英语协会的干部和干事的一起努力,活动会越办越好的。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语社团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学校院团支部的领导下,以营造英语氛围,争取让会员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宗旨,以告别聋哑英语为目标,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会员积极开展活动为主要任务,不断提高广大同学的英语水平,本着“求实、创新”的精神为广大会员服务。我们魅力英语社团将会在去年活动的基础上,把今年的工作重点放在能力培养上。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努力使魅力英语社团一切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充分调动社团干部和同学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结合魅力英语社团实际情况,制定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广大会员服务。
“魅力英语社团”的指导思想,坚持“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会员。
二、立足现状,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英语水平现状分析:
有些同学词汇量大,应试能力高,但是简单的生活用语却成了问题,以致不能自然溶于其中,以致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趣;有些同学基本功不扎实,单词拼写出错,句子结构出错,应试技巧欠缺,听说读写技能各有不足,未能齐头并进。因此活动特别安排:
1.提高口语水平,锻炼当众英语的胆量,让同学们相聚在一起,用英语交流,营造英语氛围,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2.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同学开展相应的经验交流活动,向会同学们介绍有关英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同学们有的放失,掌握应试技巧,轻松进步。
3.开展role play大赛和free-talk等,以灵活形式让英语融入到同学们的生活中去,增强同学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大力加强魅力英语社团的`伍建设,不断提高社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1.本学期将在扎实的工作的基础上,更加合理规划社团职能,明确分工。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社团活动正常有序的发展。
2.通过交流经验和学习研讨会的形式,使社团成员素质得到提高。
4.加强内部团结,积极热烈的参与社团活动讨论,集思广益,使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新颖独特。
□ 校长:孙宝华
在学校团队精品课集中展示结束后,紧接着分语文、数学、综合三组进行了评课活动。其中,语文组的评课活动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按照从低到高年级的顺序由上课教师进行说课,代表五个备课组上课的五位老师结合自己的课例阐释了课堂设计思路和意图,并简单的点出了上课后的感想和不足。按照活动事先通知,在五位老师说课后,由每个备课组的组长进行评课,每位组长都根据年段语文学科特点,结合课堂具体情境一一指出了本组所展示课例的优点,并蜻蜓点水、不疼不痒的说了一点本组所展示课例的遗憾。
参加完语文组的集体评课,我心中有一种失落的感觉,总感觉这样的活动少了一种气息。程序化的发言多,个性化的发言少;唱高调的发言多,有异议的发言少;结论性的发言多,讨论争议的发言少。教研活动应该是基于问题研讨的平台,应该是智慧碰撞和思想启迪的摇篮。活动后,我同主持语文组评课活动的陈主任进行了交流和反思,并吸取了主持数学组活动刘主任的经验,围绕学校即将开展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会”,我们一起和分管主持这项活动的崔燕主任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旨在改变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逐步靠近教研活动的真谛,触摸教研活动的灵魂,营造浓郁的教研文化。
我们一起憧憬着理想的教研文化,期盼和等待着有思想有灵魂的教研活动。 “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会”随着崔燕老师的一节《城南旧事》拉开了序幕。那天,阶梯电化室里座无虚席,除了全校30位语文教师及没课的数学、英语等学科老师外,还有县教研室教研员和来自乡镇观摩的同仁。低、中、高年级三节课外阅读指导课,飘着浓浓的书香呈现在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师生面前。三位上课老师,三位读书引领人,指引着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童话的世界,心灵的世界。
课例的展示只是活动的一部分,重头戏应该是依托三节课例所引发的交流研讨。初冬的夜晚让路上的行人裹紧了外套,但学校四楼阅览室里却是灯火通明,正在进行的研讨会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心里暖暖的。在崔燕主任发表简短的主持词后,第一位发言的是上课的陈老师。陈老师结合课例讲述了开学以来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以来的收获和思考,同时提出了在行动中的困惑和问题。陈老师的发言引起了身边许多同事的认同,尤其是同段老师的思考。崔主任没有让下一位上课老师接着进行说课,而是接过陈老师的话题,将讨论之“球”传给了参与活动的老师。在简短的思考后,崔主任随机点名两位同段的老师发言,以打破可能出现的发言沉默。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实践和思考,当你给了他机会时,他不会让你失望,毕竟他们都是作为全县最好的老师走进实验小学的。因为是基于问题的发言,因为是基于经验的交流,因为没有评价的羁绊,让每一位发言的老师无所顾及,因而,他们的发言是积极的,是真诚的,是自由的。随着活动的推进,研讨会的气氛由平淡转入热烈,发言之“球”开始在老师们中争相传递。如何使用课外阅读读本?如何吸引家长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如何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更好的使用读书卡?课外阅读课是否应该有基本的模式?……老师们结合三节课例提出了自己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又围绕以上问题进行着经验的分享和深入地思考。当每位老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时,他们似乎都成了活动的主角,每一个人的发言都是精彩的。积极的研讨让老师们一时难以从活动的氛围中走出,当两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离开会场的老师们还三三两两的讨论着未完的话题。
两次教研活动,两方不同天地。在反思中改进,在尝试中提高。我们认为:
1.问题是教研活动的主题教研活动因问题而研,没有问题的教研活动是形式的,是浮浅的,是零散的。上述第一次教研活动没有形成互动的氛围,吸引广大老师的积极参与,主要是说课者和组织者没有通过课例提出典型的问题和困惑,而第二次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前提是在学校下发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活动的主题“课外阅读指导课”,讲课者同时借助典型课例提出了自己在日常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老师们思考和讨论提供了载体。因而,在每一次开展设计教研活动前,组织者应当首先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所研讨的主题,最好提前将活动的主题和研讨的问题放给参加活动的老师,让每一位老师带着思考的成果、探索的经验和行动的困惑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
2.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上述第一次教研活动中,发言的教师学校已提前通知,因而绝大多数老师不需思考只带着两只耳朵听就行了,而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鼓励每一位老师带着对活动主题的思考来参与,并要求人人发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合起来我们就有两个思想。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经验共享、智慧碰撞、思想激荡的平台和摇篮。我们应该鼓励老师们带着思考的成果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仅仅充当活动的倾听者,当我们把研讨发言的机会放给老师时,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不会让我们失望,那时,老师们就不会再望“研”兴叹,而是积极期待着每一次教研活动的举行。
3.主持人是教研过程的调控师教研活动的开展虽然是可以预设的,但在具体进行时,有时会出现发言的冷场,发言的霸权,或者发言离题等情况,影响整个活动的有效进行。因而,主持人要提前针对活动的主题和问题进行调研和思考,根据现场情景,努力做好活动的调控,既能将讨论之“球”及时抛给参与活动的老师,又能随时准确地接过发言老师抛过来的“球”,同时艺术的随机的处理教师发言中的“歪球”。
4.变“秧苗式”为“圆桌式”排座细节决定活动的成败,教师参与活动时的排座情况也影响着交流和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第一次教研活动我们采取传统的“秧苗式”坐法,不利于教师们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而第二次教研活动,我们按照“圆桌式”落座,让老师们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将挡在主持人、老师们之间的一面无形的“墙”拆除。
5.淡化对教研活动的评价因为第一场“团队精品课展示活动”纳入学校教研组评价和教师教研教改中,所以评课时,不论是上课教师,还是评课教师,都不想自我指出本组精品课的问题,更不想明显地点出其他教研组精品课的缺点,因此,出现了活动中优点多多、问题不疼不痒的发言。而第二场“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会”的举行,没有评价的功利色彩,只是本着经验交流和问题研讨的目的,因而老师们发言时的心情是放松的,是自由的,活动所呈现出的气氛是热烈的、是和谐的。
水波平静的教研之水是难以触动老师们心灵的,只有涟漪荡漾的教研活水才能洗礼老师们的思想,激荡老师们的智慧,激发老师们的研究热情,那时,教研活动才会走进老师们心灵,他们才会寄予教研活动以美丽的期望和幸福的等待,教研活动才真正成为助推教师自觉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平台和摇篮。
(孙宝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第一验小学校长。)
【英语校园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校园英语》征稿函06-02
英语作文介绍校园环境11-29
保护校园环境英语作文12-08
校园广播 英语栏节目策划书07-14
有关校园生活的英语作文11-07
怎样保护校园环境英语作文11-18
第四届校园英语演讲比赛策划11-23
以我的校园旅行为话题的初二英语作文12-10
三年级英语活动总结10-16
英语朗诵比赛活动总结11-13